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疾而速不行而至断亦非偶然者○久于卜筮之际
似乎实有神司之者尝闻宋高宗微行遇善卜者谢
石以杖于土上画一字令相之石思曰土上加一 成
王 字殆非凡人耶疑信间令再出一字高宗乃作问
字笔势两直飞开石曰左看是君字右看是君字非
主上莫此术矣遂 (第 22a 页)
似乎实有神司之者尝闻宋高宗微行遇善卜者谢
石以杖于土上画一字令相之石思曰土上加一 成
王 字殆非凡人耶疑信间令再出一字高宗乃作问
字笔势两直飞开石曰左看是君字右看是君字非
主上莫此术矣遂 (第 22a 页)
爻辞曰子克家以九二之才言也象传曰刚柔接以
九二之得申其才言也伊尹非有太甲之任不能迓
商家之衡周公非有 成王 之任不能奠周家之鼎味
夫子刚柔接之辞意其所感者深矣○二五之应本
不可偏重一边但彖传志应也象传刚柔 …… (第 37a 页)
太甲伊尹之事当之(云云/)曰作伊周之事说亦得本
意只说阴畜阳到极处(云云/)若以事言之则伊尹之
于太甲周公之于 成王 固如此武后之于高宗亦然 (第 110a 页)
九二之得申其才言也伊尹非有太甲之任不能迓
商家之衡周公非有 成王 之任不能奠周家之鼎味
夫子刚柔接之辞意其所感者深矣○二五之应本
不可偏重一边但彖传志应也象传刚柔 …… (第 37a 页)
太甲伊尹之事当之(云云/)曰作伊周之事说亦得本
意只说阴畜阳到极处(云云/)若以事言之则伊尹之
于太甲周公之于 成王 固如此武后之于高宗亦然 (第 110a 页)
九二涣奔其杌是当涣来就其所安也杌人所凭以
为安者也故以为象○古人席地而坐危坐势亦难
久故有杌以凭老者所居犹宜有几如汉文帝赐吴
王几杖 成王 凭玉几孟子隐几而卧之类今旧图画
尚有坐床凭几者盖其来远矣○刚来而不穷不穷 (第 57a 页)
为安者也故以为象○古人席地而坐危坐势亦难
久故有杌以凭老者所居犹宜有几如汉文帝赐吴
王几杖 成王 凭玉几孟子隐几而卧之类今旧图画
尚有坐床凭几者盖其来远矣○刚来而不穷不穷 (第 57a 页)
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鸣文王之属疏(正义曰此总言/文武之诗皆述)
(文武之政未必皆文武时作也故文/王大明之等检其文皆成王时作)及 成王 周公致
太平制礼作乐而有颂声兴焉盛之至也疏(正义曰/时 (第 13b 页)
成)
(王
功由周公故谱说 (第 13b 页)
成王 之诗皆并举周公为文制/礼作乐太平无为故与太平连言颂声之兴不皆在)
(制礼之后也故春官乐师职云及彻帅 …… (第 14a 页)
(功由彼风雅而就据成功之颂本而原之其颂乃由/此风雅而来故皆录之谓之诗之正经以道衰乃作)
(者名之为变此诗谓之为正此等正诗昔武王采得/之后乃 成王 即政之初于时国史自定其篇属之太)
(师以为常乐非孔子有去取也仪礼乡饮酒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入奏 …… (第 14a 页)
元子世之疏(正义曰周公封鲁召公封燕史记皆有/世家言之周语引常棣为周文公之诗)
(是周公谥曰文也公刘序云召康公戒 成王 是召公/谥曰康也閟宫云建尔元子乃命鲁公是元子世之)
(也燕世家云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公当厉王之时/则 …… (第 28b 页)
(一句非耳彼注云管国名叔字周公兄武王弟封于/管群弟蔡叔霍叔武王崩周公免丧欲居摄小人不)
(知天命而非之故流公将不利于孺子之言于京/师孺子谓 成王 也知管叔周公之兄者孟子文也)周
公避之居东都二年秋大熟未穫有雷电疾风之异
乃后 (第 31b 页)
成王 悦而迎之反而遂居摄疏(正义曰知者准/约金縢之文如)
(郑注金縢周公初出 (第 31b 页)
成王 年十三避居二 (第 31b 页)
成王 年/十四秋大熟遭雷 (第 31b 页)
成王 迎而反之 (第 31b 页)
成王 年十五) …… (第 31b 页)
(监及淮夷叛注云周公还摄政惧诛因开导淮夷与/俱叛居摄一年之时系之武王崩者其恶之初自崩)
(始也又书传曰使管叔蔡叔监禄父武王死 成王 幼/管蔡疑周公而流言奄君蒲姑谓禄父曰武王既死)
(矣 (第 32a 页)
成王 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百世之时也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奄君导之禄父遂与三监叛则)
(三监亦导之矣故左 (第 32a 页)
传曰/管蔡启商惎间王室是也)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庚复
伐三监疏(正义 (第 32a 页)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庚书序文也/彼注云黜殷命谓诛武庚是也既杀武庚)
(复伐三监为异时伐者以书序黜殷命伐管蔡 …… (第 32a 页)
(书传曰二年克殷注云/诛管蔡及禄父等也)更于此三国建诸侯以殷馀
民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疏(正义曰以未可建诸侯/故置三监今既伐三监)
(明于此建诸侯矣书序曰 成王 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馀民封康叔作康诰摄政二年伐管蔡四年建侯于)
(卫则伐管蔡封康叔异年而书序连言之者 …… (第 32b 页)
(后平王居洛邑亦谓洛邑为宗周祭统云即宫于/宗周谓洛邑也以洛邑为东都故谓镐京为西都)周
公摄政五年 成王 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
成谓之王城是为东都今河南是也疏(正义曰洛诰/云周公曰予)
(惟乙卯朝 …… (第 37a 页)
(处名曰王城今河南县是也则成周洛邑同年营矣/书传云周公摄政五年营成周则知此二邑皆五年)
(营之也 成王 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书序文/彼注云欲择土中建王国使召公在前视所居者王)
(与周公将自后往也武王 (第 37b 页)
已都镐京 成王 尚云在丰/者丰有文王庙将行就告之故召诰云王朝步自周)
(则至于丰注云于此从镐京行至于丰就告/文王庙 …… (第 37b 页)
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也疏(正义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
(成周亦书序文也地理志河南郡有洛/阳县周公迁殷顽民是为成周是也) 成王 居洛邑
迁殷顽民于成周复还归处西都疏(正义曰洛诰云/戊辰王在新邑) (第 37b 页)
(烝是 成王 居洛邑也书序云成周既成迁殷顽民注/云此皆士也周谓之顽民民无知之称是迁殷顽民)
(于成周也周本纪云太 (第 38a 页)
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其实不然武王营之 成王 使召公卜居之迁九)
(鼎焉而周复都丰镐/是 (第 38a 页)
成王 复还归西都)至于夷厉政教尤衰十一世幽
王嬖褒姒生伯服废申后太子宜咎奔申疏(正义曰/周本纪)
(云 …… (第 38a 页)
(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是王室之衰/始于懿王至于夷厉政教尤衰也十一世者以言武)
(王作邑因据武王数之周本纪云武王崩子 成王诵/ 立崩子康王钊立崩子昭王瑕立崩子穆王满立崩)
(子共王紧扈立崩子懿王艰立崩共王弟孝王辟方/立崩子夷王 …… (第 38a 页)
(采服其弼当卫服在三千里之内要服于周为蛮服/其弼当夷服在四千里之内荒服于周为镇服其弼)
(当蕃服在五千里之内王者礼法相变周服禹制故/郑解禹事而已周礼拟之 成王 周公封东至海南至)
(穆陵齐虽侯爵以大功同上公封也且齐武王时地/方百里未得薄姑至周公成王时薄姑氏与 (第 47a 页)
四国作)
(乱 成王 灭之以封师尚父是齐于 (第 47a 页)
成王 之世乃得薄/姑之地若然临淄薄姑非一邑也齐之所封在于临)
(淄而晏子云薄姑因之者以齐之封疆并得薄姑之 …… (第 47a 页)
(其人居齐地因号其所居之地为薄姑氏后与四国/作乱谓管蔡商奄则奄外更有薄姑非奄居之名而)
(尚书传云奄君薄姑故注云或/疑为薄姑齐地非奄君名也) 成王 用周公之法制 …… (第 47a 页)
(十二年左传楚灵主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又顾命云命仲桓南宫毛俾)
(爰齐侯吕伋以二千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 成王 之崩职掌虎贲又事康王明为王官也但未)
(知何官耳以大公为王官之伯丁公又在王朝故云/嗣位谓嗣王官之位 …… (第 48a 页)
(语注云未知六百里者晋与卫与则晋初六百里矣/而世家云百里者言古唐国之大耳非谓晋初惟方)
(百里/也) 成王 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
水至子燮改为晋侯疏(正义曰昭十五年左传称周/景王谓晋籍谈曰叔父唐 (第 52a 页)
叔)
(成王 之母弟也晋世家云 (第 52a 页)
成王 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言请择日立叔虞)
(第 52a 页)
(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于是封叔虞于唐是 (第 52a 页)
成王 封母弟于尧之故墟也)
(地名晋阳是也南有晋水地理志云唐有晋水叔虞/子燮为晋侯是燮以晋水改为晋侯盖时 …… (第 52a 页)
功以比序己志疏(正义曰此释作七月之意也以公/刘遭夏人之乱太王有戎狄之难)
(或出或入其居豳之时教民以蚕农为务使衣食充/足忧念民事有至苦之功由其积德爱民子孙卒 成)
(王 业周公既出居东都恐王业毁坏亦忧念民事庶/成周道其意与公刘太王之志同不得自言己身忧)
(国之心矣无以 …… (第 68a 页)
(此者以序云周公遭变故陈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言遭变是遭流言乃作也襄二十九年左)
(传季札见歌豳曰美哉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明/在东都作之也七月之诗非刺 成王 非 (第 68a 页)
成王 无故) …… (第 68a 页)
(居东二年此句说其作诗之意欲明七月之作在此/二年之中因尚书有二年之文故言之耳非谓居东)
(二年始作七月也何则序云周公遭变即作不应/坐度二年方始为诗七月之作当是初出之年也)后
成王 迎而反之摄政致太平其出入也一德不回纯 …… (第 68b 页)
似于公刘太王之所为太师大述其志主意于豳公
之事故别其诗以为豳国变风焉疏(正义曰金縢云/惟朕小子其新)
(逆是 成王 迎而反之代 (第 69a 页)
成王 治国政而致太平其出/居东都也其入摄王室也常守专一之德不有回邪)
(纯似公刘太王之所为也周公作诗之时 …… (第 69a 页)
(而以为豳国之变风焉此乃远论豳公为诸侯之政/周公陈之欲以比序己志不美王业之本不得入周)
(召之正风也又非刺美 成王 不得入 (第 69a 页)
成王 之正雅周/公王朝卿士不得专名一国进退既无所系因其上)
(陈豳公故为豳之变风若所陈本非豳事无由得系 …… (第 69a 页)
(各述时之善恶七月陈豳公之政东山以下主述周/公之德正是变诗美者故亦为之变风公刘亦陈豳)
(事不系豳者召康公陈公刘以戒 成王 犹召穆公陈/文王以伤大坏主者意为雅不得列为风也䲭鸮以)
(下不陈豳事亦系豳者以七月是周公之事既为豳 …… (第 69b 页)
(其近堪为雅使周公专有此善也此豳诗七篇七月/䲭鸮是出居时作其馀多在入摄政后郑以为周公)
(避居之初是武王崩后三年 成王 年十三也居东二/年罪人斯得 (第 70a 页)
成王 年十四也迎周公反而居摄 (第 70a 页)
成王)
( 年十五也七年致政 (第 70a 页)
成王 年二十一也彼金縢注云/文王十五生武王九十七而终终时武王八十三矣)
(于文王受命为七年后六年伐纣后二 (第 70a 页)
年有疾疾瘳/后二年崩崩时年九十三矣周公以武王崩后三年)
(出五年秋反而居摄四年作康诰五年作召诰七年/作洛诰伐纣至此十六年也作康诰时 成王 年十八)
(洛诰时年二十一也即政时年二十二也然 (第 70a 页)
成王/ 以文王终明年生也是郑辨武王崩及周公出入之)
(事知然者案大戴礼文王世子篇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 …… (第 70a 页)
(崩故知瘳后二年崩也知周公以武王崩后三年出/者礼君薨百官总已而听政于冢宰三年定四年左)
(传云周公为太宰以左王室周公既为太宰武王初/崩总摄王政自是常事管蔡不应流言 成王 不应致)
(疑明是三年丧卑周公不授王政故流言耳案周书/武王以十二月崩则崩后一年十二月期而练二年) …… (第 70b 页)
(不辟无以告我先王是周公于流言之年避位而出/是武王崩后三年也金縢又云周公居东二年罪人)
(斯得注云罪人周公之属与知摄者周公出皆奔二/年尽为 成王 所得言三年者并数出年是崩后四年)
(也又曰于后公乃为诗注云于二年后也上既言二/年又别言于后明是二年 …… (第 71a 页)
(居东二年武王崩后五年也金縢云秋大熟未穫之/下即云惟朕小子其新迎是周公即以其年反也周)
(公将摄出避流言今 成王 自新迎之明其反即居摄/武王崩后五年即是摄政之元年书传称周公摄政)
(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七年致政 (第 71a 页)
成王 言建侯卫/是封卫侯康诰论封卫之事是四年作康诰也召诰)
(论营洛邑成周之事是五年作召诰也洛诰论致政 (第 71a 页)
成王 之事是七年作洛诰也郑言作康诰 (第 71a 页)
成王 年) (第 71a 页)
(十八作洛诰时二十一然则 成王 以文王终明年生/所以知者书传略说云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孟)
(侯者于四方诸侯来朝迎于郊注云孟迎也案 (第 71b 页)
康诰/经云王若曰孟侯则封康叔之时 成王 年十八书传)
(言周公摄政四年建侯卫据孟侯之文知摄政四年 (第 71b 页)
成王 年十八又摄政七年 (第 71b 页)
成王 年二十一也逆而推)
(之则知 (第 71b 页)
成王 于摄政元年年十五周公出年年十三/武王崩年年十岁计文王崩后十年武王始崩自然)
(文王崩之明年生 (第 71b 页)
成王 也由此而验之故知 (第 71b 页)
成王 年/十三之时周公初出居东二年十四之时罪人斯得)
(十五年之时反而居摄也比谱言居东二年思公刘/太王以 …… (第 71b 页)
(诗之时为三年是周公居东三年成王十五年之时/作䲭鸮也伐柯序云刺朝廷之不知言刺朝廷则是)
(刺群臣不刺 成王 宜在雷雨大风之后启金縢之前/知者若在雷风之前则王与群臣悉皆未悟不得独)
(刺群臣若启金縢之后则群臣 (第 72a 页)
亦悟无所复刺故伐/柯笺云 成王 既得雷雨大风之变故迎周公而朝廷)
(群臣犹惑于管蔡之言不知周公之圣德疑于 (第 72a 页)
成王/ 迎之是以刺之是郑以伐柯为既得雷雨之后启金)
(縢之前作也九罭序与伐柯序同刺朝廷之不知首/章言王欲迎 …… (第 72a 页)
(是征时之事其作必是东山之前未知定是何年狼/跋序云美周公也美不失其圣经云公孙硕肤言周)
(公逊遁去位避成功也案书序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 成王 为左右周公致政之后留为太师是狼跋)
(之作在致政之后也计此七篇之作七月在先䲭鸮/次之今䲭鸮次于七月 …… (第 72b 页)
(年八十八矣九十三而崩以冬十二月其明年称元/年周公摄政遭流言作大诰而东征二年克殷杀管)
(蔡三年而归制礼作乐出入四年至六年而成七年/营洛邑作康皓召诰洛诰致政 成王 然则文王崩之) (第 73a 页)
(年 成王 已三岁武王八十而后有成王武王崩时 (第 73b 页)
成/王 巳十三周公摄政七年致政 (第 73b 页)
成王 年二十肃意所)
(以然者以家语武王崩时 (第 73b 页)
成王 年十三又古文尚书/武成篇云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方)
(夏惟九年大统未集孔安国据此文以为文 …… (第 73b 页)
(记云武王九十三而终是为伐纣后六年而崩也金/縢云武王既丧即云管蔡流言周公居束则是武王)
(崩之后管蔡即流言周公即东征也又书序云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 成王 将黜殷命作大诰言) …… (第 73b 页)
(年者王肃于彼注云或曰诗序三年而归此言居东/二年其错何也曰书言其罪人斯得之年诗言其归)
(之年也知营洛邑作康诰召诰皆在七年者以召诰/说营洛邑之事洛诰说致政 成王 治于新邑之事明)
(此二篇同是致政之年作也康诰经云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亦言洛邑之 (第 74a 页)
事明)
(与召诰同时故知三篇皆七年作也肃又云然则文/王崩之年 成王 已三岁致政时年二十所以知者以)
(周公居摄七年而致政明是二十成人故致之耳致/政之时 (第 74a 页)
成王 年二十逆而推之则摄政元年年十四) (第 74a 页)
(武王崩年年十三文王先武王十年而崩是文王崩/之年 成王 已三岁也由此而验之则武王崩之明年)
(第 74b 页)
(成王 年十四其言周公摄政管蔡流言周公东征之/作七月也所以作七月者王肃之意以为周公以公)
(刘太王能忧念民 …… (第 74b 页)
(此七月左传季札见歌豳曰其周公之东乎则至东/居乃作也居东三年既得管蔡乃作䲭鸮三年而归)
(大夫美之而作东山也大夫既美周公东归喜见天/下平定又追恶四国之破毁礼义追刺 成王 之不迎)
(周公而作破斧伐柯九罭也伐柯序云刺朝廷之不/知王肃云朝廷 (第 74b 页)
成王 也肃又云或曰东山既归之)
(诗而朝廷不知犹在下何曰同时之作破斧恶四国/而其辞曰周公东征四国是皇犹追 (第 74b 页)
而刺之所以极)
(美周公是肃意以破斧伐柯九罭作在东山之后故/编东山于前也狼跋美周公远则四国流言近则 成)
(王
不知进退有难而不失其圣当是三年归后天下/太平然后美其不失其圣耳最在后作故以为终此)
(则王肃义耳未 …… (第 74b 页)
(雅正有文武成变有厉宣幽六王皆居在镐丰之地/故曰丰镐之时诗也知者文王有声云作邑于丰是)
(文王居丰也又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是武王居镐也太史公曰 成王 卜居洛邑定)
(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外传曰杜伯射宣王于镐鱼/藻序云王居镐京是幽王以上皆居镐也世本云懿 …… (第 75a 页)
(伐也言文王伐崇武王继之以伐纣也案大明文王/之诗而经陈武王之事文王有声武王之诗而经陈)
(文王之事其势正同而诗主相反者由作者之意殊/也文王经云王之荩臣无念尔祖以戒 成王 也大明)
(云笃生武王言武王之谥则二篇成王时作也绵云/文王蹶厥生思齐云文王之母皇矣云帝谓文王三) …… (第 77a 页)
者莪周公成王之时诗也疏(正义曰知大雅自生民/者以生民序云文武之)
(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明是文武后人见文武/功之所起故推以配天也文武后人唯周公 成王 耳)
(孝经云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故知生民为周/公 (第 79b 页)
成王 之诗生民既然至卷阿皆是可知知小雅自)
(南有嘉鱼者以六月序广陈小雅之废自华黍以上/皆言缺由庚以下不 (第 79b 页)
言缺明其诗异主也鱼丽之序)
(云文武华黍言与上同明以上武王诗由庚以下周/公 成王 诗也南有嘉鱼云太平蓼萧云泽及四海语)
(其时事为周公 (第 80a 页)
成王 明矣序者盖亦以其事著明故/不言其号谥焉由庚既为周公 (第 80a 页)
成王 之诗则南有嘉)
(鱼至菁菁者莪从可知也故云下及菁菁者莪皆周/公成王之时诗也以周公摄王事政统于 (第 80a 页)
成王 故并)
(举之也由庚在嘉鱼前矣不云自由庚者据见在而/言之郑所以不数亡者以毛公下由庚以就崇丘若) (第 80a 页)
(言自由庚则不包南有嘉鱼故不得言也既不得以/由庚为 成王 诗首则华黍不得为武王之末故上说)
(文武之诗不言至华黍也其此篇如此次者大雅之/次以后稷祖考之先文武 …… (第 80a 页)
(承太平之后因言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则神祗/祖考安乐之矣是传会其事以为篇次之意也推此)
(明其馀皆有次比之义既能持盈不失事可嘉美故/次假乐嘉 成王 也既嘉之又恐其怠慢故公刘洞酌)
(卷阿戒 (第 80b 页)
成王 也召公以 (第 80b 页)
成王 初涖政恐不留意于治/民之事故先言公刘厚于民以戒之既戒以民事欲)
(其忠信故次泂酌也既有忠信须求贤自 …… (第 80b 页)
(是用为天下之所歌乐故次菁菁者莪也其次如此/其作之时节则难明也生民云推后稷配天是周公)
(制礼之时则摄政六年后作也行苇云曾孙维主周/公摄政之时 成王 为孺子养老之事周公所为行苇)
(言 (第 81a 页)
成王 为主则在即政之后也既醉言太平凫鹥言/守成周公摄政三年则致太平既已太平则有成功)
(可守作必在摄政三 (第 81a 页)
年之后不可定指其时也假乐/嘉 成王 有显显令德官人安民则亦即政之后矣公)
(刘泂酌卷阿同是召公之戒公刘云 (第 81a 页)
成王 将涖政则/或在行苇假乐之前也既醉凫鹥指论太平守成亦)
(不废在生民之前也大雅之作既有先后则小雅亦 (第 81a 页)
当然也小雅之中皆无 成王 之言又无即政之事其)
(作多在摄政之时不可定其年月也襄二十九年左/传为吴季札歌小雅服虔云自鹿鸣至菁 …… (第 81a 页)
(文武修小政定大乱致太平乐且有仪是为正小雅/皇甫谧亦云诗人歌武王之德今小雅自鱼丽至菁)
(菁者莪七篇是也则服虔与皇甫谧以小雅无 成王/ 之诗也左传又曰为之歌大雅服虔云陈文王之德)
(武王之功自文王以下至凫鹥是为正大雅则服虔/又以生民行 …… (第 81b 页)
(未几而崩不得有天下太平泽及四海之事蓼萧既/醉之章皆言太平之事安得为武王诗乎即小雅皆)
(武王之诗六月之序何当废缺异文也生民推后稷/配天行苇曾孙维主书传配天皆谓周公之诗曾孙)
(皆斥 成王 不得为武王诗矣华黍由庚本相连比毛/氏分序置其篇端使华黍就上由庚退下则毛意亦)
(以由庚以下为 (第 81b 页)
成王 之诗也不然亡诗六篇自可聚/在一处何须分之也服虔之误违诗之文失毛之旨)
(故郑所以/不然也)传曰文王 …… (第 81b 页)
(元舅之申伯赐一朝觐之韩侯哉此类多/矣略举一二足明不以善恶之大小矣)问者曰常
棣闵管蔡之失道何故列于文王之诗曰闵之闵之
者闵其失兄弟相承顺之道至于被诛若在 成王 周
公之诗则是彰其罪非闵之故为隐推而上之因文
王有亲兄弟之义疏(正义曰此郑自问而释之也周/公虽内 (第 92a 页)
伤管蔡之不睦而作亲)
(兄弟之诗外若自然须亲不欲显管蔡之有罪缘周/公此志有隐忍之情若在 成王 诗中则学者之知由) …… (第 92a 页)
(据王室言之为功成治定王功既成德流兆庶下民/歌其德泽即是颂声作矣然周自文王受命武王伐)
(纣虽屡有丰年未为德治及 成王 嗣立周公摄政修/文武之德定武王之烈干戈既息嘉瑞毕臻然后为)
(太平德治也书叙既黜殷命之后云唐叔得禾 …… (第 95b 页)
(和明颂声乃作可知故总云其作之时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也史传群书称成康之间四十馀年)
(刑措不用则 成王 终世太平正言即位之初者以即/位之初礼乐新定其咏父祖之功业述时世之和乐)
(宏勋盛事已尽之矣以后无以 …… (第 96a 页)
(不同所遇异时故号有帝王为优劣之称若乃至诚/尽物前圣后圣其归一也故中庸说孔子之德亦云)
(无不覆焘无不持载明圣人之道同也噫嘻 成王 既/昭假尔书传说越裳之译曰久矣天之无烈风淫雨)
(中候擿维戒云曰若稽古周公旦钦惟皇天顺践祚/即摄七 …… (第 97a 页)
(德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之事也言颂声者诗各有声/故公羊传曰什一而税颂声作是也此颂声由其时)
(之君德洽于民而作则颂声系于所兴之君不系于/所歌之主故周颂三十一篇左方中皆以为周公 成)
(王 之颂也以其虽咏往事显祖业昭文德述武功皆/令歌颂述之以美今时不为祖父之颂矣但祖父之)
(功由此以显显 (第 97b 页)
其父祖之功所以颂子孙也故时迈/之等尽为武王之事要归颂声于周公 成王 也若然)
(清庙祀文王执竞祀武王非文王之颂而那祀成汤/烈祖祀中宗玄鸟祀高宗即为所祀之王颂者颂既) (第 97b 页)
(治平而兴文武虽有盛德时未太平不可为颂 成王/ 致太平乃有颂虽祀文王武王皆歌当时成功告其)
(父祖之神明故周颂祀文王武王者皆非文武之颂/也若殷之三 (第 97b 页)
王既中兴受命本皆太平明生时自有)
(颂声但商书残阙无以言焉今死而作颂故系于所/歌之王因此而谈不废 成王 崩后亦有追颂或本不) …… (第 97b 页)
(摄政六年而六服咸在以为年端则成王即位后十/年乃巡狩是为摄政至成王之初无巡守也明时迈)
(与般武王时也此四篇皆武王时事也闵予小子访/落敬之三篇序云嗣王经称小子是 成王 除丧嗣位)
(未改丧中之称摄政之前事也有客微子来见祖庙/笺云 (第 98b 页)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代殷后既受命)
(来朝而见命尚书叙微子之命在诛管蔡之前则微/子来见摄政二年之事 (第 98b 页)
也凡此八篇事皆在太平之)
(前也雍禘太祖以鲁礼言之武王以 成王 年十岁十/二月崩 (第 98b 页)
成王 年十三祫于武王之庙年十四禘于)
(群庙乃年十七摄政三年而祫至五年而禘雍于周/礼彻而歌之则事在摄政六 (第 98b 页)
年之前而摄政五年及)
(成王 十四时俱有禘检其篇中二者无以可明而雍/笺云得天下之欢心以五年之事也维天之命太平)
(告文王笺云告太 …… (第 99a 页)
(作之故曰既备乃奏肃雍和鸣亦为六年时事也朝/明堂之时诸侯及二王之后皆未去故云我客戾止)
(永观厥成以此考之若相符合也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则大武之乐当奏之矣而酌笺云归政 成王)
( 乃后祭于宗庙而奏之者以周公之作礼乐王为 (第 99b 页)
成/王 故据 (第 99b 页)
成王 而言之不言摄政之时已奏大武则武)
(诗之作其时未可明也载见笺云诸侯始见君王谓/见 (第 99b 页)
成王 也小毖曰予其惩而笺云我其创艾于往时)
(矣皆成王即位之初也烈文 (第 99b 页)
成王 即政检文王除武/王之丧周公未摄之时与周公致政之后二者皆为)
(即政若除丧之时事宜与闵予同时而闵予三 (第 99b 页)
篇与/群臣谋事称未堪家多难有求贤自退之志今烈文)
(之篇申敕诸侯卿士以赏罚为己任亦宜为归政之/后成王即位之初也故服虔注左传亦云烈文 成王)
( 初即洛邑诸侯助祭之乐歌是也其维清叙皆得为/武王之事但叙云奏者容周公成王时所奏述其事)
(而为颂故不 …… (第 100a 页)
(颂声乃作则颂自民之歌谣而外传引思文时迈皆/言周文公之颂所以周公之时还得自颂者以周公)
(摄政归功 成王 歌其先人之功事由不涉于已故得/自为风雅此篇既有义理颂亦当有也武王之事不)
(为颂首不以事之先后必为 …… (第 100b 页)
(圆丘方泽所配非周之祖不可歌之以美周德五方/之帝与六宗同于天神所配之人不异于思文与我)
(将诗人不为之颂所以今皆无也毛氏之义传训不/具王肃准䲭鸮之传而为之说则周公摄政 成王 之)
(事年毛意或如王肃言也维天之命传曰 (第 105b 页)
成王 能厚/行之为 (第 105b 页)
成王 即政之后事也 (第 105b 页)
成王 年十四周公摄政)
(为元年摄政三年春朝庙闵予小子之篇是也有客/亦周公东征三年之后来而始封宜摄政四年 …… (第 105b 页)
(作库高显故登以望气然则大庭之居在/于鲁城内于其处作库非大庭氏所作也)在周公归
政 成王 封其元子伯禽于鲁疏(正义曰洛诰言七年/冬周公致政成王时)
(事其经云丞祭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命 (第 106b 页)
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注云谓将封伯禽也又閟)
(宫云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是周公归政 成/王 封其元子伯禽之事也史记鲁世家云武王既克)
(殷封周公旦于少皞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于是卒相 (第 106b 页)
成王 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然则)
(周公于武王之时已受鲁封但身不之鲁使伯禽就/国至归政之后 (第 106b 页)
成王 乃大启土宇合地方七百里鲁)
(之封疆于是始定/故据后定言之)其封域在禹贡徐州大野蒙羽之
野疏(正 …… (第 106b 页)
(坏者讥其不恭明修造缮治者于事为善申说僖公/之复旧制作新庙为可颂之事故引太室坏而反以)
(證之公羊榖梁皆以太室为世室谓伯禽之庙服/杜皆以为太庙之室郑无所说盖与左氏义同也)初
成王 以周公有太平制典法之勋命鲁郊祭天三望
如天子之礼故孔子录其诗之颂同于王者之后疏
(正义曰明堂 (第 110a 页)
位云武王崩 成王 幼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
(致政于 (第 110a 页)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是以鲁君孟春乘大辂载弧韣)
(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 (第 110a 页)
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是 成王 命鲁之郊天也春秋每云不郊犹三望)
(是鲁郊祭天而因祭三望也郑以三望为河海岱是/鲁之境内山川也祭其 …… (第 110a 页)
(纣继公子禄父史记卫世家云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以奉其先祀是武王初杀)
(纣以武庚为商后也至周公摄政武庚叛而诛之乃/命微子代武庚为商后书序云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
(庚命微子是命微子在成王时也今因伐纣之下即/连言封微子于宋伐武庚为商后者以封之于宋 …… (第 115a 页)
礼之作正在周公之世则分二南在周公之时周公
岂以圣人自居而贤人待召公乎此论甚当
弼鄘卫谱以殷馀民封康叔于卫疏书序曰 成王 既伐 …… (第 118a 页)
风之说夫王号犹在谁则降之耶
郑谱鄢蔽补丹依畴历华○畴郑语作㽥华郑语作莘
武公又作卿士疏郑人立公子仪○史记作公子婴
齐谱爽鸠氏之墟○(臣光型/)按汉书地理志曰 周成王
时薄姑氏与四国作 (第 119b 页)
成王 灭之以封师尚父颜师 (第 119b 页)
古注武王封太公于齐初未得爽鸠之地 成王 以益
之也
后五世哀公政衰疏子成公说立○史记作脱
又疏子庄公购立○世本作赎
魏谱在禹贡冀州雷首之 …… (第 120a 页)
恐未必然也朱子辨序谓七月是未居东时作谅哉
后 成王 迎之反之○迎之疑当作迎而观下疏作而字
可见
小大雅谱自文王至于文王有声○朱子云郑谱以此
为文武时 …… (第 124a 页)
当时未经夫子删定而荆楚文献不足犹为错乱不
足信也
又疏明时迈与般武王时也○范处义曰二诗当系
之 成王(臣浩/) 按韩诗薛君章句云叠应也 (第 125b 页)
成王 能 (第 125b 页)
奋舒文武之道而行之则天下无不动而应其政教
是韩诗以时迈为 成王 之诗范氏之说是也
鲁颂谱自后政衰疏子考公酋立○酋世本作就
又疏子幽公宰立○宰世本作圉
又疏是为魏 …… (第 126a 页)
(姓其地虞舜夏禹所都之域也在古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涉汾水)
唐蟋蟀诂训传第十音义(唐者 周成王 之母弟叔虞/所封也其地帝尧夏禹所)
(都之墟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大行恒山之西太原/大岳之野其南有晋水 …… (第 132a 页)
(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邭邑周公遭流言之难居东都思公)
(刘大王为豳公忧劳民事以此叙己志而作七月䲭/鸮之诗 成王 悟而迎之以致太平故太师述其诗为)
(豳国之/风焉)
小雅音义(从鹿鸣至菁菁者莪凡二十二篇皆正小雅 …… (第 133a 页)
(举周南即题关雎至于王者施教统有四海歌诗之/作非止一人篇数既多故以十篇编为一卷名之为)
(什/)
