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徂徕山斋熟寝家童报征西府从事田集贤元均张著作)叔(原作与,据石本、徐本、剑本改)文(赵推官庶明书至开缄读之因题书后 北宋 · 石介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满径蓬蒿懒自锄,何人日午叩茅庐。
徂徕山下一枕睡,经略府中三纸书。
兵谋贵胜纵横出,海鸟忘机饮啄馀。
唯有淮夷雅宜作,文章兼不让黄(原作当,据石本、徐本、剑本改)初。
元均首登贤良科因寄 北宋 · 石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宏辞等甲贤良贵,二美翩翩落手中(自注:今之御试三题,乃唐宏词科也。)
虎子得来山穴泣,骊珠探去海涛空。
三千安独陈当宁,十七人甘坐下风(自注:试者十八人。)
曾向当年竞头角,直从此日决雌雄(自注:予与元均同年进士科礼部、御前姓名皆(原作昔,据石本、剑本改)相邻。)
予与元均永叔君谟同年登科永叔寻入馆阁元均今制策高第君谟(原作后,据石本改)磨砺元均事业独予驽下因寄君谟1034年 北宋 · 石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网罗当日得英雄,文阵三人各立功。
海里赤鲸疑有角,云中骐骥欲追风
寻闻馆阁英声出,又见贤良大对通。
亦说年来畜奇业,蟭螟何计逐飞鸿。
元均1041年 北宋 · 石介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
君为儒者岂知兵,何事欣随璧马行。
裴度樽前坐韩愈赵成(原作城,据石本、徐本改)帐下立荀卿
御戎谁道全无策,对垒宁妨下一枰。
须信乾坤养不肖,年三十七卧柴荆。
内帑 北宋 · 田况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皇朝文炮》卷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五、《经济类编》卷三八、《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七
王者官天下,家六合,风化普暨,孰非王土,经产杂出,悉为邦赋。
故守之以至德,推之以大公,调度所共,皆有踪极,国计之外,不闻私积。
《周礼》:内府受九贡以待邦之大用,外府供百物以待邦之小用。
以此,故有内外之异,非天子之私藏也。
若或任聚敛之臣,规蕴蓄之厚,虽恭俭之主啬用而致,然于德音无所益也。
继统之君席有其富,或肆侈靡,以遣患乎?
唐明皇践祚之初,锐意于理,躬履俭德,述宣颊化,后之言治者比开元如贞观。
逮乎末年,乃恃泰宁,内纵奢乐。
权臣怙宠,巧说媚上,以谓赋税所取则归之有司,以济用度;
进献所入,当纳于天子,以奉宴私。
明皇悦之,遂为琼林、大盈之库。
王鵵每岁进钱百亿,皆云不出租庸。
侵牟黎元,厚饵寇盗。
厥后韦鲇、李兼杜亚刘赞之徒,竞为贡奉,曲祈恩宠。
至于裴肃穷贾鬻之利以迁廉察严绶军府之资以拜刑曹,末俗流风,遂而莫禦。
陆贽尝为德宗备陈其失,可谓切至端严之论也。
国家开疆穷朔南,建号侔周汉,舟车所达,上给中都
而计利之司,稽勾繁广,研及圭撮,岁求倍蓰。
加以鸣社庆辰,升眕大祀,册礼昭缛,容典交修,九州之人无不咸献其力,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衰于公赋,输之内帑,虽异乎唐室方贡之物,然亦非邦计之羡馀也。
往岁军须不充,计臣致请内出钱币,谓之假贷,职掌之者,旋复追索。
经远之士,咸以为非。
且王者之于货财,岂有内外?
国家之有天下,岂有公私?
使外足而内不足,君孰与不足?
私足而公不足,君孰与足?
