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朴泰辅” 相关资源

別集類
骤进。其兄有所疑。反以质于君。非徒不敢师而已。天之生之。若固有意而竟夭椓之。悲夫。娶定斋 朴公泰辅
之女。无子。其兄冤号神祗。既无所及。则遂泣涕而缀文。既志诸圹。而又表其茔。俾千载之前。览是表者。不以 …… (第 509H 页)
。有奸人阑入。考官按名点阅。公耻之。不制而出。仍废举。及当己巳坤宫逊位之日。久废仕。弟舍人公大寿。参 朴公泰辅
疏。事将不测。公泣与之诀曰。汝死得其所。复何恨。子侄欲应举。则辄晓以义理。使勿赴。尤笃于内行。事亲以 (第 510H 页)
又择便利田园。求自占。前后除拜。一不逊辞。府君以为持宜愧恨内颂。而今乃如此为可丑。而 朴公泰辅
谏废妃疏。则其初与搢绅诸人。共立藁草。方朴公受刑。 上亲钩疏中数句文字以成罪。而率李墩所下语。其一又 …… (第 536H 页)
瀤。府使 赠判书。光海时以太学斋任。抗疏斥李伟乡等凶论。父讳师吉。少游尹美村宣举之门。己巳。继朴定斋 泰辅
陈疏谏废妃。见遏喉司。前后凡三娶。清州杨氏。同知中枢府事汝弼女。骊兴闵氏。广兴守汝镇女。并 赠贞敬夫 (第 545L 页)
  

监役李公墓志
公讳师吉。字子贞。李氏。系出咸平。高丽大将军讳彦之后。八代祖讳从生。入我 朝。策勋封咸城君。谥庄襄。曾祖讳璘。监察。祖讳应星。郡守 赠咸丰君。考讳瀤。府使 赠判书。妣晋州姜氏。 赠参判晋昭之女。公天资颖悟。性行恺悌。早失所怙。及长。赘居尼山。负笈于我曾王考鲁西先生门下。与我祖考及从祖明斋先生。情若天伦。公于师门。诚意笃至。始终不少衰。明村罗公。尝深叹之。鲁冈书院之建也。与士友殚诚尽力。以底于成。当己巳 中宫逊位。吴公斗寅, 朴公泰辅
谏而死。公慷慨自奋。将继之陈疏。辞极剀切。牛栗两先生辍享文庙。一路多士抗章辨诬。而公为之首。二疏俱为 …… (第 450H 页)
。君遂时就闵诚斋学。诚斋称之曰。虽百经风霜而不变者。李某也。己巳。 中宫逊位。君倡多士。守阙号哭。时 朴公泰辅
等疏入。 庭设亲鞫。人情危怖。而君与伯氏参奉公。哭不辍声。声彻 大内。闻者吐舌退叹曰。此非士子出脚之 (第 469H 页)
自无鄙诈之心儇薄之态。故见之者莫不感悦敬服。一时侪友。亦以黄叔度,元紫芝一流人称之。及当己巳之变。与 朴泰辅
诸人。同声陈疏。及 (第 527L 页)
泰辅
死。遂退归乡庐。绝意仕宦。 朝廷累除郡邑终不赴。家素贫寠。或至烟火累绝。妻子冻馁。而处之晏然。诱掖后 (第 527L 页)
试。己巳。 中宫之废。公在安东。闻而痛曰。 主上今日之举。五伯所不为。廷臣无能死争。从以逢之。不免为 朴泰辅
之罪人。欲奋笔草谏疏。事已无及。遂为诗以见志。俄以 上命遆。拜汉城右尹,承文提调。公之识学闻望。久郁 (第 291H 页)
曰律贪污以解民困。曰警恬嬉以凝庶绩。总之以人主进学立志为本。指陈剀切。多至数千馀言。且请甄用言事谏官 朴泰辅
等。温 批嘉纳。在馆直。每书进故事。忠爱惓惓。语无不到。其不忘规谏类此。清人因边衅。论罚金以辱我。  (第 308H 页)
听。公以谓上下相持。徒伤事体。在宪府。与同僚相议停启。佐铨者追咎而扼之。己巳春。罢归未几。吴公斗寅, 朴公泰辅
疏事发。始公与尹公深,南公益熏诸人相聚论。今朝廷有大事。百官将庭请。二品亦当献议。吾等在散。义不可默 …… (第 525H 页)
甫论诗。严密精覈。如汉廷吏治狱。令人不得不伏。金息庵锡胄,李畏斋端夏,朴万休泰尚,赵南岳宗著,朴定斋 泰辅,
权霞溪愈,李松谷瑞雨。皆知名一代。于公无不同声称道。深加推服。晚岁。屡荐拟文衡。竟为当轴者所沮。著述 (第 528H 页)
。香火悽凉。玉山新阡。车马軿阗。 圣明终未霁䨓震之威。至使 母后幽废累岁。不意 圣世有此莫大之变。而 朴泰辅,
吴斗寅等直节凛烈。日月争光。而处分失当。忠贞莫白。而终未能感激回天。此臣之罪也。惟 殿下修六礼以谨人 (第 245H 页)
