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詩類
政書類
地理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儒家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十五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十五
   圜丘祀天
宋史高宗本纪建炎二年冬十一月壬寅冬至祀昊天
上帝于圜丘以太祖配大赦 …… (第 1a 页)
 文献通考高宗建炎二年诏行郊祀之礼冬至日合
 祭天地上自常朝殿用细仗千三百有五人诣坛行
 礼
     蕙田
案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明云是年独祭
    上帝通考既采之于后而此处反言合祭盖
    徒见十三年以后俱 …… (第 1b 页)
     蕙田
案中兴草创尚知议礼以衮袭裘可谓
    合先王之法服矣
文献通考诏将来郊祀大礼排设大驾卤簿仗内六引 …… (第 6b 页)
 专精已事而竣回轸还衡我应受之以莫不增
 还内采茨 五辂鸣銮八神警跸天官景从莫不祗
 栗祲威盛容昭哉祖述祚我无疆叶气充溢
     蕙田
案三十一年当郊以金人渝盟而阙 (第 45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十六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十六
   圜丘祀天
宋史孝宗本纪隆兴二年二月丙子诏减文武官及百
司吏郊赐之半七月庚子诏 …… (第 1a 页)
 崇宁大观法周礼祭天地故前十日受誓戒今既合
 祭宜复汉唐及建隆旧制庶几两得
六年十一月壬午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
     蕙田
案宋世例三年一郊此盖以元年四年
    两祭各后一年故此复先一年以正其期也 (第 4b 页)
九年十一月戊戌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改明年为淳
熙元年
淳熙三年十一月癸丑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十二年
十一月辛丑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
     蕙田
案此祭之前缺二祭
 林栗传冬至有事南郊前期十日百执事听誓戒会
 庆节有旨上寿不用乐迨宴金使乃有权用乐 …… (第 5a 页)
 赵雄传金使入辞故事当用乐雄奏卜郊有日天子
 方斋乐不可用上难之遣中使谕雄雄奏金使必不
 敢不顺即有他臣得引与就馆上大喜
     蕙田
案二传文不知的在何年总是孝宗时
    事故列于此意即一事而两人各言之耳 …… (第 5b 页)
奉先之孝为两尽其至诏恭依
度宗本纪咸淳三年正月己丑朔郊大赦
王圻续通考六年孟夏祀上帝于圜丘
     蕙田
案本纪不载此祭王氏当别有所考 …… (第 18b 页)
 (毕退姜白石有诗云六军文武浩如云花簇头冠样/样新惟有至尊浑不戴尽将春色赐群臣万数簪花)
 (满御街圣人先自景灵回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见红云冉冉来)
     蕙田
案郊天大祀君若臣惟有严恭寅畏肃
    清将事以交神明且岁岁行之乃有国之常
    典无他奇也自后世 (第 21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十七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十七
   圜丘祀天
辽史太祖本纪七年五月丙寅至库里以青牛白马祭
天地十一月祠木叶山还次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十八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十八
   圜丘祀天
元史文宗本纪至顺元年九月敕有司缮治南郊斋宫
祭祀志至顺元年将亲郊十 …… (第 1a 页)
 帝偶取笏视曰此为皇帝字乎因大笑以笏还翀竣

 事上天历大庆诗三章帝命藏之奎章阁
 马祖常传升参议中书省事参定亲郊礼仪充读册
 祝官
     蕙田
案传文在天历元年然纪志都无天历
    郊天之事恐即至顺元年之误姑附于此
祭祀志自世祖混一六合至文宗 …… (第 3a 页)
 曰亲祀郊庙
 特穆尔达实传至元二年郊特穆尔达实言大祀竣
 事必有实惠及民以当天心乃赐民明年田租之半
     蕙田
案至元二年纪志都无郊事或即至正 (第 4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十九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十九
   圜丘祀天
明史太祖本纪吴元年八月癸丑圜丘成
 王圻续文献通考先是丙午十二月定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十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二十
   圜丘祀天
明史恭闵帝本纪建文元年正月庚辰大祀天地于南
郊奉太祖配
 革朝志帝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十一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二十一
   祈榖
    蕙田案祈榖之礼见于月令春秋传郊祀上
    帝与冬至圜丘礼同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十二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
   大雩(附祭水旱祈雨祈雪祈晴及祷雨杂仪/)
    蕙田案月令曰大雩帝左传云启蛰而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十三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二十三
   大雩
隋书高祖本纪开皇三年四月旱甲申上亲祈雨于国
城之西南癸已上亲雩
礼仪 …… (第 1a 页)
(笾豆各四簠/簋各一也)又祀五官于内壝之外(每座笾/豆各二)
(馀各/一)其仪并如冬至圜丘
     蕙田
案开元雩祀圜丘仪同冬至已见祀天
    门不重出
时旱祈太庙 将祈有司卜日如别仪前二日守宫设
祈官以 …… (第 5a 页)
之位仍依祈礼/若海渎等沈币又并沈血位及沈之时节准祈沈之礼)
(若报祠先代帝/王埋币与祈同)
     蕙田
案马氏通考采开元礼脱此二段但载
    诸州县禜城门一段故起句若霖雨不止于
    上文全不承接中云 …… (第 20b 页)
 七年六月以旱命诸路州军祷雨 八年五月命有
司祷雨
王圻续通考八年幸太乙宫明庆寺祷雨于天地宗庙
社稷 十七年(时理宗/已即位)以久雨命从臣日一人祷于天
竺山
     蕙田
案天竺山亦在境内山川能兴云雨之 …… (第 34b 页)
差既三日雨则赐多啰伦穆腾马四疋衣四袭否则以水
沃之
 国语解色克色礼祈雨射柳之仪耀尼苏尔罕
     蕙田
案色克色仪契丹俗礼也仪礼乡射礼大
    射仪皆饮不胜者以示罚而此反进饮于胜
    者古者唯宗庙之 …… (第 38a 页)
     蕙田
案明代凡水旱灾伤或躬祷或露告于
    宫中及奉天殿陛或遣官祭郊庙陵寝及社
    稷山川无常仪至世 (第 56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十四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二十四
   明堂
     (第 1a 页)
蕙田
案明堂之制详于考工记严父配天见
    于孝经十二月布政见于月令负依朝诸侯
    见于明堂位然则明 …… (第 1a 页)
 (是南北三室不过六丈东西不过七丈矣每室之间/修不过丈八广不过丈八尺加三而大室所加不过)
 (一尺耳曾不谓宗庙之室所以安乎神灵而/王之所以为祼者即丈八之地而可为乎)
     蕙田
案堂修二七堂字对室而言堂之内为
    室室之外为堂堂之修广不兼室也自康成
    注曰堂上为五室则 …… (第 2b 页)
 当在东南西北之正何乃置之四角而云木室兼水
 火室兼木若必如是则中央之室复何所兼哉此说
 诚未可用也
     蕙田
案二说辨郑注四室在四隅之注甚是
    如郑说则方位不正而必不可通之大戴月
    令矣
九阶(注南 …… (第 3b 页)
 (陈氏祥道曰阿者屋之曲重者屋之复四隅之阿四/杜复屋则上员下方可知图说曰于室之四阿皆为)
 (重/屋)
     蕙田
案重屋谓上下两层檐霤若楼之制其
    实非楼也今庙寝皆然郑氏谓重承壁材郑 …… (第 5a 页)
 丧服大记妇人髽带麻于房中郑注乃论路寝则明

