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詔令類
紀事本末類
法制類
史評類
載記類
正史類
器用類
別史類
金石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新編部類
般若部類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亦安往而不得哉邦家必闻亦可耻也一达一闻情
状较然学者未尝不志于达而不免他岐于闻毫釐
之差谬以千里审之审之 质者 朴实 之谓而直其
理也好义则事事皆天理矣色取仁而行违者矫饰
于外貌而不情事事伤天理也居之不疑则终无败 (第 35a 页)
状较然学者未尝不志于达而不免他岐于闻毫釐
之差谬以千里审之审之 质者 朴实 之谓而直其
理也好义则事事皆天理矣色取仁而行违者矫饰
于外貌而不情事事伤天理也居之不疑则终无败 (第 35a 页)
圣门之问仁多矣而圣人荅之者甚不一言仁而及于
天下惟荅颜渊子张二子之问为然其荅颜渊也谓一
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此二语盖尽其在我而有天下
为公气象其荅子张也谓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
一语盖达之于天下而有兼善天下规模窃详圣人之
荅问往往因其材而笃焉颜渊之为人学力 朴实 务内
而不务外言无不悦终日不违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见
其进而未见其止故圣人所以告之者不过说学者切
已下工 (第 9b 页)
天下惟荅颜渊子张二子之问为然其荅颜渊也谓一
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此二语盖尽其在我而有天下
为公气象其荅子张也谓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
一语盖达之于天下而有兼善天下规模窃详圣人之
荅问往往因其材而笃焉颜渊之为人学力 朴实 务内
而不务外言无不悦终日不违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见
其进而未见其止故圣人所以告之者不过说学者切
已下工 (第 9b 页)
其终也至于无臭无声上符天载可谓圣不可知矣
然始于衣锦尚絅则不过 朴实 立心以为之基此善
信所以为圣神之路而孟子于乐正子惓惓也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章
今之与杨墨辨者似是 (第 123a 页)
然始于衣锦尚絅则不过 朴实 立心以为之基此善
信所以为圣神之路而孟子于乐正子惓惓也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章
今之与杨墨辨者似是 (第 123a 页)
得却是日用间积累做工夫去一贯之说待夫子告之而后知然一唯之后本末兼
该体用全备故传道之任不在其父而在其 子虚实 之分学者其必有以辨之○潜室陈氏曰圣人一心
浑然天理事物各当其可犹一元之运万化自随初无著力处至于学者须 (第 27b 页)
该体用全备故传道之任不在其父而在其 子虚实 之分学者其必有以辨之○潜室陈氏曰圣人一心
浑然天理事物各当其可犹一元之运万化自随初无著力处至于学者须 (第 27b 页)
说必待夫子告之而后知然一唯之后本末兼该体用全备一是从下做到一是从上见得故传道之任
不在其父而在其 子虚实 之分学者必有以辨之○问孔门英才多矣何为不得乎此而点独得之回参
不必类乎点也而又独得斯道之传何也勉斋黄 (第 44b 页)
不在其父而在其 子虚实 之分学者必有以辨之○问孔门英才多矣何为不得乎此而点独得之回参
不必类乎点也而又独得斯道之传何也勉斋黄 (第 44b 页)
内主忠信而所行合宜审于接物而卑以自牧皆自
脩于内不求人知之事然德脩于己而人信之则所
行自无窒碍矣(庆源辅氏曰主忠信质直也所行合宜好义也此存乎中以应乎外也审
于接物察言观色也卑以自牧虑以下人也此审乎外以巽乎内也内外交相养而厥德脩罔觉此岂求
人知者之所为哉然德脩于己而人自信之则行于邦家者自然无所窒碍矣○朱子曰质直只是无华
伪质是 朴实
直是无偏曲○质直好义便有触突人底意思到得察言观色虑以下人便又和顺低细不
至触突人矣虑谓思之详审常常如 (第 41b 页)
脩于内不求人知之事然德脩于己而人信之则所
行自无窒碍矣(庆源辅氏曰主忠信质直也所行合宜好义也此存乎中以应乎外也审
于接物察言观色也卑以自牧虑以下人也此审乎外以巽乎内也内外交相养而厥德脩罔觉此岂求
人知者之所为哉然德脩于己而人自信之则行于邦家者自然无所窒碍矣○朱子曰质直只是无华
伪质是
至触突人矣虑谓思之详审常常如 (第 41b 页)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
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
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杨氏曰齐王天资 朴实 如
