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小大相维。尊卑有序之义。决不若玆。凡系无稽之礼。下行之节。一切革罢。更定仪节。赐祭六臣四忠及文烈公 朴泰辅
祠。祠在露梁之滨也。拜 明陵 昭宁园 绥吉园。 教曰录囚始于唐而备于宋。皆五日一录囚。我朝十日一录启 (第 315H 页)
分陈章以自明。迄不能一暴其本心。因仍泯默。未免为保任匪人之归。此其臣罪二也。又曰。臣自闻 朴泰辅
死后。心神惊陨。生意都尽。盖 (第 454L 页)
泰辅 即臣之甥也。当初惨怛之馀。区区葵藿之忱。不胜于悒。不料 圣明之世。乃见如此之事。顾臣草莽贱蛰。不敢越 (第 454L 页)
泰辅 即臣之甥也。当初惨怛之馀。区区葵藿之忱。不胜于悒。不料 圣明之世。乃见如此之事。顾臣草莽贱蛰。不敢越 (第 454L 页)
尝语人曰。虽经百变风霜。终不改其初者李某也。己巳夏。 中宫逊位。公流涕倡多士。守阙号泣。时吴公斗寅, 朴公泰辅
等疏入。 上震怒亲鞫之。人情危怖。而公与伯氏参奉公渟一二士友哭不辍。声彻 大内。闻者莫不吐舌。既退而 (第 471H 页)
见。朱子晚年所服。既不从家礼制度。而宋明以来。至于我 朝儒贤之论及深衣者十数家。臣于居閒时。与故应教 朴泰辅,
故徵士李世龟,闵以升。反覆论难。折衷为说。此非一时偶然缀拾笆篱间零碎句语而遽尔论正者。且朱子曰。近来 (第 133L 页)
言疏。正君心也。严家政也。养国本也。正朝廷也。慎用舍也。开言路也。时则庚午冬也。疏有扑杀言者之语。指 朴泰辅
也。于是天怒极。严命先削职。后廷臣师锡言其贤。复拜进善。至癸酉秋。有延最绩者疏引先生。 上以为邪论嚆 (第 21L 页)
。只自喑哑流涕。三司伏閤。百官庭龥。一日便停。宁有是哉。公答曰臣子未能血诚匡救。贻累 圣德。只得成就 朴泰辅
一人。李公之于公。素相许云。冬拜吏曹参议。庚午 特旨擢授兵曹参判。移都承旨。即升嘉义阶。拜大司谏。移 (第 71L 页)
奉行。佗日有悔。必思臣言。翌日承 命考试武科。时首相因严旨待 命。公为罢试诣阙。召百僚廷争。是夜学士 朴泰辅
等疏入。 上亲临讯鞫。声声严急。下至卫士。莫不战惧失次。公闻即驰诣进曰。诸臣虽有罪。何忍为此。语未究 …… (第 108H 页)
公以大臣既罢旋复。义不可。终辞不起。 上知不可强许免。未几复拜右议政。敦召愈挚。不得已拜 命。首请复 朴泰辅 等官。又请废妃移处别宫。供给自官。皆许。俄又严旨反汗。辛未春。忤 旨罢职。俄又拜判中枢府事。壬申升领 (第 108H 页)
公以大臣既罢旋复。义不可。终辞不起。 上知不可强许免。未几复拜右议政。敦召愈挚。不得已拜 命。首请复 朴泰辅 等官。又请废妃移处别宫。供给自官。皆许。俄又严旨反汗。辛未春。忤 旨罢职。俄又拜判中枢府事。壬申升领 (第 108H 页)
言之。昔在己巳之岁。群壬得志。 仁慈(一作显)圣母退处私第。先正若宋时烈。贤相若金寿恒。直臣若吴斗寅 朴泰辅
