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上书请积谷 隋 · 长孙平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六
臣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命,劝农重谷,先王令轨。
古者三年耕而馀一年之积,九年作而有三年之储,虽水旱为灾,而民无菜色,皆由劝导有方,蓄积先备者也。
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然经国之道,义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以劝农积谷为务(《隋书·长孙平传》)
南郊奏舅状1005年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九、《武夷新集》卷一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辄有恳私,上烦君父。
盖属严禋之庆,仰祈锡类之仁,既内迫于肺肝,固难逃于鼎镬。
臣有亲舅张仅,年四十岁,是臣母亲弟。
素通书计,兼习刑名。
缘艺业不至于专门,且齿发既登于强仕。
进难干于场屋,归仍乏于田园。
臣外祖顷仕伪邦,累宰剧邑,所得俸入,尽买图书,须彰清白之名,蔑有膏腴之产,下世才离于寒暑,尺椽莫庇于子孙。
故臣舅自来只在臣处均衣共食,历岁踰年。
去冬幸因载诞之辰,曾沥由衷之恳,属以釐革外姓,莫遂私心。
今者玉帛配天,雷雨作解;
兑泽咸均于动植,皇明俯烛于幽微,臣是敢重写危诚,再祈玄造。
伏望皇帝陛下矜其悃愊,恕以僭踰,悯臣爰自孩提,臣母已嗟孀独。
自幼龄而鞠育,微臣曷报于劬劳;
顾外族之替凌,臣母每多于伤感。
敢冀陛下念臣之遭逢有素,察臣舅之蹭蹬无图,特霈异恩,获沾卑秩。
俾臣于晨昏就养,有慰于慈亲;
即臣非土木无知,终报于明主。
跼蹐俟命,启处不遑。
唐州桐柏县上谷寇府君墓志铭(并序 嘉祐四年十一月1059年11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乐全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府君讳日用字□□,蓟人。
汉雍奴侯恂上谷昌平著姓,佐光武成大业,后裔蕃于河朔
五代晋高祖契丹援立而赂以山后之地,幽蓟隔绝,君陷北鄙,不敢自晦,仕为应州节度判官检校礼部郎中御史中丞
太皇之北征也,先自拔归,得见行在,上甚佳赏,将不次旌擢,大臣有间言,又值王师无功而还,故君不蒙褒录。
久之,授绛州司理参军,后除抚州临川主簿宋州司理莱州即墨唐州桐柏,卒官,享年七十有五。
燕涿勃碣,其人精急懻忮,悲歌忼慨,矜夸功名,少礼文,事游侠,风谣气俗颇杂戎索。
君家世独传儒艺,曾祖德诚,以廉直立,名义不侵,重然诺。
当唐季,诸侯专土,诈力相雄,争欲致于宾佐,莫之能屈。
朝廷知其节,诏起为右补阙,一至京师,寻归老于家,当时河朔谓之高士。
安仁,以才略累历藩镇幕府,终于真定节度军副使
父显赟,尤笃志于学,通经术,不肯仕,居乡里教授,齐鲁诸生更过河受业。
及终,门人诔行,追谥曰「有道先生」。
君既归国,久困州县,喟然叹曰:「吾得违于北鄙,以至中原,谓有以发所蕴,今乃为禄仕乎?
犹有民人焉,是亦足以为政矣」。
惟日孜孜,以诚心恤隐。
始至绛,有重囚将决,察其辞色,若怀未尽者,徐以私问之,果大豪买直,掠服取竟,一讯情得,脱垂死之冤。
凡再掌狱,尝分俸营餐剂济缧系之饥病者,至家无馀赀,去官不能就选。
即墨濒海,多豪桀,侵夺细民,收倍称之息,役恶少督责,势严官赋,君悉收其券焚之,乡闾为之一苏。
历官专意贫弱,举多爱利,笃矣乎,仁者之心也!
惜乎势卑位微,不得行其志;
直躬孤官,莫或知其道。
使得据土疆之大,抚吏民之众,政平讼理,推之慈惠,古之循吏何以尚兹!
至性忠厚,动有规准,言无游饰,居无惰狎,凛凛然庶几古君子遗风者哉!
夫人高氏,淑慎克配。
子某,承教义方,再举进士,赠尚书职方员外郎
长孙平,时吉履休,有令望,历东京淮南转运使,今以尚书工部郎中徐州
嘉祐四年,岁次在大渊献,十一月二十六日,始奉君輤帷即安垄兆,实颍川阳翟县麦秀乡。
工部少孤,艰勤自致,葬是以缓。
铭曰:
崆峒阴方,勃碣边裔。
俗本用武,人知尚气。
有美昌平,德名奕世。
补衮风节,隐居经义。
君初归朝,亶怀远志。
尺蠖之屈,干将莫试。
笃哉若人,循乎为吏。
生虽逢时,壮图弗遂。
没而不朽,孝孙是似。
勒铭幽堂,矢辞无愧。
推诚保德功臣正奉大夫太子少傅致仕上柱国开国公食邑三千三百户食实封八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太子太保韩公行状1044年11月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九、《苏学士文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曾祖惟忠,累赠太保
曾祖母张氏,江国夫人
处均,累赠太傅
祖母李氏,舒国夫人