南有嘉鱼之什诂训传第十七音义(自此至菁菁者/莪六篇并亡篇)
(三是 成王 周公之小雅 (第 133b 页)
成王 有雅名公有/雅德二人恊佐以致太平故亦并为正也)
鸿雁之什诂训传第十八
节南山之什诂训传第十九音 …… (第 133b 页)
谷风之什诂训传第二十
甫田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一
鱼藻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二
大雅音义(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是文王武王 成王/ 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而推序天命上)
(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文王至灵/台八篇是文王之大 (第 134a 页)
雅下武文王有声二篇是武王)
(之大/雅)
文王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三
生民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四音义(自生民至卷阿八/篇 成王 周公之正) …… (第 134a 页)
荡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五
周颂音义(周颂三十一篇皆是周室太平德洽著成功/之乐歌也名之曰颂颂者诵也容也歌诵盛)
(德序太平之形容以此至美告/于神明皆 成王 周公时作也)
清庙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六
臣工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七
闵予小子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八
鲁颂 (第 134b 页)
音义(鲁者周公之子伯禽所封之国也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 成王 留之辅相而封伯禽焉其) …… (第 134b 页)
(封域在禹贡徐州蒙羽之野十七世至僖公当周惠/王襄王之时能尊伯禽之法外征淮夷内修德教国)
(人美之于是国卿季文子请周而使史克作颂四篇/夫子删诗录之者以周公有致太平之勋 成王 命鲁)
(郊祭用天子礼乐故取鲁/颂而同于王者之后焉)
駉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九音义(作駉之什者是随例 (第 135a 页)
(文武之政未必皆文武时作也故文/王大明之等检其文皆成王时作)及 成王 周公致
太平制礼作乐而有颂声兴焉盛之至也疏(正义曰/时 (第 13b 页)
成)
(王
成王 之诗皆并举周公为文制/礼作乐太平无为故与太平连言颂声之兴不皆在)
(制礼之后也故春官乐师职云及彻帅 …… (第 14a 页)
(功由彼风雅而就据成功之颂本而原之其颂乃由/此风雅而来故皆录之谓之诗之正经以道衰乃作)
(者名之为变此诗谓之为正此等正诗昔武王采得/之后乃 成王 即政之初于时国史自定其篇属之太)
(师以为常乐非孔子有去取也仪礼乡饮酒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入奏 …… (第 14a 页)
元子世之疏(正义曰周公封鲁召公封燕史记皆有/世家言之周语引常棣为周文公之诗)
(是周公谥曰文也公刘序云召康公戒 成王 是召公/谥曰康也閟宫云建尔元子乃命鲁公是元子世之)
(也燕世家云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公当厉王之时/则 …… (第 28b 页)
(一句非耳彼注云管国名叔字周公兄武王弟封于/管群弟蔡叔霍叔武王崩周公免丧欲居摄小人不)
(知天命而非之故流公将不利于孺子之言于京/师孺子谓 成王 也知管叔周公之兄者孟子文也)周
公避之居东都二年秋大熟未穫有雷电疾风之异
乃后 (第 31b 页)
成王 悦而迎之反而遂居摄疏(正义曰知者准/约金縢之文如)
(郑注金縢周公初出 (第 31b 页)
成王 年十三避居二 (第 31b 页)
成王 年/十四秋大熟遭雷 (第 31b 页)
成王 迎而反之 (第 31b 页)
成王 年十五) …… (第 31b 页)
(监及淮夷叛注云周公还摄政惧诛因开导淮夷与/俱叛居摄一年之时系之武王崩者其恶之初自崩)
(始也又书传曰使管叔蔡叔监禄父武王死 成王 幼/管蔡疑周公而流言奄君蒲姑谓禄父曰武王既死)
(矣 (第 32a 页)
成王 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百世之时也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奄君导之禄父遂与三监叛则)
(三监亦导之矣故左 (第 32a 页)
传曰/管蔡启商惎间王室是也)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庚复
伐三监疏(正义 (第 32a 页)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庚书序文也/彼注云黜殷命谓诛武庚是也既杀武庚)
(复伐三监为异时伐者以书序黜殷命伐管蔡 …… (第 32a 页)
(书传曰二年克殷注云/诛管蔡及禄父等也)更于此三国建诸侯以殷馀
民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疏(正义曰以未可建诸侯/故置三监今既伐三监)
(明于此建诸侯矣书序曰 成王 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馀民封康叔作康诰摄政二年伐管蔡四年建侯于)
(卫则伐管蔡封康叔异年而书序连言之者 …… (第 32b 页)
(后平王居洛邑亦谓洛邑为宗周祭统云即宫于/宗周谓洛邑也以洛邑为东都故谓镐京为西都)周
公摄政五年 成王 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
成谓之王城是为东都今河南是也疏(正义曰洛诰/云周公曰予)
(惟乙卯朝 …… (第 37a 页)
(处名曰王城今河南县是也则成周洛邑同年营矣/书传云周公摄政五年营成周则知此二邑皆五年)
(营之也 成王 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书序文/彼注云欲择土中建王国使召公在前视所居者王)
(与周公将自后往也武王 (第 37b 页)
已都镐京 成王 尚云在丰/者丰有文王庙将行就告之故召诰云王朝步自周)
(则至于丰注云于此从镐京行至于丰就告/文王庙 …… (第 37b 页)
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也疏(正义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
(成周亦书序文也地理志河南郡有洛/阳县周公迁殷顽民是为成周是也) 成王 居洛邑
迁殷顽民于成周复还归处西都疏(正义曰洛诰云/戊辰王在新邑) (第 37b 页)
(烝是 成王 居洛邑也书序云成周既成迁殷顽民注/云此皆士也周谓之顽民民无知之称是迁殷顽民)
(于成周也周本纪云太 (第 38a 页)
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其实不然武王营之 成王 使召公卜居之迁九)
(鼎焉而周复都丰镐/是 (第 38a 页)
成王 复还归西都)至于夷厉政教尤衰十一世幽
王嬖褒姒生伯服废申后太子宜咎奔申疏(正义曰/周本纪)
(云 …… (第 38a 页)
(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是王室之衰/始于懿王至于夷厉政教尤衰也十一世者以言武)
(王作邑因据武王数之周本纪云武王崩子 成王诵/ 立崩子康王钊立崩子昭王瑕立崩子穆王满立崩)
(子共王紧扈立崩子懿王艰立崩共王弟孝王辟方/立崩子夷王 …… (第 38a 页)
(采服其弼当卫服在三千里之内要服于周为蛮服/其弼当夷服在四千里之内荒服于周为镇服其弼)
(当蕃服在五千里之内王者礼法相变周服禹制故/郑解禹事而已周礼拟之 成王 周公封东至海南至)
(穆陵齐虽侯爵以大功同上公封也且齐武王时地/方百里未得薄姑至周公成王时薄姑氏与 (第 47a 页)
四国作)
(乱 成王 灭之以封师尚父是齐于 (第 47a 页)
成王 之世乃得薄/姑之地若然临淄薄姑非一邑也齐之所封在于临)
(淄而晏子云薄姑因之者以齐之封疆并得薄姑之 …… (第 47a 页)
(其人居齐地因号其所居之地为薄姑氏后与四国/作乱谓管蔡商奄则奄外更有薄姑非奄居之名而)
(尚书传云奄君薄姑故注云或/疑为薄姑齐地非奄君名也) 成王 用周公之法制 …… (第 47a 页)
(十二年左传楚灵主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又顾命云命仲桓南宫毛俾)
(爰齐侯吕伋以二千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 成王 之崩职掌虎贲又事康王明为王官也但未)
(知何官耳以大公为王官之伯丁公又在王朝故云/嗣位谓嗣王官之位 …… (第 48a 页)
(语注云未知六百里者晋与卫与则晋初六百里矣/而世家云百里者言古唐国之大耳非谓晋初惟方)
(百里/也) 成王 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
水至子燮改为晋侯疏(正义曰昭十五年左传称周/景王谓晋籍谈曰叔父唐 (第 52a 页)
叔)
(成王 之母弟也晋世家云 (第 52a 页)
成王 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言请择日立叔虞)
(第 52a 页)
(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于是封叔虞于唐是 (第 52a 页)
成王 封母弟于尧之故墟也)
(地名晋阳是也南有晋水地理志云唐有晋水叔虞/子燮为晋侯是燮以晋水改为晋侯盖时 …… (第 52a 页)
功以比序己志疏(正义曰此释作七月之意也以公/刘遭夏人之乱太王有戎狄之难)
(或出或入其居豳之时教民以蚕农为务使衣食充/足忧念民事有至苦之功由其积德爱民子孙卒 成)
(王 业周公既出居东都恐王业毁坏亦忧念民事庶/成周道其意与公刘太王之志同不得自言己身忧)
(国之心矣无以 …… (第 68a 页)
(此者以序云周公遭变故陈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言遭变是遭流言乃作也襄二十九年左)
(传季札见歌豳曰美哉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明/在东都作之也七月之诗非刺 成王 非 (第 68a 页)
成王 无故) …… (第 68a 页)
(居东二年此句说其作诗之意欲明七月之作在此/二年之中因尚书有二年之文故言之耳非谓居东)
(二年始作七月也何则序云周公遭变即作不应/坐度二年方始为诗七月之作当是初出之年也)后
成王 迎而反之摄政致太平其出入也一德不回纯 …… (第 68b 页)
似于公刘太王之所为太师大述其志主意于豳公
之事故别其诗以为豳国变风焉疏(正义曰金縢云/惟朕小子其新)
(逆是 成王 迎而反之代 (第 69a 页)
成王 治国政而致太平其出/居东都也其入摄王室也常守专一之德不有回邪)
(纯似公刘太王之所为也周公作诗之时 …… (第 69a 页)
(而以为豳国之变风焉此乃远论豳公为诸侯之政/周公陈之欲以比序己志不美王业之本不得入周)
(召之正风也又非刺美 成王 不得入 (第 69a 页)
成王 之正雅周/公王朝卿士不得专名一国进退既无所系因其上)
(陈豳公故为豳之变风若所陈本非豳事无由得系 …… (第 69a 页)
(各述时之善恶七月陈豳公之政东山以下主述周/公之德正是变诗美者故亦为之变风公刘亦陈豳)
(事不系豳者召康公陈公刘以戒 成王 犹召穆公陈/文王以伤大坏主者意为雅不得列为风也䲭鸮以)
(下不陈豳事亦系豳者以七月是周公之事既为豳 …… (第 69b 页)
(其近堪为雅使周公专有此善也此豳诗七篇七月/䲭鸮是出居时作其馀多在入摄政后郑以为周公)
(避居之初是武王崩后三年 成王 年十三也居东二/年罪人斯得 (第 70a 页)
成王 年十四也迎周公反而居摄 (第 70a 页)
成王)
( 年十五也七年致政 (第 70a 页)
成王 年二十一也彼金縢注云/文王十五生武王九十七而终终时武王八十三矣)
(于文王受命为七年后六年伐纣后二 (第 70a 页)
年有疾疾瘳/后二年崩崩时年九十三矣周公以武王崩后三年)
(出五年秋反而居摄四年作康诰五年作召诰七年/作洛诰伐纣至此十六年也作康诰时 成王 年十八)
(洛诰时年二十一也即政时年二十二也然 (第 70a 页)
成王/ 以文王终明年生也是郑辨武王崩及周公出入之)
(事知然者案大戴礼文王世子篇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 …… (第 70a 页)
(崩故知瘳后二年崩也知周公以武王崩后三年出/者礼君薨百官总已而听政于冢宰三年定四年左)
(传云周公为太宰以左王室周公既为太宰武王初/崩总摄王政自是常事管蔡不应流言 成王 不应致)
(疑明是三年丧卑周公不授王政故流言耳案周书/武王以十二月崩则崩后一年十二月期而练二年) …… (第 70b 页)
(不辟无以告我先王是周公于流言之年避位而出/是武王崩后三年也金縢又云周公居东二年罪人)
(斯得注云罪人周公之属与知摄者周公出皆奔二/年尽为 成王 所得言三年者并数出年是崩后四年)
(也又曰于后公乃为诗注云于二年后也上既言二/年又别言于后明是二年 …… (第 71a 页)
(居东二年武王崩后五年也金縢云秋大熟未穫之/下即云惟朕小子其新迎是周公即以其年反也周)
(公将摄出避流言今 成王 自新迎之明其反即居摄/武王崩后五年即是摄政之元年书传称周公摄政)
(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七年致政 (第 71a 页)
成王 言建侯卫/是封卫侯康诰论封卫之事是四年作康诰也召诰)
(论营洛邑成周之事是五年作召诰也洛诰论致政 (第 71a 页)
成王 之事是七年作洛诰也郑言作康诰 (第 71a 页)
成王 年) (第 71a 页)
(十八作洛诰时二十一然则 成王 以文王终明年生/所以知者书传略说云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孟)
(侯者于四方诸侯来朝迎于郊注云孟迎也案 (第 71b 页)
康诰/经云王若曰孟侯则封康叔之时 成王 年十八书传)
(言周公摄政四年建侯卫据孟侯之文知摄政四年 (第 71b 页)
成王 年十八又摄政七年 (第 71b 页)
成王 年二十一也逆而推)
(之则知 (第 71b 页)
成王 于摄政元年年十五周公出年年十三/武王崩年年十岁计文王崩后十年武王始崩自然)
(文王崩之明年生 (第 71b 页)
成王 也由此而验之故知 (第 71b 页)
成王 年/十三之时周公初出居东二年十四之时罪人斯得)
(十五年之时反而居摄也比谱言居东二年思公刘/太王以 …… (第 71b 页)
(诗之时为三年是周公居东三年成王十五年之时/作䲭鸮也伐柯序云刺朝廷之不知言刺朝廷则是)
(刺群臣不刺 成王 宜在雷雨大风之后启金縢之前/知者若在雷风之前则王与群臣悉皆未悟不得独)
(刺群臣若启金縢之后则群臣 (第 72a 页)
亦悟无所复刺故伐/柯笺云 成王 既得雷雨大风之变故迎周公而朝廷)
(群臣犹惑于管蔡之言不知周公之圣德疑于 (第 72a 页)
成王/ 迎之是以刺之是郑以伐柯为既得雷雨之后启金)
(縢之前作也九罭序与伐柯序同刺朝廷之不知首/章言王欲迎 …… (第 72a 页)
(是征时之事其作必是东山之前未知定是何年狼/跋序云美周公也美不失其圣经云公孙硕肤言周)
(公逊遁去位避成功也案书序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 成王 为左右周公致政之后留为太师是狼跋)
(之作在致政之后也计此七篇之作七月在先䲭鸮/次之今䲭鸮次于七月 …… (第 72b 页)
(年八十八矣九十三而崩以冬十二月其明年称元/年周公摄政遭流言作大诰而东征二年克殷杀管)
(蔡三年而归制礼作乐出入四年至六年而成七年/营洛邑作康皓召诰洛诰致政 成王 然则文王崩之) (第 73a 页)
(年 成王 已三岁武王八十而后有成王武王崩时 (第 73b 页)
成/王 巳十三周公摄政七年致政 (第 73b 页)
成王 年二十肃意所)
(以然者以家语武王崩时 (第 73b 页)
成王 年十三又古文尚书/武成篇云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方)
(夏惟九年大统未集孔安国据此文以为文 …… (第 73b 页)
(记云武王九十三而终是为伐纣后六年而崩也金/縢云武王既丧即云管蔡流言周公居束则是武王)
(崩之后管蔡即流言周公即东征也又书序云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 成王 将黜殷命作大诰言) …… (第 73b 页)
(年者王肃于彼注云或曰诗序三年而归此言居东/二年其错何也曰书言其罪人斯得之年诗言其归)
(之年也知营洛邑作康诰召诰皆在七年者以召诰/说营洛邑之事洛诰说致政 成王 治于新邑之事明)
(此二篇同是致政之年作也康诰经云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亦言洛邑之 (第 74a 页)
事明)
(与召诰同时故知三篇皆七年作也肃又云然则文/王崩之年 成王 已三岁致政时年二十所以知者以)
(周公居摄七年而致政明是二十成人故致之耳致/政之时 (第 74a 页)
成王 年二十逆而推之则摄政元年年十四) (第 74a 页)
(武王崩年年十三文王先武王十年而崩是文王崩/之年 成王 已三岁也由此而验之则武王崩之明年)
(第 74b 页)
(成王 年十四其言周公摄政管蔡流言周公东征之/作七月也所以作七月者王肃之意以为周公以公)
(刘太王能忧念民 …… (第 74b 页)
(此七月左传季札见歌豳曰其周公之东乎则至东/居乃作也居东三年既得管蔡乃作䲭鸮三年而归)
(大夫美之而作东山也大夫既美周公东归喜见天/下平定又追恶四国之破毁礼义追刺 成王 之不迎)
(周公而作破斧伐柯九罭也伐柯序云刺朝廷之不/知王肃云朝廷 (第 74b 页)
成王 也肃又云或曰东山既归之)
(诗而朝廷不知犹在下何曰同时之作破斧恶四国/而其辞曰周公东征四国是皇犹追 (第 74b 页)
而刺之所以极)
(美周公是肃意以破斧伐柯九罭作在东山之后故/编东山于前也狼跋美周公远则四国流言近则 成)
(王
(则王肃义耳未 …… (第 74b 页)
(雅正有文武成变有厉宣幽六王皆居在镐丰之地/故曰丰镐之时诗也知者文王有声云作邑于丰是)
(文王居丰也又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是武王居镐也太史公曰 成王 卜居洛邑定)
(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外传曰杜伯射宣王于镐鱼/藻序云王居镐京是幽王以上皆居镐也世本云懿 …… (第 75a 页)
(伐也言文王伐崇武王继之以伐纣也案大明文王/之诗而经陈武王之事文王有声武王之诗而经陈)
(文王之事其势正同而诗主相反者由作者之意殊/也文王经云王之荩臣无念尔祖以戒 成王 也大明)
(云笃生武王言武王之谥则二篇成王时作也绵云/文王蹶厥生思齐云文王之母皇矣云帝谓文王三) …… (第 77a 页)
者莪周公成王之时诗也疏(正义曰知大雅自生民/者以生民序云文武之)
(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明是文武后人见文武/功之所起故推以配天也文武后人唯周公 成王 耳)
(孝经云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故知生民为周/公 (第 79b 页)
成王 之诗生民既然至卷阿皆是可知知小雅自)
(南有嘉鱼者以六月序广陈小雅之废自华黍以上/皆言缺由庚以下不 (第 79b 页)
言缺明其诗异主也鱼丽之序)
(云文武华黍言与上同明以上武王诗由庚以下周/公 成王 诗也南有嘉鱼云太平蓼萧云泽及四海语)
(其时事为周公 (第 80a 页)
成王 明矣序者盖亦以其事著明故/不言其号谥焉由庚既为周公 (第 80a 页)
成王 之诗则南有嘉)
(鱼至菁菁者莪从可知也故云下及菁菁者莪皆周/公成王之时诗也以周公摄王事政统于 (第 80a 页)
成王 故并)
(举之也由庚在嘉鱼前矣不云自由庚者据见在而/言之郑所以不数亡者以毛公下由庚以就崇丘若) (第 80a 页)
(言自由庚则不包南有嘉鱼故不得言也既不得以/由庚为 成王 诗首则华黍不得为武王之末故上说)
(文武之诗不言至华黍也其此篇如此次者大雅之/次以后稷祖考之先文武 …… (第 80a 页)
(承太平之后因言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则神祗/祖考安乐之矣是传会其事以为篇次之意也推此)
(明其馀皆有次比之义既能持盈不失事可嘉美故/次假乐嘉 成王 也既嘉之又恐其怠慢故公刘洞酌)
(卷阿戒 (第 80b 页)
成王 也召公以 (第 80b 页)
成王 初涖政恐不留意于治/民之事故先言公刘厚于民以戒之既戒以民事欲)
(其忠信故次泂酌也既有忠信须求贤自 …… (第 80b 页)
(是用为天下之所歌乐故次菁菁者莪也其次如此/其作之时节则难明也生民云推后稷配天是周公)
(制礼之时则摄政六年后作也行苇云曾孙维主周/公摄政之时 成王 为孺子养老之事周公所为行苇)
(言 (第 81a 页)
成王 为主则在即政之后也既醉言太平凫鹥言/守成周公摄政三年则致太平既已太平则有成功)
(可守作必在摄政三 (第 81a 页)
年之后不可定指其时也假乐/嘉 成王 有显显令德官人安民则亦即政之后矣公)
(刘泂酌卷阿同是召公之戒公刘云 (第 81a 页)
成王 将涖政则/或在行苇假乐之前也既醉凫鹥指论太平守成亦)
(不废在生民之前也大雅之作既有先后则小雅亦 (第 81a 页)
当然也小雅之中皆无 成王 之言又无即政之事其)
(作多在摄政之时不可定其年月也襄二十九年左/传为吴季札歌小雅服虔云自鹿鸣至菁 …… (第 81a 页)
(文武修小政定大乱致太平乐且有仪是为正小雅/皇甫谧亦云诗人歌武王之德今小雅自鱼丽至菁)
(菁者莪七篇是也则服虔与皇甫谧以小雅无 成王/ 之诗也左传又曰为之歌大雅服虔云陈文王之德)
(武王之功自文王以下至凫鹥是为正大雅则服虔/又以生民行 …… (第 81b 页)
(未几而崩不得有天下太平泽及四海之事蓼萧既/醉之章皆言太平之事安得为武王诗乎即小雅皆)
(武王之诗六月之序何当废缺异文也生民推后稷/配天行苇曾孙维主书传配天皆谓周公之诗曾孙)
(皆斥 成王 不得为武王诗矣华黍由庚本相连比毛/氏分序置其篇端使华黍就上由庚退下则毛意亦)
(以由庚以下为 (第 81b 页)
成王 之诗也不然亡诗六篇自可聚/在一处何须分之也服虔之误违诗之文失毛之旨)
(故郑所以/不然也)传曰文王 …… (第 81b 页)
(元舅之申伯赐一朝觐之韩侯哉此类多/矣略举一二足明不以善恶之大小矣)问者曰常
棣闵管蔡之失道何故列于文王之诗曰闵之闵之
者闵其失兄弟相承顺之道至于被诛若在 成王 周
公之诗则是彰其罪非闵之故为隐推而上之因文
王有亲兄弟之义疏(正义曰此郑自问而释之也周/公虽内 (第 92a 页)
伤管蔡之不睦而作亲)
(兄弟之诗外若自然须亲不欲显管蔡之有罪缘周/公此志有隐忍之情若在 成王 诗中则学者之知由) …… (第 92a 页)
(据王室言之为功成治定王功既成德流兆庶下民/歌其德泽即是颂声作矣然周自文王受命武王伐)
(纣虽屡有丰年未为德治及 成王 嗣立周公摄政修/文武之德定武王之烈干戈既息嘉瑞毕臻然后为)
(太平德治也书叙既黜殷命之后云唐叔得禾 …… (第 95b 页)
(和明颂声乃作可知故总云其作之时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也史传群书称成康之间四十馀年)
(刑措不用则 成王 终世太平正言即位之初者以即/位之初礼乐新定其咏父祖之功业述时世之和乐)
(宏勋盛事已尽之矣以后无以 …… (第 96a 页)
(不同所遇异时故号有帝王为优劣之称若乃至诚/尽物前圣后圣其归一也故中庸说孔子之德亦云)
(无不覆焘无不持载明圣人之道同也噫嘻 成王 既/昭假尔书传说越裳之译曰久矣天之无烈风淫雨)
(中候擿维戒云曰若稽古周公旦钦惟皇天顺践祚/即摄七 …… (第 97a 页)
(德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之事也言颂声者诗各有声/故公羊传曰什一而税颂声作是也此颂声由其时)
(之君德洽于民而作则颂声系于所兴之君不系于/所歌之主故周颂三十一篇左方中皆以为周公 成)
(王 之颂也以其虽咏往事显祖业昭文德述武功皆/令歌颂述之以美今时不为祖父之颂矣但祖父之)
(功由此以显显 (第 97b 页)
其父祖之功所以颂子孙也故时迈/之等尽为武王之事要归颂声于周公 成王 也若然)
(清庙祀文王执竞祀武王非文王之颂而那祀成汤/烈祖祀中宗玄鸟祀高宗即为所祀之王颂者颂既) (第 97b 页)
(治平而兴文武虽有盛德时未太平不可为颂 成王/ 致太平乃有颂虽祀文王武王皆歌当时成功告其)
(父祖之神明故周颂祀文王武王者皆非文武之颂/也若殷之三 (第 97b 页)
王既中兴受命本皆太平明生时自有)
(颂声但商书残阙无以言焉今死而作颂故系于所/歌之王因此而谈不废 成王 崩后亦有追颂或本不) …… (第 97b 页)
(摄政六年而六服咸在以为年端则成王即位后十/年乃巡狩是为摄政至成王之初无巡守也明时迈)
(与般武王时也此四篇皆武王时事也闵予小子访/落敬之三篇序云嗣王经称小子是 成王 除丧嗣位)
(未改丧中之称摄政之前事也有客微子来见祖庙/笺云 (第 98b 页)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代殷后既受命)
(来朝而见命尚书叙微子之命在诛管蔡之前则微/子来见摄政二年之事 (第 98b 页)
也凡此八篇事皆在太平之)
(前也雍禘太祖以鲁礼言之武王以 成王 年十岁十/二月崩 (第 98b 页)
成王 年十三祫于武王之庙年十四禘于)
(群庙乃年十七摄政三年而祫至五年而禘雍于周/礼彻而歌之则事在摄政六 (第 98b 页)
年之前而摄政五年及)
(成王 十四时俱有禘检其篇中二者无以可明而雍/笺云得天下之欢心以五年之事也维天之命太平)
(告文王笺云告太 …… (第 99a 页)
(作之故曰既备乃奏肃雍和鸣亦为六年时事也朝/明堂之时诸侯及二王之后皆未去故云我客戾止)
(永观厥成以此考之若相符合也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则大武之乐当奏之矣而酌笺云归政 成王)
( 乃后祭于宗庙而奏之者以周公之作礼乐王为 (第 99b 页)
成/王 故据 (第 99b 页)
成王 而言之不言摄政之时已奏大武则武)
(诗之作其时未可明也载见笺云诸侯始见君王谓/见 (第 99b 页)
成王 也小毖曰予其惩而笺云我其创艾于往时)
(矣皆成王即位之初也烈文 (第 99b 页)
成王 即政检文王除武/王之丧周公未摄之时与周公致政之后二者皆为)
(即政若除丧之时事宜与闵予同时而闵予三 (第 99b 页)
篇与/群臣谋事称未堪家多难有求贤自退之志今烈文)
(之篇申敕诸侯卿士以赏罚为己任亦宜为归政之/后成王即位之初也故服虔注左传亦云烈文 成王)
( 初即洛邑诸侯助祭之乐歌是也其维清叙皆得为/武王之事但叙云奏者容周公成王时所奏述其事)
(而为颂故不 …… (第 100a 页)
(颂声乃作则颂自民之歌谣而外传引思文时迈皆/言周文公之颂所以周公之时还得自颂者以周公)
(摄政归功 成王 歌其先人之功事由不涉于已故得/自为风雅此篇既有义理颂亦当有也武王之事不)
(为颂首不以事之先后必为 …… (第 100b 页)
(圆丘方泽所配非周之祖不可歌之以美周德五方/之帝与六宗同于天神所配之人不异于思文与我)
(将诗人不为之颂所以今皆无也毛氏之义传训不/具王肃准䲭鸮之传而为之说则周公摄政 成王 之)
(事年毛意或如王肃言也维天之命传曰 (第 105b 页)
成王 能厚/行之为 (第 105b 页)
成王 即政之后事也 (第 105b 页)
成王 年十四周公摄政)
(为元年摄政三年春朝庙闵予小子之篇是也有客/亦周公东征三年之后来而始封宜摄政四年 …… (第 105b 页)
(作库高显故登以望气然则大庭之居在/于鲁城内于其处作库非大庭氏所作也)在周公归
政 成王 封其元子伯禽于鲁疏(正义曰洛诰言七年/冬周公致政成王时)
(事其经云丞祭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命 (第 106b 页)
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注云谓将封伯禽也又閟)
(宫云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是周公归政 成/王 封其元子伯禽之事也史记鲁世家云武王既克)
(殷封周公旦于少皞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于是卒相 (第 106b 页)
成王 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然则)
(周公于武王之时已受鲁封但身不之鲁使伯禽就/国至归政之后 (第 106b 页)
成王 乃大启土宇合地方七百里鲁)
(之封疆于是始定/故据后定言之)其封域在禹贡徐州大野蒙羽之
野疏(正 …… (第 106b 页)
(坏者讥其不恭明修造缮治者于事为善申说僖公/之复旧制作新庙为可颂之事故引太室坏而反以)
(證之公羊榖梁皆以太室为世室谓伯禽之庙服/杜皆以为太庙之室郑无所说盖与左氏义同也)初
成王 以周公有太平制典法之勋命鲁郊祭天三望
如天子之礼故孔子录其诗之颂同于王者之后疏
(正义曰明堂 (第 110a 页)
位云武王崩 成王 幼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
(致政于 (第 110a 页)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是以鲁君孟春乘大辂载弧韣)
(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 (第 110a 页)
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是 成王 命鲁之郊天也春秋每云不郊犹三望)
(是鲁郊祭天而因祭三望也郑以三望为河海岱是/鲁之境内山川也祭其 …… (第 110a 页)
(纣继公子禄父史记卫世家云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以奉其先祀是武王初杀)
(纣以武庚为商后也至周公摄政武庚叛而诛之乃/命微子代武庚为商后书序云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
(庚命微子是命微子在成王时也今因伐纣之下即/连言封微子于宋伐武庚为商后者以封之于宋 …… (第 115a 页)
礼之作正在周公之世则分二南在周公之时周公
岂以圣人自居而贤人待召公乎此论甚当
弼鄘卫谱以殷馀民封康叔于卫疏书序曰 成王 既伐 …… (第 118a 页)
风之说夫王号犹在谁则降之耶
郑谱鄢蔽补丹依畴历华○畴郑语作㽥华郑语作莘
武公又作卿士疏郑人立公子仪○史记作公子婴
齐谱爽鸠氏之墟○(臣光型/)按汉书地理志曰 周成王
时薄姑氏与四国作 (第 119b 页)
成王 灭之以封师尚父颜师 (第 119b 页)
古注武王封太公于齐初未得爽鸠之地 成王 以益
之也
后五世哀公政衰疏子成公说立○史记作脱
又疏子庄公购立○世本作赎
魏谱在禹贡冀州雷首之 …… (第 120a 页)
恐未必然也朱子辨序谓七月是未居东时作谅哉
后 成王 迎之反之○迎之疑当作迎而观下疏作而字
可见
小大雅谱自文王至于文王有声○朱子云郑谱以此
为文武时 …… (第 124a 页)
当时未经夫子删定而荆楚文献不足犹为错乱不
足信也
又疏明时迈与般武王时也○范处义曰二诗当系
之 成王(臣浩/) 按韩诗薛君章句云叠应也 (第 125b 页)
成王 能 (第 125b 页)
奋舒文武之道而行之则天下无不动而应其政教
是韩诗以时迈为 成王 之诗范氏之说是也
鲁颂谱自后政衰疏子考公酋立○酋世本作就
又疏子幽公宰立○宰世本作圉
又疏是为魏 …… (第 126a 页)
(姓其地虞舜夏禹所都之域也在古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涉汾水)
唐蟋蟀诂训传第十音义(唐者 周成王 之母弟叔虞/所封也其地帝尧夏禹所)
(都之墟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大行恒山之西太原/大岳之野其南有晋水 …… (第 132a 页)
