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丨丨则内有廉隅今王政暴虐贤者皆/佯愚不为容貌如不肖然 晋书卫恒傅见规旋下)
绳正(书惟木从丨则丨后 从谏 则圣风后汉书王/涣传涣迁兖州刺史丨丨部郡 威大行)
绳曲(水经注建安二十年立朱提郡治县故城郡西南 (第 43a 页)
绳正(书惟木从丨则丨后 从谏 则圣风后汉书王/涣传涣迁兖州刺史丨丨部郡 威大行)
绳曲(水经注建安二十年立朱提郡治县故城郡西南 (第 43a 页)
顺流(尔雅丨丨而下曰溯游法史记萧相国世家赞何/谨守管籥因民之疾奉 丨丨与之更始 班彪)
(王命论 从谏 如丨丨趣时如响起有束晰补亡诗兽在/于草鱼跃丨丨 又起世经东方 电名曰无厚南方)
(有电名/曰丨丨 (第 11a 页)
(王命论 从谏 如丨丨趣时如响起有束晰补亡诗兽在/于草鱼跃丨丨 又起世经东方 电名曰无厚南方)
(有电名/曰丨丨 (第 11a 页)
宜兴周孝侯墓有古碑一通云晋平原内史陆机撰
右军将军王义之书跋尾云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
十一月十五日奉承郎守义兴县令陈 从谏 重树此
碑后又有一条前试太常寺协律郎黄某书名与书
皆模糊而书字微可推当是后人因陆机撰下有空
石妄增右 (第 27b 页)
右军将军王义之书跋尾云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
十一月十五日奉承郎守义兴县令陈 从谏 重树此
碑后又有一条前试太常寺协律郎黄某书名与书
皆模糊而书字微可推当是后人因陆机撰下有空
石妄增右 (第 27b 页)
宜兴县周孝侯碑相传平原内史陆士衡撰文会稽内
史王逸少书孝侯战殁而碑辞云元康九年旧疾增加
奄捐馆舍乖谬已甚然书法亦不恶但假逸少之名是
为不知量矣末题元和六年岁辛卯十一月承奉郎守
义兴县令陈 从谏 重树疑文字皆此君伪托尔
晋王大令保母砖志宋拓本跋 (第 24b 页)
史王逸少书孝侯战殁而碑辞云元康九年旧疾增加
奄捐馆舍乖谬已甚然书法亦不恶但假逸少之名是
为不知量矣末题元和六年岁辛卯十一月承奉郎守
义兴县令陈 从谏 重树疑文字皆此君伪托尔
晋王大令保母砖志宋拓本跋 (第 24b 页)
师民上疏献劝讲箴复命讲读经史)五年
二月丙申读元帝纪语及元成二帝政理三月己卯讲
陈平蹑足事而叹汉祖之 从谏 七年四月己巳读贾谊
传三公三少因谓崔遵度为良师辛未读贞观政要八
年八月甲午读政要皇祐二年四月己卯读东 …… (第 33a 页)
先是治平四年(神宗已立)十月己酉(四日)初御迩英讲读甲
寅司马光读通鉴熙宁元年二月十一日御阁召王圭
范镇司马光吕公著吴申周孟阳讲礼记读史记资治
通鉴(光读至苏秦事)二年十一月庚辰光读通鉴汉纪曹参事
因言参得守成之道三年四月癸未读贾山疏因言 从
谏 之美拒谏之祸丁亥读张释之论啬夫事元丰元年
三月壬午侍读吕公著读后汉书论治体(又论唐太宗公著以屈己) (第 37b 页)
(从谏 讽上)
元祐读稽古录
见后
建炎通鉴解义
二年三月甲午诏经筵读资治通鉴侍读周武仲进读
上掩卷 …… (第 38a 页)
特于双日躬御迩英盖
故事所未有请付史馆彰不矜不伐执古御今之意从
之 淳熙元年九月蔡戡奏论贞观谏录上曰 从谏 太
宗所长此书置之坐右可为规鉴 (第 39a 页)
二月丙申读元帝纪语及元成二帝政理三月己卯讲
陈平蹑足事而叹汉祖之 从谏 七年四月己巳读贾谊
传三公三少因谓崔遵度为良师辛未读贞观政要八
年八月甲午读政要皇祐二年四月己卯读东 …… (第 33a 页)
先是治平四年(神宗已立)十月己酉(四日)初御迩英讲读甲
寅司马光读通鉴熙宁元年二月十一日御阁召王圭
范镇司马光吕公著吴申周孟阳讲礼记读史记资治
通鉴(光读至苏秦事)二年十一月庚辰光读通鉴汉纪曹参事
因言参得守成之道三年四月癸未读贾山疏因言 从
谏 之美拒谏之祸丁亥读张释之论啬夫事元丰元年
三月壬午侍读吕公著读后汉书论治体(又论唐太宗公著以屈己) (第 37b 页)
(从谏 讽上)
元祐读稽古录
见后
建炎通鉴解义
二年三月甲午诏经筵读资治通鉴侍读周武仲进读
上掩卷 …… (第 38a 页)
特于双日躬御迩英盖
故事所未有请付史馆彰不矜不伐执古御今之意从
之 淳熙元年九月蔡戡奏论贞观谏录上曰 从谏 太
宗所长此书置之坐右可为规鉴 (第 39a 页)
月迁检校尚书右仆射灵盐等州节度使献体
要八章砭切政病帝嘉纳之赐君臣箴一篇 会要(旧史)
(同)载箴云 从谏 则圣共理惟贤将负扆以虚心期尽忠
而纳诲在昔稷契实正舜禹逮兹魏徵佐我皇祖恋阙
方甚嘉言乃昌词高理要入德 (第 26b 页)
要八章砭切政病帝嘉纳之赐君臣箴一篇 会要(旧史)
(同)载箴云 从谏 则圣共理惟贤将负扆以虚心期尽忠
而纳诲在昔稷契实正舜禹逮兹魏徵佐我皇祖恋阙
方甚嘉言乃昌词高理要入德 (第 26b 页)
诚信虽有善
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故也其所由来者渐非一朝一
夕之故昔贞观之始乃闻善若惊既五六年间犹悦以 从谏 自兹厥后渐恶直言虽或勉强时有所容非复曩
时之豁如也謇谔之士稍避龙鳞便佞之徒肆其巧辨
谓同心者为朋党谓 (第 67a 页)
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故也其所由来者渐非一朝一
夕之故昔贞观之始乃闻善若惊既五六年间犹悦以 从谏 自兹厥后渐恶直言虽或勉强时有所容非复曩
时之豁如也謇谔之士稍避龙鳞便佞之徒肆其巧辨
