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法制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烦不能录。今见在者殆千计。呜乎。公孝友感乎人心。忠直犯于主颜。文章有以冠士类。谋猷有以赞庙算。皆昭 于简
编。垂美来世。厚德之庥。施及薪火。久而弥彰。亦足以徵公之仁矣。最其身当废兴之际。秉志不二。实有以树纲 (第 667H 页)
预定。姑观前头。而来书中不服二字。果十分筑底耳。
与张镇学(丁酉)
大学诚意章厌然之厌。小注引郑氏音 于简 反。考于十三经中。大学郑氏音有乌斩乌簟于检三反。无所谓 (第 549L 页)
于简 者。然则简字无乃传写之误耶。今不察此。若曰郑氏 (第 549L 页)
于简 之音误矣。以朱子之贤。不应疏脱。不知此而引之元文小注。必非朱子事。是以 (第 549L 页)
于简 真为郑氏音。郑氏音 (第 549L 页)
于简 何所据耶。以十三经言之。分明是误。误当曰误。则郑氏之音。幸而明于久晦之馀矣。郑氏之音明。则其不可曲讳 (第 549L 页)
与张镇学(丁酉)
大学诚意章厌然之厌。小注引郑氏音 于简 反。考于十三经中。大学郑氏音有乌斩乌簟于检三反。无所谓 (第 549L 页)
于简 者。然则简字无乃传写之误耶。今不察此。若曰郑氏 (第 549L 页)
于简 之音误矣。以朱子之贤。不应疏脱。不知此而引之元文小注。必非朱子事。是以 (第 549L 页)
于简 真为郑氏音。郑氏音 (第 549L 页)
于简 何所据耶。以十三经言之。分明是误。误当曰误。则郑氏之音。幸而明于久晦之馀矣。郑氏之音明。则其不可曲讳 (第 549L 页)
馀推以及于亲戚知旧。每值大侵。其门如市。皆获所求。又有馀广储经籍。而世俗所好。一不入于心。是盖平日得 于简
策者然也。先是丁内忧。哀毁几伤生。及病且死。泣语圭钟曰。汝其渴葬我。以著为人子不卒父养之罪。闻者悲之 (第 626L 页)
夕焉而简策。游焉息焉而简策。生于斯简策。老于斯简策。身存与存。身亡与亡。则取其一身依归之极而目之为隐 于简
策可也。于是焉钟驷在傍而不视。方丈在前而不为。佩玉文绣之美不足动心。而遗夫(遗佚)厄穷亦且不闷矣。此 (第 341L 页)
荡胸襟而骋智能者。何其壮也。及归敛然以儒生服。就处士先生之侧。或吟诗或问礼。其色夷其容休。其字画之形 于简
帖者。率腾龙蛇斗风霆而卒止于正者。是台下之水。当雨潦之时。洪涛巨浪。荡漾奔放。十里一息。百里一曲。及 (第 610L 页)
[祝笏录序]
家中有陶庵先生四礼便览四卷。而厥弁凡例曰。古今礼书详略不同。太详者失于烦。太略者伤 于简。 惟家礼则是朱夫子酌古通今之制。固当一一遵奉。然其节目之间。或不无疏略处。先儒多以未成书为言。故沙溪先 (第 769H 页)
题旌善绣伞诗卷后
岁丁亥之暮春。余出宰桃源。民社之务。未敢曰能。而政期于敷。讼期 于简。 然顾才蔑识浅。志事寡陋。只恐分 命之或负实心。图报之未效。蚤夜兢惧。来莅才三月。乡里洞首垂发戴白。咸 (第 42L 页)
曰。似此稀宝。乃在于滨海寂寞之乡。其由无从溯考。而此邦之人。有能知其可敬而可宝乎。是未可知也。乃输致 于简
