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传易之家 宋 · 金君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六、《金氏文集》卷下
商瞿受《易》于仲尼
仲尼卒,商瞿授楚馯臂子弓一云子弘。)
子弓江东桥子庸一云桥庇子庸。)子庸授燕周竖子一云周丑子家。),子家授淳于光羽子乘一云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
秦焚书,以《易》为卜筮之书,独得不焚,故传授不绝
汉兴田何东武王同子中读曰仲。)洛阳周王孙丁宽子襄齐服四人焉,皆著《易传丁宽作《易说》八篇,三万言,训诂大义而已。王、、服皆作《易传二篇。)》。
周王孙授魏蔡公(蔡公《易传二篇。)王同授齐即墨成广川孟但、鲁周霸衡胡临淄主父偃菑川杨何叔元叔元易传二篇
叔元传燕韩婴河内司马谈太中大夫京房(非焦延寿弟子京房也。)
丁宽复从周王孙古义号《周氏传》,然周王孙师田何之学也。
田王孙王孙授沛施雠子卿一云长卿。)兰陵孟喜长卿琅琊梁丘贺长翁
繇是有施、孟、梁之学焉(施、孟、梁章句二篇。)
施氏授河内张禹子文琅琊鲁伯
淮阳彭宣、沛戴崇子平
鲁伯泰山毛莫如少路琅琊邴丹曼容
繇是施家有张、彭之学。
孟氏则改师法,以候阴阳灾变书,诈言得自师田生,而同门梁丘贺證明之,且非田生之法也。
白光少子、沛翟牧子况,由是孟家有瞿牧、白生之学。
氏者,始受大中大夫京房《易》,出为齐郡太守,后更事田王孙
然则京房田王孙,皆田何家法也。
汉宣帝时,闻京房为《易》明,求其门人,得
年老,授于子临。
临始从父学,亦尝事施雠,后卒行京房法。
五鹿充宗君孟君孟略说三篇。)君孟平陵士孙张仲方沛郡邓彭祖子夏、齐衡咸长宾繇是家有士孙、邓、衡之学。
今《子夏传》即邓子夏,盖出于梁家也。
其后京房《易字君明东郡顿丘人,非太中大夫京房也。)》。
房始授业焦赣延寿
常从孟喜问《易》,会喜卒,房以延寿《易》即孟氏学,时孟氏门人翟牧白生皆曰非孟氏法也。
房后灾异得幸
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皆为博士由是有京氏之学焉。
其后东莱费氏《易名直字长翁。)》,其学无章句,本以古字号古文《易》。
以《彖》、《象》、《系辞》、《文言》解说上下经。
琅琊王平仲由是世传费氏之学。
又沛人高相,与费公同时,亦无章句,自言出于丁将军传授子康兰陵毋将永由是高氏之学焉。
汉宣帝时,孟、梁皆立博士
至元帝世,立氏《易》。
惟费、高二家,未得列于学官
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元丁将军大意略同,惟氏为异。
向以中古文易》经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惟费氏经与古文,然受其学者,未盛于世。
梁丘贺卜筮得幸宣帝及至显官,故学者宗焉。
其后五鹿充宗贵幸,善梁《易》,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
充宗乘贵辨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
施雠门人张禹经术为成帝师,位丞相封侯成就弟子著者彭宣戴崇,皆至公卿
故施氏、梁之学尤盛于当世
以至孟氏、弟子俱为博士故二家之学亦行焉。
高相子康王莽所杀,故学者衰废,而费氏独行古文《易》,然而未得立者,盖亦不幸者矣。
其后东汉诸儒,习施氏者,则有沛戴崇子宾陈留刘昆威公洎子轶君文
习孟氏者,则有南阳(音圭)丹子玉中山阳鸿孟孙(鲑,佳反,又苦圭反。一作鲑,瓦反者,非。)广汉任安定祖
习梁氏者,则代郡范升辨卿,京兆杨政子行一云范升杨政皆传孟氏《易》者,非。)颍川张兴君上洎子鲂;
张兴知名,为梁家宗弟子远方至者,著录万人焉。
氏者,则汝南戴凭次仲南阳魏满叔牙济阴孙期中彧惟高氏之学无传焉。
建武中,陈元长孙、郑众仲师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荀爽亦为之传,自是费氏诸家之学衰矣。
陈、荀、马皆当世大儒,故费氏之学益盛,今辅嗣之学盖出于费氏古文《易》也。
再原汉之言《易》者,一出田何
其传者,若周王孙王同杨何大中大夫京房丁宽田王孙,皆本师法
然当高、惠、文、景之时,学其未也。
元间施、孟、梁四家高相之学,多以阴阳灾异为说。
惟费氏本以古字号古文《易》,以《彖》、《象》、《文言讲说上下经,为有本末
又校之诸家,独与中古文《易》同。
流及马、郑等家,其学遂盛。
辅嗣天启其衷,而入圣门之奥。
考其渊源,虽本于马、郑之学,然其流溥博,出于诸家远矣。
噫!
《易》之大原,皎若白日,函光于牺,旭于文,迄我圣师而后正中焉。
昳于秦,薄蚀于汉,诸家之说棼焉,而圣道微矣。
辅嗣特起斥去异端天人之道,俄然而明。
然犹时若氛翳,未能廓然,若将有以焉尔
在其贤者,心圣人之心,犹得观望光景者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