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吴文之会试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震泽集卷七
湖上轻帆彍去飙,燕云漠漠快鸿毛。
洛阳贾谊年犹少,蜀郡扬雄最高。
历块始知千里骏,当场谁是九方皋
洞庭自昔钟灵秀,不用夷亭俟海涛。
老马 晚清 · 谭嗣同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莽苍苍斋诗卷第一
败枥铜声瘦,危崖铁色高。
防秋千里志,顾影十年劳。
厮养封俱贵,牛羊气自豪。
咸阳原上骨,谁是九方皋
秋月篇寿干臣周宰取杜默李文定公迪诗例 元 · 王恽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二
五任称贤宰,平头数七旬。
分辉郎宿炯,钟秀曲山春。
怀宝须时用,腾蛟自蠖伸。
所期千室富,匪为一家贫。
文彩唐儒雅,规模汉吏循。
刃游无节错,佩服蔼纫。
讼简缘情得,民安为赋均。
处高希亮洁,宣化见恭仁
今岁逢初度,宾筵听具陈。
分安贫愈厉,诗健老能神。
报政长书最,居间任甑尘。
从容黄卷乐,浩荡白鸥驯。
大器成应晚,烟霄渐可邻。
既淹千里足,终遇九方歅
况复崇公道,明扬到逸民。
新除行有日,旧政说难伦。
湛露金茎湿,清樽雪蚁新。
朗吟秋月句,来醉白纶巾。
再拜添眉寿,无劳颂大椿。
愿同蟾窟,千岁郁轮囷。
承旨唐寿卿 元 · 王恽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秋涧集卷五
论士须诣实,相马先其神。
周秦何贵贱,变化存吾身。
唐侯金闺彦,动有鸾凤驯。
飘飘瀚海翮,上拂明月轮。
忆初识君面,转盼二十春。
朅来客京师,君为玉堂臣。
时于管中窥,斑斑见其文。
高适四十韵,便与作者邻。
青红桃李场,天葩散奇芬。
有德谅有言,君侯性訚訚。
最爱发策际,不迫意独臻。
理明中事机,士气借以氲。
重念朋友交,敬毅多不伦。
或者一颦笑,意在交相因。
令人气最短,标置分畦畛。
爱君略城府,吐词烂天真。
不作崖异奉,不学游说秦。
信厚等麟趾,为人解丝棼。
所以多士间,堂堂张吾军。
蹇予自结发,汎爱而亲仁。
当其立事岁,亦复求蠖伸。
长风万里浪,蹭蹬无纵鳞。
今虽老伏枥,尚友心犹振。
都城交游海,因依几当亲。
如君辱识久,办与陪祥麟。
人事有乖合,对面如离群。
徒从樽俎间,一笑倾冠巾。
只今友道衰,耐久将何人。
相马论其力,取友非所尊。
天机到没灭,君今九方歅
心期既有在,形迹不必云。
因题乐山咏,聊书代吾勤。
杜知郡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四、《龙云集》卷二一
某闻天地之间,生同性,长同状,凡相与为类者,何啻万端,要必一物不可缺,然后始可为世。
今计万物之绪,必将悉数而悬料之,则彼所以变相形而互相轧,与夫肆尚焉而独逝者,其初与人同,何以异?
惟其舍此之所独,兼彼之所同,去此平日之所无,取彼一时之所有,然后人与物始分两岐,而其一乃最胜处也。
有人于此,得其所谓最胜者而不善用,则往往束于见闻之卑,操先王已陈之刍狗为适时之具,而不知真知妙理,固有非循焉而得之者。
至于时之为士者,又特甚焉。
是故论神者则曰无乎不在,而不知无乎不在果何物也。
道者则曰无乎不为,而不知无乎不为果何为也。
以至析理则谈精粗,骋意则陈妙徼。
蔽庄老者鄙孔孟为粗迹,尚释氏者指伯王为馀事,徜徉恣肆,高出绳墨约束之外,而其下独不失为夸诞诡谲之论。
问其学,则策论大义而已;
问其所志,则科举而已。
一有述农桑之事,持鱼虫草木之说,则往往指为曲士。
呜呼,不知自谓为曲,而谓人为曲士也。
昔者九方皋之相马也,不论其皮毛而独取夫马之在内者。
庄周之语道,则以履狶之每下者为况,何则?
推其下则道之在上者故可知,而马之内直匿马处也。
然则卑浅近似之言,独可废哉?
