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移成均博士862年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夫居位而愧道者
上则荒其业。
下则偷其言。
业而可荒。
文弊也。
言而可偷。
训薄也。
故圣人惧是。
寖移其化。
上自天子。
下至子男。
必立庠以化之。
设序以教之。
犹歉然不足。
士有业高训深。
必诎礼以延之。
越爵以贵之。
俾庠声序音。
玲珑以珩佩。
锵訇于金石。
此圣人之至治也。
今国家立成均之业。
其礼盛于周。
其品广于汉。
其诎礼越爵
又甚于前世。
而未免乎愧道者何哉。
夫圣人之为文也。
为经约乎史。
赞易近乎象。
诗书止乎删。
礼乐止乎定。
春秋止乎修。
然六籍仪刑乎千万世。
百王更命迭号。
莫不由是大也。
其幽幽于鬼神。
其妙妙于元造。
后之人苟不能行决句释者。
犹万物但被元造之化者耶。
故万物但化而巳。
不知元造之源也。
六艺于人。
又何异于是。
故诗得毛公
书得伏生
易得杨何
礼得二戴。
周官得郑康成
摫其微言。
釽其大义。
幽者明于日月。
奥者廓于天地。
然则今之讲习之功与决释之功。
不啻半矣。
其文得不弊乎。
其训得不薄乎。
呜呼。
西域氏之教。
其徒日以讲习决释其法为事。
视吾之太学
又足为西域氏之羞矣。
足下出文阃学世
业精前古。
言高当今。
洸洸乎。
洋洋乎
诸生之蓍龟。
作后来之绵蕝。
得不思居其位者不愧其道。
处于职者不堕其业乎。
否则市大易负乘之讥。
招诗人伐檀之刺矣。
奚不日诫其属。
月励其徒。
年持六籍。
日决百氏。
诸生于盛典也。
洞知大晓
犹驾车者必知康庄。
操舟者必知河海。
既若是矣。
执其业者。
精者进而堕者退。
公者得而私者失。
非惟大发于儒风。
抑亦不苟于禄位。
足下之道被于太学也。
其利可知矣。
果行是说。
则太华之石。
峨峨于成均之门者。
吾不颂于他人矣。
足下听之无忽。
日休再拜。
易术解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九、《镡津文集》卷八、《经义考》卷二二
子郝子治《易》,平生得圣人作《易》之大法。
乃解《易》以自发其法,谓:「圣人所以作《易》在治道,治道在君臣。
君臣法阴阳以成爻,列爻以成卦,立卦以成《易》。
是故求治道者必观乎《易》,求《易》象者必观乎卦,求卦体者必观乎爻,求爻变者必原乎阴阳。
阴阳也者,作《易》之本也,治道之大范也。
阴爻者,臣道也;
阳爻者,君道也。
阴阳之爻升降得其所,则卦吉;
阴阳之爻失其所,则其卦凶。
是故君臣之道正,则其政治也;
君臣之道缪,则政乱也。
治则三纲五常修也,三才顺也,万物遂也;
乱则彝伦万事斁也。
夫天下万世治乱规诫之道,《易》其备矣」。
方绝笔,乃出其书示于潜子,欲吾乱而明之。
潜子稽其说,条其绪,虽累百,而无不与圣人之法合者。
揭然而自立义,列精而且至。
大略如《乾》、《坤》、《小畜》、《大畜》卦之类,虽古之善治《易》者不过是也。
潜子因语其人曰:「子之书是也,然《易》之始固出于河图,河图所见唯阴阳之数最为其本也,而君臣之法与其神物偕出矣。
虽然,而其吉凶治乱之效未著,乃资乎圣人者君天下而发之。
故包牺氏出焉,示与神道适会,遂卦之而又爻之,用其法以王天下。
然其法非圣人作君不能张之,圣人非以是不能王之,故《易》与圣人而相须也。
孔子圣人也,虽知其法而无位,叹不得如虙牺行其道于当世,徒文而传之耳。
故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然其传自孔子商瞿,更九世至汉人杨何,而所传遂绝。
其后诸儒用己见各为其家,纷然骋其异说,师弟子相承相胜,不复守圣人之道,真《易》之道遂微。
而子当《易》道支离纷错、漫漶难审之时,乃毅然独推圣人之轨法,解其书以遗学者,其于圣人之道亦有力焉」。
子郝子益谓潜子曰:「吾考《杂卦》,其说烦且重,殆非圣人之意,是盖后世学者括众卦而歌之之言也。
预之十翼,不亦忝乎!
吾尝削之,乃离《序卦》为之上下篇,而以裨夫十翼,可乎」?
潜子曰:「扬子云谓学者审其是而已矣,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小也。
子非之果是,而排其渎圣人之言者宜之,何必疑之」?
