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令㴒呼韵。卒成六十韵 明 · 申光汉
押先韵 出处:企斋集卷之四
少年怀壮志,高视气无前。
仍趋学业道,用力输百千。
钦仰孔道高,欲钻颜氏坚。
见恶必相背,见善如比肩。
行道坦如砥,遂性直如弦。
寻常不负人,况复能欺天。
摆落俗间非,自拟无牵连。
昂昂出鸡鹤,皎皎擢水莲。
常闷世局促,顾身还自怜。
风埃白日黄,眼及甲乙年。
靡靡草玄黄,沟壑人相颠。
飘风卷屋茅,震电崩山巅。
忠良血染市,巷哭闻喧阗。
凤鸣久寂寞,王裾谁能牵。
青黄满朝贵,蛾眉争婵娟。
福亦不自中,祸亦不自边。
于时网漏鱼,转作蓬屡迁。
自惧燕处幕,又闷人待燃。
于昭祖宗灵,默佑在翻然。
日月丽晋邸,苍生颙望悬。
亨衢复开泰,蹙步中作延。
氛阴忽泮释,玉座开御筵。
同趋贡士列,望见日色鲜。
归来心自语,旧学当勉旃。
高咏旱麓篇,飞跃还天渊。
芹宫再试艺,得立诸生先。
思将一办诚,欲飞与天笺。
天心果不阻,玉署并群仙。
参闻众君子,讲理邃且玄。
发愤忘食事,且效三绝编。
多病被物猜,久上乞暇笺。
更侧高贤后,华裾曳联翩。
漏尽丝纶密,宫壶雨露偏。
揣分觉非称,素食愧清涟。
徒蒙天地造,未觉性情全。
答效微涓滴,惭闻命屡宣。
幸渠看汰浊,宜尔病缠绵。
银台梦遂阻,酒赋滞林泉。
生涯多汩没,涉世少便儇。
陈门席久弊,管榻坐成穿。
罪重恩便大,心宁病划痊。
骑牛观野稼,折柳当归鞭。
看诗或过风,读易未离乾。
自嘲成懒惰,亦喜性还专。
蹉跎良已矣,农圃可终焉。
闻道开新政,恩声解泽传。
起废有重叠,朝中且进贤。
玉烛元气调,天地忽高褰。
危机自趋安,紫极庆收权。
苏枯且救涸,馀泽及民川。
青春歌去汝,白发赋言旋。
脩门入憔悴,赤壁失翩跹。
有意姊女会,无劳清昼眠。
常师伯玉化,庶补仲由愆。
粗酬圣主恩,未死棹归船。
元亨当不负,乌鸭莫相捐。
当年孔德璋,敢勒山驰烟。
春风蕙芷路,秋雨姜芋田。
虽云野鹤怨,盟与白鸥缠。
知非有感。用旧韵 明 · 卢守慎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稣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一性真狐首,双眸只马头。
山穷伯玉岘,地入紫芝州。
干泽终浮计,逃名却巧犹。
平生邵康节,空里作奇楼。
次韵答载清所惠长韵 明 · 朴承任
押麌韵 出处:啸皋先生文集卷之一续集
仁里芳邻未百弓,落叶吹轻散还聚。
人间多事偪侧行,云龙馀恨追郊愈。
华馆尘埃记昨日,高卧君宁知此苦。
侵晨逐队群入幕,飞鸟在笼鱼在罟。
衣冠环坐一红炉,风缕不动山前树。
没人惊浪起时时,腰折头垂悲狎侮。
连浮巨白恣胸臆,三雅五经呕欲吐。
乾坤醉里马如船,入门夕照沈花坞。
一枕江湖梦千里,葭苇因缘伴渔父。
昏黄唤起妇举案,形骸九尺犹尘土。
眸昏头重股尚战,神损肠虚雷吼怒。
公然百疾起乘劳,可畏方知暑如虎。
颓然榻上横病躯,蝉翼功名慵进取。
谁能慰我我载清,早向芳洲揽宿莽。
生花椽笔草檄手,不惜明珠掷蓬户。
吟来斗觉牙颊清,冰霜爽骨惊自抚。
神观一醒已知感,更唤共赏名园午。
名园物色大铺张,不往期依金谷数。
知君怜我困缰绊,万丈羁愁齐彼岵。
春禽啼断绿阴浓,眼波已寒银津浒。
习池宁辞山简醉,月宫须看素娥舞。
君如陶令虽不饮,我与饮中仙人伍。
南图在迩别兴催,古有赠言今可补。
君能一一答吾望,然后我行非凉踽。
不尔匡床甘独卧,肯访大隐岩中主。
尹太守席。和尹子温所和韵 明 · 卢守慎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稣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龙去初遗剑,云乘再落蓂。
因山重都监,流恸倍羁停。
不见新知乐,犹存旧眼荧。
回头愧伯玉,五十二年零(尹时为山陵都监)。
过朴政丞(元宗)旧居 明 · 崔演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艮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天意厌昌日,民情思代时。
首开推戴策,重建太平基。
功岂曾专霍,心同则可伊。
人亡馀古宅,立马起遐思。
敕责贺琛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四
謇謇有闻,殊称所期。但朕有天下,四十馀年,公车谠言,见闻听览,所陈之事,与卿不异,常欲承用,无替怀抱,每苦倥偬,更增昏惑。卿珥貂纡组,博物洽闻,不宜同于闾茸,止取名字,宣之行路,言我能上事,明言得失,恨朝廷之不能用。或诵离骚,荡荡其无人,遂不御乎千里。或诵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贵矣。如是献替,莫不能言,正旦虎樽,皆其人也。卿可分别言事,启乃心。沃朕心,卿云,今北边稽服,政是生聚教训之时,而民失安居,牧守之过。朕无则哲之知,触向多弊,四聪不开,四明不达,内省责躬,无处逃咎,尧为圣主,四凶在朝,况乎朕也。能无恶人?但大泽之中,有龙有蛇,纵不尽善,不容皆恶。卿可分别显出,某刺史横暴,某太守贪残,某官长凶虐,尚书兰台主书舍人,某人奸猾,某人取与。明言其事,得以黜陟。向令舜但听公车上书,四凶终自不知,尧亦永为暗主。卿又云,东境户口空虚,良由使命繁多。但未知此是何使?卿云,驽困邑宰,则拱手听其渔猎,桀点长吏,又因之而为贪残。并何姓名?廉平击肘,复是何人?朝廷思贤,有如饥渴,廉平击肘,实为异事。宜速条闻,当更擢用。凡所遣使,多由民讼。或复军粮,诸所飙急,盖不获已而遣之。若不遣使,天下枉直,云何综理?事实云何济办?恶人日滋,善人日蔽,欲求安卧,其可得乎?不遣使而得事理,此乃佳事,无足而行,无翼而飞,能到在所,不威而伏,岂不幸甚?卿既言之,应有深见,宜陈秘术,不可怀宝迷邦。卿又云,守宰贪残,皆由滋味过度。贪残糜费,已如前答,汉文虽爱露台之产,邓通之钱,布于天下,以此而治,朕无愧焉。若以下民饮食过差,亦复不然。天监之初,思之已甚,其勤力营产,则无不富饶,惰游缓事,则家业贫窭,勤修产业,
