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淮西赵总卿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翰苑新书》续集卷一二、《秘笈新书》卷七
恭审疏荣中禁,总饷外台
卿月独升,光动九农之扈;
使星转曜,欢腾万灶之屯。
纶綍一颁,荐绅交庆。
恭惟某官至刚以直,大雅不群。
赤手而搏蛟螭,其才不可及矣;
壮志之骑鸿鹄,虽老未尝衰焉。
居然出入之具宜,投之烦剧而不乱。
眷深帝扆,名重宗磐。
属西北兵端之既开,而东南民力之易竭,还定虽勤于鸿雁,转输莫给于貔貅。
张颐可忧,束手无策。
非得当今之刘晏,安能追古之酂侯
上深叹于才难,弄印久矣;
公不乱于重任,披襟当之。
晋升九躐之华,益耸百城之望。
游刃运解牛之志,著鞭策流马之功。
强兵富国之图,小烦供亿;
致主泽民之业,即罄论思。
某自嗟久堕于吏尘,犹记旧联于朝绩。
耸闻除目,倍切忻悰。
千里相望,有春树暮云之想;
万间可托,震风凌雨之虞!
立冬日祈禳青词十月七日也,至十七夜,有紫微垣宫室之梦。)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西山文集》卷四八
民生多艰,莫如所部;
岁事不稔,未有今年。
始则烈日歊焚,欲秧而莫可;
继则飞蝗荐食,虽种而亦空。
于今田野之间,已多沟壑之瘠。
张颐待哺,盖尚馀数月之期;
发廪劝分,未足延一旦之命。
惟冀上天之仁爱,俯矜下土之困穷。
方冬而赐积雪之祥,及春而布甘霖之泽。
使小大之,既秀且藩,而高下之田,及时以垦。
至于扫除疫疠之气,荡灭螽螟之妖,悉赖至仁,密回洪造,庶几有众,咸获更生。
臣猥以驽材,缪将隆指。
自惭无术,可救元元之菑;
独有竭诚,期动高高之听。
奏乞宣谕大臣趣办行期十二月十一日1235年12月11日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自被命督师,今既踰月,体承忧顾,不敢固辞。
然而人情玩于苟安,收之甚难而散之甚易。
臣始闻师命,辟置幕属,犹有从者。
继准御笔别议行期,则人情观望,旋即涣散。
臣恐一旦又被趣行之命,则必仓卒误事。
故自朝至昃,凡先期施行之事,皆不遗馀力,既尝条具奏知矣。
忽又闻兼领江淮之命,臣于是申严约束,收拾官吏,庶几指日可行。
而数日以来,有司调度,倍觉艰涩。
臣不敢见之奏篇,寻行访问,乃是惑于传闻不一之言,未肯支发。
如臣之不敢避事,固见之累牍,无用赘陈。
然而目前所甚忧者,迟迟不行,则诸阃藉口以逃责,诸军张颐以望犒,诸郡举首以俟援,此皆必然之理。
又其次则监司州县恐有不识事体者,以督府经过,旁缘科扰,或拘籍人船,或桩留夫运,则动是旬月,宁无怨嗟?
更稍辽缓,必有饥寒颠踣之虑。
殿步司所差制领将佐,各已到行府供职,屡请先期整龊人马,支俵居行钱物,亦无辞以应之。
凡此皆当汲汲区处,不可复缓者。
臣前一日虽又蒙玉音面谕,退又请于二相,皆谓少缓行期。
其在臣子,岂不仰体国力,宁敢再三趣迫,以取方命之谴?
实以行期不决,则进退无据,中外皇皇。
欲望圣慈宣谕大臣,如庙论一定,初无更易,即乞速下有司,照画一申请事理,严限两日尽数应办,庶可即日起发,毋使进退周章,以贻物议。
危迫之情,惟陛下速赐果断。
干冒天威,下情无任惶惧俯伏俟命之至。
〔贴黄奏科拨钱物〕臣照得朝廷辍遣近臣,督师于外,岂不欲其卯受命,辰出师?
