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喜宁夏报捷二首 其一 明 · 卢龙云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六月王师出,三秦虏祸深。
尚方烦赐剑,死士赴悬金。
秘法通黄石,先声陨绿林。
辕门看饮至,庶以答天心。
秋大阅呈郡僚 宋 · 虞俦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横槊何人解赋诗,东方千骑出郊时。
天高霁色旌旗上(自注:是日雨霁。),地迥秋声鼓角悲。
漫授一编黄石老,相从千载赤松(自注:出赤松门。)
据鞍矍铄非吾事,惭愧江湖把一麾。
鹧鸪天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尤韵
横海青峰占小楼,邻家爆竹动离愁。
一年客里将除夜,万里荒波不系舟

黄石约,赤松,古人志事等閒酬。
衰慵不称风云事,破砚寒香独自修。
芝山复为鱼门种梅一帧次石公二诗韵 其一 甲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八
真个移家住瀼东,雪篱苔径许谁同。
三椽散木邻冬友四雨菱湖傲石公
碎影锵金摇素月,横枝如玉澹斜风。
接栽灌木从今始,封殖无忘赋角弓冬友有散木庵,石公有菱湖四雨轩。)
榕树下参军再赋就简指挥 元末明初 · 陈谟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十三
榕阴翠盖倚重重,相送城南复向东。
上将故多黄石略,参军况是紫髯翁。
重题锦字云生纸,独转沧浪月满蓬。
徙倚松根看野色,青山缥缈意何穷。
和友人韵 其二 元末明初 · 陈谟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刘郎清赏何乃违,休日复自扃柴扉。
桥边无人礼黄石,天上有星尊少微。
薜荔暗侵扬子,鵁鶄长占子陵矶。
日斜桐叶题诗罢,头戴寒鸦缓缓归。
仙居 北宋 · 沈辽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鹤驭已归三十春,至今重阁无纤尘。
蟠桃谁知天上事,白骨不驻城中人。
门外江流似平昔,林间鸟雀空悲辛。
当时留侯强辟谷,黄石老翁悟终身。
即席赠任棠山 明 · 杨慎
六言诗 押麻韵
红湿城中仙里,香霏阁下人家。
幸遇风流地主,浑忘飘泊天涯。
六彩狂呼琼略,百杯烂醉金沙。
何日公寻黄石,壁津共泛灵槎
上事自辨 西晋 · 傅咸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二
案令,御史中丞督司百僚。
皇太子以下,其在行马内,有违法宪者弹纠之。
虽在行马外,而监司不纠,亦得奏之。
如今之文,行马之内有违法宪,谓禁防之事耳。
宫内禁防,外司不得而行,故专施中丞
今道路桥梁不修,斗讼屠沽不绝,如此之比,中丞推责州坐,即今所谓行马内语施于禁防。
既云中丞督司百僚矣,何复说行马之内乎!
既云百僚,而不得复说行马之内者,内外众官谓之百僚,则通内外矣。
司隶所以不复说行马内外者,禁防之事已于中丞说之故也。
中丞司隶俱于太子以下,则共对司内外矣,不为中丞专司内百僚,司隶专司外百僚。
自有中丞司隶以来,更互奏内外众官,惟所纠得无内外之限也。
而结一旦横挫臣,臣前所以不罗缕者,冀因结奏得从私愿也。
今既所愿不从,而敕云但为过耳,非所不及也。
以此见原。
臣忝司直之任,宜当正己率人,若其有过,不敢受原。
是以申陈其愚。
司隶中丞俱共纠皇太子以下,则从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也。
得纠持太子而不得纠尚书,臣之闇塞既所未譬。
皇太子为在行马之内邪,皇太子在行马之内而得纠之,尚书在行马之内而不得纠,无有此理。
此理灼然,而结以此挫臣。
臣可无根耳,其于观听,无乃有怪邪!