(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邭邑周公遭流言之难居东都思公)
(刘大王为豳公忧劳民事以此叙己志而作七月䲭/鸮之诗 成王 悟而迎之以致太平故太师述其诗为)
(豳国之/风焉)
小雅音义(从鹿鸣至菁菁者莪凡二十二篇皆正小雅 …… (第 133a 页)
(举周南即题关雎至于王者施教统有四海歌诗之/作非止一人篇数既多故以十篇编为一卷名之为)
(什/)
南有嘉鱼之什诂训传第十七音义(自此至菁菁者/莪六篇并亡篇)
(三是 成王 周公之小雅 (第 133b 页)
成王 有雅名公有/雅德二人恊佐以致太平故亦并为正也)
鸿雁之什诂训传第十八
节南山之什诂训传第十九音 …… (第 133b 页)
谷风之什诂训传第二十
甫田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一
鱼藻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二
大雅音义(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是文王武王 成王/ 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而推序天命上)
(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文王至灵/台八篇是文王之大 (第 134a 页)
雅下武文王有声二篇是武王)
(之大/雅)
文王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三
生民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四音义(自生民至卷阿八/篇 成王 周公之正) …… (第 134a 页)
荡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五
周颂音义(周颂三十一篇皆是周室太平德洽著成功/之乐歌也名之曰颂颂者诵也容也歌诵盛)
(德序太平之形容以此至美告/于神明皆 成王 周公时作也)
清庙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六
臣工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七
闵予小子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八
鲁颂 (第 134b 页)
音义(鲁者周公之子伯禽所封之国也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 成王 留之辅相而封伯禽焉其) …… (第 134b 页)
(封域在禹贡徐州蒙羽之野十七世至僖公当周惠/王襄王之时能尊伯禽之法外征淮夷内修德教国)
(人美之于是国卿季文子请周而使史克作颂四篇/夫子删诗录之者以周公有致太平之勋 成王 命鲁)
(郊祭用天子礼乐故取鲁/颂而同于王者之后焉)
駉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九音义(作駉之什者是随例 (第 135a 页)
来毖殷乃命宁即云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文王骍)
(牛一武王骍牛一则乃命宁兼文武矣故注云周公谓/文王为宁王 成王 亦谓武王为宁王此一召二人兼之)
(武王亦受命故亦称宁王/理亦得称平王但无文耳)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 (第 51b 页)
(牛一武王骍牛一则乃命宁兼文武矣故注云周公谓/文王为宁王 成王 亦谓武王为宁王此一召二人兼之)
(武王亦受命故亦称宁王/理亦得称平王但无文耳)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 (第 51b 页)
(也流谓水流造作虚语使人传之如水之流然故谓/之流言彼注云管国名叔字封于管群弟蔡叔霍叔)
(武王崩周公免丧服意欲摄政小人不知天命而非/之故流公将不利于孺子之言于京师孺子 成王 也)
(我今不避孺子而去我先王以谦让为德我反有欲/位之谤无以告我先王言愧无辞也居东者出处东)
( …… (第 2a 页)
知国君于)
(大学党正饮酒为正齿位/知国君饮酒亦正齿位也)
七月八章章十一句
序鸱鸮周公救乱也 成王 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
以遗王名之曰鸱鸮焉笺未知周公之志者未知其
欲摄政之意音义(䲭尺之反鸮于娇反 …… (第 27a 页)
疏(正义曰此䲭鸮诗者周公所以救乱也毛以为武/王既崩周公摄政管蔡流言以毁周公又导武庚)
(与淮夷叛而作乱将危周室周公东征而灭之以救/周室之乱也于是之时 成王 仍惑管蔡之言未知周)
(公之志疑其将篡心益不悦故公乃作诗言不得不/诛管蔡之意以贻 (第 27b 页)
成王 名之曰鸱鸮焉经四章皆言)
(不得不诛管蔡之意郑以为武王崩后三年周公将/欲摄政管蔡流言周公乃避之出居 (第 27b 页)
于东都周公之)
(属党与知将摄政者见公之出亦皆奔亡至明年乃/为 成王 所得此臣无罪而 (第 27b 页)
成王 罪之罚杀无辜是为)
(国之乱政故周公作诗救止 (第 27b 页)
成王 之乱于时 (第 27b 页)
成王 未/知周公有摄政成周道之志多罪其属党故公乃为)
(诗言诸臣先祖有功不宜诛绝之意以怡悦王心名/之曰鸱 …… (第 27b 页)
(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䲭)
(鸮注云非人周公之属党与知居摄者周公出皆奔/今二年尽为 成王 所得怡悦也周公伤其属党无罪)
(将死恐其刑滥又破其家而不敢正言故作鸱鸮之/诗以贻王今豳风䲭鸮也郑读 …… (第 28a 页)
(诗为诛管蔡则罪人斯得谓得管蔡也周公居东为/出征我之不辟欲以法诛管蔡既诛管蔡然后作诗)
(不得复名为贻悦王心当训贻为遗谓作此诗遗 成/王 也公刘序云而献是诗此云遗者献者臣奉于尊)
(之辞遗者流传致达之称彼召公作诗奉以戒 (第 28a 页)
成王/ 此周公自述己意欲使遗传至王非奉献之故与彼)
(异/也) (第 28a 页)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传兴也鸱鸮鸋鴂也无
能毁我室者攻坚之故也宁亡二子不可以毁我周室
笺云重言鸱鸮者将述其意之所欲言丁宁之也室犹
巢也鸱鸮言已取我子者幸无毁我巢我巢积日累功
作之甚苦故爱惜之也时周公竟武王之丧欲摄政成
周道致太平之功管叔蔡叔等流言云公将不利于孺
子 成王 不知其意而多罪其属党兴者喻此诸臣乃世
臣之子孙其父祖以勤劳有此官位土地今若诛杀之 (第 28b 页)
无绝其官位夺其土地王意欲诮公此之由然恩斯勤
斯鬻子之闵斯传恩爱鬻稚闵病也稚子 成王 也笺云
鸱鸮之意殷勤于此稚子当哀闵之此取鸱鸮子者言
稚子也以喻诸臣之先臣亦殷勤于此 (第 29a 页)
成王 亦宜哀闵
之音义(鸋乃丁反郭音宁鴂音决鸋鴂似黄雀而小俗/呼之巧妇重直用反太平音泰[孑*(焉-正+?) …… (第 29a 页)
稷以来世脩德教有此王基笃厚坚固故也又/言管蔡罪重不得不诛之意周公言已甚爱此甚惜此)
(二子但为我稚子 成王 之病以此之故不得不诛之也/郑以为 (第 29b 页)
成王 将诛周公之属臣周公为之诗言鸱鸮之)
(意如何乎言人既取我子幸无毁我室以其积日累功/作此甚苦故爱惜之不 (第 29b 页)
欲见其毁损以喻 成王 若诛此)
(诸臣幸无绝其官位夺其土地以其祖父勤劳乃得有/此故爱惜之不欲见其绝夺又言当此幼稚之子来取) (第 29b 页)
(我子之时其鸱鸮之意殷勤于此稚子稚子当哀闵之/不欲毁其巢以喻言属臣之先臣亦殷勤于此 成王 (第 29b 页)
成)
(王 亦宜哀闵之不欲绝其官位土地此周公之意实请/属臣之身但不敢正言其事故以官位土地为辞耳闵)
(下斯字笺传 …… (第 29b 页)
而放蔡叔故言宁亡二子笺正义曰人居谓之室鸟居)
(谓之巢故云室犹巢也周公竟武王之丧谓崩后三年/除丧服也 成王 不知其意多罪其属党即金縢云罪人)
(斯得是也此实无罪谓之罪人者金縢注云谓之罪人/史书 (第 30a 页)
成王 意也罪其属党言将罪之笺又言若诛杀之)
(明时实未加罪也以兴为取象鸱鸮之子宜喻属臣之/身故以室喻官位土 …… (第 30a 页)
名之曰鸱鸮之下云)
(王亦未敢诮公是有诮公之意但未敢言耳故云王意/欲诮公此之由然其言由此诗也金縢注云 成王 非周)
(公意未解今又为罪人言欲让之推其恩亲故未敢是/欲诮公之意作此诗欲以怡悦王心致使王意欲诮公) …… (第 30a 页)
(乃是更益王忿而言以怡王者 成王 谓公将篡故罪其/属臣公若实有篡心不敢为臣咨请今作诗与王言其)
(属臣无罪则知公不为害事亦可明未悟故欲 (第 30b 页)
诮公既/悟自当喜悦冀王之悟故作此诗是公意欲以怡悦王)
(也王肃云案经传内外周公之党具存 成王 无所诛杀/横造此言其非一也设有所诛不救其无罪之死而请)
(其官位土地缓其大而急其细其非二也设已有诛不 …… (第 30b 页)
以恩为爱释言云鬻稚也郭璞曰鞠一作毓是鬻为稚)
(也闵病释詀文言鬻子之病则谓管蔡作乱病此鬻子/故知鬻子 成王 也王肃云勤惜也周公非不爱惜此二) …… (第 30b 页)
(子以其病此 成王 则传意亦当以勤为惜笺正义曰笺/亦以此经为兴恩之言殷也以鸱鸮之意殷勤于稚子)
(喻诸臣之先臣亦殷勤于 (第 31a 页)
成王 假言鸱鸮之意爱惜巢/室亦假言诸臣之先臣爱惜土地皆假为之辞非实有)
(言也笺云言取鸱鸮子者惜稚子也则稚 (第 31a 页)
子为巢下之/民金縢注云鬻子斥 成王 斥者经解喻尊犹言昊大斥)
(王/也)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传迨及彻剥也桑
土桑根也笺云绸缪犹 …… (第 31a 页)
(意欲恚怒之以喻诸臣之先臣甚惜此官位土地汝 成/王 意何得绝我官位夺我土地乎不欲见其绝夺意欲)
(怨恨之言鸱鸮之惜室巢犹先臣之惜官位土地鸱鸮/欲恚怒巢下 (第 32a 页)
之人喻先臣亦有恨于 成王 王勿得诛绝)
(之也传正义曰迨及释言文彻即剥脱之义故为剥也/取彼桑土用为鸟巢明是桑根在土剥取其皮故知 …… (第 32a 页)
道危也风两喻 成王 也音哓哓然恐惧告愬之意音义
(谯字或作燋同在消反翛素彫反注同杀色界反又/所列反下同翘祈消反漂匹遥反哓 …… (第 34a 页)
以所托枝条弱故予室今翘翘然而危又为风雨之)
(所漂摇此巢将毁予是以维音之哓哓然而恐惧以喻/王业虽成今 成王 幼弱而为凶人所振荡周室将毁故)
(周公言己亦哓哓然而危惧由管蔡作乱使忧惧若此/故不得不诛之意也郑杀敝 (第 34a 页)
尽同但所喻者别喻属臣)
(勤劳有此官位土地今子孙不肖使我家道危也又为 成王 所漂摇将诛绝之我先臣是以恐惧而告急也予)
(维音哓哓哓哓喻告诉之意也传正义曰谯谯杀消消/敝者此无正文 …… (第 34a 页)
三章言其室家之望女也四章乐男女之得及时也
君子之于人序其情而闵其劳所以说也说以使民
民忘其死其唯东山乎笺 成王 既得金縢之书亲迎 …… (第 34b 页)
(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迎注云新迎改先/时之心更自新以迎周公于东征之归尊任之言自)
(新而迎明是 成王 亲迎之书序云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 (第 36a 页)
成王 将黜殷命作大诰注云三监管叔)
(蔡叔霍叔三人为武庚监于殷国者也前流言于国/公将不利于 (第 36a 页)
成王 周公还摄政惧诛因遂其恶开导)
(淮夷与之俱叛此以居摄二年之时系之武王崩者/其恶之初自崩始也是三监淮 …… (第 36a 页)
(也摄政元年即东征至三年而归耳书序注云其摄/二年时者谓叛时在二年非三年始东征也时实周)
(公独行言相成王者彼注云诛之者周公意也而言/相成王者自迎周公而来蔽已解矣意以 成王 蔽解)
(故言 (第 36a 页)
成王 耳非与 (第 36a 页)
成王 俱来也破斧云周公东征/四国是皇传曰四国管蔡商奄也此不言商奄者据)
(书序之成文耳此序独分别章意者周 …… (第 36a 页)
(作主美周公故先言美周公也笺正义曰案金縢流/言者管叔及其群弟耳今并言恶四国流言毁周公)
(者书传曰武王杀纣继公子禄父及管蔡流言奄君/薄姑为禄父曰武王已死 成王 幼周公见疑矣此百)
(世之时也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管蔡流言商/奄即叛是同毁周公故并言之地理志云成 …… (第 44a 页)
(也/)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传隋銎曰斧斧斨民之用也礼义
国家之用也笺云四国流言既破毁我周公又损伤我 成王 以此二者为大罪周公东征四国是皇传四国管 …… (第 44a 页)
(伤我 成王 此二者亦是为大罪故周公东征之馀同传/正义曰如传此言则以破缺斧斨喻四国破毁恺义故)
(王肃云今四国乃尽 …… (第 45a 页)
意或然也笺正/义曰笺以此诗美周公恶四国则是恶毁周公耳不宜)
(远言其人破毁礼义故易传以为破毁周公损伤 成王/ 孙毓云周公不失其圣 (第 45a 页)
成王 本为贤君四国叛逆安能)
(破周公损 (第 45a 页)
成王 乎斯不然矣当管蔡流言之后商奄叛/逆之初王与周公莫之相信于是周室迫近危亡其为)
(毁损莫此之大何谓不能 …… (第 45a 页)
毁损自可不须/征之诛此四国复何为也且诗人疾其恶心故言缺破)
(岂待杀害王身然后为损伤也传正义曰书序云 成王/ 既黜殷 (第 45a 页)
成王 既伐淮夷遂践奄皆东征时事故四国) …… (第 45a 页)
(是管蔡商奄知不数淮夷者以淮夷是淮水之上东方/之夷耳此言四国谓诸夏之国故知不数之也书序皆)
(云 成王 伐之此言周公东征者郑于书序注凡此伐诸/叛国皆周公谋之 (第 45b 页)
成王 临事乃往事毕则归后至时复)
(行然郑意以为伐时 (第 45b 页)
成王 在焉故称 (第 45b 页)
成王 郑以为周公/避居东都 (第 45b 页)
成王 迎而反之摄政然后东征于时 (第 45b 页)
成王 已)
(信周公故可每事一往毛无避居之义则东征之时成/王犹有疑心不亲诣周公而书序言 (第 45b 页)
成王 者以周公摄)
(政耳 (第 45b 页)
成王 则为主君统臣功故言 (第 45b 页)
成王 此则专美周公/㨿论实事故言周公东征也释言云皇匡正也传以皇)
(为匡笺又转为正笺正义曰此四国之君据书传 (第 45b 页)
禄父/管叔皆见杀蔡叔以车七乘徒七十人止言徒之多少)
(不知放之何处书序云 成王 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薄姑/注云践读曰剪剪灭也奄既灭矣其君佞人不可复故)
(欲徙之于齐地使服于大国是奄君迁 …… (第 45b 页)
是遒得为敛言/四国之民于是敛聚不流散也)
破斧三章章六句
序伐柯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笺 成王
既得雷雨大风之变欲迎周公而朝廷群臣犹惑于
管蔡之言不知周公之圣德疑于王迎之礼是以刺
之音义(柯古 (第 46b 页)
何反朝直遥/反注及下篇同)疏(正义曰作伐柯诗者美/周公也毛以为周公摄)
(政东征四国既定仍在东土已作鸱鸮之后未得雷/风之前群臣皆知周公有成就周道之志而 成王 犹) (第 46b 页)
(未知之故周大夫作诗美周公以刺朝廷之不知即/经二章皆刺 成王 不知周公之辞郑以为周公避居)
(东都三年之秋得雷风之后启金縢之前王意稍悟/欲迎周公而朝廷大夫犹有不 …… (第 47a 页)
(若启金縢之后则群臣尽悟无所可刺故知是既得/雷雨大风之变欲迎周公而朝廷犹有疑志所以刺)
(之也论语云其在朝廷祭义言孝悌达于朝廷皆斥/君朝谓之朝廷则知此言朝廷亦是 成王 之朝所刺)
(必有其人故知刺朝廷群臣之中有不知周公之圣/者也毛氏虽不注序推鸱鸮之传必无避居之事周) (第 47a 页)
(公初即摄政群臣无有不知必不得同郑刺群臣也/群臣皆信周公唯有 成王 疑耳狼跋序云近则王不) (第 47a 页)
(知此刺朝廷不知当亦刺 成王 不知王肃云朝廷斥 (第 47b 页)
成王 孙毓云疑周公者 (第 47b 页)
成王 也明周公者群臣也书)
(曰史与百执事对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二公下至/百执事皆明周公如此复谁刺乎且夫朝 (第 47b 页)
延人君所)
(专未有称群臣为朝延者汉魏称人主或云国家或/言朝廷古今同也曷以不言刺 成王 刺 (第 47b 页)
成王 当在雅)
(此诗主美周公故在豳风是以略言刺朝廷传意或/然虽 (第 47b 页)
成王 与笺意异其所刺者亦在作鸱鸮之后)
(得雷风之前何则作鸱鸮之时周公亲自喻王王犹/不悟大夫故应刺之若得 …… (第 47b 页)
(大夫不当刺王明所刺亦在雷风之前王肃以为/既作东山又追作此诗以刺王不知毛意然否)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传柯斧柄也礼义者亦治国之柄
笺云克能也伐柯之道唯斧乃能之此以类求其类也
以喻 成王 欲迎周公当使贤者先往娶妻如何匪媒不
得传媒所以用礼也治国不能用礼则不安笺云媒者
能通二姓之言定人室家 …… (第 48a 页)
曰/笺以媒者通传二姓之言劝迎周公而以媒为喻故易)
(传言当使晓王与周公之意者先往孙毓云周公之思/归患 成王 之未悟耳王出郊而天雨反风禾则尽起精)
(诚感天而况于人乎何须贤者之先往也周公至圣见/能未形非如雠敌尚 …… (第 49a 页)
(亦作罭/于逼反)疏(正义曰作九罭诗者美周公也周大夫以/刺朝延之不知也此序与伐柯尽同则毛)
(亦以为刺 成王 也周公既摄政而东征至三年罪人/尽得但 (第 51a 页)
成王 惑于流言不悦周公所为周公且止东)
(方以待 (第 51a 页)
成王 之召 (第 51a 页)
成王 未悟不欲迎之故周大夫作/此诗以刺王经四章皆言周公不宜在东是刺王之)
(事郑以为周公避居东都三年 (第 51a 页)
成王 既得雷雨大风/之变欲迎周公而朝臣群臣犹有惑于管蔡之言不)
(知周公之志者及启金縢之书成王亲迎周公反 …… (第 51a 页)
(无容不知序云美周公者则四章皆是/也其言刺朝廷之不知者唯首章耳)
九罭之鱼鳟鲂传兴也九罭緵罟小鱼之网也鳟鲂大
鱼也笺云设九罭之罟乃后得鳟鲂之鱼言取物各有
器也兴者喻王欲迎周公之来当有其礼我觏之子衮
衣绣裳传所以见周公也衮衣卷龙也笺云王迎周公
当以上公之服往见之音义(鳟才损反沈又音撰鲂音/房緵子弄反又子公反字)
(又作总罟音古今江南呼緵罟为百囊网也衮古本反/六冕之第二者也画为九章天子画升龙于衣上公但)
(画降龙字或作卷/音同卷卷冕反)疏(正义曰毛以为九罭之中鱼乃是/鳟也鲂也鳟鲂是大鱼处九罭之)
(小网非其宜以兴周公是圣人处东方之小邑亦非其/宜王何以不早迎之乎我 成王 若见是子周公当以衮)
(衣绣裳往见之刺王不知欲使王重礼见之郑以为设/九罭之网得鳟鲂之鱼言取物各有其器 …… (第 51b 页)
(鸟不宜与凫鹥之属飞而循渚以喻周公圣人不宜与/凡人之辈共处东都及 成王 既悟亲迎周公而东都之)
(人欲周公即留于此故晓之曰公西归若无所居则可/于汝之所诚处耳今公归则复位汝不 …… (第 53a 页)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传无与公归之道也笺
云是是东都也东都之人欲周公留之为君故云是以
有衮衣谓 成王 所赍来衮衣愿其封周公于此以衮衣 …… (第 53b 页)
即封周公于此无以我公西归兮)
(若以公归我则思之王无使我思公而心悲兮传正义/曰周公在东都必待王迎乃归 成王 未肯迎之故无与)
(我公归之道谓 (第 54a 页)
成王 不与归也笺正义曰笺以为王欲/迎周公而群臣或有不知周公之志者故刺之虽臣不)
(知而王必迎公不得言无与公 …… (第 54a 页)
(往见之于时 成王 实以上公服往故东都之人即愿以/此衣封周公也东都之人言已将悲故知是心悲念公)
(也传以为刺王不知则心悲 …… (第 54b 页)
序狼跋美周公也周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
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笺不失其圣者闻流
言不惑王不知不怨终立其志成周之王功致大平
复 成王 之位又为之大师终始无愆圣德著焉音义 …… (第 54b 页)
疏(正义曰作狼跋诗者美周公也毛以为周公摄政/之时其远则四国流言谤毁周公言将不利于孺)
(子其近则 成王 不知其心谓周公实欲篡夺己位周/公进退有难如此卒诛除四国成就周道使天下大)
(平而圣德著明故周大夫作 …… (第 55a 页)
(圣者本其美周公之意耳于经无所当也郑以周公/将摄政时远则四国流言而周公不惑不息摄政之)
(心近则 成王 不知而周公不怨不生忿怼之意卒得/遂其心志成就周道是进有难也及致政 (第 55a 页)
成王 之后)
(欲老而自 (第 55a 页)
成王 又留为太师令辅弼左右是退有/难也如此进退有难而圣德著明终无愆过故周大)
(夫美其不失其圣也经二章皆 …… (第 55a 页)
(硕肤则是逊位之后故以流言与王不知为进有难/也既逊而留为太师是退有难也以此二者皆达周)
(公之志是故俱名为难进退有难而终始无愆所以/美其不失其圣也毛不注序必知异于郑者传以公)
(孙为 成王 此此经所陈无周公逊位之事不得以留/为太师当退有难也传言进退有难须两事充之明)
(四国流言为进有难王 (第 55b 页)
不知为退有难/能诛除四国摄政成功正是不失圣也)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传兴也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
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进退有难然而不失其猛笺云
兴者喻周公进则躐其胡犹始欲摄政四国流言辟之
而居东都也退则跲其尾谓后复 成王 之位而老 (第 56a 页)
成王
又留之其如是圣德无玷缺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传公
孙 (第 56a 页)
成王 也豳公之孙也硕大肤美也赤舄人君之盛屦
也几几絇貌笺云公周公也孙读当如公孙于齐之孙
孙之言孙遁也周公摄 (第 56a 页)
政七年致太平复 成王 之位孙
遁辟之成功之大美欲老 (第 56a 页)
成王 又留之以为太师履赤
舄几几然音义(疐本又作疌丁四反又陟值反躐力辄/反跲其劫反又居业反难乃旦反玷丁) …… (第 56a 页)
政之时远则四国流言)
(近则王不知其志进退有难然犹不失其圣能成就周/道所以进退有难而摄此政者欲待公孙 成王 长大有)
(大美之德能履赤舄几几然盛服以行礼然后授之故/也郑以为老狼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进退有难不) (第 56b 页)
(失其猛喻周公将欲摄政遭四国流言归政 成王 王复/留为太师进退有难能不失其圣又美周公不失其圣)
(之事言周公既致太平乃逊遁避此成功之大美复留/在 …… (第 56b 页)
圣德故知此经说狼进退有难而不)
(失猛笺正义曰笺下言公孙则逊位之后故以进则躐/胡喻将欲摄政退则跲尾喻 成王 留之耳周公人臣以)
(臣摄为进致政为退取象为安故易传也传正义曰传/以雅称曾孙皆是 (第 57a 页)
成王 以其是豳公之孙也硕大释诂)
(文肤美小雅广训文天官屦人掌王之服屦为赤舄黑/舄注云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赤 …… (第 57a 页)
文逊遁释言文孙炎曰遁逃去也周公/摄政七年逊遁避成功之大美尚书洛诰有其事书序)
(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 成王 为左右召公不悦周公/作君奭是 (第 57b 页)
成王 留之为太师也上公九命得服衮冕故)
(覆赤舄孙毓云诗书名例未有称天子为公孙者 (第 57b 页)
成王/ 之去豳公又已远矣又此篇美周公不 (第 57b 页)
成王 何 (第 57b 页)
成)
(王 之大美乎公宜/为周公笺义为长) (第 57b 页)
(武王崩周公免丧服意欲摄政小人不知天命而非/之故流公将不利于孺子之言于京师孺子 成王 也)
(我今不避孺子而去我先王以谦让为德我反有欲/位之谤无以告我先王言愧无辞也居东者出处东)
( …… (第 2a 页)
知国君于)
(大学党正饮酒为正齿位/知国君饮酒亦正齿位也)
七月八章章十一句
序鸱鸮周公救乱也 成王 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
以遗王名之曰鸱鸮焉笺未知周公之志者未知其
欲摄政之意音义(䲭尺之反鸮于娇反 …… (第 27a 页)
疏(正义曰此䲭鸮诗者周公所以救乱也毛以为武/王既崩周公摄政管蔡流言以毁周公又导武庚)
(与淮夷叛而作乱将危周室周公东征而灭之以救/周室之乱也于是之时 成王 仍惑管蔡之言未知周)
(公之志疑其将篡心益不悦故公乃作诗言不得不/诛管蔡之意以贻 (第 27b 页)
成王 名之曰鸱鸮焉经四章皆言)
(不得不诛管蔡之意郑以为武王崩后三年周公将/欲摄政管蔡流言周公乃避之出居 (第 27b 页)
于东都周公之)
(属党与知将摄政者见公之出亦皆奔亡至明年乃/为 成王 所得此臣无罪而 (第 27b 页)
成王 罪之罚杀无辜是为)
(国之乱政故周公作诗救止 (第 27b 页)
成王 之乱于时 (第 27b 页)
成王 未/知周公有摄政成周道之志多罪其属党故公乃为)
(诗言诸臣先祖有功不宜诛绝之意以怡悦王心名/之曰鸱 …… (第 27b 页)
(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䲭)
(鸮注云非人周公之属党与知居摄者周公出皆奔/今二年尽为 成王 所得怡悦也周公伤其属党无罪)
(将死恐其刑滥又破其家而不敢正言故作鸱鸮之/诗以贻王今豳风䲭鸮也郑读 …… (第 28a 页)
(诗为诛管蔡则罪人斯得谓得管蔡也周公居东为/出征我之不辟欲以法诛管蔡既诛管蔡然后作诗)
(不得复名为贻悦王心当训贻为遗谓作此诗遗 成/王 也公刘序云而献是诗此云遗者献者臣奉于尊)
(之辞遗者流传致达之称彼召公作诗奉以戒 (第 28a 页)
成王/ 此周公自述己意欲使遗传至王非奉献之故与彼)
(异/也) (第 28a 页)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传兴也鸱鸮鸋鴂也无
能毁我室者攻坚之故也宁亡二子不可以毁我周室
笺云重言鸱鸮者将述其意之所欲言丁宁之也室犹
巢也鸱鸮言已取我子者幸无毁我巢我巢积日累功
作之甚苦故爱惜之也时周公竟武王之丧欲摄政成
周道致太平之功管叔蔡叔等流言云公将不利于孺
子 成王 不知其意而多罪其属党兴者喻此诸臣乃世
臣之子孙其父祖以勤劳有此官位土地今若诛杀之 (第 28b 页)
无绝其官位夺其土地王意欲诮公此之由然恩斯勤
斯鬻子之闵斯传恩爱鬻稚闵病也稚子 成王 也笺云
鸱鸮之意殷勤于此稚子当哀闵之此取鸱鸮子者言
稚子也以喻诸臣之先臣亦殷勤于此 (第 29a 页)
成王 亦宜哀闵
之音义(鸋乃丁反郭音宁鴂音决鸋鴂似黄雀而小俗/呼之巧妇重直用反太平音泰[孑*(焉-正+?) …… (第 29a 页)
稷以来世脩德教有此王基笃厚坚固故也又/言管蔡罪重不得不诛之意周公言已甚爱此甚惜此)
(二子但为我稚子 成王 之病以此之故不得不诛之也/郑以为 (第 29b 页)
成王 将诛周公之属臣周公为之诗言鸱鸮之)
(意如何乎言人既取我子幸无毁我室以其积日累功/作此甚苦故爱惜之不 (第 29b 页)
欲见其毁损以喻 成王 若诛此)
(诸臣幸无绝其官位夺其土地以其祖父勤劳乃得有/此故爱惜之不欲见其绝夺又言当此幼稚之子来取) (第 29b 页)
(我子之时其鸱鸮之意殷勤于此稚子稚子当哀闵之/不欲毁其巢以喻言属臣之先臣亦殷勤于此 成王 (第 29b 页)
成)
(王 亦宜哀闵之不欲绝其官位土地此周公之意实请/属臣之身但不敢正言其事故以官位土地为辞耳闵)
(下斯字笺传 …… (第 29b 页)
而放蔡叔故言宁亡二子笺正义曰人居谓之室鸟居)
(谓之巢故云室犹巢也周公竟武王之丧谓崩后三年/除丧服也 成王 不知其意多罪其属党即金縢云罪人)
(斯得是也此实无罪谓之罪人者金縢注云谓之罪人/史书 (第 30a 页)
成王 意也罪其属党言将罪之笺又言若诛杀之)
(明时实未加罪也以兴为取象鸱鸮之子宜喻属臣之/身故以室喻官位土 …… (第 30a 页)
名之曰鸱鸮之下云)
(王亦未敢诮公是有诮公之意但未敢言耳故云王意/欲诮公此之由然其言由此诗也金縢注云 成王 非周)
(公意未解今又为罪人言欲让之推其恩亲故未敢是/欲诮公之意作此诗欲以怡悦王心致使王意欲诮公) …… (第 30a 页)
(乃是更益王忿而言以怡王者 成王 谓公将篡故罪其/属臣公若实有篡心不敢为臣咨请今作诗与王言其)
(属臣无罪则知公不为害事亦可明未悟故欲 (第 30b 页)
诮公既/悟自当喜悦冀王之悟故作此诗是公意欲以怡悦王)
(也王肃云案经传内外周公之党具存 成王 无所诛杀/横造此言其非一也设有所诛不救其无罪之死而请)
(其官位土地缓其大而急其细其非二也设已有诛不 …… (第 30b 页)
以恩为爱释言云鬻稚也郭璞曰鞠一作毓是鬻为稚)
(也闵病释詀文言鬻子之病则谓管蔡作乱病此鬻子/故知鬻子 成王 也王肃云勤惜也周公非不爱惜此二) …… (第 30b 页)
(子以其病此 成王 则传意亦当以勤为惜笺正义曰笺/亦以此经为兴恩之言殷也以鸱鸮之意殷勤于稚子)
(喻诸臣之先臣亦殷勤于 (第 31a 页)
成王 假言鸱鸮之意爱惜巢/室亦假言诸臣之先臣爱惜土地皆假为之辞非实有)
(言也笺云言取鸱鸮子者惜稚子也则稚 (第 31a 页)
子为巢下之/民金縢注云鬻子斥 成王 斥者经解喻尊犹言昊大斥)
(王/也)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传迨及彻剥也桑
土桑根也笺云绸缪犹 …… (第 31a 页)
(意欲恚怒之以喻诸臣之先臣甚惜此官位土地汝 成/王 意何得绝我官位夺我土地乎不欲见其绝夺意欲)
(怨恨之言鸱鸮之惜室巢犹先臣之惜官位土地鸱鸮/欲恚怒巢下 (第 32a 页)
之人喻先臣亦有恨于 成王 王勿得诛绝)
(之也传正义曰迨及释言文彻即剥脱之义故为剥也/取彼桑土用为鸟巢明是桑根在土剥取其皮故知 …… (第 32a 页)
道危也风两喻 成王 也音哓哓然恐惧告愬之意音义
(谯字或作燋同在消反翛素彫反注同杀色界反又/所列反下同翘祈消反漂匹遥反哓 …… (第 34a 页)
以所托枝条弱故予室今翘翘然而危又为风雨之)
(所漂摇此巢将毁予是以维音之哓哓然而恐惧以喻/王业虽成今 成王 幼弱而为凶人所振荡周室将毁故)
(周公言己亦哓哓然而危惧由管蔡作乱使忧惧若此/故不得不诛之意也郑杀敝 (第 34a 页)
尽同但所喻者别喻属臣)
(勤劳有此官位土地今子孙不肖使我家道危也又为 成王 所漂摇将诛绝之我先臣是以恐惧而告急也予)
(维音哓哓哓哓喻告诉之意也传正义曰谯谯杀消消/敝者此无正文 …… (第 34a 页)
三章言其室家之望女也四章乐男女之得及时也
君子之于人序其情而闵其劳所以说也说以使民
民忘其死其唯东山乎笺 成王 既得金縢之书亲迎 …… (第 34b 页)
(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迎注云新迎改先/时之心更自新以迎周公于东征之归尊任之言自)
(新而迎明是 成王 亲迎之书序云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 (第 36a 页)
成王 将黜殷命作大诰注云三监管叔)
(蔡叔霍叔三人为武庚监于殷国者也前流言于国/公将不利于 (第 36a 页)
成王 周公还摄政惧诛因遂其恶开导)
(淮夷与之俱叛此以居摄二年之时系之武王崩者/其恶之初自崩始也是三监淮 …… (第 36a 页)
(也摄政元年即东征至三年而归耳书序注云其摄/二年时者谓叛时在二年非三年始东征也时实周)
(公独行言相成王者彼注云诛之者周公意也而言/相成王者自迎周公而来蔽已解矣意以 成王 蔽解)
(故言 (第 36a 页)
成王 耳非与 (第 36a 页)
成王 俱来也破斧云周公东征/四国是皇传曰四国管蔡商奄也此不言商奄者据)
(书序之成文耳此序独分别章意者周 …… (第 36a 页)
(作主美周公故先言美周公也笺正义曰案金縢流/言者管叔及其群弟耳今并言恶四国流言毁周公)
(者书传曰武王杀纣继公子禄父及管蔡流言奄君/薄姑为禄父曰武王已死 成王 幼周公见疑矣此百)
(世之时也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管蔡流言商/奄即叛是同毁周公故并言之地理志云成 …… (第 44a 页)
(也/)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传隋銎曰斧斧斨民之用也礼义
国家之用也笺云四国流言既破毁我周公又损伤我 成王 以此二者为大罪周公东征四国是皇传四国管 …… (第 44a 页)
(伤我 成王 此二者亦是为大罪故周公东征之馀同传/正义曰如传此言则以破缺斧斨喻四国破毁恺义故)
(王肃云今四国乃尽 …… (第 45a 页)
意或然也笺正/义曰笺以此诗美周公恶四国则是恶毁周公耳不宜)
(远言其人破毁礼义故易传以为破毁周公损伤 成王/ 孙毓云周公不失其圣 (第 45a 页)
成王 本为贤君四国叛逆安能)