然既速而复徐之,既分而后合焉,朝令夕改,甲可乙否,中外皇惑,不晓所谓。
臣窃思之,只缘当来应办两督府,除金银告牒等外。
各许缗钱五百万。
京湖一司,今恐仅得三百万。
江淮一司,全未科拨。
契勘江淮官军民兵约二十五万,京湖称是。
若只以犒军一事言之,今所赍之钱,一犒即尽。
此外如给官吏,招新军,遣援卒,处流移,受降附,发间探,收溃叛,造器械,募舟师,防江面等,又不在此数,皆立时支遣,不容贳贷者。
掣肘如此,臣安得不一言?
臣虽至愚,岂不仰体国力?
契勘到左帑除已交百十六万外,见在楮券,尽以零会凑之,或可得五百万。
江淮一府,终未有可以那移。
或谓淮盐每岁六十五万袋内拨借十万袋,臣自行区处,津载变兑,亦可以对折今来支降。
或又谓岂无诸司寄桩钱、诸郡交头钱之类,可以便宜取拨?
然只以江东一路言之,自兑换会子后,未与出豁,已是虚挂文历,恐至前途,有误指准。
今来只候朝廷处分既定,先将左帑零会凑五百万外,更增一二百万金钱等物。
纵不及两府元请之数,若姑可以备初到之费,则臣且一面起发,沿途便宜措置,徐俟诸司诸州有可那移者,接续应用,犹是一说。
更自陛下裁度,如以为可行,即乞速赐处分。
〔贴黄奏江陵督府乞兵〕臣得江陵尤爚十一月二十九日书云,在城守禦,适臣行府榜劄招捕叛寇邮置到后,旁缘声势,与将士喝转三官资,鞑虏闻之,上马东去,疑大兵之将至。
以此见得外阃所望于督府者甚厚。
又得公状,欲从督府乞兵二万人。
此等事正费区处,并具奏知,伏乞睿照。
复次韵二首 其一 金 · 麻九畴
 押虞韵
五脏太多可,张颐托臞儒。
自非何曾家,安得海陆俱。
庄周幸有,不至鱼肆枯。
何劳夷门市,下车朱亥屠。
春韭与秋菘,岁晚不供厨。
蒿腹不蒿目,大方果无隅。
为酱非负口,犹胜范莱芜
岂无青精饭,驻颜炊一盂。
岂无菖蒲歜,辟邪如神荼。
又岂无椒花,除瘟等酴酥。
蒿于数品中,颇同武官粗。
数品虽异馔,置之酱可乎。
犹材各有施,岂必皆吾徒。
公绰优为老,劣于滕大夫
大抵食如士,取之非一涂。
君诗志其味,食经有董狐
彼哉鼋羹指,斲棺终莫逋。
彼哉萍齑手,竟死珊瑚株。
宁如酱以蒿,不出本草图。
盖后人好奇,一洗腥砧鈇
为谢馋祟鬼,渠今离我躯。
蟾池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老蟆食月饱复吐,天公一目频年瞽。
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郡国蟾池知几所,碧玉清流水仙府。
小蟾徐行腹如鼓,大蟾张颐怒于虎。
渠家眉间有黄乳,膏梁大丁正须汝。
何人敢与月复雠,疾过池头不容语。
向来属私今属官,从今见蟆当好看,爬沙即上青云端。
袁州陈判官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八、《铁庵集》卷九
王事比肩,引企宜春之上客;
书筒到眼,知为古灵之名门。
今虽霅水之居,源自闽山而出。
维梓必敬,负荆谢愆。
某官器韵粹夷,典刑酝藉。
密学先生之烈,宰木成阴;
删定诸昆以来,庭兰茁秀。
卑之栖枳乎何愠,进则泛莲而不骄。
握笔疾飞,莫雄幕辩;
抚机缓发,不趁时趋。
将膏其车,留望此府。
怀哉乃祖,取诸三十士而无遗;
岂其闻孙,过者千万人而不顾。
必有巨力,诵言清朝。
某祇是书痴,无裨漕画。
张颐待哺,廪乎乏兴;
捧檄交驰,谁则督餫。
顾其属怀安而坐,使他人冒暑于行。
吏州县未免徒劳,郡宾僚岂应借重。
文移不审,曲直有归。
虽还毡不至于下乔,然销印莫掩于始失。