 其左右言明堂则阙其左右个同制之说还相矛盾
 通儒之注何其然乎
     蕙田
案郑注互言以明其同制非也盖庙寝
    有堂室而无中央之太庙太室明堂有左右
    个而无庙寝之东西 …… (第 7a 页)
 以四增一或以七加二所谓不相袭礼也要之五室
 以象五行四户以象四序八窗以应八节上圆下方
 以法天地之形此三代明堂之大致也
     蕙田
案凡书言制度必详于近而略于远今
    记文独详于夏而略于殷周盖其大局夏后
    氏已定殷人特加重 …… (第 8b 页)
 辰之位而谓堂亦在两隅则先儒之失也东西九筵
 南北七筵举每堂之修耳而谓五室十二堂总在九
 筵七筵之内则又先儒之失也
     蕙田
案唐氏所解及驳正处俱精确但既曰
    东西九筵南北七筵举每堂之修而言而夏
    堂又曰四面之堂皆 …… (第 9b 页)
 (左右厢故曰太庙太室/且著青阳等皆太庙也)
季春之月天子居青阳右个(注东堂/南偏)
孟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左个(注太寝南/堂东偏)
仲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太庙(注南堂/当太室)
季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右个(注南堂/西偏)

中央土天子居太庙太室(注中央室筵疏周人明堂五/室并皆二 无大小也今中)
(央室称太室者以中央是土室土为五行之主尊之故/称太以夏之世室则四旁之室皆南北三步东西三步)
(三尺中央土室南北四步东西四步四尺则周之明/堂亦应土室在中央大于四角之室也但文不具耳)
     蕙田
案疏以夏世室拟周明堂曰文不具则
    丈尺之制微特不可考亦不必拘矣
孟秋之月天子居总章左个(注大寝 …… (第 11b 页)
(月异所反居路寝谓视朔之一日也其/馀日即在燕寝视朝则恒在路门外也)
     蕙田
案郑注谓太庙路寝与明堂同制考之
    于经多不合其误明甚具见前李氏陈氏说
    此疏胪郑义颇详今 …… (第 16b 页)
 (章元堂太室皆明堂也王者南面/而立向明而治故总谓之明堂)

     蕙田
案月令玉藻为明堂布令听朔及左右
    个并在南门外之确證
明堂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注负之言背也斧 …… (第 18a 页)
 宗周明堂之位也明堂明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
 焉而明诸侯于明堂之位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
 大服万国各致其方贿七年致位于成王
     蕙田
案礼记逸周书为明堂朝侯及有四门
    应门之确證其朝位详见宾礼门 …… (第 19b 页)
 (也何不曰太庙天子太庙而云明堂哉斯盖鲁行天/子礼乐飨帝告朔当放于周然以人臣不敢立天子)
 (政教之堂故于周公之庙略拟明堂之/制以备其礼非周之宗庙如明堂也)
     蕙田
案此条乃郑氏所据以为太庙明堂同
    制之證者岂知鲁本无明堂特于庙中僭仿
    其制非谓鲁之庙直 …… (第 20a 页)
    制竟同太庙也李氏之言可正郑氏之失
春秋文公二年左传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
(杜注明堂祖庙也所以策功/序德故不义之士不得升)
     蕙田
案杜氏释明堂为祖庙病同蔡邕
大戴礼盛德篇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
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 …… (第 20b 页)
 (堂之制下之润湿不及也上之寒暑不入也木工之/镂示民知节也然或以蒿为柱表其俭质也此天子)
 (之路寝也不齐不居/其室路寝亦为此制)
     蕙田
案通考引大戴礼传注相杂不分大小
    字朱子集中论九为洛书云顷读大戴礼又
    得一證据郑注明堂 …… (第 22a 页)
 堂在国之南可知成王之朝诸侯四夷之君咸列四
 门之外而朝寝之间有是制乎则明堂在国之外可
 知
     蕙田
案大戴礼明堂在近郊近郊三十里韩 …… (第 22b 页)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则周有明堂也明矣
家语孔子观于明堂观四门墉有尧舜桀纣之象各有
善恶之状废兴之戒
     蕙田
案四门墉庙垣之门墉也 …… (第 25b 页)
 盛德篇云明堂凡九室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上圆下
 方东西九仞南北十筵堂高三尺也余谓盛德篇得
 之于户牖失之于九室
     蕙田
案北史李永和著论凡二千馀言盖主
    考工记五室之说但其位制四室当太室东
    西南北之中与康成 …… (第 27a 页)
 如此则室犹是五而布政十二五室之理谓为可案

