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刘混康(一 大观二年正月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七、《茅山志》卷四
刘混康:省所上表,来春赴阙事具悉。
卿累造宸廷,遽乞还山,两历岁华,每勤驰向。
且闻春初西上,深契予怀。
极思谈微讲妙,预当涤虑斋心以伺耳。
申遣使人计治舟御,许从便道飞船安济,宜速办装,慰此翘渴。
会晤伊迩,尚宜善卫。
已差入内西京左藏库使殿中省尚辇局典御勾当龙图天章宝文显谟阁黄希叟降敕召卿赴阙。
春寒,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刘混康太中大夫大观二年五月乙卯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九、《茅山志》卷四
朕惟至德之世,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爰率是道,纳民泰和
诚意感通,异人沓至。
眷遇之礼,曲尽始终。
葆真观妙冲和先生刘混康虚一守真,纯白自得。
前知休咎,能警群迷;
或托咒符,克愈众疾。
虽身栖林谷,而名振京师,朕用嘉叹。
召对閒宴,屡闻至论,深契予心。
比复造廷,燕居琳馆,了然委化,不约而同。
静思所存,宜加悯饰。
太中之秩视谏大夫,兹为异恩,尚期歆享。
特赠太中大夫
刘混康(二)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八、《茅山志》卷四
刘混康:卿持心渊静,毓德冲和。
每造枫宸,居多启沃。
不闻名理,忽复累岁,鄙吝之心生焉。
申遣使人,往趣飙驭。
宜辍白云之游,来赴紫宸之会。
其诸旨意已具前诏,当体眷想,毋复稽留。
今差入内文思使殿中省尚辇局典御勾当龙图天章宝文显谟阁黄希叟管押舟船,就茅山宣召卿赴阙。
故兹示谕,想宜知悉。
春暄,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尤季端游山志后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三九、《漫塘集》卷二四
尤季端风度闲雅,被服褒博,法古进贤冠制巾,从一二羽衣蹑游山屐,上下岩谷,出入烟云间,仅八九日,尽得三之胜。
哦而为诗,笔而为志,诗清而腴,志微而显,当与是山俱传,甚盛甚盛。
韩昌黎赋《南山诗》,极其形容,笔力殆过《子虚》、《上林》,而论者谓曾不若杜少陵《北征》诗为有补于世。
今观是编,首载刘混康谥诰墓志,以见迹涉诞谩,则词翰虽工,不足以垂世;
中详天圣观池中小虫之形状,以见物非灵异,则宠光虽被,不足以惑人;
末言虞、刘、张三人之进,以见此曹之遇否特幸不幸,非真有闻于斯道者
其有功于世教宏矣,欲不传得乎!
谥刘混康静一诰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弘治《句容县志》卷七
敕:朕惟曲水之穴,北距岱宗,南接罗浮,證法册于河图,得嘉名于地肺。
抱道秘境,惟昔高人,真风未忘,前辙具在。
太中大夫刘混康出尘累之表,以虚静为宗。
观妙勾金之坛,葆光埋璧之地,慕真风于南岳,究奥义于西城。
众方有求,忽若委蜕。
其须美谥,式昭正一之功;
庶几异时,益振冲虚之教。
可特赐谥静一
开禧二年月日。
江宁府山崇禧观碑铭绍圣三年十月 北宋 · 张商英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三、《景定建康志》卷四五、乾隆《句容县志》卷四、《句容金石记》卷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四
东南之望曰句曲山,盖华阳洞天,地肺福地,易迁含真之所宅,司命童初之所治。
晋、宋以来,得道之士,二许、杨、陶,遗坛故宅,犹有存者。
宫观十二,崇禧总之。
国家灵承天心,敷锡民福,锼金之虬,镂玉之简,妙真之香,丹素之词,岁修常典。
间遣王人,设官以提其纲,赐田以瞻其众。
宜其宫阙壮丽,列圣下居,廊庑深严,万灵侍卫
至者悚然,有以移其视听;
居者肃然,有以洗其心志。
仙科秘范之所出,宝章灵篆之所宗。
而希夷淡泊之门,寂寞无为之教,学士大夫未之或讲,州县政事又非所先。
田租所入,悉笼于官,道侣计口而赋粮,有司互券而出纳。
方斗筲之钩考,孰土木之暇议?
