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慈济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清源文献》卷一四、民国《同安县志》卷二五
通天下郡邑,必有英祠,表著方望,纳民瞻依。
然威德所被,远不过一二州,近不越境。
其烈以灵而显者,比比皆然。
是惟忠显惠侯
宅于漳、泉之介,自绍兴辛未距今垂七十年,不但是邦家有其象,而北逮莆阳长乐、建、剑,南被汀、潮,以至二广,举知尊事,盖必有昭晰于冥漠之间而不可致诘者矣。
按侯姓吴名本,生于太平兴国四年,不茹荤,不受室,尝业医,以全活人为心,按病投药,如矢破镝,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怪叵晓之状,亦就痊愈,是以厉者、废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午其门。
侯无间贵贱,悉为视疗,人人皆获所欲去,而远近咸以为神。
景祐六年卒于家,闻者追悼感泣,争肖像而敬事之。
属虔寇猖獗,居民鱼惊鸟窜,朝暮不相保,率请命于侯,未几,贼酋丧死,民获奠居。
于是相与德侯之赐,思所以竭虔妥灵。
岁在辛未,肇创祠,于是精爽振发,民欢趋之,水旱疾疫,一有欸谒,如谷受响。
时梁郑公当国,知其事为详,适部使者以庙额为请,于是有「慈济」之命。
越庆元乙卯,又为忠显侯之命。
开禧三年春夏之交,亢阳为沴,邻境赤地连数百里,独此邦有祷辄雨,岁乃大熟。
会草窃跳梁,漫淫至境上,忽有「忠显侯」旗帜之异,遂汹惧不敢入,一方赖以安全。
邑人又以其绩转闻于朝,于是有英惠侯之命。
先是,邑人欲增故居之祠而窘于财,一夕,有灵泉涌阶下,甘洌异常,饮者宿患冰释,自是求者益众,百役赖以具举,不数月而成。
门敞皇皇,堂崇䡾䡾,脩廊广庑,是赫是称。
既讫事,乡之秀民黄炎贻书属以记。
尝见今枢密曾公言:幼年苦风头疡,头几秃,就侯医辄愈,嘉定九年丙子岁右股赤肿,大如柸,惟祷于侯,不事刀匕之剂,未几日而平复。
因念畴昔双瞳幻翳,积久浸剧,百药俱试,如水投石,自分已为废人。
适有良医自言能游针于五轮间,小有差舛,如触琉璃而倒沆瀣。
人皆危之,赖侯之灵以迄,乃今渐还旧明。
例属东储,明发执经,横展侧读,粗免败缺,侯之休,何有终穷!
故喜书其事,且系以辞,俾乡人歌而祀之。
辞曰:
相紫帽兮大麓,傃英祠兮矗矗。
雕牖兮𧮳閜,楼楹兮烨煜。
萧炳兮饰五音,兰郁兮震澹心。
飞龙驾兮祥云舞,侯安留兮庆阴阴。
菑流行兮诉无所,侯有灵兮与天语。
语咨潦兮开云务,望云霓兮泽如霔。
悯婴疾兮砭剂莫施,祷于侯兮旋武而治。
扶衭欸谒兮道路累累,侯之济物兮利惠不赀。
灵胥摇兮朝天,车辚辚兮马翩翩。
将明为辅,泽区宇兮何千万年!
隗嚣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
智者为国,知所去就,大义既定,虽有得失,不为害也。
隗嚣初据陇坻,谦恭下士,豪杰归之,刑政修举,兵甲富盛。
一时窃据之中,有贤将之风矣。
然圣公乘王莽之败,拥众入关,君臣贪暴,不改盗贼之旧,败亡之势,匹夫匹妇皆知之矣。
举大众,束手称臣,违方望之言,陷诸父于死地,仅以身免。
光武河北入洛,政修民附,贤士满朝,群盗十去六七。
惩既往之祸,方拥兵自固,为六国之计。
谋臣去之,义士笑之,而与王元、王捷一二人以死守之。
始从圣公而不吝,终背光武而不悔,去就之计,无一得者。
至于杀身亡国,盖不足怪也。
刘表专制荆州,土广民众,势重于天下。
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二人皆求助于
方晏然自守,一无所与。
韩嵩说表曰:「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
果欲有为,起其弊可也。
如其不然,则将择所宜从,岂可拥甲十万,坐观成败。
求援而不能救,见贤而不肯归,此两怨必集于将军,恐不得中立矣」。
犹豫不能用,卒为曹公所并。
隗嚣、刘表,雍容风议,皆得长者之誉。
然其败也,皆以去就不明失之。
不如张鲁之庸,败亡之馀,知所归往,犹能保其后嗣。
《兵法》有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而不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辄殆。」夫惟知彼知己,而后知所去就哉!《栾城后集》卷八。又见《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古今人物记》卷一三。
郊祀大礼毕祭谢五岳四海四渎祝文(二)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玉堂类稿》卷一七、《中兴礼书》卷三二
乾道六年岁次庚寅某月朔日,皇帝慎伏为郊祀大礼礼毕,谨遣某官敢昭荐于东岳齐天仁圣帝、西岳金天顺圣帝、北岳安天元圣帝、中岳中天崇圣帝、西海通圣广润王、北海冲圣广泽王、东渎大淮显佑昭应长源王、西渎大河显圣灵源王、北渎大济清源王:伏以惇宗将礼,咸秩无文。
矧惟方望之祠,曾是封疆之阻。
敢告成于熙事,冀垂鉴于遐悰。
尚飨!
明州独孤使君员郎中文759年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年月日。
某官某乙。
谨以觞豆之奠。
敬祭于故某部郎中某州刺史员公之灵。
吴越𠌤岁。
元元艰食。
帝咨四岳。
分命于公。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忠而能力。
刚亦不吐。
出入台阁
将十五载。
动合律度。
言为程式。
及兹剖符。
衔疾受命。
而慨然有表正东夏
澄清江湖之心。
海隅苍生。
方望公以大庇。
朝廷搢绅。
期公以上台。
而悠悠苍天。
屈公以下寿。
时既须而命不与。
智未穷而生有涯。
呜呼哀哉。
昔公绣衣持斧。
予忝接武于朝。
公负谴投荒。
予亦左衽异域。
山川有间。
交情无极。
各随流波。
在天一方。
险阻艰难。
亦既备尝。
邂逅相遇。
荆蛮之乡。
惠而好我。
何日能忘。
浙右巨镇。
甬东孤城。
风烟相接。
吊伐同盟。
未及前驱。
莫申微诚。
遽闻沈疴。
忽间死生。
九原谁归。
万事长往。
夙昔欢爱。
无非梦想。
舟逝壑走。
吾将安仰。
只鸡之荐。
灵兮歆飨。
登家园遥听乐声即作词渔家傲 金 · 李奎报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东国李相国后集卷第四
鳞错万家遥可按。
玉楼高处褰罗幔。
应是筵开红锦烂。
方望断。
唯闻风送金丝慢。

缅想倡儿揎露腕。
娇颜捧酒流微盼。
日脚垂欹人不散。
遮老汉。
灰心煽起那堪乱。
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少保陈公神道碑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一、《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七、《南宋文范》卷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五九、道光《武康县志》卷一一
陈公讳贵谊字正甫,其先固始人,后徙名数于福清
曾祖确,赠少保
祖大刚,赠少傅
孝宗召,任翰林学士通奉大夫知制诰工部尚书,赠太师、福国公,始寓居湖之武康
妣郑氏,封淑人,赠齐国夫人
生子男三人,公其季也。
庆元五年,宁宗始亲策进士,公年十七,擢乙科。
上注视良久,福公时以起居郎入侍,荐绅荣之。
待选三年,授从事郎、瑞州推官
连丁齐国、福国忧,开禧元年,调安远军节度掌书记,辟差四川制置司书写机宜文字
嘉定元年,中博学宏辞科,授江南东路安抚司机宜文字。
三年,除太社令,充国子监别试所点检试卷官