(破周公损 (第 45a 页)
成王 乎斯不然矣当管蔡流言之后商奄叛/逆之初王与周公莫之相信于是周室迫近危亡其为)
(毁损莫此之大何谓不能 …… (第 45a 页)
毁损自可不须/征之诛此四国复何为也且诗人疾其恶心故言缺破)
(岂待杀害王身然后为损伤也传正义曰书序云 成王/ 既黜殷 (第 45a 页)
成王 既伐淮夷遂践奄皆东征时事故四国) …… (第 45a 页)
(是管蔡商奄知不数淮夷者以淮夷是淮水之上东方/之夷耳此言四国谓诸夏之国故知不数之也书序皆)
(云 成王 伐之此言周公东征者郑于书序注凡此伐诸/叛国皆周公谋之 (第 45b 页)
成王 临事乃往事毕则归后至时复)
(行然郑意以为伐时 (第 45b 页)
成王 在焉故称 (第 45b 页)
成王 郑以为周公/避居东都 (第 45b 页)
成王 迎而反之摄政然后东征于时 (第 45b 页)
成王 已)
(信周公故可每事一往毛无避居之义则东征之时成/王犹有疑心不亲诣周公而书序言 (第 45b 页)
成王 者以周公摄)
(政耳 (第 45b 页)
成王 则为主君统臣功故言 (第 45b 页)
成王 此则专美周公/㨿论实事故言周公东征也释言云皇匡正也传以皇)
(为匡笺又转为正笺正义曰此四国之君据书传 (第 45b 页)
禄父/管叔皆见杀蔡叔以车七乘徒七十人止言徒之多少)
(不知放之何处书序云 成王 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薄姑/注云践读曰剪剪灭也奄既灭矣其君佞人不可复故)
(欲徙之于齐地使服于大国是奄君迁 …… (第 45b 页)
是遒得为敛言/四国之民于是敛聚不流散也)
破斧三章章六句
序伐柯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笺 成王
既得雷雨大风之变欲迎周公而朝廷群臣犹惑于
管蔡之言不知周公之圣德疑于王迎之礼是以刺
之音义(柯古 (第 46b 页)
何反朝直遥/反注及下篇同)疏(正义曰作伐柯诗者美/周公也毛以为周公摄)
(政东征四国既定仍在东土已作鸱鸮之后未得雷/风之前群臣皆知周公有成就周道之志而 成王 犹) (第 46b 页)
(未知之故周大夫作诗美周公以刺朝廷之不知即/经二章皆刺 成王 不知周公之辞郑以为周公避居)
(东都三年之秋得雷风之后启金縢之前王意稍悟/欲迎周公而朝廷大夫犹有不 …… (第 47a 页)
(若启金縢之后则群臣尽悟无所可刺故知是既得/雷雨大风之变欲迎周公而朝廷犹有疑志所以刺)
(之也论语云其在朝廷祭义言孝悌达于朝廷皆斥/君朝谓之朝廷则知此言朝廷亦是 成王 之朝所刺)
(必有其人故知刺朝廷群臣之中有不知周公之圣/者也毛氏虽不注序推鸱鸮之传必无避居之事周) (第 47a 页)
(公初即摄政群臣无有不知必不得同郑刺群臣也/群臣皆信周公唯有 成王 疑耳狼跋序云近则王不) (第 47a 页)
(知此刺朝廷不知当亦刺 成王 不知王肃云朝廷斥 (第 47b 页)
成王 孙毓云疑周公者 (第 47b 页)
成王 也明周公者群臣也书)
(曰史与百执事对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二公下至/百执事皆明周公如此复谁刺乎且夫朝 (第 47b 页)
延人君所)
(专未有称群臣为朝延者汉魏称人主或云国家或/言朝廷古今同也曷以不言刺 成王 刺 (第 47b 页)
成王 当在雅)
(此诗主美周公故在豳风是以略言刺朝廷传意或/然虽 (第 47b 页)
成王 与笺意异其所刺者亦在作鸱鸮之后)
(得雷风之前何则作鸱鸮之时周公亲自喻王王犹/不悟大夫故应刺之若得 …… (第 47b 页)
(大夫不当刺王明所刺亦在雷风之前王肃以为/既作东山又追作此诗以刺王不知毛意然否)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传柯斧柄也礼义者亦治国之柄
笺云克能也伐柯之道唯斧乃能之此以类求其类也
以喻 成王 欲迎周公当使贤者先往娶妻如何匪媒不
得传媒所以用礼也治国不能用礼则不安笺云媒者
能通二姓之言定人室家 …… (第 48a 页)
曰/笺以媒者通传二姓之言劝迎周公而以媒为喻故易)
(传言当使晓王与周公之意者先往孙毓云周公之思/归患 成王 之未悟耳王出郊而天雨反风禾则尽起精)
(诚感天而况于人乎何须贤者之先往也周公至圣见/能未形非如雠敌尚 …… (第 49a 页)
(亦作罭/于逼反)疏(正义曰作九罭诗者美周公也周大夫以/刺朝延之不知也此序与伐柯尽同则毛)
(亦以为刺 成王 也周公既摄政而东征至三年罪人/尽得但 (第 51a 页)
成王 惑于流言不悦周公所为周公且止东)
(方以待 (第 51a 页)
成王 之召 (第 51a 页)
成王 未悟不欲迎之故周大夫作/此诗以刺王经四章皆言周公不宜在东是刺王之)
(事郑以为周公避居东都三年 (第 51a 页)
成王 既得雷雨大风/之变欲迎周公而朝臣群臣犹有惑于管蔡之言不)
(知周公之志者及启金縢之书成王亲迎周公反 …… (第 51a 页)
(无容不知序云美周公者则四章皆是/也其言刺朝廷之不知者唯首章耳)
九罭之鱼鳟鲂传兴也九罭緵罟小鱼之网也鳟鲂大
鱼也笺云设九罭之罟乃后得鳟鲂之鱼言取物各有
器也兴者喻王欲迎周公之来当有其礼我觏之子衮
衣绣裳传所以见周公也衮衣卷龙也笺云王迎周公
当以上公之服往见之音义(鳟才损反沈又音撰鲂音/房緵子弄反又子公反字)
(又作总罟音古今江南呼緵罟为百囊网也衮古本反/六冕之第二者也画为九章天子画升龙于衣上公但)
(画降龙字或作卷/音同卷卷冕反)疏(正义曰毛以为九罭之中鱼乃是/鳟也鲂也鳟鲂是大鱼处九罭之)
(小网非其宜以兴周公是圣人处东方之小邑亦非其/宜王何以不早迎之乎我 成王 若见是子周公当以衮)
(衣绣裳往见之刺王不知欲使王重礼见之郑以为设/九罭之网得鳟鲂之鱼言取物各有其器 …… (第 51b 页)
(鸟不宜与凫鹥之属飞而循渚以喻周公圣人不宜与/凡人之辈共处东都及 成王 既悟亲迎周公而东都之)
(人欲周公即留于此故晓之曰公西归若无所居则可/于汝之所诚处耳今公归则复位汝不 …… (第 53a 页)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传无与公归之道也笺
云是是东都也东都之人欲周公留之为君故云是以
有衮衣谓 成王 所赍来衮衣愿其封周公于此以衮衣 …… (第 53b 页)
即封周公于此无以我公西归兮)
(若以公归我则思之王无使我思公而心悲兮传正义/曰周公在东都必待王迎乃归 成王 未肯迎之故无与)
(我公归之道谓 (第 54a 页)
成王 不与归也笺正义曰笺以为王欲/迎周公而群臣或有不知周公之志者故刺之虽臣不)
(知而王必迎公不得言无与公 …… (第 54a 页)
(往见之于时 成王 实以上公服往故东都之人即愿以/此衣封周公也东都之人言已将悲故知是心悲念公)
(也传以为刺王不知则心悲 …… (第 54b 页)
序狼跋美周公也周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
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笺不失其圣者闻流
言不惑王不知不怨终立其志成周之王功致大平
复 成王 之位又为之大师终始无愆圣德著焉音义 …… (第 54b 页)
疏(正义曰作狼跋诗者美周公也毛以为周公摄政/之时其远则四国流言谤毁周公言将不利于孺)
(子其近则 成王 不知其心谓周公实欲篡夺己位周/公进退有难如此卒诛除四国成就周道使天下大)
(平而圣德著明故周大夫作 …… (第 55a 页)
(圣者本其美周公之意耳于经无所当也郑以周公/将摄政时远则四国流言而周公不惑不息摄政之)
(心近则 成王 不知而周公不怨不生忿怼之意卒得/遂其心志成就周道是进有难也及致政 (第 55a 页)
成王 之后)
(欲老而自 (第 55a 页)
成王 又留为太师令辅弼左右是退有/难也如此进退有难而圣德著明终无愆过故周大)
(夫美其不失其圣也经二章皆 …… (第 55a 页)
(硕肤则是逊位之后故以流言与王不知为进有难/也既逊而留为太师是退有难也以此二者皆达周)
(公之志是故俱名为难进退有难而终始无愆所以/美其不失其圣也毛不注序必知异于郑者传以公)
(孙为 成王 此此经所陈无周公逊位之事不得以留/为太师当退有难也传言进退有难须两事充之明)
(四国流言为进有难王 (第 55b 页)
不知为退有难/能诛除四国摄政成功正是不失圣也)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传兴也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
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进退有难然而不失其猛笺云
兴者喻周公进则躐其胡犹始欲摄政四国流言辟之
而居东都也退则跲其尾谓后复 成王 之位而老 (第 56a 页)
成王
又留之其如是圣德无玷缺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传公
孙 (第 56a 页)
成王 也豳公之孙也硕大肤美也赤舄人君之盛屦
也几几絇貌笺云公周公也孙读当如公孙于齐之孙
孙之言孙遁也周公摄 (第 56a 页)
政七年致太平复 成王 之位孙
遁辟之成功之大美欲老 (第 56a 页)
成王 又留之以为太师履赤
舄几几然音义(疐本又作疌丁四反又陟值反躐力辄/反跲其劫反又居业反难乃旦反玷丁) …… (第 56a 页)
政之时远则四国流言)
(近则王不知其志进退有难然犹不失其圣能成就周/道所以进退有难而摄此政者欲待公孙 成王 长大有)
(大美之德能履赤舄几几然盛服以行礼然后授之故/也郑以为老狼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进退有难不) (第 56b 页)
(失其猛喻周公将欲摄政遭四国流言归政 成王 王复/留为太师进退有难能不失其圣又美周公不失其圣)
(之事言周公既致太平乃逊遁避此成功之大美复留/在 …… (第 56b 页)
圣德故知此经说狼进退有难而不)
(失猛笺正义曰笺下言公孙则逊位之后故以进则躐/胡喻将欲摄政退则跲尾喻 成王 留之耳周公人臣以)
(臣摄为进致政为退取象为安故易传也传正义曰传/以雅称曾孙皆是 (第 57a 页)
成王 以其是豳公之孙也硕大释诂)
(文肤美小雅广训文天官屦人掌王之服屦为赤舄黑/舄注云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赤 …… (第 57a 页)
文逊遁释言文孙炎曰遁逃去也周公/摄政七年逊遁避成功之大美尚书洛诰有其事书序)
(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 成王 为左右召公不悦周公/作君奭是 (第 57b 页)
成王 留之为太师也上公九命得服衮冕故)
(覆赤舄孙毓云诗书名例未有称天子为公孙者 (第 57b 页)
成王/ 之去豳公又已远矣又此篇美周公不 (第 57b 页)
成王 何 (第 57b 页)
成)
(王 之大美乎公宜/为周公笺义为长) (第 57b 页)
序南有嘉鱼乐与贤也大平之君子至诚乐与贤者
共之也笺乐得贤者与共立于朝相燕乐也音义(自/此)
(至菁菁者莪六篇并亡篇三是 成王 周公之小雅 (第 1a 页)
成/王 有雅名公有雅德二人协佐以致大平故亦并为)
(正也乐与之乐音洛又音岳徐五教反序文同大音/泰后大平皆同 (第 1a 页)
朝直遥反下注同燕乐之乐音洛下)
(注皆/同)疏(正义曰作南有嘉鱼之诗者言乐与贤也当/周公 成王 太平之时君子之人已在位有职)
(禄皆有至诚笃实之心乐与在野有贤德者共立于/朝而有之愿俱得禄位共相燕 …… (第 1b 页)
(鱼间歌南陔等三篇亦武王诗也乃在堂下笙歌之/是武王之诗得下管用之也新宫制礼所用必在礼)
(前而作不知武王诗也 成王 诗也此笺因亡诗事终/而言之耳不谓当在 (第 7b 页)
成王 诗中故曰无以知其篇第)
(之意也案礼射义诸侯以狸首为节以彼类之当在/召南但召南无亡诗之比故郑于谱言 …… (第 7b 页)
(者叙者因文起义明与上诗别主见缺者为刚君父/之义不言缺者为柔臣子之义以文武道同故俱言)
(缺周公 成王 则臣子也故变文焉由仪言万物之生/各得其宜故废则万物失其道理矣此与由庚全同)
(由庚言阴阳此言万物者 …… (第 26b 页)
(上二篇南征北伐是也不言蛮言夷者总名也既攘/去夷狄即是复境土是为复古也案王制注云以为)
(武王因殷之地中国三千海隅五干至周公 成王 斥/大九州之界乃中国七千海隅万里彼注者据文而) …… (第 44a 页)
(同而配武言之明为先王而言也成初武末土境略/同故举文武而言大界王制之法据礼为正耳不然)
(岂周公数年摄政能使三倍大于武王宣王攘去夷/狄仍小 成王 三倍且宣王中兴明君美其复古比诸)
(成康才四分之一则展也大成徒虚言耳若宣王复/古始广三千则厉王之末 (第 44b 页)
共之也笺乐得贤者与共立于朝相燕乐也音义(自/此)
(至菁菁者莪六篇并亡篇三是 成王 周公之小雅 (第 1a 页)
成/王 有雅名公有雅德二人协佐以致大平故亦并为)
(正也乐与之乐音洛又音岳徐五教反序文同大音/泰后大平皆同 (第 1a 页)
朝直遥反下注同燕乐之乐音洛下)
(注皆/同)疏(正义曰作南有嘉鱼之诗者言乐与贤也当/周公 成王 太平之时君子之人已在位有职)
(禄皆有至诚笃实之心乐与在野有贤德者共立于/朝而有之愿俱得禄位共相燕 …… (第 1b 页)
(鱼间歌南陔等三篇亦武王诗也乃在堂下笙歌之/是武王之诗得下管用之也新宫制礼所用必在礼)
(前而作不知武王诗也 成王 诗也此笺因亡诗事终/而言之耳不谓当在 (第 7b 页)
成王 诗中故曰无以知其篇第)
(之意也案礼射义诸侯以狸首为节以彼类之当在/召南但召南无亡诗之比故郑于谱言 …… (第 7b 页)
(者叙者因文起义明与上诗别主见缺者为刚君父/之义不言缺者为柔臣子之义以文武道同故俱言)
(缺周公 成王 则臣子也故变文焉由仪言万物之生/各得其宜故废则万物失其道理矣此与由庚全同)
(由庚言阴阳此言万物者 …… (第 26b 页)
(上二篇南征北伐是也不言蛮言夷者总名也既攘/去夷狄即是复境土是为复古也案王制注云以为)
(武王因殷之地中国三千海隅五干至周公 成王 斥/大九州之界乃中国七千海隅万里彼注者据文而) …… (第 44a 页)
(同而配武言之明为先王而言也成初武末土境略/同故举文武而言大界王制之法据礼为正耳不然)
(岂周公数年摄政能使三倍大于武王宣王攘去夷/狄仍小 成王 三倍且宣王中兴明君美其复古比诸)
(成康才四分之一则展也大成徒虚言耳若宣王复/古始广三千则厉王之末 (第 44b 页)
(为周文公之颂则二篇周公作也外傅尚得言之叙/者不容不知盖以正诗天下同心歌咏故例不言耳)
(公刘三篇言戒 成王 戒须有主不得天下共戒故特/见召康公耳又诸言姓名爵谥者皆是王朝公卿大)
(夫绵蛮谓士为微臣不言姓名盖 (第 1b 页)
(公刘三篇言戒 成王 戒须有主不得天下共戒故特/见召康公耳又诸言姓名爵谥者皆是王朝公卿大)
(夫绵蛮谓士为微臣不言姓名盖 (第 1b 页)
长行美道引无极/也郭璞曰世世昌盛长无穷是勿废长行之)
楚茨六章章十二句
序信南山刺幽王也不能脩 成王 之业疆理天下以
奉禹功故君子思古焉疏(正义曰作信南山诗者刺/幽王也刺其不能 (第 62a 页)
成王)
(
之事业疆界分理天下之田亩使之勤稼以奉行大/禹之功故其时君子思古 (第 62a 页)
成王 焉所以刺之经六章)
(皆陈古而反以刺今言 (第 62b 页)
成王 能疆理天下以奉禹功/而幽王不能脩之经先言禹功乃言曾孙见 (第 62b 页)
成王 能)
(远奉禹功今幽王不能述脩 (第 62b 页)
成王 之业非责幽王令/奉禹功也故笺云言 (第 62b 页)
成王 乃远脩禹之功今王反不)
(脩其业乎是思古之内直思 (第 62b 页)
成王 耳而 (第 62b 页)
成王 又有所/奉故经言禹焉首章言我疆我理是疆理天下也维)
(禹甸之是禹功也以下言云雨生榖乃税以祭/祀鬼神 (第 62b 页)
降福皆由疆理使然故序者略之也)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傅甸治也畇
畇垦辟貌曾孙 成王 也笺云信乎彼南山之野禹治而
丘甸之今原隰垦辟则 (第 62b 页)
成王 之所佃 (第 62b 页)
成王 乃远脩 (第 62b 页)
禹之功今王反不脩其业乎六十四井为甸甸方八里
居一成之中成方十里出兵车一乘以为赋法我疆我
理傅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南东其亩傅或南或东
音义(甸毛田见反郑绳證反畇音匀又音□苏遵反又/音旬垦苦很反辟婢亦反佃音田本亦作田乘绳)
(證/反)疏(正义曰毛以为信乎彼南山之傍田野得成平田/可种殖者维本禹所治之又此地今畇畇然成其)
(垦辟之原隰者由曾孙 成王 所田之又正我天下经界/之疆又分我天下土宜之理而随事之便使南东其亩) (第 63a 页)
(成王 能疆理天下奉禹之功而幽王不能脩之故以刺/焉郑惟甸之为丘甸之为异馀同傅正义曰此及韩奕)
(之傅皆言甸治 …… (第 63a 页)
(畇田也注引此畇畇原隰与匀音同也知曾孙是 成王/ 者序言 (第 63b 页)
成王 奉禹之功此言曾孙田禹之地故知曾孙)
(与序 (第 63b 页)
成王 一人也 (第 63b 页)
成王 而谓之曾孙者以古者祖有德/而宗有功因为之号文武为受命代纣定天下之基以)
(为宗祖祭法云祖文王而宗武王 (第 63b 页)
是也 成王 继文武之/后为太平之主特异其号故诗经通称 (第 63b 页)
成王 为曾孙也)
(不继于文王不直言孙者盖周虽文王受命而大王亦/有王迹所起见其王业之远故继而称曾孙不言玄孙 …… (第 63b 页)
孙之子而下事先祖皆称曾孙是为远辞明周德/之隆久故继大王而不称玄也毛以此及维天之命言)
(曾孙笃之亦为 成王 郑以礼非一人所行惟彼不从之/耳笺正义曰言信乎者文通于下言禹治南山 (第 63b 页)
成王 田)
(之皆信然矣上云南山下云原隰皆南山之傍见禹之/所 (第 63b 页)
成王 所脩为一处互其支以相晓也笺云彼南山) …… (第 63b 页)
(之野禹治而丘甸之即云今原隰垦辟则又 成王 之所/田言 (第 64a 页)
成王 乃远脩禹之功今王反不脩其业乎言脩禹)
(功而文相因明南山原隰二者为一处 (第 64a 页)
成王 之脩禹功/实天下尽然而独言南山者作者指一处以表之其意)
(通及天下也故序言疆理天下下注云上天同云是非 …… (第 64a 页)
曰穑畀子也 成王 以黍稷之税为酒食至祭祀齐戒则
以赐尸与宾尊尸与宾所以敬神也敬神则得寿考万
年音义(埸音亦下同彧于六反 …… (第 66b 页)
祭也言所生百榖之处其农人理之使疆埸之/上翼翼然闲整让畔令黍稷之苗彧彧然茂盛而成长)
(至秋收刈则曾孙 成王 之所税敛而以之为酒与食也/既为酒食于祭前齐戒之时乃赐我尸之与宾以尊养)
(之尸宾未至祭时而豫赐之酒食 …… (第 66b 页)
许亮反/注及下同郁雍勿反齐才细反亨普庚反膋)
(音聊中丁仲/反臭昌救反)疏(正义曰此章陈正祭之事古者 成王 为/祭之时祭神以清与酒清为玄酒也酒)
(谓郁鬯与五齐三酒也先以郁鬯祼而降神乃随从于/后以骍牡之牲迎而 (第 68b 页)
楚茨六章章十二句
序信南山刺幽王也不能脩 成王 之业疆理天下以
奉禹功故君子思古焉疏(正义曰作信南山诗者刺/幽王也刺其不能 (第 62a 页)
成王)
(
成王 焉所以刺之经六章)
(皆陈古而反以刺今言 (第 62b 页)
成王 能疆理天下以奉禹功/而幽王不能脩之经先言禹功乃言曾孙见 (第 62b 页)
成王 能)
(远奉禹功今幽王不能述脩 (第 62b 页)
成王 之业非责幽王令/奉禹功也故笺云言 (第 62b 页)
成王 乃远脩禹之功今王反不)
(脩其业乎是思古之内直思 (第 62b 页)
成王 耳而 (第 62b 页)
成王 又有所/奉故经言禹焉首章言我疆我理是疆理天下也维)
(禹甸之是禹功也以下言云雨生榖乃税以祭/祀鬼神 (第 62b 页)
降福皆由疆理使然故序者略之也)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傅甸治也畇
畇垦辟貌曾孙 成王 也笺云信乎彼南山之野禹治而
丘甸之今原隰垦辟则 (第 62b 页)
成王 之所佃 (第 62b 页)
成王 乃远脩 (第 62b 页)
禹之功今王反不脩其业乎六十四井为甸甸方八里
居一成之中成方十里出兵车一乘以为赋法我疆我
理傅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南东其亩傅或南或东
音义(甸毛田见反郑绳證反畇音匀又音□苏遵反又/音旬垦苦很反辟婢亦反佃音田本亦作田乘绳)
(證/反)疏(正义曰毛以为信乎彼南山之傍田野得成平田/可种殖者维本禹所治之又此地今畇畇然成其)
(垦辟之原隰者由曾孙 成王 所田之又正我天下经界/之疆又分我天下土宜之理而随事之便使南东其亩) (第 63a 页)
(成王 能疆理天下奉禹之功而幽王不能脩之故以刺/焉郑惟甸之为丘甸之为异馀同傅正义曰此及韩奕)
(之傅皆言甸治 …… (第 63a 页)
(畇田也注引此畇畇原隰与匀音同也知曾孙是 成王/ 者序言 (第 63b 页)
成王 奉禹之功此言曾孙田禹之地故知曾孙)
(与序 (第 63b 页)
成王 一人也 (第 63b 页)
成王 而谓之曾孙者以古者祖有德/而宗有功因为之号文武为受命代纣定天下之基以)
(为宗祖祭法云祖文王而宗武王 (第 63b 页)
是也 成王 继文武之/后为太平之主特异其号故诗经通称 (第 63b 页)
成王 为曾孙也)
(不继于文王不直言孙者盖周虽文王受命而大王亦/有王迹所起见其王业之远故继而称曾孙不言玄孙 …… (第 63b 页)
孙之子而下事先祖皆称曾孙是为远辞明周德/之隆久故继大王而不称玄也毛以此及维天之命言)
(曾孙笃之亦为 成王 郑以礼非一人所行惟彼不从之/耳笺正义曰言信乎者文通于下言禹治南山 (第 63b 页)
成王 田)
(之皆信然矣上云南山下云原隰皆南山之傍见禹之/所 (第 63b 页)
成王 所脩为一处互其支以相晓也笺云彼南山) …… (第 63b 页)
(之野禹治而丘甸之即云今原隰垦辟则又 成王 之所/田言 (第 64a 页)
成王 乃远脩禹之功今王反不脩其业乎言脩禹)
(功而文相因明南山原隰二者为一处 (第 64a 页)
成王 之脩禹功/实天下尽然而独言南山者作者指一处以表之其意)
(通及天下也故序言疆理天下下注云上天同云是非 …… (第 64a 页)
曰穑畀子也 成王 以黍稷之税为酒食至祭祀齐戒则
以赐尸与宾尊尸与宾所以敬神也敬神则得寿考万
年音义(埸音亦下同彧于六反 …… (第 66b 页)
祭也言所生百榖之处其农人理之使疆埸之/上翼翼然闲整让畔令黍稷之苗彧彧然茂盛而成长)
(至秋收刈则曾孙 成王 之所税敛而以之为酒与食也/既为酒食于祭前齐戒之时乃赐我尸之与宾以尊养)
(之尸宾未至祭时而豫赐之酒食 …… (第 66b 页)
许亮反/注及下同郁雍勿反齐才细反亨普庚反膋)
(音聊中丁仲/反臭昌救反)疏(正义曰此章陈正祭之事古者 成王 为/祭之时祭神以清与酒清为玄酒也酒)
(谓郁鬯与五齐三酒也先以郁鬯祼而降神乃随从于/后以骍牡之牲迎而 (第 68b 页)
小雅 (甫田之什/)
序甫田刺幽王也君子伤今而思古焉笺刺者刺其
仓廪空虚政烦赋重农人失职疏(笺正义曰经言 成/王 庾稼千仓万箱)
(是仓廪实反明幽王之时仓廪虚也言适彼南亩耘/耔黍稷是农人得职反明幽王之时农人失职也 …… (第 1a 页)
(重/也)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傅倬明猊甫田谓天下田也十千
言多也笺云甫之言丈夫也明乎彼太古之时以丈夫
税田也岁取十千于井田之法则一成之数也九夫为
井井税一夫其田百亩井十为通通税十夫其田千亩
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税百夫其田万亩欲见其数从
井通起故言十千上地谷亩一钟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自古有年傅尊者食新农夫食陈笺云仓廪有馀民得
赊贳取食之所以纾官之蓄滞亦使民爱存新谷自古
者丰年之法如此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傅耘
除草也耔雍本也笺云今者今 成王 之法也使农人之
南亩治其禾稼功至力尽则薿薿然而茂盛于古言税
法今言治田互辞攸介攸止烝我髦士傅烝进髦俊 …… (第 2a 页)
(也言明乎彼太古之时者以此诗据幽王之时而思古/谓思 成王 也 (第 4a 页)
成王 既古矣而云今适南亩以成王之时)
(为今则古又古于 (第 4a 页)
成王 是为太古也案礼记郊特牲与/士冠礼皆曰太古冠布齐则缁之下即云牟追夏后氏)
(之道章甫殷道委猊周道然则大 …… (第 4a 页)
有远近其言无常故易以文王为中古礼记以/神农为中古各有所对为古不同则太古之名亦无定)
(限此言太古古于 成王 则可未必要唐虞以上也孟子/曰欲重之于尧舜大桀小桀轻之于尧舜大貉小貉则)
(什一而税尧舜已然此论税法而 (第 4a 页)
言太古亦以太古为/唐虞于理虽通但什一而税三代皆然据今 成王 所修)
(不必要本尧舜信南山言 (第 4a 页)
成王 奉禹之功则此太古盖/亦禹也言丈夫税田谓于丈夫而税其田以治田者男)
(子故言于丈夫也岁取十千于井田之法 …… (第 4a 页)
田祖未言以乐田畯见其次及之故异其文也)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
其旨否笺云曾孙谓 成王 也攘读当为饟馌让馈也田
畯司啬今之啬夫也喜读为饎饎酒食也 (第 13b 页)
成王 来止谓
出观农事也亲与后世子行使知稼穑之艰难也为农
人之在南亩者设馈以劝之司啬至则又加之以酒食
攘其 (第 13b 页)
左右从行者 成王 亲为尝其馈之美否示亲之也
禾易长亩终善且有傅易治也长亩竟亩也曾孙不怒 …… (第 13b 页)
农夫克敏傅敏疾也笺云禾治而竟亩 成王 则无所恚
怒谓此农夫能且敏也音义(馌于辄反畯子峻反本又/作俊后篇同喜毛如字郑)
(为饎尺志反下篇同攘 …… (第 14a 页)
尚反/王如字馈巨愧反从才用反易以䜴反徐以赤反)疏(正/义)
(曰毛以为成王之时非直为民报祭祈年乂曾孙 成王/ 亦自来止亲循畎亩以劝稼穑也君既劝之于上民又)
(勤之于下农夫务事遂以其妇之与子并来馈馌于彼/南亩之中 …… (第 14a 页)
之左右辟其草莱尝其气旨土地和美与否也故使禾)
(生易而治理长而次列遍竟亩中终至成善且收而大/有曾孙 成王 见其如此不有恚怒乃谓此农夫其田事)
(既有工能而且敏疾故不怒之以是致黍稷茂盛而年/丰矣今王不能然故刺 (第 14a 页)
之郑以为曾孙 成王 之来止也) …… (第 14a 页)
喜于巡劝不厌也又亲为尝其馈之美否示/亲而爱之故上下用命农畯劝乐馀同笺正义曰以信)
(南山准之故知曾孙 成王 也上言馌下言尝皆饮食之/事故攘读当为饟也释诂云馌饟馈也舍人曰饟自家)
(之野也此攘字在馌喜之下而先言 …… (第 14b 页)
(亩田畯至喜此及大田文与七月正同故亦读喜为饎/饎酒食也此为田事而言曾孙之来故知 成王 来止谓)
(出观农事曾孙来止即言以其妇子明曾孙自以己之/妇子故知亲与后世子行也王之妇必是后知子惟世) (第 15a 页)
(子者以将欲傅之国祚明其教戒尤深故知非馀子也/稼穑之艰难尚书无逸周公戒 成王 之辞也此经曾孙)
(之下而云以其明以下皆曾孙之事故云为农人之在/南亩者设馈以劝之谓 (第 15a 页)
成王 为之设也言司啬至则又)
(加之以酒食则农人之馈无酒故云加之也其左右之/行虽各有粮食王欲其劝农忘苦从行 …… (第 15a 页)
力不供不遍则为惠不普玄说非也孙毓云古/者妇人无外事送兄弟不踰阈惟王后亲桑以劝蚕事)
(又不随天子而行 成王 出劝农事何得将妇儿自随而/云使知稼穑之艰难王后宁复与稼穑事者乎此与豳)
(风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 (第 15b 页)
深厚卒章言收)
(穫弘多历观其次粲然有叙宁当于此甫说农人之家/行馌之事又大田卒章上言曾孙下言禋祀并是 成王)
( 之事不当以农人妇子辄厕其间也且言曾孙来止即/言以其妇子则是曾孙以之也上无农人之文何得为)
(农人妇子 …… (第 15b 页)
也谓有藁者也茨屋盖也
上古之税法近者纳总远者纳粟米庾露积谷也坁水
中之高地也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笺云 成王 见禾
谷之税委积之多于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是 …… (第 16b 页)
字又于伪)
(反收手又反又如字/疆居良反竟如字)疏(正义曰毛以为上言曾孙之亲/循畎亩此言税穫之多曾孙 成)
(王 所税得禾谷之稼其积聚高大如屋茨如车粱也曾/孙 (第 17a 页)
成王 所税得米粟之庾其堆高大如渚坻如丘京也) (第 17a 页)
(成王 既见禾稼之积粱庾之多于是乃求千仓以处其/庾也乃求万箱以载其稼也以其收入踰前故求仓廪)
(车箱以载置之 …… (第 17a 页)
(为寡皆天民之穷故连言之由此而言孤独老病亦/矜寡之称其文可以兼之矣疏正义曰笺亦以序省)
(略反取经意以明之经从首章尽二章上三句言 成/王 教民治田百谷茂盛止役顺时秀实成好反明幽)
(王之时政烦赋重而不务农事也二章下五句言时/无虫灾反明幽 …… (第 19a 页)
(至此文指相类承/上篇而略之也)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笺云大田谓地肥美可
垦耕多为稼可以授民者也将稼者必先相地之宜而
择其种季冬命民出五种计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此
之谓戒是既备矣至孟春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而事之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傅覃利也笺云俶读为炽载读为
菑栗之菑时至民以其利耜炽菑发所受之地趋农急
也田一岁曰菑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傅庭直
也笺云硕大若顺也民既炽菑则种其众谷众谷生尽
条直茂大 成王 于是则止力役以顺民事不夺其时音 …… (第 19b 页)
我覃然之利耜始设事于/南亩而耕之以种其百种之众榖其谷之生尽条直且)
(又长而茂大民既勤力已专其务曾孙 成王 于是止力/役以顺民不夺其时令民得尽力于田今王不能然故)
(刺之郑唯用利耜炽菑耕发其南亩所受之田为异馀 (第 20a 页)
序甫田刺幽王也君子伤今而思古焉笺刺者刺其
仓廪空虚政烦赋重农人失职疏(笺正义曰经言 成/王 庾稼千仓万箱)
(是仓廪实反明幽王之时仓廪虚也言适彼南亩耘/耔黍稷是农人得职反明幽王之时农人失职也 …… (第 1a 页)
(重/也)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傅倬明猊甫田谓天下田也十千
言多也笺云甫之言丈夫也明乎彼太古之时以丈夫
税田也岁取十千于井田之法则一成之数也九夫为
井井税一夫其田百亩井十为通通税十夫其田千亩
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税百夫其田万亩欲见其数从
井通起故言十千上地谷亩一钟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自古有年傅尊者食新农夫食陈笺云仓廪有馀民得
赊贳取食之所以纾官之蓄滞亦使民爱存新谷自古
者丰年之法如此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傅耘
除草也耔雍本也笺云今者今 成王 之法也使农人之
南亩治其禾稼功至力尽则薿薿然而茂盛于古言税
法今言治田互辞攸介攸止烝我髦士傅烝进髦俊 …… (第 2a 页)
(也言明乎彼太古之时者以此诗据幽王之时而思古/谓思 成王 也 (第 4a 页)
成王 既古矣而云今适南亩以成王之时)
(为今则古又古于 (第 4a 页)
成王 是为太古也案礼记郊特牲与/士冠礼皆曰太古冠布齐则缁之下即云牟追夏后氏)
(之道章甫殷道委猊周道然则大 …… (第 4a 页)
有远近其言无常故易以文王为中古礼记以/神农为中古各有所对为古不同则太古之名亦无定)
(限此言太古古于 成王 则可未必要唐虞以上也孟子/曰欲重之于尧舜大桀小桀轻之于尧舜大貉小貉则)
(什一而税尧舜已然此论税法而 (第 4a 页)
言太古亦以太古为/唐虞于理虽通但什一而税三代皆然据今 成王 所修)
(不必要本尧舜信南山言 (第 4a 页)
成王 奉禹之功则此太古盖/亦禹也言丈夫税田谓于丈夫而税其田以治田者男)
(子故言于丈夫也岁取十千于井田之法 …… (第 4a 页)
田祖未言以乐田畯见其次及之故异其文也)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
其旨否笺云曾孙谓 成王 也攘读当为饟馌让馈也田
畯司啬今之啬夫也喜读为饎饎酒食也 (第 13b 页)
成王 来止谓
出观农事也亲与后世子行使知稼穑之艰难也为农
人之在南亩者设馈以劝之司啬至则又加之以酒食
攘其 (第 13b 页)
左右从行者 成王 亲为尝其馈之美否示亲之也
禾易长亩终善且有傅易治也长亩竟亩也曾孙不怒 …… (第 13b 页)
农夫克敏傅敏疾也笺云禾治而竟亩 成王 则无所恚
怒谓此农夫能且敏也音义(馌于辄反畯子峻反本又/作俊后篇同喜毛如字郑)
(为饎尺志反下篇同攘 …… (第 14a 页)
尚反/王如字馈巨愧反从才用反易以䜴反徐以赤反)疏(正/义)
(曰毛以为成王之时非直为民报祭祈年乂曾孙 成王/ 亦自来止亲循畎亩以劝稼穑也君既劝之于上民又)
