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宗深纳之乃著君臣箴以赐之其词曰夫惟德惠人

 惟辟奉天 从谏
则圣共理惟贤皇立有极骏命不易
 总万几以成务齐六合之殊致一心不能独鉴一目
 不能周视敷求哲人式序在位 (第 3b 页)
 下治此使能之效也

 书傅说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
 命其承畴敢不祇若王之休命(蔡沈曰言君果从諌/臣虽不命犹且承之)
 (况命之如此谁敢 (第 5b 页)
 蔡襄曰箴阙失献明谟擿回邪击权倖谏官之职也
 邪人恶之必曰好名以彰君过夫忠臣务尽其心事
 有必需切直者则极论之人主从而行之适以见

 谏
之美所谓好名以彰君过则巧佞者所为耳于事
 之难言者喑而不言择其所无忤者言之就令不行
 不复再议退而曰 (第 22b 页)
多畏避为自安计否则激发近名如君不负所
职公为諌官三年所存谏藁欲敛而焚之以效古人谨
密之义然恐无以表章 从谏
之美乃集七十馀章为三
卷曰谏垣存藁自序于首略曰谏主于理胜而以至诚
将之 韩魏公居相位初英宗即位以忧得 (第 18a 页)
立皇子明为曹王母杨氏巢刺王妃也有宠
于上文德皇后崩欲立为后魏郑公谏曰陛下方比
德唐虞柰何以辰嬴为累虽 从谏
而止迹可掩乎不
能正之于始其后高宗之于武后明皇之于杨妃顾
传家法不以为恶若郑公之敢谏孰能继之
舅氏张 (第 6a 页)
  先公为谏官论王德用进女口仁宗初诘之曰此宫禁
事卿何从知先公曰臣职在风闻有之则陛下当改
无之则为妄传何至诘其从来也仁宗笑曰朕真宗
子卿王某子与他人不同自有世契德用所进女口
实有之在朕左右亦甚亲近且留之如何先公曰若
在疏远虽留可也臣之所论正恐亲近仁宗色动呼

近珰曰王德用所进女口各支钱三百贯即今令出
内东门丫急来奏遂涕下先公曰陛下既以臣奏为
然亦不须如此之遽且入禁中徐遣之上曰朕虽为
帝王然人情同耳苟见其涕泣不忍去则恐朕亦不
能出之卿且留此以待报先公曰陛下 从谏
古之哲
王所未有天下社稷幸甚久之中使奏宫女已出东
门上复动容而起

  故事季春上池赐生花而自上至从 (第 17b 页)
污也昔成汤之所以反之而
至于圣者正惟有得于此故称其德者有曰不迩声色
不殖货利又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有曰 从谏
弗咈改
过不吝又曰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此皆足以见其
日新之实至于所谓圣敬日跻云者则其言愈约而意
愈切 (第 9a 页)
   龙尾道
清献赵公嘉祐六年言陈旭与御药王世宁通家亲戚
用是迁副枢未行遂丐出知虔州有诗云乍辞龙尾道
来刺虎头城盖唐含元殿前龙尾道自平阶地凡诘曲
七转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尾下垂于地焉两垠栏悉
以青石为之故谓之龙尾道贾公谈录公既出而旭亦

罢其谢到任表云且虔虽远方而衢乃便道过家上冢
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而况枢
臣报罢物议有归广圣君 从谏
之名遂微臣纳忠之志
盖公乃衢人也
   沈著痛快
豫章先生跋王右军文赋云余在黔南未甚觉书字绵
弱及移 (第 32a 页)
  盘庚说命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盘庚五迁民咨胥怨话而告之前后谆复其辞切近皆
酬对臣庶之常语众人所可识非有文采义理以震耀
之也周诰亦同而韩愈乃以为佶屈聱牙若难知难解
何也当更熟考
汤以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故聿求元圣高宗恐德弗类
不足正四方故梦赉良弼古者君求臣非臣求君也
木从绳则正绳所不合者削之而已然则后之 从谏