诸人。次第被祸。人心悲冤痛郁。六载如一日。逮甲戌 改纪。无大无小。莫不思致辟于希载诸贼。以正天讨。虽 (第 113L 页)
悦。壬午夏。以礼曹参判兼副揔管。转都承旨。请旌故判书李世华之闾。如吴斗寅, 朴泰辅
例。俄移大司谏。时有星变又大水。公疏陈畏天时保之意。及捡田恤灾之宜。 上优批采纳。秋。复由知申移大司 (第 15H 页)
。黜公为利仁察访。旋发远窜之 启。诬蔑靡不至。 上只命削职。后又白 上禁锢。 仁显王后逊位私第。定斋 朴公泰辅
直谏死。公伤之。语及必涕。遂谢绝世故。日与学徒讲劘。至甲戌 上大悔悟。复 坤殿位。命下之日。中外涕欢 (第 114L 页)
庆尚右兵营虞候。己巳群凶构祸。喜侦人动静。公往问窜逐诸公不少慑。一名官在饯席目之曰郑佥正独不欲仕耶。 朴学士泰辅
为 国母谏死。公初不识其面。日候于金吾门外。其窜也送至露江。又哭其死甚哀。见者莫不义之。及张氏僭号。 (第 274L 页)
三发解大科。再就泮制中彀。皆不第。世竞为公冤之。丁卯。补 健元陵参奉。己巳。 仁显王后废退私第。定斋 朴公泰辅
抗疏杖死。公慷慨泣下。欲投劾去。时火色严急。亲党知旧交谒力止。竟不遂。序迁义盈奉事,司赡直长。升主簿 …… (第 535L 页)
宜无所不至也。尝承 命制进 永昭殿亲祭文。 上褒以辞理俱到。 命赐马。冬。由知敦宁。拜吏曹判书。校理 朴泰辅 疏论公甲寅事。为恇怯惶惑。丧其所守。又以请遆骊阳本兵。任以革弊厅堂上。为掩人耳目。求媚上下。遂并斥台 (第 548L 页)
阁不言。是时搢绅先后辈不协。已成角立。 泰辅 方为后辈 …… (第 548L 页)
庵亲好。故及入铨。后辈皆不平。于是骇机遂发。首驳尤庵文庙升黜之议。因并劾公。公即出城还乡。 上怒命罢 泰辅 职。政院三司并请还寝。 上教以某忠于 国家。长于文词。 (第 549H 页)
泰辅 罔念惜才之道。吹毛求疵。此而不罪。无以惩方来。文谷疏讼公。且引罪曰。李某之开释前愆。请委史事。荐授铨 …… (第 549H 页)
之也。臣曾请遆闵维重本兵。而因兼备局。某之所请。其意岂异此哉。右相李公尚真以大政过时请遆公。 上曰。 泰辅 妄言。使向用之臣去朝。事甚可骇。予不欲遆。再请始 允之。李公因言公尽心史事。与夺是非必公。请召还史局 …… (第 549H 页)
公遂留宿官廨。与骊阳闵公同事。釐冗费祛弊瘼。怨谤虽朋兴而亦不恤。间兼 经筵备局。冬。持平俞得一论事言 朴泰辅 论李某。经岁贬黜。正士怀惧。耳目隔蔽。公即留疏还乡。久后始遆备局。公每以朝论溃裂为深忧。因辞疏。引泽 …… (第 549L 页)
月。擢拜议政府右议政。进至东湖。力辞不获。遂入谢。首陈建极之道。又申泰卦阴阳交和。君子道长之义。因言 朴泰辅 尚补外县。宜命召还。又劄言各 陵改莎涂灰。春秋改修外。非有大伤损者。毋令有频数烦扰之弊。冬引对。请式 (第 551L 页)
宜无所不至也。尝承 命制进 永昭殿亲祭文。 上褒以辞理俱到。 命赐马。冬。由知敦宁。拜吏曹判书。校理 朴泰辅 疏论公甲寅事。为恇怯惶惑。丧其所守。又以请遆骊阳本兵。任以革弊厅堂上。为掩人耳目。求媚上下。遂并斥台 (第 548L 页)