(勤之于下农夫务事遂以其妇之与子并来馈馌于彼/南亩之中 …… (第 14a 页)
之左右辟其草莱尝其气旨土地和美与否也故使禾)
(生易而治理长而次列遍竟亩中终至成善且收而大/有曾孙 成王 见其如此不有恚怒乃谓此农夫其田事)
(既有工能而且敏疾故不怒之以是致黍稷茂盛而年/丰矣今王不能然故刺 (第 14a 页)
之郑以为曾孙 成王 之来止也) …… (第 14a 页)
喜于巡劝不厌也又亲为尝其馈之美否示/亲而爱之故上下用命农畯劝乐馀同笺正义曰以信)
(南山准之故知曾孙 成王 也上言馌下言尝皆饮食之/事故攘读当为饟也释诂云馌饟馈也舍人曰饟自家)
(之野也此攘字在馌喜之下而先言 …… (第 14b 页)
(亩田畯至喜此及大田文与七月正同故亦读喜为饎/饎酒食也此为田事而言曾孙之来故知 成王 来止谓)
(出观农事曾孙来止即言以其妇子明曾孙自以己之/妇子故知亲与后世子行也王之妇必是后知子惟世) (第 15a 页)
(子者以将欲傅之国祚明其教戒尤深故知非馀子也/稼穑之艰难尚书无逸周公戒 成王 之辞也此经曾孙)
(之下而云以其明以下皆曾孙之事故云为农人之在/南亩者设馈以劝之谓 (第 15a 页)
成王 为之设也言司啬至则又)
(加之以酒食则农人之馈无酒故云加之也其左右之/行虽各有粮食王欲其劝农忘苦从行 …… (第 15a 页)
力不供不遍则为惠不普玄说非也孙毓云古/者妇人无外事送兄弟不踰阈惟王后亲桑以劝蚕事)
(又不随天子而行 成王 出劝农事何得将妇儿自随而/云使知稼穑之艰难王后宁复与稼穑事者乎此与豳)
(风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 (第 15b 页)
深厚卒章言收)
(穫弘多历观其次粲然有叙宁当于此甫说农人之家/行馌之事又大田卒章上言曾孙下言禋祀并是 成王)
( 之事不当以农人妇子辄厕其间也且言曾孙来止即/言以其妇子则是曾孙以之也上无农人之文何得为)
(农人妇子 …… (第 15b 页)
也谓有藁者也茨屋盖也
上古之税法近者纳总远者纳粟米庾露积谷也坁水
中之高地也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笺云 成王 见禾
谷之税委积之多于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是 …… (第 16b 页)
字又于伪)
(反收手又反又如字/疆居良反竟如字)疏(正义曰毛以为上言曾孙之亲/循畎亩此言税穫之多曾孙 成)
(王 所税得禾谷之稼其积聚高大如屋茨如车粱也曾/孙 (第 17a 页)
成王 所税得米粟之庾其堆高大如渚坻如丘京也) (第 17a 页)
(成王 既见禾稼之积粱庾之多于是乃求千仓以处其/庾也乃求万箱以载其稼也以其收入踰前故求仓廪)
(车箱以载置之 …… (第 17a 页)
(为寡皆天民之穷故连言之由此而言孤独老病亦/矜寡之称其文可以兼之矣疏正义曰笺亦以序省)
(略反取经意以明之经从首章尽二章上三句言 成/王 教民治田百谷茂盛止役顺时秀实成好反明幽)
(王之时政烦赋重而不务农事也二章下五句言时/无虫灾反明幽 …… (第 19a 页)
(至此文指相类承/上篇而略之也)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笺云大田谓地肥美可
垦耕多为稼可以授民者也将稼者必先相地之宜而
择其种季冬命民出五种计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此
之谓戒是既备矣至孟春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而事之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傅覃利也笺云俶读为炽载读为
菑栗之菑时至民以其利耜炽菑发所受之地趋农急
也田一岁曰菑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傅庭直
也笺云硕大若顺也民既炽菑则种其众谷众谷生尽
条直茂大 成王 于是则止力役以顺民事不夺其时音 …… (第 19b 页)
我覃然之利耜始设事于/南亩而耕之以种其百种之众榖其谷之生尽条直且)
(又长而茂大民既勤力已专其务曾孙 成王 于是止力/役以顺民不夺其时令民得尽力于田今王不能然故)
(刺之郑唯用利耜炽菑耕发其南亩所受之田为异馀 (第 20a 页)
大雅 (文王之什/)
序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笺受命受天命而王天下
制立周邦音义(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是文王武/王 成王 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
(而推序天命上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文王至灵台八篇是文王之大 …… (第 1a 页)
(文王之诗以歌述其事也上文王篇名之目下文王/指而说其事经五章以上皆是受命作周之事也六)
(章以下为因戒 成王 言以殷亡为鉴用文王为法言/文王之能代殷其法可则于后亦是受命之事故序)
(言受命作周以总之笺正义曰言 …… (第 1b 页)
祭自服
殷之服明文王以德不以彊王之荩臣无念尔祖传荩
进也无念念也笺云今王之进用臣当念女祖为之法
王斥 成王 音义(祼古乱反黼音甫冔况甫反字林作□/又火于反鬯敕亮反荩才刃反为之法) …… (第 16a 页)
服之则当改其衣冠令之从已今乃服殷冠明其自来)
(归从文王以德服之不以彊也以既陈文王之盛德因/举以戒 成王 言之进用臣法可无念汝祖文王乎言当)
(念汝祖文王之法修德服众为天下所归是进用臣之/道郑惟上一句言为君 …… (第 16b 页)
(释诂文无念是反而言之故云念也笺正义曰以承上/文王进臣之道而言念之文王实 成王 之祖故曰斥 (第 18a 页)
成)
(王 也此美文王之诗当以时王之意称述先祖之美不/应篇末更戒 (第 18a 页)
成王 而以为戒 (第 18a 页)
成王 者以下章云殷之未)
(丧师宜鉴于殷是时已灭举以为鉴若文王之时则纣/实未亡不得为戒又卒章云仪刑文王万邦 (第 18a 页)
作孚是欲)
(使后世法文王也下言文王之道可以与后世为法此/云无念尔祖明是上念文王以文王为祖非 成王 而谁)
(也戒后世使法文王是即述文王之美故美/文王可以戒 (第 18a 页)
成王 也传虽不明意当同郑)
无念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传聿述永长
言我也我长配天命而行尔庶国亦当自求 …… (第 18a 页)
反骏音峻又音俊易毛以豉反不易言甚/难也郑音亦言不可改易也下文及后不易维王同)
疏(正义曰毛以为作者戒 成王 既无不念汝祖文王进/臣之法当述而脩行其德王当云长我当为之者我)
(所配天命而行也又当告庶国云尔庶国亦 …… (第 18b 页)
念祖自求多福)
(是戒人之辞故知还戒此殷侯众多故谓之庶国也笺/正义曰长常虽异理通不若常为便故犹焉以戒 成王)
( 宜以多福与配天相成故不为庶国也又言字不训为/我传正义曰以失众而卒亡天下者纣也经云未丧故)
(知帝乙以 (第 19a 页)
前其间虽行有善恶不丧众心故能配天以/王者为配在位不失则能配之故酒诰云自成汤至于)
(帝乙罔不 成王 畏相举未亡以骏亡者耳其实以前非/无恶者故无逸说殷之三宗之后云自时厥后立王生)
(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是 …… (第 19a 页)
(反下同遍/音遍下同)疏(正义曰毛以为戒 成王 言天之大命既不/可改易故常须戒惧此事当垂之后世无)
(令止于汝王之身而已欲令后世长行之长行之者常/布 …… (第 20a 页)
(两观灾是鲁有库门雉门也明堂位云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是则名之曰库雉制之如皋应鲁以周)
(公之故 成王 特褒之使之制二兼四则其馀诸侯不然/矣襄十七年传宋人称皋门之晢诸侯有皋门也诸侯)
(法有皋应大王自为诸 …… (第 50a 页)
(求神祐是取以百福干禄之事也绵言文王之兴本/由大王而经有文王之事此言受祖而经先说祖之)
(得福其言不及文王者诗者志也各言其志故辞不/可同生民 周公成王 之雅也维清执竞时迈思文 (第 65a 页)
周)
(公成王 之颂也其文皆无 (第 65a 页)
周公成王 之事以其/光扬祖业足为子孙之美故其辞不复及焉)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传旱山名也麓山足也济济众多
也笺云旱 …… (第 65a 页)
(庙也且说诸侯而教毁宗庙为人君而疑于可毁与/否虽复浅丈夫未有是也孟子古之贤大夫而皆子)
(思弟子去圣不远此其一證也尸子曰昔武王崩 成/王 少周公践东宫祀明堂假为天子明堂在左故谓)
(之东宫王者而后有明堂故曰祀明堂假为天子此/又其證也窃以 …… (第 109a 页)
京也)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笺云作为求终也武王配行三后
之道于镐京者以其世世积德庶为终成其大功永言
配命 成王 之孚笺云永长言我也命犹教令也孚信也
此为武王言也今长我之配行三后之教令者欲成我 …… (第 115a 页)
周家王道之信也王德之道成于信论语曰民无信不
立音义 (成王 如字又于/况反此为如字)疏(笺正义曰作为释言文求终/释诂文世积厚德是当王天)
(下文王未及诛纣即是王 …… (第 115b 页)
者/由王德之道成于信欲使民信王道然后天下顺从必)
(伐纣功成然始得耳以民无/信不立故引论语以證之) 成王 之孚下土之式傅式法也笺云王道尚信则天下
以为法勤行之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傅则其先人也笺 …… (第 115b 页)
释诂文礼记大传曰牧)
(之野武王之大事故知嗣行祖考之事唯谓伐纣定天/下也上言永言配命永言孝思其下句云 成王 之孚孝)
(思维则亦是武王自言此云昭哉嗣服是作者美武王/之辞所以亦与孝思相连者上云永言孝思是武王自) …… (第 116b 页)
之臣共蒙其福其封为诸侯则与周升降其)
(仕于王朝则继世在位是其不与远之引书曰公其以/予万亿年者洛诰云 成王 告周公言公与我身皆得万)
(亿之年既引其文乃申其意言彼亦君臣/同福禄故知此亦武王君臣同福禄矣)
(第 118a 页)
序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笺受命受天命而王天下
制立周邦音义(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是文王武/王 成王 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
(而推序天命上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文王至灵台八篇是文王之大 …… (第 1a 页)
(文王之诗以歌述其事也上文王篇名之目下文王/指而说其事经五章以上皆是受命作周之事也六)
(章以下为因戒 成王 言以殷亡为鉴用文王为法言/文王之能代殷其法可则于后亦是受命之事故序)
(言受命作周以总之笺正义曰言 …… (第 1b 页)
祭自服
殷之服明文王以德不以彊王之荩臣无念尔祖传荩
进也无念念也笺云今王之进用臣当念女祖为之法
王斥 成王 音义(祼古乱反黼音甫冔况甫反字林作□/又火于反鬯敕亮反荩才刃反为之法) …… (第 16a 页)
服之则当改其衣冠令之从已今乃服殷冠明其自来)
(归从文王以德服之不以彊也以既陈文王之盛德因/举以戒 成王 言之进用臣法可无念汝祖文王乎言当)
(念汝祖文王之法修德服众为天下所归是进用臣之/道郑惟上一句言为君 …… (第 16b 页)
(释诂文无念是反而言之故云念也笺正义曰以承上/文王进臣之道而言念之文王实 成王 之祖故曰斥 (第 18a 页)
成)
(王 也此美文王之诗当以时王之意称述先祖之美不/应篇末更戒 (第 18a 页)
成王 而以为戒 (第 18a 页)
成王 者以下章云殷之未)
(丧师宜鉴于殷是时已灭举以为鉴若文王之时则纣/实未亡不得为戒又卒章云仪刑文王万邦 (第 18a 页)
作孚是欲)
(使后世法文王也下言文王之道可以与后世为法此/云无念尔祖明是上念文王以文王为祖非 成王 而谁)
(也戒后世使法文王是即述文王之美故美/文王可以戒 (第 18a 页)
成王 也传虽不明意当同郑)
无念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传聿述永长
言我也我长配天命而行尔庶国亦当自求 …… (第 18a 页)
反骏音峻又音俊易毛以豉反不易言甚/难也郑音亦言不可改易也下文及后不易维王同)
疏(正义曰毛以为作者戒 成王 既无不念汝祖文王进/臣之法当述而脩行其德王当云长我当为之者我)
(所配天命而行也又当告庶国云尔庶国亦 …… (第 18b 页)
念祖自求多福)
(是戒人之辞故知还戒此殷侯众多故谓之庶国也笺/正义曰长常虽异理通不若常为便故犹焉以戒 成王)
( 宜以多福与配天相成故不为庶国也又言字不训为/我传正义曰以失众而卒亡天下者纣也经云未丧故)
(知帝乙以 (第 19a 页)
前其间虽行有善恶不丧众心故能配天以/王者为配在位不失则能配之故酒诰云自成汤至于)
(帝乙罔不 成王 畏相举未亡以骏亡者耳其实以前非/无恶者故无逸说殷之三宗之后云自时厥后立王生)
(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是 …… (第 19a 页)
(反下同遍/音遍下同)疏(正义曰毛以为戒 成王 言天之大命既不/可改易故常须戒惧此事当垂之后世无)
(令止于汝王之身而已欲令后世长行之长行之者常/布 …… (第 20a 页)
(两观灾是鲁有库门雉门也明堂位云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是则名之曰库雉制之如皋应鲁以周)
(公之故 成王 特褒之使之制二兼四则其馀诸侯不然/矣襄十七年传宋人称皋门之晢诸侯有皋门也诸侯)
(法有皋应大王自为诸 …… (第 50a 页)
(求神祐是取以百福干禄之事也绵言文王之兴本/由大王而经有文王之事此言受祖而经先说祖之)
(得福其言不及文王者诗者志也各言其志故辞不/可同生民 周公成王 之雅也维清执竞时迈思文 (第 65a 页)
周)
(公成王 之颂也其文皆无 (第 65a 页)
周公成王 之事以其/光扬祖业足为子孙之美故其辞不复及焉)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传旱山名也麓山足也济济众多
也笺云旱 …… (第 65a 页)
(庙也且说诸侯而教毁宗庙为人君而疑于可毁与/否虽复浅丈夫未有是也孟子古之贤大夫而皆子)
(思弟子去圣不远此其一證也尸子曰昔武王崩 成/王 少周公践东宫祀明堂假为天子明堂在左故谓)
(之东宫王者而后有明堂故曰祀明堂假为天子此/又其證也窃以 …… (第 109a 页)
京也)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笺云作为求终也武王配行三后
之道于镐京者以其世世积德庶为终成其大功永言
配命 成王 之孚笺云永长言我也命犹教令也孚信也
此为武王言也今长我之配行三后之教令者欲成我 …… (第 115a 页)
周家王道之信也王德之道成于信论语曰民无信不
立音义 (成王 如字又于/况反此为如字)疏(笺正义曰作为释言文求终/释诂文世积厚德是当王天)
(下文王未及诛纣即是王 …… (第 115b 页)
者/由王德之道成于信欲使民信王道然后天下顺从必)
(伐纣功成然始得耳以民无/信不立故引论语以證之) 成王 之孚下土之式傅式法也笺云王道尚信则天下
以为法勤行之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傅则其先人也笺 …… (第 115b 页)
释诂文礼记大传曰牧)
(之野武王之大事故知嗣行祖考之事唯谓伐纣定天/下也上言永言配命永言孝思其下句云 成王 之孚孝)
(思维则亦是武王自言此云昭哉嗣服是作者美武王/之辞所以亦与孝思相连者上云永言孝思是武王自) …… (第 116b 页)
之臣共蒙其福其封为诸侯则与周升降其)
(仕于王朝则继世在位是其不与远之引书曰公其以/予万亿年者洛诰云 成王 告周公言公与我身皆得万)
(亿之年既引其文乃申其意言彼亦君臣/同福禄故知此亦武王君臣同福禄矣)
(第 118a 页)
(曰作生民诗者言尊祖也序又言尊祖之意以后稷/生于姜嫄而来其文王受命武王除乱以定天下之)
(功其兆本起由于后稷及 周公成王 致太平制礼以/王功起于后稷故推举之以配天谓配夏正郊天焉) …… (第 1a 页)
(可以相配是故王者皆以祖配天是同祖于天故为/尊也祖之定名父之父耳但祖者始也已所从始也)
(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称焉此后稷之于 成王 乃十七/世祖也不言姜嫄生后稷者经称厥初生民时维姜)
(嫄是据后稷本之姜嫄故序亦顺经而为文也言文/武 …… (第 1b 页)
(况在于人爱之必甚以此仁爱之深故能内则亲睦/九族之亲外则尊事其黄发之耇以礼恭敬养此老)
(人就乞善言所以为政以成其周之王室之福禄焉/此是成王之时则美 成王 之忠厚矣不言 (第 30a 页)
成王 者欲)
(见先世皆然非 (第 30a 页)
成王 故即立周家以广之九族是/王近亲黄耇则及他姓故言内外以别之经八章仁)
(及草木首章是也内睦九族二章尽 …… (第 30a 页)
释之也案大射礼搢三挟/一个谓卿大夫若其君则使人属矢不亲挟也)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传曾孙 成王
也醹厚也大斗长三尺也祈报也笺云祈告也今我 (第 39a 页)
成
王 承先王之法度为主人亦既序宾矣有醇厚之酒醴
以大斗酌而尝之而美故以告黄耇之人徵而养之也
饮酒之礼曰告于 …… (第 39a 页)
反斗字又作科都口反徐又/音主三尺谓大斗之柄也醇音淳)疏(正义曰毛以为/宾射既中可以)
(助行养老曾孙 成王 于是承先王之法度维为主人矣/其为主人酒醴维醹厚矣故今酌之以大斗而献之以)
(报养黄耇之老人郑以此章始 (第 39b 页)
告老人下章乃言其养 成王 养老为主人酒醴维醹厚酌以大斗而尝之以告)
(黄耇将养之也传正义曰以信南山经序准之知曾孙/为 (第 39b 页)
成王 也醹厚谓酒之醇者说文云醹厚酒也大斗长)
(三尺谓其柄也汉礼器制度注勺五升径六寸长三尺/是也此盖从大器 …… (第 39b 页)
事故笺于首章言先王五章以下)
(言养老之事故笺又言先王以明周之先王尽能然也/至于此章指言曾孙则是主言 成王 故云 (第 39b 页)
成王 承先) …… (第 39b 页)
人明先王亦然矣此先王指文王武王/以其行天子礼故也若大王王季追王耳未能用天子)
(法上言先王射以择宾则 成王 亦然故知即以文王之/事接之云亦既序宾矣酌文在祈黄耇之上未告黄耇)
(故知酌者酌而尝之也饮酒之礼曰告于 …… (第 40a 页)
(台汤来反徐又音台尔雅云寿也鲐易来反/鱼名一音夷祺音其介音戒毛大也后皆放)
(此/)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之养老人也非止一时而已/言此黄耇鲐背之老人 (第 40b 页)
成王 以立长养事之以此)
(常恭敬之由其尊耇老之人故得寿考维有吉庆以受/大人之福郑以上言告老人此言养之事黄 (第 40b 页)
耇鲐背之)
(老人既告之而来 成王 乃使人以礼在前导引之以礼/在傍赞翼之以此故得寿考维吉以助其受大福传正)
(义曰释诂云鲐背耇老寿也舍人 …… (第 40b 页)
文)
行苇八章章四句故言七章二章章六句五章章
四句
序既醉大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笺 成
王 祭宗庙旅酬下遍群臣至于无算爵故云醉焉乃
见十伦之义志意云满是谓之饱德音义(大音泰后/大平皆放) (第 41a 页)
(此行下孟反第四章以下注/皆同遍音遍下同见贤遍反)疏(正义曰作既醉诗者/言大平也谓四方宁)
(静而无事此则事之大者故谓大平也 成王 之祭宗/庙群臣助之至于祭末莫不醉足于酒厌饱其德既)
(荷德泽莫不自脩人皆有士君子之行焉能使一朝/之 …… (第 41b 页)
(德本因祭蒙神福则远被子孙故作者因言祭而得/福禄泽及后世之事非诗所主意故序者略之本或)
(云告大平者此与维天之命叙又相涉故遂误耳今/定本无告字笺正义曰以经言祭事故云 成王 祭宗) …… (第 41b 页)
(以为政由于神化从神感是故因祭祀/而美其人有德行以示世之大平耳)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传既者尽其礼终其事笺云礼谓
旅酬之属事谓施惠先后及归俎之类君子万年介尔
景福笺云君子斥 成王 也介助景大 (第 42b 页)
成王 女有万年 (第 42b 页)
之寿天又助女以大福谓五福也音义(施式/䜴反)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之祭宗庙群臣助之至旅酬而酌酒终无算爵而/皆醉言 (第 43a 页)
成王 既醉之以酒矣又于祭末见惠施先后归)
(俎之事差次二者之德志意充满又是既饱以德矣君/子 (第 43a 页)
成王 德能如此当有万年之寿天又大与汝大福也)
(郑唯以介为助馀同传正义曰春秋日食尽者谓之既/故解之云既者尽 …… (第 43a 页)
(贵骨贱者得贱骨贵者先而贱者后言之类见理兼十/伦故笺略举以包通之何知君子非上醉酒饱德之人)
(而以为 成王 者以与万年连文六章七章万年之下以/祚胤景命接之故知君子万年宜 (第 43a 页)
成王 也六章万年) …… (第 43a 页)
也 成王 之为群臣俎实以尊卑差次行之君子万年介
尔昭明笺云昭光也疏(正义曰毛以为 (第 44a 页)
成王 之祭宗庙/群臣助之终于无算爵而皆醉)
(言 (第 44a 页)
成王 既醉之以酒矣尔王之殽羞牲体既差次而行/之礼事终备女君子 (第 44a 页)
成王 当有万年之寿天又光大汝) (第 44a 页)
(成王 与之以昭明之道谓使之政教常善永作明君也/郑唯以介为助馀同笺正义曰归俎者以牲体实之于)
(俎故又谓俎实 …… (第 44a 页)
辞也诸
侯有功德者入为天子卿大夫故云公尸公君也音义
(俶尸叔反/嘏古雅反)疏(正义曰毛以为天既光大汝 成王 以昭明/之道甚有长也言与之明道未有极己之)
(时以是之故王德高明而有善终礼莫重于祭飨燕是/礼之始祭祀 …… (第 44b 页)
之祭燕行事始终故不从俶为始以令终已是善名故/以俶为厚释诂文俶作也作事所以厚生故云俶犹厚)
(也言天祐 成王 既始使以善名终又使厚之见天意殷/勤之至也尸告主人唯嘏辞耳故知公尸嘉告谓嘏辞)
(也传言以卿为非诸侯者 …… (第 45b 页)
豆之物洁清而美政平气和所致故也朋友攸摄摄以
威仪传言相摄佐者以威仪也笺云朋友谓群臣同志
好者也言 成王 之臣皆有仁孝士君子之行其所以相
摄佐威仪之事音义(亵息列反清如字又/才性反好呼报反)疏(正义曰案/乘 …… (第 46b 页)
也下言釐尔女/士从以孙子则孙子是此士女所生故知女士谓女而)
(有士行者文母为十乱之一是女而有士行者也 成王/ 之妃书传无文其子则康王也昭二十六年左传曰 (第 50b 页)
成)
(王 靖四方康王息民/则康王亦明王也)
既醉八章章四句
序凫鹥守成也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祗祖考
(第 50b 页)
安乐之也笺君子斥 成王 也言君子者太平之时则 (第 50b 页)
皆然非独 成王 也音义(凫音符鹥于鸡反苍颉解诂/云鹥鸥也一名水鸮祇祁支)
(反乐音洛/篇末注同)疏(正义曰作凫鹥诗 (第 51a 页)
者言保守成功不使/失坠也致太平之君子 成王 能执持其)
(盈满守掌其成功则神祗祖考皆安宁而爱乐之矣/故作此诗以歌其事也上篇言太平此篇言守成即) …… (第 51a 页)
(水鸟往最稀故以为末因以鸟之所在/取其象类为喻故不依尊卑之次焉)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传凫水鸟也鹥凫属太平则
万物众多笺云泾水名也水鸟而居水中犹人为公尸
之在宗庙也故以喻焉祭祀既毕明日又设礼而与尸
燕成王之时尸来燕也其心安不以已实臣之故自嫌
言此者美成王事尸之礼备尔酒既清尔殽既馨公尸
燕饮福禄来成传馨香之远闻也笺云尔者女 成王 也
女酒殽清美以与公尸燕乐饮酒之故祖考以福禄来
成女音义(闻音问/或如字)疏(正义曰毛以为成王之时天 (第 52b 页)
下太/平万物众多莫不得所其凫鹥之)
(鸟在于泾水之中得其处也既天下太平 成王 祭宗庙/之神以其明日绎而燕尸此时公尸之来与王燕也其)
(来心则安宁不以已实臣之故而不安由王诚心敬之 …… (第 52b 页)
亦不以已实臣自嫌也尔
酒既多尔殽既嘉传言酒品齐多而殽备矣公尸燕饮
福禄来为传厚为孝子也笺云为犹助也助 成王 也音
义(齐才细反为于伪/反注同协句如字)疏(正义曰毛以为时既太平凫鹥/之鸟在于水傍之沙而得其所) (第 53b 页)
(于此之时 成王 祭其祖考而明日燕尸公尸之来燕也/自以其来为宜其事不以臣故而自嫌言王事尸之礼)
(备也其燕之事尔王之酒 …… (第 53b 页)
(也郑以凫鹥在沙喻祭四方百物即以其日燕尸福禄/来助 成王 以此为异馀同传正义曰上言在泾此云在)
(沙则在泾水之旁沙也故云沙水旁易需卦九三需于/沙注云沙接水者亦 …… (第 54a 页)
世厚为孝子/也者言此福禄之来厚为孝子而其意亦与笺同以为)
(助之也但不以为宗庙之祭/不得言孝子故变言 成王 也) …… (第 55a 页)
沚音止湑息汝/反泲子礼反字又作䍤同)
疏(正义曰毛以为时既太平凫鹥之鸟来在水中之渚/得其常处于此之时 成王 祭其宗庙而明日燕尸公)
(尸之来燕也其来似若止得其处其燕之时尔王之酒/既湑然而泲之尔王之殽维是脯矣王 …… (第 55b 页)
(之时 成王 祭宗庙明日而与尸燕公尸之来燕也其来/有尊敬孝子之心既来与王燕于宗庙则福禄从此尸)
(所而下与王也于时 …… (第 57a 页)
文作醺云醉也说音)
(悦令力/呈反)疏(正义曰毛以为时既太平凫鹥之鸟在山绝/水之亹得其常处于此之时 成王 祭其宗庙) …… (第 59a 页)
凫鹥五章章六句
序假乐嘉 成王 也音义(假音/暇)疏(正义曰作假乐诗者/所以嘉美 (第 61a 页)
成王 也经)
(之所云皆是嘉也正诗例不言美以见为经之正因/训假为嘉故转经以见义且承上篇为次以其能守) (第 61a 页)
(成功故于此/嘉美之也)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传假嘉也宜
民宜人宜安民宜官人也笺云显光也天嘉乐成王有
光光之善德安民官人皆得其宜以受福禄于天保右
命之自天申之传申重也笺云 成王 之官人也群臣保 (第 61a 页)
右而举之乃后命用之又用天意申敕之如舜之敕伯
禹伯夷之属音义(右音又助也/重直用反)疏(正义曰言上天嘉美/而爱乐此君子 成王)
( 也以其有光光然明察之善德宜于民而能安之宜于/人而能官之以此能受其福禄于天是天嘉乐之也官)
(人之事王 (第 61b 页)
政尤重故又更申说之言王所以能官人者/待群臣相保安素相委知乃自佑助而共举之 成王 乃)
(后命用之既用之为官又用天意申重戒敕之此其所/以官人得其宜也传正义曰假嘉释诂文民人散虽义)
( …… (第 61b 页)
(福禄于天传正义曰申重释诂文也笺正义曰官人之/事王政尤重上文既言宜人故云 成王 之官人群臣保)
(佑而举之保安也佑助也谓能相委知乃相助荐举 (第 62a 页)
成/王 得其所举乃命用之又用天意申敕之尧典云舜曰)
(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汝 …… (第 62a 页)
故言之属以包之)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传宜君王天
下也笺云干求也十万曰亿天子穆穆诸侯皇皇 成王
行显显之令德求禄得百福其子孙亦勤行而求之得
禄千亿故或为诸侯或为天子言皆相勖以道不愆不
忘率由旧章笺 (第 62a 页)
云愆过率循也 成王 之令德不过误不
遗失循用旧典之文章谓周公之礼法音义(宜君宜王/一本宜并)
(作且字勖香玉/反愆起连反 (第 62b 页)
疏(正义曰言 成王 能行光光之善德宜/安民官人以此求天之禄则得百种)
(之福子孙亦勤行善德以求天禄则德千亿言其多无/数也 …… (第 62b 页)
行得禄之故所以穆穆然皇皇然宜为)
(诸侯之君宜为天子之王言其相勉以德上天福之常/作人主保其邦国也又言 成王 所以蒙天之德泽及子)
(孙者以其有光光善德勤行之不过误不遗忘志唯循/用旧典之文章言能遵用周公礼法故得 …… (第 62b 页)
之笺正义曰干求释言文十万曰)
(亿古数然也天子穆穆诸侯皇皇下曲礼文也求禄者/必行善求之以文承上章故知 成王 行显显令德求禄)
(得百福也知非子孙之数有千亿者以此美 (第 63a 页)
成王 能行/善德不美其子孙众多上言百福是福之众多故知千)
(亿亦福之多数也宜君宜王文承千亿之下故笺以势/接 …… (第 63a 页)
又解得禄之由言皆相助勉力行道/故福禄降之愆过释言文率循释诂文以不愆不忘即)
(是令德之事故本于上章言 成王 之令德也循用旧典/之文章是用之以治天下也上章言宜民宜人则是王)
(已莅政而遵用旧章事在制礼之后故知是 …… (第 63a 页)
公之制六典之法为旧章也)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传抑抑美也
秩秩有常也笺云抑抑密也秩秩清也 成王 立朝之威
仪致密无所失教令又清明天下皆乐仰之无有怨恶
循用群臣之贤者其行能匹耦己之心受福无疆四方
之 (第 63b 页)
音义(恶乌路反又如字注同朝直遥反致直致/反本或作致行下孟反疆居良反下篇同)疏
(正义曰毛以为言 成王 立朝之威仪抑抑然而美也其/道德教令之音秩秩然而有常也以此之故为天下爱) …… (第 63b 页)
以抑抑为密则)
(是密审故所以为美也释诂云秩常也故以秩秩为有/常笺正义曰抑抑密秩秩清皆释训文以此诗美 成王)
( 之德下云四方之纲则是为政之事故知谓立朝之威/仪也致密无失谓举止详悉事无非礼教令清明谓下)
(民宁静无 …… (第 64a 页)
可爱有德可慕故天下皆乐/仰之其行能匹耦己心者谓举事允当与己志合也)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传朋友群臣也笺云 成王 能为天
下之纲纪谓立法度以理治之也其燕饮常与群臣非 …… (第 64a 页)
徒乐族人而已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
塈传塈息也笺云百辟畿内诸侯也卿士卿之有事也
媚爱也 成王 以恩意及群臣群臣故皆爱之不解于其
职位民之所以休息由此也音义(乐音洛辟音璧注同/媚眉备反注同解佳) …… (第 64b 页)
以下明古之王朝之臣有功于/民者皆可以祀之非独上公意亦与此同也)
假乐四章章六句
序公刘召康公戒 成王 也 (第 65a 页)
成王 将涖政戒以民事美
公刘之厚于民而献是诗也笺云公刘者后稷之曾
孙也夏之始衰见迫逐迁于豳而有居民之道 (第 65a 页)
成王
始幼少周公居摄政反归之 (第 65a 页)
成王 将涖政召公与周
公相 (第 65b 页)
成王 为左右召公惧 (第 65b 页)
成王 尚幼稚不留意于治
民之事故作诗美公刘以深戒之也音义(公刘王云/公号刘名)
(也尚书传云公爵刘名也 (第 65b 页)
王基云公刘字也召本亦/作邵上照反后皆同涖音利又音类力洎反夏户雅)
(反下夏人同少时/照反相息亮反)疏(正义曰作公刘诗者召康公所/作以戒 成王 武王既崩 (第 65b 页)
成王 幼)
(弱周公摄政七年而反归之今 (第 65b 页)
成王 将欲莅临其政/召公以王年尚幼恐其不能留意于民故戒之以治)
(民之事美往昔公刘之爱厚于民欲王亦如公刘 (第 65b 页)
而/献是公刘之诗以戒 成王 此与泂酌卷阿俱是召公)
(所作而为此次者厚民之事人君之急务故先作公/刘非有道德则不能爱民故又作泂酌 …… (第 65b 页)
(不多维以遂歌自言作意是总结之辞则三篇次第/元是召公作之先后编者知其意而次之叙亦以其)
(一时之事故于此详之言 成王 将莅政而献是诗明/下两篇亦是将莅政之时俱献之也献者卑奏于尊)
(之辞召公臣也故言献国语曰使公卿至于 (第 66a 页)
列士献/诗是也鸱鸮序云以贻王者周公自达己意欲使遗)
(传至王非已情所献见故文与此异也公刘之厚于/民经六章皆是也言 成王 将莅政戒以民事序其作)
(者之意于经无所当笺正义曰周本纪云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刘是后稷之 …… (第 66a 页)
(虚诞则不窋之与公刘弥是不共世太康之后有羿/浞之乱比至少康之立几将百年盖太康始衰之时)
(不窋失官少康未立之前而公刘见逐也而有居民/之道经之所陈皆是也 成王 始幼少周公居摄政者) (第 66b 页)
(郑以金縢之注差约之以为武王之崩 成王 年十岁/除丧年十三是其幼少也摄政元年 (第 67a 页)
成王 年十五及)
(归之 (第 67a 页)
成王 年二十一 (第 67a 页)
成王 将莅政其年二十有二召/公与周公相 (第 67a 页)
成王 为左右谓作上公为二伯分陜而)
(治周公古书序云周公为师召公为保召公不悦作/君奭与此同时也郑不辨公刘 …… (第 67a 页)
(已之故不忍斗其民爱重民命故弃其安居也既有积/仓裹粮食故知弃其馀而去也以召公追而美之以戒) (成王 不述他姓之人唯陈已之父祖以此知思辑用光/之言意在感今追昔故易传以为光大其道为今子孙)
