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赐李远书 西魏 · 宇文泰
出处:全后周文卷一
昔李将军广亲有此事,公今复尔,可谓世载其德,虽熊渠之名,不能独擅其美(《周书·李远传》)。
过马嵬二首 其二 中唐 · 李益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
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一作因)离马嵬。
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此首一作李远诗)。
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赵婺州中丞齐处州谏议十四韵 唐 · 李缜
押词韵第七部
符守分圭组,放情在丘峦。
悠然造云族,忽尔登天坛。
求古理方赜,玩奇物不殚。
晴光散崖壁,瑞气生芝兰。
中有四瀑水,奔流状千般。
风云隐岩底,雨雪霏林端。
晶晶含古色,飕飕引晨寒。
澄潭见猿饮,潜穴知龙盘。
坐憩苔石遍,仰窥杉桂攒。
幽蹊创高躅,灵药馀仙飧。
携赏喜康乐,示文惊建安。
缣缃炳珠宝,中外贻同官。
末调亦何为,辄陪高唱难。
惭非御徒者,还得依门栏。
请祀岳渎亲申拜礼奏 中唐 · 裴堪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九
谨按旧仪。岳渎以祝版御署讫。北面再拜。證圣元年。有司上言曰。伏以王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于礼应有再拜之仪。谨按五岳视诸侯之礼。其日月以上。请依旧仪。五岳以下。署而不拜。制可。至开元修理五岳四渎。皇帝无亲祭礼仪。其祝文皆云。嗣天子某谨遣某官。敢昭告于某岳某渎之神。读讫皆申再拜。祭五龙神。但云献官再拜。此则有司行事。皆有拜文。今臣与礼官等通详典制。整办所宜。伏闻礼拟于时。议则求古。无文可质正者。则推类以明之。臣愚以为三才之尊。各申所极。尊有所统。礼亦宜差。若无比视。何以辨等。故礼云。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馀山川。视伯子男。议者以岳渎既比公侯。则礼如人臣矣。其于祭也。则人君不合有拜臣之仪。谨按五经通议云。星辰日月。五岳四渎。皆天地之别神从官也。因郊而祭者。缘天地之意。亦欲及之也。又礼记云。非其臣则答拜。郑元注云。不臣人之臣也。则星辰岳渎。既是天地从官。恐人君不得如公侯之礼而臣下之也。何以言之。王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星辰视昆弟。岳渎视公侯。以此明之。星辰岳渎。是天地之臣也。秩视人臣也。陛下与天地为子。遣使申祭。恐不合令受天父地母从官之拜。宜有以答之。故开元礼祭岳渎祝文。皇帝称名。又云谨遣。于义有必拜之文。是国家著礼以明神为敬。不以臣下为礼。以臣等所见。并请依證圣元年定制。有司行事。须申拜礼。
寄当涂李远 唐 · 许浑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赋拟相如诗似陶,云阳烟月又同袍。
车前骥病驽骀逸,架上鹰闲鸟雀高。
旧日乐贫能饮水,他时随俗愿餔糟。
不须倚向青山住,咏雪题诗用意劳。
寄岳州李外郎远(一作肱) 唐 · 温庭筠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
引用典故:宋玉悲 袁宏憔悴
含嚬不语坐持(一作支)颐,天远(一作近)楼高宋玉悲。
湖上残棋人散后,岳阳微雨鸟来(一作归)迟。
早梅犹得回歌扇,春水还应理钓丝。
独(一作唯)有袁宏(一作安)正(一作易)憔悴,一樽惆怅落花时。
李远获贵妃袜(各赋诗一首) 唐 · 李群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故物犹存事渺茫,把来忍见旧时香。
拗连绮锦分奇样,终合飞蝉饮瑞光。
常束凝酥迷圣主,应随玉步浴温汤。
如今落在吾兄手,无限幽情付李郎(《青琐高议前集》六)。