以营盘案:自己营之,自己食之,何损于天下?无赖子弟,惰营产业,致于贫窭,无可施设,此何益于天下?且又意虽曰同富,富有不同,悭而富者,终不能设,奢而富者,于事何损?若使朝廷缓其刑,此事终不可断,若急其制,则曲房密室之中,云何可知?若家家搜检,其细已甚。欲使吏不呼门,其可得乎?更相恐胁,以求财帛,足长祸萌,无益治道,若以此指朝廷,我无此事。昔之牲牢,久不宰杀,朝中会同,菜蔬而已,意粗得奢约之节,若复减此,必有蟋蟀之讥。若以为功德事者,皆是园中之所产育,功德之事?亦无多费,变一瓜为数十种,食一菜为数十味,不变瓜菜,亦无多种,以变故多,何损于事,亦豪芥不关国家,如得财如法而用,此不愧乎人。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稔;乃至宫人,亦不食国家之食,积累岁月。凡所营造不关材官,及以国匠,皆资雇借,以成其事,近之得财,颇有方便,民得其利,国得其利,我得其利,营诸功德。或以卿之心,度我之心,故不能得知,所得财用,暴于天下,不得曲辞辨论。卿又云,女妓越滥,此有司之责。虽然,亦有不同,贵者多畜妓乐,至于勋附若两掖,亦复不闻家有二八、多畜女妓者,此并宜具言其人,当令有司,振其霜豪。卿又云,乃追恨所取为少,如复傅翼,增其搏噬,一何悖哉?勇怯不同,贪廉各用,勇者可使进取,怯者可使守城,贪者可使捍御,廉者可使牧民,向使叔齐守于西河,岂能济事。吴起育民,必无成功。若使吴起而不重用,则西河之功废,今之文武,亦复如此,取其搏噬之用,不能得不重更任,彼亦非为朝廷为之傅翼。卿以朝廷为悖,乃自甘之,当思致悖所以。卿云,宜导之以节俭。又云,至治者必以淳素为先。此言大善。夫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朕绝房室三十馀年,无有淫佚。朕颇自计,不与女人同屋而寝,亦三十馀年,至于居处,不过一床之地,雕饰之物,不入于宫,此亦人所共知。受生不饮酒,受生不好音声,所以朝中曲宴,未尝奏乐,此群贤之所观见。朕三更出理事,随事多少,事少,或中前得竟。或事多,至日昊方得就食。日常一食,若昼若夜,无有定时,疾苦之日,或亦再食。昔腰腹过于十围,今之瘦削,裁二尺馀,旧带犹存,非为妄说,为谁为之,救物故也。书曰,股肱惟人,良臣惟圣。向使朕有股肱,可得中主,今乃不免居九品之下,不令而行,徒虚言耳。卿今慊言,便罔知所答。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诡竞求进。此又是谁?何者复是诡事?今不使外人呈事,于义可否?无人废职,职可废乎?职废则人乱,人乱则国安乎?以咽废飧,此之谓也。若断呈事,谁尸其任,专委之人,云何可得,是故古人云,专听生奸,独任成乱。犹二世之委赵高,元后之付王莽,呼鹿为马,卒有阎乐望夷之祸,王莽亦终移汉鼎,卿云吹毛求疵,复是何人?所吹之疵,擘肌分理,复是何人乎?事及深刻绳逐,并复是谁?又云,治署邸肆,何者宜除,何者宜省,国容戎备,何者宜省,何者未须,四方屯传,何者无益,何者妨民,何处兴造,而是役民,何处费财,而是非急。若为讨召,若为征赋,朝廷从来,无有此事,静息之方,复何者,宜各出其事,具以奏闻。卿云,若不及于时大息其民,事至方图,知无及也。如卿此言,即时便是大役其民,是何处所?卿云,国弊民疲。诚如卿言,终须出其事,不得空作漫语。夫能言之,必能行之。富国强兵之术,急民省役之宜,号令远近之法,并宜具列。若不具列,则是欺罔朝廷,空示颊舌。凡人有为,先须内省,惟无瑕者,可以戮人。卿不得历诋内外,而不极言其事,伫闻重奏,当候省览,付之尚书,班下海内,庶乱羊永除,害马长息,惟新之美,复见今日。(《梁书·贺琛传》,时任职者皆缘饰奸谄,深害时政,琛遂启陈事条封奏,高祖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责深。)
东封赦书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泰山
门下。朕闻天监惟后。后克奉天。既合德以受命。亦推恩而复始。厥初作者。七十二君。道洽迹著。时至符出。皆用事于介邱。升中于上帝。人神之望。盖有以塞之。皇王之序。固可得而言也。朕接统千岁。承光五叶。惟祖宗之德在人。惟天地之灵作主。往有内难。幽赞而集大勋。闻无外虞。守成而缵旧服。未尝不乾乾终日。思与公卿大夫上下叶心。聿求至理。以宏我列圣。其庶几乎馨香。今九有大宁。偫氓乐业。时必敬授而不夺。物亦顺成而无夭。懋建皇极。幸致太和。洎乃幽遐。率由感被。戎狄不轨。唯文告而来庭。麟凤已臻。将觉悟而在薮。以故凡百执事。亟言大封。顾惟不德。初欲勿议。伏以先圣储祉。与天同功。荷传符以在今。敢侑神而无报。大节斯在。朕何让焉。遂奉遵高祖太宗之业。宪章乾封之典。时迈东土。柴告岱宗。精意上达。肸蚃来应。信宿行事。云物呈祥。登降之礼斯毕。严配之诚获展。百神偫望。莫不怀柔。四方诸侯。莫不来庆。斯事天道之介福。邦家之耿光也。无穷之休祉。岂独在予。非常之惠泽。宜其逮下。可大赦天下。自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昧爽已前。大辟罪巳下。罪无轻重。巳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咸赦除之。惟十恶死罪。不在此限。流人未达前所者放还。其有挟藏军器。亡命山泽。百日不首。复罪如初。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内外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等。四品已下加一阶。邠王守礼宁王宪岐王范薛王业各与一子三品官。公主嗣王郡主县主各与一子官。其应文武行从官。加阶之外。并赐勋两转。三卫引驾细引黄衣长上飞骑彍骑。先有武散官者加两阶。未给武散官者各赐勋两转。卫士马主戎车主幕士掌闲供膳太常。及仗内音声人。行署及蕃官□□并别敕杂色定名行从人。亦赐勋两转。缘大礼登山□□□从行事舆脚等官。三品已上特赐一阶。仍与一子□□□已下特赐一阶。仍赐勋两转。量与进改。其四军别□□山宿卫。及诸司上山执当官。三品己上赐爵一等。