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乞申严度牒条法奏乾道八年六月 南宋 · 李彦颖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九
庐州僧惠宝、道隆将紫衣洗改作度牒,处州僧惠京将亡僧度牒改作新度牒,并行货卖,其可见者三十道。
今来皆已逃窜,即前后所卖不知几何。
以两州观之,四方万里如此类者又不知其几。
乞令有司将见行条法申严行下,仍戒饬州县,如有奉行不虔,将元失拘收去处令佐当职官重行责罚,典押人吏等一例断勒。
如人吏有卖受过钱物入己,计赃论,乃立板榜寺观庵院约束施行。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三之三七。第三册第二六八二页
何秘监作墓志铭书 南宋 · 郑良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八、《北山集》卷末、《敬乡录》卷四
尝谓世有公论,非大贤无所归;
人有至情,非知己无所诉。
然而道可污也,故公论或不得行;
天可胜也,故至情或不得用。
而大贤与知己,俱不易得也。
故忠臣义士或遭陷罔,赍志而没。
没之后,或遂至于名不称焉,岂不甚可哀耶?
所幸公论未始一日亡于下,至情未始一日昧于心,一旦道隆天定,而与大贤知己者遇,则事虽千载犹可白,而恨虽九泉犹可平也。
某用是敢以先君子之故,沥恳于阁下,惟阁下一俯听之。
伏念先君子幼学壮行,惟古是训,晚出经世,绩用炳然。
绍兴中被命守蜀,更六寒暑,而卒以尊君爱民竭忠尽瘁,为权臣所嫉忌,备诸险苦,谪死岭表,天下识与不识,无不为之痛。
后虽久已昭雪,而未得大贤名笔作为文章,以传远而信后,则公论徒溢于千万人之口,无益也。
葬之日,权臣之凶焰未息,不肖孤仅能叙次年月,以纳诸圹。
既乃负罪慄慄,周游四方,觊得伸于知己,以为不朽之托,而岁复岁,邈焉无从。
怀此至情,废寝忘食,常恐溘先朝露,则终抱不孝已矣。
天或矜之,特诱其衷,俾控投于阁下,亦切意阁下必慨然于此也。
恭惟某官以英才盛德,为西南之人杰。
扬历既久,入登华要,则山益高、斗益明。
凡诸大夫国人,皆得所矜式,而略无异议,则今之所谓大贤,可归以公论者,舍阁下其谁也?
我先君子守之状,阁下既知之矣。
当先君子出蜀时,阁下手送行之序,率俊造数千百人,追饯于舟次。
其序有曰:「人将强配之于诸葛武侯、韦南康之间,而不知公之肯居与否也」?
后三十二年,阁下衮衮登进,而某亦自外入,备数尚书郎,亟走上谒,阁下一见,相慰勉如平生交,且谓蜀人思我先君,果与武侯南康似。
噫,斯言可忘哉!
则愚之所谓知己,可诉以至情者,舍阁下其谁也?
夫如是而不披肝胆以告焉,则是先君子之潜德秘行,无时而可发矣。
某旧读韩昌黎文,见《张中丞传后叙》,每掩卷太息曰:「使我先君子而遇今之昌黎公,其亦犹是乎」!
张中丞固有李翰传,得昌黎公乃益显。
许远雷万春辈,非昌黎公,则朽腐而已耳,岂能流芳于后世耶?
呜呼!
今得所遇矣,且自谓加于前人一等矣。
昌黎公曰:「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州閒,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
盖谓从所经由得之,故审也。
而阁下于我先君子,则亲见而素闻。
昌黎公又曰:「两家子弟才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盖伤其后之无所辨明也。
而阁下之于某,则辱与之进,而每劳问焉。
此非加于前人一等耶?
阁下之慨然于此,盖可必无疑矣。
某于是勇于自决,谨缮录《家传》八卷,乡风拜手,以浼于执事者。
傥不摈拒,为一肆笔,勒为铭文,使永表于神道,则死者不死,某亦得与人子齿矣,其为德可以浅深计耶!
