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經解類
易類
四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然论衡之说尤无理禹时巳有孟津此孟字盖通用
 也安可以为盟誓哉颜师古以盟为长大其说亦甚
 牵强不若唐孔氏以为地名案左传隐十一年 桓王
 
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向盟州杜氏曰盟今孟津也孟
 之为地名也审矣盖自黄河泛舟而过皆曰津此在
 孟地故谓之孟 (第 24b 页)
 熊过氏曰胡传邦有大事而鲁不赙虽问罪可也不
 足以讨而反求之以是为失道也王贯道有言周凡
 三求求赙以平王崩求车以 桓王
将崩求金以襄王
 崩丧事有缺则臣职不供甚矣鲁安在其秉周礼也
 包茅不贡伯主至兴师而责之武氏子之求赙岂 (第 35b 页)
 载京师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而郑伯因以
 如周谢罪告服夫然后一意图宋而无难则今日取
 长葛适足以骄敌而怒众又何足计也
 左传郑伯如周始朝 桓王
也王不礼焉
乙丑○桓王四年 …… (第 16a 页)
 故三月皆不书王也

隐公列国本末
元年天王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以改葬故所以厚惠公
也并归仲子所以定桓公也二年平王崩先是郑武公
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故周郑交质鲁
不共丧而武氏子来求赙鲁不可以不归周不可以求之
交讥也五年曲沃庄伯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
奔随已得其正矣曲沃叛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
侯于翼颠倒若此何以令天下乎六年郑伯如周始朝 桓王
也王不礼焉天王聘鲁者凡二一为七年之凡伯
一为九年之南季先是七年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
周九年郑伯为王左 (第 46b 页)
卿士以宋公不王也挟王命讨之
十年春会齐鲁伐宋十一年王取邬刘蔿邘之田于郑
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成攒茅向盟州陉
隤怀十四邑君子是以知 桓王
之失郑也
隐公摄位承命先君营菟裘以老亦其本心即其在位
城郎不书改葬惠公不书邾人盟翼不书新作南门不 (第 46b 页)
 作春秋袛可明是非以定褒贬断不得自行予夺降
 人之侯而又与之以子也且文定亦未考桓王之时
 势耳盖当时周德虽衰而东迁未几王灵不歇 桓王
 
虽无拨乱反正之才然非孱主也即其在位二十三
 年行事参之恶郑侯而不礼右虢公而畀政两置翼
 侯一伐曲沃宋 …… (第 12b 页)
 苏忿生之田而易于郑故天下不服耳则夫滕侯小
 有失礼而整君纲饬旧典因其弱而易法贬号为子
 此事理所必有也矧舍天下而独法滕亦 桓王
之故
 智也彼不会王命伐宋者非蔡卫郕三国耶而以齐
 人郑人讨违命者一郕也蔡卫大则舍之郕小则讨
 之天 (第 13a 页)
下大则舍之滕小则斥之 桓王
借一滕以彰天 …… (第 13a 页)
 年卫更贬号曰君此皆春秋末战国初年之事也必
 以前固有此事卫可踵而行之耳此说孙明复程子
 皆主之
 灌甫曰按乐正子记滕侯薛侯旅朝隐公 桓王
闻之
 徵朝滕以子往薛以伯往王怒皆黜焉以子往以伯 …… (第 13b 页)
 王之后安得称公是郦亦缘左氏再误也鲁南连曹
 西达于周州公来鲁经曹卫已从王鲁未尝出师故
 如曹而六年实来按 周桓王
以十二邑易郑四邑之
 田惟知向利乘便不顾州公失采矣郑虽得邑而其
 民不服观桓七年盟向背郑而伐之王迁盟 …… (第 39a 页)
 左传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齐将灭纪纪托于鲁鲁势不能庇纪于是与谋俾纳
 女于王为重焉赵子常曰 桓王
取后于纪命鲁主婚
 春使家父来聘则其事前定矣既已纳币契成故祭
 公来受辞于主婚者而往逆后于纪皆礼之宜 (第 48b 页)
 春正月甲戌己丑二日可见然则无王者是阙文也