黄陵庙(一作李远诗) 唐 · 李群玉
押真韵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
轻舟短(一作小)棹(一作楫)唱(一作随)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重建东峰亭(有序) 唐 · 裴丹
押灰韵
大贤志勋略,琢石依崔嵬。
声容问古今,文字埋草莱。
仰想驻旌戟,仍闻建亭台。
胡为积岁荒,密迩无人开。
顾鄙作吏间,探幽来此隈。
披寻忽惊喜,叹咏空徘徊。
盼睐得殊境,卑高怯冗材。
薙芜碧藓出,芟竹鲜风来。
危槛架幽谷,飞轩标胜垓。
分明见城郭,毕竟抛尘埃。
叠嶂天外展,长溪林际回。
平原淡烟境,远壑生云雷。
物象宁极已,英灵信悠哉。
凄清汎瑶瑟,放浪酣金杯。
求古外凡意,立言悲自媒。
永怀紫芝客,眺览期相陪。
(清嘉庆十一年刊洪亮吉纂《泾县志》卷三一)(〖1〗清赵绍祖《泾川金石记》载宋蒋之奇跋云:「裴丹《东峰亭诗》十六句,其碑亡之久矣。初中裕得断碑以示余,有其诗并序,才十〖「十」字似为衍文〗六韵,而阙其十韵。今年至水西,及还,中裕以其碑见寄云:『白云院僧处琎掘土获之。』十六韵皆全,而缺二十馀字。其前六韵并序所缺字,则以断编正之。独后十韵中缺一字不可考。既而公曼复于民间访得一本为示,又补后所阙一字,遂为完篇矣。序虽不甚佳,而诗颇近雅,重刻之,所以存故事也。熙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尚书主客员外郎前殿中侍御史里行蒋之奇颖叔题。」)。
怀求古翁 唐 · 李商隐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引用典故:谢朓
何时粉署仙,傲兀逐戎旃。
关塞犹传箭,江湖莫系船。
欲收棋子醉,竟把钓车眠。
谢朓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上崔华州书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中丞閤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始闻长老言。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盖愚与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系今古。直挥笔为文。不能攘取经史。讳忌时世。百经万书。异品殊流。又岂能意分出其下哉。凡为进士者五年。始为故贾相国所憎。明年病不试。又明年复为今崔宣州所不取。居五年间。未曾衣袖文章。谒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识其面。恐不得读其书。然后乃出。呜呼。愚之道可谓强矣。可谓穷矣。宁济其魂魄。安养其气志。成其强。拂其穷。惟閤下可望。辄尽以旧所为发露左右。恐其意犹未宣泄。故复有是说。某再拜。
咏壁鱼(一作 宋 李远 诗) 唐 · 李远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
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
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蘋篇。
送贺著作凭出宰永新序 唐 · 李远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五
