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功故执竞之乐先钟而后鼓惟其时物而已然文王
之乐以鼓钟言之则大矣而未备至武王然后磬管
将将 成王
然后箫管备举此灵台所以列于雅执竞
有瞽所以在颂也

  于论鼓钟

  鼓者冬至之音其大丽似天钟者立 (第 5a 页)
  徒歌谓之谣徒击鼓谓之咢歌起于嗟叹之不足适
心之所可而已乐之正也咢则有逆于心而喧焉徒
击鼓而为之非乐之正也或歌于堂上或咢于堂下
而乐之正与不正者靡不具举其于养老也亦可谓

至矣或献或酢或燔或炙养老之礼也或歌或咢养
老之乐也

  假乐

  假乐嘉 成王


  人之百骸假皮以自营又假物之皮以营其外二者
胥假也真则至矣无所复假然欲有所至必有所假
焉故假 (第 2b 页)
舟楫而绝江河假舆马而至千里此假乐所
以为至于乐也盖立人而不忘我之谓仁立我而不

忘人之谓义周之兴也文武之功起于后稷而生民
推之以配天所以尽尊尊之义也周家忠厚本于仁
及草木而行苇推之以睦族所以尽亲亲之仁也积
而至于既醉之太平凫鹥之守成则仁之至义之尽
也乐也者不过乐斯二者而已 成王
能持盈守成至
于神祇祖考安乐之则乐之实兆于此矣语其至于
乐其在于假乐之嘉乎庄子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
与 …… (第 3a 页)
  德音之谓乐咏其声之谓歌乐为歌之实歌为乐之
文记曰歌之为言长言之也说之不足故言之言之
不足故长言之矢诗不多言之不足之谓也维以遂

歌长言之谓也歌之为乐出于民性自然非可以强
为也治民至此其治之至欤观禹之时六府三事允
治未有不自乎不得贤以为己忧矣盖人君之于贤
有卷阿屈纳之礼贤者之于民有飘风化养之道有
化之道则其德成而四方以为则此三事之所自成
也有养之道则其政举而四方以为纲此六府之所
自成也周自后稷教民稼穑公刘厚民事则六府固
已修矣民德归厚见于伐木俾尔单厚见于天保积

而至于忠厚之行苇则 成王
复何为哉作乐以歌其
成而已夫然则至矣尽矣不可以有加矣故以召康
公三篇之戒终焉此九叙惟歌继之以戒之用休 …… (第 4b 页)
之意也然其戒始于公刘之厚民事所以急先
务也终于卷阿之求贤所以急亲贤也尧舜仁智不
过如此是则召康公之于 成王
亦伊尹俾厥后惟尧
舜之心欤传曰歌者直已而陈德由是知召康公矢
诗以歌之虽曰乐成王治功之成亦所以直已而陈 (第 4b 页)
为其非作备乐故也灵台先虡而后业是诗先业而
后虡者虡于业为大业于虡为小文王之乐大矣而
未备故先其大者 成王
之乐不举小不足以见其备
故先其小者


  乐书卷七十 (第 5b 页)
  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所以致太平之治者文王
也故维天之命太平告文王也所以立大武之功者
武王也故酌告成大武也大武之乐武王作之于前 成王
述之于后成之有道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成 (第 4a 页)
之之道也传曰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
和众丰财者也酌之诗其事则武其道则养天下武
本毒天下反以养天下者安民和众丰财之德而已
今夫勺水为勺酌酒为酌则酌也者有挹而损之之
道焉周之兴也建邦启土于后稷肇基王迹于太王
笃前烈于公刘勤王家于王季至文王然后受方以
朝诸侯受国以有天下其所以积行累功致王业艰
难者无非养天下之道 成王
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 …… (第 4b 页)
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
公允师尔公为言事也大武则王事而已其所以众
允者以其一怒而安天下之民非私乎一身也 成王
酌先祖之道以成之则王事终始无亏尚何未尽善
之有乎是诗不言奏者以其告成而已与武奏大武
异矣不言舞者以维 (第 5a 页)
有事焉然则序与瞽宗盖设于頖宫左右而米
廪其公宫南之小学欤

  閟宫

  万舞洋洋

  明堂位曰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封曲阜命
鲁公世世祀之以天子之礼乐是以季夏六月以禘 (第 4a 页)
  礼记文王世子曰登歌清庙下管象舞达有神兴有
德郊特牲曰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仲尼燕
居曰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祭统曰昔