台家分责,同乡之欲居多;
陂量太宽,谢语之谦倒置。
言之颜汗,皎甚心明。
湖南卢提刑赴召三首 其三 南宋 · 项安世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先生休叹不逢时,此地非公已再危。
赤立一丝无藉手,青衿二百正张颐
千缗兄镪仍三料,五顷夫田更八池(自注:始公为言于帅,得千缗,又复赡学钱三料,计岁增六百缗。及公摄帅,更以田与鱼池之利来助。)
但得门东无叫怒,老身寒饿不须悲。
致中手谈见知胡漳州奇仲未有定论 宋 · 刘子翚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了无胜负著胸中,三百枯棋破老慵。
云陈春收花脱树,雹声夜碎月衔峰。
危机每惮张颐虎,窘步休誇独眼龙
无复漳州赏新妙,只应公论付吾宗。
怀黄县(申)时避乱寓华盖山丁丑四月。) 元 · 吴澄
 押词韵第四部
丞君丞君天一所,十日不共床头语。
粤从天纪涣散来,大半英雄化儿女。
举世张颐啖粪壤,君独吐之不肯茹。
举世眯目蒙埃尘,君独去之不肯处。
大鹏垂翅何人怜,神龙失水痴獭侮。
当道林林立虎豺,深山处处多蛇鼠。
不堪啸聚没复出,近来眠食闻几阻。
奔逃无间天阴晴,腹背浴汗头沐雨。
心如清水到底洁,身寄白云深处住。
伯夷叔齐上追踪,浮丘王乔与为侣。
洞岩殷殷生风雷,仙馆沈沈锁烟雾。
山蔬可羹买米炊,何须更学农与圃。
有儿读书绍家风,有客清谈忘世务。
我自远来亦云乐,寻又别去徒延伫。
二亲定省不可旷,安得终岁矻矻万仞冈头论今古。
赵与訾依旧宝章阁待制江东路转运使淮西总领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七
职清地禁,顷已列于论思;
师老财殚,今莫难于总漕。
思其强敏,起之燕閒。
具官某知微知彰,有猷有守。
为诸道廉访使之首,肃乎若棱;
合比年京兆尹而观,恢乎游刃。
惓怀径去,注想未忘。
厥今江沱之势稍安,塞下之积未实,甲士张颐之望切,计臣束手而技穷。
缓则乏兴,急将聚怨。
朕直为凛凛,孰能饱万灶之屯;
尔益办多多,可并综二台之事。
往任笏鞭之责,并提鹾茗之纲。
渭滨之运法可寻,湟中之籴政宜讲。
必民无加赋,必军有宿储,少纾识者之忧,不(中缺。)王旦云民力竭矣,有味其言;
邵雍曰诸贤□□,□□之意。
可。
童丱须知 其六 八篇 宋 · 史浩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古者四民今六民,为添释老不耕耘。
三农重困皆因此,况有张颐百万军。
代谢权总幕启 南宋 · 潜敷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七、《永乐大典》卷一○五三九
制阃移文,方即仪川而奏食;
饷台传檄,必从幕府以代庖。
出于特达之知,非以夤缘而得。
且官事无摄,固有常禁;
然王事独茕,当从权宜。
彼其在承平富庶之时,每以为逢迎执要之具。
或身居私室,而徒切于请俸;
或识在他所,而遥挂于虚名。
无非私祷而来,曾何公论之有。
惟兹湖广之馈饟,实忧帑藏之空虚。
百年之畜积甚丰,既发泄以几尽;
六路之源流所在,或壅遏而弗来。
嗷嗷待哺以张颐,断断无策而束手。
必得丹青画风之措画,可立红绿泛水之勋庸。
靖惟驽骀,曷称鞭策。
伏念某执而泥古,愚弗知今。
既无酬酢泛应之才,徒有激昂奋励之志。
淮壖画计,远略未闻;
沔郡充员,近功何有。
方念空餐之愧,敢希实学之求!
