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功显君丧服议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
居摄之义,所以统立天功,兴崇帝道,成就法度,安辑海内也。
殷成汤既没,而太子蚤夭,其子太甲幼少不明,伊尹放诸桐宫而居摄,以兴殷道
周武王既没,周道未成,成王幼少,周公成王而居摄,以成周道。
是以殷有翼翼之化,周有刑错之功。
太皇太后比遭家之不造,委任安汉公宰尹群僚,衡平天下。
孺子幼少,未能共上下,皇天降瑞,出丹石之符,是以太皇太后则天明命,诏安汉公居摄践祚,将以成圣之业,与唐虞三代比隆也。
摄皇帝遂开秘府,会群儒,制礼作乐,卒定庶官,茂成天功。
圣心周悉,卓尔独见,得周礼,以明因监,则天稽古,而损益焉,犹仲尼之闻《韶》,日月之不可阶,非圣哲之至,孰能若兹!
纲纪咸张,成在一匮,此其所以保佑圣汉,安靖元元之效也。
今功显君薨,《礼》:「庶子为后,为其母缌」。
《传》曰:「与尊者为体,不敢服其私亲也」。
摄皇帝以圣德承皇天之命,受太后之诏居摄践阼,奉汉大宗之后,上有天地社稷之重,下有元元万机之忧,不得顾其私亲。
太皇太后建厥元孙,俾侯新都,为哀侯后。
摄皇帝与尊者为体,承宗庙之祭,奉共养太皇太后,不得顾其私亲也。
《周礼》曰:「王为诸侯缌缞」,「弁而加环绖」,同姓则麻,异姓则
摄皇帝当为功显君缌缞,弁而加麻环绖,如天子吊诸侯服,以应圣制(《汉书·王莽传》上:居摄三年功显君死,意不在哀。太后诏议其服,少阿、羲和刘歆博士诸儒七十八人皆曰云云,遂行焉。)
逍遥咏 其十八 北宋 · 赵炅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真空达得便须休(原注:玄门精鍊,已达真空,尘境既明,恒履大道。),二起生三一上求(原注:《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夫求一之旨,挹流寻源,源流既分,视道如掌,)
谩说希夷来遂古(原注:大道本来,玄微冲湛,既穷其一,已见其根,是知说道者由之遂古,皆非也。),还知造化不同流(原注:造化分形,其流不一,虽实繁于品类,而咸遂于生成。)
伏藏密旨机关内(原注:机有发歇之用,关有开阖之功,玄旨秘藏,卷舒动静,莫不皆由于道也。)合会非常本自由(原注:庶事丛萃,处道无烦,功显自由,应用何极。)
若遇逢师亲口诀(原注:道无踪迹,心有晦明,若非口授师承,安得神清性逸。),才年返少保千秋(原注:大丹内服,遐龄外增,岁月虽迁,海深山固。)
易论(下)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净德集》卷一五、《永乐大典》卷二○六四九
卦之有象,由乾坤、六子之相生,而阴阳变化之各适,圣人因而名之,所以该三极之道,括万事之蕴,示人以《易》之本统也。
先儒虽有假实义用之说,而未尝互明其所以然,或迂滞而不通,浅易而无所考信。
夫物有体,必有用体之所主者,一而用之,所召者众。
始乎天施地生之至广至大,而尽乎人事物理之至纤至微,未有不由乎此也。
天高地卑,水流湿,火就燥,雷之轰轰,风之泠泠,山积而上,泽聚而下,皆其体也,视之而有常也。
天地相交,水火相逮,风雷不相悖,山泽相通,晦明寒暑得之而循环,凡有生知血气之类,由之而始终,皆其用也,推之而无穷也。
其归之于卦,而揭之于象也。
专言乎体,则用有所偏;
止言乎用,则体有所晦。
是必观阴阳之相须,因上下之相重而互言之。
《乾》、《坤》、《坎》、《离》《、震》、《艮》、《巽》、《兑》者,诸卦之祖也。
止以体言,而用居其间也。
天地不交为《否》,交为《泰》,雨未及于下,雷未宣于上,则曰《屯》。
雨润而下,雷动而上,则曰《解》。
地必有水,为《师》;
水必亲地,为《比》。
天与水违,行《讼》也;
云上于天,可《需》待也。
上天下泽,尊卑辨位,则曰《履》;
泽上于天,决然下润,则曰《屯》。
天与火曰《同人》,火柔而明居于外,天刚而高处于内。
内有刚德,而外示柔以容物,不失其明,有高明柔克之义,曰《大有》。
地雷《复》,静也;
雷地《豫》,动也。
山附于地,外虽刚正,而内附柔邪,《剥》也。
地中有山,外柔顺,中刚正,《谦》也。
长阳少阴,《归妹》也。
上示以悦,下感而动,《随》也。
渐进也,故山上有木曰《渐》。
蛊事也,上以刚德止节于物,从权行令,所谓有事而待能者也,故山下有风曰《蛊》。
地中生木,《升》也;
令行于众而可观望,《观》也。
火地《晋》,显也;
地火《明夷》,隐也。
山下出泉处得其地,有决导之理,养晦俟时,《蒙》也;
水以就下为和,居山之上,处非其地,《蹇》也。
泽性处卑,在地之中。
上以顺道临之而下悦,《临》也;
泽必就地,《萃》也。
火炎而上,山止而下,《旅》无容也。
《坤》变而《艮》,《乾》变而《离》,刚柔相交者,成《贲》也。
盛阳升而在上,助天施化,《大壮》也;
刚德上居,威令下动,物不可妄也。
木有上火,烹饪也。
风自火出,明由乎内,而后施教齐物于外,家人也。
《艮》之气既始,万物继之以《震》,皆得其养,故山雷《颐》也。
物之生《离》,始于《艮》,及其鼓动甲坼,则雷之功显而《艮》之用隐,言其体则二阳,究其发生之迹,则雷有以过之,故雷山《小过》也。
木进而上,泽顺而下,物之分也,故泽木为《大过》。
柔在内而静,刚居中而正,内静而正,信发乎中,号令行于外,以及于物,故风泽为《中孚》。
风行水上,波险,《涣》散也;
木上水,顺乎上而上有水,《井》之功也;
上火下泽,《睽》也。
泽居上,火处下,位则相易,势则相战而变生,《革》也。
君德在上,号令施于下,则物有所遇,故天风为《垢》;
君德未居于上,号令不及于下,则待时而发,故风天为《小畜》。
雷电者,相须之物也。
电作于上,雷动于下,有必合之理,故火雷为《噬嗑》。
雷电既合,威明之至,则临照天下,故雷火为《丰》。
山高泽卑,山下有泽,言高必有卑,亏《损》之象也。
泽上有山,男下于女,《咸》感之理也。
长阳长阴,相配而成,尊卑之位正,刚柔之气合,万世不易乎此,《恒》也。
风散雷动,百物鬯茂,《益》也;
泽无水,《困》也;
水在于泽,蓄而不流,物有其《节》也。
水火《未济》,不相入也;
水火《既济》,相逮也。
然则《否》、《屯》言乎体,《泰》、《解》言乎用,推之诸卦,皆可知也。
盖《易》以变生,而象以互立,皆体用之谓也。
或曰:「卦之象皆用也,安可谓互见邪」?
曰:「立象者以体用取,知《易》者得其用,而体可忘也」。
明道先生行状1085年8月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七、《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一、《皇朝文鉴》卷一三八、《伊洛渊源录》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曾祖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
妣,高密县崔氏。
祖遹,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
妣,孝感县太君张氏、长安县太君张氏。
父珦,见任太中大夫,致仕;
母,寿安县君侯氏。
先生名颢字伯淳姓程氏
其先曰乔伯,为周大司马,封于程,后遂以为氏。
先生五世而上,居中山博野
高祖太子少师讳羽太宗朝以辅翊功显,赐第于京师,居再世。
曾祖而下,葬河南,今为河南人
先生生而神气秀爽,异于常儿。
未能言,叔祖母任氏太君抱之行,不觉钗坠,后数日方求之。
先生以手指示,随其所指而往,果得钗,人皆惊异。
数岁,诵诗书,强记过人。
十岁能为诗赋。
十二三时,群居庠序中,如老成人,见者无不爱重。
户部侍郎彭公思永谢客到学舍,一见异之,许妻以女。
踰冠,中进士第,调京兆府鄠县主簿
令以其年少,未知之。
民有借其兄宅以居者,发地中藏钱。
兄之子诉曰:「父所藏也」。
令曰:「此无證佐,何以决之」?