仍与一子出身。四品已下加一阶。赐勋两转。亦量与进改。其白身人及行署蕃官放蕃选。其山下升坛行事官。三品已上加爵一等。赐勋一转。四品已下加一阶。赐勋一转。选日稍优。诸献官及宿卫斋宫将军率中郎并郎将。并两京留守诸军节度使。并同升坛例。诸有职守押当非升坛例诸有职人加一阶。选日优量。其加阶应入三品五品人非特赐者。并依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敕节限。斋郎礼生见任官前资官已上人。并依资量材与处分。未出身者放出身。皇亲别敕承恩陪位者亦准此。诸州岳牧。四府长史。朝觐陪位者。泛阶之外。各赐勋一转。诸方使人及诸州父老宗姓。并从家子孙至岳不得陪位者。并赐勋一转。赐物五段。诸州及兖州道僧至岳见大礼者。并赐物五段。孔子后袖圣侯量才与处分。天下致仕官。各依本品赐一季禄并束帛。其陪位者。仍赐勋一转。诸蕃侯王酋长来会礼者。各加一官。至都节级并与赐物。其入朝留在边军人亦准此。其蕃中祗候衙官刺史县令。并赐物及袍带。突厥可汗小杀等诸国王。守护塞垣。岁月朝贡。并宜赐物。副使将往。侍老年百岁已上者版授下州刺史。妇人版授郡君。年九十巳上者版授上州司马。妇人版授县君。年七十巳上者版授县令。并妇人版级。量赐粟帛。其预见大礼侍老。各别加侍丁一人。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终身勿事。行人之家。及𩻴寡茕独。并疾病不能自存者。委州县长官倍加存恤。诸军行有文武散官已上者加一阶。白身者赐散勋一转。欠负官物逋悬租调。并宜放免。其行过州县。供顿劬劳。并贴顿百姓。有杂差科。并车马夫役者。并免一年租赋。兖州免二年租赋。当顿官人始末不绝者。与中上考。仍赐勋一转。朕永惟王业。繄赖旧勋。元首股肱。其犹一体。自武德已来功臣宰辅。或名存王府。遣嗣沈沦。或身无大故。衔屈泉壤。宜令所司访择申理。唐(此处隆字避元宗讳)元年六月二十六日立功官人。往属艰难。能尽忠义。今成大礼。何日忘之。宜各与一子出身。无子者任回与周亲之人。有司试策三道。等第收奖。朕躬陟天门。宿斋日观。时属严冬雪后。初夜风寒。朕因露立祈恩。誓欲代人当咎。俯仰之际。顿息霜飙。奠献之晨。变同韶景。诚荷上天垂祐。亦赖灵山吐祥。诗云。无德不报。宜封太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宜令所管崇饰祠庙。环山十里。禁其樵采。给近山二十户复。以奉神祠。率土之内。赐酺七(英华作五)日。任于村坊内宴乐。不得聚敛烦劳。其节文有未沾及者。所司比类奏闻。其封祠有数处行事者。从一处叙。赦书日行五百里。主者施行。
后土赦书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门下。昔者巡狩所至。柴瘗斯行。盖取诚享。以遵告类。朕恭承祖宗之烈。获主神祗之祀。夙夜祗畏。不敢荒宁。故勒兵朔陲。先展义于汾社。回旆脽上。遂有事于郊坛。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汉氏祈谷。未始正名。周礼降神。乃为徼福而巳。朕以天命之重。子道为先。惟兹精诚。在乎敦孝。庶蒙福于四海。期永康于兆人。是以率由旧章。敬恭明祀。严配之诚既展。奠献之礼又终。且春秋之义。大事在祀。斋祭之福。庶品维祺。岂独在予。而有斯庆。可大赦天下。自开元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昧爽已前。大辟罪已下。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官人犯赃及有罪被推者。本罪虽原。不得更令却上。仍别与处分。自先天已来。有杂犯流移人等。并配隶人等。各量移近处。左降官未经量移。及经量移未复本资者。奏听进止。天下遭损免州。应损户成(诏令作减)一分已上者。及供顿州。无出今年地税。如已徵纳。听折来年地税。逋租悬调。贷粮种子。欠负官物在百姓腹内者。并宜放免。其不损处(一作免)州。自开元十七年巳前。所有贷粮种子。负欠官物在百姓腹内者。亦宜准此。诸州缘供顿所差贴助夫。亦放其家今年地税。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终身勿事。诸州侍老。百岁已上赐粟七石。九十已上赐粟五石。八十已上赐粟三石。所由速付。勿淹旬日。太原潞州府侍老等。先已加恩。不在此例。亚献皇太子鸿赐物二千匹。终献庆王泽赐物一千匹。邠王守礼宁王宪辥王业各赐物一千匹。忠王浚已下各赐物三百匹。夹侍正衣进圭捧圭汝阳郡王淳等各赐物三百匹。皇太子夹侍正衣各赐物一百五十匹。裴光庭萧嵩。弼亮朕躬。宏益斯远。本有优异。何殊等夷。加阶赐爵之外。各与一子官。无子者任与周亲。仍各赐物三百匹。二王后各赐物二百匹。长公主各赐物三百匹。嗣王郡主县主赐物二百匹。行从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物八十匹。四品五品赐物六十匹。六品七品赐物四十匹。八品九品赐物二十段。升坛官三品已上特赐一阶。四品已下各加一阶。应入三品五品官阶相当。不限考数听得入。知顿使及判官修礼仪官撰玉册文官知顿御史加一阶。修坛场州刺史及书册官各赐物一百匹。其已有升坛职掌。从头处分。缘大礼有职掌官赐勋三转。行从官首末不绝及陪位官各赐勋两转。内外文武官。三品以上赐爵一等。四品己下各加一阶。致仕官三品已上赐物七十匹。四品五品各五十匹。行从蕃客鸿胪安置陪位见大礼者。宜赐物五十匹。节级分付。南北衙应宿卫斋宫官。及左右厢知兵马虞候总管已下。及判官别奏兼孔目官等。更加勋一转。前资官选日稍优与处分。白身人有资劳者。简选之日优与处分。无资荫者赐勋两转。南北衙行从三卫飞骑万骑引驾细引及监门直长主帅黄衣长上。各赐勋两转。仍各赐物五段。两营弩(一作弓)手六番并行。宜各赐勋两转。物五段。仍量折番役。诸卫彍骑及兵角弓手官马主掌闲幕士驾士供膳士供膳主习驭工人乐人杂户官户白身有职掌人合行从人等。各赐勋一转。物三段。其斋郎既是见任官。准坛上坛下有职掌官例处分。执弹三卫及礼生赞者。各减二年劳。无劳可减者。选日稍优与处分。流外行署从者各赐勋一转。有职掌者各赐勋两转。供顿州刺史同陪位官例。始末专知顿。官各与一中上考。