寻改武学谕
四年,为国子录礼部贡院点检试卷官
寻迁太学博士
宰士建议更新楮券,以一易二,期迫而泉无所出,几以四五易一。
宰士心知其非,而耻于改令,反以流窜籍没从事
行之踰年,论报山积,楮直益损。
公因轮对言:「人主令行禁止者,以同民之所好恶。
楮券之令,乃使奸恶获逞,道路咨怨,非所以祈天永命、固结人心」。
因援熙宁新法为辞。
次言:「明锐果敢之才足以集事,而失于剽轻;
老成宽博之士足以厚俗,而失于循默。
孰若举之以众,取之以公」。
宰士摘新法等语以激怒时相,而尤衔「剽轻」之语,且谓公欲引类植党,人为危之,赖公论以免。
,除太常博士,以兄贵谦兼礼部郎官引嫌,除将作监丞,兼魏惠宪王小学教授
六年轮对,谓:「言路虽开,触犯忌讳者指为好名,切劘时政者指为玩令。
利害关于天下,是非公于人心,一人言之未已,或至累十数人言之,则又指为朋党。
是非易位,忠佞不分」。
当国者益不乐。
七年,除秘书郎出知江阴军
十年,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
十一年,召赴行在,未至除礼部郎官
明年秋造朝,时女真大扰淮蜀,公言:「人才所以立国,今旁蹊曲径,倖门四辟;
言路所以通下情,今媕阿循嘿,囊括不言。
民力已竭,而科敛之外,馈遗以谋进者未已。
军中耻言败北,则阵亡者不恤;
耻言奔溃,则逃窜者复招」。
又言:「婉顺巽从者是美疢也,非爱我也,宜屏之外之;
矫拂救正者是药石也,爱我也。
宜用之听之」。
时宰滋不乐,会公以葬子谒告,即嗾言者逐公,主管建康府崇禧观。
十五年秋,起知徽州
明年五月,诏奏事之任,除司封郎官
公见上,复伸前说,以中外文武之臣未有忠实不二可托缓急者,朝廷命令不审,监司郡守不恤民怨,将帅不恤士卒。
明年四月,兼翰林权直,兼玉牒所检讨官
会有事明堂,公首引包拯皇祐中乞因肆赦除聚敛掊克之弊,且谓当察州县府库致羡之由,仿成周邦飨必及死王事者之子与汉置羽林孤儿,专取从军死事之后,教以五兵。
今上即位,除宗正少卿,兼侍讲,兼权直学士院
寻迁起居舍人
宝庆改元,有诏举贤能才识之士,公既奉诏,乃言曰:「世以容嘿滞固为贤,以苛刻生事为能,以褊狭趣办为才,以轻疏尝试为职。
及兹初政,当求忠实正直、奉公爱民、知礼义廉耻而不越防范者以充中外之选」。
又奏:「成王之初,元臣故老警以无逸者,欲其克寿;
勉以敬德者,欲其永命;
期以岂弟者,欲其受命之长」。
识者知公爱君切而虑患深。
九月,除中书舍人,升兼直学士院
茂陵复土,建神御殿内侍以缮修受赏者猥众,公皆封还诏书。
郊祀有日,公以民生实艰,吏员尚众,征敛几于夺取,公费掩为私藏,宜大明黜陟,庶有以见帝于郊。
礼部侍郎,仍兼中书舍人
明年冬权刑部尚书,升修玉牒官,兼侍读
明年冬,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
都城灾,呜咽入对,乞罢燕游,招离散,给以米粟,假之室庐,尽蠲竹木征榷以通商贾,皆见纳用。
绍定五年春知贡举
秋七月,除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
六年冬,上始亲万机,进参知政事,兼佥书枢密院事
上面谕曰:「顷闻忧国之言,朕所不忘」。
于是人始知公有辅赞弥缝之功,世不尽知也。
端平元年夏,兼同知枢密院事权监脩国史、日历,仍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
王师入汴洛,公时已移疾,犹上疏力争。
盖自八月以后,凡五上章乞归,诏勉留之。
病益侵,转四官、加邑封致仕
于是官正议大夫,爵长乐郡食邑三千户、食实封陆佰户。
十月乙酉薨,年五十有二。
讣闻,上嗟悼,辍视朝一日,遣中使吊问,赙恤加等,赠少保资政殿大学士
元配程氏,故同知枢密院之女,封普安郡夫人
子叔建,将仕郎,早卒;
叔远承事郎、监西京中岳庙
叔迈,承奉郎
明年十二月丙午,窆于武康县之龙青坞。
叔远等状公之行以求识竁,予与公为同年进士,又同为柱下史,悉公之言行,不敢辞也。
始公为博士,为匠监丞,论事无所挠屈,与其兄益父时号二陈。
再召为郎,气节罙厉,权相滋患之。
忽托告以归,四请祠官,坚卧不起。
卜居武康前溪,泊乎无营。
新安当上,朝廷假奏事起公,既至则主爵司宗,侍经代言,守正不阿,物望逾美。
宝庆初政,言事者连拄权臣,轻者镌免,重者追褫窜流,以讫于死。
于是正人屏息,权燄益张。
公愀然忧之,与从臣一二同志者居中调护,虽几微不见于面,而随事正救,善类犹有所依。
故予尝疑士之出处去就当以洁身为贵,而孟子所谓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则又若不以必去为谅。
然则公决去于为郎之前,而迟回于记注之后,是孰为失得邪!
及观《易》之爻象,而舍然有感焉。
且《易》之初上一阳一阴者凡四,《遇》、《复》、《易》、《剥》是也。
《遇》之四应初,《夬》之三应上,盖以阳应阴于内,此不足言也。
而《夬》之九三内应一阳,独行,遇雨若濡,圣人虑其取忌于群阴也,则有「壮頄」之戒,有「无咎」之善。
《复》之六四下应一阳,中行独复,圣人虑其孤立而无助也,则断之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当是时,阳微阴盛,虽未足以有为,而孑然自奋,独为阳德之助,此惟道之从,利害皆非所计也。
然则枋臣擅朝、知藏瘝在之日,而公周旋其间,虽遇雨而若濡,终独复以从道,此人之所甚难者。
不宁惟是,权凶尚炽,公已密勿乎正邪之辩,亲政方新,公又能导达乎中外之情,盖又有人不及尽知。
则所谓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于公见之,是宜铭。
铭曰:
孰愦愦以茍容兮,独孜孜以首公。
孰耿耿以逢邮兮,独休休而处躬。
何前之介,而后之通。
介则循斯心之正,通乃济吾道之穷。
介而安,奚恤乎久外;
通而益,奚嫌乎居中。
况积氛之解駮,而大明之昭融,人方望治,天遽夺公。
将信眉于郁郁,卒赍志于梦梦。
千古之恨,一丘之封。
北行途中杂纪口号 其九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十八
已觉出门晏,荒谯正点更。
麦田思雪压方望雨雪。),游子喜天晴。
人面判霜割,马头看月明。
残星犹在眼,早见德州城
夏至日北郊礼成述事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四
玉琯四时运,赤云五月临。
应时修大祀,执礼秉微忱。
六幕锡坤庆(朝配正位及设黄五位皆各幕),八成中(去声)吕音。
黍田方望泽,曷惠企颙心。
祀天地议(二 元丰三年五月 北宋 · 陆佃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〇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
谨按《春秋》:文公三十有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
《左氏》曰:「犹三望,非礼也。
望,郊之细也,不郊,亦无望,可也」。
据此,不郊乃无方望,则有遇祀天及地神,而有方望之事明矣。
故《礼三正记》曰「郊后必有三望」。
先儒以为助天布功,是以祭天及之,皆于郊之明日。
且地之神以缘天遍祭,则虽祭地祇,实亦事帝而已。
故《中庸》曰:「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窃观张璪所请,陛下亲郊,夏日至祀地,自如议。
其冬至祀天之明日,准古方望之事,因令祀地北郊,而以海岳、四渎、山林、川泽之神,凡在圜丘壝陛旧从祭者,皆得与享;
亦遣冢宰摄事,并如夏至祀仪。
是则亲行大礼,合祭虽革,而天地之神自得同类以礼从祀,以昭陛下尊天亲地之义。
然而郊后必有方望之事,经證明白,固当考复。
至于祠地虽未有显据,而臣以伦类求之,方望且祠,则地祇助天布功,又其大者,安得而遗也!