父保枢,累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信国公
母郭氏,越国夫人
继母周氏,吴国夫人
公讳某,字宗魏,其先世占真定府灵寿县之籍,皇考以明经京师,遂家焉。
公以咸平五年进士第,除大理评事,知亳州永城县
其地舟车错出,号剧县,本县吏部铨补令久不治,始廷择京师官宰之。
公既至,刮刬宿滞,去人所不便安者,又为兴起其利,未数月,一邑驩然从之。
郡将皇甫选为世吏师,闻公治状,叹伏不能已,又贻之书而称美之。
自是,他邑䜣讼之不决者,必属公平处。
匈奴南牧,章圣皇帝狩于澶渊太尉文正王公奏筦机事,牍章繁委,一出公手。
景德二年外台表公永城之劳,改大理寺丞通判陈州,寻移通判郓州
未几,信国弃养,护丧归上都
服除,通判许州,再移于陈。
时郡界河决害民,计其补塞费钜万,公驰至其地,集濒河丁壮,就伐薪稿,亲为裁画,一物不取于民,而堤复完坚。
又去郡数十里有群寇,大浮舰而下,将劫旁邑,公廉知之,自部十馀卒,夜掩至,命匽河绝上流,举火伐鼓以疑之,贼弃舟迸走,尽束以付吏,谭者伏其谋勇。
转运使郑文宝闻之,走檄会公于许,既至,叹曰:「急欲识公之面颜耳」。
秩满,上祀汾阴,恩迁殿中丞
因进文十卷,上览之加赏。
欲召试,文正公避嫌,例除远郡守,特召见,改太常博士,知洋州
郡有公校李甲者,豪于里中,诬其兄之子为他姓,赂里妪之貌类者,使夺以为己子,又醉其嫂以嫁之,尽取其赀。
嫂流离历诉于州提刑转运使,每置对,辄赂吏,常掠使自诬服,杖而去者前后十馀年。
公至,复出诉,察妪色冤甚,遂索旧牍视之,皆未尝引乳医为證。
一日,尽召其党,出乳医示之,遂伏辜,母子复故。
八年,迁屯田员外郎、知相州
河北蝗旱,转运使因岁计覆不以实闻,诸郡畏莫敢言,公力抗章请蠲赋役,州民赖以全活,诏嘉奖焉。
郡伍伯诱民诈讦以事祷巫于舍者而阴受其赇,公察知之,尽捕系狱,表请御史推鞫;
狱成,杖伍伯及同奸,窜海岛。
事虽验白,宰相文正公有隙者言于上,犹下迁公通判大名府
文节张公镇魏,荐公才中御史,遂召为殿中侍御史,寻擢侍御史
时淮浙蝗旱,民饥殍流散,命公为安抚。
所至赈廪困菑家,罢诸役作,举良吏以牧养之。
合肥有陂可溉田,久为右姓专其利,公决导以济下户,得以衣食者不可胜数。
未还,上嘉其称职,除开封府判官
一日奏事毕,趋出,至屏外,复召赐绯衣银鱼。
岁馀,除河北转运使,诏留监定故丞相向公诸子分财。
崖州当国,势慑天下,私所亲谕公,欲市向公长安华严别墅,又讽其子从之。
至其家,面戒曰:「土田衣食之源不可弃」。
故馀财尽均,而华严独存,不以分,由是忤崖州意。
及赴河朔,旧二使并移他道,公先独领其任。
章圣御楼宴驾,今上践祚,赏赉重沓,常计不能支,朝廷深以为虑,督责甚急。
定州曹玮,威名素著,得士卒心,为崖州所恶,以大将军莱州
朝议忧其拒命逗挠为变,诏公驰驿,收其兵柄。
崖州又欲缘此伺公隙,以危法中之。
从容优裕,处之甚閒,无不得其宜者。
覃恩改司封员外郎,又加直史馆
天圣二年,移知青州
才数月,召为侍御史知杂事,赐金紫。
三年,判大理寺,迁工部郎中
台杂几二年。
中丞阙,久不补,连鞫诏狱。
郡将有托所亲纳金于宰相文穆公,又因牙吏;
审之,文穆执吏以闻,诏付台鞫焉。
郡将遂诬吏误以闻所亲之语达文穆,欲灭其迹。
公平心穷治,果郡将以疾,惧废,求外徙,金未达而言漏。
文穆大怨之。
都下有告急变者,中贵人夜开禁门,捕卒百馀人付台。
一讯情得,悉释其缚,中贵人即付诏督促,自以捕反者有功。
及狱具,独坐告者诬罪,诛之。
三司更茶法,岁课比不登,公承诏劾前与议者,由丞相而下,轻重有罚。
用法持平,不为权贵倾挠,二宫称叹,时议难之。
俄兼知审官院。
四年,授龙图阁待制,充北朝国信使
副介匪人,妄传明皇太后旨于虏中寺人,虏主问曰:「太后即有旨,大使宜知」。
应曰:「本朝每遣使,必谓之曰:『继好之事,传示后世,两朝之臣,毋相阻猜』。
此乃平时戒使者语,非欲达于北朝也」。
虏主大喜,即以语附公谢上。
时皆美公能以副介失辞,更为恩好之意。
掌贡举,又编近制敕。
晓析条义,众皆咨而后定,仍乞以新书颁天下,许所在条陈其不安者更之。
既而出知亳州,未几,上以审刑案牍之繁,召公领之。
公建言乞促日限,以降断敕;
及刑名当奏禀者,亦乞裁定,中典颁下,自是无滞狱。
七年,改兵部郎中同判吏部流内铨
八年,授枢密直学士、知益州,留侍郊祀乃行。
明道改元,拜谏议大夫
居益部二年,值大旱荐饥,力为拯济,他郡流冗者归焉。
故事:每岁官粜六万石与贫民,为先常期增数以出之,以故民不太乏。
久旱水涸,苗枯且死,公询旧老,得九升江口,决以溉田,讫今利之。
又移上供物于他州不饥处。
将代,郡人遮转运使,言愿上白留公。
三年,手诏敦奖。
既而有旨召公参知政事宰相以益部远方,不可亟还,须代归以拜。
事缓,遂力援他人补之,故公命中格。
及召还,止授御史中丞,充理检使
入对,建言维、茂二州地接羌夷,秦陇商贾交易,蕃部驱马至永康军场以卖,尽熟山川夷险,道路所出,宜徙场境上,以绝其觇觎两川之意。
又奏疏言时务者五事,上深嘉纳之。
景祐中,杨、尚二美人以罪斥出掖庭,公上章引古事为戒,杜其复入;
及依唐故事,奏置御史里行四员,以广言职。
马季良在贬,赂执政者求致仕,遂遣家人挝登闻鼓。
命始下,言事者以谓致政所以优贤,季良既以罪废,安可得诏,共劾登闻吏不当通其奏。
公以谓事行不行在丞相府登闻吏无罪,何所劾?