传易之家 宋 · 金君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六、《金氏文集》卷下
商瞿受《易》于仲尼
仲尼卒,商瞿授楚馯臂子弓(一云子弘。)
子弓江东桥子庸(一云鲁桥庇子庸。)子庸授燕周竖子家(一云周丑子家。),子家授淳于光羽子乘(一云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
秦焚书,以《易》为卜筮之书,独得不焚,故传授不绝。
汉兴田何东武王同子中(读曰仲。)洛阳周王孙丁宽子襄、齐服光四人焉,皆著《易传丁宽作《易说》八篇,三万言,训诂举大义而已。王、、服皆作《易传》二篇。)》。
周王孙蔡公蔡公《易传》二篇。)王同授齐即墨成广川孟但、鲁周霸衡胡临淄主父偃菑川杨何叔元叔元《易传》二篇。
叔元传燕韩婴河内司马谈太中大夫京房(非焦延寿弟子京房也。)
丁宽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然周王孙师田何之学也。
田王孙王孙授沛施雠子卿(一云长卿。)兰陵孟喜长卿琅琊梁丘贺长翁
繇是有施、孟、梁之学焉(施、孟、梁氏章句各二篇。)
施氏授河内张禹子文琅琊鲁伯
淮阳彭宣、沛戴崇子平
鲁伯泰山毛莫如少路琅琊邴丹曼容
繇是施家有张、彭之学。
孟氏则改师法,以候阴阳灾变书,诈言得自师田生,而同门梁丘贺證明之,且非田生之法也。
白光少子、沛翟牧子况,由是孟家有瞿牧、白生之学。
氏者,始受大中大夫京房《易》,出为齐郡太守,后更事田王孙
然则京房田王孙,皆田何家法也。
汉宣帝时,闻京房为《易》明,求其门人,得
年老,授于子临。
临始从父学,亦尝事施雠,后卒行京房法。
五鹿充宗君孟君孟《略说》三篇。)君孟平陵士孙张仲方沛郡邓彭祖子夏、齐衡咸长宾,繇是梁家有士孙、邓、衡之学。
今《子夏传》即邓子夏,盖出于梁家也。
其后有京房《易字君明东郡顿丘人,非太中大夫京房也。)》。
始授业梁焦赣延寿
云常从孟喜问《易》,会喜卒,延寿《易》即孟氏学,时孟氏门人翟牧白生皆曰非孟氏法也。
房后以灾异得幸。
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皆为博士,由是有京氏之学焉。
又其后有东莱费氏《易名直字长翁。)》,其学无章句,本以古字,号古文《易》。
以《彖》、《象》、《系辞》、《文言》解说上下经。
琅琊王平仲,由是世传费氏之学。
又沛人高相,与费公同时,亦无章句,自言出于丁将军传授子康兰陵毋将永,由是有高氏之学焉。
汉宣帝时,孟、梁皆立博士
至元帝世,立氏《易》。
惟费、高二家,未得列于学官
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元丁将军,大意略同,惟氏为异。
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惟费氏经与古文,然受其学者,未盛于世。
梁丘贺以卜筮得幸宣帝,及至显官,故学者宗焉。
其后五鹿充宗贵幸,善梁《易》,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
充宗乘贵辨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
施雠之门人张禹以经术为成帝师,位丞相,封侯,成就弟子尤著者彭宣戴崇,皆至公卿。
故施氏、梁之学尤盛于当世。
以至孟氏、氏弟子俱为博士,故二家之学亦行焉。
高相子康王莽所杀,故学者衰废,而费氏独行古文《易》,然而未得立者,盖亦不幸者矣。
其后东汉诸儒,习施氏者,则有沛戴崇子宾陈留刘昆威公洎子轶君文
习孟氏者,则有南阳(音圭)丹子玉中山阳鸿孟孙(鲑,佳反,又苦圭反。一作鲑,瓦反者,非。)广汉任安定祖
习梁氏者,则代郡范升辨卿,京兆杨政子行(一云范升杨政皆传孟氏《易》者,非。)颍川张兴君上洎子鲂;
张兴最知名,为梁家宗,弟子自远方至者,著录且万人焉。
氏者,则汝南戴凭次仲南阳魏满叔牙济阴孙期中彧惟高氏之学无传焉。
建武中,陈元长孙、郑众仲师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荀爽亦为之传,自是费氏而诸家之学衰矣。
陈、荀、马皆当世大儒,故费氏之学益盛,今辅嗣之学盖出于费氏古文《易》也。
再原汉之言《易》者,一出于田何
其传者,若周王孙王同杨何大中大夫京房丁宽田王孙,皆本师法。
然当高、惠、文、景之时,学其未也。
、元间,施、孟、梁氏四家及高相之学,多以阴阳灾异为说。
惟费氏本以古字,号古文《易》,以《彖》、《象》、《文言》讲说上下经,为有本末;
又校之诸家,独与中古文《易》同。
流及马、郑等家,其学遂盛。
辅嗣,天启其衷,而入圣门之奥。
考其渊源,虽本于马、郑之学,然其流溥博,出于诸家远矣。
噫!
《易》之大原,皎若白日,函光于牺,旭于文,迄我圣师,而后正中焉。
昳于秦,薄蚀于汉,诸家之说棼焉,而圣道微矣。
辅嗣特起,斥去异端,天人之道,俄然而明。
然犹时若氛翳,未能廓然,若将有以待焉尔。
在其贤者,心圣人之心,犹得观望其光景者哉!
传易堂记1107年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五、《嵩山文集》卷一六、《古文渊鉴》卷五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一○、同治《清丰县志》卷九、《曹南文献录》卷六三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古者六艺之学必谨师授,其称是人经明有家法,至东都犹甚严也。
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五传而至汉齐田何子装,汉之《易》家盖自田何始,而上未尝有书。
魏管辂谓《易》安可注者,其得先儒之心欤!
古今学者咸谓卜子夏受《易》孔子而为之传,然太史公刘向父子、班固皆不论著,唐刘子玄知其伪矣。
是书亡不传于今,今号为《子夏易传》者,《崇文总目》亦斥其非是,而不知其所作之人,予知其为唐张弧之《易》也。
是子夏亦未尝有书,而以《易》之道教授西河,其后汾晋之间《易》以故特盛欤。
汉自田何东武王同洛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四人者,乃始为之传矣。
然王氏、周氏、服氏书各二篇,丁氏八篇,亦不过训诂举大义云耳,岂为巧慧组绣之靡也耶?
而《易》家著书则自王同始,淄川杨何,所谓「易杨」者是也。
丁宽授砀田王孙王孙施雠东海孟喜琅邪梁丘贺三家,又皆列于学官,最为盛矣。
其弟子颛门者众,厥后又有东郡京房之学亦得立,而学官则自杨何始。
又其后有东莱费直之《易》,有沛高相之《易》,唯传民间。
此三家者虽户牖不同,而堂奥之安则一也。
盖皆兼三才,而备错总极变通焉。
谓其学即孟氏学,自言出于丁将军,讵弗信耶?
