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杜知郡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四、《龙云集》卷二一
闻天地之间,生同性,长同状,凡相与为类者,何啻万端要必一物不可缺,然后始可为世。
今计万物之绪,必将悉数悬料之,则彼所以变相形而互相轧,与夫肆尚焉而独逝者,其初与人同,何以异?
惟其舍此之所独,兼彼之所同,去此平日之所无,取彼一时所有然后人与物始分两岐,而其一乃最胜处也。
有人于此得其所谓最胜者而不善用,则往往束于见闻之卑,操先王已陈之刍狗适时之具,而不知真知妙理固有非循焉而得之者。
至于时之为士者,又特甚焉。
是故论神者则曰无乎不在,而不知无乎不在何物也。
道者则曰无乎不为,而不知无乎不为何为也。
以至析理则谈精粗,骋意则陈妙徼。
庄老者鄙粗迹,尚释氏者指伯王为馀事,徜徉恣肆高出绳墨约束之外,而其下独不失为夸诞诡谲之论。
问其学,则策论大义而已
其所志,则科举而已
一有农桑之事,持鱼虫草木之说,则往往指为曲士
呜呼不知谓为曲,而谓人为曲士也。
昔者九方皋相马也,不论皮毛而独取夫马在内者。
庄周之语道,则以履狶每下者为况,何则
推其下则道之在上者故可知,而马之内直匿马处也。
然则卑浅近似之言,独可废哉?
某亦甚幸,生当太平,少从父兄之训,凡经传史氏诸子百家之口,与夫翰林子墨文章,盖无所不读。
中间独尝为书万言,以窥先世废兴理乱得失之迹,贯穿驰骋往往时有到处
已而知其无补,则又独于暇日发为咏歌相与献酬闾里
而其最下,乃有声腔调之词出焉。
凡人情之变态风月情状悲忧愉逸,骚条感发下至草木虫鱼山川鸟兽髣髴,与夫童讴里语闾巷鄙俚肤浅不根之说,搜括殆尽
非敢以为能也,顾以谓可以万物所不能阙者,而用以为世,则凡此亦其一也。
今者伏承执事朅来此州,下车之始,事无巨细一切拨去敏若运肘。
卑身下士,仅如平日交游,故士无贤不肖引领注视唯恐以拜下风、望馀光为后时。
而某也适迫于奔走侵寻及此,无一昔请见之阶,则独何能无慊然耶?
辄不自度,谨成《早梅》诗一阕随事上献
以势推之,初若渎冒,不识忌犯,而某之区区,顾有所谓不偶然者。
窃尝思,昔者优孟淳于髡优旃方朔郭舍人之徒,其辞类多诙谐污漫,及其久也,至有人主为之感悟而后世史随亦不废
以某之所为,独不得与夫数子者伍耶?
异时执事政益成,惠益孚,使此方之人,相与忻愉感戴,如子之亲父母,而閤境之内,薰太和,被膏泽方且操笔之士,著诗形容盛德歌咏伟迹,则某于此时犹将倾囷而进,非特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