桓公列国本末 桓王
在东周初威灵尚在四五年两聘于鲁曾无一介
之使往问于周何耶八年家父来聘盖为逆王后于纪
耳其间必有从行之 (第 42a 页)
使赍送之礼然而鲁史不必书也
五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王以诸侯伐郑而郑伯禦
之战于繻葛祝聃射王中肩齐鲁不闻讨逆天王不闻
再举郑庄实为东周戎首而诸侯之助恶可见矣十五
年天王使家父来求车十七年 桓王
崩鲁亦不行送葬 (第 42a 页)
之礼也王子仪有宠于 桓王
属诸周公周公欲弑庄王
而立王子克王杀周公黑肩子克奔燕遂为颓带朝祸
始与周相终害哉
桓公二年宋弑其君桓 (第 42b 页)
 之主有不戴天之雠庄公于义不可为之主筑于外

 之为宜不若辞而不主之为正也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高氏曰庄公与 桓王
同时王名林而公亦名林君臣
 同名也
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
 榖梁云礼有受命无来锡命生不服死追锡之不正 …… (第 7a 页)
 卫纳惠公也然朔杀兄篡立鲁同恶相济故左氏言
 疾之公羊云溺吾大夫之未命者是也
夏四月葬宋庄公
五月葬 桓王

 左氏缓也王崩至是七年矣榖梁曰郤尸以求诸侯
 举天下而葬一人危不得葬也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
 胡传春秋 (第 13a 页)
 之为书曰郑弃其师君臣同责也

庄公闵公列国本末
庄王于庄公初元有鲁主王姬一事锡桓公命东周之
初策命犹行也然不受命而锡命非正也或以主王姬
故优锡之他国不尽然欤王来锡命而鲁葬 桓王
以后
便不可多得矣六年正月王人子突救卫无功而六月
卫朔入卫于是放公子黔牟于周杀二公子泄职十六
年王使 (第 15a 页)
录之陆较僻矣郑玄云华如桃李者兴王姬与齐侯之/子颜色俱盛朱子云以桃李二物兴男女二人也平王)
(名宜臼孙 桓王
名林曾孙庄王名佗未知共姬为何王/之女齐侯之子谓桓公小白也小白父僖公名禄父兄)
(襄公名诸儿桓即位后三 …… (第 25a 页)
  (矣子贡传以为齐襄公诗而云周人耻之赋此然/中有阙文申培说则以为齐襄公杀鲁桓公庄公)
  (将平之使荣叔锡桓公命因使庄公主昏以 桓王/
之妹嫁襄公周人伤之而作是诗丰熙谓称王姬)
  (车从之肃雍盖畏齐而然所以深惜之也次章以/王齐并言见天 (第 26b 页)
狗亦有功人岂其谋国而无与亲故次之以扬之水
篇名扬之水于今凡三见 桓王
崩之年郑昭始言返安
得君子臣同心节不变故次之以风雨 风雨听鸡鸣
牝鸡或无晨鲁桓徇齐子爰以丧其身故次之 (第 23b 页)
 (按文定言春秋始于平王远宗孟氏近本程子其说/为有据依而诸儒正大之论悉与之合或者乃以春)
 (秋不始于平王而始于 桓王
且谓繻葛之败春秋所/以始若是则春秋当始于桓公而不始于隐公矣)
(巳同平王四/未十九年)元年(公羊传元 …… (第 4b 页)
 (雨木冰是秋君拘而季孙有苕丘之舍昭公二十五/年鸲鹆来巢未几昭孙于齐公子宋得国其应如影)
 (响不可/诬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平王也在位五十一年世子泄父早/卒泄父之子林嗣位是为 桓王
榖梁)
(传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其不名何/也大上故不名也程子传崩者上坠之形四海之内皆) (第 43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卷二
             元 汪克宽 撰
   隐公中
(壬 桓王/
戌元年)四年(齐僖十二晋鄂五卫桓十六弑蔡宣三十/一郑庄二十五曹桓三十八陈桓二十六)
(杞武三十二宋殇 …… (第 1a 页)
 (后书立家氏曰卫人以普为贤而立之而普也志得/而骄晚焉兽行新台之刺作焉是以春秋于其始立)
 (而去其公子以见卫乱之所从始○陆氏曰/谷梁曰普之名恶也按普是其名有何恶乎)
(癸 桓王/
亥二年)五年(齐僖十三普鄂六奔卫宣公普元年蔡宣/三十二郑庄二十六曹桓三十九陈桓二)
(十七杞武三十三 …… (第 16b 页)
 (书齐侯伐宋围缗二十六年书楚人伐宋围缗之后/皆不书矣春秋之初犹以围邑为重也蜀杜氏曰春)
 (秋书围四十四伐国而言围者九/此为之首书伐书围书取恶之也)
(甲 桓王/
子三年)六年(齐僖十四晋哀侯光元年卫宣二蔡宣三/十三郑庄二十七曹桓四十陈桓二十八)
(杞武三十四宋殇 …… (第 29a 页)
  (犹依先后次序假令以二月出师逾时来告犹言二/月也岂据告时纪之于夏乎左氏杂采当时诸国史)
  (策有用夏正者有用周正/者故经云冬传云秋也)
 (乙 桓王/
丑四年)七年(齐僖十五晋哀二曲沃武公称元年卫宣/三蔡宣三十四郑庄二十八曹桓四十一)
 (陈桓二十九杞 (第 35a 页)
 (必由之学者不可以不考也○愚按榖梁谓隐不爵/命大夫然传称司空无骇而又帅师出境则为大夫)
 (明矣特未/赐族耳)
(丁 桓王/
卯六年)九年(齐僖十七晋哀四卫宣五蔡桓侯封人元/年郑庄三十曹桓四十三陈桓三十一杞)
(武三十七宋殇六 …… (第 10b 页)
 朝则贬(降黜/也)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据孟/子)如隐公者
 贬爵削地可也刑则不举遣使聘焉其斯以为不正
 乎(孙氏曰 桓王
不能兴衰振治统制四海以复文武/之业反同列国之君使使来聘 (第 11b 页)
桓王
之为天子可)
 (知也朱子语诸侯不朝于周而/周反下聘于列国是甚道理)经书公如京师者一
 (成公/十三 …… (第 11b 页)
 (齐与宋又为同盟今鲁陷于归祊之利齐背瓦屋之/盟将连兵以伐宋内揣有愧故相与假王命以兴师)