惟费氏之传晚而益盛,东都陈元、郑众马融郑玄荀爽魏王肃王弼皆其人也。
而上,莫敢悖其所传。
年少,厌旧喜新,乃一切摈弃师法,攘庄老恍惚虚无之论,专于人事,以快后生耳目,而称为《易》之妙,乃不知《易》之奥妙自有所在,而无用庄老汨之也。
譬之惰农乞市以饱,而弗顾南亩之可耘耔,惜哉!
《易》之杂乎庄老而专明人事,则自王弼始,《易》家乃始失其所传焉。
梁丘、施、孟三家于是乎亡于晋,而孟氏、京氏有书无师矣。
江左祖尚玄虚,之学滋得以盛。
然其初,虞翻传其家五世孟氏之学,为时推重。
晋王庾虽清谈,而专立郑学。
干宝辈犹不忘乎京氏,而孙盛诋弼之傅会浮丽,又已力矣。
宋元嘉欲矜学校之,而王、郑两立,逮颜延之祭酒而黜郑置王,齐之王学遂大盛。
陆澄《贻王俭书》云:「《易》自商瞿之后,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
数年后乃有王弼之说。
王济云,所误者多,何必能顿废前儒?
予赏味其言,未尝不三叹息之也」。
王俭在位,善澄之言,于是学者略知郑矣。
梁何胤之徒,又窃释氏空有所能异端而誇于,斯又弼之罪人也。
其在河北诸儒,则专祖郑氏,所谓衣冠礼乐尽在中原者,此亦其躅也。
不幸隋兴,缙绅学士反浮丽是慕,之学遂为中原之师,而唐因之,于是乎《易》家古法始泯灭无闻矣。
然隋汾晋之间有仲长子光、关子明、王仲华、王通辈,传《易》自有指归,不失乎古,得非子夏之遗风哉?
汉严君平扬子云魏管辂晋郭璞孙登、隋关朗唐僧一行玄真子张志和,其于《易》又特最深矣。
是谓一世伟人,非有所待而兴,亦莫得而沮溺之也。
至有宋,华山希夷先生陈抟图南以《易》授终南徵君明逸明逸汶阳穆参军脩伯长,而武功苏舜钦子美亦尝从伯长学,伯长青州李之才挺之挺之河南邵康节先生雍尧夫
康节先生天资既卓越不群,而夜不施枕,惟《易》之学者三十年,其兼三才而错总变通之妙始大著明矣。
自希夷而来,皆未尝有书,乃如子木、子夏之初欤!
庐江范谔昌者,亦尝受《易》于种徵君昌授彭城刘牧,而聱隅先生黄晞陈纯臣之徒,皆由范氏知名者也。
其于康节之《易》,源委初同,而浅深不伦矣。
华山旧有希夷先生祠堂,而种徵君实关辅之望,后之好事者并以绘徵君之像,山中有隐者又知传《易》之所自,而并康节先生之像绘焉,榜之曰传易堂。
游是山者,徘徊俯仰三峰万仞之峥嵘崷崒,其意壮矣。
斯堂,睹三先生之貌,耸然加敬。
逖观上古圣人画卦之本意,而知夫防忧患于几微,身与《易》准,则向之所揽者又将忘之矣,不亦伟乎!
是堂之传,其与山镇俱不朽欤!
康节先生之子伯温说之服勤康节之学,俾为之记,不得辞,乃具道《易》之授受本末、兴废得失之由,以尊三先生之道,亦且效藏诸名山之意云。
大观元年丁亥十有一月甲戌嵩山晁说之记。
台州仙居县主簿戴君墓志铭嘉定九年闰七月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八七、《絜斋集》卷一九
某之先叔父常德通守之未第也,以德行经学师表后进,里中俊秀多从之游,戴君德甫亦受业焉。
德甫讳日宣,自少嗜学,未尝一日废书。
乡先生李公若讷、胡公仲皋,俱耆儒宿望,德甫师事,所蓄富矣,而自视阙然,复请益于我叔父,叔父屡称之。
呜呼!
师道之尊,其学者之司命欤?
学而无师,犹不学也。
汉儒虽不逮古,而师资之益,犹汲汲焉。
司马谈天官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
夏侯胜既从始昌受《尚书》,又师事简卿,又请业欧阳氏;
萧望之始事后苍,复事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
所学皆非一师,宜其讲习之精,见闻之广也。
然则德甫之求师,至于再三,其亦笃于问学者欤。
吾乡之士,习经术者,惟《书》最众,三年大比,无虑数百人,以名贡者,才一而止。
德甫得之,可谓难能矣。
而试南宫,辄不利,德甫曰:「吾岂可以小不售,怠吾远业」。
益奋励读书,而努力为善。
德甫性宽平,不设防畛,遇人无贵贱老少,敬之如一。
小有过差,痛自惩艾,以观过名其斋,盖有意于切己之学。
世居庆元奉化
曾祖垕,祖蕴,父光世。
蚤失所怙,奉母刘氏谨甚,该恩者再,始封太孺人,后赐冠帔,诸儒荣之。
嘉定元年,以累举特恩,受迪功郎台州仙居县主簿
官虽卑,平生所蕴,自是少伸矣。
六年十二月四日,以疾终,享年七十有七。
士之穷达,固有定分,而才德如德甫,良可惜也。
配汤氏,有妇德,先十五年卒,葬于程岙。
九年闰七月壬寅,诸孤葬君于忠义乡傅屿之原,从先茔也,乃迁程岙之藏以合焉。
子三人,度、庶皆业进士,亮蚤亡。
女四人,其婿曰舒铸、蒋处厚、舒铉、袁守。
孙男二人,兴祖、显祖
孙女九人,适舒鍧、承节郎
赵汝柄、舒锱、汤叔全、戴义路、李灏,馀未行。
德甫清俭而笃义,嫁亲族孤女之贫者数人。
乡人有疾,馈之药,有垂死而活者。
掩骼埋胔,加惠既殁。
旧庐颇宏敞,使令辈不戒于火,一夕灰烬,敝屋数间,居之自如。
余尝访焉,不见其有愠色,其德量又如此。
度等请铭,不敢辞。
铭曰:
猗嗟良朋,如古三益。
师我叔父,合堂同席。
旧好之笃,迄今不忘。
勒铭幽宫,厥德有光。
古周易自序 宋 · 吴仁杰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七、《经义考》卷三○、《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六二、《古周易》(通志堂经解本)
《易》与天地并,未有文字,已有此书。
自伏羲画八卦,以贞悔之象重之为六十四,时则有卦有象而无辞。
始卦之重,占以定体,文王作彖,总论其义,谓卦不足以尽吉凶之变,乃附著变爻及覆卦之画以演其占,时则有彖有爻而未有爻辞。
周公继之,于爻画覆卦之下皆系辞焉,而《易》上下篇之文始备。
孔子承三圣,为十翼以赞易道,《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是也,谓之《易传》。
《彖》、《象》、《系辞》,夫子所自著也,《文言》以下,弟子记夫子之言也。
按汲冢书,有《周易》上下篇而无《彖》、《象》、《系辞》。
陆德明释孔壁所得古文,传为十翼而不言经。
然则十翼之作,其初自为篇简,不与《易经》相属,此冢、壁之藏所以各得其一欤?