纳敕不奉行。
上韪之,议者以为有体。
不踰年,授工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
公以天下久承平,武备不戒,愿与二府各列武臣才任将率者试用之。
又乞纂兵法,以授边将,上遂自集《神武秘略》颁焉。
岭南蛮寇边,先时必自中发兵,多不及事,至是,公奏置广南东西路钤辖司,委以便宜,专用土兵镇守,北兵不徙瘴疠之地,而有以应猝。
夏贼称藩日久,岁遣人至京师货易,出入民间如家。
公深以为不便,请下诏推恩置馆舍,遣使接引,官为监其货易,若优待远人者,实羁防之也。
事既下,会公参知政事,不久且出,不果行。
唂󸲐啰与元昊交兵,󸲐啰来献捷,朝廷议加节制。
公独以谓󸲐啰之族俱藩臣,纵不能谕令解仇,又以献捷加赏,是激元昊之怒,而为中国生患,固执不可,遂寝。
陕西转运使奏乞迁土兵内郡,以省转饷,公不可,曰:「此兵世为边人,乐自为战,一旦徙去乡里,必怨不可用」。
亦罢其议。
景祐四年,授参知政事
占谢之日,召坐,嘉叹西府之效。
寻迁户部侍郎
是岁,定襄地大震,星文见变,公方在告,力疾入对,为上陈灾异之端,且虞夷狄内侮,宜下诏求直言消复之术,上欣然从之。
有顷,罢知政事,改吏部侍郎、知应天府
三年,以西羌扰边,复严北备,授公资政殿学士知成德军
入境在道中,使赍手诏问攻守方略,公画备禦之策甚详。
延州陷没,边城中人,诬以降敌,朝廷发兵监其家。
公求对,力辨战格甚苦,无降屈之状,上意释然,去守兵。
或谓真定不当北冲,改知澶州,属以控扼之计。
数以疾请便郡,移亳州
郡本多盗,公始至,诸邑日有剽劫,民情骚然
为设策刺取,乃府大吏为之囊橐,以故益滋不败。
密发卒尽捕得百馀人,尸于市,郡中震肃,讫公去不复有盗。
转运使岁敛,民力不堪;
牙校赍轻货即地所有市之,民不知有赋,而军须以给。
庆历元年,迁尚书左丞,拜章固让,有诏褒答。
明年,请老,授太子少傅致仕。
四年八月十五日,薨于京师之里第,享年七十三,以某年某月葬于许州长社县嘉禾乡之先茔。
公累阶自将仕郎正奉大夫,勋自骑都尉上柱国,爵自伯至公,疏封之宠三加焉。
公性方严质重,虽笑言不妄。
每朝廷有大议论,所持坚正,形于颜色,惟义所在,不恤权忌,一发于言,众莫敢夺。
虽燕居,未尝见其惰容。
治家处身,一以素约,起微中至贵,始终无少异者。
训厉诸子,蓁然皆成立。
遇物以诚,不为外饰。
视人困厄,必欲力之,葬外亲贫无竁者二家,荫孤藐不自振者四人,使以禄奉其先祀。
公前夫人蒲氏,追封安定郡太君也
再娶王氏,进封太原郡太君相国文正公之女。
男八人:长曰纲,前水部员外郎
次综,太常博士集贤校理
次绛,太子中允
次绎、次维、次缜,太常寺太祝
次纬,大理评事
次󲦶,太常寺太祝
女六人:长适端明殿学士给事中李淑,次早卒,次适大理评事舜宾,次适太常寺太祝王整,二人幼未嫁。
孙男十三人:长宗彦,大理寺丞
宗道太常寺奉礼郎
次宗古、次宗哲、宗师、弼,将作监主簿
馀幼未名。
孙女十二人:长适光禄寺丞李寿朋,馀未嫁。
曾孙女一人。
舜钦于公族为仍亲,故稔公风烈,敢录其实迹,纳于太常
谨状。
本朝政要策下 其二十八 义仓1049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使岁穰输其馀,岁凶受而食之,故义仓之法自此始。
长孙平修之,隋以富足。
唐用戴胄之言,而复定著令。
高宗又开杂用之禁。
神龙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
至开元,自王公以下,至于商人,皆有入,故义仓之实至六千万以上。
自是后而衰。
宋兴,乾德之初,天子哀岁不登,而仓吏不以时出与民,于是著发之制,使不待诏令。
其后,又病吏之烦扰,而民罹输转之困,又罢之。
至今上而旧制复行。
韩太保惟忠墓表元丰三年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八、《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四一、《鸡肋编》卷中
公讳惟忠,著籍真定,为灵寿人
忠宪公之曾祖,今定州丞相之高祖父也。
忠宪公贵,赠太保
夫人张氏,追封江国夫人
太保之子讳处均,亦赠太傅
丞相既贵,又加赠为太师中书尚书令追封昌国公
魏国,又徙韩国
夫人李氏追封韩国太夫人
韩国公之子讳保枢,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追封鲁国公
鲁国公之子则忠宪公也,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太子少傅,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追封陈国公
子八人:长曰纲,故尚书司封员外郎
次曰综,故刑部员外郎知制诰
次曰绛,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今以建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定州
次曰绎,故职方员外郎
次曰维,今以端明殿翰林侍读龙图阁三学士、吏部郎中许州
次曰缜,今以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
次曰纬,故比部郎中、知解州
次曰𥾝,故光禄寺丞
韩氏自忠宪公进士,因侍鲁公京师,其后鲁公薨,遂葬于许。
忠宪公益贵,始占第太庙之通衢,而门族之盛,为天下冠。
在朝廷评其德,在士大夫语其学,在公卿之后论其世,咸多韩氏。
然高、曾生长灵寿,葬其处,则韩氏本河北人也。
盖自唐末更五代,天下之民,缠于兵火之毒者二百馀年,至太祖太宗起河北、有天下,垦除祸难,提携赤子,而置之太平安乐之地。
累圣继之,以休养生息为事。
其顾指左右,驾驭驰骋,莫非一时之豪杰。
考诸国史,则累朝将相颇多河北之人,若赵韩王普,实保塞人
曹冀王彬,灵寿人
潘太师美,魏人;
李文正公昉窦尚书仪之昆弟,真定人
王太尉旦,莘人;
张尚书咏清丰人
柳公开,元城人
李文靖公沆肥乡人
张文节公知白清池人
宋宣献公绶平棘人
韩忠献公琦安阳人
馀有名公卿相望而立朝者,不可悉数。
窃尝原其故矣,夫河北方二千里,太行横亘中国,号为天下脊,而大河自积石行万里,出底柱傍,缘太行大峰,斗折而东下,走大海,长岗巨阜,纡馀盘屈,以相拱揖抱负。
小则绵一州,大或连数郡,其气象如此。
而土风浑厚,人性质朴,则慷慨忠义之士固宜出于其中。
而虽或有不遇,不及自用其才,亦必掩郁渟滀,声发益大,泽浸益远,以施于子孙,亦自然之理也。
太保公基本其庆,而忠宪公以道德事仁宗皇帝,进退优裕,有始有卒。
定州丞相以忠厚正直事仁宗英宗以及今上,出藩入辅,亲当天下大事,不辞艰难,其昆弟群从又才贤,且皆显用。
呜呼,可谓盛矣!