昔汉文之享御也,施利泽,省繇费,民有馀力,国有滞财。
孝武得以因其资,而骋嗜奔睯,龊兵黩武。
用既殚费,势不可已,于是桑羊孔仅之徒专务功,而榷酤算缗、坐市贩物、盐铁荝趾、株送补郎之法,流弊于千古矣。
响非高祖、文帝之德洽著于前,昭帝霍光之勤休息于后,则生民虚耗,未易集也。
灵帝之世,多蓄私藏,中上方銂诸郡之宝,中御府积天下之缯。
民困调繁,目为导行之费。
汉家业衰于此矣。
汉室尚尔,矧陈隋之末世乎?
是府库之积不为私也章章矣。
今纵未能尽出所积以付荄司,亦尝视丰凶之年,瘤疲羸之俗,去出纳之吝,通内外之财。
俟乎下民宽饶,大计盈给,然后内于别藏,銂其馀赀,亦不为过也。
抑又圣人大宝曰位,见于《易·系》;
天子不私求财,存乎《书》法。
盖宝乎位,则他物非足宝;
私乎财,则何举不为私?
以是而言,所本尤大。
若天心独舍近谋远,则无穷之庆及于万嗣矣。
乞下田况选择兵官使臣总兵泸州仍令禀梓州路官指纵事奏庆历七年1047年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文潞公文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自去秋以来,日官所奏星文变异,皆云蜀中稍须防备。
近睹梓州路所奏缩井夷人作过,若只是十州五团夷人,即计其事体,必不致大。
本路便奏乞自秦凤发兵救应,臣却恐因此张皇,别致生事。
庆历四年秦凤发兵往彼,不惟无益于救援,而几乎别生他事。
臣炮此失,遂于前日奏乞不自秦凤发兵,只委益、利钤辖司相度,就便发兵。
伏闻已依臣所奏,欲乞更速下田况,令选择兵官使臣总领泸州,每事令禀梓州路官指纵,不得辄分彼我,致有不和。
取进止。
庆历四年秦凤所发兵到遂州,只为本处兵官不能平心抚驭,事分彼我,以致军情怨愤。
秦州田元均庆历五年1045年3月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一作近)来边将用儒臣,坐以威名抚汉军。
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一作乐)耕耘。
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一作暮)云。
莫忘(一作望)镇阳遗爱在(一作地),北潭桃李正氛氲(一作春深桃李正絪缊)
枢密副使田况生日礼物诏九月十三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五
卿夙韫才猷,赞吾机务。
属凉秋之肃物,嘉诞日之届期。
宜有宠颁,以彰恩眷。
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丞田况乞致仕不允批答嘉祐五年正月八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八八
省表具之。
卿德量足以容众,材识足以济时。
蔚然君子之风,绰有大臣之体。
自婴疾恙,求解枢机。
朕心恻然,深以为惜。
乃惟书殿之清职,自非耆哲而弗居,俾从优游,以便颐养。
所期福善之理,当蒙勿药之休。
还来辅予,以尽贤业。
遽形引谢,良异眷怀。
所乞宜不允。
范仲淹宣慰陕西劄子庆历三年八月1043年8月1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九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二、《太平治迹统类》卷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范文正公集》附录《诸贤赞颂论疏》、《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六、《右编》卷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风闻如定等不久放还,窃缘此来议论必未谐和,须虑骄贼猖狂,忿兵攻寇,凡关边备,正要枝梧。
伏睹朝旨,已差范仲淹田况等为宣抚使
今日风闻韩琦仲淹已作参政,欲自请行,不知是否?