蒲州刺史宝鼎县官同升坛官处分。管坛一乡百姓给复二年。蒲州侍老等。准太原潞州例降一等处分。武德初功臣。每有大庆。必存追远。业参运始。义合赏延。其子孙沈翳无在朝者。宜令勘实。即与一子官。唐(此处隆字避元宗讳)元年立功官等。艰难之际。诚效亦深。言念其初。岂忘终始。其三品已上各赐一品官。五品已上各赐紫金鱼袋。有亡没者优赠一官。仍与一子官。一子先得官者。选日优与处分。两京留守京兆河南尹四大都督府长史诸军节度副大使。准行从官例处分。诸方通表疏使人预见大礼。准陪位官处分。诸道战亡人家。仰州县存恤。不周济者。量事赈给。诸军健儿。别敕行人。各赐勋一转。仍令所司速勘会团奏。官写告身。送付诸道行人。或有身死被逃。犹徵课役。累及亲邻。即宜审勘。为其除削。皇亲中有文武才用堪任使者。委宗正具荐。当与奖擢。五岳四渎。名山大川。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辅相。各令致祭。务尽诚洁。赦书有所不该者。所司比类奏闻。亡命山泽。挟藏军器。百日不首。复罪如初。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率土之内。赐酺三日。赦书日行五百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主者施行。
藉田赦书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门下。昔者受命为君。体元立极。未有不谨于礼而能见教于人。朕其庶乎有惭作者。方册存而可举。旧章绝而复寻。自古所行。无一而废。将以上乞灵于宗社。下蒙福于黎元。朕兹精诚。天实降鉴。今嗣岁初吉。农事将起。礼有先于耕藉。义缘奉于粢盛。是所严祗。敢不敬事。故躬载耒耜。亲率公卿。以先万姓。遂终千亩。谓敦本之为小。何布泽之更深。宜有顺于发生。俾无偏于行惠。可大赦天下。自开元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昧爽已前。大辟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咸赦除之。其犯十恶死罪。不在赦限。自馀死罪。特宜配流岭南远恶处。官典犯赃本犯。至死贬与岭南远恶。左降官至流者亦量贬与远。官典配诸军效力。计赃至徒。仍不得重令却上。天下诸州。损免处地税先矜放。其非损免处。有贫乏未纳者。并一切放免。京兆河南府秦州百姓。有诸色勾徵。及逋悬欠负。亦宜放免。其在官典及仓督等腹内者。不在免限。天下色役。爰及支用。务令节减。并诸州贡赋。先令中书门下均融减省。宜准前敕。速即条奏。损免州税户钱未纳。并七等已上户租先未处分。及五色资钱课未纳。灼然不辨者。并放至蚕麦秋收已来赎纳。损免州逃兵健儿。承前访捉不获。合取籍人充替。自资送装送军。程期逼迫。颇亦辛苦。并放至蚕麦已后发遣。仍令所司预与军州计会。诸军征行人。并令州县存恤。其行人有父母年七十已上者。委本道采访使检责取实。牒报本军。即放还本贯。军司据阙数。募取健儿充替。行人及防丁有身亡者。为造棺榇。递还本处。诸州应发遣防丁。去本贯一千里已上。比来除正课之外。给一丁充资。多不济办。宜更量与资助。两京城内今年所有诸杂夫役。并宜免放。应须使役。以诸色钱和雇取充。农桑是时。不得妨夺。州县长官。倍加劝课。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𩻴寡茕独。不能自存。量加优恤。天下侍老。百岁已上版授上州刺史。九十中州刺史。七十已上上州司马。其九十以上。所由仍量给酒肉。各令存问。亚献皇太子鸿赐物二千匹。终献庆王潭赐物一千匹。邠王守礼等各赐物一千匹。忠王浚已下各赐物三百匹。夹侍正衣进圭捧圭汝阳郡王淳等各赐物二百匹。皇太子夹侍正衣等各赐物一百匹。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自其翊赞。诚有忠益。颁赏以序。等数须优。宜与一子官。仍各赐物三百匹。二王后各赐物一百匹。长公主公主各与一子官。仍各赐物二百匹。嗣王郡主县主各赐物一百五十匹。在京文武官见任及致仕。并诸色陪位官。一品赐物八十匹。二品七十匹。三品六十匹。四品五十匹。五品四十匹。七品六品三十段。八品九品二十段。节度使副大使三都留守京兆尹各一百匹。四大都督府长史诸道采访使各八十匹。诸赐物应两给者。从一处给。其耕官及侍耕官。各赐勋两转。丞相萧嵩与一子官。仍赐物二百匹。摄九卿诸侯等各与一子出身。仍各赐物一百五十匹。侍耕执牛官各赐物一百二十匹。升坛行事官修礼仪官及刺史判官等。更赐一阶。应入三品及五品官阶相当。减四考听入。摄司徒信安郡王祎。礼仪官韦绦。既不叙阶。祎与一子官。赐物二百匹。绦与一子出身。赐物一百五十匹。其升坛及修礼仪两兼者。从一加阶。应与一子官及出身者。若无子。听回与周亲。供奉及押阶不升坛。并坛下行事。及助耕勒牛官。别敕差中书门下差定人等。泛阶合入三品五品官阶至考未定者。待考定日听叙。非待考者赐勋四转。未承别赐者各赐一等。知顿使赐物一百匹。修坛场长官屯官撰玉册文官各赐物八十匹。书玉册官赐物五十匹。管藉田县令赐物六十匹。在东京文武官朝集使外官充十道采访使。并判官诸道节度副大使。并诸方通表使诸敕使判官。新除五品已上官未赴任都城畿县令见陪位者。三品以上转爵一级。四品已下进一阶。皇亲诸亲及九庙子孙不入等陪位者。并外文武官九品已上。各赐勋一转。诸蕃入朝及贺正蕃客应陪位者。共赐物五十匹。节级分付。南北衙行从宿卫斋宫者。及文武官押当有职掌。并诸色杂职掌。并应耕公卿从官等。各赐勋一转。万骑及飞骑见当上者。各赐勋一转。其宿卫斋宫者。加赐物三段。仗内坊侍诸色行从人。各赐物三段。彍骑番兵角弓手弩手官马主见当番。及留帖人掌闲幕士驾士供膳习驭工人乐人见当上有职掌。并庶人应耕者。各赐物三段。斋郎礼生赞者行事者。并减两年劳。无劳可减者。斋郎放出身。礼生赞者选口稍优与处分。三卫七色见当番。并流外行署及蕃官见上有职掌者。各转一勋。河南洛阳县陪位父老。各赐物五段。近坛百姓。各免今年杂差科。宗庙致享。务在丰洁。礼经沿革。必本人情。笾豆之荐。或未能备物。服制之纪。或有所未通。宜令礼官学士详议具奏。朕自临天下。二纪于兹。不敢荒宁。日加兢业。而灾眚未弭。黎人未康。若有由而然。