谨按《舜典》,类有上帝而无日月星辰,禋有六宗而无太祖有山川而无大祇,《周官·大宗伯》祀有上帝而无五帝,有司中、司命而无司禄,祭有社稷、五祀而无大祇,有岳而无四渎,有山林川泽而无丘陵坟衍,享有先王而无先公,则祀所秩,上下比义,皆从可知故也。
恐臣末学,所论尚不至,乞以圣意裁之。
刘向 南宋 · 陈耆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八、《筼窗集》卷二
刘向学术未醇,而心事甚正。
其学见于事宣帝,其心见于事元、成。
夫神仙黄金,乃秦皇、汉武之所以乱亡者。
以通达能文,应名儒俊材之选,召见之初,疑有正论裨益,而所献者,淮南鸿宝秘书,及邹衍重道延命方而已。
名儒俊才果如是乎!
推是以往,则所谓讲论五经者,亦糠秕土苴尔。
虽然,不遇疾风,无以知劲草;
不遇恭、显、王凤,无以知刘向
汉家宗室固多,其朴实为汉者,特一向尔。
惜乎其无沉几深略也。
何者?
去小人之法,不在浅躁。
方望之、堪、向等,同心辅政,其力强,其年富,可以有为矣。
是时恭、显所以疑数子者,亦未甚也。
使有沉几深略以图之,未必无成。
奈何未白语泄,先受下狱免官之祸。
其启恭、显之疑,一也。
后上感悟,赐望之爵关内侯,而徵堪、向,欲以为谏大夫
事体方有可回之渐,正宜缓以待之,奈何使外亲上变事,复以此败。
其启恭、显之疑,二也。
二疑之馀,更相仇敌,等之忿恭、显日力,而恭、显之防等日深。
向之所以攻、显者,专以灾异,而恭、显之所以攻堪、猛者,亦以灾异。
地动殆为恭、显,此攻恭、显之言也;
以夏寒日青无光为堪、猛用事之咎,此攻堪、猛之言也。
正人指邪人为邪,邪人指正人为邪,不胜邪,则等不能害恭、显,而反为恭、显所害。
望之死于狱,则失一援矣。
堪死于瘖,则失二援矣。
盖望之、堪尚存,犹得扳连以成事;
望之、堪既死,则虽独抱忠肠,伥伥然何所依哉!
探本穷源,则实等始焉之轻发有以召之也。
或曰:向之攻王凤,非有所谓语泄之过,与外亲上变事之非也,胡为向之计终不行,而之奸终不去?
曰:不然。
恭、显虽擅权,未至如王氏之盛;
而向之攻王氏,又无望之、堪、猛之助也。
恭、显之奸,本亦可去,不能审其所以去;
王凤之奸,既难于去,亦终不可得而去。
此理之必然者也。
大抵去奸之事,出于上则易,出于下则难。
以元、成之蔽于、显、王,如彼其极,等欲以口伐代斧钺,难哉!
之用事既甚于恭、显,而成帝之孱弱,复甚于元帝
熟复传,元帝因地震感悟,下诏赐望之爵关内侯,徵堪、向欲以为谏大夫,是犹能侯望之而徵堪、向也。
望之自杀,天子甚悼恨之,乃擢堪为光禄勋,堪弟子猛光禄大夫给事中,大见信任。
是犹能擢堪、猛而大信任之也。
杨兴、诸葛丰之言,左迁堪、猛,暨庙灾、日蚀,乃召诸前言日变在堪、猛者责问,是犹能察诸臣之非而责问之也。
责问之后,徵堪诣行在所,拜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领尚书事;
猛复为大中大夫给事中,是犹能再徵而以为光禄大夫大中大夫也。
知之之心,不胜于恭、显谗之之口,以不终。
至于成帝,则异是矣。
奏《洪范五行传论》,则曰「天子心知忠精,故为兄弟起此论也。
然终不能夺王氏权」。
上谏延陵疏,则曰「上甚感向言,而不能从其计」。
其奏《新序》、《说苑》及上疏陈法戒,则曰「上虽不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至于上封事,极言王氏,则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
夫曰「休」者,其真情;
曰「思」者,其矫辞也。
能思,与不思一尔。
呜呼,唐德宗不以卢杞为奸邪,而以姜公辅为卖直。
德宗之愚惑,未足责也;
成帝知恭、显之为专擅而恶之矣,知等之为精忠而喜之矣,乃龌龊牵制,略不得一引手,何哉!
譬如家有幼主,而强奴悍婢操窃其权,主固知其受制,有至亲良友告以驱除之说,亦已觉其言之善,而乃因循苟且,不能早为之计。
其不终敝于强奴悍婢之手者几希。
李悦斋(一)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八、《鹤林集》卷二九
某去岁才及脩门,即祓笺用敬,附五月十八日递以往,揆日之程,亦当缴彻书台之下矣。
校勘微之常丞景仁出示宝翰,虽屡蒙齿记,而日前所寄书,音销响落,竟堕浮沈,不识先生长者,罪其简否!
侍郎学懋而政美,德成而行尊。
人物之望,海内所属,有如广东崔丈、建宁真丈与侍郎,代不数人而已。
但世运多屯,泰爻不竞,三先生者,或勤劳于外,或偃息在家,譬如云气浮游太空,片东片西,不能聚而成雨。
近者寇盗披猖,已屠数县。
名藩重镇,多缺帅守
崔礼书既辞隆兴之命,王帅久得祠而未离福建,以此事权错出而人心摇,刑政垢玩而贼党固。
夫人情本不甚相远,若得一人焉出而镇压抚柔之,先从人心上做起根本,则昔之胁民为盗者,度今可以化贼为民,此特反掌间事耳。
班行诸公之论,直以为此段须得三先生然后可以办集。
兵者,实大贤盛德之事,非小才小智所能用。
旨哉!
徐考节之言,真有味也。
某仕材沉下,玷迹周行,亦既一年,曾无补报。
轮对又在今春之莫。
但历考乡父兄衮衮登朝者,官职崇卑,各有定分,风节议论,率皆可观。
某虽不肖不学,安敢希慕之才之珍?
而求以附善之心,则晨夕不置。
侍郎模楷后进,天下方望之如元礼,岂无可以警悔者?
因风愿示其略,庶存此体段于胸中,它日不至为宵人之归,是又拜门墙之赐也。
王正之首,熏蕤濯露,羾此一幅之,上祈为国之珍,式玉其体,以迓天休,以寿国脉。
惠寺丞墓志铭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七、《鹤林集》卷三四
叙之初为大司农主簿,余丞外府,府与农寺共屋而中通,故得相游以熟。
每春秋佳日,花靓竹香,则缘翠崖,俯清泉,瀹茗池亭上,徜徉竟夕不能去。
叙之雄辩博闻,能杂记经史成诵,尤嗜《左氏》,常常讽道之。
余固已奇叙之矣。
退而察其所安,则金玉其相,表里无伪。
寒抄暑讲,手不停披。
虽僦居湫隘,常置图史,轻舟往还,必携数笈自随。
逮其卧疾河滨,客有问者,则犹执业而起,呻痛咏言,杂莫能知。
甚哉,叙之之好学也!
忽一日语余曰:「子知日月之所以为易者乎?