会稽贺凭。以著作郎出宰永新。其行也。其色似若有不怿者。一时学省宪府之友。咸共语之。举杜甫诗云。樽前失诗流。塞上得国宝。乃相与赋诗送别秦东亭。陇西李远独后至。举杯而前曰。子毋以邑小去国万里而难治。古者公侯之地方百里。自秦以来。大县且倍而过之。小县亦不下十室而有馀。汉晋以士为之宰。俾教其凿井耕田。养生送死而无憾。岁赋其租以供军士。且以偿士之直。非以荣禄之也。特养其廉以教民尔。士既得民社之寄。则早作夜止。尽心以理之。使讼平赋均。老弱无怀诈暴憎。斯无愧于取直。而不负其所寄矣。今永新之为邑也。僻在江南西道。吾闻牛僧孺之言。与荆楚为邻。其地有崇山叠嶂。平田沃野。又有寒泉清流以灌溉之。其君子好义而尚文。其小人力耕而喜斗。而其俗信巫鬼。悲歌激烈。呜呜鸣鼓角鸡卜以祈年。有屈宋之遗风焉。今子往而宰之。勿以险远难治而自贻伊戚也。以乐易近之。均其赋。息其争。因其利而役之。则无怨。明文王之政以教之。使知礼让。则尊君亲上。养老慈幼。悉知而劝于为善。自无怀诈暴憎之习矣。然后手挥五弦于堂上。乐其志高山流水间。一动一静。居仁由义。皞皞熙熙。同登寿域矣。吾属在宪府。与考绩黜陟之事。待子三载而来归报政也。勉之行无忘。
灵棋经序 唐 · 李远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五
夫灵棋经者。不知其所起。或云汉武帝命东方朔使之占兆。无不中者。朔之术用此书也。或云黄石公以此书授张子房。又有客述淮南王神秘之书。亦此书也。盖好事者倚声借价以重其术。岂尽数公为之乎。虽然。余闻之久矣。以其非经史之书。不以留意。及开成末。予将适闽中。闻其有建溪者。石斗而湍激。舟子猱立嵲屼。虽有贲育。皆汗而慄。况予之懦者乎。以其懦不自解。及至泗上。遇宗兄安。遂以懦状告。安曰。予闻建溪不应至此。盖谈者之过也。安有卜书。能决其惑。遂请而卜之。其词云。上下俱安。心不生奸。挺然无忧。勿信流言。乃笑曰。果流言不足信也。安即授予。遂携之闽。怡然无事。固信其书。又取决他疑。无不若目见。嗟乎。世所特轻者。未必不为至宝也。世之所重者。未足为美。一编之书。后显前疑。而况他乎。以是知士之显达穷饿。各有命数。不可以一途辩也。予观其书。似若有道者之为。以十二棋子三分之。上中下各四。一掷而成卦。即考书批词。尽得其理。意者上为天。中为人。下为地。三才之象也。十二棋子皆有文。其辞犹周易之辞也。棋布而成卦。遂目之曰灵棋。后予福州从事。居多暇日。凡集数十本。参而校之。去谬存真。备集于此。后贤观之。可以无疑。予在闽时。以其遐邈。乡国万里。水陆绵远。心常不安。一日卜之。得坦坦天衢之卦。其言甚美。意中以为信然。离闽数日。忽宸书降召为御史。则卦之前定。不其神乎。时唐会昌九年秋九月。尚书司门员外郎李远序。
哭李远 唐 · 卢尚书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
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棋。
洛下已传平子赋,临川争写谢公诗。
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
刘枣强碑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九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于南朝。坏于陈叔宝。然今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于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丽于江左。即南朝矣。或过为艳伤丽病者。即南朝之罪人也。吾唐来有是业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直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百岁有是业者。彫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练成句。虽不追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有与李贺同时。有刘枣强焉。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里。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王武俊之节制镇冀也。先生造之。武俊性雄健。颇好词艺。一见先生。遂见异敬。将署之宾位。先生辞免。武俊善骑射。载先生以贰乘。逞其艺如野。