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常州无锡县璨山明阳观记绍兴二十年十一月 南宋 · 李远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六、康熙《无锡县志》卷三八、《锡山景物略》卷五
老氏释氏并行于世。
老氏者率负气未尝汲汲权势门,有所不合,拂袖引去,意专而能忍辱,则与为释者若不相似然。
故其道虽同,而流俗向背为之异,所从久矣
若梁溪上三洞法师卢公至柔者,士大夫识与不识州里远近翕然称之,靡有间言
非其道术高出一时,孰能使之然哉?
公之名既彰,于是以疾来告,丐符水治者,罂缶相属于道。
治疾也,令病者以状自言,死生立决
或为妖所凭,容止失常,至其所脱然去体。
家有啸于梁者,或符其门,则泯灭绝迹
病度不可治,必欲得咒水往者,亦不固拒,归发视之水上激如矢,迸流于地,不复得饮。
绿章封事,皆有殊应,人益以为神。
旦罢朝真归休于室,则户外之履满矣。
初知郭内洞虚观,崇宁四年,疲于酬对,思就薮泽闲旷之所而晦迹焉。
行至璨山,有鹿腾出,公曰是谓生气,吾缘在此矣。
结庵而居,归者如昔。
相与出力建立祠宇,其地则洞阳观之遗址也。
或言山有穴旁出,因以为名。
观兴于梁之天监,而废于隋之大业,至是复兴
大观改元建康元符葆真观妙冲和先生刘混康,因召对面奏至柔之行及观所以建立者,敕赐名曰明阳,命主之。
政和元年六月,诏部使者敦遣赴阙,而至柔以其年五月仙化矣。
呜呼
观之废也,蓬蒿藜藿之所蔽蘙,兽蹄鸟迹之所出没风雨晦冥山鬼魑魅所悲啸,历数百年高甍屹立丹雘轮奂神灵宅焉,徒以得人故尔
初公之亡,三清殿犹未立,嗣者屡易,无能终其志,而田毛瘠薄,众不赡给相招而去。
罅漏弗补,摧颓弗支,鼓钟寝声,鼪鼯昼出,几复废坏
邦人洞虚众相谓曰:「凡事成难而败易,卢公之业可惜也哉,忍座视乎」?
正一道士元真才具通敏,乃举以任其事。
上清三洞法师许公时中,元真师也,延致之。
专静有守恬淡无累,亦能以符箓济人,闻者向慕
承节郎李元崇建祠殿,肃奉飙驭创新葺旧,有加于初,岁给其粮有常数
故赠通奉大夫王公轼之孙绰,施田八十亩,岁得五十石以饭其众,至者安焉
盖观非卢公不兴,非许公不成
二公所学之道同,故其相为终始素约而人悦之。
夫人情孰不为子孙计?
李氏、王氏,不靳所有独能量力奉高真,是可嘉也。
余闻黄老之术以清静无为为宗,以纯白一志为本,以泛应不穷为门,涤除玄览不离其真,故能全精神,外死生独立万物之上而友乎无终始者也。
若夫禁咒已疾,禳却不祥,此推其馀以利人者耳。
心若不诚,求亦不神,学斯道者,宜知之。
观故无记,而先朝赐名之宠与卢公之行,其可无传耶?
故书之以识其兴之始云。
绍兴二十年十一月朔旦记。
按:《道家金石略》第三五○页,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