日,阳也,而毕月,乌居之,阳含阴也;
月,阴也,而房日,兔居之,阴含阳也。
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非《乾》用九,《坤》用六,不足当之」。
则其讲贯劈析之精,于老师宿儒所闻能守之不失盖如此。
惜乎艺益工而病牢,志逾励而年啬,方望其以所传习者次第出之,而叙之则死矣。
叙之,字也;
,名也;
惠姓
江阴
曾祖讳子明,韬晦弗耀。
讳坚,以忠义死建炎间
讳焕,赠朝奉郎
母蒋氏,乃乾道宰相家女。
娶史氏,故太师丞相越王之孙,今太傅丞相鲁国公之子。
叙之生,母梦苍玉虬蜿蜒绕室,颇负以为瑞。
既长,质灵性迈,峥然有场屋声。
鲁公临缙绅,既任以官,而叙之躬自督励,弗改其度。
贡于礼部,铨于吏部,三以《春秋》冠经,寻第庚长进士,人以是才之。
初辟为提领所干属,改浙东安抚司干办公事,两监西京中岳庙,三易乐平、馀姚常熟县,倅平江,未行,主管佑神观。
绍定改元,被旨为内职事官。
越三年,除簿,又一转为丞。
请外,知武陵,以直宝章阁朝请大夫致其事。
叙之虽历十二官,而仅书常熟三考,扈正簿一考,澹然亡营职思。
其居常熟,故子游里,息弦辍响者不知几百年,而叙之至其间,劭农以时,美士以学,擢良摘奸以政。
政成,鲁公遂即其所居阁,榜曰景言,不虚美也。
九扈掌仓储,委积事簿,勾检稽失,率以晨出夜归为常。
昔之为此官者,佩玉长裾,不乐于走趍;
叙之弗懈于位,蟠奸错蠹,尽洗刷而爬梳之。
盖与其践扬之多,分毫无及物之利;
则宁若计考之少,所至皆惠人之实也。
若夫心经意纬,唱义役于乡,饭饥薪寒,槥死药疾,与比邻酂鄙共其休戚,此又叙之之所优为者。
死之日,享年止五十,识与不识皆嗟悼焉。
淑人史氏,柔嘉淑明,先十九年卒,而叙之义弗复醮。
尝曰:「鲁公之德,何可忘也」!
男一人,启孙,文林郎、监临安府都税务。
女一人,游学浮屠法,不嫁为尼。
孙男女六人,尚幼。
将以某年某月葬于凤戈之乡,与淑人合圹。
前事之某月,启孙乃状其爵谱、行年,乞铭于潼川吴某。
是安敢以固陋辞?
铭曰:
玉虬之苍苍,何梦之祥?
于飞之凤锵锵,乃合葬于凤戈之乡。
既予之以厚兮,胡不畀之以其昌?
天乎,人乎,卒莫可知兮,尚倚梧竹以漱遗经之芳也。
殿院奏事第二劄1236年 南宋 · 杜范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四四、《清献集》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恭惟陛下缵承丕绪,乂安海县,而两年之间,干戈日寻,境土日蹙。
自去岁敌人南犯,兴、沔破陷,均、房荡析、随、覆没,光、信震惊。
今岁之襄城重镇,鞠为盗区。
樊城不守,荆郢相继委弃。
荆襄诸郡,十亡其九。
未几而敌由大安入阆、果,分三路以破成都,遣四散以焚郡邑。
骸骨壅川,肝脑涂地,西蜀诸路,四失其三。
彼方据建瓴之势,我日有解瓦之忧。
夔峡单薄,江陵孤危。
虽闻已退之师,宁保不测之计。
闻刘杰之所报,谓其一旦抽去重兵,意图他路攻入。
湖之南北与蜀道通,或有为之向导者,出我不备,捣我腹心,陛下其将何以为计?
又况两淮诸郡,处处受敌。
史嵩之蔽于和议,而且肆为诞欺;
赵葵守备虽严,而亦先为畏怯;
陈韡事权不专,兵少财乏,虽有忠赤,而难以展布。
江面无备,一苇可航,万一有数百骑浮江而南,突入内地,陛下又将何以为计?
高宗皇帝固亦备尝险阻艰难矣,今之时非曩时比也。
其时东南之力尚彊,今已竭矣;
三军之心尚一,今则离矣;
百姓群黎方望治,今皆思乱矣。
陛下亦尝忧及此乎?
臣每惕然而思,凛然而惧,其忧痛之怀,不能一朝居也。
以臣区区之忠,而窃料陛下圣虑,思祖宗付托之重,念生灵涂炭之苦,其必宵衣旰食,念之不遑也,其必悔过自咎之甚切也,其必侧身修行之弗怠也,其必卧薪尝胆之如越也,其必向师而哭之如秦也。
咸仰惟新之政,期以感动人心,兴作士气。
自闻蜀破之后已一月矣,而上下苟安如平时。
而或者之言,谓陛下临朝听政,则敛容忧思,至退朝暇食,则软美之言交进,而艰虞之意已忘。
至有妄为之说,谓昨者误闻蜀师捷报,陛下幕帟张灯,俾昼作夜。
此等谤言,固无足信,然所以致谤,抑岂无由?
且登元老而居上相,海内颙颙,以兴复,而蓄缩畏懦,略无施行。
朝绅之危言激论日闻,而庙堂之玩岁愒日自若。
想其惩创往事,专为审重之规模,而不知已迫危机,徒重他时之痛悔。
臣尝得近日合台之所奏而读之,又得朝臣之轮对而读之,其间忠恳之诚、剀切之论,岂无当今可行之策。
借曰易置淮帅重事也,如一路之监司,当自朝廷选差,亦何惮而不敢?
借曰合帅江淮重事也,如鄂渚置帅,公安置屯,亦何惮而不为?
借曰估籍赃吏,今已后时,若谕藏镪之家,借助边之费,似非虐政。
借曰严核军实,昔已生事,若出无用之宫女,省冗员之阉宦,似亦易行。
如痛下罪己之诏,非若财用之难办也;
痛节浮泛之费,非若边需之难省也。
不知何乃优游卒岁,使人觖望若此,此臣所未谕也。
臣愚欲望陛下赫然奋怒,断自宸衷,毋溺于左右之近谀,毋玩于曩昔之天幸。
明谕大臣,强勉有为,革去蠹习。
凡不关于安危社稷之故者,一切缓之,毋以惑乱聪明。
凡有司所当奉职者,一切付之,毋以妨害大政。
如臣前所陈数端,与执政大臣详议斟酌,亟赐施行,则天下之事未有弱而不可强,削而不可振者。
惟陛下留意焉。
取进止。
〔贴黄〕臣窃睹黄榜,措置两界会子,永远行用,自来年二月为始断,欲作七百七十行使。
违者,官吏百姓,镌罢黜籍。
以臣愚见观之,永远行用,犹不保其后,若必欲强以七百七十之价,断不可行。
臣居台州,昨岁曾天麟为本路提举,行秤提之法甚严,本州近奉承甚谨。
而州县暴吏乘势作威,一郡骚然,市肆皆闭。
初无益于秤提,而徒以饱官吏之贪。
天麟近相继罢去,臣是以知此令不可行也。
以片幅之纸,使人以钱镪视之,为世所贵重也。
今楮券之出,视昔不知其几十倍矣,欲压以威力而强贵重之,万无是理。
此令一行,则人惟有惧罪,而不敢用,则楮为弃物矣。
至于乘时射利之徒,以全楮取质赎产,贫富相雠,祸衅滋起。
或楮价暗折,物价显增,军人无聊,变生不测。
此时易令,则已晚矣。
不知庙堂每事谨重,而此一事所关甚大,何乃轻易若此?
今黄榜已出,传布四方,诚难遽改。
臣欲望陛下明谕大臣,再出晓示,令取赎者照元所用钱楮取赎,不得强抑生事,且以安人心。
此至不可缓者也。
仍令监司晓畅楮券利病者,使之自择其属,置局讲究,求其的当经久可用之策。
俟边事稍靖,即与施行,庶可变通,以宽国用。
若只以今来黄榜所行,恐其失信,执而不改,则无益而有害,其折阅必有甚于今日者。
惟陛下亟图之。
宋故少保左丞相观文殿大学士少师郇国余公墓志铭1202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六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圣上御极之元祀,始初清明,德新又新。
首选于众,得一名相
匪梦匪卜,决以人望;
弗岩弗渭,得之在廷。
杨绾之清,有司马君实之诚。
其知国如知医,守法如守城,好贤知好色,用能柱天扶日,耆定周鼎,徐声怡色,措国泰山,懋勋芳烈,至今怙焉。
左丞相郇国余公其人也。
或曰:「公贤固也,如不久何?
上眷方隆,民瞻方辑,善类方凑,一揖而去,挽之不留,招之不出,贤者固若斯乎?
使天下有遗恨也」。
曰:此公之所以为贤也。
自古圣贤君子之用世,能无遗恨也乎?
斯恨也,不在天下必在己。
恨在己者,天下疾之也;
恨在天下者,天下惜之也。
故天下有遗恨,而吾始无遗恨矣。
唐之名相不少矣,天下有遗恨者一人而止耳,曰韩休
本朝之名相亦不少矣,天下有遗恨者一人而止耳,曰杜祁公
天下何恨于二公也?