 (春秋书会于防诛始谋也霸者/挟天子以令诸侯寔昉于此)
(戊 桓王/
辰七年)十年(齐僖十八晋哀五卫宣六蔡桓二郑庄三/十一曹桓四十四陈桓三十二杞武三十)
(八宋殇七秦宁 …… (第 17b 页)
 (春秋之所以作也此春/秋之所以始于隐公也)

(己 桓王/
巳八年)十有一年(干宝曰十盈则更始以奇从盈数故/曰有○齐僖十九晋哀六卫宣七蔡)
(桓三郑庄三十二曹桓 (第 22a 页)
  元 汪克宽 撰
   桓公上(公名轨史记名允惠公之子隐公之/弟母仲子夫人文姜在位十有八年)
(庚 桓王/
午九年)元年(齐僖二十年晋哀七年卫宣八年蔡桓四/年郑庄三十三年曹桓四十六年陈桓三)
(十四年杞武四十 …… (第 1a 页)
 存天理训后世不可以邪汨(工忽/反)之也(张氏曰桓公/弑君而立在)
 (九伐之法当伏贼杀其亲之罪今书公见 周王
之无/政刑书即位见鲁之臣子忘不共戴天之雠而推戴)
 (弑君之贼弁冕南面立乎其位故桓公之编其书法/大率 …… (第 4b 页)
 (自隐迄哀悉书之不可胜书惟内灾则详而录/之外灾或志或不志则天下之灾异从可见矣)
冬十月(谷梁传无事焉何以书不遗时也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详见隐六)
(辛 桓王/
未十年)二年(齐僖二十一晋哀八卫宣九蔡桓五郑庄/三十四曹桓四十七陈桓三十五杞武四) …… (第 9a 页)
 (未讨而宋乱又作于稷之会特书成宋乱篡弑之贼/与预会之诸侯咸在所讨或曰周自东迁已不能号)
 (召方国今春秋以讨贼责之其如诸侯之不禀命者/何曰五年 桓王
伐郑以师从者犹有蔡卫陈使是时) (第 10a 页)
  (桓王
能以诛讨二篡号召天下名正言顺诸侯大国/必皆来会允冯督翚可坐而剪也惟其无志于此王)
 (纲日坏凶汇日繁 …… (第 10b 页)
 (诸侯三驾伐郑非惟诸侯罢于奔命而悼公之勤劳/亦甚矣其书至者盖危中国之战争而幸其休息尔)
 (若夫夹谷则齐人怀诈谖之谋将有莱兵之/劫使不得吾圣人秉礼义以却之鲁其危哉)
(壬 桓王
十/申一年)三年(齐僖二十二晋哀九卫宣十蔡桓六郑/庄三十五曹桓四十八陈桓三十六杞)
(武四十二宋庄公 …… (第 27a 页)
 书王者见(音/现)桓公无王(赵氏曰王者人伦之所系桓/无王恶桓之灭人伦也故去)
 (其王字以/见其罪)与天王之失政而不王也(家氏曰或云周/衰天王失政不)
 (王不自 桓王
始矣以是责王无乃非所可责乎曰王/室微弱不能诛讨乱贼春秋望之而未责也元年二)
 (年犹书王望之也今丧事 …… (第 28b 页)
 子贡之问(论语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集注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
 (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君子以信易生重 桓王
之失(诗兔爰小 (第 30a 页)
桓王
失)
 (信诸侯背叛君/子不乐其生焉)信去则民不立矣故荀卿言春秋善 …… (第 30a 页)
 (也异反同者也天常为同水变为异每岁凶馑此有/年则为异矣○愚按公羊云以喜书故说者以为庆)