太保公,岂非所谓不及自用其才而施于子孙者耶?
太保公至丞相才四世,而五世诸孙尤众,彦,终兵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判三司盐铁句院;
宗道,今工部郎中淮南转运副使
宗右,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判官告院
宗哲大理寺丞通判祁州
宗师,度支员外郎、知相州
弼,大理评事
恕,大理寺丞
武,东阿显令;
儒,大理评事
宗良大理寺丞
厚、宗文光禄寺丞
直、宗本大理寺丞
宗迪,太常寺太祝
质,将作监主簿
宗敏秘书省校书郎
宗尧寿安县主簿
宗亮将作监主簿
望,郊社斋郎
宗坦太庙斋郎
矩,将作监主簿
太保公皆来孙也。
其六世诸孙玠、圭、瑗、琏、环、珙、珏、理、珦、琯、玭、𤪌,或已仕,或未仕,二十人未名,皆来孙也。
夫二汉元功儒林之后,与夫晋王、谢、唐崔、、韦、杜之族,至于与国同久。
今韩氏自忠宪公高祖四世赠一品,上下衣冠传七世,此特太保公之遗德已足以致之矣。
忠宪公大丞相与其诸伯仲,又以勤劳庆善承嗣之如此,则后又宜有兴者,遽可以世数量乎?
传有之:「一岁之计植之以谷,十岁之计植之以木,百岁之计植之以德」。
观韩氏所植之厚,岂独百年哉,视德之所至而已矣。
初,太保韩国公微而葬,其家相比也。
其后增筑之,稍如其品制,而墓益大,遂合而为一,独留墓首、异封志以告于后。
元丰元年秋九月丞相太原易镇定武,乃诣灵寿,既祠谒墓下,因属清臣为之表,而得阳翟孙曼叙书于石。
是不独著太保公之系,将以遍示天下为人之子孙者焉。
元丰三年正月十日,四世孙建雄军节度晋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傅使持节晋州诸军事、行晋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兼知定州军州事及管内劝农使上柱国南阳郡开国公食邑九千户、食实封二千九百户绛立石。
韩献肃公绛忠弼之碑元祐三年六月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八、《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一一
元祐三年三月,赠太傅韩献肃公之柩至京师,厝于颍昌长社嘉禾乡先兆之次。
六月十九日甲午,葬灵井村。
既事,将勒石隧道,有诏资政殿学士李清臣其撰次献肃公绛事,而赐额以为忠弼之碑。
臣观于《书》、《诗》,昔之贤臣,茍有以忠服国事,盖弗恤厥家。
商有若伊尹暨陟,在周有若召公奭暨虎。
后人思念咏歌,于报亦罔不笃。
献肃公嗣世德,有烈在天下,或坠厥实,昧弗著见,载笔之士,是忱有责,矧孝子孝孙怀大戚。
献肃公中书舍人攽状其事,太常考功御史与在廷之臣谥其行右仆射纯仁以志铭昭其幽堂,是于忠弼大慰。
吁诏又以属陋臣,惟献肃公昔不以不肖视陋臣,是敢重受命,推原帝意,丕扬公之忠,用久于天下。
公字子华,曾祖讳处均,祖讳保枢,真定灵寿人
考讳亿,参知仁宗朝政事,谥忠宪
及公与仲季相继大用,繇是三世皆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曾祖追封周国公,祖陈国,考冀国
曾祖妣李氏,祖妣郭氏、周氏,妣蒲氏、王氏,各封太夫人于夫之国。
忠宪公始葬陈公于长社,遂筑第颍昌,以便岁时奉帚荐豆,合其属以居。
公又以德义劝教,子孙孝友,儒学吏能,士大夫皆称韩氏。
公少以荫补太庙斋郎,累迁大理评事,试进士,唱名第三,文章惊动一时,以太子允通判陈州
忠宪公忧,服除,召擢太常丞,直集贤院同知太常礼院
言神主在太室而将祀,习仪朝廷不敬,自是徙就尚书省,迁开封府推官
医家子冷清,自谓母娠宫中,生民间,欲以惑众。
既就狱,止羁置蔡州,公奏请乃敢大造谖诈,宜弃都市。
仁宗问所以然,复详言其状,清遂伏诛。
户部判官
南方饥,体量安抚江南,所宽减财力,振救全活十数事。
创为五则,以均衙前役。
斥陂湖利,夺其锢者予贫民。
信州民运盐,趣发运司以时输送。
宣州奸贿不法,收以付狱,州人欢贺。
使还称旨,擢右正言
时大臣左右朝政,务循故事,公入对曰:「陛下宜用神断」。
他日纳疏言:「陛下春秋高,愿早建太子」。
仁宗曰:「卿忠论及此,然几事也,毋著文墨」。
怀疏以归,焚于室,故在仁宗英宗朝,虽所亲亦莫知公尝论此者。
入内都知守忠判内省事,公谓不可假此名,罢之。
道士赵清贶出入宰相家,以贿败,开封府杖之,死于道,民间欢言为宰相灭口。
公请究治宰相与所指者,皆谪去。
未久,稍迁,复固争,奏寝弗下,公遂屏处自劾。
上遣使慰劳,起之,转礼部员外郎,罢谏职,纠察在京刑狱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同修《起居注》,试知制诰
