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經解類
易類
四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有隐慝如此则夷为展氏之谥非也春秋国史也君/前臣名纵不可名之犹当系字于氏宁有称其谥遂)
 (舍其族哉经曰葬 桓王
不系周者王至尊也又曰吉/禘于庄公不系鲁者君至尊也惟此二者可以爵谥)
 (通其馀虽大国必系谥于国别内外 (第 51a 页)
 (书字知叔氏服字也辞高氏闶曰葬者臣子之事会/葬者诸侯相送终之 也天王惟有吊赠含襚之礼)
 (今使叔服来会葬是自同于诸侯也子黄氏仲炎曰 桓王
崩七年而后葬见诸侯不恤天 之丧也僖公)
 (以夏四月葬而王使叔服先二月至鲁见天子急于/奉诸侯之丧也 (第 3b 页)
 集说(徐氏彦曰去年十月天王崩至今年春未满七/月即文九年传所谓不及时书也 吕氏大圭)
 (曰经书王崩而葬者四葬 桓王
葬匡王则不书其人/葬襄王则叔孙得臣也葬景王则叔鞅也或谓 (第 27b 页)
桓王)
 (
匡王之葬皆公亲往然以他文考之葬诸侯而使卿/者则备而书之其他不书其人者皆为公亲往可乎)
 (讥家氏铉翁 (第 27b 页)
 (会也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
 (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宋/向戌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王曰吾用)
 (齐 桓王
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左师曰小国习之大/国用之敢不荐闻献公合诸侯之礼六子产曰小国)
 (共职敢不荐守献伯 (第 28a 页)
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昭误桓藋误翟)是桓公寄帑之时(桓公毛本)
(误 桓王)
食溱洧焉(郑语作主芣騩而食溱洧)居溱洧之地(地郐谱作间)郑祝
融之墟(墟左传作虚凡经传墟字放此)
(第 9a 页)
愿也强也见小尔雅脱一小字且训未)
(知所出)
疏专权至二卿○伍谓五大夫(五误伍彼注作大夫五人)左传说

与郑十二邑(左监本误在语在隐十一年)
慭者至卫王○慭肯从心也(案说文云慭问也谨敬也一曰说也甘也无肯从 (第 18a 页)
    王子

平王为一世 生二子曰太子泄曰王子狐为二世(狐/无)
 (后/)泄早卒生二子曰 桓王
为三世 (第 3a 页)
桓王
生二子曰庄
 王曰王子克为四世(克无/后) 庄王生三子曰僖王曰
 王子虎曰王子颓为五世(虎之后别为王 (第 3a 页)
  迁成周周有天下八百六十七年四百年在春秋前
  二百四十二年在春秋中二百二十五年在春秋后
   平王        桓王
   庄王       僖王
   惠王       襄王
   顷王       匡王 …… (第 2a 页)
(卢盟在/春秋前)庚戌郑伯之车
偾于济
隐公传六年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
礼也郑伯如周始朝 桓王
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
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至/也)
况不礼焉郑不来矣(新注晋 …… (第 5a 页)
传十一年秋王取邬刘蔿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
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音/孟)州陉隤 君子是
以知 桓王
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
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桓公经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 (第 5b 页)
    庄王(谥法胜敌/克乱曰庄)

     (名佗 桓王
子桓十五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庄十二年崩在位十五年经传不书)
     (崩/葬)
桓公传十八年秋周公欲 (第 8b 页)
杀庄王而立王子克(庄王弟/子仪)
辛伯告王遂与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奔燕 初子仪
有宠于 桓王
(第 8b 页)
桓王
属诸周公辛伯谏曰并后匹嫡两政
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
庄公经元年夏单伯逆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王 (第 8b 页)
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传见/内鲁)

经三年夏五月葬 桓王
传三年夏五月葬 (第 9a 页)
桓王
缓也(桓十五年三月崩/七年乃葬故曰缓)
  冯正符曰自崩至葬凡七年甚矣天下之不尊王也
经六年春王正月 …… (第 9a 页)
     (王子颓纳王至僖八/年崩在位二十六年)
庄公传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先置/醴酒)
(以币物/宥助)皆赐玉五瑴马三匹非礼也王命诸侯名位不

同礼亦异数不以礼假人
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王后于陈陈妫归于京师
实惠后(陈妫后宠爱少子/事在僖二十四年)
传十九年 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子颓有宠蔿国
为之师及惠王即位(庄王/孙)取蔿国之圃以为囿边伯之
宫近于王宫王取之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田而收膳
夫之秩(石速/秩禄)故蔿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因
苏氏(苏氏 周大夫桓王
夺其十/二邑以与郑自此不和)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 (第 10a 页)
   武侯       献公

