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枢密副使陈升之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二、《华阳集》卷二八
省表,具之。
夫衷政之司,体均左右之倚;
本兵之府,谋系安危之咨。
维威略为能执天下之奸,虽盛平不可忽天下之备。
适登邦杰,亶穆师佥。
矧久服谏垣,屡形谠论之益;
比釐京邑,寖广善声之闻。
甫参虑于机庭,已下书于纶省,再烦让牍,深避宠途。
虽嘉撝固之怀,颇郁谟明之望。
毋留涣典,往赞宥文。
所乞宜不允,仍断来章。
陈升之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二、《华阳集》卷二八
省表,具之。
国家纂四圣之绪,乘百年之安,而岁饵厌于天骄,塞氛留于氐落。
眷几廷之所本,维皇武之是经。
甫登临弼之贤,实重安危之倚。
奚为露牍,欲遂还恩?
宜来翼于邦图,终收奇于庙胜。
所乞宜不允,仍断来章。
宰臣陈升之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二、《华阳集》卷二八
省表,具之。
朕持循治纲,考慎相位,故谋之先定则无他间,任之必固则有专功。
矧卿迪王佐之几,昭勿听之美,笃我简照,对于弼谐。
尚何需牍之陈,欲止告廷之涣?
梦卜之象已属,阴阳之应已孚,惟其肃承,是亦终赖。
所免宜不允,仍断来章。
枢密副使陈升之乞外郡第三表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二、《华阳集》卷二八
省表,具之。
夫廊庙之上,与朕共筹天下事者,莫匪一二股肱之良。
朕比不次用卿,固有以谋合朕意者。
乃人言纷纷,使卿不得安厥位,至三露章,情见恳激。
虽欲远谗保名,以全易退之节;
然轻用人之礼,朕不愧于兹乎?
往迪乃猷,以体予之素志。
所乞宜不允,仍断来章。
陈升之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封邑制熙宁二年十月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二、《华阳集》卷三七、《皇朝文鉴》卷三五、《宋大诏令集》卷五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二
天有三阶,则风雨不失其序;
圣如二帝,然股肱亦繄其人。
朕上抚乾纬之明,下慎国钧之寄,方审求于贤辅,俾参穆于政途。
若时登庸,盖出定命。
具官某识几圣蕴,谋合皇猷,学积于原而心弥充,智酬于变而力弥裕。
早膺仁祖之擢,以遗文考之知。
肆予冲人,克即大任,问甲兵则有镇抚四夷之略,问衣食则有运理群物之心。
朕方稽百王之谟,经一世之绩,宜进躐于贤序,以延登于宰廷。
夫知历选之既艰,体委用之寄重,则义莫得以爱己,道惟专于泽民。
岂特无疆之休,亦有无穷之闻。
于戏!
论金谷之计,其归内史之司;
作霖雨之滋,是应高宗之命。
往熙帝载,庸代天工。
可。
枢密使司空侍中文彦博不允手诏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二、《司马公文集》卷五六
省所奏:「伏睹诏书,宰臣陈升之位在臣之下者,愿寝异恩,庶安孤迹」。
事具悉。
卿翼亮三朝,周旋二府,国之耆俊,望实素隆。
升之任用尚新,甫登宰席,原其雅意,必欲推先。
是用斟酌礼文,裁其宜称,发于朕志,奚取常规?
盖以褒异老成,岂与例用为比?
卿谦恭久著,于此何嫌?
往安乃居,毋逆朕命。
所乞宜不允。
彦博
赐新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诏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二、《司马公文集》卷五六
升之:省所奏劄子:「今枢密院使副四员,无容其间更置一知院事
既非旧典,骤增员数。
当无事时,四方闻之,得无惊动耳目?
伏望圣慈如臣前所请。
大名府永兴军已除用人,即且乞授臣陈、颍一郡」。
事具悉。
卿志气安裕,明智自将,屡更边藩,尝佐枢府,出牧于外,迨今期年。
朕惟汝思,俾复旧职,宜夙夜竭力,以副所期。
尚尔固辞,殊失朕意。
夫登用贤俊,忧在不多;
咨询大猷,患在不博。
设官随世,何必故常?