顾责任以非轻,恐谴尤之愈重。
方深怀向,何敢牢辞!
兹盖伏遇某官望实应时,忠诚许国。
王人序诸侯之上,名位既绝于等伦;
总计户部之权,职任无分于中外。
谓心计难于独运,而人材贵于广求。
木屑竹头。
既不遐遗;
牛溲马渤,亦使并蓄。
致兹孱琐,获在选抡。
某敢不趍事赴功,兴利除害?
庸少伸于知己,期无负于终身。
举酒以酌石洪,当有西州之人士;
行军而从裴度,永为东阁之衣冠。
馀姚到任谢提刑秦启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二、《鄮峰真隐漫录》卷二七
卑官初效,敢辞五斗之微;
大度兼容,幸处二天之下。
退惟孤踪,殆有宿缘。
慰在心胸,喜见颜色。
窃以自昔得君而行道,类能择士以成功。
季世以还,兹风渐息。
天吏有玉石俱焚之患,宗伯负圣愚同滞之名。
惟圣朝委任之尽公,故仕路升沈之不滥。
秉钧造化,师臣可比商阿衡
揽辔澄清监司有若范孟博
领袖之儒既进,衣冠之气复伸。
遂俾驽材,获依燕厦。
兹盖伏遇某官先生隆济世,道茂佐王。
懿师友之渊源,伟风姿之闲雅。
气凌云而词吐凤,压桂籍以登仙;
盐煮海而摘山,拥星轺而裕国。
兹膺妙简,就领平反。
制百姓于刑之中,辅一人好生之德。
行提金印,入亚槐庭。
故于扬清激浊之辰,已有登明选公之量。
来依使节,宜有贤人。
如某者拙直无堪,迂疏弗顾。
南宫较艺,偶参八士之间;
东邑执鞭,正处百寮之底。
负郭初无于二顷,倚门幸有于偏亲。
张颐待哺者指殆盈千,需次及瓜者岁几踰五。
顷备员于海峤,实禀命于使台。
既获具于舂炊,遂免倾于沟壑。
衔恩已厚,论报何赊。
岂期萍梗之来,又托云天之芘。
贽见方随于僚属,阶升已齿于姓名。
顾微贱之不遗,知并包之有素。
果容视职,以试微劳。
某敢不求所未闻,脩其可愿?
