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詔令類
紀事本末類
法制類
史評類
載記類
正史類
器用類
別史類
金石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新編部類
般若部類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尚书问曰贵省官如何曰与天下省官同请对坐即坐
无辞此尽 朴实
有所养罗一峰访康斋见起御聘牌坊
乃谓其子云不必有此牌坊不见康斋而退此罗公高
处康斋孔门之原宪也而又有 (第 5a 页)
      馀姚 黄宗羲 撰
江右相传学案四
 处士刘两峰先生文敏
刘文敏字宜充号两峰吉之安福人自幼 朴实
不知有机
械事年二十三与师泉共学思所以自立于天地间者每
夜分不能寝谓师泉田学苟小成犹不学也已读传习录 …… (第 1a 页)
无始功利气习日昭晰而无所藏伏学此者谓之学道
学道则吾无始功利气习日融化而未尝复行如此方
是戒慎恐惧 朴实
工夫所谓动静无间体用一原庶乎
会通之矣 自信本心而一切经纶宰制由之此圣学 (第 5a 页)
排道理遮饰有德皆巧言也危冠危服一面笑容
皆令色也彼方自负道统自认涵养不知去仁何啻千
山万水到不如乡里 朴实
老农老圃可与之入道(巧言/令色)
 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 (第 14b 页)
之学禅而有得者求一 朴实
自好之士而无有假使达
摩复来必当折棒噤口涂抺源流而后佛道可兴先生
之所谓不足以害人者亦从弥近理而大乱 (第 5b 页)
   运判卢公圭先生奎
卢奎字公圭邵武人居太学作毋我论为众所推号卢
毋我讲学于杨龟山所论仁及忠恕一贯皆的确有味
登政和间进士仕至江西运判有笔录十卷(道南源委/ 闽书)

   主簿萧子庄先生顗
萧顗字子庄浦城人天资 朴实
少孤事母以孝闻母丧
庐墓有灵芝之异与李郁陈彦罗从彦同受业杨龟山
之门尝答友人书云士之所志舍仁义何为哉 (第 30a 页)
   同知傅石涯先生浚
傅浚字汝源南安人凯之子性谨厚弘治十二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为逆瑾矫旨削籍瑾败起工部虞衡员外
郎进郎中理蓟州铁冶釐革宿弊改都水司出纳不徇
私请卿长固位赂中官屡索馀羡浚不应为所排出为
山东转运同知暴卒官舍其详见子楫传按陈紫峰祭
文略曰先生闇淡讷讷未尝修饰表暴以示诸人盖虚
斋其师敬斋其父古意古心传受有素加以天资 朴实

与道为邻故能茹苦受辛必由向上路必作君子人不
肯以其胸中之耿耿者而自混于流俗之尘又曰先生
之所以取诸父 (第 13b 页)
泉前辈林龙峰近辈王嵎斋此二先生者人皆谓之
朴实头学者正当 朴实
上用工夫做到精微细密地
位便是真正圣贤大抵人品好者都 (第 16a 页)
朴实
不好者都
(第 16a 页)
朴实
好人又有几样者全看他学问如何耳升之
著述可摭入性理者甚多许公宗镒王公用汲并为
撰志传子镛锷皆以实行理 (第 16a 页)
   李燔
李燔字敬子南康建昌人绍熙元年成进士授岳州教
授未上往谒朱子朱子告以曾子弘毅之指曰致远固
以毅任重贵乎弘也燔退以弘名其斋至岳州教士不
因时尚且曰古之通材文武兼焉乃辟射圃使习射廪
老将善射者以教之以承重解官归既阕改襄阳教授
复谒朱子朱子称之曰燔进学可畏而直谅 朴实
处事 (第 7a 页)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正月甲戌云南贵州总督蔡

   毓荣题逆苗王腾龙等聚众劫掠应行征𠞰
上谕大学士等曰苗蛮赋性 朴实
不敢生事祇以地方该
 管官不克平情抚恤反需索马匹金银诛求无已不能
 供应遂生衅端耳前逆贼吴三桂亦因需 (第 12a 页)
  种毋庸另给粮饷仿照屯田之例将壮健熟番挑

