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岂得为无事凿其所当凿不惮难而止乃是行其所
无事也林氏曰凿者疑就狭处凿而广之未必如 贾
让 所谓隳断天地之性也蔡氏曰梁岐二山河水所
经治之所以开河道先儒以为雍州梁岐者非是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第 3a 页)
无事也林氏曰凿者疑就狭处凿而广之未必如 贾
让 所谓隳断天地之性也蔡氏曰梁岐二山河水所
经治之所以开河道先儒以为雍州梁岐者非是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第 3a 页)
(先经顿丘而后及繁阳也汉元光三年河水从顿/丘东南流既而决瓠子瓠子故迹在今开州西南)
(二十五里又水经注宿胥故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遮害亭即 贾让 所欲决)
(者在今浚县西南五十里详卷首帝丘由此言之/古澶渊地约当在今内黄之南开州之西北杜预)
(第 18b 页)
(二十五里又水经注宿胥故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遮害亭即 贾让 所欲决)
(者在今浚县西南五十里详卷首帝丘由此言之/古澶渊地约当在今内黄之南开州之西北杜预)
(第 18b 页)
不相该应如此宜其常决不救及反廑廑有之此
似天有定数非人力得预臣尝深为难晓也久之
熟思汉人 贾让 之论谓古堤阔故游波有所纵荡
汉堤狭故束迫而为决溢乃慨然叹曰此天下至
理也是河道平决之分也让独 …… (第 13a 页)
堧有地而弃不知古人有为为之也既已田之又
从而治屋庐或聚落稍虑漂没则堤外起堤以自
护壅它日复有田庐其外者益又添堤以 贾让 所
见齐赵魏以及黎阳(今隶/卫州)内黄(今隶/北京)诸马(今隶/滑州)诸
有堤处大堤之外小堤 (第 14a 页)
大抵数重以率言之凡边
河州县近河添堤益多则容水益狭其理然也汉
去古不远已不知遥堤本意恣民堙障不立限禁
苟无 贾让 谓之发明则古制殆无传矣利之所存
惟人希土旷则河堧得以受水稍经生息则遥堤 …… (第 14a 页)
又
书叙荥蠡既猪而总之曰九泽既陂水经河北有
鲧堤李垂言大伾有禹堤则堤之来古矣 贾让 言
堤防之设近自战国者非也且河自陜洛以上它
水入之过此则它水率多受河是冀兖豫之河皆
行乎 (第 15a 页)
似天有定数非人力得预臣尝深为难晓也久之
熟思汉人 贾让 之论谓古堤阔故游波有所纵荡
汉堤狭故束迫而为决溢乃慨然叹曰此天下至
理也是河道平决之分也让独 …… (第 13a 页)
堧有地而弃不知古人有为为之也既已田之又
从而治屋庐或聚落稍虑漂没则堤外起堤以自
护壅它日复有田庐其外者益又添堤以 贾让 所
见齐赵魏以及黎阳(今隶/卫州)内黄(今隶/北京)诸马(今隶/滑州)诸
有堤处大堤之外小堤 (第 14a 页)
大抵数重以率言之凡边
河州县近河添堤益多则容水益狭其理然也汉
去古不远已不知遥堤本意恣民堙障不立限禁
苟无 贾让 谓之发明则古制殆无传矣利之所存
惟人希土旷则河堧得以受水稍经生息则遥堤 …… (第 14a 页)
又
书叙荥蠡既猪而总之曰九泽既陂水经河北有
鲧堤李垂言大伾有禹堤则堤之来古矣 贾让 言
堤防之设近自战国者非也且河自陜洛以上它
水入之过此则它水率多受河是冀兖豫之河皆
行乎 (第 15a 页)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遽畏惧也(召穆公谏厉王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
(壅而溃伤人必多子产之言盖出于此 汉贾让 亦云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岂不遽止然其死可)
(立而待也辞意足与此/相比颜师古曰遽速也)周诗 (第 26a 页)
(壅而溃伤人必多子产之言盖出于此 汉贾让 亦云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岂不遽止然其死可)
(立而待也辞意足与此/相比颜师古曰遽速也)周诗 (第 26a 页)
又按平当以经明禹贡使行河奏言按经义治水有
决河深川而无堤防壅塞之文实亦不尔九泽既陂
孔传曰九州之泽已陂障无决溢矣障非防与或曰
贾让 策固言古者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
为污泽九州之泽谓卑者耳然 (第 151a 页)
贾让 策又言黎阳南
故大金堤东郡白马故大堤质以宋河渠志李垂两
言伯禹古堤近大伾则正 (第 151a 页)
贾让 之所指者谓非禹故
迹与禹岂止导之而不有以防之者与窃以导犹德
也防犹刑也虽圣世不能纯任德而废刑也善 …… (第 151a 页)
可胜言案寰宇记贝州领县五绝无一山冀州领县
八惟信都有历山亦小小冈阜耳河从此行何尝有
山蔡氏岂能以意造山耶盖 贾让 策河西薄大山东
薄金堤金堤在汉白马黎阳县宋河渠志禹故渎尚
存在大伾太行之间则古河从澶相行可分为东 (第 191b 页)
决河深川而无堤防壅塞之文实亦不尔九泽既陂
孔传曰九州之泽已陂障无决溢矣障非防与或曰