汉田何之《易》,其传出于孔氏,上下经、十翼离为十二篇,而解者自为章句,此古经也。
又有费直《易》,亡章句,《崇文总目》序云:「以《彖》、《象》、《文言》杂入卦中者,自费氏始」。
郑康成《易》,以《文言》、《说卦》、《序卦》合为一卷,则《文言》杂入卦中,康成犹未尔,非自费直始也。
本传云徒以《彖》、《象》、《系辞》十篇之言解说上下二经,盖解经但用《彖》、《象》、《系辞》,《汉书》本误,以「之言」字为「文言」耳。
十篇云者,史举其凡。
直之学似于每卦之后列《彖》、《象》、《系辞》,去其篇第之目而冠「传」字以总之,正如杜元凯《春秋》解,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而经自经传自传也。
然《彖》、《象》、《系辞》之名,一没不复,汩乱古经,则始于此。
刘向尝以中古文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由是诸家之学寖微于汉末而费氏独兴。
康成因之,遂省六爻之画与覆卦之画,移下上体于卦画之下而以卦名次之,移初九至用九之文而加之爻辞之上,又以彖象合之于经而加「彖曰」、「象曰」之文。
王弼《易》、《乾卦》自文言以前则故郑氏本也。
高贵乡公淳于俊问对观之,于时康成所注虽合《彖》、《象》于经,而所谓《彖》、《象》不连经文者犹在。
王弼注《易》,用康成之本,谓孔子赞爻之辞本以释经,宜相附近,及各附当爻,每爻加「象曰」以别之,谓之「小象」,又取《文言》附于《乾》、《坤》二卦,加「文言曰」三字于首。
若《说卦》等篇,则仍其旧,别自为卷,总曰「系辞」。
自是世儒知有《易》,而不知有所谓古经矣。
原三家之学,初欲学者寻省易了,日趋于简便,而末流之弊,学者遂废古经,使后世不见此书之纯全与圣人述作之本意,可胜叹哉!
然则天下之事,务趋于简便者,其弊每如此,可为作俑者之戒也。
《隋经籍志》序,谓秦焚书,《易》以卜筮独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
按今《说卦》乃止一篇,故先儒疑《易》文亦有亡者,不得为全书。
又《说卦》之文每及于《彖》、《象》、《系辞》,必以圣人称之,先儒谓此非虙牺、文王周公之作,然十翼之书,复有所谓《彖》、《象》、《系辞》,其名相乱,学者疑焉。
仁杰案,史称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
颜师古曰传谓《彖》、《象》、《系辞》之属,则知伏羲、文王周公之作固曰《彖》、《象》、《系辞》,而十翼所谓《彖》、《象》、《系辞》,乃其传也。
费氏本有「传」字,故王弼于每卷必以首卦配传名之。
《音义》释上经《乾》传云,传谓夫子十翼;
又释《系辞上》云,王肃本《系辞上》传。
由此言之,十翼所谓《彖》、《象》、《系辞》,本不与伏羲、文王周公之名相乱,古经盖曰《彖传》、《象传》、《系辞传》也。
今《易》指孔子象辞为大象,而以释爻辞之文为小象者。
案《易》固有大小之象焉,大象指八卦八物之象,所谓八卦以象告,立象以尽意,如乾为天、震为雷之类。
《说卦》载帝出乎震至成言乎艮,苏文忠公谓古有是说,孔子从而释之者,是已。
小象指六十四卦八物相配之象,所谓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如雷在天上大壮之类,孔子所著《象传》是已。
然则今大象当曰《象传》,小象乃孔子所以释爻辞者,当曰《系辞传》也。
孔子释爻辞之文谓之《系辞传》,则周公爻辞曰《系辞》可矣。
欧阳公曰:「系者,有所系之谓也,故曰:『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其为辞,各联属其一爻者也」。
是则孔子专指爻辞为《系辞》。
苏文忠亦谓以上下系为系辞,则失之矣。
孔颖达以为系辞通指卦爻之辞言之,不专指爻辞,是不然。
按《说卦》言系辞者六:其一曰:「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此不待言而明者。
其一曰:「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此历举三圣之作,象谓伏羲六十四卦之象,卦系谓文王周公彖辞、系辞也。
其一曰:「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
龚深甫侍郎云系辞焉而命之,所以明爻也。
其一曰:「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
《正义》曰:「四象谓七八九六」。
案七八即爻之不变者,九六即爻之变者,然则此章所指亦爻辞也。
其一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言设卦所以观象,系辞所以明吉凶云尔。
卦谓彖辞,系谓爻辞,故曰彖者言乎象,爻者言乎变。
又曰:「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
凡此皆互见其义,或以彖对爻,或以卦对辞。
曰卦曰彖云者,皆指夫卦辞也;
曰爻曰辞云者,皆指夫爻辞也。
简言之,则曰卦、曰彖、曰爻、曰辞;
详言之,则卦曰彖辞、爻曰系辞,截然有不可紊者。
不然,卦辞既曰彖矣,安得复以系辞名之?