甄陶甚迩,难忘借便之风云;
顶踵未衰,尽是酬恩之日月。
贺浙西漕除总领(代人)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五七、《江湖长翁集》卷三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五
十行芝检,来自层霄;
一道使权,总之硕德。
寓直,营回春。
方远迩之悚闻,翕欢谣而载路。
乘轺问俗,孰遵前日之教条;
足国裕民,行继昔贤之事业。
某官禀绝人之识,为名世之儒。
挺荐绅表而雅推独行之贤,读古贤书而不为无用之学。
栋梁杞梓,允谓良材;
衮绣文章,直其馀事。
自横蜚于仕路,即妙简于宸衷。
百吏革心,咸仰范滂之揽辔;
列屯宿饱,未多葛亮之杂耕。
况此常旸之馀,良苦转饟之梗。
河流如带,千艘衔尾以莫前;
粒食比珠,万旅张颐而仰待。
事有至难,顾今乃尔;
贤必已试,然后用之。
不有一代非常之才,曷振此时兼足之策。
辇驾以输河内,少留子翼以给军;
根本之固关中,侧伫酂侯相国
要令元勋之冠列辟,岂止再见而位上卿
某猥以郡符,抚兹淮俗,久依风于德宇,今赖宠于使台。
闻嘉命之真传,抚微躬而知幸。
成于自同,败于自异,需使指以趋承;
淆之不浊,澄之不清,尚仁人之覆护。
自谓 南宋 · 白玉蟾
 押词韵第一部
造物果小儿,可得问天公。
一生贫到骨,万感悲填胸。
形神本尘坌,身世相羁笼。
安得骑玉鳌,眇然追冥鸿。
锦步四十里,浊哉一石崇
东阁万张颐,哺一公孙洪。
铜山流臭泉,到了埋邓通
何如德行贵,晞颜师仲弓
文苑丽长春,学海深无穷。
人自泾渭水,我但夷齐风。
貂裘有何异,羊枣远不同。
人生水上萍,世事江头枫。
三思欲四休,一拙胜万工。
火宅煎杀人,此身如甑中。
于道有所味,触意无复忡。
心杓指以南,性水决而东。
鍊得身如鹤,始可冲秋空。
道人亦不贫,朝灌三畦
送珊上座归育王 南宋 · 白玉蟾
 押词韵第十八部
一双膝胫两条铁,一掬精神一团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鸳帏不把丁香结
风吹香囊满路香,知君也结钦山辙。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急携柏子礼孤云,后来足迹遍江浙。
阿育王山仓廪空,百指张颐欲嚼舌。
延寿堂中几病僧,囊无挑药寒彻骨。
见君把个无孔笛,吹起还乡曲一阕。
此来漳泉走一遭,庞翁犹在波旬灭。
拄杖挑起空中云,钵盂漉上波心月。
默随春色归故山,江路先漏泄。
遂邀君来香一爇,重把篇诗呈丑拙。
此行拗折老藤条,选佛场中作英杰。
君今三千里外行,不涉程途犹自别。
恰似一壶冰,千古光莹彻。
太平兴国宫碑记嘉定十一年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二、同治《九江府志》卷四九、民国《庐山志副刊》之一
宋嘉定戊寅清明福州灵霍童景洞天羽人白玉蟾袂香趋敬九天御史台下。
顷焉宫牧陈至和饮以醴。
逮予之玉华也,醉履飘忽,弗违而迈。
承遣道士陈守默、陈如一约为文以记其宫,岂容逊也!
其文曰:九江故郡,千古庐山,乃仙灵咏真之洞天,实紫元景曜之神府。