今边境虽安,而不虞当戒。
亟践乃位,毋违朕言。
所乞宜不允,仍断来奏。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上第一表辞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二、《司马公文集》卷五六
省表具之。
股肱之臣,佐佑帝室;
枢机之职,谋谟庙堂。
自非佥谐,曷敢轻授。
历事三世,克肩一心,事效已明,时望收属。
膺兹图任,夫复何辞?
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张方平第二劄子治平四年十月一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五、《司马公文集》卷三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司马温公年谱》卷四
臣近曾上言张方平参知政事不协众望。
臣识浅材下,其言固不足采。
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与台谏官共言方平奸邪贪猥,事迹甚多。
陛下傥欲知方平为贤为不肖,乞尽令检取包拯等言方平章奏,及开封府陈升之两处推勘刘保衡公案,并方平秦州所奏边上事宜状,即知臣所言,非一人之私论也。
今所言之事,尚未蒙施行,寻闻除臣翰林学士侍读学士
若臣所言果是,则方平当罢政事;
若其非是,则臣为谮毁忠贤,亦当远贬。
今两无所问,而臣复迁翰林,仍加美职。
臣诚愚懵,未晓所谓。
伏望圣慈察臣前言方平事为是为非,早赐施行。
所有新命,臣未敢祗受。
取进止。
胡公铨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歌韵
字澹庵江西庐陵人高宗朝,以枢属抗疏,力排臣卤,斩秦桧孙近王伦三人头,不处小朝廷求活。书上,初除名编管韶州,迫于公论,改监广州都盐仓。进士吴师古锓其书于木,金人募之千金。后为福州判官罗汝楫论之,窜于新州,连窜海南,寓雷郡天宁寺,为陈升之梦归堂隶额。孝宗立,以饶州,擢兵部侍郎。极言卤不可和,举朝之士皆妇人也,愿乾纲独断,去十吊而就十贺。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忠简
盈廷无那妇人多,臣妾江南不愧和。
一书悬日月,投荒万里重山河。
小朝安能留冈凤,穷海孤宜映斗蝌。
当日千金来卤募,他年十吊又如何。
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大名府陈升之赴阙朝见并赐茶药口宣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五、《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八
有敕:卿拥节过都,叩关请觐。
方兹炎溽,固已勤劳,当有匪颁,以资辅养。
抚问观文殿学士陈升之兼赐夏药口宣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五、《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八
有敕:卿久参台路,方部将符。
辑瑞之来,虚怀以伫。
宜加劳赐,式示眷存。
批答枢密副使韩绛邵亢知枢密院事陈升之等辞免恩命仍断来章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四、《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八
省表具之。
祭有惠术,赉及庶黎。
矧吾政事之臣,当在褒扬之首,膺斯恩典,于体为宜。
毋或终辞,以勤训告
批答韩绛邵亢陈升之等辞恩命不允仍断来章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四、《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八
卿等位为臣宗,躬相祠事,膺斯褒显,于体为宜。
往服宠章,可无谦避。
观文殿学士新除刑部尚书大名府陈升之辞免恩命不允诏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四、《临川先生文集》卷四七
升之:设都置守,绥御一方,付得其材,乃能往乂。
卿嘉谋美绩,简在朕心,选于群臣,用有畀属。
申明纪律,临制事几,中外践更,效皆已试。
勉祗厥服,于义为宜。
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大名府陈升之赴阙朝见茶药诏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四、《临川先生文集》卷四七
升之:往司宫钥,来次郊闉。
炎歊之序未徂,跋涉之勤已至。
当驰荣赐,以示眷怀。
孙觉令吏人写章疏劄子熙宁元年七月1068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六、《皇朝文鉴》卷五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五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五四、《右编》卷二九、《经世八编》卷一二○、《经济类编》卷八九、《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一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今日蒙宣谕召,以孙觉令吏人写论列大臣章疏。
臣初亦怪其不能谨密,但疑此朋友所当诲责,非人主所当谴怒。
继又反复思惟,陛下以为可听信,故擢在谏官进贤退不肖,自其职分,所当论列。
虽扬言于朝,以迪上心,于义未为失也。
但令吏人书写章疏,诚不足加以谴怒。
凡人臣当谨密者,以君子小人消长之势未分,言有漏泄,或能致祸,如其不密,则害于其身。
若遭值明主,危言正论,无所忌惮,亦何谨密之有乎?