则在予之责。有能直言极谏者。具以状闻。每渴贤良。无忘鉴寐。顷虽虚伫。未副旁求。其才有王霸之略。学究天人之际。智勇堪将帅之选。政能当牧宰之举者。五品已上清官将军都督刺史各举一人。孝悌力田。乡闾推挹者。本州长官勘实。有才堪应务者。各以名闻。致仕官久历清资。始终称著。年渐衰迈。情有可矜。量与改职。依前致仕。宗子中有才行著闻。比尚沈屈者。委宗正勘实奏闻。唐(此处隆字避元宗讳)元年两营立功官任。折冲并改与郎将。郎将改与中郎。其亡官失爵。量加收叙。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及自古圣帝明王。忠臣良相。并令所在长官以礼致祭。赦书有所未该者。所司比类奏闻。亡命山泽。挟藏军器。百日不首。复罪如初。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都城内赐酺三日。赦书日行五百里。布告遐迩。咸使知闻。主者施行。
华清汤池记 唐 · 陈鸿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二
元宗幸华清宫。新广汤池。制作宏丽。安禄山于范阳以白玉石为鱼龙凫雁。仍以石梁及石莲花以献。雕镌巧妙。殆非人功。上大悦。命陈于汤中。仍以石梁横亘汤上。而莲花才出水际。上因幸华清宫。至其所。解衣将入。而鱼龙凫雁。皆若奋鳞举翼。状欲飞动。上甚恐。遽命撤去。而莲花今犹存。又尝于宫中置长汤数十。门屋环回。甃以文石。为银楼谷船及白香木船。致于其中。至于楫棹。皆饰以珠玉。又于汤中垒瑟瑟及沈香为山。以状瀛洲方丈。津阳门诗注曰。宫内除供奉两汤外。而内外更有汤十六所。长汤每赐诸嫔御。其修广于诸汤不侔。甃以文虫密石。中央有玉莲捧汤泉。喷以成池。又缝缀锦绣为凫雁。致于水中。上时往其间。泛钑镂小舟以嬉游焉。次西曰太子汤。又次西少阳汤。又次西长汤十六所。今惟太子少阳二汤存焉。其穷奢而极欲。古今罕匹矣。
裴将军昊射虎图赞 唐 · 李翰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一
世称裴将军射虎。而不及见。驾部郎中兼侍御史荥阳郑公。博物好古。旌能尚艺。于裴氏子得其先人射虎图。传以示予。壮哉。古今之未有伦也。夫弧矢之用。所以服猛除暴。而威戎狄。故士生则以蓬矢射四方。君立则以五侯选诸侯。五侯之正。皆饰以熊虎猛兽之皮。象而射之也。昭除暴不若也。周官曰。张五侯则远国属。射而中之。威不庭也。昭昭乎除暴威远之义。盖射之大端。若杀不加有罪。威不及不庭。虽有百中之功。而无一发之矢。彀弓鸟下。舍矢猿号。工则工矣。是射之末节。开元中。山戎寇边。元宗命将军守北平州。且充龙苑军使。以捍蓟之北门。公尝率偏军。横绝漠。策匹马。陷重围。摇辘轳而百万洞开。驱橐驼而沙场一扫。声振北狄。气慑东胡。棱威大矣。而北平连山广野。地实多虎。择肉于人。如有飞翼。荐食边鄙。甚于戎夷。偫老忧而请焉。公于是屏车徒。去矛铩。曰。贾予馀勇。挺身以饵之。耽耽甝虓。烈烈腾逝。当其威怒也。百兽以伏。万夫莫亢。而公驰单骑。彀白羽。挑之使来。翼之而回。从容返视。咫尺旋玩。心即其度。手张其机。左射右拂。萦三謺四。中皆没羽。倒必应弦。毛纷血洒。腋洞心穿。或叱之而饵伏。或箠之而却走。将威有所胜。气有所全。精专于中。志正于内。故能以一人之力。战偫虎之命。使锯牙钩爪。戢而莫措。雷声电视。消而不扬。猛摧于柔。众怯于独。其为易也。若猎狐兔。联鹙鸧。虽有矫牙冠偫。亦垂头拓尾。应镝而毙。如此者几三十有一矣。其馀窜匿。不敢复出。大漠之南。千里罢扃。鸟兽咸若。山川以宁。胡人服艺畏威。不敢南牧。愿充麾下者五百馀人。兹所谓刚猛除暴。而戎夷格。昔汉飞将军亦为北平守。击胡有困辱之事。射虎有腾伤之患。其与将军神勇。非为侔矣。郑公既写其图。俾予赞之。词曰。
憬彼山戎,噬我封略。
有偫者虎,载肆腾搏。
边氓懔懔,若崩厥角。
将军出塞,屏黜车骑。
进马前当,挺身以饵。
威有所服,精有所聚。
气全以雄,力果而取。
震惊矍矍,虎反如鼠。
威武桓桓,人反如虎。
劲弓雷霹,长矢电激。
中口穿胸,贯心洞腋。
视如空皮,划若破的。
应发连毙,纷纭枕籍。
据鞍遥叱,挥箠逆击。
闭目沈冥,丧精擗易。
三军骇呼,万灵动魄。
海波为腾,塞草皆赤。
卞庄俟斗,方闻两获。
汉将如飞,几为所扼。
将军神勇,冠世超昔。
号猿未工,饮羽非敌。
弧矢之设,以威四方。
偫虎既夷,狄人来降。
收闼罢扃,山川以宁。
至今北荒,犹畏其灵。
独孤常州集序 唐 · 李舟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三
传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数成而文见矣。始自天地。终于草木。不能无文也。而况于人乎。且夫日月星辰。天之文也。邱陵川渎。地之文也。羽毛彪炳。鸟兽之文也。华叶彩错。草木之文也。天无文。四时不行矣。地无文。九州不别矣。鸟兽草木之无文。则混然而无名。而人不能用之矣。人无文。则礼无以辨其数。乐无以成其章。有国者无以行其刑政。立言者无以存其劝诫。文之时用大矣哉。在人贤者得其大者。礼乐刑政劝诫是也。不肖者得其细者。或附会小说以立异端。或雕斲成言以裨对句。或志近物而玩童心。或顺庸声以谐俚耳。其甚者则矫诬盛德。污蔑风教。为蛊为蠹。为妖为孽。噫。文之弊有至是者。可无痛乎。天后朝。广汉陈子昂。独溯颓波。以趣清源。自兹作者。稍稍而出。先大夫尝因讲文谓小子曰。吾友兰陵萧茂挺赵郡李遐叔长乐贾幼几。洎所知河南独孤至之。皆宪章六艺。能探古人述作之旨。贾为元宗巡蜀分命之诏。历历如西汉时文。若使三贤继司王言。或载史笔。则典谟训诰誓命之书。可彷佛于将来矣。呜呼。三公皆不处此地。而运蹇多故。惟独孤至常州刺史。享年亦促。岂天之未欲振斯文耶。小子所不能知也已矣。常州讳及。有遗文三百篇。安定梁肃编为上下帙。分二十卷。作为后序。常州爱士。而肃最为所重。讨论居多。故其为文之意。肃能言之。比葬。博陵崔贻孙又为神道碑。悉载行事。而痛其不登论道之位。崔公刚而好直。其词不党。君子谓之知言。昔班孟坚美汉得人之盛。曰文章则司马迁相如。又曰刘向王褒以文章显。是则四君子者。有汉之文雄欤。然而迁无乡曲之誉。亏大雅明哲保身之美。相如薄于贞操。有涤器受金之累。向无威仪。遗文以缪。而身几不免。褒多为歌颂。当时议者以为淫靡不急。其他无闻焉。大较词人多陷轻躁。否则愞狭迂僻。于事放弛。其能蹈履中道。可为物主者寡矣。孰与常州发论措词。皆王霸大略。孝悌之至。达于神明。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当官正色。不畏强禦。加之以仁惠爱物。吏民敬畏。而文又如是乎。其馀则二君既言之矣。今亶录崔氏之作。缀于篇末云尔。