 (祥苟以为庆祥则/不独书于桓宣矣)
(癸 桓王
十/酉二年)四年(齐僖二十三晋小子侯元卫宣十一蔡/桓七郑庄三十六曹桓四十九陈桓三)
(十七杞武四十三 (第 37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卷五
            元 汪克宽 撰
   桓公中
(甲 桓王
十/戊三年)五年(齐僖二十四晋小子二卫宣十二蔡桓/八郑庄三十七曹桓五十陈桓三十八)
(卒杞武四十四宋 …… (第 1a 页)
 (以名为贬少且贱者以不名为贬桓负大恶王不能/讨以一聘为未足复再聘焉故春秋于贵者则名之)
 (于贱者则微之以深致其意高氏曰 桓王
失信诸侯/背叛欲谋婚而诸侯莫从桓以篡立惧诸侯讨己欲)
 (自结于王故因纪之故而为王谋焉 (第 5a 页)
桓王
三遣使/来聘也春秋书之见桓公以纪之婚姻结好于王以)
 (掩大恶其曰使仍叔之子者见王纲不举以大夫之/子 …… (第 5a 页)
 禦之战于繻葛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春秋书王必称天
 者所章则天命也所用则天讨也王夺郑伯政而怒
 其不朝以诸侯伐焉非天讨也(通旨天子讨而不伐 桓王
伐郑非天子事)
 (故不/言讨)故不称天(同上锡桓伐郑赗葬成风皆三纲所/由灭也故书王而巳此亦不王矣不 (第 6a 页)
)
 (书则无自而见故去天以示贬其书王则存名号耳/鄱阳万氏曰 桓王
伐郑非天讨庄王锡桓公命襄王)
 (赗葬成风非天/命故皆不书天)或曰郑伯不朝恶(平/声)得为无罪曰桓 …… (第 6a 页)
 (兵伐诸侯今一旦天子帅元戎启行而诸侯从之若/天讨加于宋督鲁桓则所谓仁不以勇义不以力而)
 (真足以大服天下之心矣今 桓王
以小忿夺郑伯之/政又帅诸侯伐之而巨奸大恶反易天常之乱臣贼)
 (子乃屡聘焉其失天下共主之义非小过也遂 …… (第 6b 页)
 也君行而臣从正也(啖氏曰不言会及臣从君之辞/也孙氏曰不言以蔡人卫人陈)
 (人伐郑者不使天子首兵也 桓王
亲伐下国恶之大/者曷为不使首兵天子无敌非郑可得抗也故曰蔡)
 (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以尊之陆氏曰陈陀杀 …… (第 7a 页)
 春秋而书法若此皆裁自圣心非国史所能与(音/预)
 (蜀杜氏曰苗民不服舜命禹徂征之盖用兵之事天/子不亲为之以其至尊不可屈也郑虽不朝 桓王
以)
 (三国之兵伐郑失正也永嘉吕氏曰王伐郑而从之/者仅三国何哉蔡卫陈之仇郑久矣隐二年郑伐卫)
 ( …… (第 7b 页)
 (四年传云诸侯之大夫从晋侯伐秦而经不书大夫/从晋侯者诸侯非王命不当擅兴列国之师盖齐桓)
 (晋文之侵伐止以列会为文也文定谓 桓王
伐郑非/天讨乃端木澄源之意董子所谓正心以正朝廷正)
 (朝廷以正四方而远近莫不壹于正非谓郑庄为无/罪 (第 8a 页)
也特以诸侯之罪有甚于郑庄者 桓王
舍其大而)
 (问其细循其私意而不出于公理是以不得为天讨/而郑亦不服耳或者乃谓祭足帅师取畿甸之麦禾) (第 8a 页)
 (是称兵以犯王略王之伐之有不容已者抑不知王/贰于虢祭足取麦与禾乃隐之三年越三年而郑伯)
 (朝王 桓王
不礼焉是取麦禾之罪固当问然不当待/其朝而不礼也又二 (第 8a 页)
桓王
遂以虢公忌父为卿士) …… (第 8a 页)
 (及王取邬刘蔿䢴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于是郑始怨王至是王复绝之而郑庄遂不朝迹其)
 (所由郑庄虽小人之雄苟 桓王
处之有其道则不至/此也取麦与禾之罪当其时则不之讨今之不朝毋)
 (乃己德犹有所缺而不忍一朝之忿屈万乘 …… (第 8b 页)
 (但州公之去国有所如纪侯之去国无所如尔凡国/君如他国皆朝也盖其国危亡将寄托于曹假朝礼)
 (以行实/则奔也)
(乙 桓王
十/亥四年)六年(齐僖二十五晋小子三卫宣十三蔡桓/九郑庄三十八曹桓五十一陈厉公跃)
(元年杞武四十五 …… (第 12b 页)
 (矣/)