先生曰:「此易辨尔」。
问兄之子曰:「尔父藏钱几何时矣」?
曰:「四十年矣」。
「彼借宅居几何时矣」?
曰:「二十年矣」。
即遣吏取钱十千视之,谓借宅者曰:「今官所铸钱,不五六年即遍天下。
此钱皆尔未居前数十年所铸,何也」?
其人遂服。
令大奇之。
南山僧舍有石佛,岁传其首放光,远近男女聚观,昼夜杂处,为政者畏其神,莫敢禁止。
先生始至,诘其僧曰:「吾闻石佛岁现光,有诸」?
曰:「然」。
戒曰:「俟复见,必先白吾,职事不能往,当取其首就观之」。
自是不复有光矣。
府境水害,仓卒兴役,诸邑率皆狼狈,惟先生所部,饮食茇舍无不安便。
时盛暑,泄利大行,死亡甚众,独鄠人无死者。
所至治役,人不劳而事集。
尝谓人曰:「吾之董役,乃治军法也」。
当路者欲荐之,多问所欲,先生曰:「荐士当以才之所堪,不当问所欲」。
再期,以避亲罢,再调江宁府上元县主簿
田税不均,比他邑尤甚。
盖近府美田,为贵家富室以厚价薄其税而买之,小民茍一时之利,久则不胜其弊。
先生为令画法,民不知扰,而一邑大均
其始,富者不便,多为浮论,欲摇止其事,既而无一人敢不服者。
后诸路行均税法,邑官不足,益以他官,经岁历时,文案山积,而尚有诉不均者,计其力比上元不啻千百矣。
会令罢去,先生摄邑事。
上元剧邑,诉讼日不下二百。
为政者疲于省览,奚暇及治道?
先生处之有方,不阅月,民讼遂简。
江南稻田,赖陂塘以溉。
盛夏塘堤大决,计非千夫不可塞。
法当言之府,府禀于漕司,然后计功调役,非月馀不能兴作。
先生曰:「比如是,苗槁久矣,民将何食?
救民获罪,所不辞也」。
遂发民塞之,岁则大熟。
江宁当水运之冲,舟卒病者则留之,为营以处,曰小营子,岁不下数百人,至者辄死。
先生察其由,盖既留然后请于府给券,乃得食,比有司文具,则困于饥已数日矣。
先生白漕司,给米贮营中,至者与之食,自是生全者大半。
措置于纤微之间,而人已受赐,如此之比,所至多矣。
先生常云:「一命之士,茍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
仁宗登遐,遗制官吏成服,三日而除。
三日之朝,府尹率群官将释服。
先生进曰:「三日除服,遗诏所命,莫敢违也。
请尽今日。
若朝而除之,所服止二日尔」。
尹怒不从。
先生曰:「公自除之,某非至夜不敢释也」。
一府相视,无敢除者。
茅山龙池,其龙如蜴蜥而五色。
祥符中,中使取二龙。
至中途,中使奏一龙飞空而去,自昔严奉以为神物。
先生尝捕而脯之,使人不惑。
其始至邑,见人持竿道旁,以黏飞鸟,取其竿折之,教之使勿为。
及罢官,舣舟郊外,有数人共语:「自主簿折黏竿,乡民子弟不敢畜禽鸟」。
不严而令行,大率如此。
再期,就移泽州晋城
泽人淳厚,尤服先生教命。
民以事至邑者,必告之以孝弟忠信,入所以事父兄,出所以事长上
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
凡孤茕残废者,责之亲戚乡党,使无失所。
行旅出于其涂者,疾病皆有所养。
诸乡皆有校,暇时亲至,召父老而与之语,儿童所读书,亲为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
俗始甚野,不知为学,先生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
去邑才十馀年,而服儒服者盖数百人矣。
乡民为社会,为立科条,旌别善恶,使有劝有耻。
邑几万室,三年之间,无强盗及斗死者。
秩满,代者且至,吏夜叩门,称有杀人者。
先生曰:「吾邑安有此?
诚有之,必某村某人也」。
问之果然。
家人惊异,问何以知之?
曰:「吾常疑此人恶少之弗革者也」。
河东财赋窘迫,官所科买,岁为民患。
虽至贱之物,至官取之,则其价翔踊,多者至数十倍。
先生常度所需,使富家预储,定其价而出之。
富室不失倍息,而乡民所费,比常岁十不过二三。
民税常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先生富民之可任者,预使购边郡,所费大省,民力用纾。
县库有杂纳钱数百千,常借以补助民力。
部使者至,则告之曰:「此钱令自用而不敢私,请一切不问」。
使者屡更,无不从者。
先时民惮差役,役及则互相纠诉,乡邻遂为仇雠。
先生尽知民产厚薄,第其先后,按籍而命之,无有辞者。
河东义勇,农隙则教以武事,然应文备数而已。
先生至,晋城之民遂为精兵。
晋俗尚焚尸,虽孝子慈孙,习以为安。
先生教谕禁止,民始信之。
先生去后,郡官有母死者,惮于远致,以投烈火,愚俗视效,先生之教遂废,识者恨之。
先生为令,视民如子。
欲辨事者,或不持牒,径至庭下,陈其所以,先生从容告语,谆谆不倦
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振野。
用荐者,改著作佐郎
寻以御史中丞吕公公著荐,授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
神宗素知先生名,召对之日,从容咨访,比二三见,遂期以大用,每将退,必曰:「频求对来,欲常相见尔」。
一日,论议甚久,日官报午正先生遽求退。
庭中中人相谓曰:「御史不知上未食邪」?
前后进说甚多,大要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为先。
先生不饰辞辨,独以诚意感动人主。
神宗尝使推择人才,先生所荐者数十人,而以父表弟张载暨弟颐为首。
所上章疏,子侄不得窥其稿。
尝言:「人主当防未萌之欲」。
神宗俯身拱手曰:「当为卿戒之」。
及因论人才,曰:「陛下奈何轻天下士」?
神宗曰:「朕何敢如是」?
言之至于再三。
王荆公安石日益信用,先生每进见,必为神宗陈君道以至诚仁爱为本,未尝及功利。
神宗始疑其迂,而礼貌不衰。
尝极陈治道,神宗曰:「此之事,朕何敢当」?
先生愀然曰:「陛下此言,非天下之福也」。
荆公浸行其说,先生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数月之间,章数十上。
尤极论者:辅臣不同心,小臣与大计,公论不行,青苗取息,卖祠部牒,差提举官多非其人及不经封駮,京东转运司剥民希宠不加黜责,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等十馀事。
荆公先生虽道不同,而尝谓先生忠信。
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荆公多为之动。
而言路好直者,必欲力攻取胜,由是与言者为敌矣。
先生言既不行,恳求外补,神宗犹重其去,上章及面请至十数,不许,遂阖门待罪。
神宗将黜诸言者,命执政先生监司,差权发遣京西路提点刑狱
复上章曰:「臣言是愿行之。
如其妄言,当赐显责。
请罪而获迁,刑赏混矣」。
累请得罢。
既而神宗手批,暴白同列之罪,独于先生无责,改差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事。
为守者严刻多忌,通判而下,莫敢与辩事。
始意先生尝任台宪,必不尽力职事,而又虑其慢己。
既而先生事之甚恭,虽筦库细务,无不尽心,事小未安,必与之辨,遂无不从者,相与甚欢。
屡平反重狱,得不死者前后盖十数。
河清卒于法不他役。
时中程昉外都水丞,怙势,蔑视州郡,欲尽取诸埽兵治二股河,先生以法拒之。
请于朝,命以八百人与之。
天方大寒肆其虐,众逃而归。
州官晨集城门,吏报河清兵溃归,将入城。
众官相视,畏欲弗纳,先生曰:「此逃死自归,弗纳必为乱。
有言,某自当之」。
即亲往,开门抚谕,约归休三日复役,众欢呼而入。
具以事上闻,得不复遣。
奏事过州,见先生,言甘而气慑,既而扬言于众曰:「澶卒之溃,乃程中允诱之,吾必诉于上」。
同列以告,先生笑曰:「彼方惮我,何能尔也」?
