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詔令類
時令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后以晋隆
安三年。与 法显
俱游西域。不知所终。

** 释贤护五

释贤护。姓孙。凉州人。来止广汉阎兴寺。常
习禅定为业。又善 …… (第 0396c 页)
化焉。后
昙摩流支又诵出所馀什译都竟。昙无德部
佛陀耶舍所翻。即四分律也。摩诃僧祇部及
弥沙塞部。并 法显
得梵本。佛驮跋陀罗译
出僧祇律。佛驮什译出弥沙塞部。即五分律
也。迦叶毗部。或言梵本已度未彼翻译。 (第 0403b 页)
陀罗

晋河西昙无谶(安阳侯 道普 法盛 法维 僧表)

高僧传第三卷(译经下十三人)

宋江陵辛寺 释法显

宋黄龙释昙无竭

宋建康龙光寺佛驮什

宋河西浮陀跋摩

宋京师枳园寺释智严 (第 0419b 页)
佛义又著二谛论。佛性常有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
论。并笼罩旧说妙有渊旨。守文之徒嫌嫉竞起。师又
法显
三藏所翻泥洹经本先至(六卷成文)。经云。除一阐
提。皆有佛性。师云。夫禀质二仪。皆有涅槃。正因阐提 …… (第 0116a 页)
为笔授译。成六十卷。有
二青衣。且从池出洒扫研墨。师先后译出。观佛三昧
经。般泥洹经。脩行方便论。及 法显
所得大僧祗律。凡
十五部。宋元嘉六年。念佛而化。塔于庐山北岭。

* 刘程之

刘程之。字仲思。彭城 (第 0117c 页)
为笔授。译成六十卷。有二青衣。朝从
池出。洒扫研墨。师先后译出观佛三昧经。般泥洹经。
修行方便论。及 法显
所得大僧祇律。凡十五部。宋元
嘉六年。念佛而化。塔于庐山北岭。

** 昙翼

馀杭人。初入庐山。依 (第 0359c 页)
前村是君处相见相欢意未休知是三生何所由一会灵山俨然在报君不必别参求声色之中有标格净名由兹顿超越恒持道 法显
威仪不二门开阶侵家父子有准凭金沉沧海永留名机锋迥绝传今古去住翛然谁与伦个中却有好消息忙里閒里须委悉红 (第 0284a 页)
圣书成化列国老君丹熟度藩王吾行道报
君王每日三餐水土德一年四季荷阴阳木本水源
无可答五戒流传表五常王 法显
佛法藏体用双彰
化善恶三教同宗分弱强刚柔兼济化生易明心见
性抱元阳下手工夫无隔别玄关打破一春阳颂曰 (第 0987b 页)
灰。无以革囊见试。女遂凌云而逝。顾叹曰。海水可
竭。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嵬以隆安三年。与 法显
游西域焉(本传)○符秦五主四十四年。沙门六人。
出经律论一百九十七卷。
| 乙未(二十) |(后秦 (第 0028c 页)
至此土。同时弗多罗译十诵律。昙摩耶舍译毗婆沙
论。佛陀耶舍译四分律。佛驮跋陀译华严经六十卷。
继有 法显
者往西域求法。几二十年。于晋宋之间。译
出僧祇律五分律焉。三藏典籍于兹粗备。而僧正名
职亦始立于义熙 (第 0309b 页)
沙门 释法显 
六部(二十四卷经戒论传)

沙门祇多蜜 二十五部(四十六卷经)

外国居士竺难提 二部(三卷经) (第 0123a 页)
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
陨如雨。案此即是如来诞生王宫时也(先贤诸德推佛
生年互有遐迩。依
法显
传推佛生时则当殷世武乙二十六年甲午。至今开皇十七年丁巳便已一千六百八十一年。
依沙门法上答高句丽国问 (第 0023a 页)
五卷律杂事)

沙门昙摩 一部(二卷律要)

沙门佛驮跋陀罗 一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经戒论)

沙门 释法显 
六部(二十四卷经戒论传)

沙门祇多蜜 二十五部(四十六卷经)

外国居士竺难提 二部(三卷经) …… (第 0068c 页)
竺道祖晋世杂录)

净六波罗蜜经一卷

菩萨十住经一卷(第三出)

僧祇律四十卷(义熙十二年十一月共 法显
译。见竺道祖晋世杂录别录。或三十卷)

僧祇大比丘戒本一卷(于道场寺译。第二出。见宝唱录)

方便心 …… (第 0071a 页)
三卷(共觉贤译。是第二译。与前秦僧伽跋澄出者大同)