某亦甚幸,生当太平,少从父兄之训,凡经传史氏、诸子百家之口,与夫翰林子墨之文章,盖无所不读。
中间独尝为书数万言,以窥先世废兴理乱得失之迹,贯穿驰骋,往往时有到处。
已而知其无补,则又独于暇日发为咏歌,相与献酬于闾里。
而其最下,乃有声音腔调之词出焉。
凡人情之变态,风月之情状,悲忧愉逸,骚条感发,下至草木虫鱼,山川鸟兽之髣髴,与夫童讴里语、闾巷鄙俚肤浅不根之说,搜括殆尽。
非敢以为能也,顾以谓苟可以备万物之所不能阙者,而用以为世,则凡此亦其一也。
今者伏承执事朅来此州,下车之始,事无巨细,一切拨去,敏若运肘。
而卑身下士,仅如平日之交游,故士无贤不肖,引领注视,唯恐以拜下风、望馀光为后时。
而某也适迫于奔走,侵寻及此,无一昔请见之阶,则独何能无慊然耶?
辄不自度,谨成《早梅》诗一阕,随事上献。
以势推之,初若渎冒,不识忌犯,而某之区区,顾有所谓不偶然者。
窃尝思,昔者优孟、淳于髡、优旃、方朔、郭舍人之徒,其辞类多诙谐污漫,及其久也,至有人主为之感悟,而后世史随亦不废。
以某之所为,独不得与夫数子者伍耶?
异时执事政益成,惠益孚,使此方之人,相与忻愉感戴,如子之亲父母,而閤境之内,薰太和,被膏泽,方且求操笔之士,著诗形容盛德而歌咏伟迹,则某于此时犹将倾囷而进,非特乎此。
王大令保母帖四首 其二 元 · 鲜于枢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姜侯才气亦人豪,办折区区漫尔劳。
不向骊黄求驵骏,书家自有九方皋
林山人抄题命书疏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三四、《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
市中卖卜,虽不逮于君平
海上乘槎,恐或逄于博望
试凭贱技,聊访异人。
勿谓非九方皋,亦曾识千里骏
且书半纪,何如一笑费千金;
若述平生,也胜万钱沽斗酒。
周南仲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一
往岁湖寺虽尝获一面,而病冗,不能款扣馀论。
后乃得见廷对之文,切中时病,深以叹服。
益恨相去之远,不得会聚,以讲所闻也。
兹辱惠书,又见季通,具道游从切磋之益,深以为慰。
比日雪寒,德履佳福。
熹顽钝之学,晚方自信。
每病当世道术分裂,上者入于佛老,下者流于管、商,学者既各以其所近便先入者为主,而又驱之以其好高欲速之心,是以前者既以自误而遂以自欺,后者既为所欺而复以欺人。
文字愈工,辨说愈巧,而其为害愈甚。
不有明者,孰能舍其旧而新是谋哉?
来喻许以所疑下询,幸甚。
大抵圣贤之言已是明白真实,说尽道理,读者但能虚心一意,循序致详,使其句内无一字之不通,则其道理无一毫之不察矣。
切不可为人大言相诳,如九方皋相马之说者,而妄意驰逐于言语之外也。
方宾王每书来,说得道理尽有归著,知与游从,可谓得友。
恐今已归嘉禾也。
周叔谨行,草草附此,不能究所言。
政远,切祈珍重。
巩仲至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九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四、嘉庆《武义县志》卷一○
春寒多病,未能奉一字,以为新岁之庆。
递中忽辱惠问,获闻比日幕中多暇,起处宁适,足慰驰情。
病益衰,无足云者。
示喻所苦亦已向安,甚善。
此疾最忌饮酒,若能痛节,当不药而愈也。
《楚词》脩未?
旋了旋寄数板,节次发来为幸。
古田《补音》此间无人写得,今寄一书与苏君,幸转托县官,差人赍去乡下寻之,就其传录尤便。
亦闻渠写本颇经删节,已嘱令为全录去矣。
然此尝编得《音考》一卷,音谓集古今正音协韵通而为一,考谓考诸本同异并附其间。
只欲别为一卷,附之书后,不必搀入正文之下,碍人眼目,妨人吟讽。
但亦未甚详密。
正文有异同,但择一稳者为定可也。
又可附此古田全书,俟旦夕稍暇,一面修写寄呈。
彼中不知已曾下手未?
亦望随得已了者节次寄来也。
若已详善,即此中本更不须寄去矣。
刘侍读书气平文缓,乃自经术中来,比之苏公诚有高古之趣。
但亦觉词多理寡,苦无甚发明耳。
大抵古人文字要当随其所长取之,难以一时所见遽定品目也。
李文叔论文诸说,向见林择之有之。
不曾写得,已书报令录去,或可并移书古田就取也。
画笥许观,甚幸。
傥得附名,尤所愿也。
聚星阁此亦已令草草为之,市工俗笔,殊不能起人意。
亦尝辄为之赞,今谩录去,幸勿示人也。
余君之作竟能否?