果不敢言。
会曹村埽决,时先生方救护小吴,相去百里,州帅刘公涣以事急告,先生一夜驰至。
帅俟于河桥,先生谓帅曰:「曹村决,京城可虞。
臣子之分,身可塞亦为之。
请尽以厢兵见付,事或不集,公当亲率禁兵以继之」。
帅义烈士,遂以本镇印授先生,曰:「君自用之」。
先生得印,不暇入城省亲,径走决堤,谕士卒曰:「朝廷养尔辈,正为缓急尔。
尔知曹村决则注京城乎?
吾与尔曹以身捍之」。
众皆感激自效。
论者皆以为势不可塞,徒劳人尔。
先生命善泅者衔细绳以渡,决口水方奔注,达者百一,卒能引大索以济众,两岸并进,昼夜不息,数日而合。
其将合也,有大木自中流而下,先生顾谓众曰:「得彼巨木横流入口,则吾事济矣」。
语才已,木遂横,众以为至诚所致。
其后曹村之下复决,遂久不塞,数路困扰,大为朝廷忧。
人以为,使先生在职,安有是也?
郊祀霈恩,先生曰:「吾罪涤矣,可以去矣」。
遂求监局,以便亲养,得罢归。
自是丑正者竞扬避新法之说。
岁馀,得监西京洛河竹木务
荐者言其未尝叙年劳,丐迁秩,特改太常丞
神宗犹念先生,会修三经义,尝语执政曰:「程某可用」。
执政不对。
又尝有登对者自洛至,问曰:「程某在彼否」?
连言佳士。
其后彗见翼轸间,诏求直言,先生应诏论朝政极切。
还朝,执政屡进拟,神宗皆不许,既而手批与府界知县,差知扶沟县事。
先生执政,复求监当。
执政谕以上意不可改也。
数月,右府同荐,除判武学
新进者言其新法之初,首为异论,罢复旧任。
先生为治,专尚宽厚,以教化为先,虽若甚迂,而民实风动。
扶沟素多盗,虽乐岁,强盗不减十馀发。
先生在官,无强盗者几一年。
广济蔡河出县境,濒河不逞之民,不复治生业,专以胁取舟人物为事,岁必焚舟十数以立威。
先生始至,捕得一人,使引其类,得数十人,不复根治旧恶,分地而处之,使以挽舟为业,且察为恶者。
自是邑境无焚舟之患。
畿邑田税重,朝廷岁常蠲除以为惠泽,然而良善之民惮督责而先输,逋负获除者皆顽民也。
先生为约,前料获免者,今必如期而足,于是惠泽始均
司农建言,天下输役钱,达户四等,而畿内独止第三,请亦及第四。
先生力陈不可,司农奏其议,谓必获罪,而神宗是之,畿邑皆得免。
先生为政,常权谷价,不使至甚贵甚贱。
会大旱,麦苗且枯。
先生教人掘井以溉,一井不过数工,而所灌数亩,阖境赖焉。
水灾民饥,先生请发贷之,邻邑亦请。
司农怒,遣使阅实。
使至邻邑,而令遽自陈谷且登,无贷可也。
使至,谓先生盍亦自陈?
先生不肯,使者遂言不当贷。
先生力言民饥,请贷不已,道得谷六千石,饥者用济。
司农益怒,视贷籍户同等而所贷不等,檄县杖主吏。
先生言,济饥当以口之众寡,不当以户之高下,且令实为之,非吏罪,乃得已。
内侍都知王中正巡阅保甲,权宠至盛,所至淩慢县官诸邑供帐,竞务华鲜,以悦奉之。
主吏以请,先生曰:「吾邑贫,安能效他邑?
且取于民,法所禁也。
今有故青帐,可用之」。
先生在邑岁馀,中正往来境上,卒不入。
邻邑有冤诉府,愿得先生决之者,前后五六。
有犯小盗者,先生谓曰:「汝能改行,吾薄汝罪」。
盗叩首愿自新。
后数月,复穿窬,捕吏及门,盗告其妻曰:「我与大丞约,不复为盗,今何面目见之邪」?
遂自经。
官制改,除奉议郎
朝廷遣官括牧地,民田当没者千顷,往往持累世契券以自明,皆弗用。
诸邑已定,而扶沟民独不服。
遂有朝旨,改税作租,不复加益,及听卖易如私田。
民既倦于追呼,又得不加赋,乃皆服。
先生以为不可。
地官至,谓先生曰:「民愿服而君不许,何也」?
先生曰:「民徒知今日不加赋,而不知后日增租夺田,则失业无以生矣」。
因为言仁厚之道。
其人感动,谢曰:「宁受责,不敢违公」。
遂去之他邑。
不踰月,先生罢去。
其人复至,谓摄令者曰:「程奉议去矣,尔复何恃而敢稽违朝旨」?
督责甚急,数日而事集。
邻邑民犯盗,系县狱而逸,既又遇赦。
先生坐是以特旨罢。
邑人知先生且罢,诣府及司农丐留者千数。
去之日,不使人知,老稚数百,追及境上,攀挽号泣,遣之不去。
以亲老求近乡监局,得监汝州酒税。
今上嗣位,覃恩,改承议郎
先生虽小官,贤士大夫视其进退,以卜兴衰。
圣政方新,贤德登进,先生特为时望所属,召为宗正寺丞
未行,以疾终,元丰八年六月十五日也,享年五十有四。
士大夫识与不识,莫不哀伤,为朝廷生民恨惜。
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宽而有制,和而不流;
忠诚贯于金石,孝弟通于神明。
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
听其言,其入人也如时雨之润。
胸怀洞然,彻视无间;
测其蕴,则浩乎若沧溟之无际;
极其德,美言盖不足以形容。
先生行己,内主于敬,而行之以恕;
见善若出于己,不欲勿施于人;
居广居而行大道,言有物而动有常。
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
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知尽性至命,必本于孝悌;
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
辨异端似是之非,开百代未明之惑,秦、汉而下,未有臻斯理也。
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
其言曰:「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
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难辨。
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
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
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
言为无不周遍,实则外于伦理;
穷深极微,而不可以入之道。
天下之学,非浅陋固滞,则必入于此。
自道之不明也,邪诞妖异之说竞起,涂生民之耳目,溺天下于污浊;
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是皆正路之蓁芜,圣门之蔽塞,辟之而后可以入道」。
先生进将觉斯人,退将明之书,不幸早世,皆未及也。
其辨析精微,稍见于世者,学者之所传尔。
先生之门,学者多矣。
先生之言,平易易知,贤愚皆获其益,如群饮于河,各充其量。
先生教人,自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循循有序;
病世之学者舍近而趋远,处下而窥高,所以轻自大而卒无得也。
先生接物,辨而不閒,感而能通。
教人而人易从,怒人而人不怨,贤愚善恶咸得其心,狡伪者献其诚,暴慢者致其恭,闻风者诚服,觌德者心醉。
虽小人以趋向之异,顾于利害,时见排斥,退而省其私,未有不以先生为君子也。
先生为政,治恶以宽,处烦而裕。
当法令繁密之际,未尝从众,为应文逃责之事。
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
众忧以为甚难,而先生为之沛然。
虽当仓卒,不动声色。
方监司竞为严急之时,其待先生,率皆宽厚,设施之际,有所赖焉。
先生所为纲条法度,人可效而为也,至其道之而从,动之而和,不求物而物应,未施信而民信,则人不可及也。
彭夫人封仁和县君,严正有礼,事舅以孝称,善睦其族,先一年卒。
子曰端懿,蔡州汝阳主簿
曰端本,治进士业。
女适假承务郎朱纯之。
卜以今年十月乙酉,葬于伊川先茔。