武俊先骑惊双鸭起于蒲稗间。武俊控弦不再发。双鸭联毙于地。武俊欢甚。命先生曰。某之伎如是。先生之词如是。可谓文武之会矣。何不出一言以赞邪。先生由是马上草射鸭歌以示武俊。议者以为祢正平鹦鹉赋之类也。武俊益重先生。由是奏请官先生。诏授枣强县令。先生辞疾不就。世重之曰刘枣强。亦如范莱芜之类焉。故相国陇西公夷简之节度汉南也。少与先生游。且思相见。命列将以襄之髹器千事赂武俊。以请先生。武俊许之。先生由是为汉南相府宾冠。陇西公日与之为笔宴。其献酬之歌诗。大播于当时。陇西公从事或曰。以某下走之才。诚不足污辱重地。刘枣强至重。必以公宾刘于幕吏之上。何抑之如是。公曰。愚非惜幕间一足地不容刘也。然视其状有不足称者。诸公视某与刘分岂有间然哉。反为之惜其寿尔。后不得已问先生所欲为。先生曰。司功椽甚閒。或可承阙。相国由是椽之。虽居官曹。宴见与从事仪埒。后从事又曰。刘枣强纵不容在宾署。承乏于掾曹。诎矣。奚不疏整其秩。相国不得已而表奏焉。诏下之日。先生不恙而卒。相国哀之恸曰。果然止椽曹。然吾爱客。葬之有加等。坟去襄阳郭五里。曰柳子关。后先生数十岁。日休始以鄙文称于襄阳。襄阳邑人刘永。高士也。尝述先生之道业。常咏先生之歌诗。且叹曰。襄之人只知有孟浩然墓。不知有先生墓。恐百岁之后。埋灭而不闻。与荆棘凡骨溷。吾子之文。吾当刊焉。日休曰。存既摭实。录之何愧。呜呼。先生之官卑不称其德。宜加私谥。然枣强之号。世已美矣。故不加焉。是为刘枣强碑。铭曰。
巳夫先生。禄不厚矣。彼苍不诚。位既过于赵壹兮。才又逾于祢衡。既当时之有道兮。非殁世而无名。呜呼。襄阳之西。坟高三尺而不树者。其先生之故茔。
岳阳楼记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六、《范文正公集》卷七、《皇朝文鉴》卷七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六、《东莱集注类编观澜文甲集》卷二二、《崇古文诀》卷一六、《古文集成》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都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麟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句 其三 宋 · 黄孝先
押支韵
恩同花上露,留得不多时(《能改斋漫录》卷一七 《能改斋漫录》:宿州营妓张玉姐,字温卿,色技冠一时,见者皆属意。沈子山为狱掾,最所种爱。其后明道中张子野先、黄子思孝先相继为掾,尤赏之。偶陈师之求古以光禄丞来掌榷酤,温卿遂托其家。仅二年而亡,才十九岁。子思以诗吊之。先是,子思有爱姬宜哥客死舟中,遗言葬堤下,冀他日过此得一见,以慰孤魂。子思从之,作诗纳柩中。其断章云云。)。
复州乾明禅院记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宋景文集》卷四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湖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天门市
或称离一切相,是之谓法;依十方佛,是之谓宗。予曰,不也。夫舍妄求真,必有二体;摈外修内,则立中间。是扰扰之群生,执种种之差别。弃大海之水,误认一沤;舍如意之珠,更求至宝。乃有三僧祇之辛苦,五浊恶之流浪。无缚求解,捏目取华。由是能仁悯怜,正眼提唱。法无可得而名说法,言虽终日而未尝言。不自阶升,径跻补处。自迦文灭度后二十八祖而兹土传教,达磨灭度后二百馀年而信衣不传。云雷普闻,子孙繁盛,法集禅丛之窟遍天下矣。复州者,揵江汉之北望,古曰景陵郡。乾明院者,直谯门之东趣,唐为开元寺。会昌之难,剪焉荆棘。劫火沈烬,山灵见鞭。像法中兴,改题院额。祀不失物,益作四事之严;天定胜人,复会六合之众。然或外请尊者,以号住持;或即付上首,以为传袭。教失厥序,人有其私。金注益殙,但取小乘之爱;井饮相捽,寖隳大事之缘。运之少还,物乃倾否。天禧中,比部员外郎邢若思来领州事,因目胜地,久为人废,乃率郡之大檀越及比丘众,奉公檄诣鄂州灵竹院,请今长老契隐以尸之。