在位十月而去,祁公在位期年而去,盖不究其用,不竟其业也。
岂二公有可恨?
天下不能不恨也。
恨之者,惜之也。
仲尼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仲尼且云然,况公与韩、杜乎?
此公之所以为贤也。
公讳端礼,字处恭,世占名数于衢之龙游。
稚而读书,一过成诵。
年十三,文已惊人。
绍兴二十六年里选,赋《至公广招贤之路》云:「圣如文考,太公归而伯夷归;
明若昭王乐毅往而剧辛往」。
有司异之,贡以前列,遂第进士
初尉宣之宁国,历江西安抚司准备差使,知湖州乌程县。
孝宗召监行在都进奏院主管台州崇道观,除监察御史大理、太常二少卿,兼太子侍读,兼权礼部侍郎,除权兵部侍郎,兼权吏部侍郎,兼太子詹事,为贺金国正旦使
试吏部侍郎,知太平州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凤翔府上清太平宫
宗嗣位,召为吏部侍郎,除权刑部尚书,兼侍讲,以焕章阁直学士建康府、江南东路安抚使、兼行宫留守
召为吏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改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除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拜右丞相,迁左丞相,以观文殿大学士隆兴府、江南西路安抚使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判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
奉祠,除判庆元府,改判潭州
积阶自左迪功郎特进,爵自龙游县至本郡公,邑自三百户至八千户,食实封二千九百户,致仕授少保、郇国公
嘉泰元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于潭之州治,享年六十有七。
公之尉宁国也,以获盗应改秩,公不上功状,曰:「以人命易己官,尚忍为之」?
公之在江西幕府也,帅陈之茂称其文壮而丽,谈于诸公间,章交公车,遂改秩。
公之宰乌程也,邑之政旧听于巨室,宰一摇手辄逐去。
公曰:「去等耳。
以得罪细民去,宁得罪巨室去」。
缿筒日数百纸,决事风生,事棼如猬,庭寂如水,鼠辈落胆,鹜行股弁。
有富估抵罪,吏不敢逮,公命面缚以来。
其人扬扬,公曰:「是必有挟」。
言未竟,吏持一文书至,乃本部祥刑使者张宗元书。
公不启视,竟置之法。
湖之六邑病于口算之征,谓之丁绢钱,率三氓出一缣。
自大观始,岁为疋者六万五千二百有奇,不输绢而输其估。
其初一绢之估为钱者千,其后为千钱者五。
公以民病告于太守单夔,请以上闻,令七氓出一缣,郭内二邑以钱为缣,郭外四邑以缣为缣。
即以闻,且令公中书面陈便宜。
丞相虞公允文嘉叹,即言于孝宗,岁蠲缗钱六万。
公归邑,父老万数郊迎,感嘉上恩,罔不呼舞。
部使者太守列其治最。
淳熙元年召见,孝宗天颜有喜。
是时帝意锐欲复中原,在廷知其未可而莫敢遏者,公言于帝曰:「谋国决胜之道,有声有实。
敌弱者,先声后实以詟其气;
敌强者,先实后声以伺其机。
汉武乘匈奴之困,亲巡边陲,威震朔方,而漠南无王庭者,詟其气而服之也,此先声后实之策也。
越之谋吴则不然,外讲盟好,内修武备,阳行成以种、蠡,阴结援于齐、晋,教习之士益精,而献遗之礼益恭,用能一战而霸者,伺其机而图之也。
此先实后声之策也。
今日之事与汉大异,而与越相若。
故汉之策不可施于今,而越之策不可不讲也。
愿阴设其备而密为之谋,运庙谟于静谧之中,示敌人以辑睦之意,使形声俱泯,观其变而察其时,则机可得而图矣。
古之投机者有四:有投隙之机,有捣虚之机,有取乱之机,有承弊之机。
敌有内衅,若匈奴困于三国之攻,而宣帝出师,此投隙之机也;
敌有外事,若夫差牵于潢池之役,而越兵入吴,此捣虚之机也;
敌国不道,因其离而举之,若晋之降孙皓,此取乱之机也;
敌人势穷,蹑其后而蹙之,若高祖之项羽,此承弊之机也。
机之未至,不可以先;
机之既至,不可以后。
以此备边,安若泰山,以此应敌,动若破竹,惟所欲为者」。
帝喜曰:「卿通达国体」。
既退,帝谕宰臣当不次用公,宰臣以公不诣己,止除奏邸
谒告迎母,遂有归志。
请为祠官,故除崇道。
丁忧,既除丧,不入脩门。
谏大夫萧公燧荐公可御史,萧初不公识也。
淳熙五年七月召见,言守令以掊克病民,将帅以侵牟病军,用人宜先行实,后才能,择吏宜举廉平,优劝奖。
初,孝宗惜其去,至是喜曰:「卿自此当以身为朕用矣」。
遂除台察
是时三察无缺员者,特增一员处公云。
其所击排不避权倖,或不恪官守而隳职业,或内怀奸罔而败风化,或超资而援恩宠,或依势而夺民产,皆斥去之。
又言:「士大夫之俗以媮安为贤,以苟得为能,在朝者计日以求迁,在外者便文以自营。
监司以喜怒为刺举,将帅以缔结为勋绩。
宜进特立之士,以开众正之路。
宜屏附丽之徒,以杜群枉之门」。
事皆施行。
公之贰廷尉也,宣教郎王定国者,以守禦之功得官,宰掾修怨,诬之以为伪官,白之中书
时宰主之,独参政周公必大不以为然。
时宰怒,以付廷尉,令人谕意啖公以法从。
公审其非伪,以白时宰时宰诘问,声色俱厉,公不为屈,竟全之。
公之贰奉常也,时奉常久虚位,孝宗面谕执政曰:「余某可为之」。
庀职之翼日,有诏欲来岁祈谷上帝,仲春躬耕籍田,令礼官讨论明道故事,三日以闻。
公言:「国朝祈谷之制,合祭天地于圆丘,前期朝飨于太庙,其仪视冬至郊祀之礼,此太宗祈谷之故事也。
若乃明道之制,则异此矣。
宫中火灾之后,考室落成之初,故于天安殿廷恭谢天地,因之明年仲春耕籍。
此明道一时谢灾之故事也,非祈谷定制之故事也。
今欲祈谷而耕籍,必合祭天地于圆丘,必前期朝飨于景灵宫太庙,乃可也。
欲如明道之制,行之于殿廷,不可也」。
诏仪曹奉常集议。
中书有谓礼可义起,公曰:「礼固有可以义起者,至于礼之大体则不可易。
古者郊而后耕,以其于郊,故谓之郊,犹祀于明堂,故谓之明堂也。
如明道谢灾之制,则与祈谷异矣。
今以郊而施之殿廷,亦将以明堂而施之坛壝乎?