谨书家世行业及历官行事之大概,以求志于作者,谨状。
元丰八年八月日弟颐状。
神宗皇帝徽号册文绍圣二年七月四日 北宋 · 章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五、《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四七(第二册第一六三五页)、《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二
孝子嗣皇帝臣煦谨再拜稽首言:臣闻帝莫盛于尧,尧无能名也,然颂其德则曰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莫贤于禹,禹惟不伐也,然称其美则曰克勤克俭,成允成功。
夫圣人精神之运,道德之妙,天下虽欲称之,盖非言词之所能谕。
然而善积而誉来,功显而名立,则位号之至,亦有所不可得而辞。
呜呼,惟我圣考,在宥天下,十有九年
功德成就,巍巍荡荡,齐乎尧之难名;
深执谦冲,屏却徽称,同乎禹之不伐。
泽流当时,施及后世。
四方诵之,万世师之。
殚竹帛之载,不足以叙述;
罄《雅》《颂》之奏,不足以形容。
然而清庙宗德之称,臣子归美之报,积崇累距,非止一再。
肆惟小子,窃稽大谊,其敢茍且。
恭惟神宗英文武圣孝皇帝,挺黄帝之神灵,而服虞舜之大孝,兼成汤之勇智,而励大王之小心,绍列圣无疆之休,当有百年承平之久,弗恃其安,弗有其治,望古以有为,爱日如不及。
悯自晚周以来,王者之迹熄,而言治者无复见古人之大体。
慨然以唐虞三代为可复,顾秦汉而下,卑不足议。
临御之初,即引名世之士,讲明六经之文,得于言意之表,黜诸儒挛拘之论,革千载抗弊之习,兴造事业,作新人才。
当是时也,民惧非常,士守固陋,淫朋比德,环视蜂起。
唱险敷之说,以震惊于天下;
合流俗之众,欲取必于人上。
然而曲学不能挠义理之正,异意不能移委任之专。
辟正道于群狂必争之际,报孤忠于众谗交毁之中。
屏黜乖邪,而莫敢以沽徼为异;
放远憸佞,而莫敢以附合为同。
虽顽狠傲戾,皆革而退听,天下晓然,知德意志虑之所在。
以身为度,以稽为决,言必据经,事以道揆
采索其隐奥,发挥其精华。
默焉而天潜,动焉而神会。
叙有典,秩有礼,章有德,讨有罪,官正其名,士典于学,寓兵于民,隶军于将。
弛役以便农,平估以抑末,刊法令,定律吕。
自熙宁之始,迄于元丰之际,文章制作,枢机品式,粲然一新。
覆载之内,有耳有目者,莫不延颈企踵,奔走承听,相与孚其德,乐其成,是可谓大有为之时,旷然难逢之会也。
呜呼!
其道妙矣,不可得而言矣,所可言者,绪馀土苴,应帝王之迹而已。
乃者王公卿士逮蛮夷之长,叩阍稽颡,愿上尊号者,至于十数,卒诏有司毋复以言。
及夫升祔太室,有请于郊,人谋天同,锡兹定命,然尚惧并包众美,未能髣髴,十年于兹,靡遑夙夜
爰卜季秋,躬修宗祀,而中外合辞,祗遹典方,开明堂,配上帝,宜增纪徽名,对越祖考,赫然金声揭之玉版。
犹之度量天地,莫测其高厚;
横写日月,徒骇其光明。
姑述所知,期于自竭,于以弥古今之文,申人神之愿,拟而象之,垂示无极。
谨遣左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柱国豫章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四百户、食实封一千一百户臣章惇奉玉册玉宝加上徽号曰「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伏维昭德在天,降鉴于下,于昭受祉,永绥厥后,谨言。
西头供奉官潮州兵马监押尹君墓志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四、《山谷全书·正集》卷三○
君讳某,字某,尹氏,邺郡人
宋有天下,尹氏以武功显,廷起佐命,终滁州刺史,赠太子太师
生女辅佐熙陵,是为淑德皇后
两男子:崇珂,累功至保信军节度使,赠侍中
崇圭歙州刺史
歙州生昭寿,任閤门祗候
閤门元舆元舆耿介有祖风,独不乐为吏,肆志江湖间,而殁于姑苏,初为姑苏人
君,姑苏之子也。
以恩补三班借职,累迁至西头供奉官,终于潮州兵马监押,得年六十有五。
娶钱氏,先君卒二年。
三子:公庠举进士,有声,先君卒五月
公亶实承其祭;
其季未名。
两女,嫁进士彦辅右班殿直张克己。
孙男女四人。
君有知数,敏于事几,历官七州,苟可以益公家,便民,尽心力,不爱一毫。
其在潮州,趋吏功尚不衰。
君殁后,太守按行城垒府库,无毛甲事不经君规画,叹其才,为挥涕。
晚仕岭南英、循、潮三州,士大夫落南方者,君以礼意接其人物,而推衣食以字其孤,未尝问箧笥。
凡今出从车骑,蕴藉而归家,与妻子商出入,会计毛发者,君所笑也。
君仲氏宗奭,能官而孝友,拊君之孤,归女教男,甚有恩意。
举君夫妇及公庠之丧,以某年某月某甲子,序葬于长洲虎丘之原,谓其交游豫章黄庭坚曰:「宗奭之伯氏,父子淑善而不遂,以客死,乞君文,使我传不朽」。
遂为志,而继以铭诗曰:
孝友秩秩,兄弟琴瑟。
同安共恤,在官夔夔。
劝功度宜,不求自嬉。
颜色笑语,礼能惠窭。
见义孔武,禄不对其长。
固安其藏,尚其嗣之昌。
宋龙图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西台集》卷一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五六
维元丰二年岁次乙未八月丙申朔十五日庚戌文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守信阳军罗山县毕某谨遣人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修史龙图谏议宋公之灵曰:惟公浑厚恬澹,柔嘉粹纯。
天与其质,相之以文。
白玉缜栗,芳华敷芬。
不偏不倚,惟中是循。
世有儒服,闭书不观。
游谈恣纵,苟偷目前。
卷幄之富,视人偃然。
公独万卷,汪洋波澜。
孰为国典,郊丘庙祧。
辟雍封禅,明堂会朝。
台阁府寺,森罗纲条。
而公之腹,牢笼并包。
惟宋有书,金匮石室。
五世百年,英声茂实。
礼乐制度,圣功盛德。
贤士大夫,忠言伟绩。
为建太史,欲属之笔。
学士如林,而公第一。
矧公字书,有法而妍。
虞、薛、欧、褚,声称后先。
始也家学,今而自然。
天子之作,公实书之。
铭记表颂,公书乃宜。
石半天下,皆公之碑。
爰自宣献,其门炜炜。
公大厥后,而又有子。
天胡不吊,六十而止。
呜呼哀哉!
我今哭公,想见其形。
哭公而恸,如闻公声。
公书在目,俨然丁宁。
自我先世,姻娅蝉联。
曰姑与姊,宜家之贤。
中外出入,逾七十年。
我实后生,上公之堂。
公显而盛,吾门之光。
公殒而替,吾族之伤。
如公有守,如公有常。
如公有识,而寿不长。
天不可问,哀哉苍苍。
尚飨。
范德孺侍郎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西台集》卷一七、《皇朝文鉴》卷一三四
曩岁识公,灵武之城。
公貌既伟,公气亦英。
黄河瀚海,间关共行。
公矜我戆,我知公诚。
遂同夷险,期以死生。
其后公显,铿鍧有声。
既显而贵,隐然大名
帅庆帅延,帅熙帅并。
武夫悍卒,怖若雷霆。
军师老将,心服其能。
属鞬听命,甘从使令。
四路十年,不知有兵。
公尹洛,以严辅明。
下教既悉,擿伏亦精。
洛城万室,千里为畇。
家家畏公,如公是邻。
宿奸巨猾,魂禠魄沦。
击断取舍,莫知其因。
遂皆敛手,以公为神。
凡人之情,侥倖苟得。
公独裁之,如穴被塞。
凡人之情,好宽喜逸。
公独检之,规矩绳墨。
宜其不怿,而以为病。
乃独怀公,式歌且咏。
岂其施设,远而难窥?