。非但负 先王建极之本意。必欲坏 圣主继述之盛德。臣实痛之。 禁令之下。虽未能条列陈论。而故文烈公臣 朴泰辅
所制辨疏。载在本集。诬辞躗说。一按可破。而根本枝叶。要不外此。 圣明在上。必已鉴悉。又何患乎异言之喧 (第 67L 页)
人。而独出于怀川之口又何欤。特怀川附会人名字居住。以辱人者。自是本习。此又其一事耳。
怀川戊辰疏曰。 朴泰辅
等言臣父名在凶疏云。臣尝言其外祖忘义辱身。故其党凡系节义之事。无不恶闻而欲害云云。因盛言其父独拜西宫 …… (第 325H 页)
恐伤我 殿下镇定骇浪之盛意。所以臣等不敢为支离之卞。交激之说。 殿下欲知其详。则 肃庙朝丁卯文烈公臣 朴泰辅
所撰卞疏。乙未洗马臣崔锡文疏。丁酉应教臣李世德供辞。尽之矣。俱在公车。可按而覆。伏惟 圣学高明。无理 (第 344L 页)
其夕 朴泰辅
疏入。 上怒甚亲鞫。寻命大臣庭鞫。公称病不赴。即上劄救 (第 106H 页)
泰辅。
得减死远配。 上又命大臣议节目。公引疾不与议。又上劄。言辞痛迫。 上严批责之。公忧愤曰。十年囚瘴海不 (第 106H 页)
擢银台。公以家贫亲老。陈情乞郡。 上命优赐衣资食物。又拜刑曹参议。拜大司谏。陈疏请寝吴斗寅,李世华, 朴泰辅
子婿兄弟叔侄禁锢之命。 上不许。既出仕。又争之 榻前。竟反汗。拜黄海道观察使。先是府库财贷。豪猾若遗 (第 114L 页)
丕变污俗。以徼无疆之福耳。顷日台官以己巳廷请诸臣。比之造,讱,仁弘。其恇怯消沮。不敢力争之状。律之以 朴泰辅
所树立。罪固难免。若造,讱,仁弘。挺身而主张废论者也。己巳诸臣。诤议而不克坚持者也。欧阳修曰。父病。 (第 138L 页)
遇。擢在此位。所当尽忠酬 恩。而当年前 国有大事。默无一言。但欲戕杀已迸之大臣。反护嗣基滔天之恶。且 朴泰辅
之杖死 殿庭也。公卿以下袖手傍观。终不伸救。近来闵叔侄之交递大司马。柳兄弟之连入天官。权势隆赫。人皆 (第 556H 页)
及解归。缝掖聚送涕泣。己巳春。复入吏曹为正郎。朝象忽变。公亦被特罢。 仁显王后将逊位。公与吴公斗寅, 朴公泰辅
诸人抗疏谏。二公既死。公亦矢心自废。奸党当国。以公犹未离铨望。升公为成均馆司艺。公不仕。 上命拿鞫严 (第 567L 页)
激 上意。公启请拿鞫纬汉。以杜奸萌不允。只递公职。于是凶党已用事矣。出公为咸镜都事未赴。以吴公斗寅, 朴公泰辅
疏下。黜为北青判官。居二年遭劾去。公遂归养判书公于湖西。癸酉丁判书公忧。服阕拜正言。时 仁显后复位已 (第 531L 页)
之道。且曰。华阳翁若于此时安过。何以为儒贤也。此时后命。非直为一身光华。即吾道结局处也。又曰。少辈中 朴泰辅。
午类中李东标。尽乎秉彝之天。终是泯灭他不得者也。或有语侵尤翁者。则必正色叱之曰。尤翁我 孝庙师也。若 (第 387H 页)
有毫末之未谨焉。逮己巳群凶当谋废 圣母。公时在乡。闻变入京。则 中宫已逊位于私第。阳谷吴公斗寅。定斋 朴公泰辅。
皆已上疏极谏而死。公感愤流涕曰。搢绅有母。繄 (第 502H 页)
深念。绝不往来于卿宰之家。而权相公大运为切戚。即造其门。竭论时事。请复 坤殿。且请救解陈疏人吴斗寅, 朴泰辅
曰。相公若不救二人之死。则是 …… (第 543L 页)
之举。 天威震叠。举朝惶骇。虽以宿德老成婉辞熟谏。冀回 天心。而莫有能碎首天陛。冒死批逆。此吴斗寅, 朴泰辅
所为烈也。公以一武臣。而新起流窜之中。 眷注方隆。乃奋不顾身。以名义二字为撑宙亘宇。磨灭他不得一大头 (第 547H 页)
。退又再启。 天威转激。翌日承命考武试。时首相因严旨待命。公罢试诣阙。龥请同罪。召百僚廷争。是夜学士 朴泰辅
等疏入。 上亲临讯鞫。声声严急。下至卫卒。莫不战惧失次。公闻即驰诣进曰诸臣虽有罪。何忍为此。语未究。 (第 63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