礼之失自某始,某死不敢奉诏」。
帝曰:「礼官不可则止」。
公之贰铨曹也,铨法所用有法有比。
法者,上世成宪之经也;
比者,近世湛恩之权也。
经有一定,而权有屡迁。
吏所欲与,必举比之所可以废法之所否;
吏所欲夺,必举比之所否以废法之所可。
故士大夫与夺之柄不在长贰而在吏,不在法而在货。
公初莅事,取法与比昼夜翻之,一览即强记。
及吏白事,公前知其与夺之情,而逆折其举废之词。
彼以其比,我以吾法;
彼以其权,我以吾经。
老吏情得词伏,夺气拱手,宿蠹根穴扫溉顿清。
郡邑众职有缺员者,吏每匿而不觌,以要厚赇。
公令郡长吏走一骑,持文书当官专达,即揭于省户,俾应格者得之。
士夫诣曹小有幽枉,许其夙夜面列。
至于武夫起行阵、懵铨法者,吏尤得以扼其吭而要其货,壅阏既彻,文武下僚呼舞相庆。
淳熙十四年,自夏至不雨,公上封事言:「成汤陈祷旱之辞,必以六事自责。
京房推致旱之由,亦以六事所召。
成汤之六辞,今无其三而有其三,曰政不节也,使人疾也,贿赂行也。
京房六事,今无其三而有其三,曰欲德不用也,上下皆蔽也,庶位踰节也」。
帝耸纳焉。
公之为詹尹于东宫也,凡阅五年,议论之间,陈古證今,每寓箴谏。
若治乱之源,邪正之辨,必深言之,罔不痛切。
尝以司马光言人主修心之要有三:曰仁,曰明,曰武。
治国之要有三:曰用人,曰信赏,曰必罚。
愿书置坐隅,朝夕观省。
光宗时皇太子,敬遇傅寮,尤尊礼公,亲洒「汲古」二大字,以名公之堂云。
公之守当涂也,郡多圩田,田在大泽之陂,大抵水高于地,故田之命视堤之坚瑕。
每桃华水生,或秋水时至,夜半堤决,诘朝渺然田泽为一,环数十百里汇为钜浸。
乾则莽为槁野,民之生业不大穫必大侵。
公至,躬行阡陌,周视堤岸,劝民筑堤,增卑培薄,益以揵菑。
堤成,昔之狭者广,瑕者坚。
于是田无水灾,频年大穰,民歌舞之,至今赖焉。
郡有寓公以财自雄,缔交权倖,动摇郡邑。
太守每至,啖以货宝,一嗅其饵,伈伈惟命,噤不敢息,政用放纷。
公至,却其馈,绝不与通,每以事来,必摧辱之,万人吐气。
光宗即祚,有诏求言,公上封事言:「切于圣德者,莫若正心;
切于国体者,莫若裕民」。
未几首召见,又言:「天子之孝不与常人同,今陛下之孝于寿皇,岂特以天下养为养之至哉?
第当如舜之于尧,行其道可也。
当如武之于文,继其志、述其事可也。
凡寿皇之睿谟圣训,仁政善教,天下所尝蒙福者,愿与二三大臣朝夕讲求而力行之,斯足以极陛下事亲之孝矣」。
公之长宪部也,廷尉上一死囚具狱,盖大侠杀人而使他人承之,公谳而正之。
或曰是侠能得死士,急之且北走胡,公不为动,卒奏当论如律云。
公之帅建邺也,减民租之挈,代下户之输,节浮费,检吏奸,邻馈不入私府,宾燕未尝卜夜。
初至,守藏者以县官缗钱百三十万告;
既去,以百七十馀万告。
雩禜雨旸,罔不响答。
外邑尝有蝗遗种,公募民阙地,以易之,率一升全一亩,遂不为灾,连岁丰茂。
公之贰枢廷也,兴州大将吴挺卒,久未除代,公谓知院赵公汝愚曰:「吴氏世握兵,有识寒心,今徒虑其骤易生变,然天下无衅决不敢动,若更承袭,将为后患」。
赵公大喜,遂合辞以奏。
光宗犹豫不从,公言:「赵某所请,非为吴氏计,乃为蜀计,非为蜀计,乃为东南计。
若无大将,是无蜀也。
无蜀,是无东南也。
军中请帅,而迟迟不报,人将生心。
六朝后唐,皆以有蜀而存,无蜀而亡,此大验也」。
又不从,公遂求去。
初,拟张诏除兴元都统制,至是始有俞音。
边琐以虏中事宜上闻,光宗曰:「未必实」。
公言:「虽未必实,有备无患」。
公每忧边思职,常若敌至,讲攻守,荐材用,革债帅,缮戎器,峙糗粮,又掇古今议论边防之文缀为一书以献焉。
绍熙五年光宗被疾,寖不能东朝重华宫,外议诪张。
公密疏深切,皆人所难言。
时同列将勇去,以塞天下责望,公谓二三执政与国同休戚,今兹何时,乃欲苟免?
六月戊戌,夜漏未尽,报寿皇大渐,俄报升遐。
光宗遂不能至宫发丧,人情恟惧,朝廷莫知所出。
公谓丞相留公正曰:「不有唐肃宗朝群臣发哀大极殿故事乎?
今日之事宜奏太皇太后,请代行祭奠之礼,以靖国人」。
于是宰相执政上奏太皇太后,从之。
仍有旨云:「皇帝以疾,听于大内成服,百官于重华殿成服」。
丁未,公与丞相留公正枢密知院赵公汝愚、参知政事陈公骙建言,皇子仁孝夙成,宜蚤正储位。
累日申前请,甲寅,御笔示传子之意。
越四日丁巳,始因贵戚得白太皇太后
越七日癸亥得旨,仍宣谕汝愚、骙及公。
先是,丞相以朝临仆地去国,甲子禫祭,百官毕集于重华宫太皇太后垂帘,有旨云:「皇帝有,自欲退闲,皇子嘉王可即皇帝位
尊皇帝为太上皇帝皇后太上皇后」。
于是太皇太后命左右扶上入帘,面谕光宗圣意。
上泣涕俯伏恳辞,不能起。
太皇太后命左右起上,仍命持黄袍扶上至殿之左个素幄,仍传命执政同劝进再三,上逊避亦再三。
左右以黄袍被上,上泣,却之。
公泣奏曰:「今太上违豫,大丧乏主,国势岌岌,人情皇皇。
太上之不可以莫之受也,太皇太后之命不可以莫之承也。
太皇太后非为陛下计也,为太上皇帝太上皇后计也,为宗庙社稷计也。
今陛下乃执人子之一谦,忽国家之大计,是蹈匹夫之小谅,忘天子之大孝也。
呼吸之顷,有安有危,其若太上皇帝太上皇后何?
其若宗庙社稷何」?
上𢥠然抆涕,愀然勉从,不得已侧坐御座之半。
公与同列再拜,上亦答拜。
公与同列又奏曰:「太阳下同万物,可乎?
正君臣之分,请自今始」。
公与同列又再拜,上犹立而受。
内侍扶导上诣梓宫前行谢礼毕,上衰服出,至大次犹立久之。
公与同列再三固请,上始御座,朝百官,退遂行禫祭之礼。
晷刻之间人情大定,中外相贺,驩声雷起。
乙亥,除参知政事同知,覃恩进两官。
公曰:「国恤尚新,天命有属,讵可因以为利」?
即上章力辞曰:「陛下承太上之倦勤,奉祖后之慈训,勉为宗庙社稷计,非以得位为乐。
圣心所形,臣实亲见。
君臣之间,自当交修此义,岂应遽冒非常之渥」?
辞不获命,止拜一官。
十二月庚午,除知枢密院
公为山陵使,时叶公适太府卿总饷淮东,将行,丞相赵公曰:「明日余知院入国门,其少需,往谒之。
某且去,士论未一,非余公不能任」。
庆元元年四月己未,拜右丞相,公辞免之章云:「好恶偏而党论未息,非包荒镇浮之量,何以调一于异同」?