人乐其大,而忘其私。
公若不然,公不为奇。
矧公门户,奕世显荣。
太师为父,宰相为兄。
公又崛起,岌嶪峥嵘。
宜继二人,秉国之成。
而公一废,十有八龄。
公废于家,匪公匪卿。
二边倚重,犹如长城。
人言公复,士夫倏兴。
人言公用,寇敌震惊。
公复之日,万耳皆倾。
复未之用,而公已薨。
呜呼哀哉,人琴丧矣!
胸中之奇,包而往矣。
威名气象,岂可为矣!
予末小子,将何依矣?
恸哭于野,出相送矣。
追念平昔,恍如梦矣。
呜呼哀哉,尚飨。
伯景墓志铭元祐四年十二月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龙云集》卷三一
伯景别余之一年,补贺州富川,又二年,而讣至豫章,余哭之,如古所谓哭朋友。
最后得其临终数百言,曰:「吾疾势愦愦,冀少日有瘳。
而自顷来,殆不可力。
青衫黄墟,此自吾分,不可复作儿女悲。
但生平百不一究吾蕴,万不一偿吾志,后当有为我不平于造物者,必徵信笔,使我没齿无滞怼淹恚,将非子耶」?
嗟夫,君之寄声我,其有以也夫。
是则前期裒次论列,附铭左方,宜无愧。
君姓刘氏,讳戬字伯景吉州安成人
曾祖义总,祖文爽,考俊,皆业儒,盖不仕者数世,而至君考益以时誉高诸刘,晚复不偶。
既而语儿曰:「得志固不在吾儿乎?
无为久惫场屋」。
即尽取其所藏书数千卷,遗君使读。
君以七岁联其父诗,亟有忠孝语,闻者咨尚,号里中奇童
及就塾,经目成诵,日数千馀言,至搀旁儿书熟之,示有馀敏。
壮岁,诸书盖无所不读,能不违于去取。
始读《前汉书·万石君传》,慨然抚袟曰:「真得师矣」。
汲黯,则曰:「与人意闇同」。
他日视舍壁,揽笔大染曰:「万石君是吾师也,汲长孺岂欺我哉」!
时以为名言。
性乐易,不事诡激。
甘脆非出自其己,不以馔亲。
丁内外艰柴甚,几至灭性。
岁时典祀,悲哽若新有丧者。
雅不喜治生,视贯粒空匮,裕如也。
与人交,初时微泛,会不可意,决不复噂噂相取附。
客至,一室萧然,焚枯酌醴,取适而已,曰:「吾敢以乐慆忧乎」?
闾里庆吊,夙而先,曰:「虽微我,人其忽诸」?
先是,里豪有伯仲议暌居,知君有信义,相与持籍从决之,阴约曰:「诚使我得善壤,愿效奇货」。
君笑谓曰:「子欲以是疚我」?
卒谢绝,言者愧叹。
以策试礼部,第元丰末进士特奏名,释褐假承务郎
初,君弱冠旅贡士,游京师,一时士大夫争倾盖推毂,期以膴仕。
而施厚得啬,将肆复踬者迨三纪,晚收一官,而君白首矣。
及之官富川,事巨细,悉力审处,遇烦挐,立辨无留,敏有弗便,徐为剖决。
引诚忼慨,言毅质仁,大吏以此多之。
疾之日,太守邓侯飞书官舍问状,所以劳良苦勉,医药甚至。
语家人曰:「侯诚恻我无量,但属不应得。
此疾虽革,永诀语尚可料理」。
复索纸作书,仅成,掷笔而终。
邓侯得之愕且痛,曰:「天奈何夺我佳吏乎」!
年五十七。
诸孤护君丧归葬顺安乡厚山新塘之原。
娶王氏,前君谢世。
再娶黄氏。
子男五人,公度、公量、公肃、公称、公显,今为名进士
女二人,适进士欧阳燮、许世延。
孙男三人,大受、大成大顺
孙女六人尚少。
有文集三十卷,号《无闻集》,藏于家。
始君无恙时,有仙女来自临贺,自谓陈仙娇。
仙当下时,不复形声,数漫粉壁,画字书自见,作诗遗人,多祸福意。
初虽隐,后略无不验者。
尝从丏诗,得四十字,有「青天盖远山,黄河流白水」语,人皆贺君得吉赠。
君既疾,始怪其语,曰:「青天盖远山,千里归葬象也;
白水于文为泉,合上黄字为黄泉,死徵也。
嘻,陈仙命之矣,尚何逃乎」?
已而果然。
贡士刘瑗,君髫年时里中友也,有断金契。
君补富川而未赴也,一夕梦与刘方辔,从以辎车,若取道之官者。
他日以语刘,刘戏应曰:「复使曳方袍从君后乎」?
梦不阅岁而君终,君终之一月而刘死矣,其精神所契如此。
君别余以元丰八年七月之十日,终以元祐三年十月之十四日,葬以明年十二月之十六日云。
铭曰:
材则长,得胡啬?
南图收,西崦迫。
谁执咎,莽难测。
山阳,厝真宅。
厥有子,可无戚。
扬雄别传下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七、《嵩山文集》卷一九
刘歆作《方言》,移书曰:「诏问三代周秦轩车遒人使者八月巡路,𡨃代语僮谣歌戏,欲得其最目,因从事郝隆求之。
篇中但有其目,无见文者。
先君数为孝成皇帝言,当使诸儒共集训诂。
成帝未以为意,先君又不能独集,至于身,修轨不暇,何遑更创?
属闻子云独采集先代绝言,异国殊词,以为十五卷,其所解略多矣,而不知其目。
非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能经年锐精以成书?
良为勤矣。
虽不讲过庭,亦克识先君雅训,三代之书,蕴藏于家,直不计耳。
今闻此,甚为子云嘉之。
以今圣朝留心典诰,发精于殊语,欲验考四方之事,不劳戎马高车之使,坐知谣俗,适子云攘意之秋也。
不以是时发仓廪以振赡,殊无为明。
上以忠信明于上,下以置恩于罢朽,所谓知畜积、善布施也。
萧何造律,张苍推历,皆成之于帷幕,贡之于王门,功列于汉室,名流乎无穷。
诚以秋之时收藏不殆,饥春之岁散之不疑,故至于此也。
今谨使密人奉手书,愿颇与其最目,得使入箓,令圣朝留明明之典」。
曰:「敕以殊言十五卷,君何由知之?
归诚底里,不敢违信。
少不师章句,亦于五经之训所不解。
尝闻先代輶轩之使奏籍之书,皆藏于周秦之室。
及其破也,遗弃无见之者。
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
翁孺外家牵连之亲,又君平过误,有以私遇,少而与也。
君平财有千言耳,翁孺略有梗概。
翁孺往数岁死,妇蜀郡掌氏子,无子而去。
始能草文,复论思,详悉集之。
张伯松不好赋颂之文,然亦奇之,常为言其父及其先君喜典训,以篇目颇示之,伯松曰:『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又言:恐为《玄经》,由鼠坻之与牛场也。
如其用,则实五稼,饱邦民,否则为牴粪弃之于道矣。
伯松独何德慧,而君与谮隙,而当匿乎哉?