     蕙田
案思伯之议最精可息五室九室分争
    之喙通考工大戴异制之邮朱子说即本于
    此全说见后
 陈 …… (第 28a 页)
 太庙以其大享在焉故也古者鬼神所在皆谓之庙

 与士虞礼以殡宫为庙则大享在焉谓之太庙可也
     蕙田
案陈氏此条最为该备五室并左右个
    四室则亦九室矣其四面太庙左右个各有
    一堂合之则十二堂 …… (第 29a 页)
 庙太室则每季十八日天子居焉古人制事多用井
 田遗意此恐也是又曰明堂想只是一个三间九架
 屋子
     蕙田
案朱子论九室制度至为明晰但后一
    说云三间九架屋子正谓九室象洛书之形
    耳但言室而不及堂 …… (第 30a 页)
 谓五室取五方之义也九室则五方之外而必备四

 隅也九室之制视五室为尤备
     蕙田
案明堂制度五室九室见考工记大戴
    礼太室太庙左右个见月令四门应门见明
    堂位南门之外见玉 …… (第 31a 页)
 而蔡邕合之历代之不为明堂与其议论之不决盖

 由此
 杨氏复曰蔡邕所论以太庙灵台辟雍明堂合为一
 区此失之杂者也
     蕙田
案太庙者祖庙也亦曰清庙诗于穆清
    庙左传清庙茅屋礼记清庙之瑟注清者肃
    然清静之称太室者 …… (第 40b 页)
 其辞以为三位同在一堂实不害于五室之文尔此

 说不可用
     蕙田
案郑氏既以四室居四角矣于此乃曰
    大寝东堂北偏所谓大寝者非太室乎若指
    太室则不唯其名不 …… (第 43b 页)
 (左右之个乃以/二筵为两辰哉)

     蕙田
案李氏欲以一室当一辰故以四角之
    室不能各在其辰之上为疑岂知九室之左
    右个皆以两面随其 …… (第 44b 页)
 所容户牖设于堂之四面二筵之中尚可酌献跪起

 乎五不可也九阶著于考工必为十二阶朝止于应
 门而必虚设皋库不亦衍乎六不可也
     蕙田
案唐氏驳李氏之说当矣而犹有未备
    者李说之谬莫甚于中央方十筵之地自东
    至西凡五室自南至 …… (第 46a 页)
 (为应门雉/门设两观)

     蕙田
案唐氏所言横六楹前直三楹其规制
    皆穿凿不可晓至云室崇于堂一筵为一阶
    以通明堂一堂为九 …… (第 47a 页)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盖即其坛而祀之辅成王负扆/以朝诸侯盖即其宫而朝之由此言之明堂制度与)
 (其祀典晓然/如指掌矣)
     蕙田
案明堂之堂室制度及泰山之明堂经
    固有明据矣觐礼所云盖指巡狩方岳未立 …… (第 48a 页)
 合祭五帝之说无所据

     蕙田
案明堂祭帝止是祭天程子朱子之言
    深得其旨五帝之说始于郑氏应氏杨氏辨
    之是也陈氏礼书谓 …… (第 54b 页)
 不足信也虞夏禘黄帝殷周禘喾所以为祖之所自

 出也长发大禘之诗而叙契至于阿衡其为禘昭穆
 之祭何疑禘不为郊则祖宗不为明堂审矣
     蕙田
案诸儒辨注疏明堂之神有五人帝五
    人神最为透快要之注疏之病在于明堂大
    飨为祭五帝所以支 …… (第 57a 页)
 曰此是周公创立一个法如此将文王配明堂永为
 定例以后稷配郊推之自可见后来妄将严父之说
 乱了
     蕙田
案礼书谓成王未毕丧武王未立庙故
    宗祀文王而已然则成王终丧之后当改以
    武王配帝耶康昭而 …… (第 59a 页)
 (陈氏礼书诗序曰丰年秋冬报则秋报者季秋之于/明堂也冬报者冬至之于郊也先明堂而后郊者礼)
 (由内以及外也先严父而/后祖者礼由亲以及尊也)
     蕙田
案秋冬报郑笺谓尝也烝也郑解此与 …… (第 60a 页)
    大报而曰由内及外由亲及疏凿矣
礼记乐记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注文王之庙/为明堂制)
祭义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
     蕙田
案祀乎明堂即所谓宗祀文王于明堂
    也孝经以为创自周公而此属之武王何也 …… (第 60b 页)
 (杨氏复曰此又王者巡狩之地有明堂/以朝诸侯行政教非在国之明堂也)
 (辅氏广曰汉书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封泰山泰山东北址古有明堂矣)
     蕙田
案孙疏明堂亦仍郑氏五室之谬辨见
    前
          右方岳明堂 …… (第 62a 页)
 通典黄帝拜祀上帝于明堂(或谓之/合宫)其堂之制中有
 一殿四面无壁以茆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
 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
     蕙田
案此即汉书公玉带之事 (第 64a 页)
 唐虞祀五帝于五府苍曰灵府赤曰文祖黄曰神计
 白曰明纪黑曰元矩五府之制未详
     蕙田
案此即郑注之说
 路史帝尧居于明堂榱题不枅土阶不戚茆茨不剪
 泊如也 作七庙立五府以享先祖而配五帝 (第 6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十五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二十五
   明堂
汉书武帝本纪建元元年秋七月议立明堂遣使者安
车蒲轮束帛加璧徵鲁申公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十六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二十六
   明堂
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十九年九月辛卯诏起明堂辟雍
 水经注温水自北苑南出历 …… (第 1a 页)
 古理圆义备可轨之千载信是应世之材群臣瞻见
 莫不佥然欲速造朕以寡昧亦思造盛礼卿可即于
 今岁停宫城之作营建此搆远成先志近副朕怀
     蕙田
案据此则高祖迁洛之后即有是诏但
    营建未成耳而魏收书失载得此足以补之
十五年四月己卯经始明堂十 …… (第 2a 页)
 但是古非今俗间之常情爱远恶近世中之恒事而
 千载之下独论古制惊俗之谈固延多诮脱有深赏
 君子者览而揣之傥或存焉
     蕙田
案后世议明堂制度莫盛于魏而当时
    之议莫过于李谧贾思伯二人其说之的当
    可取者并载前卷兹 …… (第 10a 页)
 二五室之理谓为可案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