以臣愚见,不若且遣仲淹速去。
仲淹,皆是国家委任之臣,材识俱堪信用,然仲淹陕西军民恩信,尤为众所推伏。
今若仲淹外捍寇兵,而居中应副,必能共济大事,庶免后艰。
若陛下以新用仲淹,责其展效,则且令了此一事,俟边防稍定,不两三月自可还朝,既先弭于外虞,可渐修于阙政。
今边事是目下之急,不可迟缓,以失事机。
伏望断自宸衷,辍仲淹速去,以备不虞。
取进止。
论乞令宣抚使韩琦经略陕西劄子庆历三年十一月1043年11月26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窃闻已降中书劄子,抽回韩琦田况等归阙。
昨来等奉命巡边,本为西贼议和未决,防其攻寇,要为禦备。
今西人再来,方有邀请,在于事体,必难便从,边上机宜,正须处置。
仍闻韩琦田况各有奏状,言边防有备,请朝廷不须怯畏,每事曲从。
窃以胜败之间,安危所系,料等如此奏来,则边事可知,自有枝梧,不至败误。
臣谓且令等在彼抚遏,则朝廷与贼商议,自可以持重,不须屈就。
今议方未决,中道召还,则是使贼知朝廷意在必和,自先弛备。
事无急切,何必召归?
其召韩琦劄子,伏乞速赐指挥抽回。
且令等在彼经略,以俟西贼和议如何。
取进止。
燕度滕宗谅事张皇太过劄子庆历三年十月1043年10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四、《皇朝文鉴》卷四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四○、《经济类编》卷三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昨日风闻张子奭未有归期消息,贼昊又别遣人来。
必恐子奭被贼拘留,西人之来其意未测,边鄙之事不可不忧,正是要藉将帅效力之际。
旦夕来传闻燕度勘鞫滕宗谅事,枝蔓勾追,直得使尽邠州诸县枷杻,所行栲掠皆是无罪之人,囚系满狱。
边上军民将吏见其如此张皇,人人嗟怨,自狄青种世衡等并皆解体,不肯用心。
朝廷本为台官上言滕宗谅支用钱多,未明虚实,遂差燕度勘鞫,不期如此作事,摇动人心。
若不早止绝,则恐元昊因此边上动摇、将臣忧恐解体之际,突出兵马,谁肯为朝廷用死命向前?
臣忝为陛下耳目之官,外事常合采访,三五日来,都下喧传边将不安之事。
亦闻田况庆州日,见滕宗谅别无大段罪过,并燕度生事张皇,累具奏状,并不蒙朝廷报答。
又遍作书,告在朝大臣,意欲传达于圣听,大臣各避嫌疑,必不敢进呈书。
臣伏虑陛下但知宗谅用钱之过,不知边将忧嗟搔动之事,只如臣初闻滕宗谅事发之时,独有论奏,乞早勘鞫行遣。
臣若坚执前奏,一向遂非,则惟愿勘得宗谅罪深,方表臣前来所言者是。
然臣终不敢如此用心,宁可因前来不合妄言得罪于身,不可今日遂非,致误事于国。
臣窃思朝廷于宗谅必无爱憎,但闻其有罪,则不可不问。
若果无大过,则必不须要求瑕疵。
只恐勘官希望朝廷意旨,过当张皇,搔动边鄙。
滕宗谅,伏望速令结绝。
仍乞特降诏旨,告谕边臣以不枝蔓勾追之意。
兼令今后用钱,但不入己外,任从便宜,不须畏避。
庶使安心放意,用命立功。
田况累次奏状并与大臣等书,伏望圣慈尽取详览。
田况是陛下侍从之臣,素非奸佞,其言可信。
又其身在边上,事皆目见,必不虚言。
今取进止。
乞许同商量保州事劄子庆历四年八月1044年8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准敕差充河北转运按察使,伏见河北骄兵作过,见据保州,招之未肯开门,击之未能速破。
诸将集于城下,而进退攻取未有定计。
臣今偶被奖擢,俾当繁使。
至于应副粮草军须之类,皆有司之常事,臣虽竭力供职,未足以称陛下用臣之意。
臣今欲乞每遇军马攻讨招抚应干保州事宜,许臣与田况李昭亮等同共商量施行,庶几愚虑,有裨万一。
如允臣所奏,乞特降圣旨劄子付臣,及乞劄与田况等。
今取进旨。
田元均论财计书1050年12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九、《欧阳文忠公集》卷六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修启:承有国计之命,朝野忻然。
引首西望,近审已至阙下。
道路劳止,寝味多休。
弊乏之馀,谅烦精虑。
建利害、更法制甚易,若欲其必行而无沮改,则实难;
裁冗长、塞侥倖非难,然欲其能久而无怨谤,则不易。
为大计,既迟久而莫待;
收细碎,又无益而徒劳。
凡相知为元均虑者,多如此说,不审以为如何?
