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反谨按当在恶乌
路反上 (同上)懋懋音茂吝良忍反王业上如字又于况
反谨按经文德懋懋官又云改过不吝注能 成王

王徐于况反又如字(卞三叶)又作或 暴字或作暴(同上)
字字 (第 3a 页)
当以事神下不得事神下共有也字下注相因而吉下
亦并是吉下言必愈下谋周之道下成周道下从坛归
下并同 以惑 成王
下有之也二字 稚 (第 3a 页)
成王
下有
也 风雷之异下有之也二字 邦人皆大恐下以应 …… (第 3a 页)
穆穆敬也多一穆字 至圭璧既卒(十叶)
(左三行)至作云 亦与兆体乃并是吉(十三叶左六行)与作以
公于 成王
之世(十五叶右九行)公上有周字 传武王死至 (第 4a 页)

(十五叶左六行)
无死字 救其属臣(十六叶左五行)救作敕 亦如
国家失道焉(十八叶左四行)失作未 禾木无亏(十九叶右六 …… (第 4a 页)
有之人人作民 以辅我一人辅下有成字 言上下
同荣庆下有之也二字好汝无厌下同 无废我命下
有也字下注 成王
母弟下合为一穗下后封晋下善则
称君下并同 告天下亡作布告天下亡也释文(三十五叶)
补脱裔以制反谨按当 (第 8a 页)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十五

存旧尚书注疏卷第十四(宋板)

召诰

考异古本经锡周公曰拜手稽首拜上有字谨按古
本敢字作说见于古文考 无疆惟休无作亡下皆

放此 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面上有字谨按古文
禹字 王先服殷御事殷上有𠂇字谨按古本有字作
𠂇 比介于我有周御事介作迩谨按迩即迩字考传
文比介解比近恐经文作比迩为是介无近之义明云
比近者非解比介盖古作迩后字画蚀灭误作介字遂
承袭其误无改欤可疑 不可不敬德下不作弗下除
不监于有夏我不敢知曰有殷罔不在厥初外皆同谨

按一篇之内文相似而字异不可不择 监于有殷监
作鉴 王未有成命正误未当作末(补遗古本宋板未作末)
居焉下有也字遂以陈戒下以作诰下七年二月下
二十一日下并同 至文王庙至作告宋板同庙下有
也字 以祖见考 …… (第 2a 页)
洛汭下言周遍下社稷共牢下七日甲子下言劝事下
显周公下周公之事下并同 故托焉焉作之 不可
不慎下所以戒 成王
下共有也字 此服其命言不泰 …… (第 2a 页)
 或加陵殷士(十三叶左二行)无殷士二事谨按恐非 是自
遗智命矣(十六叶左五行)矣作也 此篇所云惟勤修敬德(九行)
勤作劝 故上传云王者(十七叶右四行)者作其 若真犯罪
之人(六行)真作直谨按律有真犯杂犯作直恐非 禹汤
之功(九行)禹上有谓字 是上勤恤也(十八叶左二行)上下有下

补遗古本注 成王
少下有也字 美道成也宋板无也 …… (第 4a 页)
巳汝惟冲子惟终巳下有乎字 无远用戾无作
亡 亦未克敉公功敉作抚注逆告成王下居洛之义
下共有也字下注子 成王
下同 不敢及知天始命周
家安定天下之命知作如宋板同 故巳摄下有之字
 定都之意下有也字 来告 (第 5a 页)
成王
作来告 (第 5a 页)
成王

谨按之字可疑古本间有若此助字 不敬天之美下 (第 5a 页)
有也 来教诲之言来作求宋板同 有善政事下有
也字 则列大祀列下有为字 少子慎朋党慎下有
其字宋板同 自今巳往巳作以 辞于后世下有矣
字 惟曰不奉上下有矣之二字 不可治理下有之
矣二字谨按助字甚怪 常若不暇下有也字 厚次
叙汝正父之道叙作序宋板同 明教农人人作民
言皆来下有之字 而奉顺天下有地字 居处其众