便中并望早寄及也。
林胡僧顷亦见之,盖叶公自有鉴赏。
其所使临摹者,必当时之善工也。
要之年来事事渐低,此等人物亦自日少一日,为可叹耳。
龟趺恐须作全者,向见所陨之元故亦在侧也。
吴生玄武信为奇笔,但龟背之文,正脊之甲五,应五行;
次甲八,应八卦;
又次甲廿四,应节气,亦自然之理。
此却不足,亦欠子细。
九方皋之相马,又不当以此论耳。
社记顷未之见,世间此等遗落不遇知者,可胜数哉!
放翁久不得书,欲往从觅一文字,所系颇重,又恐贱迹累其升腾,未敢启口也。
杨君枉顾,此其不易得,又有甚于前二公矣。
荥阳始亦甚趑趄,令汪季路百计胁之,乃肯听耳。
此君殊可念,有可垂手处,幸曲为拯拔也。
长乐刘君一书,烦为转达。
直卿云渠有知识在城中,已令批在书背,幸令人问之。
恐未有便,即告专介为送至县中,托县官遣人达之。
盖所编礼书在渠处,欲亟取来,趁此疾病少间之际,并力了之,故不可缓,切幸垂念也。
欲言甚众,书不能尽。
唯冀以时自爱,千万之祷!
悟老闻欲为志其塔,果尔,亦甚幸也。
职官分纪序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七
职官之书尚矣。
前世士大夫所著,如《汉官仪》、《魏官仪》、《唐六典》之类几卅家,而附见于类书中者,如《御览》、《通典》、《会要》之类又十馀家。
咸平中华阴杨侃始采诸家之书,次为《职林》,凡廿卷,号称精博,而断自五代以前,不及本朝之事。
元丰中,朝廷刺《六典》之文,傅有司之议,建文昌之府,立寄禄之格,制度炳然一新,可谓甚盛之举也。
而因时撰次,尚鲜其人。
富春孙彦同,雅意斯事,间因暇日,取《职林》而广之,具载新制,而又增门目之亡缺,补事实之遗漏,凡五十卷,号《职官分纪》,而古今之事于是备焉。
或曰:君子之学,当志其远者大者,杨氏之书,弊精神于名物,固已惑矣,孙氏又从而广之,不亦大惑与?
余窃以为不然。
何则?
九方皋知千里之马,而不知牝牡骊黄。
以皋为善观天机则可,使皋为天子诸侯之有司则惫矣。
此其所以为黄老家之言也。
儒者则异于是,不以内废外,不以精忘粗。
故上达天机之妙,而不堪天子诸侯有司之则。
纪官之事,仲尼尝学于郯子矣,何独于二子而疑之?
彦同嗜学好古,晚而不衰,有志士也,读其书可以知其为人。
元祐七年六月望日,秘书省校对黄本旧籍高邮秦观叙。
按:王敬之等刻《淮海集·补遗》。又见《职官分纪》卷首,《皕宋楼藏书志》卷五九。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九 元 · 曹伯启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十年辛苦益清贫,自叹儒冠果误身。
尽说世间骐骥少,年来谁是九方歅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其二十一 试马埭(我朝马政超越往代每当秋狝出塞考牧别群相其驽骏而调试之故知金埒编钱直是儿戏)乾隆甲戌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
试马榆阴锦埭平,流珠喷玉祗虚名。
骊黄牝牡皆形相九方皋相马在牝牡之外然马必骟而后得良牝牡皆不适用此盖列子假藉之词),骐骥惟当识性情。
百马图 元 · 吴存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五
史称陆牧二百蹄,此图所有今倍之。
人生得此不啻足,安用千户封君为。
水暖沙明芳草软,渴饮饥餐饱仍𩥇。
骄飞相逐怒相踶,独树磨残午阴转。
想见开元汧渭閒,未刻未烙天真完。
奚官三年一度贡,龙鬐凤臆归帝闲。
吾闻一鹗空百鸷,百马群中岂无骥。
凭谁唤起九方歅,骊黄之外观其神。
午日西溪宴集歌 明末 · 孙传庭
 押先韵
五月五日霁色鲜,西溪开宴罗群贤。
薰风微动水清涟,宝树琼枝纷四筵。
王郎善谑至独先,往往令人发狂颠。
雄饮真如吸巨川,髯张意兴凌青毡。
挥麈能谭秋水篇,曹生雅是青门传。
畏饮却知听管弦,窦叔愿者亦复然。
刘家兄弟殊翩翩,伯仲叔季华萼联。
阿侄文采独披宣,太学冯君任侠偏。
