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时身用定不定事无等悉不
成也然第四句合是第一句应言若唯识无尘者处
时身用定不成者悉不成也。

【疏】 菩提流支
论言若但心无尘至人及所作事者此
颂意说但有内心无心外六尘也实无外境妄见离
心外有境故言若但心无尘离外 …… (第 0715b 页)
地狱一切见狱卒及共受逼害此以上三句
以一种地狱喻合释前四种故四事得成也旧颂与
新颂意相似。

【疏】 菩提流支
论曰处时等诸事乃至为彼所逼恼者
即第一句处时等诸事即取第三句中梦字配上第
一句应言处时定如梦无色等外 (第 0716b 页)
里养亲。中宗降敕褒之(三十四)。冬十
一月朔旦。敕令写师真仪。御制赞四章(三十五)。神龙二
年。诏与 菩提流支。
就于西崇福寺。译宝积经。命为證
(三十六)。景龙二年。中夏悯雨。敕师集百法师。于荐福
寺。以法祷之 (第 0537a 页)
下引
经释成二初叙异说二初述广略三初略三广八此
中经文而与宋译文言少异义旨全同二又一下略
二广八此与 元魏菩提流支
大唐喜学二本皆同三
又一下略四广七此于略中增其业转略去真识然
对宋魏及与唐译皆无此语应是经本未流于此 (第 0076a 页)
。以宣武帝正始五年戊子。初届洛邑。译法
华论为一卷。侍中崔光沙门僧朗等笔受。当
翻经日。于洛阳内殿。 菩提流支
传本。勒那扇
多参明其后。三德乃徇流言。各传师习。不相
询访。帝以弘法之盛。略叙曲烦敕三处。各
翻讫 (第 0053a 页)
乃参挍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者。文旨
时兼异缀。后人合之。共成通部。又北印度
沙门 菩提流支。
此云道希。新云觉爱。遍通三
藏。妙入总持。志在弘法。广流视听。遂挟道
霄征。远莅葱左。以魏永平之岁。 (第 0053a 页)
度量天地经

妙法莲花天地变异经

右二经。隋费长房三宝录注伪。

妙法莲花经论二卷

右。西域沙门 菩提流支。
魏云道希。北天竺人
也。遍通三藏。妙入总持。志在弘法。广流视
听。遂狭道宵征。远莅葱左。以魏永平之初 (第 0017b 页)
 宋浮陀跋摩 宋智严 宋宝云
 宋求那跋摩 宋僧伽跋摩 宋畺良耶舍
 齐求那毗地 梁僧伽婆罗 魏昙曜
  魏菩提流支 
魏勒那摩提
 魏北天竺佛陀扇多 陈拘那罗陀 (第 0065c 页)
里。碑碣见存。未卒。陈委曜。于寺出付法藏
传。并净土经。又沙门昙靖。出提谓波利经二卷。 元魏菩提流支

华言道希。遍通三藏。妙入总持。志在
弘法。永平初。东臻洛都。宣武皇帝处之永宁大寺。时
梵僧七百。推为 …… (第 0081b 页)
于邺都沙门昙琳僧昉等笔受。当时 菩提流支
与般
若流支。前后出经。而传写者。率去上字。但云流支。故
雨流支淆杂。难得详定。周文帝二年。波头摩国 …… (第 0081c 页)


循州人。出家𨽻南楼寺。寺当半海半陆之地。
诚仙圣游居之府也。数有梵僧寓止。迪由尔书语通
利当 菩提流支
之译宝积也。迪充證义。后又于广州
制止道场。译梵僧所赍叶夹。佛顶万行首楞严经。

**** 唐飞锡 (第 0085c 页)
住洛阳融觉
寺。寺即清河文献王怿所建。栋宇之盛。亘三里。最善
华严涅槃。弘敷之际。缁素盈席。天竺沙门 菩提流支。
读最所著大乘义章。必弹指唱善。翻为梵文。寄传大 …… (第 0196a 页)
子升。百七十人。奏云。老子
止著五千言。馀无所作。臣等议。道士姜斌罪当惑众。
诏加斌极刑。以三藏法师 菩提流支
之谏。遂贷死徙
马邑。最后莫知其终。

**** 西魏道臻

姓牛氏。长安城南人。资禀贞谅。操履端仅 (第 0196b 页)
王导周伯仁庾亮皆钦重之。善持咒术。所
向多验。时江东未有咒法。密出孔雀王咒。咒
法之始也。北魏则嵩山 菩提流支
咒井树等。
颇有灵效。唐朝则智通法师甚精禁咒焉。次
有不空三藏。于京大兴善寺。广译总持教。多
设曼荼 (第 0240c 页)
(梁武帝
 僧朗 梁简文 僧昭)


魏北台石窟寺恒安沙门释昙曜传三(昙靖)