(丙 桓王
十/子五年)七年(齐僖二十六晋小子四卫宣十四蔡桓/十郑庄三十九曹桓五十二陈厉二杞)
(武四十六宋庄五 …… (第 22a 页)
 (下惟成十年阙冬不书事而左氏榖梁皆书冬十月/苟曰桓公四年七年非圣人所削不容三传皆阙盖)
 (三传传授各异而经文皆削秋冬必/有深意程子之说疑得圣人之旨)
(丁 桓王
十/北六年)八年(齐僖二十七晋侯缗元年卫宣十五蔡/桓十一郑庄四十曹桓五十三陈厉三)
(杞武四十七宋庄 …… (第 26a 页)
 (之父母之国诸卿皆送至于京师舍而止然后天子/亲迎以入其纳王后之礼乎赵氏曰遂逆者讥不躬)
 (白于王孙氏曰 桓王
娶后于纪命鲁主之故祭公来/谋逆后之期既谋之则当复命天子天子命之逆则)
 (逆之不可专也祭公不复命于王 …… (第 31a 页)
 (氏曰左传曰礼也若合礼则常事不书言来言遂足/明讥矣榖梁曰其不言使不正其以宗庙之大事即)
 (谋于我若实讥天王言使不更昭/著乎今不言使即罪全归祭公)
(戊 桓王
十/寅七年)九年(齐僖二十八晋缗二卫宣十六蔡桓十/二郑庄四十一曹桓五十四陈厉四杞)
(靖公元年宋庄七 (第 32a 页)
秦/出子元楚武三十八)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公羊传其称/纪季姜何自)
(我言纪父母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
(以众大言之榖梁传为之中者归之也程子传书王国/之事不可用无王之月故书时而巳或曰借如正月日)
(食则如何书之曰书春日食则其义尤明也王后之归/天下当有其礼诸侯莫至是不能母天下也故书纪女)
(归而已杜氏曰季姜 桓王
后季字姜纪姓) …… (第 32a 页)
 (义自/见)