《说卦》凡以卦与辞二文相对。
韩康苏文忠皆曰:辞,爻辞也。
杨元素侍读亦谓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又曰系辞焉所以告也,盖指周公之所为爻辞。
以《说卦》本旨及韩、苏、龚、杨之言参之,谓系辞非专指爻辞可不可耶?
虽然,谓爻辞为《系辞》,谓小象为《系辞传》,则今所谓上下系者,复何名哉?
或曰二《系》当谓之《说卦》,与今《说卦》通为三篇,诸儒既以系辞传为小象,而上下系之名无所归,故取《说卦》前两篇名之,其实本《说卦》也。
欧阳公谓今《系辞》之文杂论《易》之诸卦,其辞非有所系,不得谓之系辞。
叶少蕴左丞亦曰:「太史公引『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为《易大传》,则汉诸儒固未尝以今两篇为《系辞》,斯其为《说卦》也审矣」。
太史公以两篇为《大传》者,盖十翼皆谓之《易传》,而汉之《易》师杨何之属又著《易传》行于世,太史公受《易》于杨何,谓《说卦》之文为《大传》者,以别杨何之徒所谓传耳。
今《诗序》一名《诗大传》,亦以别毛公故训传故也。
郑东卿论《说卦》出汉宣时,而汉宣之前儒者亦多引援,岂秦火之后易家秘此而不轻传也?
太史公周行天下,多见先秦古书,此三篇之文虽未献于孝宣之时,固已先众人而见之矣。
《世家》不云乎,「孔子晚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此其證也。
先儒以为序之,系之,说之,文之,于义未允,此谓序《易》及《彖传》、《象传》、《系传》、《文言》、《说卦》也。
或者又谓圣人之书不当舍经称传,案《易音义》云:经者,常也,法也。
传以传述为义,经之为经,以其可为万世之常法,传则述前人之作,如是而已,非必尊经而卑传。
十翼之文,述而不作,其体传也,其言经也,岂害其为圣人之书乎?
况史称孔子读《易》而为之传,则传也者,夫子所自名,非后人名之也。
夫如此,谓十翼《彖》、《象》、《系辞》为《彖传》、《象传》、《系辞传》,复何疑哉!
以《易》考之,䷀者,伏羲之卦也;
「元亨利贞」者,文王之彖也;
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以下,此孔子所述彖之传也。
内卦☰,外卦☰者,伏羲卦中贞悔之象也;
曰「乾下乾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者,孔子所述象之传也。
一者,文王于卦外所演变爻之画也;
「潜龙勿用」者,周公系爻之辞也;
曰「初九,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者,孔子所述系辞之传也。
䷀者,文王所演覆卦之画也,曰「见群龙无首吉」者,周公之系辞也,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者,孔子所述系辞之传也。
象述伏羲,彖述文王,系辞述周公,而象在彖后者,颖达谓当繇彖详而象略,疑不专为是。
孔子所述,其肯先文王乎?
又十翼之次,先儒所论亦有多家。
颖达独取郑氏之说,云《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其说谓经分上下,则《彖》、《象》亦当随经而分,不知经为上下篇,直以古者简重大故尔,若谓《彖》、《象》当随经而分,《序卦》以不分耶?
胡秘监旦以《彖》、《大象》、《小象》、《上系》、《下系》《、乾文言》、《坤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十篇,胡安定易之曰《上彖》一、《下彖》二、《大象》三、《小象》四、《文言》五《、上系》六、《下系》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文言》既不当离而为二,至以二《系》居《文言》之后,《说卦》之前,亦恐非其序矣。
仁杰谓十翼《彖传》也,《象传》也,《系辞》上、下传也,《文言》也,《说卦》上、中、下也,《序卦》也,《杂卦》也,并上、下经,是为十二篇。
上经、下经之目本之费直孟喜,《系辞上传》、《系辞下传》之文本之王肃,《彖》、《象》、《系辞》、《文言》之次本之《艺文志》,而《说卦》之为三篇则河内女子所得之数也。
其篇第在古如此,而费、郑以来汩之。
呜呼,维天未丧斯文,故厄于秦而独不废,柰何后世犹疑其非全书?
其失在传注之家以传参杂于经而然也。
今举费、郑、王《易》本各一卦列于右方,用见经传参杂源流之所自。
易筮之法,揲蓍求爻,重爻为卦,所画者卦耳。
如下体画☷,上体画曲,是为䷓卦。
从其变爻所之,六四爻变则为䷋卦,是筮者止当画卦而已也,何以名为?