 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
 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蕙田
案思伯之说大约与李谧同其云九室
    之制不乖五室又云右个即左个可为特见
    发谧之所未及矣当 …… (第 13a 页)
 儒学议其制度九五之论久而不定伟伯(轨长/子)乃搜

 检经纬上明堂图说六卷
     蕙田
案封轨议云室以祭天堂以布政甚是
    但既云室不过五又云堂不踰四夫以四堂
    而布十二月之政已 …… (第 14b 页)
 请同周制郊见三雍求依故所庶有会经诰无失典

 刑
     蕙田
案翻专主五室之说于月令之文不能
    通矣汉制之谬在于惑公玉带之言不在室
    之有九也
 李业 …… (第 16b 页)
 若然圆方竟出何经业兴曰出孝经援神契异曰纬
 候之书何用信也业兴曰卿若不信灵威仰叶光纪
 之类经典亦无出者卿复信不异不答
     蕙田
案魏自迁邺以后遂无明堂所谓宗祀
    高祖盖亦空言而未见诸施行者也特其前
    后议立之文散见诸 …… (第 17a 页)
    有关于制度者馀并削焉

肃宗本纪正光五年九月诏尚书左仆射齐王萧宝寅
为西道行台大都督率诸将西讨帝幸明堂饯宝寅等
     蕙田
案据此则魏氏明堂当已复建
          右后魏明堂
隋书礼仪志后齐采周官考工记为五室周采汉三辅 …… (第 17b 页)
 皇帝还便殿奏皇夏辞 文物备矣声明有章登荐

 唯肃礼邈前王鬯齐云终折旋告磬穆穆旒冕蕴诚
 毕敬屯卫按部銮跸回途暂留紫殿将及清都
     蕙田
案礼仪志既云齐周俱不立明堂矣独
    于后齐乐章则郊丘迎气之外别有祠明堂
    乐歌如右岂制其乐 …… (第 20b 页)
 配祖宗弘风布教作范于后矣弘等学不稽古辄申

 所见可否之宜伏听裁择上以时事草创未遑制作
 竟寝不行
     蕙田
案弘议稽考古制最为详备所取五室
    圆方重屋皆是盖以左右个为堂故不复言
    九室其实未有有堂 …… (第 28b 页)
 为之下为方堂堂有五室上为圆观观有四门帝可
 其奏会辽东之役事不果行其年卒官撰明堂图议
 二卷释疑一卷见行于世
     蕙田
案恺图不及见据此大概与牛弘议同
    也
旧唐书礼仪志隋文帝开皇中将作大匠宇文恺依月
令造明堂木样 (第 36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十七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二十七
   明堂
旧唐书礼仪志武德初季秋祀五方天上帝于明堂元
帝配牲用苍犊二五人帝五官 …… (第 1a 页)
何必师古议未决
     蕙田
案祭与听政有堂室之分无上下之别
    郑公谓下室布政上堂祭天人神不杂舛矣
    至谓高下广袤几筵 …… (第 4a 页)
定制度遂成登封
之礼臣之愚诚亦望陛下斟酌繁省为其节文不可谦
拒以淹大典寻以有事辽海未暇营创
     蕙田
案师古号称博综其论明堂乃背经传
    而乖舛若此不得其说请以圣情创造异哉
唐书礼乐志贞观初明堂以高 …… (第 6b 页)
阎立德对曰两议不同俱有典故九
室似闇五室似明取舍之宜断在圣虑上以五室为便
议又不定由是且止
     蕙田
案此议颇合古惟房室通巷及辟廱为
    谬耳既别有巷九室闇矣宜以五室为便而
    终不定也 …… (第 11a 页)
请依武德故事兼配感帝作主斯乃二祖德隆永不迁
庙两圣功大各得配天远协孝经近申诏意
     蕙田
案明堂之配此议为是
唐书礼乐志显庆二年礼部尚书许敬宗与礼官等议
曰明堂本以祭天而郑玄以为祭太微五帝皆 …… (第 14a 页)
制作何必
与古同然为之者至无所据依乃引天地四时风气乾
坤五行数象之类以为仿像而众说亦不克成
     蕙田
案此犹颜师古所谓圣情创造者也附
    会愈多规制愈大去古愈远宜终弗克立矣
旧唐书礼仪志仪凤二年七月 …… (第 24a 页)
 彩辉焕错杂其间岂待金色为之炫耀乃止其年九
 月又大享于通天宫以契丹破灭九鼎初成大赦改
 元为神功
     蕙田
案本纪于万岁通天元年书四月亲享
    二年书正月亲享九月改元神功今志以为
    即元年之九月则本 …… (第 31b 页)
 王方庆又言若月一听则近于烦每孟月视朔惟制
 定其礼臣下不敢专成均博士吴扬吾等请兼如齐
 贤方庆议不数岁礼亦废
     蕙田
案齐贤之论最当如方庆杨吾之说则
    仍是五时迎气何告朔之有且方庆自言告
    朔十二而忽病其烦 …… (第 39a 页)
    知之矣

 旧唐书礼仪志长安四年始制元日明堂受朝停读
 时令
     蕙田
案武后以周篡唐实为元恶而违天动
    众非礼兴作尤属妖妄著其矫诬正以严其
    斧钺也马氏通考几 …… (第 39b 页)
    汗漫之者亦可丑矣更何足论其得失乎
唐书中宗本纪神龙元年九月壬午祀天地于明堂大

