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詔令類
紀事本末類
法制類
史評類
載記類
正史類
器用類
別史類
金石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新編部類
般若部類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乃人臣当然之事有何殊异若不能辩别官员之贤否
 教训兵丁使之成就又何益于国家政务且今时之大
 臣不比当日之大臣从前满洲人等咸各 朴实
尽心事
 上勤慎供职于马步射技艺不待教训自加精练俗尚
 节俭生计从容故当日之大臣易于统率今时之年少 (第 10a 页)
   俾遄行无滞十三年十二月以疾乞休得
旨解任调理南汝总兵周邦宁以士民吁留入告左都御
   史姚文然疏言凤彩相貌议论 朴实
无奇而老成
   练达谨慎和平服官二十馀年皆能称职其抚豫
   数载恤民疾苦民爱而信之传闻告病以来百 (第 8a 页)
   多永握满洲镶白旗人系贡生幼年丧父孝于慈

  母友于兄弟和睦乡里为人 朴实
行止谨慎咨请
旌表乾隆三年三月奉
旨赏给六品顶带荣身
   雅哈理
  雅哈理满洲镶白旗人孝于慈母友 (第 27a 页)
于兄弟和睦
  乡里为人 朴实
行止谨慎咨请
旌表乾隆三年三月奉
旨赏给六品顶带荣身 (第 27a 页)
   扎史
  扎史蒙古镶蓝旗人系贡生孝于慈母友于兄弟
  和睦乡里为人 朴实
行止谨慎咨请
旌表乾隆三年三月奉
旨赏给六品顶带荣身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四十 (第 27b 页)
官者遽
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有所难行惟平日
留心时刻劝导使小民知本业之为贵又复训饬闾阎
崇尚 朴实
工作之间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
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
于工矣至于士人所业 (第 15a 页)
  (论思退奸邪误国宜早罢黜孝宗曰思退前议固/失然朕爱其警敏冀可效卿其置之良翰曰宰相)
  (纵无全才宁取 朴实
缓急犹可倚赖思退庸狡小/黠大痴将误国且警敏二字恐非明主卜相之法)
  (既退以语同列穑勃然变色明日亦 (第 2b 页)
之背田畴林木望若错锦苏民仍列酒
坊茶肆各安生业管弦竞奏觉有升平景象然徒事纷
奢罔知务本未若东北风俗之 朴实
耳夜坐舟中与侍
臣高士奇探论古今兴废之迹或读尚书左传及先秦
两汉文数篇或谈周易或赋一诗每至漏下三十刻 (第 154b 页)
为官者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
所愿而势有所难行惟平日留心时刻劝导使小民
知本业之为贵又复训饬闾阎崇尚 朴实
工作之间
不事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
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至如
士人所 (第 82a 页)
  九江跨扬之交据江湖之会其土瘠其民朴而悍其士
侈文而尚气其婚丧多任俗而寡仪节是故为政者
其令宜简其敛宜裁其刑宜慎而严其示宜礼(邓继鲁名
宦祠记)


  俗尚 朴实
崇兴礼让士习诗书勤稼穑(九江志)

  人性坚贞尚气槩其君子知耻而少事干谒其小人听 (第 31b 页)
  欧阳韶字子韶永新人洪武初授监察御史时太祖威
断莫测日命御史二人侍班刑赏有失中不谏正者
罪之一日子韶侍班上乘怒将戮一人他御史不敢
前子韶趋跪阙庭仓卒不能措辞举手加额连呼曰
陛下不可上察其 朴实
天颜为霁其人得从轻典后
乞致仕终于家(人物志) (第 8a 页)
  张铎字振大泰和人以贡授郁林州同知郁林自昔僻
陋民皆力田铎为兴学校申教条躬集诸生讲谕丰
其廪给蠲其徭役由是人知勉学民有兄弟争讼者
铎谕以大义辄解释州南有废地铎教民耕垦不取
其税荒芜尽辟田州人争地相仇杀藩省大臣委铎

同往平之宣朝廷恩德与不忍加兵之意按图籍考
故实使各循其旧众皆悦服罢兵七年述职京师归
至郡以疾卒(广西名宦志)

  刘文敏字宜充安福人自幼 朴实
不知世有机械事已
读传习录而好之乃入越学于文成操存克治一息
不少懈不应科举华亭为学使以贡士徵之不起凡 (第 58a 页)
  徐通字泰甫乐安人性笃孝邑令胡世则赵与梣俱厚

礼之与梣迁欲携至帅府以亲老恳辞文信公欲用
之亦辞至元中总管刘怀远以邑大燬檄通摄尉事
通欣然领之安辑流移收瘗胔骼郡守录其劳绩通
谢去或问故曰本从吾邑起见非为功名地也吴文
正时造其庐(安志)