(之基传正义曰 …… (第 70a 页)
俭而合礼也又说公刘其于群臣/设馔以食之设酒以饮之已身与之为君与之为大宗)
(也言公刘之厚于群臣如此欲 成王 之法效之郑上二/句与毛同言公刘筑室既成与群臣饮食以落之其为)
(如此跄跄济济之威仪者谓公刘之朝士大夫 …… (第 74b 页)
之于公刘也献酒以饮之进食以/食之从而君敬之从而尊重之言虽去旧国见尊如本)
(国由爱厚其民故下不失敬欲 成王 之厚于民以见敬/笺正义曰曲礼下云凡行容大夫济济士跄跄是跄跄) …… (第 74b 页)
地诗大雅公刘什芮鞫之即/以此芮为水名者盖注礼之时未详诗义故也)
公刘六章章十句
序泂酌召康公戒 成王 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
音义(泂音/迥)疏(正义曰尊者莫过上天犹以道德降灵/亲飨是王不可以无德故戒 …… (第 82a 页)
也岂弟君子
民之攸塈笺云塈息也音义(溉古爱反清才/姓反又如字)
泂酌三章章五句
序卷阿召康公戒 成王 也言求贤用吉士也笺吉犹
善也音义(卷音权曲也篇/内同大陵曰阿)疏(正义曰说文云贤坚也/以其人能坚正 …… (第 84a 页)
欲不逸何所为乎召公教其求逸劝使任/贤此则达者之格言万世所不易何以为违理之谈非)
(直方之义也周公之戒 成王 云君子所其无逸即云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亦是教王使求自逸其为劝戒与此)
(正同孔晁又云一人戒无逸一人劝使 …… (第 87a 页)
政可以保全性命无/他患祸故云使汝终汝之性命无困病之忧也若使臣)
(无可任每事劳心则是伤年夭命不得终矣 成王 之所/继嗣者先王也而云先公公是君之别名故云嗣先君)
(之功而终成之谓守其/王位成就先君之功也)
尔土 …… (第 87b 页)
阙失也)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传有冯有翼道可冯依
以为辅翼也引长翼敬也笺云冯冯几也翼助也有孝
斥 成王 也有德谓群臣也王之祭祀择贤者以为尸尊
之豫撰几择佐食庙中有孝子有群臣尸之入也使祝
赞道之扶翼之尸至设 …… (第 89a 页)
凭重于翼故先凭后翼孝者德之本故亦先孝后/德俱是贤人之行分之异名耳引长辅翼皆释诂文笺)
(正义曰顾命云 成王 凭王几又曰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是凭施于几故以凭为凭几皋陶谟曰庶明励翼又)
(曰予欲左右有民汝翼是翼谓 (第 90a 页)
佐助故以翼为助曲礼/下曰内事曰孝王某主人称孝故知有孝斥 成王 有孝)
(既是主人则有德宜谓助祭故以有德谓群臣不解以/引以翼从行苇而略之下言百神尔主纯嘏尔常皆言) …… (第 90a 页)
复多也欲今遂为乐歌王日听之则不损
今之成功也音义(中丁仲反下同乘/承證反复扶又反)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实能用吉)
(士已致太平但召公欲令守其成功故自言作诗之意/言今君子贤者来在王位王赐之车马其所赐君子之 …… (第 96b 页)
(功也郑唯以不多为作此诗不复多为异馀同传正义/曰言上能赐以车马谓 成王 于时已能赐之行中节解)
(既闲也驰中法解且驰也言闲驰者美其中节度合礼/法笺正义曰以经言既是王赐之故云 …… (第 97a 页)
(皆云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生懿王及孝王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厉王)
(凡九王从 成王 言之不数 (第 98a 页)
成王 又不数孝王故七世/也左传服虔注云穆公召康公十六世孙然康公与)
(第 98a 页)
(成王 同时穆公与厉王并世而世数不同者生子有/早晚寿命有长短故也注述详略不必有例而商颂)
(列祖笺云中宗殷 (第 98a 页)
王太戊也汤之玄孙玄鸟笺云高/宗殷王武丁也中宗玄孙之孙是则以诗相继因而)
(明之此以厉王之诗承 成王 诗后故本之于 (第 98a 页)
成王 也/其文武成及厉宣幽若王风之平桓庄皆父子相继)
(中间无隔故不假言之小雅之序无 (第 98a 页)
成王 之文故六/月不以宣王 (第 98a 页)
成王 十月之交推之而知是厉王耳)
(而序文不为厉字故就此以明世数也郊特牲云天/子失礼自夷王以下注云夷王周 …… (第 98a 页)
下九世至惠侯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是惠
侯与穆公共世也纵子有早晚命有长短不应一召
公之后北燕之封与畿内之封世数悬绝若此史记
周自 成王 以下至孝王共九王七世与燕自召公以
下至惠侯九世相去不远服注穆公为康公十六世 (第 117b 页)
(功其兆本起由于后稷及 周公成王 致太平制礼以/王功起于后稷故推举之以配天谓配夏正郊天焉) …… (第 1a 页)
(可以相配是故王者皆以祖配天是同祖于天故为/尊也祖之定名父之父耳但祖者始也已所从始也)
(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称焉此后稷之于 成王 乃十七/世祖也不言姜嫄生后稷者经称厥初生民时维姜)
(嫄是据后稷本之姜嫄故序亦顺经而为文也言文/武 …… (第 1b 页)
(况在于人爱之必甚以此仁爱之深故能内则亲睦/九族之亲外则尊事其黄发之耇以礼恭敬养此老)
(人就乞善言所以为政以成其周之王室之福禄焉/此是成王之时则美 成王 之忠厚矣不言 (第 30a 页)
成王 者欲)
(见先世皆然非 (第 30a 页)
成王 故即立周家以广之九族是/王近亲黄耇则及他姓故言内外以别之经八章仁)
(及草木首章是也内睦九族二章尽 …… (第 30a 页)
释之也案大射礼搢三挟/一个谓卿大夫若其君则使人属矢不亲挟也)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传曾孙 成王
也醹厚也大斗长三尺也祈报也笺云祈告也今我 (第 39a 页)
成
王 承先王之法度为主人亦既序宾矣有醇厚之酒醴
以大斗酌而尝之而美故以告黄耇之人徵而养之也
饮酒之礼曰告于 …… (第 39a 页)
反斗字又作科都口反徐又/音主三尺谓大斗之柄也醇音淳)疏(正义曰毛以为/宾射既中可以)
(助行养老曾孙 成王 于是承先王之法度维为主人矣/其为主人酒醴维醹厚矣故今酌之以大斗而献之以)
(报养黄耇之老人郑以此章始 (第 39b 页)
告老人下章乃言其养 成王 养老为主人酒醴维醹厚酌以大斗而尝之以告)
(黄耇将养之也传正义曰以信南山经序准之知曾孙/为 (第 39b 页)
成王 也醹厚谓酒之醇者说文云醹厚酒也大斗长)
(三尺谓其柄也汉礼器制度注勺五升径六寸长三尺/是也此盖从大器 …… (第 39b 页)
事故笺于首章言先王五章以下)
(言养老之事故笺又言先王以明周之先王尽能然也/至于此章指言曾孙则是主言 成王 故云 (第 39b 页)
成王 承先) …… (第 39b 页)
人明先王亦然矣此先王指文王武王/以其行天子礼故也若大王王季追王耳未能用天子)
(法上言先王射以择宾则 成王 亦然故知即以文王之/事接之云亦既序宾矣酌文在祈黄耇之上未告黄耇)
(故知酌者酌而尝之也饮酒之礼曰告于 …… (第 40a 页)
(台汤来反徐又音台尔雅云寿也鲐易来反/鱼名一音夷祺音其介音戒毛大也后皆放)
(此/)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之养老人也非止一时而已/言此黄耇鲐背之老人 (第 40b 页)
成王 以立长养事之以此)
(常恭敬之由其尊耇老之人故得寿考维有吉庆以受/大人之福郑以上言告老人此言养之事黄 (第 40b 页)
耇鲐背之)
(老人既告之而来 成王 乃使人以礼在前导引之以礼/在傍赞翼之以此故得寿考维吉以助其受大福传正)
(义曰释诂云鲐背耇老寿也舍人 …… (第 40b 页)
文)
行苇八章章四句故言七章二章章六句五章章
四句
序既醉大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笺 成
王 祭宗庙旅酬下遍群臣至于无算爵故云醉焉乃
见十伦之义志意云满是谓之饱德音义(大音泰后/大平皆放) (第 41a 页)
(此行下孟反第四章以下注/皆同遍音遍下同见贤遍反)疏(正义曰作既醉诗者/言大平也谓四方宁)
(静而无事此则事之大者故谓大平也 成王 之祭宗/庙群臣助之至于祭末莫不醉足于酒厌饱其德既)
(荷德泽莫不自脩人皆有士君子之行焉能使一朝/之 …… (第 41b 页)
(德本因祭蒙神福则远被子孙故作者因言祭而得/福禄泽及后世之事非诗所主意故序者略之本或)
(云告大平者此与维天之命叙又相涉故遂误耳今/定本无告字笺正义曰以经言祭事故云 成王 祭宗) …… (第 41b 页)
(以为政由于神化从神感是故因祭祀/而美其人有德行以示世之大平耳)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传既者尽其礼终其事笺云礼谓
旅酬之属事谓施惠先后及归俎之类君子万年介尔
景福笺云君子斥 成王 也介助景大 (第 42b 页)
成王 女有万年 (第 42b 页)
之寿天又助女以大福谓五福也音义(施式/䜴反)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之祭宗庙群臣助之至旅酬而酌酒终无算爵而/皆醉言 (第 43a 页)
成王 既醉之以酒矣又于祭末见惠施先后归)
(俎之事差次二者之德志意充满又是既饱以德矣君/子 (第 43a 页)
成王 德能如此当有万年之寿天又大与汝大福也)
(郑唯以介为助馀同传正义曰春秋日食尽者谓之既/故解之云既者尽 …… (第 43a 页)
(贵骨贱者得贱骨贵者先而贱者后言之类见理兼十/伦故笺略举以包通之何知君子非上醉酒饱德之人)
(而以为 成王 者以与万年连文六章七章万年之下以/祚胤景命接之故知君子万年宜 (第 43a 页)
成王 也六章万年) …… (第 43a 页)
也 成王 之为群臣俎实以尊卑差次行之君子万年介
尔昭明笺云昭光也疏(正义曰毛以为 (第 44a 页)
成王 之祭宗庙/群臣助之终于无算爵而皆醉)
(言 (第 44a 页)
成王 既醉之以酒矣尔王之殽羞牲体既差次而行/之礼事终备女君子 (第 44a 页)
成王 当有万年之寿天又光大汝) (第 44a 页)
(成王 与之以昭明之道谓使之政教常善永作明君也/郑唯以介为助馀同笺正义曰归俎者以牲体实之于)
(俎故又谓俎实 …… (第 44a 页)
辞也诸
侯有功德者入为天子卿大夫故云公尸公君也音义
(俶尸叔反/嘏古雅反)疏(正义曰毛以为天既光大汝 成王 以昭明/之道甚有长也言与之明道未有极己之)
(时以是之故王德高明而有善终礼莫重于祭飨燕是/礼之始祭祀 …… (第 44b 页)
之祭燕行事始终故不从俶为始以令终已是善名故/以俶为厚释诂文俶作也作事所以厚生故云俶犹厚)
(也言天祐 成王 既始使以善名终又使厚之见天意殷/勤之至也尸告主人唯嘏辞耳故知公尸嘉告谓嘏辞)
(也传言以卿为非诸侯者 …… (第 45b 页)
豆之物洁清而美政平气和所致故也朋友攸摄摄以
威仪传言相摄佐者以威仪也笺云朋友谓群臣同志
好者也言 成王 之臣皆有仁孝士君子之行其所以相
摄佐威仪之事音义(亵息列反清如字又/才性反好呼报反)疏(正义曰案/乘 …… (第 46b 页)
也下言釐尔女/士从以孙子则孙子是此士女所生故知女士谓女而)
(有士行者文母为十乱之一是女而有士行者也 成王/ 之妃书传无文其子则康王也昭二十六年左传曰 (第 50b 页)
成)
(王 靖四方康王息民/则康王亦明王也)
既醉八章章四句
序凫鹥守成也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祗祖考
(第 50b 页)
安乐之也笺君子斥 成王 也言君子者太平之时则 (第 50b 页)
皆然非独 成王 也音义(凫音符鹥于鸡反苍颉解诂/云鹥鸥也一名水鸮祇祁支)
(反乐音洛/篇末注同)疏(正义曰作凫鹥诗 (第 51a 页)
者言保守成功不使/失坠也致太平之君子 成王 能执持其)
(盈满守掌其成功则神祗祖考皆安宁而爱乐之矣/故作此诗以歌其事也上篇言太平此篇言守成即) …… (第 51a 页)
(水鸟往最稀故以为末因以鸟之所在/取其象类为喻故不依尊卑之次焉)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传凫水鸟也鹥凫属太平则
万物众多笺云泾水名也水鸟而居水中犹人为公尸
之在宗庙也故以喻焉祭祀既毕明日又设礼而与尸
燕成王之时尸来燕也其心安不以已实臣之故自嫌
言此者美成王事尸之礼备尔酒既清尔殽既馨公尸
燕饮福禄来成传馨香之远闻也笺云尔者女 成王 也
女酒殽清美以与公尸燕乐饮酒之故祖考以福禄来
成女音义(闻音问/或如字)疏(正义曰毛以为成王之时天 (第 52b 页)
下太/平万物众多莫不得所其凫鹥之)
(鸟在于泾水之中得其处也既天下太平 成王 祭宗庙/之神以其明日绎而燕尸此时公尸之来与王燕也其)
(来心则安宁不以已实臣之故而不安由王诚心敬之 …… (第 52b 页)
亦不以已实臣自嫌也尔
酒既多尔殽既嘉传言酒品齐多而殽备矣公尸燕饮
福禄来为传厚为孝子也笺云为犹助也助 成王 也音
义(齐才细反为于伪/反注同协句如字)疏(正义曰毛以为时既太平凫鹥/之鸟在于水傍之沙而得其所) (第 53b 页)
(于此之时 成王 祭其祖考而明日燕尸公尸之来燕也/自以其来为宜其事不以臣故而自嫌言王事尸之礼)
(备也其燕之事尔王之酒 …… (第 53b 页)
(也郑以凫鹥在沙喻祭四方百物即以其日燕尸福禄/来助 成王 以此为异馀同传正义曰上言在泾此云在)
(沙则在泾水之旁沙也故云沙水旁易需卦九三需于/沙注云沙接水者亦 …… (第 54a 页)
世厚为孝子/也者言此福禄之来厚为孝子而其意亦与笺同以为)
(助之也但不以为宗庙之祭/不得言孝子故变言 成王 也) …… (第 55a 页)
沚音止湑息汝/反泲子礼反字又作䍤同)
疏(正义曰毛以为时既太平凫鹥之鸟来在水中之渚/得其常处于此之时 成王 祭其宗庙而明日燕尸公)
(尸之来燕也其来似若止得其处其燕之时尔王之酒/既湑然而泲之尔王之殽维是脯矣王 …… (第 55b 页)
(之时 成王 祭宗庙明日而与尸燕公尸之来燕也其来/有尊敬孝子之心既来与王燕于宗庙则福禄从此尸)
(所而下与王也于时 …… (第 57a 页)
文作醺云醉也说音)
(悦令力/呈反)疏(正义曰毛以为时既太平凫鹥之鸟在山绝/水之亹得其常处于此之时 成王 祭其宗庙) …… (第 59a 页)
凫鹥五章章六句
序假乐嘉 成王 也音义(假音/暇)疏(正义曰作假乐诗者/所以嘉美 (第 61a 页)
成王 也经)
(之所云皆是嘉也正诗例不言美以见为经之正因/训假为嘉故转经以见义且承上篇为次以其能守) (第 61a 页)
(成功故于此/嘉美之也)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传假嘉也宜
民宜人宜安民宜官人也笺云显光也天嘉乐成王有
光光之善德安民官人皆得其宜以受福禄于天保右
命之自天申之传申重也笺云 成王 之官人也群臣保 (第 61a 页)
右而举之乃后命用之又用天意申敕之如舜之敕伯
禹伯夷之属音义(右音又助也/重直用反)疏(正义曰言上天嘉美/而爱乐此君子 成王)
( 也以其有光光然明察之善德宜于民而能安之宜于/人而能官之以此能受其福禄于天是天嘉乐之也官)
(人之事王 (第 61b 页)
政尤重故又更申说之言王所以能官人者/待群臣相保安素相委知乃自佑助而共举之 成王 乃)
(后命用之既用之为官又用天意申重戒敕之此其所/以官人得其宜也传正义曰假嘉释诂文民人散虽义)
( …… (第 61b 页)
(福禄于天传正义曰申重释诂文也笺正义曰官人之/事王政尤重上文既言宜人故云 成王 之官人群臣保)
(佑而举之保安也佑助也谓能相委知乃相助荐举 (第 62a 页)
成/王 得其所举乃命用之又用天意申敕之尧典云舜曰)
(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汝 …… (第 62a 页)
故言之属以包之)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传宜君王天
下也笺云干求也十万曰亿天子穆穆诸侯皇皇 成王
禄千亿故或为诸侯或为天子言皆相勖以道不愆不
忘率由旧章笺 (第 62a 页)
云愆过率循也 成王 之令德不过误不
遗失循用旧典之文章谓周公之礼法音义(宜君宜王/一本宜并)
(作且字勖香玉/反愆起连反 (第 62b 页)
疏(正义曰言 成王 能行光光之善德宜/安民官人以此求天之禄则得百种)
(之福子孙亦勤行善德以求天禄则德千亿言其多无/数也 …… (第 62b 页)
行得禄之故所以穆穆然皇皇然宜为)
(诸侯之君宜为天子之王言其相勉以德上天福之常/作人主保其邦国也又言 成王 所以蒙天之德泽及子)
(孙者以其有光光善德勤行之不过误不遗忘志唯循/用旧典之文章言能遵用周公礼法故得 …… (第 62b 页)
之笺正义曰干求释言文十万曰)
(亿古数然也天子穆穆诸侯皇皇下曲礼文也求禄者/必行善求之以文承上章故知 成王 行显显令德求禄)
(得百福也知非子孙之数有千亿者以此美 (第 63a 页)
成王 能行/善德不美其子孙众多上言百福是福之众多故知千)
(亿亦福之多数也宜君宜王文承千亿之下故笺以势/接 …… (第 63a 页)
又解得禄之由言皆相助勉力行道/故福禄降之愆过释言文率循释诂文以不愆不忘即)
(是令德之事故本于上章言 成王 之令德也循用旧典/之文章是用之以治天下也上章言宜民宜人则是王)
(已莅政而遵用旧章事在制礼之后故知是 …… (第 63a 页)
公之制六典之法为旧章也)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传抑抑美也
秩秩有常也笺云抑抑密也秩秩清也 成王 立朝之威
仪致密无所失教令又清明天下皆乐仰之无有怨恶
循用群臣之贤者其行能匹耦己之心受福无疆四方
之 (第 63b 页)
音义(恶乌路反又如字注同朝直遥反致直致/反本或作致行下孟反疆居良反下篇同)疏
(正义曰毛以为言 成王 立朝之威仪抑抑然而美也其/道德教令之音秩秩然而有常也以此之故为天下爱) …… (第 63b 页)
以抑抑为密则)
(是密审故所以为美也释诂云秩常也故以秩秩为有/常笺正义曰抑抑密秩秩清皆释训文以此诗美 成王)
( 之德下云四方之纲则是为政之事故知谓立朝之威/仪也致密无失谓举止详悉事无非礼教令清明谓下)
(民宁静无 …… (第 64a 页)
可爱有德可慕故天下皆乐/仰之其行能匹耦己心者谓举事允当与己志合也)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传朋友群臣也笺云 成王 能为天
下之纲纪谓立法度以理治之也其燕饮常与群臣非 …… (第 64a 页)
徒乐族人而已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
塈传塈息也笺云百辟畿内诸侯也卿士卿之有事也
媚爱也 成王 以恩意及群臣群臣故皆爱之不解于其
职位民之所以休息由此也音义(乐音洛辟音璧注同/媚眉备反注同解佳) …… (第 64b 页)
以下明古之王朝之臣有功于/民者皆可以祀之非独上公意亦与此同也)
假乐四章章六句
序公刘召康公戒 成王 也 (第 65a 页)
成王 将涖政戒以民事美
公刘之厚于民而献是诗也笺云公刘者后稷之曾
孙也夏之始衰见迫逐迁于豳而有居民之道 (第 65a 页)
成王
成王 将涖政召公与周
公相 (第 65b 页)
成王 为左右召公惧 (第 65b 页)
成王 尚幼稚不留意于治
民之事故作诗美公刘以深戒之也音义(公刘王云/公号刘名)
(也尚书传云公爵刘名也 (第 65b 页)
王基云公刘字也召本亦/作邵上照反后皆同涖音利又音类力洎反夏户雅)
(反下夏人同少时/照反相息亮反)疏(正义曰作公刘诗者召康公所/作以戒 成王 武王既崩 (第 65b 页)
成王 幼)
(弱周公摄政七年而反归之今 (第 65b 页)
成王 将欲莅临其政/召公以王年尚幼恐其不能留意于民故戒之以治)
(民之事美往昔公刘之爱厚于民欲王亦如公刘 (第 65b 页)
而/献是公刘之诗以戒 成王 此与泂酌卷阿俱是召公)
(所作而为此次者厚民之事人君之急务故先作公/刘非有道德则不能爱民故又作泂酌 …… (第 65b 页)
(不多维以遂歌自言作意是总结之辞则三篇次第/元是召公作之先后编者知其意而次之叙亦以其)
(一时之事故于此详之言 成王 将莅政而献是诗明/下两篇亦是将莅政之时俱献之也献者卑奏于尊)
(之辞召公臣也故言献国语曰使公卿至于 (第 66a 页)
列士献/诗是也鸱鸮序云以贻王者周公自达己意欲使遗)
(传至王非已情所献见故文与此异也公刘之厚于/民经六章皆是也言 成王 将莅政戒以民事序其作)
(者之意于经无所当笺正义曰周本纪云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刘是后稷之 …… (第 66a 页)
(虚诞则不窋之与公刘弥是不共世太康之后有羿/浞之乱比至少康之立几将百年盖太康始衰之时)
(不窋失官少康未立之前而公刘见逐也而有居民/之道经之所陈皆是也 成王 始幼少周公居摄政者) (第 66b 页)
(郑以金縢之注差约之以为武王之崩 成王 年十岁/除丧年十三是其幼少也摄政元年 (第 67a 页)
成王 年十五及)
(归之 (第 67a 页)
成王 年二十一 (第 67a 页)
成王 将莅政其年二十有二召/公与周公相 (第 67a 页)
成王 为左右谓作上公为二伯分陜而)
(治周公古书序云周公为师召公为保召公不悦作/君奭与此同时也郑不辨公刘 …… (第 67a 页)
(已之故不忍斗其民爱重民命故弃其安居也既有积/仓裹粮食故知弃其馀而去也以召公追而美之以戒) (成王 不述他姓之人唯陈已之父祖以此知思辑用光/之言意在感今追昔故易传以为光大其道为今子孙)
(之基传正义曰 …… (第 70a 页)
俭而合礼也又说公刘其于群臣/设馔以食之设酒以饮之已身与之为君与之为大宗)
(也言公刘之厚于群臣如此欲 成王 之法效之郑上二/句与毛同言公刘筑室既成与群臣饮食以落之其为)
(如此跄跄济济之威仪者谓公刘之朝士大夫 …… (第 74b 页)
之于公刘也献酒以饮之进食以/食之从而君敬之从而尊重之言虽去旧国见尊如本)
(国由爱厚其民故下不失敬欲 成王 之厚于民以见敬/笺正义曰曲礼下云凡行容大夫济济士跄跄是跄跄) …… (第 74b 页)
地诗大雅公刘什芮鞫之即/以此芮为水名者盖注礼之时未详诗义故也)
公刘六章章十句
序泂酌召康公戒 成王 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
音义(泂音/迥)疏(正义曰尊者莫过上天犹以道德降灵/亲飨是王不可以无德故戒 …… (第 82a 页)
也岂弟君子
民之攸塈笺云塈息也音义(溉古爱反清才/姓反又如字)
泂酌三章章五句
序卷阿召康公戒 成王 也言求贤用吉士也笺吉犹
善也音义(卷音权曲也篇/内同大陵曰阿)疏(正义曰说文云贤坚也/以其人能坚正 …… (第 84a 页)
欲不逸何所为乎召公教其求逸劝使任/贤此则达者之格言万世所不易何以为违理之谈非)
(直方之义也周公之戒 成王 云君子所其无逸即云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亦是教王使求自逸其为劝戒与此)
(正同孔晁又云一人戒无逸一人劝使 …… (第 87a 页)
政可以保全性命无/他患祸故云使汝终汝之性命无困病之忧也若使臣)
(无可任每事劳心则是伤年夭命不得终矣 成王 之所/继嗣者先王也而云先公公是君之别名故云嗣先君)
(之功而终成之谓守其/王位成就先君之功也)
尔土 …… (第 87b 页)
阙失也)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传有冯有翼道可冯依
以为辅翼也引长翼敬也笺云冯冯几也翼助也有孝
斥 成王 也有德谓群臣也王之祭祀择贤者以为尸尊
之豫撰几择佐食庙中有孝子有群臣尸之入也使祝
赞道之扶翼之尸至设 …… (第 89a 页)
凭重于翼故先凭后翼孝者德之本故亦先孝后/德俱是贤人之行分之异名耳引长辅翼皆释诂文笺)
(正义曰顾命云 成王 凭王几又曰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是凭施于几故以凭为凭几皋陶谟曰庶明励翼又)
(曰予欲左右有民汝翼是翼谓 (第 90a 页)
佐助故以翼为助曲礼/下曰内事曰孝王某主人称孝故知有孝斥 成王 有孝)
(既是主人则有德宜谓助祭故以有德谓群臣不解以/引以翼从行苇而略之下言百神尔主纯嘏尔常皆言) …… (第 90a 页)
复多也欲今遂为乐歌王日听之则不损
今之成功也音义(中丁仲反下同乘/承證反复扶又反)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实能用吉)
(士已致太平但召公欲令守其成功故自言作诗之意/言今君子贤者来在王位王赐之车马其所赐君子之 …… (第 96b 页)
(功也郑唯以不多为作此诗不复多为异馀同传正义/曰言上能赐以车马谓 成王 于时已能赐之行中节解)
(既闲也驰中法解且驰也言闲驰者美其中节度合礼/法笺正义曰以经言既是王赐之故云 …… (第 97a 页)
(皆云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生懿王及孝王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厉王)
(凡九王从 成王 言之不数 (第 98a 页)
成王 又不数孝王故七世/也左传服虔注云穆公召康公十六世孙然康公与)
(第 98a 页)
(成王 同时穆公与厉王并世而世数不同者生子有/早晚寿命有长短故也注述详略不必有例而商颂)
(列祖笺云中宗殷 (第 98a 页)
王太戊也汤之玄孙玄鸟笺云高/宗殷王武丁也中宗玄孙之孙是则以诗相继因而)
(明之此以厉王之诗承 成王 诗后故本之于 (第 98a 页)
成王 也/其文武成及厉宣幽若王风之平桓庄皆父子相继)
(中间无隔故不假言之小雅之序无 (第 98a 页)
成王 之文故六/月不以宣王 (第 98a 页)
成王 十月之交推之而知是厉王耳)
(而序文不为厉字故就此以明世数也郊特牲云天/子失礼自夷王以下注云夷王周 …… (第 98a 页)
下九世至惠侯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是惠
侯与穆公共世也纵子有早晚命有长短不应一召
公之后北燕之封与畿内之封世数悬绝若此史记
周自 成王 以下至孝王共九王七世与燕自召公以
下至惠侯九世相去不远服注穆公为康公十六世 (第 117b 页)
也虎既拜而答王策命之时称扬王之
德美君王之言宜相成也王命召虎用召祖命故虎对
王亦为召康公受王命之时对 成王 命之辞谓如其所
言也如其所言者天子万寿以下是也音义(休许蚪反/闻音问施)
(如字尔雅作/弛式氏反) …… (第 113a 页)
笺以君臣共语)
(宜为应答故以对为答休美释诂文作为释言文以王/命召虎用召祖命故虎亦为召康公受命之时对 成王)
( 命之辞谓对王命旧事成辞因而思之谓如其召康公/所言天子万寿以下是也定本集注皆云 (第 113b 页)
成王 命之)
(辞/)
江汉六章章八句 (第 113b 页)
德美君王之言宜相成也王命召虎用召祖命故虎对
王亦为召康公受王命之时对 成王 命之辞谓如其所
言也如其所言者天子万寿以下是也音义(休许蚪反/闻音问施)
(如字尔雅作/弛式氏反) …… (第 113a 页)
笺以君臣共语)
(宜为应答故以对为答休美释诂文作为释言文以王/命召虎用召祖命故虎亦为召康公受命之时对 成王)
( 命之辞谓对王命旧事成辞因而思之谓如其召康公/所言天子万寿以下是也定本集注皆云 (第 113b 页)
成王 命之)
(辞/)
江汉六章章八句 (第 113b 页)
(寝皆制如明堂是死之宗庙犹生之路寝故云象貌/为之由此而言自天子至于卿士得立庙者其制皆)
(如生居之宫矣案郑志说顾命 成王 崩于镐因先王/之宫故有左右房为诸侯制也是文武之世路寝未)
(如明堂乐记注云文王之庙为明堂制则文王之 …… (第 3a 页)
(容貌如此二注象先祖身之形貌者以庙类生人之/室祭则想见其容故彼注通言其意耳作庙者为室)
(不为形必不得象先祖之面貌矣知成洛邑摄五年/时者书序云 成王 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 …… (第 3a 页)
(成就之时其始草创当先于此矣明堂位云六年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明是制作已就故度量)
(可颁其礼亦应颁之未即施用洛诰说七年时事周/公犹戒 成王 使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则是 (第 7a 页)
成王 即政)
(始用周礼也武王亦不卒而崩惟告文王者当时亦/应并告但以文王自创基之主纣尚未灭遗恨为深) (第 7a 页)
(周公之作周礼称为文王之意故作者主于文/王辞不及武王序亦顺经之意指言告文王焉)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传孟仲子曰大哉天命之无极而
美周之礼也笺云命犹道也天之道于乎美哉动而不
止行而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
收之骏惠我文王传纯大假嘉溢慎收聚也笺云纯亦
不已也溢盈溢之言也于乎不光明与文王之施德教
之无倦已美其与天同功也以嘉美之道饶衍与我我
其聚敛之以制法度以大顺我文王之意谓为周礼六
官之职也书曰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曾孙笃之传 成王 能厚行之也笺云曾犹重也自孙之子而下事先
祖皆称曾孙是言曾孙欲使后王皆厚行之非维今也
音义(假音暇溢音 …… (第 7b 页)
子孙言欲使子/孙谨慎行其道文王意既如此我周公其当敛聚之以)
(制典法大顺我文王之本意作之告成当使曾孙 成王/ 厚行之以为天下之法周公以此意告文王故作者述)
(而歌之郑以纯为纯美溢为盈曾孙通为后世之王维/此为异其 …… (第 8a 页)
事礼之末节乐又崩亡无可指据指以周礼统之于/心是礼之根本故举以言焉引书曰者洛诰文也书之)
(意言周公告 成王 云今所承我明子 (第 9a 页)
成王 所用六典之/法者乃尽是配文祖明堂之人文王之德我制之以授)
(子是用文王之德制作之事故引以證此彼注云成 …… (第 9a 页)
(正义曰传以周公制礼 成王 行之乃是为 (第 9b 页)
成王 而作故/以信南山经序准之以曾孙 (第 9b 页)
成王 也厚行之者用意)
(专而隆厚即假乐所云不愆不忘率犹旧章是也笺正/义曰笺以告之时礼犹未成不宜偏指一人使 (第 9b 页)
之施用)
(一代法当通之后王故知曾孙之王非独 成王 也曾犹/重也孙之子为曾孙也孙是其正称自曾孙已下皆得)
(称孙哀二年左传云曾孙蒯聩敢告皇祖文王烈祖康 (第 9b 页)
叔是虽历多世亦称曾孙也小雅曾孙唯斥 成王 文各)
(有施不/得同也)
维天之命一章八句
序维清奏象舞也笺云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武
王制 …… (第 9b 页)
(王作乐象而为舞号其乐曰象舞至周公成王之时/用而奏之于庙诗人以今太平由彼五伐睹其奏而)
(思其本故述之而为此歌焉时迈般桓之等皆武王/时事 成王 之世乃颂之此象舞武王所制以为成王)
(之时奏之成王之时颂之理亦可矣但武王既制此/乐其法遂传于后春秋 (第 10a 页)
之世季札观乐见舞象是于)
(成王 之世犹尚奏之可知颂必太平乃为明是睹之/而作又此诗所述述其作乐所象不言初成新奏以)
(此知奏在 (第 10a 页)
成王 之世作者见而歌之也经言文王之/法可用以成功是制象舞之意笺正义曰此诗经言)
(文王序称象舞则此乐象文 …… (第 10a 页)
王始造伐法武王用以成功是文王之法为伐)
(纣徵兆故为周家/得天下之吉祥)
维清一章五句
序烈文 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也笺云新王即政必以
朝享之礼祭于祖考告嗣位也音义(朝直/遥反)疏(正义曰/烈文诗) (第 13a 页)
(者 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之乐歌也谓周公居摄七年/致政 (第 13a 页)
成王 (第 13a 页)
成王 乃以明年岁首即此为君之政于是)
(用朝享之礼祭于祖者有诸侯助王之祭既祭因而/戒之诗人述其戒辞而为此 (第 13a 页)
歌焉经之所陈皆戒辞)
(也武王崩之明年与周公归政明年俱得为 成王 即/政但此篇敕戒诸侯用赏罚以为己任非复丧中之) …… (第 13a 页)
(政所当用朝享者朝庙受政而因祭先祖以月朔为/之即春秋文六年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祭法天子)
(亲庙与太祖皆月祭之是其事也人君即政必以月/正元日此日于法自当行朝享之礼故知 成王 即政)
(用此礼以祭而有诸侯助之也新王即政以岁首朔/日则是周正月矣臣工笺周之季春于夏为孟春诸) …… (第 13b 页)
颂之不忘音义(辟音壁注下皆同祉/音耻疆居良反竟也)
(传直专反累劣伪/反下同道音导)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于祭之末呼/诸侯而戒之曰汝等有是光明文)
(章者君人之辟公我先君文王赐汝以此祉福也言文/王造始周国此 …… (第 15b 页)
(乎我之前王则此武王其道不可忘也示之以武王之/道欲使法而行之郑以为助祭者有卿士与诸侯公辞)