登科记序 唐 · 李奕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六
选士命官。有国之大典。察言考行。先王之旧规。古者命于乡而升诸学。俾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而升诸司马。曰进士。进士者。谓可进而授之爵禄也。然则前(一作历)代选士。其科不一。洎圣(一作暨有)唐高祖。以神武而静天下。用文教而镇万姓。武德五年。帝诏有司。特以进士为选士之目。仍古道也。自乡升县。县升州。州升府。皆历试行艺。秋会贡于文昌。咸达(一作造)帝庭。以光王国。然后会偫后。谒先师。备牲牢。奏金石。尊儒教也。若明试其业。主张其文。覈(一作覆)能否于听览之间。定取舍于笔削之下。职在考功郎。后至元宗开元二十五年。重难其事。更命春官小宗伯主之。而业文志学之士劝矣。于是献艺输能。擅场中的者。榜第揭出。万人观之。未浃旬而名达四方矣。近者佐使外藩。司言中禁。弹(一作峨)冠宪府。起草粉闱。由此与能。十恒七八。至于能登台阶参密命者。亦繁有徒。所谓选才授爵之高科。求仕滥觞之捷径也。不其然欤。粤自武德。逮乎贞元。阅崔氏本记前后嗣续者。在吾宗为多焉。顾惟寡昧。获与斯文。因濡翰而为之序。贞元七年春三月丁亥序。
东城老父传 唐 · 陈鸿祖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
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宜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可听。父忠。长九尺。力能拽倒牛。以材官为中宫幕士。景龙四年。持幕竿随元宗入大明宫诛韦后。奉睿宗朝偫后。遂为景云功臣。以长刀备亲卫。诏徙家东云龙门。昌生此岁。趫捷过人。能搏柱乘梁。善应对。解鸟语音。元宗在藩邸时。乐民閒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上之好之。民风尤甚。诸王世家外戚家贵主家侯家。倾帑破产市鸡以偿鸡值。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贫者弄假鸡。帝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傍。召入为鸡坊小儿。衣食右龙武军。三尺童子入鸡偫。如狎偫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护鸡坊中谒者王承恩言于元宗。召试殿庭。皆中元宗意。即日为五百小儿长。加之以忠厚谨密。天子甚爱幸之。金帛之赐。日至其家。开元十三年。鸡笼三百。从封东岳。父忠死泰山下。得子礼奉尸归葬雍州。县官为葬器丧车。乘传洛阳道。十四年三月。衣斗鸡服会元宗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男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昭成皇后之在相王府。诞圣于八月五日。中兴之后。制为千秋节。赐天下民牛酒。乐三日。命之曰酺。以为常也。大合乐于宫中。岁或酺于洛。元会于清明节。率皆在骊山。每至是日。万乐具举。六宫毕从。昌冠雕翠金华冠。锦袖绣襦裤。执铎拂导偫鸡。叙立于广场。顾眄如神。指挥风生。树毛振翼。砺吻磨距。抑怒待胜。进退有期。随鞭指低昂不失。昌度胜负既决。强者前。弱者后。随昌雁行归于鸡坊。角抵万夫。跳剑寻撞蹴毬踏绳舞于竿颠者。索气沮色。逡巡不敢入。岂教猱扰龙之徒欤。二十三年。元宗为娶梨园弟子潘大同女。男服佩玉。女服绣襦。皆出御府。昌男至信至德。天宝中。妻潘氏以歌舞重幸。于杨贵。夫妇席宠四十年。恩泽不渝。岂不敏于伎谨于心乎。上生于乙酉鸡辰。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矣。上心不悟。十四载。胡羯陷洛。潼关不守。大驾幸成都。奔卫乘舆。夜出便门。马踣道阱。伤足不能进。伏入南山。每进鸡之日。则向西南大哭。禄山往年朝于京师。识昌于横门外。及乱二京。以千金购昌长安洛阳市。昌变姓名依于佛舍。除地击钟。施力于佛。洎太上皇归兴庆宫。肃宗受命于别殿。昌还旧里。居室为兵掠。家无遗物。布衣憔悴。不复得入禁门矣。明日复出长安南门道。见妻儿于招国里。菜色黯焉。儿荷薪。妻负故絮。昌聚哭诀于道。遂长逝。息长安佛寺。学大师佛旨。大历元年。依资圣寺大德僧运平。往东市海池立陁罗尼石幢。书能纪姓名。读释氏经。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建僧房佛舍。植美草甘木。昼把土拥根。汲水灌竹。夜止观于禅室。建中三年。僧运平人寿尽。服礼毕。奉舍利塔于长安东门外镇国寺东偏。手植松柏百株。构小舍居于塔下。朝夕焚香洒扫。事师如生。顺宗在东宫。舍钱三十万。为昌立大师影堂及斋舍。又立外屋。居游民取佣给。昌因日食粥一杯。浆水一升。卧草席絮衣。过是悉归于佛。妻潘氏后亦不知所往。贞元中。长子至信衣并州甲。随大司徒燧入觐。省昌于长寿里。昌如已不生。绝之使去。次子至德归。贩缯洛阳市。来往长安间。岁以金帛奉昌。皆绝之。遂俱去不复来。元和中。颍川陈鸿祖携友人出春明门。见竹柏森然。香烟闻于道。下马觐昌于塔下。听其言。日之暮。宿鸿祖于斋舍。话身之出处。皆有条贯。遂及王制。鸿祖问开元之理乱。昌曰。老人少年以斗鸡求媚于上。上倡优蓄之。家于外宫。安足以知朝廷之事也。然有以为吾子言者。老人见黄门侍郎杜暹出为碛西节度。摄御史大夫。始假风宪以威远。见哥舒翰之镇凉州也。下石堡。戍青海城。出白龙。逾葱岭。界铁关。总管河左道。七命始摄御史大夫。