《左氏春秋传》既画卦曰遇䷓之䷋,又载卦名曰《观》、《否》。
杨子云有言: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太玄》者数其画而定之,以卦即其名也。
今画卦而又名焉,亦已近赘,《左氏》盖两存之。
《正义》谓丘明不画卦,今书有画卦者,后学私画以备忘耳。
是未知卦在所当画而名为可略也。
六十四卦,卦为六位,而《乾》、《坤》于六位之外又有用九、用六之爻。
《左传》正义云:《乾》六爻皆阳,《坤》六爻皆阴,其爻既纯,别总其用而为之辞。
此说未为失之,顾圣人设此爻于六位之外,用以为占,要当有所归宿耳,非可但以虚辞解也。
子云曰:《易》始八卦,文王六十四;
淮南书》曰:伏羲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
帝王世纪》曰:文王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
文王所演非今六十四卦,焦赣所谓每卦变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变四千九十六卦者也。
盖伏羲以一卦重之为八卦,极其变而为六十有四,文王以一卦演之为六十四卦,极其变而为四千九十有六,此所以伏羲八卦而为文王六十四也。
所增之爻,其九六则卦外六爻之画,在《乾》为初九至上九,爻之变者也;
七八则覆卦之画,在《乾》为用九,爻之不变者也。
或以卦外爻画为疑,案《说卦》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正义》谓「既观变立卦,又就卦发动挥散,于刚柔两画而生变动之爻」,则卦外别生变爻明矣。
下文「易六画而成卦」,又曰「易六位而成章」,犹此意也。
张汝明《易索》云:六画成卦,重卦也;
六画成章,变卦也。
重卦指虙牺,变卦指文王
春秋蔡墨诸人举易虽不筮,亦以变爻为言,如举《乾》之初九、用九,则云「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
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初九举各爻之变,而用九总六爻之变,所谓变卦者也。
伏羲重一卦为八卦者,以《乾》卦例之:☰为内卦,重三成六,重之以☷则为《泰》,重之以☳则为《大壮》,得曲而为《小畜》,得☵而为《需》,得☲而为《大有》,得☶而为《大畜》,得☱而为《需》,复得本卦为《乾》。
刘牧论八八之变曰:四营成易,十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以成六十四。
其说谓《姤》、《易》、《否》、《观《、》剥》、《晋》、《大有》七卦由《乾》而出,并《乾》为八。
案伏羲重八卦,以卦之全体而重;
文王演六十四卦,以爻之积画而演,刘所论盖占筮之法。
八纯卦自一世至五世,而次之以游魂、归魂者也,此七卦其以积画变者六,以全体变者一,岂得为重卦本体,刘说误矣。
文王演一卦为六十四者,以《乾》卦例之:其一爻动而变他卦者六,初九变而为《姤》、九二变而为《同人》、九三为《履》、九四为《小畜》、九五为《大有》、上九为《夬》,其两爻动而变他卦者,由《遁》而下为十有五卦,三爻动者由《否》而下为二十卦,四爻动者由《观》而下为十五卦,五爻动者由《剥》而下为六卦,六爻皆动者一,是为《坤》,六爻皆不动者一,是为《乾》。
凡变他卦者六十有三,而不变者一。
案伏羲画卦以定体为占,故《乾》复为《乾》而无所事变。
文王作《易》,名以变为义,占以变为法,道以变动,不居为体,无往而非变也。
若六爻不动而但为本卦,不可谓之变,此不谓之变则每卦所变止于六十有三,其究才四千三十二卦,安得如上所云者哉?
仁杰案卦遇六爻不动,当覆而占之,覆者从上倒覆而下,是亦一变也。
如《剥》六爻不动,覆而占之,其卦为《复》。
子曰「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又曰「上下无常」。
《正义》谓《剥》穷上位之极,又下来居于初。
此以《覆》卦论也。
朱子发翰林论《易》变,亦知《剥》之上九穷而反初,乃成《复》卦,第未深考《覆》卦之变耳。
《覆》卦大抵相反而相为,往来不穷之地。
《剥》之为《复》,曰「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覆之为《剥》,则曰「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七日来复者,由《剥》六爻至《复》之初爻凡七易,以爻主一日也。
举隅而言,阳七日而复则由《复》六爻至《剥》之初爻,亦七日而《剥》矣。
辰以子午分阴阳,自子至午,自午至子,皆七日,故两卦互以天行为言,盖物极则反,刚长之极,其势必至于剥,而小人道长之极,亦未尝不复天之道也。
《复》极则《剥》,《剥》极则《复》,两卦相循,如环无端,以一消一息,一盈一虚,往来而不穷。
凡卦之否泰损益、《杂卦》所论或乐或忧,或与或求,起止伏见,新故久速之理,无不尽然。
以至日月寒暑之推移,吉凶祸福之倚伏,与夫死生出入,神奇臭腐之变化,始而终,终而始者,举不外乎此。
伊川先生蔽之以一言,曰「《易》中止是言反覆往来上下」,所以发千载之秘以悟后学者多矣。
康成不知覆卦之画与正卦异也,而辄去之,代以用九、用六之文,而覆卦泯矣。
《易》有覆卦、对卦二体,六爻皆动则占对卦,六爻皆不动则占覆卦,其用不同。
对卦亦谓之变卦,《正义》曰:六十四卦,卦卦相偶,非覆即变。
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
变者,反覆惟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离》、《坎》《、大过》、《》、《中孚》、《小过》是也。
案六十四卦皆有对有覆,今分五十六卦为覆,八卦为对,未之尽也。
以二二相偶言之则可尔。
五十六卦固自有对卦之体,而八卦亦未尝无覆卦之体也。
王辅嗣曰:「卦者,时也。
时有否泰,用有行藏。
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
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
故卦以反对」。
然知覆卦反对而已,元不知覆卦之用。
夫《易》穷则变,变则通。
爻自初而至上,卦之穷也,筮焉而皆遇;
七八占之穷也,不有以变而通之,将若之何?