上下顾望,岁月因循,屋颠而不持,榱故而不革,圮废而不兴,垣颓而不作。
宝文待制何公君表元祐中,以趣向背时,提举西京崇福宫,居金陵,尝至山中,熟知其弊。
绍圣亲政,召对便殿。
明年,移镇于此,伸发曩志,议营缮之。
会商英谪莅管库,公侔图以授商英曰:「子于道家之学博且久矣,凡向背与开阖之不如经者,其悉据古考正之」。
商英视图,南面三门,则道俗出入之所由也;
三清、北极、本命三殿相直,而玉皇殿乃在东隅。
商英谨按老子之书曰:「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者,清气之治也,其天为清微,其境为玉清,其天尊为元始,其帝为玉皇。
所谓道者,气之纯清也,其天为禹馀,其境为上清,其太上为大道玉晨君,其帝为天皇。
所谓天者,气之积清也,其天为太赤,其境为太清,其太上为老君,其帝为北极。
本命者,支干之神,以统于北极者也;
北极者,天中之枢,以承玉皇者也。
今以北极次三清,以本命次北极,而玉皇居左,非道之序也,神而来格,亦莫安于其位矣。
请先玉皇而后北极,而左本命。
三门者,神灵之所由也,非祠醮则阖之。
东建道院,西设宾馆。
如此,则尊卑不相乱,道俗不相淆,人神不相杂矣。
公曰:「善乎论也!
兹山宫宇,古今废置不一,道术之士有在于是者亦已多矣,曾亡一人以三气、三天、三尊、三帝之说辩正升降者,岂崇无而复静者,或阙于群有之用;
造有以致动者,或昧于至无之体?
代正移句容县,如子之议,因而完之矣」。
明年五月,玉皇殿成,奉安之日,有双白鹤终日徊翔远唳其上,于是上清大洞法师刘混康与其授箓弟子曰:「异时白鹤常以三月十八日来集,或有或无,亦不常也。
今殿成而鹤降,非何公崇敬之诚,默与真契,其何以召此祥?
请绘公像于别室,以永我邦人之思」。
已事而求记于商英,乃序而系之以颂曰:
一气之先,强名自然。
致虚为道,运道成天。
三彰一隐,一立三全。
分为九气,列为八埏。
峨峨茅峰,东南之望。
帝居道祠,于山下上。
厥初经营,先后错爽。
何公正之,灵报如响。
仪仪者鹤,来自云霄。
谁其驾之,于焉逍遥。
气合太冲,神游泬寥。
鉴观在下,德馨孔昭
宫室绚绚,岩谷焕焕。
风马霓旌,侯止侯燕。
维山有祥,维国有良。
天子万年,赉及四方。
何公于藩,百治皆具。
神之听之,亦惟公故。
锡尔嘉谷,宜其邦人。
介尔多祐,耆宁厥身。
邦人感仰,绘公之像。
配山久长,以对景贶。
按:《山志》卷二五,正统道藏本。
常州无锡县璨山明阳观记绍兴二十年十一月 南宋 · 李远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六、康熙《无锡县志》卷三八、《锡山景物略》卷五
老氏释氏,并行于世。
为老氏者率负气,未尝汲汲走权势门,有所不合,拂袖引去,意专而能忍辱,则与为释者若不相似然。
故其道虽同,而流俗向背为之异,所从来久矣。
若梁溪上清三洞法师卢公至柔者,士大夫识与不识,州里无远近,翕然称之,靡有间言。
非其道术高出一时,孰能使之然哉?