(兼戒之 成王 于祭之末呼之曰汝有光明文章者百辟/卿士与群公诸侯等上天赐我文王以此王天下之祉)
(福又爱我文王武王其 …… (第 16a 页)
既分辟公为二故下两经亦分为二皆上戒诸侯下)
(戒百辟与此势相成也又以下云尔邦谓诸侯为尔则/此经云我是 成王 自我非我诸侯也故易传以为天赐)
(祉福谓赐文王武王以王天下之福也爱之无有期竟/谓卜世三十卜年七百是长 …… (第 16b 页)
命其大夫四命其出封加一等是有大功者)
(王则出而封之传正义曰竞彊释言文也教训者所以/导诱人故训为道也 成王 之前唯武王耳故知前王武)
(王传以此篇皆戒诸侯之辞此经所言陈武王之事使/诸侯慕之也笺正义曰得贤国彊则 …… (第 17b 页)
(此祭述其事而作歌焉祀先王先公谓四时之祭祠/礿尝烝但祀是总名未知在何时也时祭所及唯亲)
(庙与太祖于 成王 之世为时祭当自大王以下上及/后稷一人而已言先公者唯斥后稷耳于王既总称)
(先王故亦谓后稷为先公命使 …… (第 18a 页)
(文此序同言郊祀盖与郊天同亦夏正月也此经不/言地序云地者作者因祭天地而为此歌王者之有)
(天下乃是天地同助言天可以兼地故辞/不及地序知其因此二祭而作故具言之)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 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传
二后文武也基始命信宥宽密宁也笺云昊天天大号
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 (第 22b 页)
也文王武
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顺
天命不敢解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宽仁所以
止苛刻也安静所以息暴乱也于缉熙单厥心肆其靖
之传缉明熙广单厚肆固靖和也笺云广当为光固当
为故字之误也于美乎此 成王 之德也既光明矣又能
厚其心矣为之不解倦故于其功终能和安之谓夙夜
自勤至于天下太平音义 (第 23a 页)
(成王 王如字徐于况反其音/基本亦作基宥音又王功于)
(况反解音懈下同苛音河/刻音克单都但反注同)疏(正义曰 …… (第 23a 页)
暂自安逸常早起夜卧始于信顺天/命不敢懈倦行其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二君既能)
(如此于乎可叹美也此二君 成王 之德既光明矣又能/笃厚其心而为之不倦故于其功业终能和而安之以) …… (第 23a 页)
(此之故得至于太平是乃昊天之德故因其祭而歌之/传正义曰二后文武也者此以太平之歌作在周公 成)
(王 之世 (第 23b 页)
成王 之前有成其王功者唯文武耳故知二后/文王武王也以二王俱受天命共成周道故连言之自)
(基始以下及下传皆周 …… (第 23b 页)
语称叔向聘于周单/靖公与之语说昊天有成命叔向告单子之老曰昊天)
(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即全引此篇乃云是道 成王 之德/也 (第 23b 页)
成王 能明文昭定武烈者天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
(其上也二后受之让于德也 (第 23b 页)
成王 不敢康敬百姓也夙/夜恭也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缉明也熙广也)
(亶厚也肆固也靖和也其始也翼上德让而 (第 23b 页)
敬百姓其/中也恭俭信宽帅归于宁其终也广厚其心固和之始)
(于德让中于信宽终于固和故曰 成王 是全释此篇之/义也古人说诗者因其节文比义起象理颇溢于经意)
(不必全与本同但检其大旨不为乖异故传采而 (第 23b 页)
用焉/此诗作在成王之初非是崩后不得称成之谥所言 成)
(王
有涉 (第 23b 页)
成王 之嫌韦昭云谓文武修己自勤成其王功/非谓 (第 24a 页)
周成王 身也郑贾唐说皆然是时人有疑是 (第 24a 页)
成王)
( 身者故辨之也笺正义曰昊天天大号也者以此郊天/之歌言其所感苍帝苍帝非太帝而云昊天昊天与帝)
(名同故解 …… (第 24a 页)
(祭五帝之于明堂以文王配而祀之以今之太平由/此明堂所配之文王故诗人因其配祭述其事而为)
(此歌焉经陈周公 成王 法文武之道为神祐而保之/皆是述文王之事也此言祀文王于明堂即孝经所)
(谓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也 …… (第 24b 页)
(皆作者之心有异序亦/顺经为辞此之类也)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传将大享献也笺云
将犹奉也我奉养我享祭之羊牛皆充盛肥腯有天气
之力助言神飨其德而右助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
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传仪善刑法典常靖谋也笺
云靖治也受福曰嘏我仪则式象法行文王之常道以
日施政于天下维受福于文王文王既右而飨之言受
而福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笺云于于时是
也早夜敬天于是得安文王之道音义(将如字享许丈/反徐许亮反右)
(音又注及下同本亦作佑肥腯徒忽反说/文云羊曰肥豕曰腯嘏古雅反毛大也)疏(正义曰毛/以为周公)
(成王之时祀于明堂言我所美大我所献荐者维是肥/羊维是肥牛也以此牛羊所以得肥者维为上天其佑)
(助之故得无伤病也我周公 成王 善用法此文王之常/道日日用之以谋四方之政维天乃大文王之德既佑)
(助文王于我周公 (第 26b 页)
成王 之祭又歆飨之也善法文王之/常道而得为天所佑我周公 (第 26b 页)
成王 而今而后其常早起)
(夜卧畏敬天之威怒于是安之言安行文王之道以为/常法也郑上三句唯一将字别次四句云我 (第 26b 页)
周公 成王)
( 则法象行此文王之常道以日日施于天下以治此四/方之民维我得受此嘏福于文王此文王既佑助我而) …… (第 26b 页)
(封禅也史记封禅书云齐桓公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甫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
(焉乃数十二于周唯言 成王 封泰山禅社首是武必/不封禅其巡守则武王为之以左传之文参之此诗)
(是武王巡守矣白虎通曰何以知太平乃 (第 30a 页)
巡守以武/王不巡守至 成王 乃巡守其言违诗反传所说非也)
(遍于群神一句于尧典乃在上文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之时云类于上帝禋于六 …… (第 30a 页)
(曰康安故云成大功而安之大功谓伐纣也安之谓安/祖考也武王祖考其心冀 成王 业未就心皆不安武王)
(既伐纣是成大功安祖考故云成大功而安之其意与/郑同笺正义曰竞彊释言文时是释诂文 (第 35b 页)
(如生居之宫矣案郑志说顾命 成王 崩于镐因先王/之宫故有左右房为诸侯制也是文武之世路寝未)
(如明堂乐记注云文王之庙为明堂制则文王之 …… (第 3a 页)
(容貌如此二注象先祖身之形貌者以庙类生人之/室祭则想见其容故彼注通言其意耳作庙者为室)
(不为形必不得象先祖之面貌矣知成洛邑摄五年/时者书序云 成王 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 …… (第 3a 页)
(成就之时其始草创当先于此矣明堂位云六年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明是制作已就故度量)
(可颁其礼亦应颁之未即施用洛诰说七年时事周/公犹戒 成王 使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则是 (第 7a 页)
成王 即政)
(始用周礼也武王亦不卒而崩惟告文王者当时亦/应并告但以文王自创基之主纣尚未灭遗恨为深) (第 7a 页)
(周公之作周礼称为文王之意故作者主于文/王辞不及武王序亦顺经之意指言告文王焉)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传孟仲子曰大哉天命之无极而
美周之礼也笺云命犹道也天之道于乎美哉动而不
止行而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
收之骏惠我文王传纯大假嘉溢慎收聚也笺云纯亦
不已也溢盈溢之言也于乎不光明与文王之施德教
之无倦已美其与天同功也以嘉美之道饶衍与我我
其聚敛之以制法度以大顺我文王之意谓为周礼六
官之职也书曰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曾孙笃之传 成王 能厚行之也笺云曾犹重也自孙之子而下事先
祖皆称曾孙是言曾孙欲使后王皆厚行之非维今也
音义(假音暇溢音 …… (第 7b 页)
子孙言欲使子/孙谨慎行其道文王意既如此我周公其当敛聚之以)
(制典法大顺我文王之本意作之告成当使曾孙 成王/ 厚行之以为天下之法周公以此意告文王故作者述)
(而歌之郑以纯为纯美溢为盈曾孙通为后世之王维/此为异其 …… (第 8a 页)
事礼之末节乐又崩亡无可指据指以周礼统之于/心是礼之根本故举以言焉引书曰者洛诰文也书之)
(意言周公告 成王 云今所承我明子 (第 9a 页)
成王 所用六典之/法者乃尽是配文祖明堂之人文王之德我制之以授)
(子是用文王之德制作之事故引以證此彼注云成 …… (第 9a 页)
(正义曰传以周公制礼 成王 行之乃是为 (第 9b 页)
成王 而作故/以信南山经序准之以曾孙 (第 9b 页)
成王 也厚行之者用意)
(专而隆厚即假乐所云不愆不忘率犹旧章是也笺正/义曰笺以告之时礼犹未成不宜偏指一人使 (第 9b 页)
之施用)
(一代法当通之后王故知曾孙之王非独 成王 也曾犹/重也孙之子为曾孙也孙是其正称自曾孙已下皆得)
(称孙哀二年左传云曾孙蒯聩敢告皇祖文王烈祖康 (第 9b 页)
叔是虽历多世亦称曾孙也小雅曾孙唯斥 成王 文各)
(有施不/得同也)
维天之命一章八句
序维清奏象舞也笺云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武
王制 …… (第 9b 页)
(王作乐象而为舞号其乐曰象舞至周公成王之时/用而奏之于庙诗人以今太平由彼五伐睹其奏而)
(思其本故述之而为此歌焉时迈般桓之等皆武王/时事 成王 之世乃颂之此象舞武王所制以为成王)
(之时奏之成王之时颂之理亦可矣但武王既制此/乐其法遂传于后春秋 (第 10a 页)
之世季札观乐见舞象是于)
(成王 之世犹尚奏之可知颂必太平乃为明是睹之/而作又此诗所述述其作乐所象不言初成新奏以)
(此知奏在 (第 10a 页)
成王 之世作者见而歌之也经言文王之/法可用以成功是制象舞之意笺正义曰此诗经言)
(文王序称象舞则此乐象文 …… (第 10a 页)
王始造伐法武王用以成功是文王之法为伐)
(纣徵兆故为周家/得天下之吉祥)
维清一章五句
序烈文 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也笺云新王即政必以
朝享之礼祭于祖考告嗣位也音义(朝直/遥反)疏(正义曰/烈文诗) (第 13a 页)
(者 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之乐歌也谓周公居摄七年/致政 (第 13a 页)
成王 (第 13a 页)
成王 乃以明年岁首即此为君之政于是)
(用朝享之礼祭于祖者有诸侯助王之祭既祭因而/戒之诗人述其戒辞而为此 (第 13a 页)
歌焉经之所陈皆戒辞)
(也武王崩之明年与周公归政明年俱得为 成王 即/政但此篇敕戒诸侯用赏罚以为己任非复丧中之) …… (第 13a 页)
(政所当用朝享者朝庙受政而因祭先祖以月朔为/之即春秋文六年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祭法天子)
(亲庙与太祖皆月祭之是其事也人君即政必以月/正元日此日于法自当行朝享之礼故知 成王 即政)
(用此礼以祭而有诸侯助之也新王即政以岁首朔/日则是周正月矣臣工笺周之季春于夏为孟春诸) …… (第 13b 页)
颂之不忘音义(辟音壁注下皆同祉/音耻疆居良反竟也)
(传直专反累劣伪/反下同道音导)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于祭之末呼/诸侯而戒之曰汝等有是光明文)
(章者君人之辟公我先君文王赐汝以此祉福也言文/王造始周国此 …… (第 15b 页)
(乎我之前王则此武王其道不可忘也示之以武王之/道欲使法而行之郑以为助祭者有卿士与诸侯公辞)
(兼戒之 成王 于祭之末呼之曰汝有光明文章者百辟/卿士与群公诸侯等上天赐我文王以此王天下之祉)
(福又爱我文王武王其 …… (第 16a 页)
既分辟公为二故下两经亦分为二皆上戒诸侯下)
(戒百辟与此势相成也又以下云尔邦谓诸侯为尔则/此经云我是 成王 自我非我诸侯也故易传以为天赐)
(祉福谓赐文王武王以王天下之福也爱之无有期竟/谓卜世三十卜年七百是长 …… (第 16b 页)
命其大夫四命其出封加一等是有大功者)
(王则出而封之传正义曰竞彊释言文也教训者所以/导诱人故训为道也 成王 之前唯武王耳故知前王武)
(王传以此篇皆戒诸侯之辞此经所言陈武王之事使/诸侯慕之也笺正义曰得贤国彊则 …… (第 17b 页)
(此祭述其事而作歌焉祀先王先公谓四时之祭祠/礿尝烝但祀是总名未知在何时也时祭所及唯亲)
(庙与太祖于 成王 之世为时祭当自大王以下上及/后稷一人而已言先公者唯斥后稷耳于王既总称)
(先王故亦谓后稷为先公命使 …… (第 18a 页)
(文此序同言郊祀盖与郊天同亦夏正月也此经不/言地序云地者作者因祭天地而为此歌王者之有)
(天下乃是天地同助言天可以兼地故辞/不及地序知其因此二祭而作故具言之)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 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传
二后文武也基始命信宥宽密宁也笺云昊天天大号
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 (第 22b 页)
也文王武
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顺
天命不敢解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宽仁所以
止苛刻也安静所以息暴乱也于缉熙单厥心肆其靖
之传缉明熙广单厚肆固靖和也笺云广当为光固当
为故字之误也于美乎此 成王 之德也既光明矣又能
厚其心矣为之不解倦故于其功终能和安之谓夙夜
自勤至于天下太平音义 (第 23a 页)
(成王 王如字徐于况反其音/基本亦作基宥音又王功于)
(况反解音懈下同苛音河/刻音克单都但反注同)疏(正义曰 …… (第 23a 页)
暂自安逸常早起夜卧始于信顺天/命不敢懈倦行其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二君既能)
(如此于乎可叹美也此二君 成王 之德既光明矣又能/笃厚其心而为之不倦故于其功业终能和而安之以) …… (第 23a 页)
(此之故得至于太平是乃昊天之德故因其祭而歌之/传正义曰二后文武也者此以太平之歌作在周公 成)
(王 之世 (第 23b 页)
成王 之前有成其王功者唯文武耳故知二后/文王武王也以二王俱受天命共成周道故连言之自)
(基始以下及下传皆周 …… (第 23b 页)
语称叔向聘于周单/靖公与之语说昊天有成命叔向告单子之老曰昊天)
(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即全引此篇乃云是道 成王 之德/也 (第 23b 页)
成王 能明文昭定武烈者天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
(其上也二后受之让于德也 (第 23b 页)
成王 不敢康敬百姓也夙/夜恭也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缉明也熙广也)
(亶厚也肆固也靖和也其始也翼上德让而 (第 23b 页)
敬百姓其/中也恭俭信宽帅归于宁其终也广厚其心固和之始)
(于德让中于信宽终于固和故曰 成王 是全释此篇之/义也古人说诗者因其节文比义起象理颇溢于经意)
(不必全与本同但检其大旨不为乖异故传采而 (第 23b 页)
用焉/此诗作在成王之初非是崩后不得称成之谥所言 成)
(王
成王 之嫌韦昭云谓文武修己自勤成其王功/非谓 (第 24a 页)
周成王 身也郑贾唐说皆然是时人有疑是 (第 24a 页)
成王)
( 身者故辨之也笺正义曰昊天天大号也者以此郊天/之歌言其所感苍帝苍帝非太帝而云昊天昊天与帝)
(名同故解 …… (第 24a 页)
(祭五帝之于明堂以文王配而祀之以今之太平由/此明堂所配之文王故诗人因其配祭述其事而为)
(此歌焉经陈周公 成王 法文武之道为神祐而保之/皆是述文王之事也此言祀文王于明堂即孝经所)
(谓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也 …… (第 24b 页)
(皆作者之心有异序亦/顺经为辞此之类也)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传将大享献也笺云
将犹奉也我奉养我享祭之羊牛皆充盛肥腯有天气
之力助言神飨其德而右助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
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传仪善刑法典常靖谋也笺
云靖治也受福曰嘏我仪则式象法行文王之常道以
日施政于天下维受福于文王文王既右而飨之言受
而福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笺云于于时是
也早夜敬天于是得安文王之道音义(将如字享许丈/反徐许亮反右)
(音又注及下同本亦作佑肥腯徒忽反说/文云羊曰肥豕曰腯嘏古雅反毛大也)疏(正义曰毛/以为周公)
(成王之时祀于明堂言我所美大我所献荐者维是肥/羊维是肥牛也以此牛羊所以得肥者维为上天其佑)
(助之故得无伤病也我周公 成王 善用法此文王之常/道日日用之以谋四方之政维天乃大文王之德既佑)
(助文王于我周公 (第 26b 页)
成王 之祭又歆飨之也善法文王之/常道而得为天所佑我周公 (第 26b 页)
成王 而今而后其常早起)
(夜卧畏敬天之威怒于是安之言安行文王之道以为/常法也郑上三句唯一将字别次四句云我 (第 26b 页)
周公 成王)
( 则法象行此文王之常道以日日施于天下以治此四/方之民维我得受此嘏福于文王此文王既佑助我而) …… (第 26b 页)
(封禅也史记封禅书云齐桓公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甫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
(焉乃数十二于周唯言 成王 封泰山禅社首是武必/不封禅其巡守则武王为之以左传之文参之此诗)
(是武王巡守矣白虎通曰何以知太平乃 (第 30a 页)
巡守以武/王不巡守至 成王 乃巡守其言违诗反传所说非也)
(遍于群神一句于尧典乃在上文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之时云类于上帝禋于六 …… (第 30a 页)
(曰康安故云成大功而安之大功谓伐纣也安之谓安/祖考也武王祖考其心冀 成王 业未就心皆不安武王)
(既伐纣是成大功安祖考故云成大功而安之其意与/郑同笺正义曰竞彊释言文时是释诂文 (第 35b 页)
周颂 (臣工之什/)
序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疏(正义曰臣工诗者诸/侯助祭遣于庙之乐)
(歌也谓 周公成王 之时诸侯以礼春朝因助天子之/祭事毕将归天子戒敕而遣之于庙诗人述其事而)
(作此歌焉此诸侯来朝行朝享 …… (第 1a 页)
铁也说文云铚穫禾短镰/也此则铚器可以穫禾故云铚穫也小尔雅云截颖谓)
(之铚截颖/即穫也)疏(正义曰此 周公成王 于祭之末将遣诸侯/不直戒其身为其大斥故戒其卿大夫及)
(车右以警切之将戒先嗟而又嗟重叹以呼之曰我臣 …… (第 3a 页)
(祭也是太微之一不言祈谷总祀五帝也春官典瑞/云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注云祀天夏正郊天也)
(上帝五帝所郊亦五帝殊言天者尊异之此不/殊之者非周礼相对之例序者省以便文也)
噫嘻 成王 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传噫叹也嘻
和也 (第 8b 页)
成王 成是王事也笺云噫嘻有所多大之声也假
至也播犹种也噫嘻乎能成周公之功其德已著至矣
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也 …… (第 8b 页)
上有路计此万夫
之地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也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川之间
万夫故有万耦耕言三十里者举其成数音义 (成王 如字/又于况反) …… (第 9a 页)
又之人反洫况/域反浍古外反广古旷反)疏(正义曰毛以为噫嘻然嗟叹/而有所戒敕者成是王事之)
(王谓周公 成王 也此王既已政教光明至于天下德既光/明显著如此犹能敬重农事率是典田之官令之教民耕)
(田而种百谷典田之 …… (第 9b 页)
(笺正义曰噫嘻有所多大之声也者以噫嘻之下方美/其 成王 明至而率时农夫乃在下句则噫嘻之言未是)
(敕戒故以为有所多大之声谓作者有所裒多美大而/为声以叹之故言 …… (第 10a 页)
典文也注云言)
(尧德光耀及四海之外至于天地所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齐其明彼说尧德而圣人道同周公 成王)
( 德亦如之故美其能昭假也先言此者人之恒性莫不/急于未就惰于己成今 (第 10a 页)
成王 者德既著至而犹尚重农)
(以是而益可美矣故云叉能率是主田之吏农夫使民/耕田而种百榖谓百者率农夫教下民 (第 10a 页)
也知农夫是主)
(田之吏者以文承 成王 之下则是王者率之若田农之/夫非王所亲率而释言云畯农夫也畯即豳风小雅及)
(春宫籥师所云田畯者也田畯至 …… (第 10a 页)
(故知之也史记杞世家云武王克殷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之祀是杞之初封即为)
(夏之后矣其殷后则初封武庚于殷墟后以叛而诛/之更命微子为殷后书序云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庚)
(命微子启作微子之命是宋为殷后 (第 13a 页)
成王 始命之也/乐记武王封先代之后已言投殷之后于宋者以微)
(子终为殷后作记者从后录之其实武王之时始封 …… (第 13a 页)
(君于畿内则微子不得复封于微也但微子自囚以/见武王武王使复其位正谓解释其囚使复臣位不)
(是复封微国也以乐记之文知武王初即封微子于/宋矣但未知爵之尊卑国之大小耳至 成王 既杀武)
(庚命为殷后当爵为公地方百里至制礼之后当受/上公之地更方五百里史记以为成王之时始封微) …… (第 13b 页)
来荐献之者谓于宗庙也音义(潜在廉反尔雅作涔/郭音潜又音岑韩诗)
(云涔鱼池小雅作橬/时砧反鲔于轨反)疏(正义曰潜诗者季冬荐鱼春/献鲔之乐歌也谓周公 成王)
( 太平时季冬荐鱼于宗庙至春又献鲔泽及潜逃鱼/皆肥美献之先祖神明降福作者述其事而为此歌) …… (第 22a 页)
序雍禘大祖也笺云禘大祭也大于四时而小于祫
大祖谓文王音义(禘大计反大音泰祫/户夹反大祭名也)疏(正义曰雍/者禘大祖)
(之乐歌也谓周公 成王 太平之时禘祭太祖之庙诗/人以今之太平由此太祖故因其祭述其事而为此) …… (第 24a 页)
(一禘也武王以周十二月崩其明年周公摄政称元/年十二月小祥二年十二月大祥三年二月禫四年)
(春禘盖此时也若复五年则 成王 即政之年颂之大/例皆是元年前事此不应独在五年禘时也郑以武)
(王十二月崩成王三年二月禫周公避流言而 …… (第 24b 页)
序载见诸侯始见乎武王庙也音义(见贤遍/反下同)疏(正义/曰载)
(见诗者诸侯始见武王庙之乐歌也谓周公居摄七/年而归政 成王 (第 28b 页)
成王 即政诸侯来朝于是率之以祭)
(武王之庙诗人述其事而为此歌焉经言诸侯来朝/车服有法助祭得福皆为见庙而 (第 28b 页)
言故举见庙以总)
(之按经义见辟王谓见 成王 也又言率见昭考乃是/见于武王之庙今序唯言始见于武王庙不言始见)
(第 28b 页)
(成王 者以作者美其助祭不美朝王主意于见庙故/序特言之但诸侯之来必先朝而后助祭故经始见)
(君王与率见昭考 (第 28b 页)
为首引耳武王之崩至于 成王 即/政历年多矣立庙久矣诸侯往前之朝已应尝经助)
(祭于此乃言始见于武王庙者以 (第 28b 页)
成王 初即王位万/事改新 (第 28b 页)
成王 之于此时亲为祭主言诸侯于 (第 28b 页)
成王 之)
(世始见武王非谓立庙以来诸侯始见也烈 (第 28b 页)
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笺以为朝享之祭则是周之正月朔) …… (第 28b 页)
(言昭考其意主/于武王故也)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
有烈光传载始也龙旂阳阳言有文章也和在轼前铃
在旂上鞗革有鸧言有法度也笺云诸侯始见君王谓
见 成王 也曰求其章考求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也交
龙为旂鞗革辔首也鸧金饰貌休者休然盛壮率见昭 (第 29a 页)
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传昭考武
王也享献也笺云言我皇君也诸侯既以朝礼见于 成
王 至祭时伯又率之见于武王庙使助祭也以致孝子
之事以献祭祀之礼以助寿考之福长我安行此道思 (第 29b 页)
成王 之多福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笺云
俾使纯大也祭有十伦之义 (第 29b 页)
成王 乃光文百辟与诸侯
安之以多福使光明于大嘏之意天子受福曰大嘏辞
有福祚之言音义(辟音璧下同铃音零左传云 …… (第 29b 页)
之事以献祭祀/之礼以光大我王使得秀眉之寿又叙诸侯之意言此)
(孝享介寿之道长我诸侯能安而行之思使我君 成王/ 得众多之福也是光明文章之君公能得礼如是我昭)
(考之神乃安比诸侯以多福使之皆有光明之德以至/于大夫谓 …… (第 30a 页)
为鞗革而言其意亦兼言旂铃皆有/法也笺正义曰以辟公文见于下故先言诸侯此诗成)
(王时事故知始见君王谓见 成王 也曰求其章者将自/说其事故言曰以目之作者所称曰非诸侯自言曰也)
(诸侯谨慎奉法即是自求其章旂铃是在车 …… (第 30b 页)
(释诂文又上谓诸侯见 成王 即云率见昭考明是率此/诸侯以孝以享是祭祀之事也故知于祭时伯又率之)
(见于武王庙使助祭也以顾命毕公召 (第 31a 页)
公为二伯率诸/侯故知此亦伯率之也三言以者皆以诸侯为此也以)
(致孝子之事孝子即 成王 也之事谓祭事诸侯致之谓/助行之也以献祭祀之礼亦是孝子之事但所助非一)
(别言之耳以助寿考之福谓助行其 …… (第 31a 页)
福三者相通为一事也长我安行此道叙诸侯之意)
(此道即以孝以享以介眉寿之道也长安行之庶当神/明之意思使 成王 之多福言诸侯之爱 (第 31a 页)
成王 即经之思)
(皇也俾使纯大释诂文十伦之义者祭统文也彼云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 …… (第 31a 页)
光明于大嘏之意谓神使之光明之)
(也所以得光明大嘏意者天子受福故曰大嘏嘏辞有/福祚之言以诸侯之意思使 成王 得多福令嘏辞以福)
(予 (第 31b 页)
成王 是称满诸侯之意则诸侯晓解神心故云使之/光明之也俾缉熙是神使辟公光明之则绥以多福是)
(神安辟公以多福 …… (第 31b 页)
载见一章十四句
序有客微子来见祖庙也笺云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
庚命微子代殷后既受命来朝而见也音义(有客二/王之后)
(为客也见贤遍反序注/同黜敕 (第 32a 页)
序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疏(正义曰臣工诗者诸/侯助祭遣于庙之乐)
(歌也谓 周公成王 之时诸侯以礼春朝因助天子之/祭事毕将归天子戒敕而遣之于庙诗人述其事而)
(作此歌焉此诸侯来朝行朝享 …… (第 1a 页)
铁也说文云铚穫禾短镰/也此则铚器可以穫禾故云铚穫也小尔雅云截颖谓)
(之铚截颖/即穫也)疏(正义曰此 周公成王 于祭之末将遣诸侯/不直戒其身为其大斥故戒其卿大夫及)
(车右以警切之将戒先嗟而又嗟重叹以呼之曰我臣 …… (第 3a 页)
(祭也是太微之一不言祈谷总祀五帝也春官典瑞/云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注云祀天夏正郊天也)
(上帝五帝所郊亦五帝殊言天者尊异之此不/殊之者非周礼相对之例序者省以便文也)
噫嘻 成王 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传噫叹也嘻
和也 (第 8b 页)
成王 成是王事也笺云噫嘻有所多大之声也假
至也播犹种也噫嘻乎能成周公之功其德已著至矣
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也 …… (第 8b 页)
上有路计此万夫
之地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也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川之间
万夫故有万耦耕言三十里者举其成数音义 (成王 如字/又于况反) …… (第 9a 页)
又之人反洫况/域反浍古外反广古旷反)疏(正义曰毛以为噫嘻然嗟叹/而有所戒敕者成是王事之)
(王谓周公 成王 也此王既已政教光明至于天下德既光/明显著如此犹能敬重农事率是典田之官令之教民耕)
(田而种百谷典田之 …… (第 9b 页)
(笺正义曰噫嘻有所多大之声也者以噫嘻之下方美/其 成王 明至而率时农夫乃在下句则噫嘻之言未是)
(敕戒故以为有所多大之声谓作者有所裒多美大而/为声以叹之故言 …… (第 10a 页)
典文也注云言)
(尧德光耀及四海之外至于天地所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齐其明彼说尧德而圣人道同周公 成王)
( 德亦如之故美其能昭假也先言此者人之恒性莫不/急于未就惰于己成今 (第 10a 页)
成王 者德既著至而犹尚重农)
(以是而益可美矣故云叉能率是主田之吏农夫使民/耕田而种百榖谓百者率农夫教下民 (第 10a 页)
也知农夫是主)
(田之吏者以文承 成王 之下则是王者率之若田农之/夫非王所亲率而释言云畯农夫也畯即豳风小雅及)
(春宫籥师所云田畯者也田畯至 …… (第 10a 页)
(故知之也史记杞世家云武王克殷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之祀是杞之初封即为)
(夏之后矣其殷后则初封武庚于殷墟后以叛而诛/之更命微子为殷后书序云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庚)
(命微子启作微子之命是宋为殷后 (第 13a 页)
成王 始命之也/乐记武王封先代之后已言投殷之后于宋者以微)
(子终为殷后作记者从后录之其实武王之时始封 …… (第 13a 页)
(君于畿内则微子不得复封于微也但微子自囚以/见武王武王使复其位正谓解释其囚使复臣位不)
(是复封微国也以乐记之文知武王初即封微子于/宋矣但未知爵之尊卑国之大小耳至 成王 既杀武)
(庚命为殷后当爵为公地方百里至制礼之后当受/上公之地更方五百里史记以为成王之时始封微) …… (第 13b 页)
来荐献之者谓于宗庙也音义(潜在廉反尔雅作涔/郭音潜又音岑韩诗)
(云涔鱼池小雅作橬/时砧反鲔于轨反)疏(正义曰潜诗者季冬荐鱼春/献鲔之乐歌也谓周公 成王)
( 太平时季冬荐鱼于宗庙至春又献鲔泽及潜逃鱼/皆肥美献之先祖神明降福作者述其事而为此歌) …… (第 22a 页)
序雍禘大祖也笺云禘大祭也大于四时而小于祫
大祖谓文王音义(禘大计反大音泰祫/户夹反大祭名也)疏(正义曰雍/者禘大祖)
(之乐歌也谓周公 成王 太平之时禘祭太祖之庙诗/人以今之太平由此太祖故因其祭述其事而为此) …… (第 24a 页)