轻渎严重,状纸震越。
再请上寿成皇后尊号笺淳熙十六年二月七日 南宋 · 宋光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上、《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四五(第二册第一五○六页)
臣某言:今月初六日帅群臣上笺恭请上尊号曰寿成皇后,未蒙俞允者。
伏以谦虽盛德,过谦必至于过中;
父有常尊,事父当均于事母。
方鸿徽之再衍,乃挹损而弗居。
谨竭丹诚,荐干崇听。
中谢。)恭惟皇后殿下道隆坤载,行冠阃仪。
辅佐寿皇,修明内治。
以孝奉承于长乐,曲尽愉怡;
以恩顾复于眇躬,助成揖逊。
名号欲伸于归美,形容未极于毫分。
岂谓殿下卑以自持,却而不受。
使人子尊亲之意苟抑遏而弗伸,则国家旷代之仪将因循而莫举。
伏望勉从愚请,俯慰众心。
言顺事成,丕显一朝之盛;
天长地久,永延万世之休。
谨再奉笺陈请以闻。
周必大观文殿大学士绍熙三年六月 南宋 · 倪思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周益国文忠公年谱
门下:朕序进臣工,率循彝宪
延恩之峻职,在书殿以最高;
学士大名,非旧弼而莫畀。
眷予亚保,作牧上游。
爰播明缗,荐颁前命。
少保观文殿学士、判潭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充荆湖南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益国公食邑一万六百户、食实封三千八百户周某,道隆致主,德盛格天。
颛魁柄于两朝,用密藏于辅赞;
方维十国,绩蔼著于藩宣。
声实愈孚,眷怀深厚。
朕若稽皇祐,加奖昌朝,始创紫宸之穹班,用极鸿儒之殊宠。
矧如宿望,有迈昔贤,故于上印之时,尝焕出纶之渥。
兹申初诏,殆踰华衮之荣;
式茂新恩,尽复青毡之旧。
以示至公之道,以昭驭贵之权,丕耸民瞻,增雄帅阃。
于戏!
贤者素轻乎富贵,夫岂计得失之间;
朝廷莫重于名器,盖将寓黜陟之典。
注祗猷训,益懋勋庸。
可依前少保,特复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充荆湖南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益国公食邑食实封如故,主者施行。
问士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一、《圈点龙川水心二先生文粹》后集卷一七
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人道之大伦也。
昔者天□□□□□𨸒□为夷狄以限其外,□山川以别其内,而□□□□□□□五者□维□而□伦顺而不违,经立而□□□□□□可拱揖而使也。
至其解弛混并,蒙杂反覆□天地为□□□,日月为之侵蚀,阴阳不能为之神,寒暑不能为之□而况于人乎,况于草木昆虫乎?
《六经》之所载,百氏之所□,外乎此者为佛老,薄乎此者为申商,舍是而夷狄禽兽矣。
古之圣贤相与出其死力以奉之,动息俯仰不改,自暇逸也。
竭其诚,尽其性,德盛而道隆,盖有不谋而皆合者矣。
人心之才有限,天下之理无穷,于是有所竭尽而不能至,或至而得其偏者也。
或守此而违彼,或害彼而成此。
方其剡锋刃,甘鼎镬,至于其身有所不爱,而犯一世之所哀者焉,要以为不得已也。
其下则意出于幸而不能知其义之当否,而为之,则逆伦反经而已矣。
又下则畔弃而不顾,明犯于大恶而自安于小人者也。
夫是理之难明而天下之不能常终,岂其讲之有未明而信之有未笃欤?
彼圣人之所以全尽而无憾者何也?