但日冀公私蒙福尔。
春暄,千万为国自厚。
不宣。
修再拜。
河南尹君墓志铭1054年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七、《安阳集》卷四七、乾隆《河南府志》卷九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河南尹君名朴,字处厚师鲁之长子也。
幼博学能文,通《春秋》,知古今,议论根蒂经史,明白是非,虽先达父友,皆竦然屈服,不敢以齿少遇之。
师鲁高文大节,当世师仰,居家未尝不以古圣贤之道诲其子弟。
故处厚不独天性超绝,以承父之教,薰炙渐渍,而至于大成焉。
尝一举进士,误为有司所绌。
反笑曰:「是岂足以尽吾才耶」?
师鲁勉以应制举,于是所记益广,所举益深。
师鲁每叹曰:「吾道之克传,吾门之所寄,在此儿也」!
庆历中,余与今枢密副使田公元均奉诏宣抚陕西,时搢绅草泽上书以方略言者数百人,余请田公第其高下,而独取布衣赵仁济者为第一。
然怪其所论特奇,疑非仁济言。
既而知处厚代为之,田公惊而谓余曰:「尹氏有子矣!
尹氏有子矣」!
自是余常称于公卿间,谓其学必能继师鲁,其才必为朝廷所用。
不幸年二十五而亡,良可哀已!
师鲁讳洙,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以谗贬崇信军节度副使,未起而卒。
处厚娶王氏,再娶宗氏。
一男曰涣,一女尚幼。
处厚将从师鲁之丧,葬于缑氏也,其从弟材来告曰:「伯父以公之知处厚也,尝属材曰,异日当请铭于公。
今葬矣,敢以伯父之言告」。
乃为铭曰:
维寿维夭,达者一焉。
愚寿而灭,贤夭而传。
呜呼处厚,孰短孰延。
吾疑祸福,不主于天。
恶兮不折,善兮不年。
天果主耶,胡为而然?
贾昌朝等举京朝官一人换右职诏庆历七年十月戊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一
大名府贾昌朝、判邠州程琳、知秦州梁适知永兴军叶清臣、知渭州田况,各举京朝官一人换右职。
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给事中权三司使田况礼部侍郎三司使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七、《蔡忠惠集》卷一○
敕:郊庙之礼,官师之禀,内以赡万旅,外以通四夷,经入货费,岁钜万亿。
予有近列,试总大计,推本儒术,办益邦赋。
即拜真命,佥言兹允。
具官某文业华敏,屡中科选。
经谊精博,早奉策对。
践历谏署,规箴有直亮之节;
延登词禁,策训有深厚之体。
周旋清密,卓尔端劲。
怀绥藩圉,蔚然材略。
向繇全蜀,还司会府
孚予仁心,而图可久之利;
周国支用,而削无名之敛。
迹其风称,朕甚嘉焉。
正使名,序进官秩,属委弥重,汝无惮烦。
尚书职方员外郎吕君墓志铭嘉祐七年正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三、《蔡忠惠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吕君讳士昌字子弼
天圣八年进士及第,调吉州永新婺州司法参军
用举者改大理寺丞,监常之商税务。
移知益州灵泉县,以太夫人高年,愿监舒州皖口仓。
未行,服丧,外除知江之德安
罢归,三司使田公况辟君编《三司例策》,书成二百卷。
权知功州,五迁为尚书职方员外郎、知润州