臣识石公前在殿上脱衣,为司隶荀恺所奏,先帝不以为非,于时莫谓侵官;
今臣裁纠尚书,而当有罪乎(《晋书·傅咸传》。御史中丞解结以咸王戎为违典制,越局侵官,上事云云。又《御览》二百二十六引《傅咸集》作「奏事」。)
古兴十六首 其四 北宋 · 沈辽
 押支韵
修道须阴功,留侯亦何为。
区区欲报怨,方为帝王
辟谷学赤松,强为女子饴。
黄石更殉葬,空令后人疑。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唐 · 陆龟蒙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引用典故:景山鎗 刘桢沈痼 南山豆 稚圭
栉发凉天曙,含毫故国情。
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
忽起襜褕咏,因悲络纬鸣。
逢山即堪隐,何路可图荣。
揲策空占命,持竿不钓名。
忘忧如有待,纵懒似无营。
小径才分草,斜扉劣辨(一作瓣)荆。
冷荷承露菂,疏菊卧烟茎。
谱为听琴阅,图缘看海㡠(一作䆸)
鹭毛浮岛白,鱼尾撇波赪。
低攀嗅,园葵旋折烹。
饿乌窥食案,斗鼠落书棚。
种豆悲杨恽投瓜卫旌
东林谁处士,南郭自先生
分野星多蹇,连山卦少亨。
衣裾徒博大,文籍漫纵横。
兰叶骚人佩,莼丝内史羹。
鹖冠难适越,羊酪未饶伧
倚啸微抽恨,论玄好析酲。
栖迟劳鼓箧,豪侠爱金籯。
鍊药传丹鼎,尝茶试石■({婴瓦})
沼连枯苇暗,窗对脱梧明。
未达讥张翰,非才嫉祢衡
远怀魂易黯,幽愤骨堪惊。
砺缺知矛利,磨瑕见璧瑛。
道源疏滴沥,儒肆售精诚。
敢叹良时掷,犹胜乱世撄。
相秦犹几死,王汉尚当黥。
饮啄期应定,穷通势莫争。
髡钳为皂隶,谭笑得公卿。
浴日安知量,追风不计程。
尘埃张耳分,肝胆季心倾。
谕蜀专操檄,通瓯独请缨。
匹夫能曲踊,万骑可横行。
许国轻妻子,防边重战耕。
俄分上尊酒,骤厌五侯鲭
静默供三语,从容等一枰
弘深司马法,雄杰贰师兵。
朔雪埋烽燧,寒笳裂旆旌。
乘时收句注,即日埽欃枪。
武昔威殊俗,文今被八纮。
琮璜陈始毕,韶夏教初成。
芽孽群妖灭,松筠百度贞。
郎官青琐拜,使者绣衣迎。
帝道将云辟浇波渐砥平。
学徒羞说霸,佳士耻为跉。
负杖歌栖亩,操觚赋北征。
才当曹斗怯,书比惠车盈。
谢氏怜儿女,郤家贵舅甥。
唯荒稚圭宅,莫赠景山鎗
贤彦风流远,江湖思绪萦。
讴哑摇舴艋,出没漾鵁鶄。
晚树参差碧,奇峰逦迤晴。
水喧揌紫芡,村响姊香粳。
荷笠渔翁古,穿篱守犬狞。
公衫白纻卷,田饷绿筲擎。
地与膏腴错,人多富寿并。
相欢时帖泰,独坐岁峥嵘。
唧啧蛩吟壁,连轩鹤舞楹。
戍风飘叠鼓,邻月动哀筝。
未得文章力,何由俸禄请。
和铅还搰搰,持斧自丁丁。
惊惧疑凋朽,功勤过屑琼。
凝神披夕秀,尽力取朝英。
蠹简开尘箧,寒灯立晓檠
静翻词客系,闲难史官评。
天地宁舒惨,山川自变更。
秖能分蹠惠,谁解等殇彭。
项岂重瞳圣,夔犹一足𨆪。
阮高酣曲糵,庄达谢牺牲。
齰舌无劳话,宽心岂可盛。
但从垆冶锻,莫受罻罗婴。
砚拨萍根洗,舟冲蓼穗撑。
短床编翠竹,低机(一作几)红柽
霜信催杨柳,烟容袅杜蘅。
桁排巢燕燕,屏画醉猩猩。
懒桧推岚影,飞泉撼玉琤
𦪽𦨰寻远近,握槊斗输赢。
枝压离披,檐垂礧磊
忘情及宗炳,抱疾过刘桢
野馈菰饭,江商贾蔗饧。
送神枹瓦釜,留客上瓷觥。
举楫挥青剑,鸣榔扣远钲。
鸟行沈莽碧(一作苍)鱼队破泓澄。
手戟非吾事,腰镰且发硎。
谅难求摽摽,聊欲取铮铮。
几叹虫甘蓼,还思鹿美苹。
愁长难自剪,歌断有谁赓。
未去黄石,空能说白珩。
性湍休激浪,言莠罢抽萌。
地僻琴尊独,溪寒杖屦清。
物齐消臆对,戈倒共心盟。
丝曳灵妃瑟,金涵太子笙。
幽栖胶竹坞,仙虑驿蓬瀛。
想像珠襦凤,追飞翠蕊莺。
雾帘深杳悄,云磬冷敲铿。
箓字多阶品,华阳足弟兄。
焚香凝一室,尽日思层城。
匿景崦嵫色,呀空渤澥声。