(一禘也武王以周十二月崩其明年周公摄政称元/年十二月小祥二年十二月大祥三年二月禫四年)
(春禘盖此时也若复五年则 成王 即政之年颂之大/例皆是元年前事此不应独在五年禘时也郑以武)
(王十二月崩成王三年二月禫周公避流言而 …… (第 24b 页)
序载见诸侯始见乎武王庙也音义(见贤遍/反下同)疏(正义/曰载)
(见诗者诸侯始见武王庙之乐歌也谓周公居摄七/年而归政 成王 (第 28b 页)
成王 即政诸侯来朝于是率之以祭)
(武王之庙诗人述其事而为此歌焉经言诸侯来朝/车服有法助祭得福皆为见庙而 (第 28b 页)
言故举见庙以总)
(之按经义见辟王谓见 成王 也又言率见昭考乃是/见于武王之庙今序唯言始见于武王庙不言始见)
(第 28b 页)
(成王 者以作者美其助祭不美朝王主意于见庙故/序特言之但诸侯之来必先朝而后助祭故经始见)
(君王与率见昭考 (第 28b 页)
为首引耳武王之崩至于 成王 即/政历年多矣立庙久矣诸侯往前之朝已应尝经助)
(祭于此乃言始见于武王庙者以 (第 28b 页)
成王 初即王位万/事改新 (第 28b 页)
成王 之于此时亲为祭主言诸侯于 (第 28b 页)
成王 之)
(世始见武王非谓立庙以来诸侯始见也烈 (第 28b 页)
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笺以为朝享之祭则是周之正月朔) …… (第 28b 页)
(言昭考其意主/于武王故也)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
有烈光传载始也龙旂阳阳言有文章也和在轼前铃
在旂上鞗革有鸧言有法度也笺云诸侯始见君王谓
见 成王 也曰求其章考求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也交
龙为旂鞗革辔首也鸧金饰貌休者休然盛壮率见昭 (第 29a 页)
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传昭考武
王也享献也笺云言我皇君也诸侯既以朝礼见于 成
王 至祭时伯又率之见于武王庙使助祭也以致孝子
之事以献祭祀之礼以助寿考之福长我安行此道思 (第 29b 页)
成王 之多福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笺云
俾使纯大也祭有十伦之义 (第 29b 页)
成王 乃光文百辟与诸侯
安之以多福使光明于大嘏之意天子受福曰大嘏辞
有福祚之言音义(辟音璧下同铃音零左传云 …… (第 29b 页)
之事以献祭祀/之礼以光大我王使得秀眉之寿又叙诸侯之意言此)
(孝享介寿之道长我诸侯能安而行之思使我君 成王/ 得众多之福也是光明文章之君公能得礼如是我昭)
(考之神乃安比诸侯以多福使之皆有光明之德以至/于大夫谓 …… (第 30a 页)
为鞗革而言其意亦兼言旂铃皆有/法也笺正义曰以辟公文见于下故先言诸侯此诗成)
(王时事故知始见君王谓见 成王 也曰求其章者将自/说其事故言曰以目之作者所称曰非诸侯自言曰也)
(诸侯谨慎奉法即是自求其章旂铃是在车 …… (第 30b 页)
(释诂文又上谓诸侯见 成王 即云率见昭考明是率此/诸侯以孝以享是祭祀之事也故知于祭时伯又率之)
(见于武王庙使助祭也以顾命毕公召 (第 31a 页)
公为二伯率诸/侯故知此亦伯率之也三言以者皆以诸侯为此也以)
(致孝子之事孝子即 成王 也之事谓祭事诸侯致之谓/助行之也以献祭祀之礼亦是孝子之事但所助非一)
(别言之耳以助寿考之福谓助行其 …… (第 31a 页)
福三者相通为一事也长我安行此道叙诸侯之意)
(此道即以孝以享以介眉寿之道也长安行之庶当神/明之意思使 成王 之多福言诸侯之爱 (第 31a 页)
成王 即经之思)
(皇也俾使纯大释诂文十伦之义者祭统文也彼云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 …… (第 31a 页)
光明于大嘏之意谓神使之光明之)
(也所以得光明大嘏意者天子受福故曰大嘏嘏辞有/福祚之言以诸侯之意思使 成王 得多福令嘏辞以福)
(予 (第 31b 页)
成王 是称满诸侯之意则诸侯晓解神心故云使之/光明之也俾缉熙是神使辟公光明之则绥以多福是)
(神安辟公以多福 …… (第 31b 页)
载见一章十四句
序有客微子来见祖庙也笺云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
庚命微子代殷后既受命来朝而见也音义(有客二/王之后)
(为客也见贤遍反序注/同黜敕 (第 32a 页)
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
周颂 (闵予小子之什/)
序闵予小子嗣王朝于庙也笺云嗣王者谓 成王 也
除武王之丧将始即政朝于庙也音义(朝直遥/反注同)疏(正/义)
(曰闵予小子诗者嗣王朝于庙之乐 (第 1a 页)
歌也谓 成王 嗣/父为王朝于宗庙自言当嗣之意诗人述其事而作)
(此诗歌焉此朝庙早晚毛无其说毛无避居之事此/朝庙事 (第 1a 页)
武王崩之明年周公即已摄政 成王 未得朝) (第 1a 页)
(庙且又无政可谋此欲夙夜敬慎继续先绪必非居/摄之年也王肃以此篇为周公致政 成王 嗣位始朝)
(于庙之乐歌毛意或当然也此及小毖四篇俱言嗣/王文势相类则毛意俱为摄政之后 (第 1b 页)
成王 嗣位之初)
(有此事诗人当即歌之也郑以为 (第 1b 页)
成王 除武王之丧/将始即政则是 (第 1b 页)
成王 十三周公未居摄于是之时成)
(王朝庙自言敬慎思继先绪访落与群臣共谋敬之/则群臣进戒文相应和事在一时 …… (第 1b 页)
(之辞故下篇言谋此则独述王言故称为朝且此三/篇一时之事似一人之作皆因朝庙而冇此事故首)
(篇言朝以冠之笺正义曰以颂皆成王时事故知嗣/王为 成王 曲礼云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彼)
(谓祝之所言以告神因其内外而异称此非告神之/辞直以嗣续先王称嗣 …… (第 2a 页)
(作者主述王言其意不在于/祭故略而言朝则祭可知)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传闵病造为疚病也笺
云闵悼伤之言也造犹成也可悼伤乎我小子耳遭武
王崩家道未成嬛嬛然孤特在忧病之中于乎皇考永
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传庭直也笺云兹此也陟
降上下也于乎我君考武王长世能孝谓能以孝行为
子孙法度使长见行也念此君祖文王上以直道事天
下以直道治民信无私枉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
王继序思不忘传序绪也笺云夙早敬慎也我小子早
夜慎行祖考之道言不敢懈倦也于乎君王叹文王武
王也我继其绪思其所行不忘也音义(嬛其倾反崔本/作煢疚本又作)
(疚音救上时掌反又如/字孝行下孟反懈音解)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将涖政/而朝于庙乃追悼于已过欲)
(自彊于未然故感伤而言曰闵病乎我小子也往日遭/此家道之不为言先王既 …… (第 3a 页)
美者我文武之君以道有此德故我当/继其绪业思其所行不敢遗忘也由不敢忘故夙夜行)
(之郑以为周公未摄之前 成王 因朝庙而感伤言曰可/悼伤乎我小子耳今遭此家道之不成惟此为异馀同) …… (第 3a 页)
端绪故转为绪笺正义曰敬者必慎故)
(言敬慎也以上有皇考皇祖故云慎行祖考之道上文/之意言皇考自念皇祖非 成王 念之此言继绪思不忘)
(宜为继武王之绪思不忘武王耳而以为兼念文王者/以 (第 4a 页)
成王 美武王能念文王明 (第 4a 页)
成王 亦当念之此文处末)
(可以总前祖考故/知兼念文王也)
闵予小子一章十一句
序访落嗣王谋于庙也笺 (第 4a 页)
云谋者谋政事也疏(正义/曰访)
(落诗者嗣王谋于庙之乐歌也谓 成王 既朝/庙而与群臣谋事诗人述之而为此歌焉)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
犹判涣传访谋落 (第 4b 页)
始时是率循悠远犹道判分涣散也
笺云昭明艾数犹图也 成王 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业
惧不能遵其道德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
群臣曰当循是明德之考所施行故答之以 …… (第 4b 页)
徐/音刈判普半)
(反涣音奂难如字协韵乃旦反任音壬/下二篇注皆同长张丈反休许虬反)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始即)
(王政恐不能继圣父之业故于庙中与群臣谋事汝等/当谋我始即政之事止群臣对王曰当循是明德之考) …… (第 5a 页)
访落一章十二句
序敬之群臣进戒嗣王也音义(敬之一本/无之字)疏(正义曰/敬之诗)
(者群臣进戒嗣王之乐歌也谓 成王 朝庙与群臣谋/事群臣因在庙而进戒嗣王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 …… (第 6b 页)
(焉/)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
士日监在兹传显见士事也笺云显光监视也群臣见
王谋即政之事故因时戒之曰敬之哉敬之哉天乃光
明去恶与善其命吉凶不变易也无谓天高又高在上
远人而不畏也天上下其事谓转运日月施其所行日
月瞻视近在此也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
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传小子嗣王也将
行也光广也佛大也仔肩克也笺云缉熙光明也佛辅
也时是也仔肩任也群臣戒 成王 以敬之敬之故承之
以谦云我小子耳不聪达于敬之之意日就月行言当
习之以积渐也且欲学于有光明之光明者谓贤 …… (第 7b 页)
克也此二字共训郑亦同训此二字云仔肩任也)
(肩古贤反德行下孟反/注同浸子鸩反道音导)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既谋于/庙群臣进而戒之曰王当敬) …… (第 7b 页)
庙谋政明于此/时未摄政也周公之摄必当有因王自知不堪思任辅)
(弼周公之志宜因此兴故于是乃有摄意也若然 成王/ 本欲任贤周公因之以摄所以管蔡流言复为疑惑者) (第 9a 页)
(成王 本欲身自为主委任贤臣及周公居摄乃代之为/主人臣而代天子旷世之所罕闻 (第 9a 页)
成王 既幼复为管蔡)
(所惑故致疑也周公不为臣辅之必摄其政者若使为/臣奉主每事禀承虽可以尽心而不得行意欲制 …… (第 9a 页)
在于此也)
敬之一章十二句
序小毖嗣王求助也笺云毖慎也天下之事当慎其
小小时而不慎后为祸大故 成王 求忠臣早辅助已
为政以救患难音义(毖音秘难乃旦反/下祸难之难皆同)疏(正义曰小/毖诗者嗣)
(王 (第 9b 页)
求助之乐歌也谓周公归政之后 成王 初始嗣位/因祭在庙而求群臣助已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焉)
(经言创艾往过戒慎将来是求助之事也毛以上三 …… (第 9b 页)
(翻飞维鸟而来也言早辅助者/初嗣王位而即求之是其早也)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传毖慎也荓蜂
□曳也笺云惩艾也始者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成
王信之而疑周公至后三监叛而作乱周公以王命举
兵诛之历年乃已故今周公归政 成王 受之而求贤臣
以自辅助也曰我其创艾于往时矣畏慎后复有祸难
群臣小人无敢我□曳谓为谲诈诳欺不可信也汝如 …… (第 10a 页)
所由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成王信之而疑周公金縢有其)
(事也三监叛而作乱周公以王命诛之书序有其事也 成王 年十五周公自东都反而居摄称元年其年即举) …… (第 11b 页)
以喻小恶不诛成为大恶传言始)
(小终大其文得与笺同但毛以周公为武王崩之明年/即摄政为元年时即管蔡流言 成王 信之周公举兵诛)
(之 (第 12a 页)
成王 犹尚未悟既诛之后得风雷之变启金縢之书/始得周公笺言王意以管蔡流言为小罪恨不登时诛)
(之毛不得有此意 …… (第 12a 页)
也借民力治之故谓之籍田音义(芟所衔反除草/也甸田见反)疏
(正义曰载芟诗者春籍田而祈社稷之乐歌也谓周/公 成王 太平之时王者于春时亲耕籍田以劝农业)
(又祈求社稷使获其年丰岁稔诗人述其丰熟之事/而为此歌焉经陈下 …… (第 13b 页)
载芟一章三十一句
序良耜秋报社稷也音义(耜音似/田器也)疏(正义曰良耜诗/者秋报社稷之)
(乐歌也谓周公 成王 太平之时年榖丰稔以为由社/稷之所祐故于秋物既成王者乃祭社稷之神以报)
(生长之功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 …… (第 21b 页)
同日周曰绎商谓之肜音义(丝衣绎祭之服绎音亦/祭之明日又祭也字书)
(作释融馀戎反/尚书作肜音同)疏(正义曰丝衣诗者绎宾尸之乐歌/也谓周公 成王 太平之时祭宗庙) …… (第 26a 页)
故言徵也)
丝衣一章九句
序酌告成大武也言能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也笺
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归政 成王 乃后祭于庙而
奏之其始成告之而已音义(酌音灼字亦作汋/大如字徐音泰)疏(正/义) …… (第 30b 页)
(民故名篇为酌毛以为述武王取纣之事即是武乐/所象众郑以为武王克殷用文王之道故经述文王)
(之事以昭 成王 所由功成而作此乐所以上本之也/言告成大武不言所告之庙有瞽始作乐而合乎太)
(祖此亦当告太祖也大司乐 …… (第 31a 页)
(此耳经有遵养时晦毛谓武王取纣郑为文王养纣/此言以养天下则是爱养万民非养纣身虽养字为)
(同非经养也酌左传作约古今字耳笺正义曰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明堂位文虽六年已作归政 成)
(王 乃后祭于庙而奏之初成之时未奏用也其始成/告之而已故此篇歌其告成之事言此者以明告之)
(早晚谓在居摄 (第 31b 页)
六年告之也知然者以洛诰为摄政/七年之事而经称周公戒 成王 云肇称殷礼祀于新)
(邑时待 (第 31b 页)
成王 即政乃行周礼礼既如此乐亦宜然故/知大武之乐归政 (第 31b 页)
成王 始祭庙奏周公初成之日告)
(之而/已)
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传铄美遵率
养取晦昧也笺云 …… (第 31b 页)
也音义(祃马嫁反桓武志也/本或以此句为注)疏(正义曰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谓武)
(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 成)
(王 太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序又说名/篇之意桓者威武之志言讲武之时军师皆武故取)
(桓字名篇也此 …… (第 34a 页)
大封武王伐纣时封诸臣有功者音义(赉来代反与/也徐又音来)
疏(正义曰赉诗者大封于庙之乐歌也谓武王既伐/纣于庙中大封有功之臣以为诸侯周公 成王 太)
(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经无赉字序又/说其名篇之意赉予也言所以锡予善德之□故名)
( …… (第 37a 页)
(注同守手又反般乐也音洛/崔集注本用此注为序文)疏(正义曰般诗者巡守/而祀四岳河海之乐)
(歌也谓武王既定天下巡行诸侯所守之土祭祀四/岳河海之神神皆飨其祭祀降之福助至周公 成王)
( 太平之时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焉经言乔岳翕河/是祀河岳之事也经无般字序又说其名篇之意般)
(乐也为天下 (第 39a 页)
周颂 (闵予小子之什/)
序闵予小子嗣王朝于庙也笺云嗣王者谓 成王 也
除武王之丧将始即政朝于庙也音义(朝直遥/反注同)疏(正/义)
(曰闵予小子诗者嗣王朝于庙之乐 (第 1a 页)
歌也谓 成王 嗣/父为王朝于宗庙自言当嗣之意诗人述其事而作)
(此诗歌焉此朝庙早晚毛无其说毛无避居之事此/朝庙事 (第 1a 页)
武王崩之明年周公即已摄政 成王 未得朝) (第 1a 页)
(庙且又无政可谋此欲夙夜敬慎继续先绪必非居/摄之年也王肃以此篇为周公致政 成王 嗣位始朝)
(于庙之乐歌毛意或当然也此及小毖四篇俱言嗣/王文势相类则毛意俱为摄政之后 (第 1b 页)
成王 嗣位之初)
(有此事诗人当即歌之也郑以为 (第 1b 页)
成王 除武王之丧/将始即政则是 (第 1b 页)
成王 十三周公未居摄于是之时成)
(王朝庙自言敬慎思继先绪访落与群臣共谋敬之/则群臣进戒文相应和事在一时 …… (第 1b 页)
(之辞故下篇言谋此则独述王言故称为朝且此三/篇一时之事似一人之作皆因朝庙而冇此事故首)
(篇言朝以冠之笺正义曰以颂皆成王时事故知嗣/王为 成王 曲礼云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彼)
(谓祝之所言以告神因其内外而异称此非告神之/辞直以嗣续先王称嗣 …… (第 2a 页)
(作者主述王言其意不在于/祭故略而言朝则祭可知)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传闵病造为疚病也笺
云闵悼伤之言也造犹成也可悼伤乎我小子耳遭武
王崩家道未成嬛嬛然孤特在忧病之中于乎皇考永
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传庭直也笺云兹此也陟
降上下也于乎我君考武王长世能孝谓能以孝行为
子孙法度使长见行也念此君祖文王上以直道事天
下以直道治民信无私枉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
王继序思不忘传序绪也笺云夙早敬慎也我小子早
夜慎行祖考之道言不敢懈倦也于乎君王叹文王武
王也我继其绪思其所行不忘也音义(嬛其倾反崔本/作煢疚本又作)
(疚音救上时掌反又如/字孝行下孟反懈音解)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将涖政/而朝于庙乃追悼于已过欲)
(自彊于未然故感伤而言曰闵病乎我小子也往日遭/此家道之不为言先王既 …… (第 3a 页)
美者我文武之君以道有此德故我当/继其绪业思其所行不敢遗忘也由不敢忘故夙夜行)
(之郑以为周公未摄之前 成王 因朝庙而感伤言曰可/悼伤乎我小子耳今遭此家道之不成惟此为异馀同) …… (第 3a 页)
端绪故转为绪笺正义曰敬者必慎故)
(言敬慎也以上有皇考皇祖故云慎行祖考之道上文/之意言皇考自念皇祖非 成王 念之此言继绪思不忘)
(宜为继武王之绪思不忘武王耳而以为兼念文王者/以 (第 4a 页)
成王 美武王能念文王明 (第 4a 页)
成王 亦当念之此文处末)
(可以总前祖考故/知兼念文王也)
闵予小子一章十一句
序访落嗣王谋于庙也笺 (第 4a 页)
云谋者谋政事也疏(正义/曰访)
(落诗者嗣王谋于庙之乐歌也谓 成王 既朝/庙而与群臣谋事诗人述之而为此歌焉)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
犹判涣传访谋落 (第 4b 页)
始时是率循悠远犹道判分涣散也
笺云昭明艾数犹图也 成王 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业
惧不能遵其道德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
群臣曰当循是明德之考所施行故答之以 …… (第 4b 页)
徐/音刈判普半)
(反涣音奂难如字协韵乃旦反任音壬/下二篇注皆同长张丈反休许虬反)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始即)
(王政恐不能继圣父之业故于庙中与群臣谋事汝等/当谋我始即政之事止群臣对王曰当循是明德之考) …… (第 5a 页)
访落一章十二句
序敬之群臣进戒嗣王也音义(敬之一本/无之字)疏(正义曰/敬之诗)
(者群臣进戒嗣王之乐歌也谓 成王 朝庙与群臣谋/事群臣因在庙而进戒嗣王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 …… (第 6b 页)
(焉/)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
士日监在兹传显见士事也笺云显光监视也群臣见
王谋即政之事故因时戒之曰敬之哉敬之哉天乃光
明去恶与善其命吉凶不变易也无谓天高又高在上
远人而不畏也天上下其事谓转运日月施其所行日
月瞻视近在此也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
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传小子嗣王也将
行也光广也佛大也仔肩克也笺云缉熙光明也佛辅
也时是也仔肩任也群臣戒 成王 以敬之敬之故承之
以谦云我小子耳不聪达于敬之之意日就月行言当
习之以积渐也且欲学于有光明之光明者谓贤 …… (第 7b 页)
克也此二字共训郑亦同训此二字云仔肩任也)
(肩古贤反德行下孟反/注同浸子鸩反道音导)疏(正义曰毛以为 成王 既谋于/庙群臣进而戒之曰王当敬) …… (第 7b 页)
庙谋政明于此/时未摄政也周公之摄必当有因王自知不堪思任辅)
(弼周公之志宜因此兴故于是乃有摄意也若然 成王/ 本欲任贤周公因之以摄所以管蔡流言复为疑惑者) (第 9a 页)
(成王 本欲身自为主委任贤臣及周公居摄乃代之为/主人臣而代天子旷世之所罕闻 (第 9a 页)
成王 既幼复为管蔡)
(所惑故致疑也周公不为臣辅之必摄其政者若使为/臣奉主每事禀承虽可以尽心而不得行意欲制 …… (第 9a 页)
在于此也)
敬之一章十二句
序小毖嗣王求助也笺云毖慎也天下之事当慎其
小小时而不慎后为祸大故 成王 求忠臣早辅助已
为政以救患难音义(毖音秘难乃旦反/下祸难之难皆同)疏(正义曰小/毖诗者嗣)
(王 (第 9b 页)
求助之乐歌也谓周公归政之后 成王 初始嗣位/因祭在庙而求群臣助已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焉)
(经言创艾往过戒慎将来是求助之事也毛以上三 …… (第 9b 页)
(翻飞维鸟而来也言早辅助者/初嗣王位而即求之是其早也)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传毖慎也荓蜂
□曳也笺云惩艾也始者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成
王信之而疑周公至后三监叛而作乱周公以王命举
兵诛之历年乃已故今周公归政 成王 受之而求贤臣
以自辅助也曰我其创艾于往时矣畏慎后复有祸难
群臣小人无敢我□曳谓为谲诈诳欺不可信也汝如 …… (第 10a 页)
所由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成王信之而疑周公金縢有其)
(事也三监叛而作乱周公以王命诛之书序有其事也 成王 年十五周公自东都反而居摄称元年其年即举) …… (第 11b 页)
以喻小恶不诛成为大恶传言始)
(小终大其文得与笺同但毛以周公为武王崩之明年/即摄政为元年时即管蔡流言 成王 信之周公举兵诛)
(之 (第 12a 页)
成王 犹尚未悟既诛之后得风雷之变启金縢之书/始得周公笺言王意以管蔡流言为小罪恨不登时诛)
(之毛不得有此意 …… (第 12a 页)
也借民力治之故谓之籍田音义(芟所衔反除草/也甸田见反)疏
(正义曰载芟诗者春籍田而祈社稷之乐歌也谓周/公 成王 太平之时王者于春时亲耕籍田以劝农业)
(又祈求社稷使获其年丰岁稔诗人述其丰熟之事/而为此歌焉经陈下 …… (第 13b 页)
载芟一章三十一句
序良耜秋报社稷也音义(耜音似/田器也)疏(正义曰良耜诗/者秋报社稷之)
(乐歌也谓周公 成王 太平之时年榖丰稔以为由社/稷之所祐故于秋物既成王者乃祭社稷之神以报)
(生长之功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 …… (第 21b 页)
同日周曰绎商谓之肜音义(丝衣绎祭之服绎音亦/祭之明日又祭也字书)
(作释融馀戎反/尚书作肜音同)疏(正义曰丝衣诗者绎宾尸之乐歌/也谓周公 成王 太平之时祭宗庙) …… (第 26a 页)
故言徵也)
丝衣一章九句
序酌告成大武也言能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也笺
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归政 成王 乃后祭于庙而
奏之其始成告之而已音义(酌音灼字亦作汋/大如字徐音泰)疏(正/义) …… (第 30b 页)
(民故名篇为酌毛以为述武王取纣之事即是武乐/所象众郑以为武王克殷用文王之道故经述文王)
(之事以昭 成王 所由功成而作此乐所以上本之也/言告成大武不言所告之庙有瞽始作乐而合乎太)
(祖此亦当告太祖也大司乐 …… (第 31a 页)
(此耳经有遵养时晦毛谓武王取纣郑为文王养纣/此言以养天下则是爱养万民非养纣身虽养字为)
(同非经养也酌左传作约古今字耳笺正义曰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明堂位文虽六年已作归政 成)
(王 乃后祭于庙而奏之初成之时未奏用也其始成/告之而已故此篇歌其告成之事言此者以明告之)
(早晚谓在居摄 (第 31b 页)
六年告之也知然者以洛诰为摄政/七年之事而经称周公戒 成王 云肇称殷礼祀于新)
(邑时待 (第 31b 页)
成王 即政乃行周礼礼既如此乐亦宜然故/知大武之乐归政 (第 31b 页)
成王 始祭庙奏周公初成之日告)
(之而/已)
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传铄美遵率
养取晦昧也笺云 …… (第 31b 页)
也音义(祃马嫁反桓武志也/本或以此句为注)疏(正义曰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谓武)
(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 成)
(王 太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序又说名/篇之意桓者威武之志言讲武之时军师皆武故取)
(桓字名篇也此 …… (第 34a 页)
大封武王伐纣时封诸臣有功者音义(赉来代反与/也徐又音来)
疏(正义曰赉诗者大封于庙之乐歌也谓武王既伐/纣于庙中大封有功之臣以为诸侯周公 成王 太)
(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经无赉字序又/说其名篇之意赉予也言所以锡予善德之□故名)
( …… (第 37a 页)
(注同守手又反般乐也音洛/崔集注本用此注为序文)疏(正义曰般诗者巡守/而祀四岳河海之乐)
(歌也谓武王既定天下巡行诸侯所守之土祭祀四/岳河海之神神皆飨其祭祀降之福助至周公 成王)
( 太平之时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焉经言乔岳翕河/是祀河岳之事也经无般字序又说其名篇之意般)
(乐也为天下 (第 39a 页)
(閟笔位反音/秘同僖音希)疏(正义曰作閟宫诗者颂美僖公能复/周公之宇谓复周公之时土地居处)
(也明堂位曰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是周公之时土)
(境特大异于其馀诸侯也伯禽 …… (第 25a 页)
(先祖言与先祖/同成其功也)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传
王 成王 也元首宇居也笺云叔父谓周公也 (第 31b 页)
成王 告周
公曰叔父我立女首子使为君于鲁谓欲封伯禽也封
鲁公以为周公后故云大开女居以为我周家之辅谓
封以方 …… (第 31b 页)
故六辔春秋犹言四时也忒变也皇皇后帝皇祖
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传骍赤牺纯也笺
云皇皇后帝谓天也 成王 以周公功大命鲁郊祭天亦
配之以君祖后稷其牲用赤牛纯色与天子同也天亦 …… (第 32a 页)
僣子念反)疏(正义曰毛以为上既述远祖之功以美/大鲁国此乃说其封建之由及今僖公)
(之事言将欲封鲁之时 成王 乃告周公曰叔父我今欲/立汝首子使之为侯于鲁国大开汝之所居永为周室)
(藩辅告周公既讫乃为书以策命鲁公 …… (第 33b 页)
也郑唯秋而载尝为异以载为)
(始言秋而始欲尝祭于夏则养牲馀同传正义曰洛诰/说周公摄政七年十有二月归政 成王 之事其经云岁) …… (第 34a 页)
王元年正月朔日也用二特牛祫祭文武)
(于文王庙使逸读所作册祝之书告神以周公其宜为/后者谓将封伯禽则是 成王 即政之元年正月朔日封)
(伯禽也呼周公为叔父知王是 (第 34b 页)
成王 也释诂云元首始/也俱训为始是元得为首屋宇用以居人故以宇为居)
(笺正义曰诸侯为天子藩屏故云东藩鲁国也 …… (第 34b 页)
(苍帝灵威仰也昊天上帝鲁不祭是鲁公所祭唯祭苍/帝耳苍帝亦太微五帝之一故同称皇皇后帝焉明堂)
(位称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鲁君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是 (第 36a 页)
成王 命鲁郊天亦配以后)
(稷之事言亦者亦周也地官牧人云阳祀用骍牲毛之/注云阳祀祭天于南郊是天子祭天南郊用 …… (第 36a 页)
传无文故笺/易之许许田也鲁朝宿之邑也诸侯有大德受采邑于)
(京师为将朝而宿焉谓之朝宿之邑鲁以周公之故 成/王 赐之许田春秋之时鲁不朝周邑无所用而许田近)
(于郑国郑有祊田地势之便而与郑易之桓元年郑伯/以璧假许田 (第 45b 页)
(也明堂位曰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是周公之时土)
(境特大异于其馀诸侯也伯禽 …… (第 25a 页)
(先祖言与先祖/同成其功也)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传
王 成王 也元首宇居也笺云叔父谓周公也 (第 31b 页)
成王 告周
公曰叔父我立女首子使为君于鲁谓欲封伯禽也封
鲁公以为周公后故云大开女居以为我周家之辅谓
封以方 …… (第 31b 页)
故六辔春秋犹言四时也忒变也皇皇后帝皇祖
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传骍赤牺纯也笺
云皇皇后帝谓天也 成王 以周公功大命鲁郊祭天亦
配之以君祖后稷其牲用赤牛纯色与天子同也天亦 …… (第 32a 页)
僣子念反)疏(正义曰毛以为上既述远祖之功以美/大鲁国此乃说其封建之由及今僖公)
(之事言将欲封鲁之时 成王 乃告周公曰叔父我今欲/立汝首子使之为侯于鲁国大开汝之所居永为周室)
(藩辅告周公既讫乃为书以策命鲁公 …… (第 33b 页)
也郑唯秋而载尝为异以载为)
(始言秋而始欲尝祭于夏则养牲馀同传正义曰洛诰/说周公摄政七年十有二月归政 成王 之事其经云岁) …… (第 34a 页)
王元年正月朔日也用二特牛祫祭文武)
(于文王庙使逸读所作册祝之书告神以周公其宜为/后者谓将封伯禽则是 成王 即政之元年正月朔日封)
(伯禽也呼周公为叔父知王是 (第 34b 页)
成王 也释诂云元首始/也俱训为始是元得为首屋宇用以居人故以宇为居)
(笺正义曰诸侯为天子藩屏故云东藩鲁国也 …… (第 34b 页)
(苍帝灵威仰也昊天上帝鲁不祭是鲁公所祭唯祭苍/帝耳苍帝亦太微五帝之一故同称皇皇后帝焉明堂)
(位称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鲁君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是 (第 36a 页)
成王 命鲁郊天亦配以后)
(稷之事言亦者亦周也地官牧人云阳祀用骍牲毛之/注云阳祀祭天于南郊是天子祭天南郊用 …… (第 36a 页)
传无文故笺/易之许许田也鲁朝宿之邑也诸侯有大德受采邑于)
(京师为将朝而宿焉谓之朝宿之邑鲁以周公之故 成/王 赐之许田春秋之时鲁不朝周邑无所用而许田近)
(于郑国郑有祊田地势之便而与郑易之桓元年郑伯/以璧假许田 (第 4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