公之名既彰,于是以疾来告,丐符水治者,罂缶相属于道。
其治疾也,令病者以状自言,死生立决。
或为妖所凭,容止失常,至其所,脱然去体。
家有啸于梁者,或符其门,则泯灭绝迹。
病度不可治,必欲得咒水往者,亦不固拒,归发视之,水上激如矢,迸流于地,不复得饮。
绿章封事,皆有殊应,人益以为神。
旦罢朝真,归休于室,则户外之履满矣。
初知郭内洞虚观,崇宁四年,疲于酬对,思就薮泽闲旷之所而晦迹焉。
行至璨山,有鹿腾出,公曰是谓生气,吾缘在此矣。
结庵而居,归者如昔。
乃相与出力建立祠宇,其地则洞阳观之遗址也。
或言山有穴旁出,因以为名。
观兴于梁之天监,而废于隋之大业,至是复兴。
大观改元建康元符宫葆真观妙冲和先生刘混康,因召对面奏至柔之行及观所以建立者,敕赐名曰明阳,命主之。
政和元年六月,诏部使者敦遣赴阙,而至柔以其年五月仙化矣。
呜呼!
观之废也,蓬蒿藜藿之所蔽蘙,兽蹄鸟迹之所出没,风雨晦冥山鬼魑魅之所悲啸,历数百年,高甍屹立,丹雘轮奂,神灵宅焉,徒以得人故尔。
初公之亡,三清殿犹未立,嗣者屡易,无能终其志,而田毛瘠薄,众不赡给,相招而去。
罅漏弗补,摧颓弗支,鼓钟寝声,鼪鼯昼出,几复废坏。
邦人与洞虚之众相谓曰:「凡事成难而败易,卢公之业可惜也哉,忍座视乎」?
正一道士元真,才具通敏,乃举以任其事。
上清三洞法师许公时中,元真师也,延致之。
专静有守,恬淡无累,亦能以符箓济人,闻者向慕。
承节郎李元崇建祠殿,肃奉飙驭,创新葺旧,有加于初,岁给其粮有常数。
故赠通奉大夫王公轼之孙绰,施田八十亩,岁得租五十石以饭其众,至者安焉。
盖观非卢公不兴,非许公不成。
二公所学之道同,故其相为终始如素约而人悦之。
夫人情孰不为子孙计?
李氏、王氏,不靳所有,独能量力以奉高真,是可嘉也。
余闻黄老之术以清静无为为宗,以纯白一志为本,以泛应不穷为门,涤除玄览而不离其真,故能全精神,外死生,独立万物之上而友乎无终始者也。
若夫禁咒已疾,禳却不祥,此推其馀以利人者耳。
然心若不诚,求亦不神,学斯道者,宜知之。
观故无记,而先朝赐名之宠与卢公之行,其可无传耶?
故书之以识其兴之始云。
绍兴二十年十一月朔旦记。
按:《道家金石略》第三五○页,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冲隐先生墓志铭 北宋 · 蔡卞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七、《茅山志》卷二六、《句容金石记》卷四
先生氏笪,名净之金陵人
父得一,少不事事,晚好道术,乡里号笪翁。
馀杭杜道士者,自匿其名,常从翁游。
先生方在娠,一日翁夙兴,见杜道士入其门,俄失所在,心异之。
有顷,先生诞焉。
先生生而淳澹,识度深远,幼不茹荤。
六七岁,日诵书数百言。
从群儿嬉,辄画地为道家像。
父携之游茅山
静一先生刘混康结茅积金峰,一见称之曰:「是子他日人天师也」。
示之以轻举之法。
先生跃而大喜,愿留师事,誓不复归。
父亦欣然许之。
服勤左右累年。
王安石閒居金陵,闻静一高行,遣书致礼邀之。
先生奉杖屦以从。