圣人为是设覆卦,与六爻通之为七。
上爻处卦穷之地,则以是变而之初爻。
六爻皆遇,七八不动,则以是变而之九六。
观五十六卦覆之而成两卦,则以偶相比;
八卦覆之,惟成一卦,则各居其所焉。
圣人之意,殆非偶然者矣。
邵康节以《乾》、《坤》、《离》、《坎》《、大过》、《》、《中孚》、《小过》为不可易,盖五十六卦覆之则变它卦,惟此八卦覆之不失本卦之体,此其与诸卦异而不可易者也。
伏羲画卦八,此有《乾》、《坤》、《离》、《坎》,而《震》、《艮》、《巽》、《兑》不与焉者,案八纯卦固有对覆存乎其间,《震》、《艮》、《巽》、《兑》覆之亦成两卦,《乾》、《坤》、《离》、《坎》覆之亦惟成一卦,故康节谓八卦之象不易者四,重卦之象不易者八。
然《震》、《艮》、《巽》、《兑》非不与乎此,《》、《小过》、《震》、《艮》之寓也,《中孚》、《大过》、《巽》、《兑》之寓也。
先儒谓初画八卦,设奇偶两画以象阴阳,又曰六十四卦皆从《乾》、《坤》而来,凡奇皆《乾》而凡偶皆《坤》也。
用是知《离》、《坎》以下六卦之体,覆正若一,与《乾》、《坤》等,而九六之用独见于二卦者,以《乾》、《坤》奇偶之画足以包六十二卦,而六阴六阳之画纯一不驳,亦六卦之所无也。
此两卦六爻皆遇七则覆卦,而以用九占之;
皆遇八则覆卦,而以用六占之。
《离》、《坎》以下六爻皆遇七八,亦以覆卦为占,六卦非纯画也,六位之外无他爻,则各占其卦下之辞。
至若五十六卦,《屯》六爻皆遇七八则覆而占《蒙》,《蒙》六爻皆遇七八则覆而占《屯》,他卦仿此占焉。
夫六爻不动而以覆体为占,始于《乾》,终于《未济》,诸卦之所同也。
如此而后,一卦之变可以为六十四,而六十四卦之变可以为四千九十六矣。
刘梦得曰:筮为《乾》者常遇七,斯得《乾》矣;
筮为《坤》者常遇八,斯得《坤》矣。
沈存中曰:惟动则有占,不动则无眹。
今人以《易》筮者,虽不动亦引爻辞断之。
《易》中但有九六,既不动则是七八,安得用九六爻辞,岂亦未悟覆卦之变耶?
覆卦六十四,专为七八爻设,夫使六爻皆七八而终于不动,非《易》穷则变之旨也。
列禦寇》曰:「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
九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
苏文忠亦曰:「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据其末而反求其本者也,故曰《易》逆数也」。
其有见于此乎?
且卦七八固当以九六为占,《列禦寇》谓七变而为九,穆姜《艮》之八变,而占随之六二,是七可变而九,八可变而六。
如《乾》上爻本得七,覆卦则为初九矣,故曰用九。
《坤》上爻本得八,覆卦则为初六矣,故曰用六。
所谓七八未尝不动也,惟穷则变焉尔。
先儒言用九,只在上九一爻。
伊川先生以为不然,曰六爻皆用九,故曰「见群龙」。
都氏因先儒之误,遂以上九、用九合之,曰:此《乾》之《夬》也,自一阳来复,至五阳为《夬》,进而不已。
六阳为《乾》,故有用九之义,而变体为《夬》。
案蔡墨以用九为《乾》之《坤》,盖取六阳之变言之,不变则固为《乾》。
今去其一而以五为义,非也。
上九、用九之辞,正尔相反,上九处六爻之极,为群龙之首,史所谓上而不能下,伸而不能诎,往而不能自返者,故曰「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若用九则舍首爻之亢极而复居初爻隐潜之地,经所谓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故曰天德不可为首,孰谓二爻可一也哉?
注疏之说,大抵以初为首。
如《比》之初六,注曰:「处比之始,为比之首」。
其上六「比之无首,无所终也」,《正义》曰:不能为比之初首,故无终。
是不以上为首也。
王辅嗣谓初上无阴阳定位,然以为尊者,阳之所处,故阳居尊位。
今上爻居一卦之首,可不谓尊乎?
苏文忠曰:「初上者,本末之地也,以阳居之则正,以阴居之则颠」。
案《比》之上六阳不为首,而以阴居之,不得其正,故曰无首。
文忠解此爻则又曰:「比之无首,犹言无素也,穷而后比,是无素也」。
盖无首或以事言,或以象言。
《比》之无首,以事言者也;
用九之无首,以象言者也。
先儒谓凡以首以角而取象者,未尝不在于上;
以足以尾言者,未尝不在于初。
观《既济》、《未济》初上之辞,则槩可见矣。
辅嗣亦曰:「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故《乾》吉在无首」。
颖达亦曰:「天德刚健,不可更怀尊刚为物之首」。
又曰:「人君位实尊高,故云首出;
志须卑下,故云无首吉」。
然知以《乾》为首而不能推明上爻为首之义,何哉?
朱子发谓「以画卦言之,则初为始,上为终;
以成卦言之,则上为首,初为尾」。
其言最为明了勾微,云:「加用九、用六之虚位,欲明君臣进退之理」。
案用九、用六,论正卦固不在六位之数,论覆卦则与六爻通之为七。
辅嗣谓爻之所处即谓之位,二用而为虚位,其然岂其然乎?
至言君臣进退之理,则为近之。
盖《乾》之上九如尧在位七十载之时,至用九则如授舜之后,其天下已治而圣人退藏于密之象欤?
《坤》之上六如周公诞保文武受命七年之时,至用六则如居东之后,亦大臣功成名遂身退之象欤?
渊乎,二用之旨也!
圣人以此垂万世君臣之大法,宜他卦莫得而并欤!