  作屯兵设立屯弁以埔地之亩数定屯地之多寡
  计数目可得四五千人田亩渐辟人数尚可增多
  番性 朴实
强壮能娴技勇可期得力无事则各力
  田畴防守隘口如有越界滋事民人及逃窜盗贼
  匪类皆可派令缉捕所有 (第 4b 页)
冤理枉御史之职窃惟
推情讯狱非上智之才公平之心鲜有得其真者况权
势之家问官慑于利害富豪之室贿赂灵于神 明朴实
之民钝口夺于狡佞酷暴之官杀人轻于草菅粗疏之
吏才情拙于淑问由是情伪莫分冤枉无愬小民有不
得其生者矣既 (第 21b 页)
 上谕
寿皇殿现奉
圣祖
世宗神位地甚尊严陈设理宜整肃断不可稍有怠忽
  近来彼处首领太监全不知敬谨外围太监毕竟
  粗率所放首领原取其 朴实
足供看守至一切陈
  设总管及司房太监宜不时前往查看即亲身拂
  拭布置亦职分所当为朕在圆明园驻跸宫 (第 16b 页)
杨叔通行端而学足润
身性敏而才能集事右参议王汝舟临事有疏通之才
督储有公平之誉陜西按察司副使张宏性资 朴实

务疏通近尝论其一事之失终难掩其平日之长延绥
管粮佥事宋琏谨厚老成郭凤翔风力振作甘肃管粮 (第 36a 页)
 而厚风俗之道必当崇俭而去奢若诸臣以奢为尚又

何以训民俭乎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
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
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
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
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群趋为工则物
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
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
轻利而趋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

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有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
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 朴实
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
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
者相率而趋于工矣至于士人所业在乎读书 (第 16b 页)
海识别沙船宜 朴实
单桅仍禁双桅眼责令本州县及
守禦官限一月之内改正违者即系贼船许诸人擒获
首告即以充赏惟有副帆副桅以备 (第 24a 页)
甘贫做工夫立定脚根自
不移
先生曰陈白沙徵到京吏部尚书问曰贵省官如何与
天下省官同请对坐即坐无辞此尽 朴实
有所养罗一
峰访康斋见起御聘牌坊乃谓其子云不必有牌坊不
见康斋而退此罗公高处康斋孔门之原宪而又有此 (第 33a 页)
是致良知朴 朴实
实课程不落虚见浮说
日用工夫只从心体上点检使精明呈露勿以意必障
之如日月之照楼台殿阁粪秽污渠境状万变 …… (第 76a 页)
馀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
以不移此是何等心术
衣服饮食之间虽日用小节目却关系心术不细好驰
骋便落俗务 朴实
便近天常人食色固是至性然不可无
检制故曰节性惟日其迈节是不敢任情自遂之谓天
性在人犹金出矿不经火候煅 (第 113a 页)
撰录皆素责私家行状而世人叙事
(谓家/状)罕能自远(谓远于俗/一作达非)或言皆比兴全类咏歌或语
多鄙 朴实
同文案(四语皆谓/家状所叙)而总入编次了无釐革其 (第 47b 页)
然绳之以法
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有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时刻
为之劝导使小民知本业之为贵又复训饬闾阎崇尚 朴实
工作之间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
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 (第 42b 页)
  上谕八旗兵丁所以鼓励教养抚恤而成就者乃都统等
之专责今观大臣等不以事为事并不实心办理苟且
推诿遂已成习在伊等之意以为都统之职遇补授官
员则视其年久计其效力挑选兵丁则不肯受贿便为
克尽厥职矣夫于补官不徇私弊于挑兵不受贿赂乃
人臣当然之事有何殊异若不能辨别官员之贤否教
训兵丁使之成就又何益于国家政务且今时之大臣
不比当日之大臣从前满洲人等咸各 朴实
尽心事上 (第 3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