   惠公       怀公
    鄂侯
     (名郤孝侯子即位二年鲁隐之元年后五/年奔随 桓王
立哀侯六年晋人复逆之于)
     (随纳诸鄂/在位六年)
隐公传五年春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 (第 2a 页)
(桓/王)
使尹
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曲沃晋别封成师/之邑庄伯成师子)曲沃叛王秋
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翼 …… (第 2a 页)
  乱矣
传六年春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
诸鄂晋人谓之鄂侯
    哀侯
     (名光鄂侯子隐五年 周桓王
立之明年改/元至桓三年为曲沃所获四年曲沃伯称)
     (弑之在/位九年)
桓公传二年 初晋穆侯之 …… (第 2b 页)
 (年伯称杀之/在位四年)
桓公传七年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
    侯缗
     (哀侯弟桓八年 周桓王
伐曲沃立缗改元/至庄十五年曲沃伯称伐晋侯缗灭之在)
     (位二十六年/先晋自此绝) (第 4a 页)
桓公传八年春灭翼(曲沃/灭之)冬王 (桓/王)
命虢仲立晋哀侯之
弟缗于晋
传九年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
    武公
     (名称先晋称 (第 4b 页)
  皆为输而又以堕成言之音又未畅此皆无取
夏五月郑伯侵陈大获(详见/陈)秋宋人取长葛冬郑伯如
周始朝 桓王
也王不礼焉(详见/周)
传七年秋宋及郑平冬陈及郑平郑公子忽在王所陈 (第 7a 页)
   世八十七年而韩灭之
论曰楚方北征诸夏而陈蔡许郑适当其冲其为国也
难哉陈蔡许始终春秋甘心为楚之从而郑介于晋楚
谋国得失之异可覆视也善乎苏辙刘安世之推言之
也辙之论曰郑之诸公桓武之后称庄公然其为人喜
权而任数桓武之风衰焉叔段之乱诸大夫皆欲早为

之所庄公之明足以制之然释而不问俟其恶成而后
加之以大戮此非不忍于弟盖忍之至也孔子深探其
心书曰郑伯克段于鄢而左氏谓之郑志盖谓此也周
平王 桓王
贰于虢公庄公既质王子取麦禾矣则又率
齐而朝之伐宋而说之政不可得于是兵交中原射王
中肩呜呼其忮心发于中 (第 19b 页)
 (谷梁/传)武氏子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天子之大夫其
 称武氏子何也未毕丧孤未爵未爵使之非正也其
 不言使何也无君也 (桓王
在丧未即/位故曰无君)归死者曰赗归
 生者曰赙曰归之者正也求之者非正也周虽不求 (第 5b 页)
 (附录/左传)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
 (告饥不以王命故傅/言京师而不书于经) 郑伯如周始朝 桓王
(桓王/即位)
 (周郑交恶至是/乃朝故曰始)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 (第 13b 页)
 (武县北京相璠曰河内/修武县北有故隤城)怀(杜注怀县今武陟县西有/怀县故城十二邑皆苏忿)
 (生之/田)君子是以知 桓王
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
 也礼之经也已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
 乎(苏氏叛王十二邑王所不能/有 (第 22b 页)
  桓公(公名轨惠公之子隐公之弟弑兄自/立史记一名允谥法辟土服远曰桓)
 周(桓王九年鲁桓公十五/年 桓王
崩子庄王立)
 郑(庄公三十三年鲁桓公十一年庄公卒子昭公忽立/是年忽奔卫厉公突立桓十五年厉公奔蔡昭公 …… (第 1a 页)
  失政也诸侯丧毕以士服见天子天子锡之爵命
  然后归治其国桓弑其君又成人之乱当类见之
  期又不入见而请命焉是无王也 桓王
不能施九
  伐之法又明年而宰纠且下聘焉王纲尽坠天下
  自是不复知有王矣或以为周不颁历昭公末年
  (第 20b 页)
  侯不贡车服礼之经也或谓车为器贡误矣
三月乙未天王崩

  此 桓王
也赴告及鲁故书于策此后庄王僖王不
  书崩盖王室不告鲁亦不赴见诸侯之不臣也
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
五月 …… (第 7b 页)
 仲曰信也(子亹之立本非仲/意故然讥者之言) 周公欲弑庄王而立
 王子克(克庄王/弟子仪)辛伯告王(辛伯/周臣)遂与王杀周公黑肩
 王子克奔燕初子仪有宠于 桓王
(第 22b 页)
桓王
属诸周公辛
 伯谏曰并后(妾如/后)匹嫡(庶如/嫡)两政(臣擅/命)耦国(都如/国)
 之本也周公 (第 22b 页)
  义之君直书其事不待贬而罪自见矣溺不称公
  子内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四月葬宋庄公
 (谷梁/传)月葬故也
五月葬 桓王

 (左/传)
夏五月葬 (第 12a 页)
桓王
缓也
 (公羊/传)此未有言崩者何以书葬盖改葬也
 (谷梁/传)傅曰改葬也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缌五服 (第 12b 页)
  跪与詹父田(三子皆/周大夫)而收膳夫之秩(膳夫石/速也)故蔿国
  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因苏氏(苏氏 周大夫/桓王
夺其十)
  (二邑以与郑/自此遂不和)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
  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 (第 25a 页)
 一同(方百/里)自是以衰(衰差/降)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
 小何以至焉晋人曰何故戎服对曰我先君武庄为
 平桓卿士(郑武公庄公为周/平王 桓王
卿士)城濮之役文公布命曰
 (晋文/公)各复旧职命我文公戎服辅王以受楚捷不敢
 废王命故也士庄伯不能 (第 19a 页)
 桓有召陵之师(在僖/四年)晋文有践土之盟(在僖二/十八年)君其

 何用宋向戌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选/择)
 (所/用)王曰吾用齐 桓王
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左师曰
 小国习之大国用之敢不荐闻献公合诸侯之礼六
 (其礼六仪也宋/公爵故献公礼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