旧唐书礼仪志中宗即位神龙元年九月亲享明堂合
祭天地以高宗配礼毕曲赦京师明年驾入京于季秋
大享复就圜丘行事迄于睿宗之世
     蕙田
案唐初本无明堂武后创之而中宗反
    承用之以是行礼曾不若复就圜丘之为愈 …… (第 40a 页)
 故于孝经天上帝申之曰上帝亦天也神无二主但
 异其处以避后稷今显庆享上帝合于经然贞观尝
 祀五方帝矣请二礼皆用诏可
     蕙田
案仲丘传本无年月据通典当在此年 …… (第 44a 页)
其永逸依旧为乾元殿
     蕙田
案通典新旧唐书皆作康䛒素惟通考
    脱素字误
元宗本纪二十七年冬十月将改作明堂讹言官取小
儿埋于 (第 51a 页)
明堂之下以为厌胜村野童儿藏于山谷都城
骚然咸言兵至上恶之遣主客郎中王佶往东都及诸
州宣慰百姓久之乃定冬十一月毁东都明堂之上层
改拆下层为乾元殿

     蕙田
案史文连书冬十月当衍其一否则后
    当为十一月之误
文献通考自是迄唐之世季秋大享皆寓圜丘
代宗永 (第 51b 页)
泰二年礼仪使杜鸿渐奏季秋大享明室祀昊
天上帝请以肃宗配制可
宪宗元和元年太常礼院奏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
帝今太庙祔享礼毕大飨之日准礼合奉皇考顺宗配
神作主诏曰敬依典礼

十五年(时穆宗/已即位)礼院奏大享明堂案礼文皇考配坐今
奉宪宗配神作主诏曰敬依典礼
     蕙田
案此三大飨新旧书纪志俱不载马氏
    必别有所考
          右唐明堂
 
 
  (第 5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十八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二十八
   明堂
宋史仁宗本纪皇祐二年三月戊子朔诏季秋有事于
明堂己丑以大庆殿为明堂戊 …… (第 1a 页)
 配帝乃请明堂以真宗配奏可

 玉海太祖开宝八年十一月丙申西京明堂殿成
     蕙田
案皇祐以前明堂未立故纪志直以皇
    祐为始马氏据大享致祭则以太宗真宗为
    端夫大享专主明堂 …… (第 2a 页)
 真宗配位奠币诚安 思文圣考对越在天侑神作
 主奉币申虔
 酌献德安 偃革兴文封蛮考瑞威烈巍巍允膺宗
 祀
     蕙田
案此仁宗以真宗配享之乐歌不过季
    秋之祭而实非明堂也 …… (第 2b 页)
赦文武内外官
递进官有差宣制毕宰臣百僚贺于楼下赐百官福胙
及内外致仕文武升朝官以上粟帛羊酒
     蕙田
案是年明堂未建一切权制苟简而已 …… (第 6a 页)
 排列欲候礼成乘舆离大次还文德殿时自内传呼
 出外许钧容及诸营鼓吹一时振作俟乘舆至文德
 殿御幄即传呼令罢
     蕙田
案周人以后稷配天故将郊必告祖庙 …… (第 8b 页)
 又稍与坛壝位叙相类及今修内司并少府司天监
 量广深丈尺约陈列祭器不至并隘如得允当望下
 司天监绘图以进
     蕙田
案宋合祭天地其郊坛神位错杂已甚
    宋祁判太常不能讲求更定乃令明堂大享
    亦仿而行之是踵唐 …… (第 10a 页)
 记

     蕙田
案明堂宗祀非常巨典玉海载当日情
    事历历如绘大都皆为非礼之礼而潞公委
    蛇其间未闻匡正且 …… (第 16b 页)
焉朝庙用犊一羊七
豕七昊天上帝配帝犊各一羊豕各二五方五人帝共
犊五豕五羊五五官从祀共羊豕十
     蕙田
案大飨前一日亲飨太庙此告祭也准
    礼合止告配帝之庙不应遍祭七室礼院此
    言虽足以正宋祁停 …… (第 17b 页)
 (可矣乃以姑息之私甘从孙抃之请相沿不止至绍/兴之世而配帝乃属之徽宗是周室东迁之日罢文)
 (王而配幽王也其与周公/严父之义相去何如哉)
     蕙田
案礼院两制及温公吕公议卓然得礼
    之正朱子亦从之惜乎不行而反从抃议也 …… (第 24a 页)
 以合严父之意诏恭依
神宗本纪熙宁四年九月辛卯大飨明堂以英宗配赦
天下内外官进秩有差

文献通考熙宁四年六月诏以今年季秋有事于明堂
冬至更不行南郊之礼恩赏就明堂礼毕施行
 太常礼院言亲祀明堂惟昊天上帝英宗皇帝及五
 方帝并皇帝亲献五人帝五官神位即命分献从之
     蕙田
案宋之南郊沿五季陋习例有恩赦赏
    赉时君苦之而迫于悍卒邀恩久惯一不遂
    其欲则且嚣然思变 …… (第 25a 页)
 邪说断然行之不以为疑非聪明睿知不惑之至其

 孰能与于此哉
     蕙田
案是年详定礼文所之议其合于礼者
    有六天帝用太牢一也大丧惟祀事用乐馀
    皆备而不作二也宗 …… (第 30b 页)
 成神既歆止有闻无声锡我休嘉燕及群生
 归大次憩安 有奕明堂万方时会宗子圣考作帝
 之配乐酌虞典礼从周志釐事既成于皇来暨
     蕙田
案元符虽罢享而乐章先已撰定故宋
    史编入今从之
文献通考徽宗崇宁四年诏营建明堂已度地鸠工俟 …… (第 35a 页)
 文献通考其明堂青阳总章玄堂太室五门并御书