(己 桓王
十/卯八年)十年(齐僖二十九晋缗三卫宣十七蔡桓十/三郑庄四十二曹桓五十五卒陈厉五)
(杞靖二宋庄八秦 (第 36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卷六
            元 汪克宽 撰
   桓公下
(庚 桓王
十/辰九年)十有一年(齐僖三十晋缗四卫宣十八蔡桓/十四郑庄四十三卒曹庄公射姑)
(元年陈厉六杞靖三宋 …… (第 1a 页)
 欲人自强(上/声)于为善也(愚按春秋之初惟郑最强与/齐为党假王命以伐宋诈战)
 (而取三师入郕入许战胜攻取虽以天子之尊率诸/侯之兵造于城下亦弃甲曳兵不敢与敌而 桓王
且)
 (亲集矢于其肩奈何其没末久而世嫡之重为邻国/之所逐矣亦犹齐桓之霸号令天下几于改物而柩) …… (第 7a 页)
 (频数者也高氏曰公委宗社人民而六出与宋会盖/憾郑忽而欲定突是以不惮屈辱力为郑请宋亦数)
 (与公会皆非为国/为民其罪均耳)
(辛 桓王
二/已十年)十有二年(齐僖三十一晋缗五卫宣十九卒/蔡桓十五郑厉公突元年曹庄二) …… (第 8b 页)
 (啖氏曰谷梁曰不言与郑战耻不和也不知省文之/义故云耳按此后鲁常与郑和公羊传义是也刘氏)
 (曰公羊云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非/也若曰内不言败言战则败矣可也)
(壬 桓王
二/午十一年)十有三年(齐僖三十二晋缗六卫惠公朔元/年蔡桓十六郑厉二曹庄三陈庄)
(公林元年杞靖五宋 …… (第 11b 页)
 (微者纪之宋共卫定未葬而已越葬期齐顷/郑悼虽已葬而未踰年但直书而罪恶著矣)
夏大水(张氏曰阴盛之灾王氏曰经书水灾者九而桓/居其二庄居其三是大水之灾二公居三之二)

(矣岂桓公积恶不悛庄公释雠/不复怨气蕴结有以致之欤)○秋七月○冬十月
(癸 桓王
二/未十二年)十有四年(齐僖三十三卒晋缗七卫惠二蔡/桓十七郑厉三曹庄四陈庄二杞)
(靖六宋庄十二秦出 …… (第 15a 页)
 (吴楚自战故云尔盖蔡师微弱故不详录也夫苟不/自交锋则非能左右之之谓矣况传称宋以太宫椽)

 (归为卢门之椽经书鲁取/谷则非不交锋之验也)
(甲 桓王
二十/申三年崩)十有五年(齐襄公诸儿元年晋缗八卫惠/三蔡桓十八郑厉四曹庄五陈)
(庄三杞靖七宋庄十三 …… (第 22a 页)
 也(愚按赙因丧事而求且诸侯所当归也车则非诸/侯所当归矣然犹服御之物也金则直为贪利尔)
 (世愈降而失愈甚顷王/之周又非 桓王
之周矣)夫上有好(去/声)者下必有甚焉
 者矣王者有求下观而化诸侯必将有求以利其国
 大夫必将有求以 …… (第 22b 页)
 (非所当求而求见成周号令不行于当时而逊辞以/有求非特责王深责诸侯之无王也高氏曰桓无王)
 (岂独桓受其贬天王之恶亦大矣弑逆不/诛又数聘之又命大夫有求不王甚矣)
三月乙未天王崩 (桓王
也在位二十三年世子佗嗣位/是为庄王庄三年始书葬赵氏曰此)
(后庄王僖王不书崩见王室不/告鲁之不赴著诸 (第 23b 页)
 (曰左氏云于外礼也与雠/主婚纵在城外岂为礼乎)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庄公也在位八年弟杵臼立是/为宣公高氏曰庄公与 桓王
同)
(时王名林而公亦/名林君臣同名也)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此锡命之始/公羊传锡者)
(何赐也命者何 …… (第 8a 页)
 (自见溺去族明/其恶甚于庆父)

