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茅山元符观颂碑崇宁五年八月 北宋 · 鲍慎辞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六、《句容金石记》卷四、《茅山志》卷二六、《道家金石略》第三一三页
维宋受命百有四十六年,天人和同万物盛多重光累休,越于古初
哲宗皇帝推辑福应报礼上下游心道真侧席异人于是山上三景法师刘混康道业闻于东南,乃遣中谒者致礼意欲必起之。
混康得辞,既朝,遂住持上清储祥宫,恩数频烦为国广成
已而求还故山,许之,赐所居元符观。
皇帝既亲万机遵复先志治人事神,诚意感格,而尊德乐道犹恐不及,复遣使迎致先生京师待遇之礼,悉用元符故事,有加焉。
未几告归赐号葆真观妙先生,诏刻九老仙都玉印白玉念珠烧香简、红罗龙扇诸物,又亲御毫楮为书度人清静六甲神符三经宠赉之,皆惊世骇目不可名之宝。
皇帝若曰:「先帝所以经营元符名山,盖将揭虔妥灵,祈天永命,用辅相国家
朕既嗣事,而观之基构有未备,其敢皇宁」?
乃命江东转运司凡土木工费,悉为之调度
别降御前空名祠部度牒百道,以助其用,委官护作
仍增崇三茅君位号司命君曰司命太元妙道真君,定录君曰定录冲静真人保命君曰保命冲惠真人
又敕尚方金玉瑞物,依天之命,作为九锡,以显扬三君景光无穷
部使者与郡县吏虔上之命,夙夜不敢懈,经始崇宁二年正月九日,粤崇宁五年八月十五日告成
重门夹道,中为天宁万福殿以祠三茅君,东为景福万年殿以祠皇帝本命星君,西为飞天法轮以藏恩赐之书,傍为崇宁阁以奉□□□□□□参列,多勒宸翰虹光宝气,仰薄璿极天龙共瞻,林壑□□。
至于钟阁醮坛斋房燕室,亦无一不协于度,总四百有馀区。
高明杰大,工尽其技,金碧丹垩之饰,荧煌昭烂崇冈秀岭之上,烟霞霏微草木葱茜
望之若神变幻化,莫可图写
即之肃然云车风马往来空旷有无之间,不可得而知也,可谓盛矣。
谨按句曲山仙经金坛华阳之天,山川神秀,据东南都会,汉晋以还,世著灵迹往往樵牧,营馆御,以祈福祥
本朝尊奉之仪,务隆典则
而山为见符命灵光仙籁庆云紫气合于图牒者,史不绝书
然臣尝谓宝玉神鼎金菌紫芝皇天上帝藏之兹山,所畀付后世太平有道之主,茍匪其时不虚其应。
历代方士隐人,弗揣其本,徘徊岩阿冀幸遭遇,良足悯笑
至闻华阳司命之庭,则又筑室庐,欲据其胜,结构相望,而终莫得其处。
元符既建,岿然居积金之下,深崦长谷苍崖翠壁隐见断续臣仆而朝,然后天作而地藏之,盖有待也。
恭惟皇帝陛下聪明睿知,得于天纵孝悌之行,通于神明
自初绍服,骏惠前烈改元命历,具著圣意延登同德,以熙天功罢黜奇邪用劝多士
朝廷既治,蛮夷率服颂声已作,协气自应
天高地下日星明润,河不怒溢,委蛇而流,坤灵效珍,成我鼐,薄海内外,获蒙丰年盛德大业显著如此
方且精思清静无为之学,屈己岩穴有道之士,增筑殊馆以迎三神之釐,是宜无疆之祚集于一人亿万斯年,永作民主。
所谓宝玉神鼎金菌紫芝,殆将荐于帝廷,享于宗庙,以昭明应,而积金清淑之气,蜿蟺扶舆磅礴郁茀,亦欲产祥储休,肤寸而合燕及四海时雨,彰示方来为国福地
呜呼
斯实圣时甚盛之举,万方黎庶瞻望驩呼,不能嘿已者。
臣愚不胜惓惓忘其固陋昧死上献元符观颂》。
颂曰:
皇上帝,傅临万国
分奠山川,以相有德
岩岩积金曲水之浒。
仙圣所宅,望彼吴楚
河图幽赞,我不敢诬。
达时休明,乃锡之符。
秦人矜夸鼓钟山颠
神不报享,瘗璧而旋。
降及近世祠祝日勤。
飙驭寥寥,亦莫或闻。
我营元符冠冕林麓
钦崇三真百灵怀服
乘彼白云陟降帝所
无以致之,孰为来者
崇宁之政,视古无前
有不吾信,酌民之言。
乾运其刚,离丽其明。
先训是若,大猷是经。
校奸屏偷,赏信刑威
群公庶尹千载一时
士敏于学,吏恪其职。
除我戈矛,长我黍稷
外攘内修,咸底厥绪。
迎致先生,式歌且舞。
彼苍匪高,有听在下
申命百神,锡以纯嘏
华阳之天,密迩灵囿
流庆隤祉,益不敢后。
卿云之下,灵芝煌煌
鸣鹤飞舞来献其祥。
太史占之,实应寿考
媚兹一人后天难老
皇帝曰嘻,朕何私焉。
敛时五福,播之黎元
君臣拜手天子万寿
越弥亿年作民父母
明明天子,事以实。
有道是遵,无文咸秩
符贶荐臻,不忘斋慄
明明天子景命维新
置我神器不震不骞。
德音孔臧,与世永延。
山积而高,川至而增。
并受福禄,日维不胜
垂拱储神,监于太清
承务郎、知江宁府句容县事、兼管勾山崇禧观臣鲍慎辞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