下有之也二字 待公而行下有之字 言化洽下有
之字 是公之功下有也字 当留佑我佑作佐宋板
同 言四方虽道治道作通谨按后改作道 礼未彰
下有也字 无去以困我哉无作勿宋板同 享公之
德下有也字下注许 成王
留下同 之所推先下有也
矣二字 所以居王中正误王当作土谨按正德嘉万
三本居土中作君土中(补遗古本宋板 …… (第 6a 页)
 勉使终之之作也 告曰尊周公曰作白 为鲁侯

下有之也二字 史所终述下有也字释文(二十叶)补脱
少诗照反谨按注王往日幼少 (同上)治直吏反谨按注
明君之治 (三十七叶)烝之承反谨按当在郑读王在新邑
烝上 (同上)骍息营反祝之又反一音之六反谨按经骍
牛又云逸祝册疏将欲归政 成王(十九叶左六行)
宋板政下有
于字 虽与相俱行(二十叶右四行)作虽相与俱行 周公至
民明辟(二十叶左七行)无民字 作胤 …… (第 6b 页)
 于其初即教之(二十五叶右八行)于其作宜于 言欲巳长
久也(二十九叶右八行)巳作以 则天下之民(二十九叶左五行)则下
有我字 以佑助我(三十一叶右一行)佑作佐下(三十二叶左三行)
小至佑我同 文武受民之于天下(九行)民作人 我意
欲置太平(三十三叶左四行)置作致 今我继文祖大业(三十四叶)
(左二行)今作令 我不敢经宿(三十六叶左二行)敢作致 予斥 成王(六行)
予作子补阙言用文王之道制为典法以明成
王行之为明君也特举文祖不言武王谨按子斥 (第 7a 页)
成王
下宋板有此二十八字 周公自非巳意也(七行)自下有 …… (第 7a 页)
二十九叶右四行)知作化 当留佑我
(三十二叶左六行)佑作佐 明洁(三十七叶右三行)洁作絜下皆同
于是 成王(三十九叶左二行)
于作岁 以二牛告文武(三行)牛作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六 (第 8a 页)
 (九叶)说文之二反谨按此五字当作懫敕二反下 (十四)

(叶)畀并至反谨按经文简畀殷命 马作劓(十八叶)元文
马下有本字疏 成王
至多方(七叶右二行)宋板多方作宗周
谨按诸本皆误但此一条当在序下然则作 (第 5a 页)
成王
至多
方为是 传众方天下诸侯(三行)谨按此一条疏当在题
下 谓下灾异谴告之(八叶左八行)异下有以字  (第 5a 页)
 本性乃有迁变为恶(十八叶左七行)本性乃作乃性皆
补遗古本经无求备于一大大作夫宋板同注必友于
兄弟兄上有其字 出纳之事纳作入 陈而布之布
作有 人之于上人作民 能敬常在道德常下有当

字 凡称诵于长世凡作见

尚书注疏卷第十八(宋板)


顾命

考异古本经恐不获誓言嗣不作弗肄肄不违同 逆
子钊于南门之外于作于宋板同 率循大卞作帅修
大辨注曰顾命上有故字 月十六日下有也字 同
召六卿下至御治事无治字事下有也六卿次第下虎

臣虎贲氏下下注久留言无瘳下 成王
自斥下言奉顺
下并同 勿忽略下有之字 钊康王名下有也 大
度于艰难度作渡宋板同 此群臣巳受赐命赐作顾 …… (第 6a 页)
亦可知下
有也 殡之所处故曰庙待王后命庙下有门皆二字
宋板有皆字无门字释文(十九叶)补脱而治直吏反 
将崩顾命康王(同上)元文命作念 凭说文作凭云依
倚也(二十叶)倚作几补脱(二十叶)贲音奔 长丁丈反  (第 7a 页)
作罟 当有其体下有也往见之下同
是以东都也以作是宋板同 欲周公留之为君为下
有之字一本留下无之字 谓 成王
所赍来衮衣下有
也字 以衮衣命留之以下有此字 无以公西归下
有也字释文罭本亦作罭(七叶)元文下罭作罭 …… (第 11a 页)
考异古本注圣德著焉焉上有也字跋躐下不失其猛
下兴者喻周公下同 谓后复 成王
之位而老 (第 12a 页)
成王