夏四月葬宋庄公○五月葬 桓王
 左氏曰缓也(杜氏曰以桓十五/年崩七年乃葬)天子七月而葬同轨
 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 …… (第 15a 页)
 (以礼滋略欤薛氏曰七年而葬闵王室之无臣子也/沙随程氏曰周人东迁之初尚有志于归葬已而侵)
 (削益甚故于此始葬张氏曰鲁遣微者往会故不书/公如又不书卿大夫往而止记 桓王
之葬也同轨毕)
 (至之礼既不复行于是诸侯恶其害己而去其籍先/王之丧礼仅传于后世惟士丧既夕士虞耳可胜 …… (第 15b 页)
 (灵王不葬不臣于周而诎于晋楚春秋讳之是故春/秋不徒志葬也○刘氏曰公榖以谓改葬非也若诚)

 (改葬应如改卜之类而书改矣世衰礼/废何事不有岂能必 桓王
前已葬哉)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酅户圭反左传纪于是乎始判公/羊傅纪季纪侯之弟也鲁子曰请)
(后五庙以存 (第 16a 页)
 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故圣人以信易食答子贡之问
 (论语朱子注民无食必死然无信则/虽生亦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君子以信易生
 重 桓王
之失(诗兔爰小序 (第 39a 页)
桓王
失信诸/侯背叛君子不乐其生焉)春秋之讳公
 与(音/预)是盟也岂不以信之重于生与食乎先儒或以 (第 39a 页)
 则存乎其事矣冢宰上兼三公其职任为至重而来
 聘于鲁天王之礼意莫厚焉(张氏曰天子三公兼冢/宰而使来聘鲁用见周)
 (室凌夷大臣失职也陈氏曰自 桓王
以下王室/无聘鲁者于是再聘而宰周公实来则已尊矣)鲁侯
 既不朝京师而使公子遂往又以二事出夷周室于
  (第 40b 页)
 (之变以明鲁郊之非礼盖僣礼之中复有忘哀从吉/之罪三年之丧乃臣子斩衰奔赴之时岂可僣天子)
 (越绋行事之礼春/秋所以特书之)春秋已来丧纪浸废有不奔王丧
 而远适他国(桓公不奔 桓王
丧而会于齐之艾文公/成公不奔顷王定王之丧而同盟于郑)
 (之新城虫牢襄公不奔灵王之丧而/如楚且送楚子 …… (第 25a 页)
 侯不臣其情慢也或曰宣王亲之者也而常事不书
 (刘氏/意林)非矣崩葬始终之大变岂以是为常事而不书
 也(永嘉吕氏曰经书王崩而葬者四葬 桓王
葬匡王/则不书其人葬襄王则叔孙得臣也葬景王则叔)
 (鞅也或谓 (第 27b 页)
桓王
匡王之葬皆公亲往然以他文考之/葬诸侯而使卿者则备而书之其他不书其人者皆)
 (为公亲/往可乎) (第 27b 页)
 (自败为文不书败地而书茅戎明为茅戎所败啖氏/曰王师不书战无敌也败则但书败而已人臣无敌)
 (君之/义也)不可敌不能抗者理也其敌其抗王道之失也
 (并程/子传) 桓王
伐郑兵败身伤而经不书败存君臣之义 …… (第 6b 页)
 (之大者故只书自/败所以存周也)是皆圣人笔削非鲁史之旧文也
 然笔于经者虽以尊君父外茅戎为义而君父所以
 尊僭窃所以服则有道矣 桓王
不以讨贼兴师而急
 于伐郑康公不以惇信持国而轻于邀戎是失其所
 以君天下禦四外之道也书败绩于茅戎者言 …… (第 7a 页)
 (事讥不在诸侯诸侯有事讥不在臣子如天王出居/于郑郑弃其师皆以自致之文书之虽有敌国亦自)

 (致也梁亡齐人歼于遂王师败绩于茅戎无敌国之/辞也愚按 桓王
战于繻葛讳不书败而此不讳败者)
 (茅戎正朔所不加可以言败而天子于诸侯不可言/败此所以别中外之分也 (第 8a 页)
桓王
不言败而刘康公言)
 (败又以正君臣之分也○啖氏曰公榖云晋败之/若晋败王师而改曰贸戎是掩恶也如何惩劝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