惟有奸邪小人,以枉为直,惧为公论之所不容,则惟恐其言之不密。
若得此辈在位,陛下何所利乎?
若陛下疑有交党之私、招权之奸,则恐盛德之世,不宜如此。
魏郑公以为上下各存形迹,则国之废兴,或未可知。
若陛下不考察邪正是非,而每事如此猜防,则恐善人君子,各顾形迹,不敢尽其忠谠之言,而奸邪小人,得伺人主之疑,行谗慝也。
若陛下恐陈升之闻此,或不自安,臣亦以为不然。
汉高祖,雄猜之主也。
鄂千秋相国萧何功次,而高祖不疑,乃更加赏,亦不闻萧何以此为嫌。
陛下圣明高远,自汉以来,令德之祖,皆未有能企及陛下者,每事当以尧舜三代为法,奈何心存末世褊吝之事乎?
《书》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不明知其贤,而任之以为贤,不明见其邪,而疑之以为邪,非尧舜三代之道也。
陛下以臣为可信,故圣问及之,臣敢不尽愚?
今日口对,未能详悉,故谨具劄子以闻。
陈升之1045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七、《临川先生文集》卷八四、《皇朝文鉴》卷八七、《文章类选》卷六、《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一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三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今世所谓良大夫者有之矣,皆曰是宜任大臣之事者;
作而任大臣之事,则上下一失望,何哉?
人之材有小大,而志有远近也。
彼其任者小而责之近,则煦煦然仁,而有馀于仁矣;
孑孑然义,而有馀于义矣。
人见其仁义而馀也,则曰是其任者小而责之近,大任将有大此者然。
上下俟之云尔,然后作而任大臣之事。
作而任大臣之事,宜有大此者焉,然则煦煦然而已矣,孑孑然而已矣,故上下一失望。
岂惟失望哉!
后日诚有堪大臣之事,其名实烝然于上,上必惩前日之所俟而逆疑焉;
暴于下,下必惩前日之所俟而逆疑焉。
上下交疑,诚有堪大臣之事者而莫之或任。
幸欲任,则左右小人得引前日之所俟惩之矣。
噫!
圣人谓知人难,君子恶名之溢于实,为此则奈何?
亦精之而已矣。
恶之则奈何?
亦充之而已矣。
知难而不能精之,恶之而不能充之,其亦殆哉!
予在扬州,朝之人过焉者,多堪大臣之事,可信而望者,陈升之而已矣。
今去官于宿州,予不知复几何时乃一见之也。
予知升之作而任大臣之事,固有时矣。
煦煦然仁而已矣,孑孑然义而已矣,非予所以望于升之也。
枢密副使陈升之观文殿学士越州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六二、《郧溪集》卷四
郑武公司徒,《缁衣》颂其美,此自外以入辅也;
申伯奠南国,《崧高》歌其功,此自内以出封也。
予之宥密硕德之老,解机轴以开藩,盖有成周褒功之数,奚出入之为异乎?
具官某器业精深,通于治国之体。
赞道枢极,先帝所以倚屏;
逮予之初,谋不旋踵而天下之业已定。
勋望益高,执德益下,衷言恳恳,请辞西府
会稽之殿邦,湖山挟维乎左右,寿亲白发,采兰而为养,是足以成其雅志,优游而致乐矣。
文昌左辖,兼荣秘殿,出封加等,是以成周之法焉。
可。
北宋 · 胡枚
 押先韵
西梁万里何时到,争似怀沙入九泉(书船窗)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五 《东轩笔录》:先是,由判曹得监司者甚众,枚素有此望,及郡,殊自失,历干执政,皆不允。时陈升之知枢密院,枚往谒求荐。陈公辞以备位执政,不当私荐一士。枚将还浙右待阙,已登舟,其日作诗书于船窗云云,是夕,溺死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