琅庭琛馆,隐于丹崖翠壁之间;
羽衣霓裳,混于青牛白鹿之际。
猿啼玉涧,鹤唳芝田。
地接炎衡,云连潜皖。
金童戴月,传麻姑、閤皂之书;
宝仗凭风,赴委羽、括苍之宴。
琪花开尽,朱凤飞来五老峰
玉井寒深,白龙涌出三峡水。
苍石怪,襟九曲而带罗浮
老草灵,辐三而谷大涤。
北頫紫极,西睇青城,域会楚吴,星分轸角。
神刓鬼划,诸峰三百六十崖;
山瘦溪寒,一夜八万四千偈
周时康子孝佩雷玺于林间,晋代许旌阳飞铁舟于木杪。
刘越赤城于石里,双户凝紫金;
董奉红杏于溪东,千朝腾碧落。
蔡、李举玉棺而冲去,钟、吕启金匮以相传。
马瀑溅湿刘混成之衣,虎溪淘碎陆简静之句。
靖节酒醒,佛社亲植西天莲;
羲之书忙,谷雨惜羹白露
陟丛冈之胜槩,采先哲之遗踪。
剔蜗银蛛网之幽,考草碣苔碑之旧。
欲挥椽笔,以纪琳宫。
明皇开元十九年仲秋二旬有一日,特遣殷勤之使,俾新采访之祠。
爰究其原,实基所始。
昭阳宝禁,金铃惊醒梦初回;
神霄天君,玉骑迎归天欲晓。
灵符宫里,早朝凭几谕群臣;
含元殿前,云鹤盘空辉八极。
千幢万纛,霓旌凤盖飏晴霞;
三冕九旒,风马云车散花雨。
上清五百,珠吏握苍龙监兵之符;
太微四六,瑶仙掌金虎飞云之印。
十二溪女骑玉鳌而跨金鲸,一九江神御锦蛟而坐翠蜃。
三官执籍,校天地山海之图;
六丁操戈,守日月星辰之箓。
左防劝而右护法,金钺横霜;
前飞辽而后延精,锦牙耀日。
四帅麾节,驱雷翁电姥之群;
五岳旌旗,奋风伯雨师之障。
九州社令,把社稷城隍之书;
八海龙君,捧龙蛇鱼鳖之典。
司命翼驾,典禁侍轩。
箫鼓鸣空,髣髴钧天之九奏;
笙竽响翠,阴沈禁漏之三更。
风递琵琶,宫女倚芙蓉而侧耳;
露凄觱栗,仙嫔舞芍药以荐觞。
缥渺烟霞,语出青冥之上;
依稀纶綍,声传翠葆之前。
比登太清混元之天,亲禀五灵皇帝之敕。
丈人镇蜀,元命治舒。
吾于康庐西北之隅,盍建九天廉访之治。
十七世之后,覃戬谷于生灵;
一二日之间,运楩楠于基址。
但须斤斧,庸治宫墙。
纠察万灵,签书四府。
应阴六元一之运,司阳九百六之经。
言将讫而吴岑善丹青,事尚新而李泚入竹帛。
麟舆倏已去,飙驭不可追。
一念感通,千官瞻礼。
浔阳刺史独孤正率群僚而营创祠坛,遣神都道士孟仙真凡五人而焚修香火。
不雨而暴涨,运水神作殿之材;
正昼而返风,移地主所居之屋。
粉垩丹绿,掘地而寻;
砖瓦石泥,非人而至。
仙灯夜现,众真隐约于烟霾;
楮镪跷飞,万鬼往来于野渡。
木像入庙而流汗,粉楹卧地以发光。
龙跳朱楼楼影高,浮云影乱;
莺铺翠瓦瓦痕冷,□月痕花。
期岁工夫梧叶,万拜香火莲花会。
梯山航海,无远不来;
星烛云檀,迄今尤盛。
江淮贡金贝,人如织而日如梭;
闽浙走香花,袂成帷而汗成雨。
再瞻仙躅,适当圣治之峰前;
爰相案山,远及蕲黄之界外。
负仙鹤冲天之势,将游鱼上水之形。
自艮临震属贪狠,正天医玉兔之位;
折巽归乾入姑洗,乃鹑首金龙之乡。
霜剑铁狮,更蜿蜒于西巘;
香炉石鼎,并盘礴于东峰
控御两三州,环望数百里。
天宝为庙而升元为府,太平改观而宣和改宫。
虽亘古以昭灵,亦历代而沿革。
太宗登大宝,新翠辇玉斧之荣;
真庙握元图,特紫札金牌之赐。
粤从兴国,春秋责两醮于守臣
逮至政和,位号已三登于玉册。
祥符降蠲税之令,天禧赐度牒之恩。