以代期未至,寓居江阴军
嘉祐五年七月十九日终,年六十二。
七年正月十三日,遂葬之江阴江阴县化龙乡
曾祖讳裕,东平寿张人
祖讳某,赠大理评事
父讳延之,终湖州节度判官,因家真州扬子县,赠屯田郎中
母赵氏,赠永宁县太君
继母孙氏,仙游县太君
娶葛氏,封寿昌县君
男三人:曰袤,许州临颍
裘、褒,皆进士
女二人,长适杨潍,次未笄。
范文正公荐君馆阁之职,田公又荐为提点刑狱,皆未及用而卒。
子弼宽恕浑厚,与之言,初若可见其际,及游泳益久,即不知其所之。
视世俗穷通寿夭、荣悴忧喜,无一事可系其志,居閒读书为文,优游终岁。
其与人处,若槩取之,从容而论当世士,盖所与者无几矣。
尝得伪造印文者,其法应免远官。
及移蜀,或谓用此可免,君曰:「幸人之死,以逭移蜀,吾不忍为」。
其所以为人,大率如此,此前世所书有德义量度君子,不能过也。
铭曰:
内全于德,不与世异。
官无显功,进不近利。
古有君子,其道斯类。
嶷然高风,薄夫之愧。
光禄卿致仕张公墓志铭治平元年五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三、《蔡忠惠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公讳温之,字景山
其先黄帝之孙,始作弓矢,主祀弧星,以官受氏。
周衰,六国争雄,而张氏五世相韩。
良佐汉有功,侯于留。
留侯之后,丞相禹、司徒歆,子孙益多,散居四方。
其居东南,继为大姓。
曰简者,广陵人,生升,仕滁州清流
升生约,金吾卫长史
约生训,公之曾祖也。
以勇谋事杨行密,为黄州刺史
祖讳璆,仕伪唐,校书郎,后典亲兵,赠尚书屯田郎中
祖妣颜氏。
考讳佖,右内史学士
太祖金陵,从后主京师,授赞善大夫
太宗朝建言时务,评谳法令,多所施用,终给事中,累赠太尉
妣马氏,赠清河郡太君
公少孤,知力学问,有名于时。
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第,授温州乐清,再调润州观察推官
召还,校馆阁书,迁殿中丞集贤校理通判常州
常饥,发运使急于官籴,谷贵,公奏罢籴,而民不流亡。
蔡文忠公荐其材可任监司之职,时辅臣不公悦者,出知温州
文忠公又荐之,徙淮南提点刑狱
杨崇勋以恩倖横恣,护吏渔民,县令有不己从者,崇勋怒,下令狱。
公往察问而出之,流所护吏数十人。
崇勋怗怗顾首尾,于是部郡相视以法。
广南东路转运使
广之夷落有罪,任其酋以夷刑,夷刑惨酷,公请以律令论。
海外舶𦨴岁至,犀珠玳瑁、诸香奇物,官取十一。
城中濠与海通,恶少年暮夜乘潮汐苞藏奇货重物,不肯输官。
前有欲为水栅以制之者,卒中毒死,事遂寝。
公治材他所,一日移置濠上,水栅立成,货利稍稍入官。
海有群盗,声指广城,民相传动惊走,郡为备具。
公料贼来,不先声,彻备张饮,人得以安,贼亦果不来。
代归,权三司度支判官,未几除户部,踰月出为京西转运使
且行,加直史馆,改授河北,赐三品服。
是时契丹频年遣使,道路交衽,供具百名,取办于民。
边郡戍兵,调用滋广。
公计其所必用取之,择其所不急去之。
不以名使人,要必功实,虽米盐下吏,莫不延问称荐,禁束侵牟,故吏畏而为用,民以是便之。
工部郎中,召还为三司盐铁副使
其职文书繁夥,公一省不忘,条理出入,下不敢欺。
三司使奏他事,上见公姓名,独语曰:「必须再去」。
又首肯之。
明日,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