盖指是也。
朝士诵之,中外传之。
于是人人相庆得贤相,望太平云。
二年正月,拜左丞相
公清介诚实,好恶无偏,恪守法度,务行故事,力主公议,爱惜名器。
每与朝士接,必从容访问人才,记其姓名,以备选抡。
一日谓侍郎杨公辅曰:「公蜀之望,幸疏其贤士」。
得三十馀人,多所拔任。
先是年饥,淮浙江东请钱请粟于朝,以为振贷,其数万万,公言于上,悉从之。
都城居民以户计者十一万二千有奇,元年米㪷千钱,公请发太仓之下其估以粜,至今年秋成乃已,所活何数。
公忧民之忧,损膳羞,自秋至不肉食,雨旸或愆,禜以私钱。
朝廷雩祷,公每赞上以实应天,不专礼文,有祷辄应。
至是大熟,因请广籴积仓,以备水旱。
四方或小有变异,必闻于上,请恐惧修省,谨终如始。
异时钱与券相为母子,以济邦用,至是券日轻,公私交病,议者盈廷,莫救其敝。
公请出度牒以收券之入,发都内以散钱之出,严大农受入之令,守钱券十半之约,于是母子相平,民蒙其利。
临安之民有口算之钱曰身丁者,台、严、湖三州之民有算之钱曰丁绢者,请与复三年。
衢之五邑自两税之外非经数者,其名又十有四,公请与损其十,每岁所蠲为缗钱者四万有奇。
免符既下,五州父老欣戴上恩,喜极而泣。
时方事丛,朝廷文书、赏诛予夺、政令罢行,公一一观省勾校,不舍昼夜,小有吏谩,靡罅不烛,靡惩不深,三省黠胥不寒而栗,朝士相语昔未睹闻。
史馆书成,品汇孔庶,皆公典领,屡趣奏篇,将议行赏,公当首蒙泽者,公以国恤事之方殷,至于弥文非所宜急,皆抑不行。
时有贵戚方见亲信,丞相赵公欲疏斥之,议泄,竟以论去。
道学之士遂为深雠,依附者日众,内外相扇,浸不可制,指赵公党魁
其薨于湖湘也,恤典未行,议论纷起。
公曰:「此不可以众多之口夺也。
设若有罪,某自当之」。
即以复官归葬奏请,众皆不乐。
浙西常平使者黄公灏以擅放民租远窜,知婺州黄公度以隐芘属吏褫职罢郡,是皆有深怨者。
公为执奏,止从薄罚。
吕公祖俭南迁,救解弗获,朝士有知公者,直以公义相勉责,公曰:「某自分决当去,恐他日将有大于此者耳」。
未几,有上书者造设虚词,诬陷浸淫,殆不忍闻,公即缄其书。
而眦睚已深,媒檗已熟,有成画矣。
诏公与蜀帅赵公彦逾具即位本末来上。
盖谓赵公丞相尝有隙,疑公相代为相,不相能,冀有所中伤,因兴大狱,一时名士一网可尽。
公食不能咽,寝不能寐,亟专介走成都,期以守正,要以同辞。
未达,而赵公所撰受禅本末之书已至。
公取副本观之曰:「大体得矣」。
若公所撰《甲寅龙飞事实》,则皆主丞相赵公以明其功,曾不自述其协赞之力。
微其辞,彰其义,议论平实,虽时论多所不快,而奸谋竟息。
外间所传出于意料,往往乱真,唯晦庵朱公熹见之嘉叹,每曰:「余丞相此书却不失实」。
门人共闻,其书遂传。
会贵戚除节钺,制词盛推定策之功,公不自顾计,径贴其麻。
然犹使并缘《事实》者,其虑固深。
公自是忧见颜色,义激肝肠,谓知院郑公侨、同知何公澹曰:「某欲有所启,奈无助何」?
二公曰:「公安得独为君子」?
公又以语杨公,相期协济。
他日公独见上,开陈甚密,且曰:「除从官而中书不知,朝网已紊,祸本已滋」。
闻者迁怒,公知事不可复为,变不可再激,即抗章引疾。
其党尚严惮公,不敢侵,后益追怨。
公戒子弟毋入京求仕。
公既去,善类始思公之有力。
其迹之彰彰者如此,至若弥缝密勿,省几烛微,潜消阴制,深计远虑,宜不得尽知。
公尝语所亲吏曰:「某备位宰相,无他长,唯以全护善类为急,其他皆所可略。
要不可与此等争虚名,而使士大夫受实祸」。
此公之盛心也。
盖当公之秉国,有道学相攻之隙,事方鼎沸,未易和调,非少有纵舍,而徒为矫亢,其势莫遏,其欲未厌,名虽公归,祸将世遍,故利欲饱而党锢解,此其验也。
杨公贻公书,亦谓公危言劲论,世所不能,而明哲出处,曲全善类,辞显义白,其大端不可掩没如此。
可谓深沈弘远,真大臣事业,非浅之为丈夫者矣。
一时士大夫罹祸不深,坐废不久,终当藉以扶持宗社,公之为功,必有能明之者。
公坚卧遂称病笃,求去恳切,同列合辞于上前,请勿听公去。
上一再却还奏牍,宽期赐告,令侍医视药,太官赐膳。
公固请去位,上不得已,四月甲子,除观文殿大学士隆兴府
辞行,召见内殿,有免拜赐坐,抚问周洽,遣中贵人至江亭赐黄金二十五镒,及币帛茗香。
公又辞郡,故有洞霄之命。
上又遣中贵人传诏抚问,赐银奁香茗。
公之帅长沙也,三辞不获命,至则除诸邑频年之积逋以宽民力,劾武冈扰蛮之兵官安溪徭。
穷日力以决民讼,夙夜劳勚,体为之瘠。
有劝以勿勤小物,公笑曰:「吾平生在官,窃一日之禄,必殚一日之劳,可以老而改乎」?
后再帅长沙,暑行属疾,遂薨于位。
时有大星霣于其里居之侧云。
祖庆,祖铎,父绘,俱赠太师追封岐、益、蜀国公
妣虞氏,赠燕国夫人
娶叶氏,封福国夫人
七子:岘,承议郎主管佑神观,未除公丧而卒;
峄,承议郎、新权通判信州军州事,两预秋荐;
嵘,第进士宣教郎,有旨除二令;
峻,承务郎
𡺽、岠未命,皆蚤卒;
冈,承奉郎,拟监两浙路临安府浙江渡。
三女:长从事郎、新监庆元府鄞县大嵩盐场支盐官毛淮,次尚幼。
孙男五人:瑑,承务郎、新监州永平监
珙、璹,承奉郎
圭、璞,承务郎
孙女三人:长迪功郎、新建宁府崇安县主簿徐铸,次迪功郎、新鄂州江夏主簿刘常道,次尚幼。
曾孙一人。
初,蜀公一兄已与分产,未几而贫,悉以畀之。
性喜济物,饥者发,贷者折券,乡里称为仁人长者。
公奉母夫人禄养,所至扁其堂曰「戏䌽」。
既没永慕,言之必泣。
弟端诚,先官之而后及己子。
在官得俸,亦以分兄弟之子及其远族云。
公孝友诚悫、公忠廉介出于天资,自少至老,无一语欺,蹈规矩,日自儆戒。
体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及其在人主之前,骨鲠切直,撄鳞苦口,自敌以下,有不堪者。
谋大事,决大疑,人所恍骇,公处之凝然,决之沛然也。
不念旧恶,不阿权势。
其在当涂,有江东漕尝使酒嫚骂公者,公与彼交章相避,遂两罢为祠官
后公长天官,其人为贰,踧踖求去。
公与之倾心尽欢,仍荐其婿,其人愧服,人服其厚。
其在从列,时宰尝属公荐某人,公不承命。
人服其刚。
在相位财期年耳,天下方望治,而谢病坚卧三月,至补外得请乃出,故天下至今惜之。
峄与诸孤将以嘉泰三年正月十三日葬公于龙游县灵山乡石壁之原,以书来请铭,铭曰:
绍熙季祚,考违豫。
仰旷居庐,俯旷机务。
兆人皇皇,靡所归赴。
宅忧继离,非上而谁?
圣考有命,其代予悲。
皇上益谦,十命百辞。
雨泣其洏,推去天衣。
公自宥府,夹日以飞。
时乎孔艰,公乎焉依?
国有大疑,公作宝龟。
国有危事,公作金堤。
有昊斯岌,公作天柱。
后土斯隉,公作嵩阜。
皇曰汝嘉,其遂相予。
自右而左,四国是孚。
公感主知,其疚其劬。
先昒以兴,后昳以餔。
以汔于痡,弗有其躯。
推毂帝车,匪尧弗涂。
鸣球天耳,匪皋弗谟。
孰彦而翳,孰嬛而瘁,孰宪而戾,孰罅弗塈?
