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鹤林禅寺塑金刚榜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五、《佩韦斋文集》卷一六
精蓝整肃,全凭门外两金刚;法相圆成,须藉世间多宝佛。纵是黄泥具体,可无白水通神。兹盖恭遇檀越某官现宰官身,修菩萨行。凡联王而共事,皆随佛以下生。特发肯心,同捐净帑。不待逢人劝化,便成立地规模。开口吃十方,瞋目捍外道。擎拳不打笑面,持杵要破悭囊。此皆欢喜结缘,以故咄嗟办事。见施乐施,装严不坏之身;今生来生,受用无边之福。
山中厅屋上梁文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二、《文山全集》卷一二
舍一亩之白云,已开别业;屋四围之流水,更启前荣。发挥已定之规模,展拓方来之阀阅。有相之道,乃绩于成。主人未了书痴,颇有山癖。先人之敝庐在,苟安风雨之馀;慈母以轻轩来,亦爱园林之近。顷斸苍苔之地,昉营谖草之堂。虽环堵之间,粗云具体,然阖庐之制,未毕全功。相协厥居,聿来胥宇。阶戺所以行僎价,屏著所以肃宾嘉。不日成之,以时可矣。是用戒良梓,筮吉辰,茀蚴蟉于水端,架蜿蟺于云表。然后翼之以庑,承之以门,移石而立庭皋,通泉而周户外。清湍峻岭,为不断之藩垣;野草幽花,作自然之丹雘。老之将至,讫可小休。昔晦翁爱武夷而不能家,欧公卜颍水而非吾土。余何为者,乃幸得之。未问君王,便比赐鉴湖之宅;何须将相,方谋归绿野之堂。凡与同工,齐听善颂。
东,日光穿竹翠玲珑(坡。)。茅屋柴门在半峰(荆。),风袂欲挹浮丘翁(谷。)。
南,水面沙边绿正涵(荆。)。道人为作小蒲庵(坡。),山上仙风舞桧杉(坡。)。
西,雨过横塘水满堤(丰。)。渔蓑背雨向前溪(荆。),水声秋碎入帘帏(丰。)。
北,澄碧泓渟涵玉色(欧。)。夜深山月吐半壁(谷。),谁来共枕溪中石(坡。)。
上,乱峰深处开方丈(欧。)。风雨户牖当塞向(谷。),五更晓色来书幌(坡。)。
下,门前白练长江泻(坡。)。鼓吹却入农桑社(坡。),翠浪舞翻红䆉稏(坡。)。
伏愿上梁之后,山辉川媚,神比天同。俾耆俾艾,俾炽俾昌,寿母多祉;爰居爰处,爰笑爰语,君子攸宁。自此定居,永为安宅。
玉宸道院原一堂记 宋末元初 · 卫宗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九、《秋声集》卷五
道一而已,冲漠无朕,兆于泰初,形生气化,散于群有。圣人因之,以建人极、垂世范,赞两仪之化而成其能,遂万物之宜以致其利。根于命谓之性,众性出焉,乃立教以顺导之而归于正。动于欲,系乎情,众慝萌焉,乃立政以严防之,而杜其非古者。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莫能易也。是道也,帝王之道也,儒道也。帝王之世,儒之功用光明卓绝而隐于无名。木铎振于夫子,而儒名始彰。老聃生于周,为柱下史。夫子自鲁驾而问道焉,又从而问礼焉,谓非儒不可也。其著五千言,说者訾其尚道德,贬政教,与儒不相谋。噫!是未溯其源耳。盖自惟精惟一之传既远,上之道化微,下之情伪炽,违行而取仁,先利而后义,礼至于慝,乐至于淫,风靡澜倒,愈变愈下。聃也思欲得古圣人功,化密融于无声无臭之中,使夫人丕变于不识不知之际,反其太朴之天,以还邃古之风,遂为是愤世矫俗之论,而不觉其激也。孔子不云乎,「礼乐则吾从先进」,其亦救弊之辞欤。今观其言养生修身,去声色、贱货利,戒穷黩、贵慈让,与儒不殊。而所谓得一以贞,即贞夫一也。无为而无不为,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我无欲而民自朴,即意诚心正而天下平也,安有异旨哉?故《鲁论》、轲书斥隐怪、距杨、墨,而无片辞非诋老氏。至子云昉有搥提绝灭之讥,及昌黎、河洛诸儒目为异端,与释并言。其故何哉?良由学仙者尽诿其说于老氏,末流之弊,杂以方伎,诡谲幻怪,而宗主吾道,乃不得不隐同斥异,明有所尊,理势然也。然其论道穷元造微,未易探索。而近不遗家国,细不弃民物,汉之君相法之,成一代之治,是讵可以仙术概之哉?是以朱文公嘉与之,谓文帝、曹参得其皮肤,伊川指《谷神》一篇最佳,涑水注《道德论》,而后山亦据古说,谓关老之书本于六经,微言至论,要不可泯。惜乎其辞之愤世矫俗虽少贬于儒,而道则无二也。余束发诵经史,暇辄窥其书,久有志焉。繇毗陵归,以先庐为考妣祠,而于中祠老子。犹欿然以地临阛阓,不足徕寄玄栖白之士,历纪且半,乃卜佘山西隅,倚高临清,鼎建靖宇,为楹逾百。殿以奉天之主宰焉,阁以奉三清得气之先者焉,祠以奉祖考,上至曾、高,存报本反始之敬焉。为堂一,纳老氏之流,混而处。