肃堂。拭尘煤涤蛛封。用善纸各印出一本而奉玩之。 大圣人兴到试腕。名下师法模心画。有非手眼未到者所能窥 (第 55L 页)
辈之看坪已过。然吾亦一番轮览。从实执揔为好。故以此敦定。
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客舍檐宇颓下。 阙牌移安 于简 肃堂。简肃堂即主官听政之所也。今为 阙牌所奉之所。则为官长者其将听治于何处耶。现今邑中大屋杰阁。岿然 …… (第 204L 页)
下三班官属。除夕问安后。吹手辈数十名。自再昨日始傩戏。先自客舍至于东西部各一日。而今日各厅。夕后设戏 于简 肃堂场中。各色杂戏。而就其中狮子戏。尤可笑也。特以白酒一盆,钱五两,粘米一斗,白木一疋,乾柿一贴,乾 (第 209L 页)
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客舍檐宇颓下。 阙牌移安 于简 肃堂。简肃堂即主官听政之所也。今为 阙牌所奉之所。则为官长者其将听治于何处耶。现今邑中大屋杰阁。岿然 …… (第 204L 页)
下三班官属。除夕问安后。吹手辈数十名。自再昨日始傩戏。先自客舍至于东西部各一日。而今日各厅。夕后设戏 于简 肃堂场中。各色杂戏。而就其中狮子戏。尤可笑也。特以白酒一盆,钱五两,粘米一斗,白木一疋,乾柿一贴,乾 (第 209L 页)
临。有信如此。可图大事。且握且喜。若接吾贤弟颜面。谱议询同。而但收单与收钱。尚不入彀。溯锦坛事。已悉 于简
通。而契帖景斗持去。安宁名帖。从速修送如何。茅谷景陶坛亦至修契。稍俟完案。当书告于陶山是计耳。舜歌近 (第 466L 页)
。著见乎外者。无所适而非文也。然有圣众之殊。礼乐法度威仪文章。光明于天下者。圣贤之文也。托于言语。靠 于简
册。以浮华藻绘为尚者。众凡之文也。夫唐虞以来圣贤之文。莫盛于周之郁郁。众凡之文。汉晋隋唐之间。皆滔滔 …… (第 228H 页)
始于一而成终。苟非一则从何原始而成乎。是以古人之众善群行。必自主一中做了矣。元琚乎以其一事之诚。推至 于先生 之遗教遗模。靡不用功卒业。乃可得原始而终归于一。勖乎。
箕庵说。赠安文烨(时良)。
异哉。地同颍水之 (第 230L 页)
始于一而成终。苟非一则从何原始而成乎。是以古人之众善群行。必自主一中做了矣。元琚乎以其一事之诚。推至 于先生 之遗教遗模。靡不用功卒业。乃可得原始而终归于一。勖乎。
箕庵说。赠安文烨(时良)。
异哉。地同颍水之 (第 230L 页)
历事 三朝。倚毗甚殷。属国家多故。离旷庭闱。或跨涉岁月。自不胜游楚之感。每贻书若诗于公。闷迫之意。溢 于简
牍。公以 …… (第 544H 页)
。先生劝公暂就职。其微意可知也。盖自乙巳秋间。群小酿𥚁。罻罗匝地。蹈衅伺隙者众。故先生之意如此。观 于先生 与公书则可槩之矣。公重违先生意。黾勉就职。不旬月旋复弃归。然邮人犹立石颂遗惠。自先生迁谪后。公夜必焚 …… (第 545H 页)
痛先生绝塞之苦。欲一诉冤于朝。而又欲别为一疏。以附古人草野进言之义。然犹不敢自断。手写疏草两本。往复 于先生。 时则 明庙亲政后。而盖自辛亥壬子年间。(辛亥五月有 …… (第 545H 页)
其必传与否。而独怪夫先生所称疏章上书之草。既明先生之冤而㬥先生之志。则公虽雅不以著述自居。而其或有补 于先生 当日心迹者。必不以词由己出而不以示后人也。且先生西塞 …… (第 545L 页)