押班武继隆迁官,公封还词头,陈其罪,出继隆郓州钤辖
久之,求补外,迁吏部员外郎,以职知河阳,辞迁官不拜。
数月,召判吏部流内铨。
李仲昌塞六塔河不成,濒河诸郡大水,出为河北安抚使
时宰相佑仲昌,莫敢斥其罪,公独劾奏仲昌首事败河,费国垫民,窜废南方,遂以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亲嫌,徙知瀛州
从官列奏,宜在朝廷,留知谏院
自以言数不用,不敢污言职,辞,改知审官院。
宣祖神御,温成后园,皆寓奉先寺仁宗将幸奉先,或谓因欲临后园。
公预以所闻谏。
旦日饬驾,使谕曰:「朕欲酌神御,非诣后园也」。
权同知贡举,召拜翰林学士群牧使
仁宗遣使祈嗣茅山,公当草祝辞,因言:「祈嗣顾祷祠何益。
女御闭于深宫者众,宦人养子绝人之世者多,非所以顺天地、致《螽斯》之福于上也」。
书奏御,仁宗日出宫人数百,且令裁定宦人养子令。
吏部员外郎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时近臣守真定已去,从官联章请贳其罪,曰:「法自贵者始,更相援救,则公道废矣」。
遂并劾之。
官人或纳请降度牒紫方袍者,公具以闻上,亟逐典掌刘氏等。
在台,论大臣缘私请荐举人不称者罢十数。
凡朝宴在列,无敢有欢哗徙倚不端者。
张孜母乳悼献太子以襁负从宫中。
其后壮长寖贵,领亲军
以挂嫌议,出为外官,至是复召还。
公奏弹宰相引嫌人典宿卫,以数言时政阙失,中书故寝不报。
章未下,公自陈论塞骫职事,不敢复造台。
谏官指趣或与公异,乃诋公为擅去官守,罢知蔡州
数月,加翰林侍读学士、知庆州
熟羌密矩族劫狱囚,杀追呼吏,据堡不用命,发兵夷密矩族。
朝廷惊问举兵状,未报,闻贼
壮公策决,赐诏嘉奖,自此熟羌不敢辄叛。
嘉祐八年正月,进端明殿学士、知成都府,出贷仓谷,循瘗医药,葬客死士与贫不能瘗;
禁边州伐木夷界,以弭兵争;
闭绝蚕崖关,使夷人贸卖来往亡内觇。
初,张尚书咏给券粜盐米惠贫户,岁久皆转入富人
公废旧券,别以券予贫民,因奏凡三岁视贫富辄改易券。
内侍使蜀,给酒场吏主贸卖,听使掊取以资费。
公奏请加禁约,英宗使内侍省严著令,每行必申饬焉。
给事中,改尚书礼部侍郎
群牧使召,未至,加户部权知开封府
视事未几,权三司使
乃奏均两川职分田,差剧易为厚薄;
合同凭由司,凡宫费悉关三司
中旨横恩,一切固执弗下。
公即奏小人不足徇,即有飞语,愿覈实。
英宗曰:「朕在藩邸,颇闻有司以国事为人情,卿所守固善,其毋惮谗」。
京师大雨水,天子缮治供帐皆办,真拜,使作永厚陵,裁浮费甚众。
神宗拜公枢密副使
密府选用西班升朝官,吏挟势,重有低昂,人莫敢以劳者自直。
公奏置审官西院,釐正选用法,付之禁兵,岁减汰数或十耗五六。
将校营垒犹如故,建请并省,以实军费。
兼领制置三司条例司,改参知政事
熙宁二年九月羌大入庆州境,围七寨,杀略数千,边将高敏战死榆林
以公为陕西宣抚使,赐空名宣告,即军中赏功,诏许除补所部官。
自受命至陛辞,三日而行,赐金缯及织文袍,才至边,悉分予将吏。
公初行环庆,劳飨蕃汉士伤痍者,赐帛裹疮。
治兵鄜延,使偏将种谔青涧城,趋银州界。
抚宁开光诸帐,屯守娄。
公欲自高奴通道河东,诏兼河东宣抚使,就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公遣将出麟府,兵径虏中凡九日。
会娄下,又破贼马户川,斩馘数千,获绣旗、木符、领卢印。
公初至边,裂诸路兵置七将,间其无备,亟出捣之,至是深入破敌者十七战,皆捷,招降数万人,居以旷土。
方筑据夺其要害,而庆将失抚御,兵有叛亡者。
时内外多与公异意,争归咎宣抚司,边事摇矣。
一不辨,以身任其责,罢相,知邓州
其后既收兵,羌人亦卷庐帐、驱畜产遁去,客食河外,饥死者众,数年终不能复,而使大酋数叩保安军,求通使,并塞皆空无敌火。
上于是知公为有功。
明堂礼成,进观文殿学士
公乃奏:「臣尝私誓,年六十归奉先臣丘墓,今落罪籍,乃敢言,愿如臣所誓」。
章十上,神宗遣使五返,敦谕切至,除知许州,使近田里,公乃不敢辞。
阅岁,加大学士,徙知大名府,且使过阙入朝,谕之曰:「西边之宁,卿之力也」。
告辞坐前,因奏有司奉行诏令不称旨,颇为苛急,以疲吏民,愿宽期会,简节目,神宗可之。
明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既在任,请置局中书,钩考财用,以制出入之节。
已而与同列弗合,时三司使发市易官罪,而同列佑之,欲弗责;
方创贾人免行钱,孙尚书永议有异,而同列欲论罔上,故不实;
上书人郑侠绞切下狱,而执政冯公京尝赒,同列欲以党侠为重坐。
辨帝前,谓不得直数罢。
上为逐市易官,稍宽二臣者。
而他相至,欲复留故贾人刘佐任市易。
公固言不可,论上前,未决。
公再拜曰:「臣言不用,辱相位,请从此辞」。
上愕曰:「兹小事,何尔耶」?
公奏曰:「小事弗伸,况大事乎」?