吾当营巨黍,东去射长鲸。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 石板870年 唐 · 陆龟蒙
 押元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一片倒山屏,何时隳洞门。
屹然空阔中,万古波涛痕。
我意上帝命,持来压泉源。
恐为庚辰官,囚怪力所掀。
又疑广袤次,零落潜惊奔
不然遭霹雳,强半沈无垠。
如何造化首,便截秋云根。
往事不足问,奇踪安可论。
吾今病烦暑,据簟常昏昏。
欲从石公(石板在石公山前),莹理平如璊。
前后植桂,东西置琴尊。
尽携天壤徒,浩唱羲皇言。
墨溪(桥在黄花里张氏黄氏居其侧庚子之岁张莘思尹从余学请赋之) 元末明初 · 梁寅
黄花之高峰,削玉凌青霄。
墨溪如苔峡,曲折架以螮蝀百尺之飞桥。
乃有逸人张与黄,结庐其侧相与放旷而逍遥。
园绮非陋汉,巢由岂忘尧。
吾但爱此清泠水,濯缨鼓枻夕复朝。
虎溪松风鸣石窍,香炉烟彩腾山椒
恍然若在匡庐下,云入衣袖神飘飘。
溪流可鉴分妍蚩,照之谁云白为缁。
教儿兼学右军,日以墨溪墨池
岂无题桥磊砢士,访隐蹀躞溪之湄。
拂石横琴,瞰流咏诗。
明月自至,如相与期。
或时临风酌醽醁,醉眠苍苔紫芝
紫芝罢心自怡,遐聣六合间,何物劳我思。
蔓草绿靡靡,乱石白离离。
游鱼不复惊,狎鸥能我随。
共谈留侯黄石事,人生乐在心相知。
叶宣义家寿祉堂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词韵第二部
吉人为善天所彰,效有迟速理则常。
叶侯天骥少未骧,读书过眼下十行。
易如翻水成文章,学既日富名日昌。
谓取富贵如探囊,当时馀子皆擅场,呼不成卢空绕床。
直气勇决何可当,买田筑室龙池阳。
夜光穿屋万丈长,人言家有明珠双。
青衫归侍宴几傍,仿佛月中丹桂香。
要看玉树争芬芳,击鲜不羡游诸郎。
大裘执玉郊圆苍,厖恩厚泽均四方。
翁年九十鬓不霜,锡以命服闾里光。
门前贺客俱奔忙,手持牛酒填康庄。
遂摘天语名公堂,不须灵寿扶徜徉。
高文戛玉鸣琳琅,省郎言语如君房。
天公报德殊未央,传家奕叶寿且康。
王母昼着云锦裳,麻姑行酒倾琼浆。
壶中日永醉玉觞,赤松黄石相扶将。
多丽水际竹邀楼有感 清末近现代初 · 吴嘉谟
 押词韵第七部
好江山,相逢一笑开颜。
正落日、樵兄渔弟,歌声流出溪湾。
林擒无力红艇小,野簖初收白鹭闲。
明月不来,沧波无极,尊前莫漫唱阳关
门楼外,山形依旧,独鹤几时还。
空留得,白云天末,黄石人间。

我本是、去年崔护,经秋饱看烟鬟。
题诗笔、蘸峨眉翠,斸药苔、欺竹泪斑。
沙嘴捞虾,殿头扑蝶,并将心事付孤鸿。
一层土、斜阳独倚,身世况多艰。
悔不似,模棱老子,生成痴顽。
上疏请罢中正九品 西晋 · 刘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五
臣闻:立政者,以官才为本,夫九品有八损,而官才有三难,而兴替之所由也。
人物难知,一也;
爱憎难防,二也;
情伪难明,三也。
三者虽圣哲在上,严刑督之,犹不可治。
故尧求俊乂而得四凶,三载考绩而饕殄得成。
使世主虽有上圣之明,而无考察之法;
授凡庸之才,而去常罚之劝,则为开奸,岂徒四族,侧陋何望于时哉!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
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已。
公无考校之负,私无告讦之忌。
荣党横越,威福擅行。
用心百态,求者万端。
廉让之风灭,苟且之俗成。
天下讻讻,但争品位,不闻推让。
流俗之过,一至于此,窃为圣朝耻之。
愚心之所非者,不可以一概论;
辄条列其事。
夫名状以当才为清,品辈以得实为平,治乱安危之要,不可不明。
清平者,政化之美也;
枉滥者,乱败之恶也,不可不察。