见张说之领幽州也。每岁入关。辄长辕挽辐车。辇河间冀州佣调缯布。驾轊连軏。坌入关门。输于王府。江淮绮縠。巴蜀锦绣。后宫玩好而已。河州燉煌道。岁屯田实边食。馀粟转输灵州。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关中粟麦。藏于百姓。天子幸五岳。从官千乘万骑。不食于民。老人岁时伏腊。得归休。行都市閒。见有卖白衫白叠布。行邻北𢌅间。有人禳病。法用皂布一尺。持重价不克致。竟以幞头罗代之。近者老人扶杖出门。阅街衢中。东西南北视之。见白衫者不满百人。岂天下之人皆执兵乎。开元十二年。诏三省侍郎有阙。先求曾任刺史者。郎官缺。先求曾任县令者。及老人见四十三省郎吏。有理刑才名。大者出刺郡。小者镇县。自老人居大道傍。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朝廷沙汰使治郡。开元取士。孝悌治人而已。不闻进士宏词拔萃为之。其得人也。大略如此。因泣下。复言曰。上皇北臣穹庐。东臣鸡林。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三岁一来朝会。视之礼容。照之恩泽。衣之锦絮。饫之酒食。使展事而去。都中无留外国宾。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长安中少年有胡心矣。吾子视首饰华服之制。不与向同。得非妖物乎。鸿祖默不敢应。而罢去。
授崔珙凤翔节度使制 唐 · 沈珣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三
门下。乃眷岐阳。襟汧拥汉。古称右辅。以扶助王圻。今为别京。以屏翰戎落。载烦元老。往抚旧邦。实资经国之谋。高副安边之寄。守太子少保崔珙。禀粹岳灵。挺生国戚。门容驷马。族盛八龙。胸襟洞开。智略辐赴。早以茂业。践于台衡。宣力致君。有犯无隐。怙叔敖之喜愠。体伯玉之卷怀。洎服休天朝。保洛邑。诚明之道。华皓不踰。能全素履之真。雅得大臣之体。方叔之猷克壮。师尹之望攸归。朕以保塞禦戎。深图良算。馈军艰食。常在劳怀。由是渴王商之仪刑。伫营平之筹画。伏蒲之奏。前席忘疲。既符咨岳之求。宜举斋坛之典。自阃以外。尔实专之。断守宏才。庶集吾事。勉敷恩信。务洽华夷。且慰恩思。善图政柄。峻槐庭之礼命。宠茅社之侯封。服我徽章。敬兹有土。
内德论 唐 · 李师政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七
若夫十力调御。运法舟于苦海。三乘汲引。坦夷途于火宅。劝善进德之广。七经所不逮。戒恶防患之深。九流莫之比。但穷神知化。其言宏大而可警。去惑绝尘。厥轨清邈而难逃。华夷士庶。朝野文儒。各附所安。鲜味斯道。自非研精以考真妄。沈思而察苦空。所以立匪石之信根。去若网之疑盖。远则净名妙德。宏道胜而服勤。近则天亲龙树。悟理真而敦悦。罗什道安之笃学。究元宗而益敬。僧睿慧远之归信。迄皓首而弥坚。迈士安之淫书。甚宣尼之玩易。千金未足惊其视。八音不能改其听。闻之博而乐愈深。思之深而信弥笃。皆欲罢而不能。则其非妄也必矣哉。我皇诞膺天命。宏济区宇。覆等苍旻。载均厚地。扫氛祲。清八表。救涂炭。宁兆民。五教敬敷。九功惟叙。总万古之徽猷。改百王之馀弊。搜罗庶善。崇三宝以津梁。芟夷偫恶。屏四部之稊莠。遵付嘱之遗旨。宏绍隆之要术。功德崇高。昊天罔喻。但搢绅之士。祖述多途。各师所学。异论锋起。或谓三王无佛而年永。二石有僧而政虐。损化由于奉佛。益国在于废僧。苟明偏见。未申通理。博考兴亡。足證浮伪。何则。亡秦者胡亥。时无佛而土崩。兴佛者汉明。世有僧而国治。周除佛寺。而天元之祚未永。隋宏释教。而开皇之令无虐。盛衰由布政。治乱在庶官。归咎佛僧。实非通论。且佛唯宏善。不长恶于臣民。戒本防非。何损害于家国。若人人守善。家家奉戒。则刑罚何得而广。祸乱无由而作。骐骥虽骏。不乘无以致远。药石徒丰。未饵焉能愈疾。项籍丧师。非范增之无算。石氏兴虐。岂浮图之不仁。但为违之而暴乱。未有遵之而凶虐。由此观之。亦足明矣。复有谓正觉为妖神。比净施于淫祀。訾而谤之。无所不至。圣朝劝善。立伽蓝以崇福。迷民起谤。反功德以为疣。此深讪上。非徒毁佛。愚窃抚心而太息。所以发愤而含毫者也。忝赖皇恩。预沾法雨。切磋所惑。积稔于兹。信随闻起。疑因解灭。昔尝苟訾而不信。今则笃信而无毁。近推诸已。广以量人。凡百轻毁而弗钦。皆为讨论之未究。若令探赜索隐。功齐于澄什。必皆深信笃敬。志均于名僧矣。师政学匪钩深。识不臻妙。少有所闻。微去其惑。谨课庸短。著论三篇。辩惑第一。明邪正之通弊。通命第二。辩殃庆之倚伏。空有第三。破断常之执见。覈之以偫言。考之以众善。上显圣朝之净福。下折淫祀之虚诽。徒有斯意。实乏其才。属词鄙陋。援證庸浅。虽竭愚勤。何宣圣德。庶同病而未愈者。闻浅譬而深悟也。如籓篱之卉。或蠲疾于腹心。藜藿之餐。傥救喂于沟壑。若金丹在目。玉馔盈案。顾瞻菲薄。良足陋矣。
授李瑶云阳县令等制 唐 · 崔嘏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六
敕。李瑶等。京县理剧。纲曹纠违。书殿雠校之清閒。光禄膳馐之承副。从容于莲峰之下。筹画于云幕之间。苟非才能。不预斯选。以瑶等或职任脩举。或文业优长。用是被之宠光。旌此休问。各从其适。无忝已知。可依前件。
造大道天尊像记 唐 · 李撰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