留之老上有欲字留之下有也字 圣德玷缺下有
焉之也 硕大下有也几几絇貌下同 孙遁作逊遁
下同 辟此 (第 12a 页)
壮美而敏壮作庄 以德不以彊下有也
 当念女祖为之法下有也女作汝一本作当念汝先
祖所为君之法度也 王斥 成王
作王斥今 (第 2a 页)
成王

聿述下有也一本永长下亦有也 自求多福下有也
 福禄自来下有之也 帝乙巳上也已作以一本作
上帝帝乙 (第 2a 页)
 恺乐也悌易也谨按此六字注在乐以强教之上
有母之亲下有也罍祭器下同释文斋本又作齐(二十二叶)
元文下齐作斋清才姓反(同上)姓作性疏馈馏稔也(二十)
(二叶右二行)宋板馈作饙 匀之曰馏(二行)匀作均 今呼□
者脩饭为饙(三行)作今呼□音脩饭为饙谨按宋板音脩

二字白书又按尔雅注□作下文饙均熟为馏均字
衍文 盖以潦水之浊(七行)之作泥

毛诗注疏第十七(十七之四)


卷阿

考异古本序卷阿召康公戒 成王
也召作邵经来游来
歌游作游注及下同雍雍喈喈雍作雍注同注回风作
回风下同 入曲阿也也作矣 为长养民下有 …… (第 15a 页)
谨按掺恐惨误王欲玉女女作汝注皆同注 成王
七世
孙也世下有之字 繇役烦多繇作徭 人民劳苦人
民作民人 轻为奸宄奸宄作奸轨 彊凌弱众暴寡
作寇害 (第 17b 页)
之文章制度也无之字 交龙为旂
下金饰貌下盛壮下共有也下笺言我下同 以助寿
考之福寿考作考寿宋板同 思 成王
之多福思下有
使字福下有也下笺俾使下同 祭有十之义祭下有 (第 11b 页)
禽之法外征淮夷内脩德教国
人美之于是国卿季文子请周而使史克作颂四篇夫
子删诗录之者以周公有致太平之勋 成王
命鲁郊祭
用天子礼乐故取鲁颂而同于王者之后焉谨按当在
鲁颂谱下 坰若荧反(六叶)元文若作古 跨苦花 (第 2a 页)
 泱于良反(十五叶)此下有又于郎反弘大也七字 费

荒味反(二十叶)荒作芳 憾本亦作感(二十三叶)上作感 谌
本亦作湛(二十八叶)作湛市林反本亦作谌 除并如字驱
一读上音丘具反下直据反(同上)作驱除音并如字一读
上丘其反下直据反疏公令以恩加赐(六叶左一行)宋板令
作今 盖别有所掌矣(七叶右四行)矣作共 始有车马礼
乐传御之好(十六叶右四行)传作侍  周成王
封母弟叔虞于
尧之故墟(十七叶右三行)墟作虚 颂诗止述祭祀之状(二十叶右) (第 2b 页)
而成之之作也 终其成功下有也字足
利本作君子曰终其功成
补遗古本注君王则有受命有作此宋板足利本同 成王
幼至为世子也

考异古本注人君之事下居而学之下题上事下共有
也字释文莅视本或作吏临也正误吏当作莅
补 …… (第 2a 页)
古本注不如且阙下有也字

是故知为人子

考异古本注为世子时下有也字

是故抗世子法

注亦学此学于 成王
侧正误下学当作礼
补遗古本注学 (第 5b 页)
成王
侧学作礼宋板足利本同 不 (第 5b 页)
  天臣子俨然以天自处六卿分理之义谓何
惟王建国注建立也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
礼营邑于土中七年致政 成王
以此礼授之使居雒邑
治天下司徒职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
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 …… (第 5a 页)
 富商之饶于财使之泽其车而华其服非不足也而
 必易车服于过朝之际不敢混然与士大夫无别焉
 民志之定而中道之存 成王
周公之遗化固隐然在
 此也
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注
邦治王所以治邦国也郑司农云邦 …… (第 8a 页)
 冢宰召公以三公兼宗伯苏公以三公兼司寇毕公