 榜之
     蕙田
案明堂之制自汉以后屡议屡更未有
    通九为五堂室阶隅屋宇户牖方圆脩广契
    经合传如政和内出 …… (第 39b 页)
 玉海政和七年六月明堂成御制上梁文及明堂颂
 七月二十三日诏以明堂制度编类成书与明堂记
 相为表里十一月御明堂朝百辟
     蕙田
案礼制局所议度数仪文与古略有出
    入凡卜辛服衮冕设莞簟搢圭执圭奠圭以 …… (第 45b 页)
    率而由之也
宋史徽宗本纪重和元年四月诏每岁以季秋亲祀明
堂如孟月朝献礼 九月辛巳大飨明堂(通考作/辛卯)
     蕙田
案依本纪当为辛巳通考卯字误
宣和元年九月辛酉大飨明堂 二年九月辛亥大飨 (第 46a 页)
明堂 三年九月辛未大飨明堂 四年九月辛酉大
飨明堂 五年九月辛酉大飨明堂 六年九月辛巳
大飨明堂 七年九月辛巳大飨明堂
钦宗本纪靖康元年春二月丙午省明堂颁朔布政
 刘豫传绍兴五年七月豫废明堂为讲武殿暴风连
 日
     蕙田
案政和明堂最为合古豫一朝举而废
    之宜天心之不从也惜哉 (第 46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十九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二十九
   明堂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元年九月辛亥合祭天地于明堂
太祖太宗并配大赦
礼志绍 …… (第 1a 页)
昊天上帝皇地祗于明堂奉太祖太宗以配唯礼专而
事简庶几可致力于神万世行之可也
     蕙田
案此议宗祀之理极是但合祭天地祖
    宗并配则非礼也宜未几为章谊所驳矣
文献通考时太常少卿苏迟等则 …… (第 3a 页)
 飨明堂
玉海绍兴九年八月讨论明堂祭服礼器
高宗本纪十年九月庚戌合祀天地于明堂大赦
玉海十年九月十日辛亥复行明堂礼太常定仪注自
誓戒致斋至饮福燎瘗是岁始用大乐饮福用金爵
     蕙田
案纪称庚戌玉海称辛亥必有一误 …… (第 12b 页)
宗配帝明堂若依皇祐遍祀群
神其礼烦依元丰罢从祀其礼略欲如熙宁设五方五
人帝五方神从祀位从之
     蕙田
案此亦调停之论非礼也
 文献通考礼部太常寺言明堂大礼车辂卤簿法驾 …… (第 28a 页)
 瘗贻我来牟以兴嗣岁山川出云天地同气
 还大次憩安 应天以实已事而竣毡案朝帝竹宫
 拜神灵光下烛协气斯陈福禄时万基图日新
     蕙田
案明堂自政和建立以后制度之详宗
    祀之典其合于古者盖十有八九诚千载之
    嘉会也高宗南渡虽 …… (第 33b 页)
 集议近岁李焘奏劄所陈特举秋享于义为允上曰
 明堂合祭天地并侑祖宗从祀百神并依南郊礼例
 可依详议事理施行
     蕙田
案九变之乐不及明堂者天神同也乃
    专以为布政会朝之地而以祀帝配祖为义
    起谬矣周人宗祀文 …… (第 36a 页)
 字令修内司制造牌二面将来明堂大礼其明堂牌

 于行礼殿上安挂其明堂之门牌于行礼殿西门新
 置便门上安挂
     蕙田
案当时诞慢之景宛然可见国事如此
    其可为乎
 (周必大玉堂杂记己亥三月丁卯诏今岁郊祀以例/约束 …… (第 38a 页)
 (示来世也后数日加恩群臣必大复草赵相制云祼/将太宫霖潦骤霁陟恪大寝月华正中又云镇定大)
 (事如彦博之恢宏贯通群经如宋庠之博洽皆纪/一时之事且以仁宗初行明堂二公实为相也)
     蕙田
案己亥必大奉诏议状即通考第一条 …… (第 38b 页)
 冠冕百王有量斯币蠲洁是将在帝左右维时降康

 配献德安 炎运中兴苍生载宁九秩燕豫三纪丰
 凝精祀上帝陟配威灵锡羡胙祉万世承承
     蕙田
案此高孝两朝递有更定史家总而载
    之其中已有高宗配位故列于此
 
 
 
 五礼通考卷二十九 (第 4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三十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三十
   明堂
宋史宁宗本纪绍熙五年即位九月辛未合祭天地于
明堂大赦
 文献通考光宗绍 …… (第 1a 页)
 已见于议论终不敢轻改旧制盖以经文及汉晋以
 来典章故耳集议官谓豫卦非为明堂立文考之正
 义云配祀明堂以考文王也则是为明堂立文分明
     蕙田
案李璧此议宗祀配帝之义最为曲尽
嘉定二年九月辛丑合祭天地于明堂大赦
 文献通考嘉定二年当郊诏行明堂大 …… (第 4a 页)
 怀保之实
十一年九月辛巳合祭天地于明堂大赦

     蕙田
案文献通考数宁宗亲祀明堂七有十
    四年九月辛卯但纪志未载用识于此
宋史理宗本纪嘉定十七年嗣皇帝 …… (第 7b 页)
 使陛下追孝宁考之心有所未尽时朝散大夫康熙

 亦援倪思所著合宫严父为言上曰三后并侑之说
 最当是后明堂以太祖太宗宁宗并侑
     蕙田
案续通考载端平三年婺州陈庸熙言
    当举皇祐典礼以太祖太宗宁考并配疑礼
    志朝散大夫康熙即 …… (第 9b 页)
明堂大赦丙寅明堂
礼成加上皇太后尊号宝册
礼志度宗咸淳五年又去宁宗以太祖太宗高宗理宗
并配
     蕙田
案王氏通考有咸淳二年四年大享无
    五年大享今依宋史为定
度宗本纪八年九月辛未明堂礼成祀景灵宫还 …… (第 11b 页)
 已如上帝临汝神在其上之时则积此精诚用于一
 日天人相与如响应声天神之不降地祗之不格风
 雨之不节寒暑之不时臣不信也
     蕙田
案是年九月享明堂故斯得疏云穆卜
    季秋行𤾉馆之礼南渡以后当郊之岁每以
    资用不足权停郊 …… (第 14a 页)
 史但能言从祀之总数而不及其名位之详故无由
 参稽互考而不知其纤悉也姑志于此以俟博闻者
 共订焉
     蕙田
案马氏通考止于嘉定而明禋仪注供 …… (第 21a 页)
 宗配飨元极殿其议盖自坊始人咸恶坊畔父云明
 年复进庆云雅诗一章诏付史馆待命久之竟无所
 进擢归家悒悒以卒
     蕙田
案丰坊献邢说以邀宠卒悒悒以卒可
    谓枉自为小人矣然当时亦必有恶之而使
    之然者岂非公议有 …… (第 31b 页)
 议崇私亲虽矫强于一时终有惄然不自安者故礼