好勇好货好色好世俗之乐皆以直告而不隐于孟
子故足以为善若乃其心不然而谬为大言以欺人
是人终不可与 (第 27b 页)
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
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杨氏曰齐王天资 朴实 如
好勇好货好色好世俗之乐皆以直告而不隐于孟
子故足以为善若乃其心不然而谬为大言以欺人
是人终不可与 (第 27b 页)
明
是言心道中庸是学底事立心超乎万物之表而不为物所蔽累是高明及行事则恁地细密无过不及
是中庸厚是资质 朴实 敦是愈加厚重培其本根有一般人实是敦厚纯朴然或箕踞不以为非便是不
崇礼若只去理会礼文而不敦厚则又无以居 (第 186b 页)
是言心道中庸是学底事立心超乎万物之表而不为物所蔽累是高明及行事则恁地细密无过不及
是中庸厚是资质 朴实 敦是愈加厚重培其本根有一般人实是敦厚纯朴然或箕踞不以为非便是不
崇礼若只去理会礼文而不敦厚则又无以居 (第 186b 页)
源)
成化弘治间轻生好讼近年民知务本士知勤学(清源/)
农末相资俭啬多盗(祝志/交城)
俗尚俭啬人性 朴实 农末相资(穆志/交城)
土膏气秀而丰于财性悍情乖而喜于讼(祝志/文水)
劲而轻生俭而趋利浇朴相半勤则 …… (第 15b 页)
(尔朱荣傅/岚县)
其性悍其习陋山多地少民贫(祝志/岚县)
勤俭朴陋(穆志/岚县) 朴实 不浮稼穑是务(祝志/兴县)
士闭户自守农夫力穑崇岭峻阪无不耕植工无奇技
淫巧地僻不通舟车乏富商大贾是 …… (第 16b 页)
盖藏缙
绅之家亦用之(舆图志/)
辽居太行绝顶四月冰解八月飞霜风气大寒耕者鲜
穫(穆志/辽州)
昔尚 朴实 近颇强悍(祝志/和顺)
俗尚朴业士宦不乘车马婚丧不事靡丽赋税乐输近
亦知好文艺(和顺县志/)
介万山 …… (第 35b 页)
志/)
平坡沙薄田有四等大率硗确不可耕者十居六七民
之终岁勤劬办租纳课惟此(同上/)
沁州
其俗勤俭 朴实 专力耕农少事商贾(古志/沁州)
居万山之中其地硗瘠气候煖迟而寒早(祝志/沁州) …… (第 36a 页)
作生理男子不远游妇女不交易士夫不衣文绣不
乘舆马(穆志/平定)
勤于稼穑寡于贸易(祝志/寿阳)
勤俭 朴实 无异唐风劲悍少文犹存晋旧居民耕农之
外别无生理近代兼资纺织但户多佞佛人易轻生(寿/)
(阳县志/) …… (第 37b 页)
至于吝啬迫隘计较分毫之间而谋利之心始
急矣(广汉张氏诗说/)
民鄙而俗陋(宋邵伯温芮城待济亭记/) 朴实 直戆男多务耕织市井少居商贾(祝志/芮城)
饮食衣冠争奢斗靡(芮城县志/)
绛州 …… (第 41b 页)
尚节义重名检男耕女织 朴实 近古(祝志/闻喜)
俗多节义士大夫不以宦势骄人(闻喜县志/)
农亩并无贸易丧葬不用浮屠(祝志/河津) (第 42b 页)
成化弘治间轻生好讼近年民知务本士知勤学(清源/)
农末相资俭啬多盗(祝志/交城)
俗尚俭啬人性 朴实 农末相资(穆志/交城)
土膏气秀而丰于财性悍情乖而喜于讼(祝志/文水)
劲而轻生俭而趋利浇朴相半勤则 …… (第 15b 页)
(尔朱荣傅/岚县)
其性悍其习陋山多地少民贫(祝志/岚县)
勤俭朴陋(穆志/岚县) 朴实 不浮稼穑是务(祝志/兴县)
士闭户自守农夫力穑崇岭峻阪无不耕植工无奇技
淫巧地僻不通舟车乏富商大贾是 …… (第 16b 页)
盖藏缙
绅之家亦用之(舆图志/)
辽居太行绝顶四月冰解八月飞霜风气大寒耕者鲜
穫(穆志/辽州)
昔尚 朴实 近颇强悍(祝志/和顺)
俗尚朴业士宦不乘车马婚丧不事靡丽赋税乐输近
亦知好文艺(和顺县志/)
介万山 …… (第 35b 页)
志/)
平坡沙薄田有四等大率硗确不可耕者十居六七民
之终岁勤劬办租纳课惟此(同上/)
沁州
其俗勤俭 朴实 专力耕农少事商贾(古志/沁州)
居万山之中其地硗瘠气候煖迟而寒早(祝志/沁州) …… (第 36a 页)
作生理男子不远游妇女不交易士夫不衣文绣不
乘舆马(穆志/平定)
勤于稼穑寡于贸易(祝志/寿阳)
勤俭 朴实 无异唐风劲悍少文犹存晋旧居民耕农之
外别无生理近代兼资纺织但户多佞佛人易轻生(寿/)
(阳县志/) …… (第 37b 页)
至于吝啬迫隘计较分毫之间而谋利之心始
急矣(广汉张氏诗说/)
民鄙而俗陋(宋邵伯温芮城待济亭记/) 朴实 直戆男多务耕织市井少居商贾(祝志/芮城)
饮食衣冠争奢斗靡(芮城县志/)
绛州 …… (第 41b 页)
尚节义重名检男耕女织 朴实 近古(祝志/闻喜)
俗多节义士大夫不以宦势骄人(闻喜县志/)
农亩并无贸易丧葬不用浮屠(祝志/河津) (第 42b 页)
军民腾欢立石颂德后转饷云中事竣归省卒所著
有理学源流奉使漫稿等书
左立功字性馀洪洞人万历甲午举人父世嘉诸生秉
性 朴实 著庭训录以教子立功实奉其训初授三原
教谕课士育才历泮县知县升永平同知所至以清
廉闻政事之暇晤对诗 (第 52a 页)
有理学源流奉使漫稿等书
左立功字性馀洪洞人万历甲午举人父世嘉诸生秉
性 朴实 著庭训录以教子立功实奉其训初授三原
教谕课士育才历泮县知县升永平同知所至以清
廉闻政事之暇晤对诗 (第 5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