谓同心者为朋党谓 (第 67a 页)
死于是官万无恨矣三曰彰君
过凡谏诤之臣盖以司乎过举也缓则密疏急则过言
期于必正若人主从而行之适以彰乎 从谏 之美安得
谓之彰过乎然谏官亦有好进彰君过者异于此巧者
之为谏臣事之难言者则喑而不言择其无所忤者言
之 (第 12b 页)
过凡谏诤之臣盖以司乎过举也缓则密疏急则过言
期于必正若人主从而行之适以彰乎 从谏 之美安得
谓之彰过乎然谏官亦有好进彰君过者异于此巧者
之为谏臣事之难言者则喑而不言择其无所忤者言
之 (第 12b 页)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
以勖寡人既破我斧又阙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哀我人斯亦孔之将伊尹曰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
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
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如此等处直为之
废卷慨 (第 4a 页)
以勖寡人既破我斧又阙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哀我人斯亦孔之将伊尹曰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 弗
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
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如此等处直为之
废卷慨 (第 4a 页)
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者矣高宗求诲于相臣其切
如此此其所以嘉靖殷邦而为三代之令王也欤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
命其承畴(谁/也)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蔡沈曰木从绳喻后从諌明谏之决不可不受也然
高 (第 7a 页)
宗当求受言于已不必责进言于臣君果 从谏 臣
虽不命犹且承之况命之如此谁敢不敬顺其美命乎
臣按此乃傅说答高宗纳诲之命言之也先儒有
言 (第 7a 页)
从谏 者人君作圣之功人臣进言之机也高宗 (第 7a 页)
欲资之于人故以纳诲责其臣傅说使反求诸已
故以 从谏 之道望其君纳诲者相臣之职 (第 7b 页)
从谏 者
人君之道也
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行/也)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
蔡沈曰古人于饮食之美者必以旨 …… (第 7b 页)
嫌甘辛之忌也夫君人者以众智为智以众心为心恒
恐一夫不尽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访纳惟善是求
岂但 从谏 不咈而已哉乃至求谤言听舆诵葑菲不以
下体而不采故英华靡遗刍荛不以贱品而不询故幽
隐必达晋文听舆人之诵 (第 24a 页)
如此此其所以嘉靖殷邦而为三代之令王也欤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 则圣后克圣臣不
命其承畴(谁/也)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蔡沈曰木从绳喻后从諌明谏之决不可不受也然
高 (第 7a 页)
宗当求受言于已不必责进言于臣君果 从谏 臣
虽不命犹且承之况命之如此谁敢不敬顺其美命乎
臣按此乃傅说答高宗纳诲之命言之也先儒有
言 (第 7a 页)
从谏 者人君作圣之功人臣进言之机也高宗 (第 7a 页)
欲资之于人故以纳诲责其臣傅说使反求诸已
故以 从谏 之道望其君纳诲者相臣之职 (第 7b 页)
从谏 者
人君之道也
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行/也)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
蔡沈曰古人于饮食之美者必以旨 …… (第 7b 页)
嫌甘辛之忌也夫君人者以众智为智以众心为心恒
恐一夫不尽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访纳惟善是求
岂但 从谏 不咈而已哉乃至求谤言听舆诵葑菲不以
下体而不采故英华靡遗刍荛不以贱品而不询故幽
隐必达晋文听舆人之诵 (第 24a 页)
竦东宫旧臣特赐以此谥光上疏以为竦不足以
当此谥因改谥文庄诗所谓好是正直光盖有之
仁宗其书所谓 从谏 弗咈者与其后光薨卒得是
谥其真无忝矣
仁宗朝陈执中卒知太常礼院韩维上谥议曰皇祐之
末天子以后宫之 (第 16a 页)
当此谥因改谥文庄诗所谓好是正直光盖有之
仁宗其书所谓 从谏 弗咈者与其后光薨卒得是
谥其真无忝矣
仁宗朝陈执中卒知太常礼院韩维上谥议曰皇祐之
末天子以后宫之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