入辞,上曰:「卿之行,出朕意」。
既至,玺书委以密察边事、军马重轻与兵官材否。
公感激天子所以推信,励力以安百姓,实边塞,选兵择吏,为国久计。
未几,保州兵叛。
州兵几万人,号都巡检司,先尝从太祖北伐有功,敕其军每出巡,别给金粟
兵分三部,州将领其一,裨将领其二。
其后州将典城,兵不出巡,亦不复给。
裨将皆中贵人,月必出巡,出则给之,或言其不均者。
朝廷委公其事,即允以武臣代中贵人,总三部之兵,更其出入而廪给均焉。
中贵人罢去,悒悒怀恨,未有以危公者。
监郡与主兵官不相能,辱之,兵怒,杀监郡,闭城叛,而以公罢其金粟之给为名。
公驰至城下,乃即以兵环之。
朝廷累下敕榜招降,而门其东西至坚,且怀疑。
太子少傅田公况时总其事,遣部将郭逵入城晓谕。
门开,诸将入,其唱为乱者千馀人,众恐其为变。
公谓田公曰:「保界虏壤,兵骄叛乱如此,反覆未可知。
今不芟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于是悉坑之。
保州平,夺职知虢州
居三年,贝州军乱。
先其所欲危公者谓公前使河北,有妖人李教坐法,公宽之,贝卒得李教为师以乱。
冀人段得政将诣登闻自陈,常为李教狱词,逮连教父昙,转以私书属公。
同职者得词,绝至澶州监河桥,索其藁以闻。
事下御史府,贝之乱实无李教,而得政所讼无根,犹追三官,监鄂州商税。
工部,知汉阳军
祀明堂恩,迁刑部,复待制,知湖州,又移扬州
公自以直廉,遇天子任使,欲以所有唯上所用,不幸一跌摧落,不复自振,年且至矣,遂上书乞还官职之事。
润州,申请益坚,除光禄卿致仕,还老常州
嘉祐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终,年七十八,遗命葬滁州清流县昌城乡杜沛村,从先人之域。
诸孤以治平元年五月二十六日克葬。
先夫人任氏。
后夫人鲁氏,参知政事肃简公宗道之女,封□寿郡君
男曰次卿,试将作监主簿,早亡;
次山、次元、并大理评事,有材能名。
女六人:长适京西提点刑狱宋任,次适广东路转运使、秘校理蔡抗,次秘书郎田沇,次著作佐郎蔡天球,次新乡石约,次大理评事吕希哲
公忠廉鲠直,以节义自尚,爱友亲族甚厚。
谋于国,不以其身之安危;
笃于亲,不以其人之厚薄。
吏治精明,施设若烦密难通,而公持之简易,所至民怀其惠而不触其令。
尤于本朝故事详悉,自建隆以来史所不纪,每指一事,即疏其人姓名年月,最为审据。
家居,或客使造门,语及天下利病,慷慨议论,忧发颜面,忘其身之老也。
夫士之处世,立一节一行,已能自见于后,况其多者?
然必有志录,乃可传信。
铭曰:
砺世之速,先于饬身。
防吏之严,本乎爱民。
资国以富,其要曰仁。
佑武以制,其威曰神。
力志于斯,庶用自伸。
矫矫在公,卒覂于人。
顾言返葬,杜沛之原。
寘文坎中,名与石存。
三司使礼部侍郎田况祖行周可赠工部员外郎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华阳集》卷三六
敕:朕承神之尊,以反物始之报,乃己巳景至,帝临中坛,神灵冥娭,光照紫幄,对越三后,孝心永孚。
亦惟尔一二侍从之臣,相祠在下,而霜露之怛,可不慰尔之思?
今加襚二庙,厥惟宠数之隆。
具官某祖某,风德修洁,行义冲固,怀材弗耀,载世而昌,孝孙维贤,管我邦计。
道隆者其爵重,积厚者其泽深。
文昌起司,贲以优秩,九原虽邈,不显其承。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