上为罢佐,遣使持手扎谕公,使就位,公乃起。
后数月,固称疾,乃拜观文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知许州
徙知太原府,授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
以年七十告老,不许,复知颍昌府
辞,以为西太一宫使。
请纳节,上谕以使相宫使有近比,辞不已,遂许收建雄军节度,拜金紫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为宫使
召陪祠南郊,还旧节,知河南府
,伊、洛大涨,漂城中,拯护垫溺,给其食,处以官舍;
讹言惊众者刑黥之;
募工料材,完仓库营垒,直而工作利;
筑堤障城东南。
明年水复至,与堤,人赖以免,颂其功,刻于石。
会行保马法,主者促期增数,保户迫蹙,马价暴贵。
为修奏止之如初令。
裕陵役兴,公选才者分责以事,凡所应办皆前期为区处,陵成而下不扰。
今上登极,恩改镇江军节度封康国公
自神宗更定官制,以开府仪同三司大名府北京留守
赐觐见,公数陈避,诏勉行,倚以镇扰河北
公不得请,就道。
都水使者欲凿渠郭南,引大河东趋金堤,调工费甚急。
公上言:「故道在澶渊,而傍府横引河,功必不就,徒耗财力,骇恐魏人,使流徙,非计也」。
三奏,遂罢役。
后复条列故道便利上之。
既而公屡请老,上遣使劳抚,不从。
公请不已,除集禧观使
又请,凡十馀上,上知不可夺,乃拜司空检校太尉致仕。
京师,既而许还颍昌,敕有司供具。
入辞赐对,给一子扶掖,命宰臣宴饯都亭驿
公以久雪、上方忧劳,辞宴未行。
感疾,太医诊治,元祐三年九月三日薨于寝,享年七十七。
两宫临奠,数厚赐,天子成服苑中,辍视朝两日。
公自少气节嶷然,闻其言、见其貌,皆知其必位将相
刚正浑厚,而于交亲仁以尽至。
朝廷事不可屈挠以私,据理道,论是非,不辨正不已。
推贤引能,急于家事,以诚待人无所疑,而知人常不误。
司马温公方与执政忤,而公言温公代己为枢密副使,至于宰相又荐之。
神宗亦可之,曰:「卿度光来乎,朕当亟召」。
力引吴正宪公忠谅可任大事,宣抚陕西,首荐今左右丞相判官
常举布衣王安国能辞章,程颐有经行。
士大夫出其门,多知名天下。
初,进士科擢速,公言偶程文、占上选,未见才实,劳最躐众人,指期为卿辅,殆亡所谓。
自是始议间年一贡士,而杀其恩。
嘉祐中,与陈秀公议茶法,官不失常课,刑辟岁省数千人。
又言差役病民最甚,宜畀上农及官户、单丁女户簿率钱募衙前吏,凡不可募者,存乡户,则上户免服役,而游手之民得以应募有业矣。
英宗未果行,至熙宁初,申讲前议。
及温公建言一用差法,诏访利害,曰:「臣初议谓衙前可募,其后乃并及他役。
所募既广,遂率钱及下户,且多取羡数。
以今所宜,第除羡数,免下户钱,惠泽周矣」。
因条六事,异温公议,公皆参取焉。
公前此于温公疏外,中援其贤,及议朝廷事,自守不夺所见乃如此。
又建言官制错谬,如近臣乃兼判中书门下省,细务多关决二府,慁大政。
祖宗方耘锄天下,袭季,未及更,宜早论定。
其后神宗改官制,约用六典,多如公所陈者。
将殁,尤上书恳恻言天下事。
所临六州,皆生立祠,闻讣,有巷哭者。
公抚养孤贫,虽劳宗疏属,皆仰嫁娶衣食;
赒门生故吏之不能自存者,俸禄无所馀。
范鲁公质之曾孙女,先公而亡,追封韩国夫人
子宗师,今为朝散大夫
女适进士范绅,早卒,以恩追封仙居县君
孙男二人:瑜,承事郎
璧,假承事郎
有文集八十卷,奏议四十五卷,《内外制》、《宣抚经制录》、《治会录》,总二十二卷,藏于家。
呜呼,如公斯可谓大臣矣!
铭曰:
韩出姬姓,同源异谱。
支裔绵延,高曾北土。
及陈公丧,始南葬许。
烈考忠宪仁宗作辅。
美成之宫,肖像左庑。
公于四朝,忠孝文武。
内长臣工,外奋师旅。
为民作防,为国除蛊。
他人之为,芬葩绮组。
一乃心,忠信是与。
匪家惟邦,匪身惟主。
公于夸强,弗偻弗俯。
公于奇穷,弗震弗侮。
义愆公违,义合公处。
正邪暌乖,其犹寒暑。
卒遂其守,以戴尧禹。
凡公德功,辨莫能数。
刻铭斯碑,诒示来古。
请复行义仓之法奏元祐八年五月 北宋 · 黄庆基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三之二○(第六册第五七二九页)
朝廷仁爱斯民,救患恤灾,使无失所之叹者,在加意于赈济。
故比岁淮甸旱,仓廪不足以给民,至以上供纲运米赒之;
前年浙西水,本路岁计不足,至使江西湖北运米以济之,所费无虑数百万。
然而不惜重费以济一时,不若修举良法以垂惠于万世。
盖义仓者良法也,始自隋长孙平建议曰:古者三年耕,有一年之积,九年耕,有三年之储,虽有水旱,人无菜色,皆由劝导有方,蓄积先储。
故历世行之,以为利焉。
元丰间,先帝复行其法,以为隋唐取于民太重,虑民不堪其求,于是纳苗米一石者输义仓米五升,可谓至薄矣。
乐岁粒米狼戾,虽多取之不为虐,又况纳苗米一石,止输五升,固非重歛也。
蓄积稍丰,或有水旱,则所至仓廪自足以济民矣。
臣去岁道过太平州,见饥民甚众,而无流亡沟壑者,盖犹有当日义仓所积之米足以赈济故也。
又闻苏、湖之民虽蒙朝廷运米以济之,然饥者朝不及夕,往往不得沾上之惠,而殍踣者多矣。
乃知义仓诚天下之良法。
今其条制具在,望自今岁复行。
九日山题名元祐二年十月 北宋 · 翟思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福建金石志》石卷七
郡守丹阳翟思子久监郡龙溪黄彦臣叔粲晋江南安长乐陈毅子中、三衢吕防节之、幕官建阳处均平叔、莆田方次夔潜礼,同游延福寺,瞻弥陀石像,谒崇应公、无等禅师龛,由聚秀、圆通阁,登秦君、蔡公亭、白云堂,观菩萨坑,钓龙井以还。
元祐丁卯孟冬二十有四日
定州州学私试策问 其二 北宋 · 赵鼎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八一、《竹隐集》卷一二
问: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
学士大夫鲜有不以是藉其口者。
本朝仁深德厚,百有馀年。
其所以惠遗天下,便安元元,皆汉唐之所未尝有,商周之所未到,凡所为济时育物之政,尚安有缺而不举者乎?
然独有猜焉。
间一不登,民辄冻饥;
岁虽中熟,尚或流散。
发廪之令旁午,救荒之使踵至。
蠲逋已责,移劝分,而沟壑转徙未之绝也。
乌虖,是安可以置而不讲哉!
盖平粜,善政也,而岁设平粜之官;
常平,博利也,而州积常平
或计口而给之食,或约户以赈其阨。
收养迨乎废疾,抚视及于孩乳。
比长之所上,里胥之所书,郡县之所奉行,使者之所察治,可谓至纤至悉,而无有忽遗矣。
顾其效见,乃不副如此,诸君能推知其故乎?
