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唐故相国司空令狐公集序840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起文章而陟大位
丹青景化
焜耀藩方。
非烟祥风
缘饰万物
而与令名终始者。
有唐文臣令狐公实当之。
公名楚。
字壳士
燉煌人
占数于长安右部
天授神敏
性能无师
始学语言
乃协宫徵
五岁已为成章
既冠。
贡士
果有名字
司空杜公以重德知贡举
擢居甲科
琅邪王拱识公于童丱
雅器重之。
至是虞部正郎桂州
锐于辟贤。
以酬不次之遇。
拜章而后告公。
既而授试宏文馆校书郎
公为人子
重难远行
禀命而去。
一岁
竟迫方寸而归。
家在并汾间。
急于禄养
从事檄于并州
凡更三牧
官至监察御史
元和初
宪宗闻其名。
徵拜右拾遗
太常博士
尚书礼部员外郎
至孝
既孤。
以善居丧闻。
中月刑部员外
时帝下嫁
相礼阙官。
公以本官博士
当问名之答
亲临帐幄帘内以窥之。
礼容甚伟。
声气朗彻
目送良久
左右曰。
是官可用。
记其姓名
未几
改职方知制诰
词锋犀利
绝人远甚。
适有旨。
司言高第视草内庭
宰臣以公为首
遂转本司郎中
翰林学士
满岁中书舍人
专掌内制
武帐通奏
梁陪燕。
嘉猷高韵
冠于一时
淮右稽诛
上遣丞相即戎督战
公草诏书
词有涉嫌者。
相府上言
有命中书参详窜定
因罢内职閤中
而君心眷然
将有大用
出入以试之。
乃牧华州御史中丞
锡以金紫
居镇七月
大夫
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
七月
急召抵京师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下然后上心以为相。
非一朝也。
是岁元和十四年秋
明年正月
宪宗晏驾
惜其在位日浅
遭时大变
穆宗践阼
门下侍郎平章事
万几百度
别有所付。
第以旧相署位
山陵使
七月礼毕
部下有以赃状闻者。
朝典责率之义。
是以左授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御史大夫
恩顾一异
媒孽随生。
旋又贬衡州刺史
郢州
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寻起为陜号观察使
或有上封者。
称前以奉陵不检下获谴。
陵土犹湿。
未宜遽用。
次陜一日
重为宾客分司
长庆四年河南尹
其秋检校礼部尚书汴州刺史
宣武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汴州四战之地
帅先有功
峻刑右武
疑似沈命
号为危邦者积年
公始以清俭自律
恩信待人
夷坦去偫疑。
礼让惨急
上化下。
速于置邮
泮林革音
无复故态
玺书劳之
就加大司马
文宗纂服
三年上表
大臣未识天子
朝正月。
制曰可。
操节入觐
户部尚书
俄为东都留守
又转检校尚书右仆射郓州刺史天平军节度使
后以王业之始。
实为北京
移镇太原
从人望也。
吏部尚书徵。
续换太常卿
真拜尚书左仆射
大和九年冬十一月
京师急兵起。
方御正殿。
即日还宫。
是夕召公决事禁中
见事古义为对。
其词谠切
无所顾望
上心嘉之
一二日
本官诸道盐铁转运使
以斡利权
既非素尚
仡仡牢让
故复为检校左仆射兴元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御史大夫
开成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薨于汉中官舍。
享年七十。
齐终之前一日。
自修遗表
初述感恩陈力大义
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阙。
意切言尽
神识不昏。
上深悼之。
形于悯册
未登三事
故以赠之。
归全之夕。
大星陨于正寝之上。
光烛于庭。
天意若曰
既禀之而生。
亦有涯而落。
文章贵寿气焰欤。
宪宗国书
五王复辟之际。
狄梁公实尸之。
公为台臣
独召便殿
问曰。
仁杰有后乎。
公以其支孙试校书郎兼谟为对。
即日左拾遗
公遂草制
它日
相衔者因抉其词。
以为春秋讳鲁之旨。
穆宗即位
谦让自决
遂有衡州之贬。
公议冤之。
嗟乎
天之于赋予也。
甚啬而难周。
公独富文华
良时
名卿
元老
忠廉孝友
爱才与物。
合是粹美以将之邪。
可谓全德矣。
免丧
嗣子左补阙绹。
集公之文。
一百三十卷
长子太子左谕德分司东都
负其笥来谒。
泣曰。
先赠司空丈人为显交。
撤悬之前五日。
赋诗寄友。
非他人也。
手泽尚存
言之呜咽长号
予为之恸。
收泪而视。
分当次之
公参大卤记室
文雄于边。
议者谓一方不足以骋用。
徵拜于朝。
累迁仪曹郎
乃登西掖
内署
吁谟密勿
遂委魁柄
斯以文雄于国也。
呜呼
咫尺之管。
文敏者执而运之。
所知皆合。
在藩耸万夫观望
立朝贲偫寮之颊舌
居内成大政风霆
畎浍章奏
洪澜训诰
笔端肤寸
膏润天下
文章之用。
极其至矣。
而又馀力工于篇什
古文士所难兼焉。
王珣仆射
梦人授大笔如椽
觉而谓人曰。
此必有大手笔事。
孝武册文
之词也。
公为宰相
奉诏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册文
时称乾陵崔文公之比。
今考之而信。
故以
重事也。
其它各以类聚著于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