月破御香三百斤,年设国斋五六会。
金虬玉蝶,荐有宠光;
凤画奎文,益增镂志。
铭昌鼎算,腾景瑶京。
星使护船,玉鬣盘花枝而现瑞;
皇华投币,䌽云带华盖以鸣鞭。
丰炼师,获铜钱于土缶;
神宗明诏,上宝号于金庭
四字相符,一时咸异。
建炎戮张遇,显龙马于碧空;
开禧馘吴曦,奏犬羊于紫阙。
炳灵愈焕,降祉弥繁。
盖玉虚朱帝之尊,亦金阙赤皇之化。
灵姿妙粹,秉太元碧琳之圭;
瑞相端如,衣九光红霁之帔。
丹盈羽襡,琼华碧簪。
冠偃月金晨之冠,履天风朱光之履。
曳玉铢之袂,服海岳之裳。
五印凝丹,一剑横素。
分景作玉炼火帝,化形为南上真君。
其为炎极之皇,或亶太阳之政。
巡游三界,监御万真。
初皇之九龙,中皇之九都,下皇之元都,化为使者
黄帝之真元,尧帝之元,舜帝之太一,皆乃真形。
夏禹朝谓苍水之神,周穆世曰天灵之使。
唐朝肇迹,宋代隆禧。
琪木晨光,撷五枝于秀崿;
珠宫夕照,搴八柱于飞梁。
高云举读洞经于钱塘,亲承降顾;
龚庆长阅名籍于向氏,备谕威灵。
吴太和而增丹雘之唐保大而葺黝赤之弊。
中厄兵焰,半为草墟。
运星锤月斧之劳,复烟桷霞甍之胜。
内而方丈,外以三门
轮奂峥嵘,金碧绚烂。
三官殿、四圣殿辅弼正宫道纪堂、抱一堂掩映虚室。
山光轩与擢秀轩而争爽,朱陵阁共景阳阁以相高。
宝藏储金,开天上图书之府;
华庭申福,灿人间箕翼之躔。
榜扁云无心,泉鸣人听雨。
两廊䌽壁,绘绛衣碧弁之灵;
四面粉墙,闭紫术黄芝之茂。
仓院粟红而贯朽,库堂绿而水香。
崇廪齐山,河伯转轮而舂谷;
香厨蒸雾,原夫饫饭以担薪。
霞帔星冠,万指之张颐待哺;
月坛风峙,几代之栖仙宅灵。
面乎覆船山,背彼飞云洞
门外古石,树为刘仙之亭;
宫后峨翚,聿建灵泽之庙。
道院十九所,居鸣琴笑剑之流;
官廨三五间,延秣马脂车之客。
碧流绕舍,绿藓封阶。
天籁一鸣,山呜谷应;
风竿才动,水动烟寒。
万枝红女媚芳塘,千丈苍官连古路。
真神仙之窟宅,况泉石之膏肓。
素瀑紫岸,侧拔星江之地;
白蘋红蓼,再游湓浦之时。
朝家太平兴国之宫,为侍从之所;
真君应元保运之号,乃圣明缛典之封。
古今几何年,曾未镌翠珉之字;
髫乳一小子,讵可赋白云之篇。
有命奚辞,聊诗以记。
九嶷真人元夷君,笑骑玉龙飞紫云。
手持五帝伏魔印,霓旌羽仗朝太清。
亲受混元黄帝敕,浮驾万鹤下红尘。
軿一憩仙韶响,千骑屯空驱火铃。
昭阳宫中夜月丽,楼殿帘幕风泠泠。
明皇梦里与神遇,乃知九天使者名。
凌晨辇出明光殿,宣谕百辟闻且惊。
王庭再设香花席,羽盖琼轮泛杳冥。
忽听青鸟鸣一声,举首天际瞻群真。
风雷震吼云气腾,麟车凤驾森不鸣。
三十六宫散天花,千官罗拜如云崩。
开元天子一稽首,翠葆深中语如纶。
传言太上爱黎庶,遣使廉访游八纮。
九天九地万品汇,尽我掌握令枯荣。
庐山西北地可庙,千岁之下崇香灯。
言终奄忽入空碧,诏遣独孤老守臣
殷勤天使捧金币,营建宫庙福生灵。
一夜无风水自溢,千章𣏌梓飘山根。
市妖运斧山灵奔,明年秋风吹落成。
万家共结莲花会,龙楼凤阁插天星
寥寥五百春桃花,落花流水洞天
我来炷九顿首,神霄故吏山人
为言圣宋启天祚,五朝明主增宠荣。
历言春秋国一谯,宸画光灿龙凤形。
顷年逆寇忘国恩,仙飙亲控苍龙兵。
神通变化不可测,万民阴受雨露均。
金缕赐碑名景贶,宝笈朝凝瑞雪声。