《周官》「遗人」之所积理,三熟之所敛,汉耿寿昌之策,隋长孙平之议,名虽或异,实略施行矣。
岂独利于古遗于今哉?
若夫汲黯矫制,非守常之法;
子罕,害承平之治;
而议者又谓善救灾者勿使至赈给。
宜皆有说,愿诸君子言之也。
转对奏状绍兴乙未1139年5月1日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二、《苕溪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具位臣刘某
御史台牒,五月一日视朝,轮当转对,今具己见,须知奏闻者。
右,臣窃惟义仓之法,论始于隋,增广于唐,而国朝因焉。
其意若曰,古者三年耕必有一年之蓄,九年耕必有三年之蓄,国无三年之蓄,则国非其国矣。
当其丰登,粒米狼戾,俾输其馀,以备凶荒,未为过举。
不幸有金穰水毁木饥火旱之变,则用其私蓄,固足以赈之,社仓是也。
隋开皇间长孙平请令诸州百姓劝课,因社共立义仓,收穫之日,各出藏焉。
社司职长检校多少,岁或不登,则发以赈之。
然立法犹未备也。
至唐贞观间戴胄请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亩顷,每至秋熟,以理劝课,尽令出,各于所在为立义仓。
国朝乾德间,天子哀岁之不登,而仓吏不以时出与民,于是著发之制,使不待诏令。
其后病吏之烦扰,而民罹转输之困,又罢之。
仁宗皇帝始复旧制,民到于今赖焉。
然而推行之意有未尽合于古者,岂得不论。
且所谓义仓者,取于民,还以赈之,固不可以不均。
今也置仓入粟,正在州郡,岁饥散给,而山泽僻远之民,往往不沾其利。
其力能赴州就食者盖亦鲜少,而况所得不足偿劳,流离颠沛,有不可胜言者。
此岂社仓之本意哉?
恭惟陛下天慈广覆,一视同仁,凡政事系赤子之利害者,见于诏令,丁宁熟复,靡有不至。
而奉法之吏,因习故常,惮于改为,使上之德泽不克下究,臣窃惜之。
臣愚以谓义仓之,当于本县乡村多置仓窖,自始入粟,以及散给,悉在其间。
大县七八处,小县三四处,远近分布,俾适厥中。
若未有仓窖,则寄寺观或大姓之家。
县令总其凡,以时检校,遇饥馑时丞簿尉等分行乡村,计口给历,次第支散,旬一周之。
庶几僻处之民,均受其赐,不复弃家流转道路。
此利害之较然者也,伏望圣慈下臣议,更赐详酌,傥以为可,断而行之,不胜厚幸。
谨录奏闻,谨奏。
河南巡抚毕沅奏报河北三府普得透雨诗以志慰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一
河南泽原及,河北旱偏仍。
以此切宵昼,如何救亿蒸。
兹称盈尺渥,可以晚田兴(豫省河北三府春夏以来得雨总未深透惟冀此时得有甘膏大田可以播种齐全迩日屡获阵雨见云势徂南冀河北三府同时均被即令传旨询问兹据毕沅河北等处于初七日未中间大霈甘霖入夜益加绵密初八日又复竟日优施淋漓酣畅沾被俱已盈尺飞查附近之汤阴淇县汲县处均各一律深透不特已种田禾葱郁可观即未种之区俱得布种晚谷糜及一切杂粮其有贫乏农民亦即遵旨借给籽种目下方交初伏尚可无误田功览奏不禁以手加额深为庆幸)
壤接直三府,优膏询被曾直隶南三府与豫省河北三府境地相接自必同时沾透今豫省已经奏到而直隶较近转未据奏报亦即驰询令其速奏以慰廑注)
永安湃围场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二
崖口入临猎场首,东西胥号永安便(东伊逊崖口内首围为永安莽喀西伊玛图内首围为此永安湃围场内地多仍蒙古名惟此二处则国语永安谓沙莽喀谓冈湃谓处均皇祖所赐名而以汉字书永安亦恊猎场吉语也)
诏谋家法廑禹迹,式狝塞疆非舜田。
咏或群燕天子日,所无逸励古稀年。
围中鹿少才见一,一箭中之胜获千(今日围场多麀祗一鹿偶一箭中之蒙古王公札萨克见者无不欢忭自庚辰臂病久弗步射木兰藉马力尚可马射今年逾古稀挽强亦不如前即自亦不知其何以中盖由自幼学习资深耳)
降旨免江省积欠诗以志事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
三年积欠逾百万(自庚子南巡蠲免江省积欠后甫越三年兹入疆伊始周咨民隐江宁藩司所属又有未完地丁漕项等银三十六万七千五百两零民借籽种等银十五万一千九百两零米麦豆十八万九千七百石零苏州藩司所属未完地丁漕项银四万五百两零民借籽种银一千二百两零米豆三万八千九百石零安徽藩司所属未完地丁等银三十七万三千二百两零民借籽种银六万一千九百两零漕项银八万三千一百六十两零米麦豆六万五千七百石零合计银米共一百三十馀万并降旨蠲免),重矣民艰怜不遑。
岂是正供逋有意,都缘借项迫无偿(江省未完积欠各属如江宁之淮徐等处安徽之庐凤颍泗等处均因灾歉之馀致未完地丁漕项民借籽种口粮等项为数较多苏州藩司所属多获有收是以积欠较少)
追呼忍更施穷巷,蠲逭因教副省方。
雨雪早闻春泽好(据萨载闵鹗元江宁苏州徐州等处于正月初九初十十一等日得雪自七八寸至盈尺不等又据毓奇李奉翰等奏清河桃源等处于正月廿六七日得雨五六寸春膏优渥麦收可庆丰稔),同民乐实沐穹苍。
顺义县行宫叠壬寅旧作韵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四
背指汤泉启跸车,行行翠巘渐为赊。
遍耕禾黍未出土今年二月初七八日之雪为北方稀有之优泽不但麦苗滋润发生而众民亦遍种大田实从来所未有欣慰之馀益深钦惧),深润麦麰争发芽。