 臣敦请屡谕缓行非仅耽奉玄修惮乘舆之一出也
 穆宗即位以礼臣议罢之允矣
     蕙田
案明代明堂之礼肇于世宗然大享殿
    并非五室九阶之制大祀礼行于玄极道士
    之宫并与唐宋之规 (第 33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三十一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三十一
   五帝
    蕙田案五帝之祭周礼最著月令迎气虽不
    言祀事而大皞炎帝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三十二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三十二
   五帝
旧唐书礼仪志武德贞观之制神祗大享之外每岁立
春之日祀青帝于东郊帝宓羲 …… (第 1a 页)
招拒叶光纪者皆五帝之号汉书注五帝自有名即灵
符文祖之类是也既为美称不烦回避诏可
     蕙田
案五帝特主宰五气之神纬书各为之
    名字先儒斥为妖怪妄言是矣王钦若以为
    名讳当避礼官又以 …… (第 17a 页)
 室处酌献告神礼以时举赖此阴骘民有所祜
 送神高安 神之戾止天门夜开礼备告成云軿亟
 回旗纛晻霭万灵喧豗独遗祉福用泽九垓
     蕙田
案五帝之祭辽金元不见于史明太祖
    定礼缘诸儒天一而已安得有六之说郊坛
    专祀昊天上帝不列 …… (第 30a 页)
   祭四时(附/)
礼记祭法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注昭明也亦谓坛也/时四时也亦谓阴阳)
(之神也埋之者阴阳出入于地中也则疏此明四时所/祭之处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若祈阴 埋牲祈阳则不)
(应埋之今总云埋者以阴阳之气俱/出入于地中而生万物故并埋之)

 (马氏晞孟曰四时有生物之功地主/于成物此其所以埋少牢以祭之也)
     蕙田
案祭法此句孔安国谓六宗之一蔡氏
    书传因之然考诸他书及后世礼制无有议
    及此者不若寒暑日 …… (第 31b 页)
    天神不可强释阙疑可也

          右祭四时
   祭寒暑
     蕙田
案周礼春官籥章有中春逆暑中秋迎
    寒之乐祭法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说者以
    为即禋六宗之一自 (第 3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三十三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三十三
   日月
     (第 1a 页)
蕙田
案大戴礼保传传天子春朝朝日秋暮
    夕月国语天子大采朝日少采夕月周官典
    瑞王搢大圭执镇圭 …… (第 1a 页)
 (也/)

 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四类亦如之郑注
 (四类日月星辰兆日/于东郊兆月于西郊)
     蕙田
案祭日于坛祭月于坎祭日于东祭月
    于西注疏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是也崔氏
    谓还据上文郊祭之 …… (第 4a 页)
以明有别也(注祭日东坛祭月西坛/以别内外以端其位)
     蕙田
案汉书贾谊传同
          右日月坎坛正祭
仪礼觐礼天子乘龙路载大旂象日月升龙降龙出拜
日于 …… (第 7a 页)
 (方明此所谓大朝觐者也常岁春朝朝日诸侯有修/岁事而朝者岂亦帅之而出欤国语大采朝日少采)

 (夕月盖/日朝焉)
     蕙田
案国语大采朝日少采夕月韦注亦以
    春秋分之祭释之盖古者无旦夕拜日月之
    礼也旦夕常于殿下 …… (第 7b 页)
    郊坛从祀至于千五百馀神则益杂矣今逸
    周书所云日月农星先王皆与食者无乃不
    能遏其端而反为之推波助澜也欤
     蕙田
案以上三条因郊而祭
月令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注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天/宗谓日月星辰也 疏云)
(天宗谓 (第 9a 页)
日月星者以蜡祭唯公社不祭地故知祭天宗/者不祭天若是祭天何须称宗下季冬云天之神是天)

(之众神有司中司命不称宗明称宗者谓日月星也案/异义六宗贾逵等以为天宗三谓日月星地宗三谓泰)
(山河海郑玄六宗以为星也辰也司中也司命也风师/也雨师也不同贾逵之义今此云天宗谓日月星者尚)
(书六宗文承肆类上帝之下凡郊天之时日月从祀故/祭以日月配日月在上帝之中故六宗不得复有日月)
(此不云六宗而云天宗与彼别也蔡邕/云日为阳宗月为阴宗北辰为星宗也)
     蕙田
案以上一条因蜡而祭
春秋昭元年左氏传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
时于是乎禜之
     (第 9b 页)
蕙田
案以上一条因禜而祭 …… (第 9b 页)
         右因事祭日月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注实柴实牛柴上也/实柴或为宾柴 疏)
(祭义曰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则郊祭并祭日月可知)
     蕙田
案凡祀日月星辰皆用实柴以其为天
    神故升烟气以享之也疏专以郊祭从祀释
    之盖误
典瑞王晋 …… (第 10a 页)
穆维予一人某敬拜迎日东郊
     蕙田
案礼家言朝日以春分而大传独云正
    月岂迎日之礼又与朝日有间乎其迎日词
    袭用洛诰美周公之 …… (第 12a 页)
 日燔燎如圜丘于西门外为坛于坎中方四丈深四
 丈以夕月燔燎如朝日隋唐坛坎之制广狭虽与后
 周差异大槩因之
     蕙田
案兆为之营域郑注小宗伯云兆日月
    于东西郊盖指其坛坎而言非祭也祭义言 …… (第 14a 页)
 月于北门外此因觐而行礼也月令祈来年于天宗