惟师逗西竺之上机,绍法眼之昆裔,纯熟众德,摧伏群魔,应以有情。既诣宝所,至上之日,黑白和会。露味灌洒,象王蹴踏。曾未期月,学徒至者盖百馀人。犹草之得阳春,如子之和鸣鹤。修复颓范,大兴层搆。乃有五台僧澄岸造僧堂,摄州司马李远向礼建三门行庑,长沙僧智亮作浴室,州校陈钊跨波为桥亭。不出十年,遂臻考室。或施璎络,或散香花。园公布金,海人上氎。什器帷帐,罔不周给。千楹攒注,类天宫之化成;百宝庄严,疑地神之通现。师之功德,可思议之哉!夫有为之谓缘,利他之谓广,无来去之谓妙,即心佛之谓顿,圆裹四者而不见其用之谓第一义。彼上人者,其庶几焉。宜其为巨海之舟航,大方之墙堑者已。师以仆尝任州幕,具知胜因,列状载勒,刻识为托。且欲令后付嘱者不私于己,其以吾为兹院之初祖也。矧国有著令,来者得不信受奉行之。时年月日记。
太子太师致仕赠司空兼侍中文惠陈公神道碑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一五、《黄氏日抄》卷六一、《文编》卷五八、《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七一、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颍川公既葬于新郑,其子尚书主客郎中述古等七人,具公之行事及太常之状、祁伯之铭以来告曰:「唯陈氏世有显人。我先正文惠公,历事太宗、真宗而相今天子,其出处始终之大节,可考不诬如此。故敢请以墓隧之碑」。予为考其世次,得其所以基于初、盛于中、有于终而大施于其后者,曰:信哉!陈氏载德,晦显以时。其畜厚来远,故能发大而流长。自公五世以上,为博州人。皇高祖翔,当五代时,为王建掌书记,建欲帝蜀,以逆顺祸福譬之,不听,弃官于阆州之西水,遂为西水人。皇曾祖齐国公讳诩,皇祖楚国公讳昭汶,皇考秦国公讳省华,皆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自翔已下,三世不显于蜀。至秦公,始事圣朝,为左谏议大夫。其配曰燕国太夫人冯氏。公其次子也,讳尧佐,字希元。举进士及第,累迁太常丞、知开封府录事参军。用理狱有能绩,迁府推官。以言事切直,贬通判潮州。自潮还,献诗数百篇,而大臣亦荐其文学,得直史馆,知寿、庐二州,提点府界诸县公事。丁秦公忧,服除,判三司都勾院、两浙转运使,徙京西、河东、河北三路,纠察在京刑狱。天禧三年,编次御试进士,坐误差其第,贬监鄂州茶场。未至,丁燕国太夫人忧。明年,河决滑州,天子念非公不可塞,乃起公知滑州。乾兴元年,作永定陵,徙公京西转运使以办其事。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副度支,拜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同知天圣二年贡举,知通进银台司。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知审官院、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其年八月,参知政事。居三岁间,凡三请罢。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行过郑州,为狂人所诬。御史中丞范讽辨公无罪,徙知庐州,又徙同州,复徙永兴,又徙郑州。累官至户部侍郎。景祐四年四月,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为人刚毅笃实,好古博学。居官无大小,所至必闻。其仁足以庇民,智足以利物,忠足以事上,诚足以信于人。潮州恶溪,鳄鱼食人,不可近,公命捕得,鸣鼓于市,以文告而戮之,鳄患屏息。潮人叹曰:「昔韩公谕鳄而听,今公戮鳄而惧,所为虽异,其能使异物丑类革化而利人一也。吾潮间三百年而得二公,幸矣」!在潮修孔子庙、韩公祠,率其州民之秀者就于学。知寿州,遭岁大饥,公自出米为糜以食饿者,吏民以公故,皆争出米,其活数万人。公曰:「吾岂以是为私惠邪?盖以令率人,不若身先而使其从之乐也」。钱塘江堤以竹笼石,而潮啮之,不数岁辄坏而复理。