《乾》正卦有「时乘六龙」之文,合六阳而为卦也。
覆卦有「见群龙」之文,合六阳而为爻也。
又卦与爻皆以乾元为称,其本者,覆卦以上为初耳。
《坤》卦类此。
今侧注初上之文,以见覆卦之象,并变卦、对卦、覆卦,各为之图。
古经以卦为名而象寓其中,以画为九六及二用,以位积之为初上。
至十翼而后,卦以名列,象著两体,爻书九六、二用,位有初上、二、四、三、五之文。
今举从其初,以《彖辞》归之卦下,以《系辞》归之爻下,以下上体归之《象传》,以卦名及初上、九六、二用之文归之《系辞传》。
以上、下经仍为两篇,传为十篇,然后古十二篇之《易》复得其全矣,疑此孔氏之旧也。
凡经传之文,去其后儒所加「彖曰」、「象曰」、「文言曰」及卦名《比《、》大有》、爻位「用九」、「用六」之类,省文则仍旧贯阙之。
叶左丞论《坎》卦云,卦辞首曰「习坎」,《彖》曰「习坎,重险也」,以为卦固名《坎》而「习坎」乃其卦辞,传经者阙其「坎」字。
及徐氏亦云上脱一字。
晁以道詹事云:「例诸今文则脱,在古文则不脱,古文即以其卦为其名故也」。
是说固然,第经虽不脱而《彖》文脱之。
又《同人》,《彖》传:「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王昭素谓此「同人曰」三字错。
案《正义》云:「《彖》有叠卦名而称其卦者,《同人》之《彖》称『同人曰』犹言『《同人》卦曰』也。
同人于野,亨』,是《同人》卦下之文也」。
如此则「同人曰」三字乃其卦名,故《彖》传引之非错也。
《彖》传有《同人》卦名,今卦阙其名者,意经传参杂,后儒见卦名《同人》,与卦辞「同人于野,亨」连文,遂省「同人」字,不知卦名与卦下之文本自异卷,弗可省已。
《履》、《否》诸卦亦如之。
本文当云:「《同人》,同人于野,亨」。
《履》当云:「《履》,履虎尾」。
《否》当云:「《否》,否之匪人」。
《艮》当云:「《艮》,艮其背」。
《坎》当云:「《坎》,习坎有孚,维心亨」。
五卦凡省六字,传不附经,则此五卦在《系辞传》独无卦名矣,于文宜复。
今但注逐卦下,弗敢传,盖谨缺文也。
夫《易》之为书至矣,其蕴奥微妙,非深造自得者未易言也。
仁杰不佞,未尝一得其门户,独次其旧文而欲复之。
绍兴辛巳之冬,书始萌芽,博考深求,又二十八年而后定。
古经一失,复之之难如是哉,是以君子重变古也。
噫!
复之难,而知之为尤难,后世子云其有无要不可以逆计而知。
或靳之曰:今《易》尚不能明,如古《易》何?
覆瓿之讥,固前知其如此,此则非仁杰之所恤也,姑以待好古不惑之君子而折衷焉。
河南吴仁杰书。
高飞卿 其一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七
钱郎满腹好精神,人物当年见绝尘。
常惜仕途知已少,不愁花样入时新。
赵张而后材难继,季孟之间德有邻
蚤晚青云台阁底,杨何同作眼中人。
紫溪岭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秋涧集卷三十
紫溪梯岭一层层,况复鞕羸带雨登。
颇笑此山藏行迹,世人曾不峻为称。
按:按:昔杜止轩告余云杨西庵侠黠谈谐之雄者也世人不知其然不肖何有竞负天下滑稽之名杨何深而仆浅也予谓分水与紫溪岭亦然分水虽大平而易登紫溪虽小峻而难陟今世人以大安至险可畏为言而紫溪略无闻焉与杜显晦初不殊也
送友人还山歌 其一 明 · 区大相
君处世兮清穆,忽捐佩兮何促。
风尘灏洞兮不可以久游,返予驾兮初服。
既不理兮多口,复无意兮横目。
思清流兮濯缨,惧迷阳兮伤足。
杨何心兮歧泣,阮何见兮途哭。
兮崇冈,搴兮幽谷。
鲁连兮辞侯,钦介推兮逃禄。
君不留兮奈何,拊黄鹄兮高歌。
欲从君兮未得,徒怅望兮岩阿。
晚过简可太守汝阳池上讲堂 清 · 汤右曾
 押虞韵 出处:怀清堂集卷十一
莲塘一夜霜,万叶飒已枯。
争言秋可悲,况当岁行徂。
岁徂何足惜,衰鬓非故吾。
昨来汝南行,先贤传有无。
往者利如锥,只今竞锱铢。
我惭文翁化,刀布蜀物俱。
习歌述德诗,欲选杨何徒。
手脱眼复暗,文字愁模糊。
悯兹经月劳,忽得一饷娱。
宛宛开明镜,虹梁烂神扶。
玉堂清且严,似入仙人壶。
邦君自公暇,结搆城南隅。
百顷面风漪,谈宴罗文儒。
我忝廿年旧,怀抱亦不孤。
西风吹木叶,落日低浮图。
回睇甘露门,佛香生宝趺。
光景既复佳,还来立斯须。
分火照归骑,惊起城上乌。
迷神引·饯金篯孙南归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脉脉乡心春帆路。
盼入素秋凉浦。
连烽未息,且离筵阻。
西风莼鲈愿,漫轻误。
雁随阳翼,堕烟雾。
珊澥渔竿拂,问巢父

岁月编摩,槁项同辛苦。
卷压归装牛腰数。
史亭高筑。
宝残帚,千金护。
小长芦,烟波杳,唤鸥鹭。
今夜当窗月,杯共注。
杨何堪折,断肠处。
八声甘州 山馆杨花2023年 当代 · 王悦笛
 押词韵第七部
了非花、汝甚御风来,何时雨飘还。
便尽好,栽杨何事,得此飞翻。
阁部车通幽径,野外肃千官。
头上春天雪,点鬓斑斑。

不化方塘萍藻,化书楼薄雾,窥字窗前。
更衣粘文吏,馆务共盘桓。
锁云门、声摇金钥,散高衙、回首见长安
晴空暮、茫茫羽阵,管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