试与之语,率皆造理,屡称善焉。
元祐中,臣守宣城,静一遣先生持书过之,馆之后园西室。
前有华果林木、叠嶂楼台之胜,近俯城市,远望百里间。
先生终日静坐,未尝出门。
心窃奇之,乃出缗钱度为道士
先生志益精笃。
静一悉以三洞经箓畀之,书符咒水以弭疾除邪,率多验。
盖累年之间,尽得静一之道。
深居山林之幽,而声名暴著一时。
哲宗皇帝在宥天下,搜求道术之士,首召静一来朝京师
从师入见,顾其貌异焉,锡师名以宠之。
元符初,赐所庐为观,号元符
今天子躬体妙道,以临万邦,命守臣敦遣静一造朝,勿听其有所辞。
先生与之俱来,礼遇尤至,敕有司大新厥宇,亲书宫名以赐,更号守静法师,领住持事。
又明年,复召入朝。
暨进见,弟子从行者皆有恩数及之。
久之,得请还山,又加号「凝和」,赐御书画,以宠其行。
大观四年,复至自茅山
天子命即所馆建坛席,俾倡其教,以示学者,遣中使赉之。
缙绅士大夫多从听受。
复固辞还山,上更以御书及画静一遗像付之。
先是,九幽黄箓久废,世罕道者
先生发明之,二科仪式方大显于时。
凡深山绝峤,学者栖处其间,时或淫雨积雪,径路阻绝,先生必亟往饷之。
岁稍不登,辄令减田租之入,以糜粥食饥者;
不幸殍,衣衾瘗之。
居数年,一日,召其徒谓之曰:「吾今年四十有六,昔吾先师记吾之数,不逾于此,吾将化矣。
荷国重恩,不得面见天子」。
乃索笔自草遗表以闻。
翌日,具汤沐,易衣冠而逝,时政和三年七月三日也。
表闻,天子嗟悼,诏赠冲隐先生,赉之缗钱。
以其年十一月封窆于大茅峰之阳华盖峰下。
受业弟子数十人,其上首曰傅希列、徐希和,为养素法师,继踵住持,而希列被召为右街都监
后三年,又诏赠先生之父为承事郎,母周氏为孺人
盖自先生少时,臣已识之,及其将终,亦令人喻意于臣云:「写遗表毕,属期已至,不得书数言以别」。
既葬数年,有诏使为之铭。
铭曰:
识道之真,则遗其形。
初成得之,上入太清。
静一慕焉,少也无营。
庐峰颠,以逮于成。
谁其嗣之,允矣先生
天子嘉之,荐锡休名。
召语于前,理畅而明。
形虽有逝,神则常升。
绪馀之传,粤在斯铭。
茅山元符观颂碑崇宁五年八月 北宋 · 鲍慎辞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六、《句容金石记》卷四、《茅山志》卷二六、《道家金石略》第三一三页
维宋受命百有四十六年,天人和同,万物盛多,重光累休,越于古初。
哲宗皇帝推辑福应,报礼上下,游心道真,侧席异人,于是山上清三景法师刘混康以道业闻于东南,乃遣中谒者致礼,意欲必起之。
混康不得辞,既朝,遂住持上清储祥宫,恩数频烦,为国广成
已而求还故山,许之,赐所居为元符观。
今皇帝既亲万机,遵复先志,治人事神,诚意感格,而尊德乐道,犹恐不及,复遣使迎致先生京师,待遇之礼,悉用元符故事,有加焉。
未几告归,赐号葆真观妙先生,诏刻九老仙都君玉印及白玉念珠、烧香简、红罗龙扇诸物,又亲御毫楮,为书度人清静、六甲、神符三经以宠赉之,皆惊世骇目不可名之宝。
皇帝若曰:「先帝所以经营元符于名山,盖将揭虔妥灵,祈天永命,用辅相我国家。
朕既嗣事,而观之基构有未备,其敢皇宁」?