有唐五十三祀。龙集敦牂。哀子李训谊撰谌衔恤在疚。寘怀靡所。永言报德。思树良因。敬立大道天尊及侍真像。粤若稽古。藐觌遂初。真宰贞乎得一。混成表于冲用。元之又元。迹超言象之域。惟恍惟惚。理冥视听之端。所以峒山顺风。劳乎靡索。汾阳御辩。窅然自丧。旷矣哉道之韫也。其寄于寥廓之场焉。至于玉笈宣徽。琅函吐秘。方壶神阙。蒙谷灵游。倏忽九陔。导飞廉而从敦圉。俯仰六合。戴列星而乘云气。固亦昭章逸轨。肸蚃孤风。淳化其瞭。幽契无爽。伏以先含贞载德。克懋柔仪。延庆台华。正位藩阃。动容资于典礼。发言光乎箴训。故纮綖是肃。粢盛无违。大当叶曜。中闺以睦。况倚闾分甘之泽。徙居侧䀎之规。义越人伦。恩深振古。重以凝神道域。抗志澄源。淮馆仪仙。参鸿宝之灵术。楚坛敷教。畅微言之盛范。儒元兼洞。真俗两该。德冠母仪。事高嫔则。岂图昊天不惠。积善无徵。咎罚奄钟。荼蓼俄集。训等痛缠过隙。感切风枝。泣血攀号。自期颠陨。祗奉严训。慈勉备隆。偷存视息。遄移气序。几筵寂寞。瞻望长违。创巨徒深。寄哀何地。所以贪及馀漏。祈福元宗。敬写真容。庶几终古。而土木非可久之致。镕铸为诲盗之先。肃奉冲规。图辉贞质。睟容伊穆。元仪有炜。金真摛耀。疑金阙之易奔。琳华扬彩。若琳房之可觐。霓裳交映。歘驾斯留。帝晨饰翠云之美。香童散朱陵之馥。载雕爰毕。式展咸祈。以此胜因。上资神理。伏愿栖真碧落。飞步黄庭。谒偫帝于天关。携列仙于云路。融心悬解。宅美希夷。注仪邻以同焕。指乾坤而齐极。介兹多祉。藩度惟隆。如山作固。永播熊章之烈。循陔自勔。冀申乌鸟之志。孔明在鉴。匪曰道遐。同心嘄阍。庶斯无拔。昔人衔哀罔极。铅椠腾声。柔纷克劭。义切张凭之诔。至德兴思。痛深陆机之赋。况清辉懋范。宛若前踪。瞻言景行。敢忘刊纪。馀魂弱喘。情不逮文。谨托真猷。直书心事。音仪日远。风烈空传。叩心感慕。终天何及。
茅山紫阳观元静先生碑 唐 · 柳识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二、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
道门华阳。亦儒门洙泗。盖元化振于此也。白日登升。有西汉茅氏兄弟。隐景遁化。有东晋许氏一门。袭明冲用。以阐道风。有梁贞白先生唐元静先生。开元中。元宗礼请尊师而问理化。对曰。道德经。君王之师也。昔汉文帝行其言。仁寿天下。次问金鼎。对曰。道德公也。轻举公中私也。时见其私。圣人存教若求生。徇欲则似系风。上悦。因加元静之号。无何。固以疾辞。东还句曲。先生讳含光。本姓宏。则天讳宏。改为李氏。考孝威。州里号贞隐先生。家本醇儒。广陵人也。夫性与道妙。则真有运无。古之学者。离有得有。不外观驰景。而内观驰心。不远思化金。而近思化欲。今之学者。多见反是。若乃行于真理。窅然观妙。先示正性。发明宗元。则元静其人也。年十三。辞家奉道。端视清受。慈向蠢动。闇室之中。如对君亲。时人见之。性情皆敛。幼工篆隶。或称过父。一闻此议。终身不书。所撰仙学传记。阙遗备载。又论二元异同。著真经及本草音义。而皆精详祛惑。穷理于学。如钟蕴声。其后师事华盖峰司马君。云篆宝书。倾囊传授。既而目之曰。真玉清之客。抱虚无而行功者。与道不穷。托幽阜而灭迹者。于德亦浅。承之自远。宜且救人。于是引后学升堂。禀元训也。先生元气不散。瑶图虚映。达灵已久。晦曜为常。动非用开。静非默闭。当吹万之会。若得一之初。应迹可名。常道不可名也。偫蒙求我。岂劳言说。孕育至化。虚融一心。心一变至于学。学一变至于道。同淑气自来。得之不见。所以抠衣而进。无有远迩。仰范元和。茂资全性者。若秋芳之依层巘。夏潦之会通川也。先生忘情于身。而慈于人。祯祥屡应。视同众象。士庶咨询。色授其意。尝令章坛闭院。醮火择薪。精微诚敬。率皆此类。曩者天书继至。务欲尊崇。公卿祈请。信无虚月。卒使元门之中。转见真璞。持慈俭之宝。归羲黄之风。至矣哉。我师教也。大历四年冬十一月。顾谓入室弟子韦景昭孟湛然曰。吾将顺化。神气恬然。若坐忘长往。时年八十七。灵云降室。执如生。据真经。斯乃秉化自由。仙阶深妙者也。门人等以为醴泉之味。饮者始知。我师之道。学久方见。愿叙真宗。以示于后。忝曾游道。敢述元风。铭曰。
古有强名。元精希夷。黄帝遗之。先生得之。纵心而往。与一相随。真性所容。太无同规。日行仙路。不语到时。人言万灵。我见常姿。元宗仰止。徵就京师。紫极徒贵。白云不知。遐方后学。来往怡怡。空有多门。真精自持。委顺而去。人焉能窥。元科秘诀。本有冥期。大历七年八月十四日建。
食货论 唐 · 柳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二
昔开元初。宇文融首以税客户籍外剩田户口色役之策。行于天下。其后天宝閒。韦坚又以穿广运潭兴漕之利。杨慎矜王鉷杨国忠等议财货之政。君子曰。融等之败也。岂不哀哉。诗云。人之多僻。无自立辟。融等之谓也。初元宗以雄武之才。再开唐统。贤臣左右。威至在已。姚崇宋璟苏颋等。皆以骨鲠大臣。镇以清静。朝有著定。下无觊觎。四夷来寇。驱之而已。百姓富饶。税之而已。继以张嘉贞张说。守而勿失。自后赋役顿重。豪猾兼并。强者以才力相君。弱者以侵渔失业。人逃役者。多浮寄于闾里。县收其名。谓之客户。杂于居人者。十一二矣。盖汉魏以来。浮户流人之类也。是时也。天子方欲因士马之众。贾将帅之勇。高视六合。慨然有制御夷狄之心。然惧师旅之不供。流庸之未复。思睹奇画之士。以发皇明。盖有日矣。而宇文融揣摩上旨。款关谒见。天子前席而见之。恨得之晚。言发融口。策合主心。不出数年之中。独立偫臣之上。无德而禄。卒以败亡。既而天子方事四夷。国用不足。多融之能。追而悔焉。于是杨崇礼又以善计财帛见幸。然廉谨自守。与人无害。故能获终。融死且十馀年。始用韦坚及崇礼慎矜。皆以计利兴功中人主。胁权相灭。为天下笑。而王鉷杨国忠威震海内。尤为暴横。人反思融矣。大凡数子。少者带数使。多者带二十使。判官佐使。遍于天下。客户倍于往时。主司守以取决。备员而已。四十年閒。覆族者五。弃人贾害。岂天道与。夫先王牧人之制。既富而聚之。以兴利也。俭则散之。以除害也。所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降及后代。亦克用乂。礼记曰。仓廪实而知荣辱。人苟不足而可理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观数子之意。欲竭人财。乘主之欲。殚天下之力以供国。窃王者之柄以徇已。奋其长觜。以鼓天下。于是权归掌握。利出胸臆。呼吸指顾。车舟沸渭于万里之外矣。狙诈既骋。拱袂而取公卿。窃富国安人以为名。纡青拖紫以为实。名实不其爽欤。且君以安人为忧。而融辈扰之矣。人以丰财为利。而融辈竭之矣。向之所利者。岂不反欤。而数子方自以为功无让。坐受富贵。斧钺已在其后。而谓身安于泰山。及其死之。菹醢不足以谢天下。岂不愚哉。于戏。以元宗之才业。为中兴君。奸臣一说。利动明主。坚等窥其馀烈。不顾万死者。贪爵禄也。盖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