其劳戎马高车,令人君坐帏幕之中,知绝遐异俗之语,典流于昆嗣,言列于汉籍,诚雄心至精之所想讲也,死之日则今之荣也。
不敢有贰,不敢有爱。
少而不以行立于乡里,长而不以功显于县,著训于帝籍,但言词博览翰墨为事。
试崇而就之,不可以怠。
即君必欲胁之以威,陵之以武,此又未定,未可以见。
今君又终之,则缢死以从命也。
而可且宽假延期,必不敢有爱,唯执事者图之。
长监于规绣之就,死以为小,雄敢行之」。
王莽国师,威权可畏,而之辞如此,盖明其心不与也。
然当其时,士皆言符命,劝代汉,唯恐其晚。
前后封侯者百数,其不附丽者,辄杀之。
为朝廷闻人,既不言符命,然不可以默。
既僭,乃奏《剧秦美新》一篇,剧秦之惨酷,而美诸新,待新犹甚秦耳,方自圣而弗寤也。
先是建国五年,元后崩,作诔,有曰:「汉庙黜废,移定安公。
皇皇灵祖,惟若孔臧」。
其言亦无阿倚,特以耆老久次为中散大夫
更易百官,变置郡县,制度大乱,士皆忘去节义,以从谀取利,乃作《司空》、《尚书》、《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司农》、《大鸿胪》、《将作大匠》、《博士》、《城门校尉》、《上林苑令》等箴,及《荆》、《扬》、《兖》《、豫》、《徐》、《青》《、幽》、《冀》、《并》、《雍》、《益》、《交》十二州箴,皆劝人臣执忠守节,可为万世戒。
先是蜀时,尝著《蜀王本纪》、《蜀都赋》,以极其山川地里人物之实;
又尝录宣帝以至哀平纪传皆备,其后班固因之。
严遵君平,高蹈之士也。
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
杜陵李辟彊素善,久之为益州,喜谓曰:「吾真得严君平为吏矣」。
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
辟疆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君平相见,欲屈以为从事,卒不敢言。
乃叹曰:「扬子云诚知人,可谓哲矣」。
同郡里中田仪与幼稚交,后举之于朝,久为五官郎中,以私得罪。
时举仪者皆怀赧低眉以自恐恨,刘歆亦为云云,曰:「仪举至日,之任也。
知人之德,犹病,何惭焉」?
议者终多之知君,而不以田仪累之也。
孔子元者,孔子十七世孙也,为郎校书七年,官不益,或讥以不恤进取,独与善。
山阴陈嚣有义行,名未振上书荐之,于是声名粲然传世矣。
仕至太中大夫
潞水伶玄好学知音律,善属文,然无所矜式。
独知其才,而病其学之不适正,知之而弗好也。
之好恶不苟如此。
及于《法言》,称谷口郑朴子真李弘仲元严君平
人闻之,有愿载名于《法言》者,谢之,虽林翁孺犹不得与也。
甘露元年戊寅鸡鸣生。
天凤五年四月乙丑晡卒。
安陵阪上,侯芭桓谭共为治丧,朝臣郎吏及诸公遣世子来会送甚盛。
为敛赙,起祠置茔,负土作坟,号曰「玄冢」,与守坟如子礼
有子曰童乌,九岁与《玄》文,先卒。
比岁亡一男,竭力归葬于蜀,由是益贫。
卒,不能归葬,而妻子孑还自长安
嵩山晁说之曰:扬子孔子之道,立言明教,宜其行事甚大,昭著无遗。
而有不见于本传者,得之于诸子书传记,因次第之,为《别传》焉。
有与本传异同甚者疏之。
为郎,不愿受奉,以视无仕进心。
幼子卒而必经纪反葬于蜀,以视不终长安
故守一官而阅三世不迁,观其人,岂诣行在献赋者?
而本传言奏《甘泉》等赋。
杨庄诵雄文于成帝,帝因徵待诏,而肯为王音门下吏耶?
至于投阁事,余亦疑焉,而世已有辩之者。
蕃官结毡抹等转官制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五、《道乡集》卷一五
敕具官某等:尔忠不容叛,力摧贼锋,折馘执俘,各以功显,第数来上,随进厥官。
服我恩荣,尚思后效。
东汉宦者 北宋 · 苏过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一
先王之有天下,贵无事而贱有功,以为功非盛德之事也。
雨之为功也以旱,食之为功也以饥,药之为功也以疾。
夫不旱、不饥、不疾,物何自而为功哉!
虽然,君子之功,则庶几焉。
小人之功,祸乱之道也。
雨止于济旱,食止于已饥,药止于已疾,君子之功也。
雨至于淫,食至于餍,药至于过,其伤人多,岂非祸乱之道也?
《师》之「上六」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呜呼!
小人有功,亡无日矣。
何以言之?
止功而赏不足则怨,怨则乱;
赏称其功则骄,骄则专。
君将不堪,则图之矣。
然吾又与小人谋去之,其祸则又甚矣。
胜则权移于人,败则身任其祸,卒之于亡也。
吾观东汉之季,始丧于宦官,终丧于权臣。
何也?
小人有功之患也。
郑众窦宪功显孙程以立顺之功奋,五侯以梁冀之功偪;
中常侍矫杀陈蕃窦武,遂擅国命,非大剪戮之无以谢天下也。
而袁绍之惩小人之功,使董卓除之,宦官少衰而炽矣。
流及傕、汜之乱,曹操卒以勤王之功代汉,岂非小人有功之过欤?
夫唐亦然。
自肃、代以求宦人典兵,虽无四夷之功,而有立储之私,至谓天子为门生,天子亦自德之曰:「朕不忌,尔援立我也」。
其敢忤之哉?
刘季述之变,韩全诲之迫,有自来矣。
崔胤乃以朱全忠除之,全诲死而唐亦亡矣。
天下之权一耳,不在此则在彼。
吾既失之矣,不假手于他人,何自得之哉?
然其人能曰:取之而复以归我者,盖鲜矣。
故权之移人,自亡形成哉!
汉、唐亡于宦官,非曹操朱全忠也。
夫以刃决痈,爱生之至,然得不死于痈,而死于刃,其与几何?
阳虎欲去季孙,不克而出,鲁之福也。
使阳虎有去季孙之功,鲁之国政,欲安归哉?
其僭于季孙也,必有甚焉。
赵王伦以灭贾氏而至于篡,齐王囧以谋孙秀而至于专,其馀诸王,更相屠戮,以盗威福,卒贻天下之乱,晋由东徙,小人有功之祸也如此,可不畏哉!
奉议公行状1105年6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七、《浮溪集》卷二四、《新安文献志》卷九一、《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
公讳谷,字次元姓汪氏
汪氏、轩辕,皆古国名。
春秋时,童子踦以功显鲁,孔子韪之。
中间谱系不传,至五季有自歙之黄墩徙婺源还珠者,于公为九世祖,子孙因家焉。
用高资为江左著姓,至公之父子,始以进士继踵起家,知名一时。
文正范公韩康公王文公,雅相知友。
年位皆不满其德,搢绅悼叹。
皇祐五年及第,一命抚州宜黄县
少年明锐,遇事莫为持难。
盗杀里中民,胥惮于捕鞫,则为虎伤以闻。
一见辄穷其伪,曰:「凡兽食人不容偏齧,今迹如此,谓之虎伤,何哉」?
胥不意情得,即叩头吐实,一邑以为神。
泰州泰兴,会中遣御史按水灾,他邑长以裁减民赋不均,诉者纷然。
及被诘,莫知所为,独泰兴有经式,公私交便。
御史以公为能,喜甚,召与语,大奇之。
坐公堂上,庭折诸邑长,指泰兴为法。
当是时,汪泰兴名闻淮东
进曰:「此未足为御史言也,县濒江,民依沙为田,出租赋,岁久沙溃,民抱虚责,阅数十吏无告,害莫大此。
愿益得为民除去」。
于是奏可,蠲复者无算,讫今泰人诵之。
丁外艰,以长孙承祖母万年君忧。
改建康节度推官,知汉阳军汉阳润州金坛县、泉州晋江县丞
元丰初县官立法,期会旁午,晋江雅多权右,前为丞者,熟视强梗莫敢治,以故给纳常殿。
至,则系执政家吏一人,曰:「咎当归我,不诿他人」。
太平州军事推官庐州观察推官
部使者怒旁郡守,谋以危法中伤,鞫者莫敢直,直者辄以罪去。
最后请公,曰:「祸人自免,岂吾心耶」?