揠而汇之,膏而遂之。
绳而墨之,堑而栅之。
五月而济,期年而
方驾而枙,方楫而弭。
留弗可留,致其可致。
杨清马诚,韩速杜止。
前五百岁,一有其四。
后五百岁,一无其二。
肃如清风,闻者兴起。
勋劳智名,帛素竹青。
朱熹所称,杨辅所譝。
有麟有烟,对越圆清。
侯谁济登,汲古书生(《诚斋集》卷一二四。又见民国龙游县志》卷三三。)
成:原脱,据四库本补。
病:原脱,据四库本补。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乾隆戊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五
翰墨观灯例翼辰,上元过始魄盈轮(是日方望夕)
景酬雪月叨天贶,情洽堂廉引席珍。
率寓铭盘歌一阕,讵听侧弁酒三巡(凡赐宴不过酒一巡而已)
载咨鱼雅摛毫侣,可念贤劳执锐人。
米元章四大字诗帖赞 南宋 · 岳珂
四诗之作,句新而词伉。
两轴之书,意轩而神王。
合此名迹,奇变万状。
予得此诗,季春既望
风激海而溅雾,月穿云而崩浪。
开函卷舒于小万有之上,作而叹曰,是可以领略山川之清壮矣。
方望紫烟之岫,具黄篾之舫,友二妙于百载,寓三叹于一倡。
正使持此而列衡门之素壁,亦足对云锦之九叠,而夸瀑布之千丈也。
郊祀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乾道三年冬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一、《中兴礼书》卷三二
圆修肆类,已修天地之词;
方望昭临,实有山川之相。
惟神作镇,展礼告灵。
郊祀毕祭谢五岳四海四渎祝文(二乾道六年冬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一、《中兴礼书》卷三二
维乾道六年岁次庚寅月朔日,皇帝某伏为郊祀大礼礼毕,谨遣某官敢昭荐于东岳天齐仁圣帝、西岳金天顺圣帝、北岳安天元圣帝、中岳中天崇圣帝、西海通圣广润王、北海神圣广泽王、东渎大淮显佑昭应长源王、西渎大河显圣灵源王、北渎大济清源王:伏以惇宗将礼,咸秩无文。
矧惟方望之祠,曾是封疆之阻。
敢告成于熙事,冀垂鉴于遐悰。
尚飨!
郑金部(八)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九、《铁庵集》卷一七
良月上浣蒙走骑持赐帖,报以重阳三日有易郡洪都之命。
自念落南五载,若朴断做者,时窃闻诸贤议论,或谓锢之远藩,或谓虑其技穷力殚,何幸得此!
今稍可转动,犹恐未必然。
又两浣省劄自邮筒至,盖五旬乃达。
岭南去天未为甚远,迟钝乃尔。
改纪两期,置相为上。
杜立斋最可惜,至游克斋乃定。
其休休有容,古大臣用心。
同列非前两年伴食者比,而兵财分任,或以为疑。
殿之上下如争如昵,固不害为前贤之同,要须纯意国家乃可。
荆湖延纳北降之数甚多,元枢以为然;
陈抑斋争之力,闻后所纳者犹二万,果否?
宣阃久据,溃疽忽消,贾秋壑宜亟驰交军,一指顾可定。
两年亦无甚急遽声,不知藩篱曾做得多少工夫?
毋但以狡焉者不如旧时为恃。
户外事犹未足深保,屋里事毋虚过光阴。
迩列要途,颇皆得人,馆阁诸贤,相继吐气,区区愚意,正不欲如此。
既能转其机以为宗国,与夫讨贼而未得其实,且封驳弹击皆举职,众方望之,不必形之言也。
其于贤者犹责备太过,设有奸邪,讵肯舍诸?
淮南独惮黯者,畏其言之不止也。
端平初王君保斥蒋良贵诸人为一队敢死军,当缓急际满目偷生,所欠不爱死者耳,而何斥乎?
朝有直气,觇国者知其尚可为也。
元祐末君子自为异同,反若开憸门而延之入,往辙可鉴。
然八九年间比隆庆历,成一治体,久犹赖之。
今局犹未成,举朝所防一大窥伺者,多言奚益?
一正君而国定,必外势固而内纲整,使人主有所倚以为安,则不复有思杞之念矣。
冬孟除目,三山最盛,内相、大少常伯皆真除,大坡亦紧头。
竹湖淡然无欲,进一武则政涂,更须留耕以力量辅之。
真元壮实,邪气辟易,则内防奸之入,外防鞑之侵,将皆不足虑。
顾疏远之人,安知时事,言之未必中节,幸一览弃去。
五年于此,颇谙岭俗,民之为生稍易于闽,胥遨卒悍,经讼则破,仕者入南,以黩为常。
必大吏以身率之,俾无可议,其黩者饬之,不悛则去之,遨而悍者时禁戢之,痛狝之,而后穷阎之生可保。
路与州皆以广为名,壤地绵亘,若非时有剽窃,处处皆成聚落,不减闽浙。
港汊太杂则有蛮蜑,山峒高阻则有徭,数州合界则有敚攘,然随其萌芽,才剪辄散,亦不能为害。
此为本路言也。
其地产盐,而自汀赣、自湖南来,动以千百为群;
产米、产漆,又有番货,而自温、台、明、越来,大艚或以十馀为䑸。
有所产以养人,自外运去者反以害人,其辞不直,未有不以败去者。
故广无巨寇,其黠者多自外至。
选帅必有文武威风、识大体者为之,繇唐以来,遂为定论。
元次山舂陵,谢表亦曰:「今之为刺史者必有武略以制暴,有文才以救疲,能清廉以率下,则一州不乱」。
然则岂独治广为然。
其言文武则同,而大体之意宏,清廉之用切,某窃亦有志焉。
户部之秉节钺相邻也,则皆得之,观荆公《学记》,则赣习剽悍,殆风气使然,绍兴后来之变,殆亦有以激之。
若盐子入岭,向者留忠宣守赣时,给据与之,何后来之不可行?
惠甫宋宪使申严保伍法,以其精力行之,两年间越岭者少。
去秋广昌宁都间之几于决裂者何说?
户部之迄能拊定者何道?
今夏非贩鹾时,乃突入循、惠界,亟调兵且剿且驱之,闻至宁都而歼焉。
或言入去秋来,自取锄戮者甚多,恶种甚稀。
顾山川所产岂能尽绝,但常得文武清廉如吾户部者,非特卖刀之化可成,抑使珥笔之风亦歇,是岂不在我乎?
某归梦栩栩,久在家山,南昌之行,实所不敢,已申审乞将见管职事交与以次官,离任还乡,待祠命下。
昨见帅漕皆除人,既而复差,日为岭海系望。
以某之拙钝,犹能谆恻化俗,蒐补壮威,储备待用,皆不敢以一毫苟心苟道为之,况于过某万万者乎?
羊城亦无甚气候,自不应烦明公于此,以今所临度岭便是,岂非某与十四州之
然亦不可如某之滞留太久,只须年岁报政,入与群贤共任亨屯倾否之寄,则又某与善类拳拳之
某伏蒙委贶书籍四种,内杨信斋《祭礼》则户部向尝上之送官,今又进之乙览,遂备《仪礼通解》。
全书以书楼延致,考订十馀年而后成,又缮写送进,锓梓十馀年而后传,不孤信斋之勤劳,户部之力也。
非特为信斋也,勉斋之目可瞑,考亭之志始遂。
西山尝称其为千年不刊之典,信然。
某曩得南康祭藁,今与此可以合观。
近得默得在桂林日刊《仪礼图》,叹信斋之有功于学者。
怡山之进既有表,又有状,述先师始编时,取《仪礼》十七篇悉为图,列之每章之下,凡先王制度名物之要,以图考书,灿如指掌者,其辞美;
默得之跋,谓此图粗见制度名物、进退周旋之梗槩,而其义则有未通者,其辞严。
怡山敬师也,极其尊;
默得辈行也,责之备。
安得有悉为诏礼一书,便讲明而肄习者皆可晓,以成默得之志。
顾事关王朝,虽不敢肄习,岂不可讲明?
若使太常官为之,亦无不可,惜信斋不得为此官,其责望之意甚大。
西山于士类,其议论终是浑厚。
又观所刊留耕《食用本草》,窃窥贤者以爱身者推之爱人,其自序以伐性伤生为戒,孰知其寓爱国之深意乎?
护养元气,亦惟食用之常,苟求奇好异,所损必多,是知医国者也。
郡斋新刻二书,纸价必贵,某敢再拜以谢。
五岳四渎等处谢雨青词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
向以躔正农祥,时愆嘉澍,郊云数会,星毕爽占。
用祈方望之祠,以乞神灵之助。
惟天孙之作镇,蓄云物以利生,孚是诚忱,合兹肤寸。
霈崇朝之膏润,慰旰日之翘勤,兴我来牟,惠兹耕事。
敢忘登礼,以答垂休。
用涓佳辰,庶歆菲荐。
按:《文恭集》卷三二,四库传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