 毛公以三公兼司马司空惟 成王
之季年芮伯彤伯
 卫侯实专领司徒宗伯司寇之职其馀大抵皆兼官
 也其大者犹兼而况于百官群有司乎故尝以周 (第 14a 页)
 移宰相佐王御天岂拘拘守其绳墨之谓哉故必有
 协和之方而后可以守之无弊也是故舜禹以圣绍
 圣尚有作新之政 成王
名为守成而周家一代典章
 皆其所立后世不知此意凡于先君已行之事时移
 势改有所废缺则不敢少有损益曰变 (第 45a 页)
 弗祀武王克商深鉴覆辙于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
 曰祀食货既足则首及于报本之祭也抑尝以周之
 三颂求之清庙以下诸篇若维清执竞皆所以颂
 王
之祭祀也臣工以下诸篇若振鹭若载见有客皆 (第 10a 页)
 所以颂 成王
助祭之宾客也闵予小子以下诸篇若
 载芟之祈社稷酌之酌祖道皆所以颂 (第 10b 页)
成王
之爱民
 也 (第 10b 页)
成王
惟以对越上天之心而为待宾客万民之心
 故诗人循其序而颂之而其见于二雅者尤详焉由
 是言之周之家法始于 (第 10b 页)
武王而备于 成王
洪范之八
 政以见其略而周官之六典以见其详
凡邦之吊事掌其戒令与其币器财用凡所共者注吊
事吊诸侯诸臣 …… (第 10b 页)
 戒之以敬以公以学以敏以刚决以成信以咸和以
 劝善勤渠恳到如父兄之训子弟其告之辞不过曰
 惟尔不任而已恻然惟恐伤之及观周礼一书而知
  成王
之所以御其群臣者皆有严厉督责之意大宰
 励之以八法驭之以八柄岁终诏王废置三岁大计
 而诛赏以至小宰之 …… (第 12b 页)
 隶于三公而掌于太尉然皆以文属而政令不行于其
 间国朝则皆统于枢府周则皆统于冢宰此所以远过
 于汉也每观 成王
之季吕伋掌虎贲之士非有宰臣
 之命则吕伋不敢以擅发召公虽得以制命非有二
 诸侯将命以往则召公亦不敢以 (第 28b 页)
 入于酒正之府备要成也
凡祭祀共酒以往注不言奉小祭祀
宾客之陈酒亦如之注谓若归饔饩之酒亦自有奉之

者以酒从往
 疏自有奉之者谓使卿韦弁归之者是也此时亦使
 人以酒从往致之○杂说 成王
酒诰渠渠之意止以
 祭祀为说其说为人子者当孝养父母而不敢饮其
 为臣者当惟王正事而不敢饮其里居者则以 …… (第 11a 页)
 会同以下言共之者共之掌次使张之不掌其事也

凡朝觐会同军旅田役祭祀共其惟幕幄帟绶注共之
者掌次当以张
大丧共帷幕帟绶注为宾客设也帷以帷堂或与幕张
之于庭帟在柩上
 疏王丧而有宾客者谓若顾命 成王
丧诸侯来朝而
 遇国丧故康王之命云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
 召公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并有二王之后皆是宾 (第 33a 页)
 相传其君子则重稼穑之事其室家则躬织纴之勤
 相与咨嗟叹息服习乎艰难咏歌其劳苦此实王业
 之根本也如周公之告 成王
其见于诗有若七月皆
 言农桑之候也其见于书有若无逸则欲其知稼穑
 之艰难知小人之依也帝王所传心法之要 (第 4a 页)
 也按元命包云日圆望之广尺以应千里○幼清吴
 氏曰土圭之法不见于他经郑氏谓周公居洛营邑
 于土中七年使 成王
居之夫 (第 11a 页)
成王
未尝与周公居洛
 也犬戎之难平王始迁居焉今指洛邑谓王畿 (第 11a 页)
成王
 