彤霞肃驾骑北斗,飘忽虚极嬉蓬瀛。
白鹤青鸾杳不归,博山香穗一缕青。
清都绛阙渺无际,醉拍玉栏呼雷霆。
九霄真人分万化,景飞飙举夜吹笙。
圣主焕文耀层汉,等玉填金藏翠京。
国朝鸿烈等天地,充塞天地涵鱼鸢。
小诗何足盛事,聊歌丕德光林泉。
持蠡酌水归去来,一就清风千万年。
按:同治《德化县志》卷一三,同治十一年刻本。
会真堂疏语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七、《修真十书·上清集》卷四四、《琼琯白先生集》卷一一、琼琯白真人集
道友往来,不知其几;
数间破屋,饘粥全无。
以此话头,问诸好道者,结缘则个。
绝粒休粮,总是作家伎俩;
虚心实腹,要还他本分生涯。
楹颓柱倾,奈历岁涉时之浸久;
香寒火冷,致旁风上雨之交攻。
斩新请个风月主人,依旧续此云水故事。
一盂圆玉粒,半箸细银条。
待哺张颐,那得会吞霞吸露;
挥毫落纸,不无望喝水成冰。
定州州学私试策问(一) 北宋 · 赵鼎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八一、《竹隐集》卷一二
问:国之重在兵,兵之命在食。
自井牧丘甸之法坏而农不知兵,兵不务农,徒手聚居,张颐待饲。
朝炊之不属,则欢然告病矣。
此宿兵之患,后世所不得免焉者也。
方今师屯之众,莫盛于西北,日月廪给之用,岁时馈饷之费,亡虑以钜万计。
常赋所入,不足以为之出;
而旱乾水溢之变,尚未可以逆计而前知也。
故议者之论,每欲厉农积谷,为安平永远之规。
设官置司,岁辄平粜,其为长虑却顾之计,诚深切矣。
虽然,利孔多端,法久生毙。
富商巨贾,因官为市,缓则深藏而不售,急则倍价以取赢。
宿货蓄资,乘机奔走;
马牛之负,四出近郊。
以是年丰而谷愈贵,侈而农益耗。
缗钱徒縻于县,而惠利不归于南亩。
管氏有言;
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
行五百里,则民有饥色。
使夷吾信知治体,则其言岂不可思哉。
前世调度兵食之法备矣。
或屯师营田,互为耕守;
或开仓平粜,痛抑兼并;
或买爵除罪,务实塞下;
或漕运蜚挽,递相灌输。
乘时便事,其说疑有指焉。
抑使贵不伤末,贱不病农,下有馀,而上无乏用。
平居以求富厚之藏,缓急得资师众之费。
稽之近古所已行,考之于今而可法者,盍备陈之。
至于充国屯田,惟魏相任其计;
寿昌平粜,而望之沮其策。
其议论得失,具可迹也。
愿与诸君讲之,以待执事者之择焉。
喜雨歌1177年 南宋 · 王炎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
去年夏旱田原枯,龙骨取水禾不苏。
张颐待哺神所悯,吏既祷之甘雨随。
东阡西陌喜相贺,化我硗确成膏腴。
炊粳酿黍作秋社,翁媪醉饱儿孙嬉。
今年种艺方入土,梅天宜雨还不雨。
高仰之田龟兆开,污邪亦半无流水。
帝从人欲不待祈,丰隆击鼓群龙趋。
山南山北起云雾,雨脚急来如绠縻。
富家安坐有红粟,田家作苦惟饘粥。
丁壮力耕儿饭牛,旱时得雨胜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