辞意。则所论古昔圣王寤寐先觉之言。虽若泛论治道。而其实欲上格君心。暗贴时事。使人主感悟。西辙自返。而 于先生 之冤则不数数如也。亦可谓深得告君之体而善于命辞者 …… (第 546L 页)
不尽录。呜呼。公既不能进为于世。惟孝友是政。而又遭家多难。先生西迁。公又不年。大小文迹。收拾无人。故 于先生 传后文字。犹尚有遗恨。况公所著述。容或有弃不自惜者。而假使幸而得存。窃想𥚁乱之馀。梅轩公未及省事。 (第 548H 页)
。先生劝公暂就职。其微意可知也。盖自乙巳秋间。群小酿𥚁。罻罗匝地。蹈衅伺隙者众。故先生之意如此。观 于先生 与公书则可槩之矣。公重违先生意。黾勉就职。不旬月旋复弃归。然邮人犹立石颂遗惠。自先生迁谪后。公夜必焚 …… (第 545H 页)
痛先生绝塞之苦。欲一诉冤于朝。而又欲别为一疏。以附古人草野进言之义。然犹不敢自断。手写疏草两本。往复 于先生。 时则 明庙亲政后。而盖自辛亥壬子年间。(辛亥五月有 …… (第 545H 页)
其必传与否。而独怪夫先生所称疏章上书之草。既明先生之冤而㬥先生之志。则公虽雅不以著述自居。而其或有补 于先生 当日心迹者。必不以词由己出而不以示后人也。且先生西塞 …… (第 545L 页)
辞意。则所论古昔圣王寤寐先觉之言。虽若泛论治道。而其实欲上格君心。暗贴时事。使人主感悟。西辙自返。而 于先生 之冤则不数数如也。亦可谓深得告君之体而善于命辞者 …… (第 546L 页)
不尽录。呜呼。公既不能进为于世。惟孝友是政。而又遭家多难。先生西迁。公又不年。大小文迹。收拾无人。故 于先生 传后文字。犹尚有遗恨。况公所著述。容或有弃不自惜者。而假使幸而得存。窃想𥚁乱之馀。梅轩公未及省事。 (第 548H 页)
退书。沈潜反复盖有年。而漏器盛水。水尽器空。终无以久作心印。乃敢节略其要语。为一卷书。又抄其经说之杂 于简
牍者。汇分四书。编成一卷。非敢自拟于仁录。而亦以备佔𠌫考据之便也。或云凡所以类聚者。无益于实见。适 (第 113H 页)
。而有松隐公竹村公父子。俱以夷齐之义。不仕我 朝。若夫易庵公之易学造诸。处士公之昏朝苦节。皆可以有光 于简
册。而其间圭组之相袭。亦可埒美于王谢崔卢之家矣。观于今日。一何寝微而不振也。噫嘻我知之矣。易有变易之 (第 511H 页)
求备。苟或反是则耕织失问。冠屦倒置。房琯误用刘秩。关播误荐元平。杜衍错认 于简
夫。安石专任于惠卿。俱失机而偾事。竟同归于不明。惟其智之周物。乃器用之咸适。不器者大道。不官者大德。 (第 277H 页)
。谨领厚意。居然岁翻。谨问玆辰。侍奉棣履佳相。区区慰祝。孝衰惫只是前样。而神精渐觉减了分数。前日所得 于简
册者。已尽忘失。胸中枵然无一物矣。浩叹柰何。向日谬问诸条。足见玩索之工。干务丛沓之中。留意此事。实不 (第 96L 页)
。而每病世儒径事著述。天丧斯文。又在中身。故经礼之说。心性之论。与夫阴阳淑慝之辨。卫道秉义之意。只见 于简
牍章疏之间矣。故所辑草稿仅若干沓。而其为书也。莫不精深的确。峻正方严。可俟后世之子云尧夫。此非小子阿 (第 21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