频悉畿东雨尤渥刘峨二月廿九三月初二等日畿东通州蓟州宁河遵化处均得雨三五寸不等透雪后益以雨泽尤为优渥),独廑河北泽仍差毕沅等奏豫省迤南之汝宁南阳陈州等处亦禀报于二月廿四日得雨二三四寸不等惟河北卫辉各属日来仍未得沾渥泽)
而今无事幸四海,惟吁有年乐万家。
河南巡抚毕沅奏报得雨诗以志慰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四
豫省昨年旱甚齐,今春豫雨胜齐兮。
登场后逢大霈(据毕沅奏豫省二麦成熟刈穫将竣兹于五月十九日晚甘霖大霈竟夜滂沱入土透足且雨意未止沾被甚为广远现在大田长发之际早谷高梁棉花根苗旺盛滋液充盈下隰原丰腴弥望其田收穫后更得及旱翻犁播种晚禾荞豆杂粮即河北稍歉之汲县一带亦可催令补种秋稼以待西成日来新麦上市粮价骤见平减闾巷欢腾又称据藩司江兰赴工查勘经过归德开封所属之睢州兰阳中牟处均报同日得雨四五寸不等览奏为之稍慰),田甫穫欣重起犁。
额手穷民庶苏息,慰心佳信未迟稽。
殷勤两省(谓山东河南稍纾望,淮北依然封劄徯淮南一带幸雨旸时若惟淮北邳宿各处稍觉望雨昨已降旨驰询该督抚等伫望封章速至)
南总督李世杰河道总督李奉翰奏黄河洪泽湖盛涨堤岸各有漫溢即用前韵诗以志事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五
隔日奏来清与黄,一时并涨势雄强。
清侵南岸已难禦,黄漫北堤又莫防七月十一日李世杰等奏初三四日大雨滂沱清水黄水及运中河之水同时并涨山安黄河北岸李家庄及汤家庄二处先后漫塌堤工五十馀丈及八十馀丈不等清江迤上北岸之二井缕堤淮关迤下南岸之周家庄缕堤亦均于初四日漫溢过水各塌宽十六七丈又将江南岸千根旗杆迤下之五孔桥堤工漫缺水从玉带河旁溢以致清江一带被淹等语)
原在意中非吏懈(此事朕于间即早虑及盖盈虚消长之理实在意中连年黄强清弱知清水必有旺盛之时屡经先事训谕李奉翰等于高家堰一带堤工加意修防熟筹妥办该督等亦尚能凛遵朕谕将束清禦黄各坝展宽又将山盱五滚坝次第启放使得畅流分泄清水黄水及运中河之水同时并涨又值疾风暴雨人力难施抢护不及非去岁贻误可比此次实不忍治伊等之罪所有李奉翰奏请交部治罪李世杰书麟请严加议处并疏防各员弁另行参奏之处均予宽免),惟申恩沛救民殃李奉翰等宽免处分惟当公同熟筹一面先将漫口两堤头盘镶裹护不令塌宽一面备料赶𦂳堵筑以期要工速蒇仍谕令该督等设法筹办尾帮漕船俾得尅期渡黄迅速遄行至淮安各属上年被旱本重今又秋禾被淹小民生计更加拮据谕令该督等即派员分勘酌给口粮尽力抚恤灾黎毋使一夫失所)
何辜淮土苏旋困,曰惕曰惭两不遑(此次清江漫水幸在白画不致损伤人口又高堰堤工得保平稳实先事预防之效惟淮属上年被旱后今岁甫得收接济旋被水灾深堪悯恻惟敕地方大吏极力抚恤益深兢惕宵盰不遑耳)
命加赈直𨽻宣化府山西大同府上年被灾州县诗以志事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五
大同宣化界相连,此旱因之彼亦延。
北歉南收犹稍济(上年宣化所属一带春夏雨泽稀少播种不及农民失望节经降旨申谕督臣实力抚恤幸口以内近畿各府有收秋后运米出口者陆续不绝尚资接济),西于东甚更遭邅宣化山西大同毗连去同被旱灾而大同左近地处关外胥非有收无所资借流通较之宣化各属更为拮据)
施恩自有经常例,加赈应教恺泽宣宣化大同二府属旱灾虽已谕令分别赈济第念今春正赈已毕青黄不接贫民犹虑艰食因再加恩将宣化府属被灾七分以上之保安宣化等七州县大同府属被灾七八九分之丰镇厅浑源州等九厅州县极次贫民俱加赈一月两府属六分灾以下及勘不成灾地亩并被霜较早收成歉薄之处均酌借口粮籽种所有新旧应徵地粮仓谷缓至本年秋后徵收以纾民力俾恺泽均沾不致失所)
本折施当较先后,抚臣颠倒自招愆(定例赈济本色折色兼放然施之自有先后次第如初赈之时市集尚有粮食可籴当先本折兼给至二赈三赈为日已长时值隆冬市粮益贵民食更艰则当专放本色始于灾民有济乃去冬明兴办理大同赈务先放本色后给折色实属颠倒屡经降旨申饬而明兴因业已支放饰词巧避欲盖弥彰因交部议处以为不实心经理民事者戒)
安徽巡抚陈用敷奏请缓徵诸州县钱粮即降旨允行并命全免其被灾者诗以志事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
连年安歙偏灾被,间(去声)得丰仍失不偿。
殃及池鱼原一安徽省江北各属连年屡被偏灾本年黄水漫注以致宿州灵璧等一带又有被水之处),怜其泽雁拯无遑。
有收者展追期缓,全歉处均蠲惠霶(据陈用敷宿州灵璧等州县本年虽尚属有收惟所欠各款钱粮及随漕银米等项连年积压为数较多同时并徵民力不无拮据因降旨将本年秋收成熟之怀宁无为庐江巢县定远寿州凤台等七州县积欠地丁随漕及借给籽种口粮等项应徵银米著加恩自五十四年起分限四年带徵其被灾歉收之宿州灵璧泗州盱眙五河凤阳怀远霍邱亳州蒙城太和等十一州县及凤阳长淮泗州三卫积欠各银米竞予宽免)
调燮乏能惟救弊,抚笺祗益恧徬徨。
安徽巡抚朱圭奏报得雨诗以志慰乾隆癸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八
新正中浣北方雪,却似江南春雨佳。
两界寒暄殊若此,一心较量总无涯。
近闻齐鲁蒙泽(昨据山东藩司江兰巡漕御史阎泰和各奏齐河峄县处均已得有雨泽),谁识歙徽亦与皆(兹又据朱圭正月初六七十三四等日安徽省城得雨入土深透二麦菜蔬畅茂青葱民情极为欢豫)
独是近畿盼优被,斋居那得刻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