  周信甫字以成崇仁人谦谨 朴实
适流寇至其里要索
重赂信甫代贫民赎百馀家筑茭陂通水利复与孙
德甫各捐私田凿沟洫溉官民田地八千馀顷岁收 (第 12b 页)
 约而尽盖嘉定后政出私门一时官制混淆可概
  见矣
辽制分北南院及北南面设官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 朴实
太祖神册六年诏正
 颁爵天赞元年分德哷勒额尔奇木为北南二大王 (第 4b 页)
  (臣/)等谨案周文归删节三礼尔雅家语楚词逸周

  书共为一编刋削圣经其妄已甚宋文多 朴实

  惺以佻薄语评之其去取之不当更无论矣又名
  媛诗归旧本题钟惺编王士祯云坊间伪托之本
  然亦 (第 5a 页)
   语破格保荐给咨赴部会同九卿翰詹科道公
   同验看如果众论相符引
 见候
 旨简用○五年议准嗣后保举孝廉方正除 朴实

   谨无他技能不能考试者照例给与顶带荣身 (第 17a 页)
  年议准各省举行大计务令于所属各官内秉
   公考覈其佐杂教官除实在庸劣衰朽者照例
   劾参若果 朴实
勤谨尚堪供职者不得任意填
   汰如有率意苛求参劾者将参劾之上司照参
   奏不实例议处○三年奉
  (第 15a 页)
   衙门内有挂名吏员及革除食粮之兵丁改易
   姓名潜充挂名吏员者尽行革去察验实在正
   身吏役方令充补至贴写帮差人等亦择忠诚
    朴实
之人充役如有不堪供役者即行黜革该 (第 35a 页)
   书手对读生员各府州县务细加考验择善书

    朴实
之人开明籍贯年猊如有雇替将起送之
   官题参各役正身及雇替之人皆从重究○又
   题准
  殿试受 (第 28a 页)
  日众有情愿为尼者必待年齿四十以上其馀槩

  行禁止著将此一并入于会议中妥议具奏钦此
   遵
 旨议准嗣后僧录等令地方官于戒僧内选择 朴实
   
谨慎之人报部充补道录等应于道士内无家
   室实在住庙者详慎选择充补其现在受戒僧
   人全真道士素 (第 19b 页)
   解送充役○又议准嗣后各衙门应用工匠均

   行都察院转行五城取用永以为例○乾隆元
   年覆准内工重地理宜肃清管工官分饬各属
   择 朴实
有身家者点为夫头各将召募之夫取
   具甘结存案其夫役每人各给火烙腰牌一面
   稽察出入如有酗酒赌 (第 60a 页)
辛苦安俭素不厌简略士知问学罕事商贾衣冠文物
俨有古风醇厚 朴实
好礼度征税易完但婚姻多重财
致有男女愆期者丧葬多作佛事设戏乐致有停柩暴
露不能掩圹成封者亦晚近相沿之 (第 10b 页)
习也(咸阳/县志)
兴民 朴实
负气率直不阿激之挺险则粗莽不驯渐之
礼教则节义可鼓(兴平/县志)
潼水深而土厚性刚而尚气(临潼/县志 (第 10b 页)
)
民多醇厚 朴实
尚勤俭好礼度事耕织征税易完词讼 …… (第 10b 页)
性喜华靡而民间仿焉(盩厔/县志)
人性勇悍尚 朴实
盖关中周秦汉唐都会之地前辈犹
有古风耻游惰奢靡非礼会不聚饮听乐尊卑贵贱衣
服器用品式森然莫敢僣踰至嘉 …… (第 13a 页)
(兴安/州志)
平邑五方杂处幸俗尚淳朴崇俭约惟兵过于民习俗
竞骛读书者殊寥寥也(平利/县志)
民俗 朴实
好畋猎务耕种不尚奢华(洵阳/县志)
白邑土瘠民贫人皆俭朴男妇项多瘿瘤婚姻以布匹
通好居丧以哀恸为先岁 …… (第 19a 页)
仪有沿客习而变者大约朴略无文男尚耕作女勤绩
纺不甚趋利而性嗜口腹斯则石之本习也(石泉/县志)
民皆 朴实
节俭勤于农务不作商贾屋宇质陋衣履悉 …… (第 19b 页)
子孝妇节时相踵错尤徵淳化(雒南/县志)
尚耕桑轻末作其人径直其风淳朴其俗俭约(山阳/县志)
士习醇厚 朴实
尚勤俭急公守法少仪文民风厚重质
直守法令甘辛苦勤稼穑(商南/县志)
同州民性刚而好胜(方舆/胜览)士 …… (第 20b 页)
农仕者尚廉有气槩婚姻论财居常较强弱好讦讼(合/阳)
(县/志)
大较前辈风俗重农事勤女工俭约 朴实
拙于服贾民
有童而野处华颠未识公署者士则悦理义好读书仕
者尚廉介而贱乾没乃今不尽然或暴悍使气轻视法 …… (第 22a 页)
(澄城/县志)
南敦稼穑北尚服贾诗礼日增冠裳时跻党序尚齿重
于论官第婚姻论财之风尚存挟众恃力之习未殄

惜异于古刚悍喜减于今(旧/志)士敦朴无异他郡邑农
则地狭人夥多事椒麻木棉终岁服勤家无馀资者十
户八九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