然人才异能,备体者寡。
器有大小,达有早晚。
前鄙后修,宜受日新之报;
抱正违时,宜有质直之称;
度远阙小,宜得殊俗之状;
任直不饰,宜得清实之誉;
行寡才优,宜犹器任之用。
是以三仁殊涂而同归,四子异行而均义。
陈平韩信笑侮于邑里,而收功于帝王
屈原伍胥不容于人主,而显名于竹帛,是笃论之所明也。
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
不均称尺,务随爱憎。
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
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
前鄙后修者,则引古以疾今;
古贤今病者,则考虚以覆过。
质直者罪以违时,阿容者善其得和、度远者责以小检,才近者美其合俗,齐量者以已为限。
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
凭权附党,毁从亲。
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
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
无报于身,必见割夺
有私于己,必得其欲。
凌弱党强,以植后利。
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暨时有之,皆曲有故。
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
州都者,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
不谓一人之身,了一州之才,一人不审便不坐之。
若然,自仲尼以上,至于庖牺,莫不有失,则皆不堪,何独责于中人者哉!
若殊不修,自可更选。
今重其任而轻其人,所立品格,还访刁攸。
攸非州里之所归,非职分之所置。
今访之,归正于所不服,决事于所不职,以长谗构之源,以生乖争之兆,似非立都之本旨,理俗之深防也。
主者既善刁攸,攸之所下而复选以二千石,已有数人。
刘良上攸之所下,石公罪攸之所行,驳违之论横于州里,嫌雠之隙结于大臣。
夫桑妾之讼,祸及吴楚;
斗鸡之变,难兴鲁邦。
况乃人伦交争而部党兴,刑狱滋生而祸根结,损政之道二也。
本立格之体,将谓人伦有序,若贯鱼成次也。
九品者,取下者为格,谓才德有优劣,伦辈有首尾。
今之中正,务自远者,则仰割一国,使无上人;
秽劣下比,则拔举非次,并容其身。
公以为格,坐成其私。
君子无大人之怨,官政无绳奸之防。
使得上欺明主,下乱人伦。
乃使优劣易地,首尾倒错。
推贵异之器,使在凡品之下;
负戴不肖,越在成人之首。
损政之道三也。
陛下践阼,开天地之德,弘不讳之诏,纳忠直之言,以览天下之情,太平之基,不世之法也。
然赏罚,自王公以至于庶人,无不加法。
中正,委以一国之重,无赏罚之防。
人心多故,清平者寡,故怨讼者众。
听之则告讦无已,禁绝则侵枉无极,与其理讼之烦,犹愈侵枉之害。
今禁讼诉,则杜一国之口,培一人之势,使得纵横,无所顾惮。
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蔽于邪人之铨。
使上明不下照,下情不上闻。
损正之道四也。
昔在前圣之世,欲敦风俗,镇静百姓,隆乡党之义,崇六亲之行,礼教庠序以相率,贤不肖于是见矣。
然乡老书其善以献天子,司马论其能以官于职,有司考绩以明黜陟。
故天下之人退而修本,州党有德义,朝廷有公正,天下大治,浮华邪佞无所容厝。
今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取流徙异邦,或给役殊方,面犹不识,况尽其才力!