考正于理,不为屈。
使者大怒,亟劾。
公益不能夺,则以狱上刑部
刑部,则以公言为当,乃已。
闻者壮之。
有新贵人京师,厚征从兵之食者,众多附之。
曰:「国家之著挈令也,日给粮如所给之秩,否则有刑,费则有偿。
今日汝何令之有?
惟吾之所从,欲他日刑吏而偿之。
无乃不可乎?
且何必剥贱媚贵」?
不听。
后果及于败,皆以公为知言。
初令泰兴,以材敏称,至荐者一日倍当迁之数人,谓公且显矣。
无何忧患十年,仅得一幕吏汉阳以县省去官,金坛以避仇称病免官。
当公之免也,法以期叙,而遽踵新令告满二年,其为幕吏,法当减举将之半,而又以坐免沮格。
居晋江日,有哀公者,骤荐于朝,皆为公庆。
会盗起闽中,按察者多得罪,复报闻罢。
呜呼,可谓穷矣!
公亦自以直道孤立,知者不为无人,然动辄跋疐,若阴有柅之者,乃益退缩,不为表暴。
欲为地者,皆推而不受。
一旦弃官,老于故居龙溪之上,治田、保坟墓。
客至则酾酒击鲜,剧谈竟日,为温厚长者。
无纤介隐衷,然于亲疏,曲有礼意,各得其欢心。
虽面刺人过,而受者更以为喜。
与人说理,道成败,反覆曰「后当如是」,初若阔疏,事验皆信服。
间则翻诗书,铅椠不释手。
凡经抄录者,无不精审。
岁时书问,无贵贱必亲治惟谨,未尝敕子弟占答,故辞翰可师,人皆藏之以为珍。
有诗百篇,意深语典,因事立诫,要不虚发,而不以示人,其隐德如此。
家居十有二年,以致仕恩转通直郎,以覃恩转奉议郎,赐五品服,盖晚而子孙取科第,仍祖孙五世,基绪不绝。
人方以鲜俪为荣,而公卒矣,享年八十,寔崇宁乙酉六月某甲子也。
曾祖某,故不仕。
祖某,任司封员外郎,赠光禄少卿
父某,任都官员外郎,以公故赠中散大夫
开封陈氏,永嘉县,继室寿光县
男六人,槃、棐、槩、楶、藻、汇。
楶,先公卒。
藻,从事郎、宣州州学教授
公清慎刚介,出于天资,终始完节,不以势利毫发干挠,质之神明无愧也。
乞身强健,时优游自得。
常曰:「吾先世以才短年,今奇拙而寿足矣」。
其退居龙溪,家日益贫,或以赂怵公者,曰:「吾宁贫,忍为此耶」?
官闽日,僧居岁熟荔支守贰而下皆馈焉,无虑万计。
曰:「是豢吏也夫」!
独斥还之。
后有坐是而黜者,人方服公之廉。
王文公于公为父执,方用事时,汲汲于人物,诸附丽者多贵。
有劝公以异时所得缄尺为献者,公笑而不答。
虽缘吏事,一再造请,谆谆道旧故,而卒无一语及私。
建昌李公常治湖,公以故人子往依焉。
常屡以美官勉公,公不屑也。
渤海张公择宾、南剑陈公称一见公于稠人,即嗟重论荐。
曰:「不缘介绍而能然,真知我者也」。
录其讳日,岁蔬食以报之。
公尤善摄生,至老精神容貌不少衰,时与壮者角膂力起步为笑乐,往往多不及。
常诵佛书,愿脱疾苦。
方与亲串命酒如平时,神识不谬,俄侧身而逝,众以为获报。
诸孤期以某月某日,奉公葬于龙溪源冕木坞,永嘉夫人祔焉,从公卜也。
谨录公行事如此,以待立言者图不朽焉。
谨状。
左朝奉郎处州江君墓志铭绍兴九年正月1138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一、《浮溪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崇宁初,余入太学诸生,始识兰溪江安中
望其容粹然而温,听其言款然而诚,与之谈经,超然得其指归,及议论反覆,确然莫可回夺也。
余于是定交焉。
自此间数年必一相从,见于婺源、于会稽,而婺源为最久。
绍兴戊午,余居吴兴之长城,与安中不相闻者三年。
一日,其孤䩚以状来告曰,六月壬午安中卒矣。
余为位以哭,曰:嗟乎,安中之材而止于是哉!
非予铭安中而谁欤?
君讳惇提安中其字也。
高祖澄,以赀雄其乡,重功名,省器识,厚币致四方贤者,使与其子游。
数十年间,诸孙登进士第者十馀人,繇是兰溪之江闻天下。
祖逊,赠朝请郎
父术,以奉议郎致仕,赠朝散大夫
君少沈厚秀整,长七尺,美须眉,闭门读书,不关世事。
游太学,以俊伟称。
大观三年,擢进士第,调湖州司法参军
丁内艰,筑室墓左,终丧而归。
歙州司士曹事婺源阙,州以属君。
县居山谷间,民喜讼,凡令至皆谢病去。
君曰:「是不足与为治耶」?
涖以至诚,俗为之变。
郓州州学教授
以父忧,居家。
方腊之党陷兰溪,求官吏甘心焉。
或执君以献,适用事者婺源人,识君,曰:「此吾邑江令君也,其可杀耶」?
趣释之。
处州丽水增城陴于群盗喋血之馀,至今为邑人所纪。
以功改宣教郎、权衢州江山丞。
苗傅兵溃,王师蹑之。
县以不前知,官吏皆遁去,君攘袂曰:「贼趋闽且得险,攻之引日,今追兵之机,间不容发,为州县者,当亟索所有迎饷,奈何尺寸纸耶」?
即扩廪赍粮而前,师赖以济,士大夫服其知变。
金人渡江,傅崧卿防遏使,君以客从。
时溃兵踵降,州县无见储,或请取诸民以给。
君不听,悉发封桩钱粟赋之,所过无秋毫扰人。
乘舆还阙,千里晏然,君力为多。
奉议郎通判宣州
州承废乱之后,流冗系道,君抚纳有恩,人争图君像事之。
监察御史刘大中宣谕江南,诏求人材可用者,大中异之,至州察君而信,首以君应诏
承议郎,诏诣行在所,入对合旨,除知处州,迁朝奉郎
未行,卒,年六十。
娶胡氏,封安人
二男一女。
男曰䩚、曰𩊭。
䩚,求君铭者也。
女未行。
君襟量冲夷,与之游者未尝见有喜怒之色。
为文简劲,似其为人。
平居退然不能言,遇事刚决,率出人意表,又裁处悉得其宜,故当多事时,数以功显
甫中寿而殁,用不极其材,闻者惜之。
诸孤以绍兴己未正月己酉,葬君其县龟坑之原。
其铭曰:
古儒者,学不虚。
出逢时,乃发舒。
逮世庞,异古初。
以儒名,类阔疏。
反卿相,出戏车。
安中,少凛如。
取儒科,始一摅。
属民间,去里闾。
曰予吏,责在予。
起创残,已喟歔。
果遄追,觐帝居。
达虽晚,出有旟。
谓功名,当特书。
曾甲子,不少馀。
孰君藏,俯故庐。
学士藻,识厥墟。
徽猷阁待制致仕蒋公墓志铭绍兴八年三月1138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二、《浮溪集》卷二七、《黄氏日钞》卷六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绍兴八年正月癸卯左大中大夫徽猷阁待制致仕蒋公卒于家。
其孤及祖以公治命,用其年三月丁酉,葬公宜兴县筱岭之原。
既葬,议不可无铭,乃以丹阳邵彪之状来请曰:蒋氏出周公之子伯龄,封于蒋,而子孙因以为氏。
后其地并于楚,迁齐之乐安
汉光武时,有以功封𠙶亭侯者
𠙶亭在今阳羡滆湖西,故蒋氏世为常州宜兴人
公讳瑎,字梦锡
以赠太傅讳九皋者为曾祖,赠太师讳滂者为祖,而观文殿学士、赠太师魏国公讳之奇之季子也。
公少颖悟,方总角时,魏公与群从读释氏书,论淤泥莲华之义,从旁请曰:「非孟子所谓孤臣孽子,操心危,虑患深,故达者耶」?