魏南台永宁寺北天竺沙门 菩提流支
传四
(常景 李廓 宝意 觉定 法场 智希 杨衒之 昙显 智贤 法希 藏称)

陈南海郡西天竺沙门拘 …… (第 0425c 页)
其终。隋开皇关壤。往往
民间犹习提谓。邑义各持衣钵。月再兴斋。
仪范正律。递相鉴检。甚具翔集云。 菩提流支。
魏言道希。北天竺人也。遍通三
藏。妙入总持。志在弘法广流视听。遂挟道
宵征远莅葱左。以魏永平之初。来 …… (第 0428a 页)
末。于邺城。
译正法念圣善住回诤唯识等经论。凡一十
四部。八十五卷。沙门昙林僧昉等笔受。当
时有沙门 菩提流支
与般若流支前后出经。
而众录传写率多轻略。各去上字但云流
支。而不知是何流支。迄今群录译目相涉
难得 (第 0429b 页)
耶。奘曰。公此之
问。常所怀矣。译经虽位在僧。光价终凭朝
贵。至如姚秦鸠摩罗什。则安成侯姚嵩笔受。 元魏菩提流支。
则侍中崔光录文。贞观初波
颇初译。则仆射萧瑀太府萧璟庶子杜正伦
等。监阅详定。今并无之不足光远。又大 (第 0457b 页)
耸石巉岩,飞泉萦映,松萝共筼筜交葛,
桂柏与𣏌梓萧森,壮婉清虚,实域中之
佳所。其西台最为秀丽,即 菩提流支
译经
处,又是跋陀禅师宴坐之所,见有遗身之
塔。大业之末,群贼以火焚之,不然,远近珍
异。寺西北岭下 (第 0273b 页)
出家。志欲延寿。而后修佛法。闻江南隐士
陶弘景有仙术。至梁谒景。景欣然授以仙方十卷。及
还魏至洛。遇 菩提流支。
问佛法中有长生不死法否。
曰是何言欤。此土何曾有长生法。纵得少时不死。终
更轮回耳。即授以观经曰。此 (第 0599b 页)

为其传者自可较其实而笔之。安得辄从流
俗而不求圣人之宗。斯岂谓善为传乎。曰传
谓达磨六被毒药。乃 菩提流支
之所致。然乎。
曰此盖为宝林传者未之思也。杨衒之坚问
祖师不已。而为其说偈。事岂有先明言而后
发谶耶 (第 0744a 页)
字直指人心见性
成佛。初见梁武帝。帝不契。遂潜渡江至魏。直过少林
面壁九年。接得二祖。时魏光统律师. 菩提流支
三藏
与师论议。师斥相指心。而褊局之量自不堪任。竞起
害心数加毒药。至第六度。化缘巳毕传法得人。遂不 (第 0096c 页)
矣。可弗慎诸。

** 神鸾

后魏昙鸾。少游五台。感灵异出家。而性嗜长
生。受陶隐君仙经十卷。后遇 菩提流支。
乃问 (第 0129a 页)
 白日空中奏乐迎」
#+END_VERSE


后魏昙鸾法师。雁门人。少游五台。因感灵异遂求出
俗。三乘教典俱能涉览。性嗜方术。闻江南陶隐居有
长生法。千里就之。陶即授以仙经十卷。鸾喜以谓神
仙可必致也。后还洛下。遇三藏 菩提流支。
问曰。佛道
有长生乎。支叹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道家何有焉。
遂以十六观经授之曰。汝可诵此。依而行 (第 0168c 页)
里养亲。中宗降敕褒之(三十四)。冬
十一月朔旦。敕令写师真仪。御制赞四章(三十五)。神龙
二年。诏与 菩提流支。
就于西崇福寺。译宝积经。命为
證义(三十六)。景龙二年。中夏悯雨。敕师集百法师。于荐
福寺。以法祷之 …… (第 0622a 页)
大乘法师华严和尚名焉(三十九)。后又召师入
内。同义净三藏。译七佛药师等经(四十)。景云元年。诏与 菩提流支。
译宝积经。帝亦亲躬笔受(四十一)。景云二年
冬不雪。召师入禁中问之。师曰。有经名随求即得大
自在陀罗 (第 0622b 页)
珍迁
化。

** 昙鸾

雁门人。少游五台。感灵异出家。而性嗜长生。受
陶隐居仙经十卷。还洛下。遇 菩提流支。
问曰。佛道有
长生乎。支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即授以观经曰。 (第 0360c 页)
一百七十人。读讫劾
奏曰。老子只著五千文。馀无言记。臣等所议。姜斌文
词乖谬。罪当惑众。帝加斌极刑。 菩提流支
奏解。配流
马邑(魏史)○法师昙无最者。武安董氏。灵悟洞彻。学优
程誉。为三宝之良将。即像法之金汤。 (第 016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