阁不言。是时搢绅先后辈不协。已成角立。 泰辅 方为后辈 …… (第 548L 页)
庵亲好。故及入铨。后辈皆不平。于是骇机遂发。首驳尤庵文庙升黜之议。因并劾公。公即出城还乡。 上怒命罢 泰辅 职。政院三司并请还寝。 上教以某忠于 国家。长于文词。 (第 549H 页)
泰辅 罔念惜才之道。吹毛求疵。此而不罪。无以惩方来。文谷疏讼公。且引罪曰。李某之开释前愆。请委史事。荐授铨 …… (第 549H 页)
之也。臣曾请遆闵维重本兵。而因兼备局。某之所请。其意岂异此哉。右相李公尚真以大政过时请遆公。 上曰。 泰辅 妄言。使向用之臣去朝。事甚可骇。予不欲遆。再请始 允之。李公因言公尽心史事。与夺是非必公。请召还史局 …… (第 549H 页)
公遂留宿官廨。与骊阳闵公同事。釐冗费祛弊瘼。怨谤虽朋兴而亦不恤。间兼 经筵备局。冬。持平俞得一论事言 朴泰辅 论李某。经岁贬黜。正士怀惧。耳目隔蔽。公即留疏还乡。久后始遆备局。公每以朝论溃裂为深忧。因辞疏。引泽 …… (第 549L 页)
月。擢拜议政府右议政。进至东湖。力辞不获。遂入谢。首陈建极之道。又申泰卦阴阳交和。君子道长之义。因言 朴泰辅 尚补外县。宜命召还。又劄言各 陵改莎涂灰。春秋改修外。非有大伤损者。毋令有频数烦扰之弊。冬引对。请式 (第 551L 页)
隶承文院。兼史局郎。预修显宗实录。例迁成均馆典籍,礼兵曹佐郎。己巳。仁显王后逊于私第。公与吴公斗寅, 朴公泰辅。
疏争不得。吴公,朴公。皆栲死。公初胥命阙下。已乃屏居西湖。至甲戌夏。始除兵曹佐郎。移司谏院正言。辞遆 …… (第 271H 页)
。递而复授。转至右承旨。己巳。仁显王妃逊于私第。公与吴公斗寅等八十馀人疏争。不能得。吴公及李公世华, 朴公泰辅。 并拷掠流远岛。馀皆不问。辛未。出为竹山府使。数月。病罢。上疑公厌避。命金吾拿处。壬申。又除长渊府使。 …… (第 279H 页)
就。丁卯。登司马。戊辰。除义禁府都事。不就。己巳。复除掌苑署别提。是夏。仁显王妃逊于私第。吴公斗寅, 朴公泰辅 谏死殿陛下。公夜起彷徨。不能寐。朝而弃官敀乡。甲戌。壸位复正。公为册礼都监监造官。以敦匠劳。升为掌苑 (第 290L 页)
。递而复授。转至右承旨。己巳。仁显王妃逊于私第。公与吴公斗寅等八十馀人疏争。不能得。吴公及李公世华, 朴公泰辅。 并拷掠流远岛。馀皆不问。辛未。出为竹山府使。数月。病罢。上疑公厌避。命金吾拿处。壬申。又除长渊府使。 …… (第 279H 页)
就。丁卯。登司马。戊辰。除义禁府都事。不就。己巳。复除掌苑署别提。是夏。仁显王妃逊于私第。吴公斗寅, 朴公泰辅 谏死殿陛下。公夜起彷徨。不能寐。朝而弃官敀乡。甲戌。壸位复正。公为册礼都监监造官。以敦匠劳。升为掌苑 (第 290L 页)
好善疾恶。得之天性。风力标望。士友归重。凡有事。必咨公而行。所与游。皆一时名流。而若沧溪林公泳,定斋 朴公泰辅。