一掷能轻百万钱,弟充落魄爱逃禅。
两郎词坛何蹁跹,元三时花美女妍。
令我一见心诚怜,元瑞奇古薄丹铅。
欲夺苏韩印独专,相马常思九方歅
犹子修隐文行全,朝舞莱衣夕韦编。
宸居早著祖逖,群季俊秀皆惠连
独有六古堪比肩,余家大阮尽招延。
新叔扬州跨鹤还,不贪腰无十万缠。
纶叔脩饬自娟娟,吉叔临池笔如椽
常来醉倒习池边,健叔绝伎擅鸣弦。
时向新丰酒家眠,德叔尤喜酒如泉。
经叔□□美且鬈,瑞儿才知放纸鸢。
相与调笑弄潺湲,亲知骨肉相周旋。
固知此乐属性天,况复良辰美景骈。
少长杂列不问年,登高临水随其便。
主宾迭进摇画船,夹岸歌儿唱采莲。
鸣筝挝鼓声阗阗,柳外新月一钩穿。
长去少留素手牵,更纵兰桡破暝烟。
一曲沧浪意欲仙,曾闻沧海变桑田。
金谷兰亭久弃捐,及时我辈毋拘挛。
黄金台(阁试) 明末 · 倪元璐
 出处:倪文贞诗集卷上
吾将扬髯鼓腮,问乎昭王之金台。
提金呼人汝其来,壮夫面土心成灰。
宿瘤如有貌,想当不自媒。
嗟吁乎,士不爱鼎,王不好瑟。
燕王上取良金,荆王门下投奇璧。
璧固贱于玞,金亦不如锡。
吾闻燕王买骏燕山下,蹄鬣相逢多路马。
路马易嘶,路神易祈。
若俾骏马鸣自理,骏马宁死而骨耳。
马口瘖,人眼瞢,谁知者,九方歅
九方善相马,箧中无黄金。
嗟吁乎郭隗乐毅非高贤,燕台抗千金,燕士持一钱。
台高于天,士卑于渊
嗟吁乎今燕古燕。
赵炎先生九十寿诗 现当代 · 周学藩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周弃子先生集
光国人为瑞,维崧岳降神
勋崇廊庙秩,德润老成身。
昔者邦桢挺,时乎世运迍。
家声琴鹤美,物望凤麟珍。
西序通经早,南皮授业新。
论交推北海,学剑向东邻。
党籍云龙著,军符尺蠖伸。
遂襄开济盛,复感绎骚频。
吴楚偏师戍,衡湘一旅振。
敬乡谦建节,保境急安民。
布宪期群治,诛奸本至仁。
荣民忘昼锦,往事慨劳薪。
兵革仍郊垒,乾坤久战尘。
虾夷犹白虏,狗盗竟黄巾
疾苦烦诹访,流亡念抚循。
抒忠忱更笃,悯乱意多辛。
在莒宁微管,乘桴岂避秦。
元戎加倚畀,大政必咨询。
议席尊伦表,村居养性真。
静参禅悦理,健伫太平春
改岁初颁历,悬弧正及辰。
弥天辉吉曜,万口颂灵椿。
小子惭无似,粗诗阙具陈。
祇怜三语掾,迟遇九方歅
十骥咏(唐书回鹘传骨利干处瀚海北去京师最远入朝献马帝取其异者号十骥皆为美名曰腾霜白曰皎雪骢曰凝露骢曰县光骢曰决波騟曰飞霞骠曰发电赤曰流金𩢍曰翔麟紫曰奔虹赤厚礼其使) 其八 御赐燕色驹 明末清初 · 卢象升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玄之又玄迎旸耀碧燕以方毛尤肖轻疾(林质赞)
叆叇烟云覆碧蹄张仲素诗来时行尽金河道猎猎西风在碧蹄),朝来天厩杜甫骢马行天厩真龙此其亚)辽西
昨宵逐电刘昼论曰九方歅之相马也虽未追风逐电绝尘掣影而迅足之势固已见矣)分明见,八尺玄虬带障泥李白诗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王济事)
赠谢大 其一 清 · 梁佩兰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六莹堂集卷六
谁知能赋手,亦作射雕人。
讽托原无益,骁腾自有身。
剑抽三尺水,马别九方歅
看取乘风去,迢迢不动尘。
王武子相马图 元 · 范梈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六 故实类
偶然来厩吏,唤作九方皋
毁誉依名立,周旋逐物劳。
神驰风电足,眼冷雪霜毛。
事有遭逢者,骐驎固自高。
马号1955~1961年 现当代 · 聂绀弩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八部
王良造父九方皋,造次相逢瑞雪飘。
日日轩辕驱驽马,宵宵草豆实空槽。
曾闻买骨来多士,行见挥鞭上九霄。
嗟我老无千里足,唾壶完好未轻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