曰委曲讽之先从而后弼也 (第 5a 页)
所修左氏传之
此鲁春秋也然则晋谓之乘楚谓之梼杌当是战国时
妄立名字上世之史固皆名春秋也
古之人君不能 从谏
其相为终始以谏者不加怒也后 …… (第 6a 页)
之人君虽能 从谏
其相为终始以谏者不加恕也叔向
之思司马侯后世人君之所讳也
人材随世盛衰晋暮年尽入强家虽叔向之贤犹不得 (第 6b 页)
知孰是
刘殷称事君之法当务几谏凡人尚不可斥其过而况
万乘此论往往已行于世按书木从绳则正君 从谏

圣绳之于木未有以几而见从者直削之而已孔子言
勿欺也而犯之盖谏则犯惧犯则不敢谏而君不免有
过矣君之 (第 16b 页)
神怪终坐视成败存
亡而不能加一毫智巧于其间而亡果能存败果能成
必仁义忠信常道而后可伊训曰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
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康诰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
德慎罚庸庸祗 …… (第 6b 页)
因于谨为三老称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观高宗所言
过于傅说之所知矣而不自规矩律度以先天下必委于
臣之能言者以身从之得用九见群龙无首之义 (第 17b 页)
夷之所
以来王者谓不用兵而自至而太宗因胜而后得则徵
何力之为盖太宗以武功而驾言于文德以拒谏而傅
致于 从谏
学者不考其实而信其言为后世害大矣禹 (第 12b 页)
存稿
七十馀(言行录韩魏国忠献王琦为谏官三年所存谏/稿欲敛而焚之以效古人谨密之义然恐无以)
(见人主 从谏
之美乃集七十馀章曰谏垣存稿自/序于其首大略曰谏主于理胜而以至诚将之)法筵
第一义(同上崇政殿说书吕希 (第 12a 页)
  进文字
皇朝事实取要语(吕公著家传哲宗时公著于尚书论/语孝经中节取要语一百段进呈)
锡嘉名(司马温公通鉴首序曰迂叟自幼嗜史每患迁/固以来载籍稍多乃约战国至秦二世如左氏)
(体为通志八卷以进英宗说之命续其事自治平开局/迨元丰成书凡一十九年取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息善)
(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起自威烈王讫于五代共修成二/百九十四卷神宗宠以冠序锡以嘉名为资治通鉴诏)
(迩英经筵/常令进讲)昭星斗(熙宁二年韩琦等表曰仁宗在位四/十馀年岁纪绵久注记盈多先帝撰)

(述陛下永以钦承夙愧多文缪尘圣选不能昭星斗之/观副金匮之藏昧死奏编经营失次其所脩仁宗录二)
(百卷事十/卷上进)为龟鉴(圣政孝宗淳熙元年蔡戡论贞观鉴/录上曰 从谏
正是唐太宗所长此书)
(置之座右/可为龟鉴)进讲义(通略元丰元年陆佃兼崇政殿说书/一日讲罢赐坐上问佃 (第 1b 页)
  将才第四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谓之仁将
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谓之义将
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谓之礼将
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谓之智将

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谓之信将
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场长于剑戟此谓之步将
陵高历险驰射若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谓之骑将
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谓之猛将
见贤如不及 从谏
若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谓之
大将
  将器第五
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 (第 56b 页)
且入禁中徐遣之上曰朕虽为帝王然人情同耳苟见
其涕泣不忍出则恐朕亦不能出之卿且留此以待报
先公曰陛下 从谏
古之哲王所未有天下社稷幸甚久
之中使奏宫女已出门矣上复动容而起
李和文都尉好士一日召从官呼左右军官妓 (第 31b 页)
遽且入禁中徐遣之上曰朕虽帝王然人情同耳苟见
其泣涕不忍去则恐朕亦不能出之卿且留此以待报
先公曰陛下 从谏
古之哲王所未有天下社稷幸甚久 (第 47b 页)
(后 从谏
则圣峤子迹曰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上/曰苏瑰有子李峤无儿唐史○馀见前门阀子弟类)
诗集八慈(我似老牛鞭 (第 5a 页)
命送陁林 (僧从谏
卒遗言送尸于建春门外尸陁林施/与鸟兽为食三日后人往视之体貌如生林)
(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三水小 (第 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