公叹曰「堤以捍患而反病民」,乃议易以薪土。而害公政者言于朝,以为非便。是时,丁晋公参知政事,主言者以黜公,公争不已,乃徙公京西。而笼石为堤,数岁功不就,民力大困。卒用公议,堤乃成。河东地寒而民贫,奏除石炭税,减官冶铁课岁数十万以便民,曰:「转运,征利之官也。利有本末,下有馀则上足,吾岂为俗吏哉」!太行山当河东、河北两路之界,公以谓晋自前世为险国,常先叛而后服者,恃此也。其在河东,凿泽州路,后徙河北,凿怀州路,而太行之险通。行者德公以为利,公曰:「吾岂为今日利哉」!河决坏滑州,水力悍甚,每埽下湍激,并人以没,不见踪迹者不可胜数。公躬自暴露,昼夜督促,创为木龙,以巨木骈齿浮水上下,杀其暴,堤乃成,又为长堤以护其外。滑人得复其居,相戒曰:「不可使后人忘我陈公」。因号其堤为陈公堤。开封府治京师,公以谓治烦之术,任威以击彊,尽察以防奸,譬于激水而欲其澄也。故公为政,一以诚信。每岁正月,夜放灯,则悉籍恶少年禁锢之。公召少年,谕曰:「尹以恶人待汝,汝安得为善?吾以善人待汝,汝其为恶邪」?因尽纵之,凡五夜,无一人犯法者。太常博士陈诂知祥符县,县吏恶其明察,欲中以事,而诂公廉,事不可得,乃欲以奇动京师,自录事已下,空一县皆逃去,京师果諠言诂政苛暴。是时章献明肃太后犹听政,怒诂,欲加以罪。公为枢密副使,力争之,以谓罪诂则奸人得计而沮能吏,诂由是获免。公十典大州,六为转运,常以方严清肃莅下,使人知畏而重犯法,至其过失,则多保佑之,故未尝桉黜一下吏。公贬潮州,其所言事,盖人臣所难言者。共平生奏疏尤多,悉焚其稿。其他文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野庐编》、《潮阳编》、《愚丘集》,多慕韩愈为文。与修《真宗实录》,又修《国史》。故事,知制诰者常先试其文辞,天子以公文学天下所知,不复命试,自国朝以来,不试而知制诰者,惟杨亿及公二人而已。公居官,不妄进取。为太常丞者十三年不迁,为起居郎者七年不迁。自议钱塘堤为丁晋公所绌,后晋公益用事,专威福,故人子弟以公久于外,多勉以进取,公曰:「惟久然后见吾守」。如是十五年。今天子即位,晋公事败投海外,公乃见召用。公初作相,以唐刘蕡所对策进曰:「天下治乱,自朝廷始,朝廷赏罚,自近始。凡蕡之所究言者,皆当今之弊。此臣所欲言,而陛下之所宜行,且臣等之职也」。天子嘉纳之。公在相位不久,其年冬雷地震,星象数变。公言王随位在臣上而病不任事,程琳等位皆在下,乃引汉故事,以灾异自责,求罢,章凡四上。明年三月,拜淮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康定元年五月,以太子太师致仕,诏大朝会立宰相班,遂居于郑。其起居饮食,康宁如少者。后四年,年八十有二,以疾卒于家。公居家,以俭约为法,虽已贵,常使其子弟亲执贱事。曰「孔子固多能鄙事」,作为善箴,以戒子孙。临卒,口占数十言,自志其墓。公前娶曰杞国夫人宋氏,后娶曰沂国夫人王氏。子男十人:长曰述古,次曰比部员外郎求古,主客员外郎学古,虞部员外郎道古,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博古,殿中丞修古,秘书省正字履古,光禄寺丞游古,大理寺丞袭古,太常寺太祝象古。秦公三子。长曰尧叟,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季曰尧咨,为武信军节度使。皆举进士第一人及第。三子已贵,秦公尚无恙,每宾客至其家,公及伯、季侍立左右,坐客蹙蹜不安,求去,秦公笑曰:「此学子辈耳」。故天下皆以秦公教子为法,且以陈氏世家为荣。公之孙四十人,曾孙二人。合伯、季之后,若子、若孙、若曾孙六十有八人。女若孙、曾五十有四人。而仕于朝者,多以材称于时。呜呼!可谓盛矣。铭曰:
陈氏高节,在污全洁。閟德潜光,有俟而发。其发惟时,自公启之。英英伯季,踵武偕来。相车崇崇,武节之雄。高幢巨毂,四世六公。惟世有封,秦楚及齐,尚书、中书,仪同、太师。祖考在前,孙曾盈后。公居于中,伯季左右。惟勤其始,以享其终。惟能其约,以有其丰。休庸显问,播美家邦。有远其贻,有大其继。刻诗垂声,以质来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