为室四,迎儒士之侣,列而居。堂之左右为复宇,以位主副。阁之东南为联屋,以肄职掌。首之崇闳,翼之边廊,贯之中庑,殿以明轩,周旋有地,燕息有所,廪储庖湢,澡溷有舍,坛墠垣墉,靡不具体。经始以己卯之秋,落成于癸未之夏。阁之下宏深轩敞,建斋蒇事,率于此集。扁以「原一」,取道原于一之义。使知道者扩而通之,繇少思寡欲、见素抱朴以至归根复命,儒犹是也。自惩忿窒欲,闲邪存诚以至尽性至命,老亦犹是也。夫如是,则此心混然,太极与道为一,而齐人我、忘得丧、等生死于昼夜,能事毕矣。奚必上曾城、造县圃,如先儒所云,下视人间犹瓮盎,而后为高哉!苟徒校是非,辨同异,纷纷与物相刃相靡,借拘儒之说,惟世欲之徇,而以肖天地之形,同草木而腐,则宁不负此生邪?予负有生者也,因记岁月,爰笔其说勒诸珉,为学道勉。所割原田给院之众,为租四百七十馀亩而赢,经费缮修咸在焉。乡保亩步,详载副碑,为吾后者,续广可也。虽至困乏,谨毋觊斗斛尺寸之取。又系之以为子子孙孙戒。
观弄幻有作 其二 金 · 李奎报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后集卷第三
俯仰嚬伸具体微,孰将心匠夺天机。
人缘一气成蚩蠢,气出还同罢幻归。
影子 金 · 李奎报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东国李相国后集卷第五
古今所图形,廊庙经纶手。
不然将帅材,虎(丽人讳武作虎)烈无与偶。
麒麟阁上人,何者非汰取。
我才本无用,何况貌复丑。
生时人已憎,何必规身后。
具体虽为人,无知仅类兽。
方公仕进时,仪彩映朝右。
正观蔑邪睨,矩步无轻骤。
清班三十年,胸次绝纤垢。
何不写君容,世世传之寿。
反画此顽翁,皤腹长盛酒。
幻身对幻影,何者又叟叟。
再拜请丁卿,又貌我公不。
见儿童弄枳有作 金 · 李奎报
押先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后集卷第八
与橘同一宗,渡淮所化迁。
其形虽具体,香臭乃不然。
譬如人性善,地习移其全。
中虽有素肤,酸甚啖未便。
于橘堪为奴,奴橘名尤愆。
革性者小人,我不愿见焉。
柰何儿童辈,终日弄团圆。
不唯弄之耳,齿嚼未遽捐。
送胡双湖归新安 宋末元初 · 熊鉌
押词韵第三部
城南讲太极,寒泉参近思。
古人学道志,千里焉得辞。
𡼭嵚(原作岭,据四库本改)入闽录,泱漭游湘诗。
共惟紫阳翁,跬步怀亲慈。
亲在望云想,亲去庐墓悲。
往迹尚历历,流风讵应衰。
紫阳有学子,绰绰醇儒姿。
手携图象编,来扣文公祠。
为我再月留,著意窥精微。
理象本一原,体用非殊岐。
精爽谅有迪,涣然契深期。
末流学易偏,此语慎勿疑。
今晨出别语,怆然叙心知。
家君授余学,感子为发挥。
母茔有双湖,筑室吾将依。
愿子识一语,晨昏奉无违。
闻君陈大义,临分重含悽。
顾惟双湖象,在易已具垂。
八卦各具体,惟水独两之。
两间水为月,圣贤常取斯。
坎水与兑泽,行止固有时。
说从止处得,险与行相随。
居原丽泽占,讲习相涵滋。
行观游水至,德行宜常持。
易道静自悟,动焉谨知几。
乾坤胞与同,干蛊子职宜。
悠悠大化运,勉勉前修追。
愧予望道邈,愿君锐前驰。
浩歌祝融章,远送之武夷。
更浥寒泉润,注彼双湖涯。
答刘少卿颜书之问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九
仙坛郭庙八关文,襄国濠州半籀分。
五帖论来皆具体,就中劲甚是殷君。
题闵子祠碑阴 元初 · 胡祇遹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紫山大全集卷二
圣门七十子,入道何殊形。
善诱亦善学,各因其所明。
柴愚与参鲁,一唯岂徒应。
贤哉子闵子,以孝趋圣庭。
直差颜子肩,竟以德见称。
孟氏具体贤,至论岂阿情。
区区季氏宰,何物来缠萦。
馀光千万载,炳炳垂日星。
我来拜祠下,丰碑刻新铭。
乌王二贤侯,为政知重轻。
坐令此邦人,务本羞径行。
大哉尧舜道,始于事父兄。
鹿庵所藏戟枝峰诗 元初 · 胡祇遹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紫山大全集卷四
鹿庵几石名戟枝,金碧焰焰腾光辉。
前峰岩岩东鲁圣,杨休玉立冠峨巍。
后峰具体颜氏子,拱手接武相追随。
元气纯全入涵蓄,讵如高士轩须眉。
世人爱山徒悦目,千岩万窍誇新奇。
何如兹山不纤巧,气象直与恒华齐。
奇章甲乙固多品,以志徇物何足规。
先生玩理不玩物,岱山同此石一窥。
筠窗书几静相对,耸出物表无凡姿。
云烟朝暮从万变,怡然坐对忘朝饥。
题陈所翁(一有墨字。)龙 元 · 萨都剌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八 鳞介类