尤其所厚。质问往复书牍。充箱。定斋当废妃时。谏死于殿陛下。公终身隐痛。为之倡建祠宇。至于沧溪。则公之 …… (第 344L 页)
以文行见称。丁未。并遭考妣丧。毁顿几不全。而礼无违焉。服阕。又从族兄西溪公。益闻所不闻。与其子定斋公 泰辅。 相切劘为学。乙卯。宋尤庵时烈。坐议礼。谪岭外。诸生相率疏辨。而龟川李公世弼。以疏头远配。公亦以疏色停 …… (第 351H 页)
削官门黜。台启随请远窜。窜湖南之玉果县。先生将舁疾登程。李公寅烨疏言。某之高风峻节。足以振厉衰俗。况 泰辅 之所树立如彼卓卓。传云子文之后。犹将十世宥之。岂以 (第 360H 页)
泰辅 之节。不能保其父。上乃寝前命。先生既归第。疾益剧。属纩日。谓左右。我将死。何不设席以待。遂举扶出。迁 …… (第 360H 页)
女。生二子。弼基,弼谟。次 泰辅。 文科壮元弘文馆副应教。文学才识。抱负甚大。己巳。抗言得死殿陛下。娶右议政完南府院君李厚源女。生一女。 (第 361H 页)
以文行见称。丁未。并遭考妣丧。毁顿几不全。而礼无违焉。服阕。又从族兄西溪公。益闻所不闻。与其子定斋公 泰辅。 相切劘为学。乙卯。宋尤庵时烈。坐议礼。谪岭外。诸生相率疏辨。而龟川李公世弼。以疏头远配。公亦以疏色停 …… (第 351H 页)
削官门黜。台启随请远窜。窜湖南之玉果县。先生将舁疾登程。李公寅烨疏言。某之高风峻节。足以振厉衰俗。况 泰辅 之所树立如彼卓卓。传云子文之后。犹将十世宥之。岂以 (第 360H 页)
泰辅 之节。不能保其父。上乃寝前命。先生既归第。疾益剧。属纩日。谓左右。我将死。何不设席以待。遂举扶出。迁 …… (第 360H 页)
女。生二子。弼基,弼谟。次 泰辅。 文科壮元弘文馆副应教。文学才识。抱负甚大。己巳。抗言得死殿陛下。娶右议政完南府院君李厚源女。生一女。 (第 361H 页)
。入为右副承旨,吏曹参议兼承文院副提调。极选也。丁内艰。己巳。服阕。付护军。坤宫废处私第。吴公斗寅, 朴公泰辅。
率罢散人陈疏。公亦与联名。及除骊州牧使。以有 严教。黾勉赴任。未几。弃敀。居杨根先陇下。壬申。疾作。 (第 383L 页)
已。遂绝。绝二日。乃袭肌肤鲜洁无损。面奕奕如生也。以其年四月丁卯。葬于王考观察公墓左丑坐之原。始定斋 朴公泰辅
谏死于乙巳。而无子有一女。以敀君。君竟无子而有一女。将待兄弟之有子者而为之子。善人不必得善报。岂独君 …… (第 411L 页)
。取朱子劄贴黄陈戒。大意在广聪明。不狎近习。升应教。移执义。遆拜校理。疏论时弊九条。且请甄用言事谏官 朴泰辅 等。温批嘉纳。又书进太祖朝王子诸君本科外。不加赐田结故事。附论宫庄之弊曰。山泽鱼盐之利。国之所资。今 (第 444L 页)
。取朱子劄贴黄陈戒。大意在广聪明。不狎近习。升应教。移执义。遆拜校理。疏论时弊九条。且请甄用言事谏官 朴泰辅 等。温批嘉纳。又书进太祖朝王子诸君本科外。不加赐田结故事。附论宫庄之弊曰。山泽鱼盐之利。国之所资。今 (第 44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