居之岂不谬乎王居何必地中尧都平阳舜居蒲阪
 文王居镐非地中也周书召诰有王来绍上帝自服 (第 11a 页)
 于土中之语土中谓道里均耳使周公以土圭测景
 求地中书载营洛事甚详岂得不言学者知 成王

 居洛则知地中之说为非○愚按六典乃周公详勒
 治平之书故六官起语皆曰惟王建国云云盖言帝
 王均平 …… (第 11b 页)
 年一一巳试之实录也读周礼者涵咏其位天地育
 万物之心量可尔举而措之损益润色自有妙用句
 栉字比推求得失何益于作者之意乎尝考诗序

 王
居洛邑迁殷顽民于成周复还归处西都则周公
 营洛之后安见 (第 11b 页)
成王
不居洛邑 (第 12a 页)
成王
即未居洛亦无
 害其为土圭测景之可以建王畿也不以文害辞不
 以辞害志宁止读诗之法哉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 …… (第 12a 页)
 疆也凡此者皆省文而互见若异而相通何尝纤毫
 牴牾哉且先王之于诸侯岂其封疆一定而遂无所
 劝惩乎庆而益责而削皆在封疆之中矣此周公之
 定制而 成王
广鲁以七百里则康周公云尔非周公 (第 16b 页)
 外唯及国子而不及世子郑氏乃曰公卿大夫之子
 弟师氏教之而世子亦齿焉母亦用礼记之说而为
 是言欤愚按文王世子周公之相 成王
以为世子则
 无为也故抗世子之法于伯禽使之与成王居欲令 (第 25a 页)
成王
知君臣父子长幼之义然则师保等官不言教
 世子之法意者亦抗世子之法于国子使之与世子 (第 25a 页)
 是王者所以怀诸侯也
王命诸侯则摈注傧进之也王将出命假祖庙立依前

南乡傧者进当命者延之命使登内史由王右以策命
之降再拜稽首登受策以出此其略也诸侯爵禄其臣
则于祭焉
 疏祭统十伦之义五曰见爵赏之施焉洛诰 成王

 周公后云烝祭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命作
 策逸祝策唯告周公其后○愚按命诸侯必于祭
 者皆尊祖 …… (第 49a 页)
 以大灾肆师类造于上帝则为位大祝六祈一曰类

 二曰造凡此皆有所祈也不若大旅之有所告而已
 故大祝六祈有类造而无旅焉昔武王伐纣既事而
 退柴于 上帝成王
营洛位成之后用牲于郊牛二此
 盖类礼也何则书于舜之既受命则类于上帝于汤
 之受命则告于上天是既事则必 …… (第 55b 页)
 北庙太王居穆之北庙王季居昭之南庙文王居穆
 之南庙犹为五庙而已至成王时则组绀祧王季迁
 而武王祔至康王时则太王祧文王迁而 成王
祔至
 昭王时则王季祧武王迁而康王祔自此以上亦皆
 且为五庙而祧者藏于太祖之庙至穆王时则文王
 亲尽 (第 65a 页)
当祧而以有功当宗故别立一庙于西北而谓
 之文世室于是 成王
迁昭王祔而为六庙矣至共王 …… (第 65a 页)
 又曰显考王考庙与左祧为昭皇考庙与右祧为穆

 如曰 成王
之世武王为昭文王为穆则武不入考庙
 而入王考庙矣此皆为说之谬殊不知昭穆本以庙
 之居东居西主之向南向 …… (第 67a 页)
 各由其序而递迁也又况昭穆之分自始封以下入
 庙之时便有定次后虽百世不复移易而其尊卑则
 不以是而可紊也故 成王
之世文王当穆而不害其
 尊于武武王为昭而不害其卑于文非谓之昭即为
 王考谓之穆即为考庙也必且如佃说新 (第 6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