乃命江东转运司,凡土木工费,悉为之调度;
别降御前空名祠部度牒百道,以助其用,委官护作。
仍增崇三茅君位号,司命君曰司命太元妙道真君,定录君曰定录冲静真人,保命君曰保命冲惠真人。
又敕尚方取金玉瑞物,依天之命,作为九锡,以显扬三君之景光于无穷。
部使者与郡县吏虔上之命,夙夜不敢懈,经始于崇宁二年正月九日,粤崇宁五年八月十五日告成。
重门夹道,中为天宁万福殿以祠三茅君,东为景福万年殿以祠皇帝本命星君,西为飞天法轮以藏恩赐之书,傍为崇宁阁以奉□□□□□□参列,多勒宸翰,虹光宝气,仰薄璿极,天龙共瞻,林壑□□。
至于钟阁醮坛,斋房燕室,亦无一不协于度,总四百有馀区。
高明杰大,工尽其技,金碧丹垩之饰,荧煌昭烂于崇冈秀岭之上,烟霞霏微,草木葱茜。
望之若神变幻化,莫可图写;
即之肃然若云车风马,往来于空旷有无之间,不可得而知也,可谓盛矣。
臣谨按句曲山于仙经为金坛华阳之天,山川神秀,据东南一都会,汉晋以还,世著灵迹,往往禁樵牧,营馆御,以祈福祥。
本朝尊奉之仪,务隆典则。
而山为见符命,灵光仙籁,庆云紫气,合于图牒者,史不绝书。
然臣尝谓宝玉神鼎,金菌紫芝,皇天上帝实藏之兹山,所畀付后世太平有道之主,茍匪其时,不虚其应。
而历代方士隐人,弗揣其本,徘徊岩阿,冀幸遭遇,良足悯笑。
至闻华阳司命之庭,则又筑室庐,欲据其胜,结构相望,而终莫得其处。
逮元符既建,岿然居积金之下,深崦长谷,苍崖翠壁,隐见断续,臣仆而朝,然后知天作而地藏之,盖有待也。
恭惟皇帝陛下聪明睿知,得于天纵,孝悌之行,通于神明。
自初绍服,骏惠前烈,改元命历,具著圣意,延登同德,以熙天功,罢黜奇邪,用劝多士。
朝廷既治,蛮夷率服,颂声已作,协气自应。
天高地下,日星明润,河不怒溢,委蛇而流,坤灵效珍,成我鼐,薄海内外,获蒙丰年,盛德大业,显著如此。
方且精思于清静无为之学,屈己于岩穴有道之士,增筑殊馆以迎三神之釐,是宜无疆之祚集于一人,亿万斯年,永作民主。
所谓宝玉神鼎,金菌紫芝,殆将荐于帝廷,享于宗庙,以昭明应,而积金清淑之气,蜿蟺扶舆,磅礴郁茀,亦欲产祥储休,肤寸而合,燕及四海若时雨,彰示方来,为国福地。
呜呼!
斯实圣时甚盛之举,万方黎庶瞻望驩呼,不能嘿已者。
臣愚不胜惓惓,忘其固陋,昧死上献《元符观颂》。
颂曰:
于皇上帝,傅临万国。
分奠山川,以相有德。
岩岩积金,曲水之浒。
仙圣所宅,望彼吴楚。
河图幽赞,我不敢诬。
达时休明,乃锡之符。
秦人矜夸,鼓钟山颠。
神不报享,瘗璧而旋。
降及近世,祠祝日勤。
飙驭寥寥,亦莫或闻。
我营元符,冠冕林麓。
钦崇三真,百灵怀服。
乘彼白云,陟降帝所。
无以致之,孰为来者。
崇宁之政,视古无前。
有不吾信,酌民之言。
乾运其刚,离丽其明。
先训是若,大猷是经。
校奸屏偷,赏信刑威。
群公庶尹,千载一时。
士敏于学,吏恪其职。
除我戈矛,长我黍稷。
外攘内修,咸底厥绪。
迎致先生,式歌且舞。
彼苍匪高,有听在下。
申命百神,锡以纯嘏。
华阳之天,密迩灵囿。
流庆隤祉,益不敢后。
卿云之下,灵芝煌煌。
鸣鹤飞舞,来献其祥。
太史占之,实应寿考。
媚兹一人,后天难老。
皇帝曰嘻,朕何私焉。
敛时五福,播之黎元。
君臣拜手,天子万寿。
越弥亿年,作民父母。
明明天子,事以实。
有道是遵,无文咸秩。
符贶荐臻,不忘斋慄。
明明天子,景命维新。
置我神器,不震不骞。
德音孔臧,与世永延。
山积而高,川至而增。
并受福禄,日维不胜。
垂拱储神,监于太清。
承务郎、知江宁府句容县事、兼管勾山崇禧观臣鲍慎辞撰。
茅山元符观赐名诏元符元年七月己酉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
刘混康山所居庵之旁已营殿宇,可赐名元符观。
茅山 其二 清 · 钱大昕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潜研堂诗续集卷三
神仙得者自茅君,口诀传留几派分。
那有真人须玉印(世传茅君玉印验其文云九老仙都君印乃宋徽宗刻以赐道士刘混康者其文九叠非汉篆也),别无要道在灵文。
谁来入室唯明月,聊可怡情只白云。
上界何难清净理,三官考事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