今也群士而居之学,进人而裁诸义,谓是大伦而不知焉不可也,知而不能言不可也,言而不必于行,行而不求其合,滋不可也。
考之于古,验之于身,于是数者未必识其所以然,而得吾之所自信焉可也。
不然,则圣贤之责将谁归乎?
仲则二子名字序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五一、《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九
庆元戊午,予屏居箕山,林仲则之二子曰庚、曰武者自栗山来从予游。
明年,予将为武夷之行,而二子者亦且将冠,仲则以书来曰:「吾将易其童稚所命之名,而因以字之,愿以属子,可乎」?
予与仲则兄弟交最久,而二子者复从学于予,其何说之辞?
予观庚也悫,而武也敏,悫者恐其不志于学,而敏者恐其不力于行,故名庚以学之,名武以行之。
学之则闻见博,而虽愚必明矣;
行之则德日起,而虽柔必强矣;
故字学之曰伯明父,字行之曰仲强父
二子其勉之!
栗山之俗,率以长子主家于内,次子读书于外。
使主家者知学,则公平友爱之义笃,而家之道益和以昌;
读书者能行,则孝悌恭顺道隆,而所以读书者不但口耳之末而已。
不然,吾恐内焉妻孥之虑□,外焉子弟之职废,乖争陵犯之风将由是起矣。
故予之所以名而字之者,不惟就二子之质,而亦以因其俗;
不惟二子可勉,而凡栗山之从吾游者,盍皆有以思吾言哉!
冬至后二日北山黄干序。
发举谢乡帅(二)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三、《烛湖集》卷二、《启隽类函》卷五○
上公作牧,亦躬劝驾之劳;
畸士应书,仅齿登名之末。
羌众隽之所笑,抑有司之至明。
矧惟岩石之素瞻,而使宫墙之自托,是为徼倖,敢不知荣。
尝考周家致太平之端,深识先王命乡老之意。
夫贵为师保,本非一职之可名;
而分总郊圻,使董三年之大比。
出偕群吏,而举宾兴之礼;
入见天子,而献贤能之书。
道隆德骏,既足以使人才之向风;
事重体尊,尤所以示朝廷之敬士
邈中古之既降,喟此道之莫追。
郡之选举,几于具文;
主者好恶,或其私意。
祢鹗抱卑飞之叹,齐竽多滥吹之讥。
孰如今兹,适有幸会。
屈衮衣绣裳之重,为国求才;
使筚门寺窦之人,逢时自奋。
仰大公之在上,知小善之必收。
如某者生长穷乡,抱持朴学。
虽少而有志,初非富贵温饱之谋;
而壮且益贫,实有父兄门户之责。
三年之鸣未振,再鼓之气不衰。
忽惊铅椠之生光,不作陶钧之弃物。
顾雕虫篆刻之技,亦何足言;
然攀鳞附翼之途,或由兹始。
兹盖伏遇某官三朝公辅,一代宗师。
衣钵文章,五世袭为儒之贵;
鼎彝事业,九重深求助之思。
方虚左以迎归,岂居东之淹久。
兴怀场屋之际,垂意权衡之间,曾是妄庸,及于甄录。
某敢不益加砥砺,仰称作成。
与计吏偕,虽曰肩众人之下;
见大敌勇,或能策第一之勋。
安州修学疏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二、《则堂集》卷四
道隆儒,行复承平之旧观;
周畿首善,益讲学之新功。
念非得上栋下宇之安,无以为左诵右弦之所。
况一圣二大贤之衮黻,久已巍煌;
而四科七十子之仪章,迨今旷阙。
每当上丁蒇事之际,莫举从祀荐羞之彝。
虽道德之容瞻之在前,而品物之仪设之无所。
幸贤太守明风化之本,而郡同寮皆诗书之朋,以颍川抚循之心,行汉文翁劝奖之事。
苏醒山川之清淑,陶成井邑之温良。
能定能静能安,将见佩衿之骈集;
升俊升造升秀,伫观科第之蝉联。
凡在同盟,各垂光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