历游天竺记传一卷

右六部合二十四卷。平阳沙门 释法显。
以安
帝隆安三年发趾长安。游历天竺远寻灵迹。
求晋所无众经律论。经涉诸国学梵书语。自
手抄写前件梵本 (第 0071b 页)
世。雍州沙门释智
猛。游历西域寻访异经。从天竺国赍梵本来。
道经玉门于凉州译。元嘉十四年流至杨
都与 法显
同见宋齐录。

贤愚经十五卷

右一部合十五卷。宋文帝世。凉州沙门释昙
觉。一云慧觉。共威德于于填得 (第 0085a 页)

藏毗尼师佛陀什。宋言觉寿。少受业于弥沙
塞部。专精律品兼达禅要。寿以景平元年七
月到于杨都。先是 法显
于师子国得弥沙塞
律梵本来。未及翻译。而显迁化。京邑诸僧
闻佛陀什既善此学。于是众议请令出之。即
以 …… (第 0089b 页)
寺出。是第七译。与支谦康僧铠白延法护罗什法力等出
者各不同。见道惠宋齐录及高僧传)


净度三昧经二卷 (法显
赍。梵本来。见竺道祖杂录)

右四部合一十五卷。文帝世。凉州沙门宝云。
少历西方。善梵书语。天竺诸国 …… (第 0089c 页)

更重请翻。宝云传语。观自笔受。一周乃讫。其
后相续出摩德勒伽等。

杂阿含经五十卷(于瓦官寺译。 法显
赍来。见道慧宋齐录)

众事分阿毗昙十二卷(共菩提耶舍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元嘉二十年。于道 (第 0091a 页)
佛降生入灭。何
故传述乖乱。琳乃论定。周昭甲寅生。穆王
壬申灭。次列异说有八。石柱铭。周桓王
乙丑。 法显
法师传。殷武乙甲午。像正记。平
王戊子。南山感通传。天人云夏桀世。度律
师众圣点记贞定王甲戌。开皇三 (第 0142c 页)
(二世)兴国令祥法师
* 福源悟持法师

钱唐晓法师法嗣

* (二世) 法显
遇成法师
* (三世)兜率守仁法师

四明法智之作兴也。天下学士靡然向风。
嗣其业而大其家者。则 (第 0209c 页)
兴国令祥法师
* 福源悟持法师
* 广慧体源法师
* 钱唐清晓法师 法显
遇成法师
* 兜率守仁法师
* 宝云延德法师
* 宝山善信法师
* 太师钱惟治 (第 0250d 页)
悟成佛义。又著二
谛论佛性常有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并
笼罩旧说妙有渊旨。守文之徒嫌嫉竞起。
师又以 法显
三藏所翻泥洹经本先至(六卷成文)
云除一阐提皆有佛性。师云。夫禀质二
仪皆有涅槃正因。阐提含生之类 …… (第 0266a 页)
惠严慧观等为笔授。译成六十卷。有二
青衣旦从池出洒扫研墨。师先后译出观佛
三昧经般泥洹经修行方便论及 法显
所得
大僧祇律凡十五部。宋元嘉六年念佛而化。
塔于庐山北岭。

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之后。 (第 0267c 页)
隆安二年。长安沙门 法显
往天竺求经○
桓玄辅政劝上沙汰僧尼。诏曰。有能伸述
经牒演说义理律行修正者。并听依所习。
馀悉令罢道 …… (第 0341c 页)
文广钞二十卷。而别序之○罗什
弟子有生肇融睿。时号关中四圣。道生者初
入庐山莲社。后至长安从罗什。见 法显

泥洹经云(六卷者)除一阐提皆有佛性。师曰。
阿阐提人(此云信不具也)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性。
此 …… (第 0342a 页)
十年。渊匠既倾良朋亦丧。及今未耄。尚可
厉志成四归之津梁。自今以往勿以家务
相闻。

七年。初沙门 法显
西游经三十馀国。至中天
竺登阇崛山。见老僧揖之不顾。有年
少来问之。对曰。大迦叶尊者也。追之不复
(第 0342c 页)
晋安帝。沙门 法显。
自西域往五天竺得经
像。泛南海而还。

宋高祖。昙无竭往西竺。二十年还。扬都译
经○后废帝。沙门法献 (第 0464c 页)
迩前后之次我支那国自汉明帝遣蔡愔等迎摩
腾竺法兰二梵师持佛经像而至此土始见三宝之
相普闻三宝之名嗣之 法显
诸师嗣之玄奘诸师皆
此土高贤之天竺求教者有梵师自西域持梵筴入
支那者或一人持一经一律一论而至者或一人 (第 069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