魏公大惊,问畴复类此,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也」。
魏公繇此爱异之。
元丰初太学成,四方之士来集。
公甫冠,提所著书入焉。
有司试其文,为诸生第一,遂知名于世。
魏公欲任以官,以非其志,固辞,魏公莫能夺也。
元祐三年进士第,调寿州司户参军
魏公帅熙河,奏为书写机宜文字
夏人来议疆事,命公馆之。
敌以重兵屯,并塞山谷间,使者援例期必得。
公陈祸福与相撑距,敌为诎服不敢言。
魏公召,罢为保宁镇南军节度推官,不以秩卑故于事有所怠忽。
当路交荐,改宣德郎
大臣言经术通明,除太学录
魏公请外,出为发运司管勾文字官。
丐閒便亲,得监兖州东岳庙
魏公薨,服竟,乞提点西京嵩山崇福宫,寻通判庐州
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未至,改著作佐郎
言:「日历为信史根本,今时政、起居注先送两省官,恐不时颁,因循放逸,乞径付馆分撰,责其成功」。
诏特从之,人以为知体。
逾年,召对问魏公事甚详。
公历叙始终,占奏华敏,有言动听。
即日除尚书主客员外郎,徙兵部,升郎中
坐曹四载,怡然无留滞之叹,迁鸿胪少卿
丁内艰,终制除光禄卿
居亡何,擢大司乐
时用魏汉津乐,以中贵人梁师成兼领。
师成挟恩怙权,人莫敢忤。
会欲增舞佾而三倍之,公显斥其非,且乐工募市人,猥冗,非所以奉天地宗庙,请一切沙汰。
从之。
师成怒不主己,语有侵公者。
曰:「一代礼文,当质之经」。
师成曰:「仆不读书,愚抵此」。
公不为动,而深衔之,日求所以伤公,久之无所得。
于是宰相之权,熏灼中外,公未尝一至其门。
他日拟官,以公名进,或问其故,曰:「人望也,用之得人」。
然亦不果迁。
继此当国者数欲挽公为助,毅然不与之合,人以为难。
会收复燕云,群臣上尊号,或谓庶官之长,当为群臣先。
曰:「裕陵尝却徽称,为万世法,上躬行之是也,奈何纵谀以亏盛德乎」?
卒报罢如公言。
一旦如有不乐者,力祈补外,得徽猷阁待制、知宣州
未陛辞间,改兴仁府
府有戍卒,其将邹迪不能制,军卒王靖以众杀迪于庭,官吏骇散。
公闻,即出慰抚,号令详明,徐遣亲兵蹑之,悉擒无所脱。
即手檄开示大信,以其馀。
是日,兴仁微公几大乱。
初,兴仁俗懻忮难治,公不忍威制而宽抚之,时以为仁。
至是变起仓卒,人皆褫气,公独坐阁决事如平时,而得群凶于谈笑间,人更服其勇。
岁终求罢,除提举南京鸿庆宫
奉祠数年,遂抗章请老。
既得请,淡然与世相忘。
遭金渡江,生涯焚剽,乃退居无锡西山之麓,结庐终焉。
杖屦婆娑泉石间,如是者七年不厌。
卒,年七十六。
手书遗奏,使其子上之。
书无一字欹倾,亦无一语及私者,人叹其忠。
阶自宣德郎十一迁为大中大夫
宜兴县食邑五百户。
妻沈氏,有贤操,封令人,先卒十五年。
子五人。
康祖,承务郎、知饶州永平监
宁祖左朝奉大夫致仕。
益祖,文林郎东平府曹掾
及祖,左奉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
庆祖承务郎
而康祖、宁祖亦前卒,庆祖陷敌中。
孙七人。
曰华、曰蘩、曰芾,登仕郎
曰荀、曰著、曰庄,将仕郎
公庄重清修而资长者,治官居家,皆有法度。
与人交,终始如一,趋人之急,甚于关身。
魏公释位而归,日娱侍膝下,不忍须臾去侧。
洎服丧,以孝闻。
太夫人春秋高,饮食起居汤熨必躬调护。
逮卒,几不胜丧。
性嗜书,每挟之与俱,虽耋老疾病流离,未尝一日废。
遭丧乱,失故居,并其本业亡之,未尝介意,独以书复完为喜。
文典雅,而尤长于诗,所赋几千篇,有《梁溪集》百卷,读之知得于圣人之学深也。
尝谓周衰数千载,士大夫无虑数百家,鲜有不失其传与其始之所以氏者,独蒋氏班班可谱,无世无人。
宋兴,太尉堂始用儒术致身华近,为嘉祐名臣。
魏公以从子继之,历四朝四十馀载,遂秉机政,功业文章,硕大光明,载于国史。
复躬清厚之德,完节而终。
公子五人,又俱力学登进士第,膺馆阁师儒之选者接踵于时。
皆申申孝谨,笃于名教,如汉万石君之家而文采过之,言东南家法之盛,未有能先之者也。
是宜为铭。
铭曰:
鲁别子六,蒋为始分。
太尉既显,乐安乃闻。
惟时魏公,以道事君。
出入四纪,有劳有
谁其似之?
公则有文。
惟始秀发,蔚如兴云。
跻于禁严,以屏辅军。
遂返丘壑,超然莫群。
天胡已之?
帝闵厥勤。
坐讫眉寿,初无戚欣。
诗书传家,既久益芬。
刻此玄石,寘之幽垠。
万古勿毁,德人之坟。
打毬诗 北宋 · 赵佶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锦袍骏马晓棚分,一点星驰百骑奔。
夺得头筹须正过,无令绰拨入邪门(原注:绰拨、邪门皆打毬家语。)
宋曹勋《北狩见闻录》 《北狩见闻录》:至真定府,徽庙乘马与二太子并骑入门,前有引旗,写“太上皇帝”,府中两街居人见旗皆恸哭,金人不较也。舍于府园净渊午门。请徽庙看打毬,自二太子以下皆入毬场,徽庙与肃皇后在厅上看,打毬罢,行酒,少顷,侍中刘彦宗具传太子之意,跪奏云:“闻上皇圣学甚高,欲觅一打毬诗。”其请颇恭。徽庙曰:“自城破以来,无复好怀。”遂作一诗写付彦宗云云。
用前韵戏公显 宋 · 张纲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初试梅妆寿阳,藁砧山上夜何长。
式微未尽闺中怨,束晰那辞补一章。
次韵公显蜡梅诗二首 其二 宋 · 张纲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愁里危肠日九回,今朝愁眼为花开。
一枝斜倚向人笑,应报上林春信来。
次韵公显木犀 宋 · 张纲
 押支韵
铺茸紫葵乱晴飔,点金寒菊栖短篱。
木犀韵高陋凡枝,顾与同阶墀。
香闻十里自绝奇,造物岂偏雨露滋。
閒见层出珠琲垂,鹅黄靛妆宫样宜。
烟销红日下薄帷,宴坐幽窗风度时。
颇觉飘飘兰蕙姿,着人不去催作诗。
李侯为续离骚辞,香草端从笔下移。
花前把卷不停披,何以酬君金屈卮。
次韵公显蜡梅诗二首 其一 宋 · 张纲
 押语韵
寿阳催妆花睡起,半额残黄娇欲语
香魂浮动满幽思,着莫春风暗相与。
李侯铁心似广平,笔力万钧谈笑举。
诗成夜诵更清绝,向来谁识袁临汝
句中有味应独知,吟罢馀甘发微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