中正知与不知,其当品状,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
任己则有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
所知者以爱憎夺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乱其度;
既无乡老纪行之誉,又非朝廷考绩之课;
遂使进官之人,弃近求远,背本逐末。
位以求成,不由行立,品不校功,党誉虚妄。
损政五也。
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
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
既以在官,职有大小,事有剧易,各有功报,此人才之实效,功分之所得也。
今则反之,于限当报,虽职之高,还附卑品,无绩于官,而获高叙,是为抑功实而隆虚名也。
上夺天朝考绩之分,下长浮华朋党之士,损正六也。
凡官不同事,人不同能,得其能则成,失其能则败。
九品不状才能之所宜,而以九等为例。
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
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
若状得其实,犹品状相妨,系絷选举,使不得精于才宜。
况今九品,所疏则削其长,所亲则饰其短。
徒结白论,以为虚誉。
则品不料能,百揆何以得理,万机何以得修?
损政七也。
九品诏书,善恶必书,以为褒贬,当时天下,少有所忌。
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故反违前品,大其行势,以驱动众人,使必归己。
进者无功以表劝,退者无恶以成惩。
惩劝不明,则风俗污浊,天下人焉得不解德行而锐人事乎?
损政八也。
由此论之,选中正而非其人,授权势而无赏罚,或缺中正而无禁检,故邪党得肆,枉滥纵横。
虽职中正,实为奸府;
事名九品,而有八损。
或恨结于亲亲,猜生于骨肉,当身困于敌雠,子孙离其殃咎。
斯乃历世之患。
非徒当今之害也。
是以时主观时立法,防奸消乱,靡有常制,故周因于殷,有所损益。
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
自魏立以来,未见其得人之功,而生雠薄之累。
毁风败俗,无益于化,古今之失,莫大于此。
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晋书·刘毅传》,又《群书治要》三十引《晋书》,又《通典》十四,又略见《御览》二百六十五引《刘毅集》。)
晚泊 清 · 戴亨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古岸维舟后,清灯对酒时。
竹深渔唱晚,江迥雁飞迟。
无计酬黄石,空怀茹紫芝
飘零归故国,惭愧老天涯。
淮阴舟中四十初度自述得四言八章 清 · 姚燮
四言诗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八
青鸢戢翼,天路浩苍。
丈夫堕地,乃有四方。
体庸鲜植,气抑何强?
有玉不璱,有镡不芒。
龙騋无絷,视彼南骧。
颓景衔岫,白草尽霜。
西风千里,独舸他乡。
山川吴楚,对酒茫茫。
横流决塞,势逝谁当?
人无百岁,抚年自伤。(一章)

抚年云迈,悠曶奈何?
天不相弃,谁实蹉跎?
少研经史,纲能挈罗。
虱视星纬,烛若银河。
长游湖海,鸷不受囮。
六合睥睨,万古嵯峨。
胡命不立,如蝎在磨。
匪鹥匪鴐,下上随波。
飙有去轮,羲无还戈。
因循隳志,抱疚孔多。
兕犀可刃,曷为太阿?