贾让 策固言古者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
为污泽九州之泽谓卑者耳然 (第 151a 页)
贾让 策又言黎阳南
故大金堤东郡白马故大堤质以宋河渠志李垂两
言伯禹古堤近大伾则正 (第 151a 页)
贾让 之所指者谓非禹故
迹与禹岂止导之而不有以防之者与窃以导犹德
也防犹刑也虽圣世不能纯任德而废刑也善 …… (第 151a 页)
可胜言案寰宇记贝州领县五绝无一山冀州领县
八惟信都有历山亦小小冈阜耳河从此行何尝有
山蔡氏岂能以意造山耶盖 贾让 策河西薄大山东
薄金堤金堤在汉白马黎阳县宋河渠志禹故渎尚
存在大伾太行之间则古河从澶相行可分为东 (第 191b 页)
河
河之为患至能忧劳尧禹久之乃平则后世遭惧其患
者亦何敢讳劳惜费臣独有怪者三代而后能变乱为
治使天地万物悉就条理者惟汉唐本朝而河患特甚
他代秦晋隋得国不久固不暇远略自馀三国五季以
及南北不能包擅河境设有策画东不能措之以西南
不能以及其北其不相该应如此宜其常决不救乃反
廑廑有之此似天有定数非人力得预臣常深谓难晓
也久之熟思汉人 贾让 之论谓古堤阔故游波有所纵
荡汉堤狭故束迫而为决溢乃慨然叹曰此天下至理
也是河道平决之分也让独专以论堤 …… (第 1b 页)
知古人有为为之也既已田之
又从而治屋庐成聚落稍虑漂没则堤外起堤以自壅
护他日复有田庐其外者益又添堤以 贾让 所见齐魏
赵以及黎阳内黄白马诸有堤处大堤之外小堤大扺
数重以率言之凡边河州县近河添堤益多则容水益 …… (第 2a 页)
狭其理然也汉去古不远已不知遥堤本意恣民堙障
不立限禁岂无 贾让 为之发明则古制殆无传矣利之
所在惟人稀土旷则河堧得以受水稍经生息则遥堤
之外展转添堤固其所也则何怪乎 …… (第 2b 页)
书验之则可见矣
河
书叙彭蠡既潴而总之曰九泽既陂水经河北有鲧堤
李垂言大伾有禹堤则堤之来古矣 贾让 言堤防之设
近自战国者非也且河自陜洛以上他水入之过此则
他水率多受河是冀兖豫之河皆行乎平地上也古而 (第 3a 页)
河之为患至能忧劳尧禹久之乃平则后世遭惧其患
者亦何敢讳劳惜费臣独有怪者三代而后能变乱为
治使天地万物悉就条理者惟汉唐本朝而河患特甚
他代秦晋隋得国不久固不暇远略自馀三国五季以
及南北不能包擅河境设有策画东不能措之以西南
不能以及其北其不相该应如此宜其常决不救乃反
廑廑有之此似天有定数非人力得预臣常深谓难晓
也久之熟思汉人 贾让 之论谓古堤阔故游波有所纵
荡汉堤狭故束迫而为决溢乃慨然叹曰此天下至理
也是河道平决之分也让独专以论堤 …… (第 1b 页)
知古人有为为之也既已田之
又从而治屋庐成聚落稍虑漂没则堤外起堤以自壅
护他日复有田庐其外者益又添堤以 贾让 所见齐魏
赵以及黎阳内黄白马诸有堤处大堤之外小堤大扺
数重以率言之凡边河州县近河添堤益多则容水益 …… (第 2a 页)
狭其理然也汉去古不远已不知遥堤本意恣民堙障
不立限禁岂无 贾让 为之发明则古制殆无传矣利之
所在惟人稀土旷则河堧得以受水稍经生息则遥堤
之外展转添堤固其所也则何怪乎 …… (第 2b 页)
书验之则可见矣
河
书叙彭蠡既潴而总之曰九泽既陂水经河北有鲧堤
李垂言大伾有禹堤则堤之来古矣 贾让 言堤防之设
近自战国者非也且河自陜洛以上他水入之过此则
他水率多受河是冀兖豫之河皆行乎平地上也古而 (第 3a 页)
河字班固取以名其志误矣禹当日止二句先决九川
之水使各通于海次浚畎瞺之水使各通于川如是而
已 (贾让 奏大川无防小水得入)盖方其治水辄随手治民间之田治
水所以救溺也治田所以救饥也上世纯以民事为主
岂若后 (第 12b 页)
之水使各通于海次浚畎瞺之水使各通于川如是而
已 (贾让 奏大川无防小水得入)盖方其治水辄随手治民间之田治
水所以救溺也治田所以救饥也上世纯以民事为主
岂若后 (第 12b 页)
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诸儒之说略有异同/然平当所谓四海之众但言四海之内之人耳)宜博求
能浚川疏河者上从之 待诏贾让 奏言治河有上中下
策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埶所
不及(师古曰遗留也度计也言川泽水所流聚 (第 16b 页)
能浚川疏河者上从之 待诏贾让 奏言治河有上中下
策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埶所
不及(师古曰遗留也度计也言川泽水所流聚 (第 16b 页)
注不爽
期诸堤岸用隙时提撕修筑之则岂有昏垫戾溺又
或伤旱困百姓者哉缮完故堤增卑培薄数逢其害
劳费无已 贾让 谓为汉治水下策大抵功役兴则谤
议起而民难与虑始非卓然急民兴利志垂功名不
磨不能及也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 (第 56a 页)
期诸堤岸用隙时提撕修筑之则岂有昏垫戾溺又
或伤旱困百姓者哉缮完故堤增卑培薄数逢其害
劳费无已 贾让 谓为汉治水下策大抵功役兴则谤
议起而民难与虑始非卓然急民兴利志垂功名不
磨不能及也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 (第 5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