画龙天下称所翁,秃笔光照(一作射)骊珠宫。
长廊白日走云气,大厦六月生寒风。
兴来一饮酒一石,手提玄兔追(一作槌)霹雳。
涨天烟雾晴不收,头角峥嵘出墙壁。
全形具体得者稀,今日海边亲见之。
满堂火(一作光)燄动鳞甲,倒挟(一作披)海水空中飞。
凌风直上九天去,天下苍生望甘(一作霖)雨。
太平天子居九重,黍稷穰穰千万古。
题王右军妙墨 元 · 洪希文
出处:续轩渠集卷一
家蓄会稽书,丰度吾所爱。
纵意之所如,浩若风卷旆。
方其笔在手,神思在笔外。
心画根于心,羲也得其最。
天门与凤阁,龙虎之所駾。
钟张(繇芝)至羊褚(欣遂良),具体未至大。
结发事挥染,披睹心眼快。
剡藤玉雪肤,番幅何足怪。
旧习老未除,昏花常昧昧。
十袭发珍藏,何啻宝越贝。
一息苟尚存,此药容少懈。
秦王不格物,蛇蚓笑千载。
珍重庾安西,区区题纸背。
世无扬子云,太玄则为赘(梁武帝评书谓王右军书字势雄健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阁王羲之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羊欣书如婢作夫人不堪位置举止羞涩终不似真藤前汉有结发翰墨言幼习其事唐舒元舆作吊剡文宋愚人得燕石藏为大宝周客观焉主人齐七日端居元冕以发宝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掩口大笑曰此燕石与瓦甓不殊主人大怒曰盲贾之言医巫之心藏之愈深守之愈固王羲之传后制唐太宗论萧子云近出擅名江左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若绾秋蛇诚无骨力也卧王濛于纸上坐徐堰于笔下以得兹美非滥名耶駾奔突也右军书每纸背庾翼题云王会稽六帖二月三十日)。
自信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七
病中身已惫,默默省吾心。
具体天然妙,逢原自得深。
莫春曾点瑟,流水伯牙琴。
所乐谁能识,清风盖古今。
闻捣衣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
万户初寒闻捣衣,南州情兴更依依。
夜深淡月侵肌转,晓冷严霜绕鬓飞。
补弊寒窗才具体,裁新华屋烂交辉。
遥怜塞上征夫远,抆泪闺中愿早归。
潞州陈节判叔铭过临淮惠紫团参一本作诗贻吴教授 明 · 郑真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上党人参五叶齐,紫团山顶碧云西。
来寻金线重楼草,教斸丹厓五色泥。
具体宛然分手足,按方时许入刀圭。
悬知上药无炮炙,解使仙翁寿域跻。
竹夫人 明 · 苏仲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刷竹工倕巧,胚胎结搆成。
混然无具体,徒尔有虚名。
雅可供高卧,难堪托世情。
炎凉随用舍,终是一团清。
有感 明 · 郑希良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虚庵先生遗集卷之一
父母生我苦,毫发皆所赐。
惜哉不肖身,具体宁非美。
提携烦背膝,庶几完骨髓。
胡为浪触祸,腰脚遭鞭箠。
寸躯自难保,况敢答亲志。
远谪天一涯,故国隔万里。
定省已久阙,念之良可耻。
弟妹各飘零,一夕魂九徙。
登高独长望,落日悲风起。
宝印上人 其一 明 · 朴祥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讷斋先生续集卷第一
逐利寻禅着则忙,尘门物外岂殊乡。
无心一路通喧静,克念单方贯圣狂。
城郭夜深秋月炯,山林钟罢暮云凉。
惺惺两地工夫处,大学楞严总在床。
宝印上人 其二 明 · 朴祥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讷斋先生续集卷第一
湛湛长江漠漠云,逢春谪客思纷纷。
清泉白石经心丽,绿桂苍松入梦薰。
社里休誇藏远老,山中岂可欠陶君。
他年乞与前峰住,邑犬狺狺愿莫闻。
复次苏彦谦重惠韵 其二 明 · 朴祥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讷斋先生续集卷第二
常慕蘧瑗六十化,功夫每日做新奇。
风骚骨髓曾知味,洙泗渊源又得窥。
箪食不妨当具体,口珠终亦召搥颐。
冥心返照寻元极,闭目明窗百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