麋鹿可隶,曷为涧薖?(二章)

曷为太阿,铁锈无把。
伧父满逵,侧目来诧。
繄昔盛年,峻气辞借。
长揖献诗,诸侯庭迓。
一篇万眸,洛纸崇价。
挥斥黾䲡,上座淩跨。
黄金土苴,罗绮围夜。
花云酒川,续宴无罢。
苒苒瞬时,驹倏驰罅。
宾从流离,朱门传舍。
秋星晓稀,木叶凋谢。
寥天不垠,孑影谁藉?
四顾邱陵,潸焉涕下。(三章)

曷为涧薖,鸟寄于木。
赁庑以栖,其势蹙蹙。
一年三迁,得依聊蹴。
远飏莫归,井市来辱。
鸱愁天寒,乃思营屋。
拮据始经,丧乱频续。
枭鸟夜啼,邻里遭戮。
斜巷风阴,新鬼相哭。
庐舍为墟,白云无宿。
蟋蟀野田,但有黄槲。
牵萝补,娟娟其
岂如佳人,犹处空谷。
不土胡基,不版胡筑?
安得东归,复我邦族。(四章)

雏乌失依,中路疾首。
月明沧江,顾影为偶。
既鲜斲勤,亦愧薪负。
陟彼阪原,嗟念父母。
大海东回,扫云如帚。
下有苍檀,荫我庭牖。
有子远行,支绌心手。
归胡不遑,骎骎四牡。
安得伏居,永以左右。
虽粗,庶几饮酒。
孰正吾纠,孰揭吾蔀?
植苗望荣,曾不知丑。
抱慝在躬,报答何有?
载眷春晖,愿祈遐耇。(五章)

大思嫁,马长思驰。
曰嗟予季,未有室居。
嘤犹求和,原鹡匪孤。
疢余谁告,匿有隐辜。
清芬祖德,累卵堪虞。
党亲荡析,谁振衰闾?
风墙挶萚,霜田种荼。
梦寐百感,积为毒痡。
大儿顽钝,不能读书。
幼子丱角,乳方谢餔。
三年失恃,童心久瘉。
敢言溺爱,听彼咨且。
往悔无益,来亦可吁。
弓裘在箧,使我踌躇。(六章)

胸府渊旷,眉棱石峋。
酣歌击剑,其响摧云。
挽弓百石,力不下人。
胡然露莽,栖此蛩身。
万花飐凤,霄阊正春。
空山蓬侣,满眼朱轮。
宁戚买臣,老尚牛薪。
岂将肆肆,故为龂龂。
著书盈尺,何救贱贫?
道路掩耳,吾当缄唇。
元思复,筮爻得屯。
谓宬有史,不轶天民。(七章)

方壶在渤,岚漪间之。
古松如丈,桃花可糜。
猿犹黄石,蝠为肉芝。
颇期就隐,永焉世辞。
老莱有亲,向平有儿。
渴蝉思露,天方赫曦。
迁化待腐,循分有亏。
悠悠苍天,生我曷为?
关河鸿倦,津梁马疲。
猛不自立,异日吾谁?
蓬发可数,颜色就衰。
胡敢任废,遁心元缁。
太宇无障,游尘尚依。
勉哉兹后,与古为期。(八章)

御史马伯庸达鲁花赤徵币不出 宋末元初 · 丘葵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皇帝书徵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
张良本为韩仇出,黄石特因汉祚来。
太守枉劳阶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
床头一卷春秋笔,斧钺胸中独自裁(以上同上书卷三)
重阳日使者持诏用韵柬石末公 元末明初 · 刘基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中元悲断羲和报,九日欢迎诏使来。
紫禁羽林分垒壁,清秋辰极照中台
愿从黄石明三略,莫使诗人赋七哀。
蚁垤牛涔休沸荡,泰山乔岳甚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