 此因蜡而祈也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
 于是乎禜之此因禜而祭也
     蕙田
案易曰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先天卦
    离为日居东坎为月居西所以肖其体也后
    天卦离为日为火居 …… (第 16a 页)
    立明神而敬事之祭日月之大端也
          右祭日月仪
 书经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
     蕙田
案蔡传宾礼接之如宾客亦帝喾历日
    月而迎送之意据此则迎之而已迎日之礼
    不传未便辑入祀典 …… (第 17b 页)
 (拜谓之夕郎亦出是名也故曰大采朝日小采夕月/又曰春朝朝日秋夕夕月若是其类足矣又加祀焉)
 (盖不学者为之也寮曰欲子之书/其说吾将施于世可乎予从之)
     蕙田
案柳子释朝夕义详矣而以加祀为不
    学者为之殆非也古人之于神也一饮食之
    微蔬食菜羹必祭焉 …… (第 18b 页)
 法其后常以郊泰畤质明出行竹宫东向揖日其夕
 西向揖月即为郊日月又不在东西郊遂朝夕常于
 殿下东面拜日群公无四朝之事
     蕙田
案西汉无郊天之礼安得有祀日月之 …… (第 19b 页)
     蕙田
案佟之议甚得礼意但谓于殿庭间东
    向西向拜之非是
魏书太祖本纪天兴三年二月丁亥诏有司祀日于东 (第 26a 页)

礼志天兴三年春帝始祀日于东郊用骍牛一秋分祭
月于西郊用白羊一
太和十五年八月甲寅集群官诏曰近论朝日夕月皆
欲以二分之日于东西郊行礼然月有馀闰行无常准

若一依分日或值月出于东而行礼于西寻情即礼不
可施行昔秘书监薛靖等常论此事以为朝日以朔夕
月以朏卿等意谓朏朔二分何者为是尚书游明根对
曰考案旧式推校众议宜从朏月
高祖本纪太和十六年二月甲午初朝日于东郊遂以
为常八月庚寅车驾初夕月于西郊遂以为常
     蕙田
案自汉以后朝日夕月之礼至魏高祖
    始合于经义 (第 26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三十四
            刑部尚书秦蕙田

  吉礼三十四
   日月
旧唐书礼仪志王仲丘撰成一百五十卷名曰大唐开
元礼以日月为中祀
开元礼 …… (第 1a 页)
     銮驾还宫(如圜丘/之仪)

册府元龟天宝三载三月戊寅诏曰祭之为典以陈至
敬名或不正是相夺伦日月照临下土式瞻既超言象
之外宜极尊严之礼列为中祀颇紊大猷自今已后升
为大祀仍以四时致祭庶昭报之诚格于上下钦崇之
称合于典则
     蕙田
案开元礼最得礼意玄宗则既行之矣
    乃天宝改元旋自反汗郊天之礼屡用移易
    日月中祀礼之常经 …… (第 8a 页)
 唐书新罗传新罗元日相庆是日拜日月神
宋史礼志天禧初太常礼院以监察御史王博文言详
定准礼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国语大采
朝日少采夕月又曰春朝朝日秋夕夕月唐柳宗元论
云夕之名者朝拜之偶也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案
礼秋分夕月盖其时昼夜平分太阳当午而阴魄已生
遂行夕拜之祭以祀日未前十刻大官令率宰人割牲

未后三刻行礼盖是古礼以夕行朝祭之仪又案礼云
从子至已为阳从午至亥为阴参详典礼合于未后三
刻行礼
     蕙田
案夕月祭刻此为合礼
乐志景德朝日三首
 降神高安(六/变) 阳德之母羲御寅宾得天久照首兹
 三辰正辞 …… (第 9a 页)
天台
     蕙田
案司天台所以测日观星盖司天者所
    应用之地犹官府之有衙署钱粮之有仓库
    也岂所以交神致祭 …… (第 17b 页)
瞻月驭众象以微上之所躔下必有应爰遵古典用伸
报称季秋礼祀设坛既崇神其歆格鉴此寸衷
     蕙田
案星辰从祀月坛本不应读祝所撰祝
    文但当用之专祭耳然集礼所载夕月仪则
    星辰另自读祝故此 …… (第 20a 页)
香 饮福受胙同朝日仪 彻豆
同朝日仪乐奏寿和之曲 送神同朝日仪乐奏豫和
之曲 望燎同朝日仪
     蕙田
案集礼所载夕月之仪悉如朝日之仪
    亚献终献之仪悉如初献之仪今节录之 …… (第 27b 页)
 奠币以下乐章并与朝日同
大政纪洪武四年正月诏定亲祀朝日夕月服衮冕陪
祭官各服本品梁冠祭服九月乙亥诏亲祀日月斋三
日降香斋一日著为令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增修南郊坛壝于大祀殿丹墀内
叠石为台四东西相向以为日月星辰四坛从祀其朝
日夕月禜星之祭悉罢之
     蕙田
案洪武初集礼所定颇合典礼自郊坛
    改为合祭而诸礼俱废惜哉
明史礼志嘉靖九年帝谓大报天而主日配以 …… (第 29b 页)
于夕月坛东向从祀木火土金水星二十八宿
周天星辰南向丑辰未戌年上皮弁服亲祀馀年遣武
大臣摄之
     蕙田
案朝日之祭用天干之五夕月之祭用
    地支之四六十年中祭日者三十祭月者二
    十而又有甲辰甲戌 …… (第 34b 页)
 首兮奉送愿永贶兮民乐丰年
礼志十年礼部上朝日夕月仪朝日迎神四拜饮福受
胙两拜送神四拜夕月迎神饮福受胙送神皆再拜饮
并如旧仪
图书编嘉靖十年夕月坛以铁炉置于坎上焚燎不必
造燎坛以称祭月于坎之义

明史礼志隆庆三年礼部上朝日仪言正祭遇风雨则
设小次于坛前驾就小次行礼其升降奠仪俱以太常
寺执事官代制曰可
     蕙田
案明集礼朝日夕月皆以清晨行事续
    文献通考称隆庆以前朝日以卯时夕月以
    酉时明史称嘉靖时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