周公有勋劳于天下 成王
赐之重祭升歌清庙下而
管象燕礼大射曰升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下管新
宫盖周之升歌不过清庙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第 3a 页)
既济礿祭则用俭以持盈是有大而能谦必豫可以
用乐之时也 成王
以凫鹥持盈而有假乐之嘉者以


  系辞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
柔断矣 (第 5b 页)
以之大合乐而王书曰声依永律和
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舜成帝功之效也诗曰穆穆厥
声肃雍和鸣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周成王
功之效也由
是观之先王作乐本之情性以为情稽之度数以为文
制之礼义以为节以绳德厚而无过德以象事行而无 (第 9b 页)
之于 成王
作六乐禁四声以善其心之意哉唐之贤相
称于前者不过房杜闻于后者不过姚宋然文皇有兴
礼乐之问而房杜不能对 (第 3a 页)
  自三代之治既往而乐经亡矣乐经亡则礼素而诗虚
是一经缺而三经不完也今夫琴者君子常御之乐盖
所以乐心而适情非为忧愤而作也苟遇乎物可咏者
咏之可伤者伤之大为典诰小为雅颂而讽刺劝戒靡

不具焉其利于教也大矣古之明王君子多亲通焉故
尧有神人畅舜有思亲操襄陵始禹训佃始汤以至文
王拘幽周公越裳 成王
仪凤老𥅆列仙伯牙之水仙怀
陵孔子之将归猗兰曾子归耕残形之类大抵因时事
而作岂为忧愤邪后世论之者过也 (第 8b 页)
  尔雅木谓之虡大版谓之业笋簴之有业盖所以形容
先王德业成于上而乐作于下象其成焉尔故文王德
业成于灵台曰虡业维枞 成王
德业成于有瞽而曰设
业设虡意可睹矣 (第 15b 页)
歌清庙示德
也下而管象示事也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
乐相示而已此大飨之乐也昔者周公有勋劳于天下 成王
赐之重祭升歌清庙下而管象不过使之施于周
公庙而已是所以赐周公非所以赐鲁也记礼者漫然
而言之岂礼意哉梁 (第 3b 页)
  德音之谓乐咏声之谓歌乐为歌之实歌为乐之文故
记曰歌之为言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
言之矢诗不多言之不足之谓也维以遂歌长言之谓
也盖歌之为乐出于民性自然非可伪为者也治民至
此其治之至欤 成王
之治始乎公刘厚于民事急先务 (第 6b 页)
也终乎卷阿求贤用吉士急亲贤也急先务则智急亲
贤则仁乐也者乐斯二者而已故召康公所以戒 成王
维以遂歌三篇终焉禹之九功惟叙九叙惟歌终之以
戒之用休俾勿坏者其以此欤傅曰夫歌者直已而陈
德也召康公矢 (第 7a 页)
有节孰谓乐而不淫乎小雅非专刺幽厉之乱而
文武成王之政实在焉孰谓周德之衰乎大雅有及于
幽厉之失道而武王 成王
之德亦存焉孰谓止于文王
之德乎彼以见舞大濩为圣人之舞大夏为勤而不德
舞韶箾则曰虽甚盛德蔑有加于此非不 (第 8b 页)
积裼而
舞大夏祭统言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其
言非不当也然不专施于周公之庙而或用于群公之
庙非 成王
崇德报功之意也虽然备九夏之乐惟天子
为然元侯不与焉享元侯则肆昭纳三夏而已大夫不
与焉故大夫而肆夏自赵 (第 7b 页)
  勺


  勺水为汋勺酒为酌是酌者有挹而损之之道也大武
之乐武王作之于前 成王
酌先祖之道以成之于后其
事则武其道则养天下然武所以毒天下而反有以养
之者以武有七德而安民和众阜财固在 (第 4a 页)
记外传或以明堂独一室是已以为五室者非也唐开
元礼郊及明堂皆祀昊天上帝盖不考孝经之过也(宗祀
文王则
成王
(第 14b 页)
成王
不祀武而祀文者盖于时 (第 14b 页)
成王
未毕丧武王未立庙故宗祀文王而已此所以周公其人
也明堂之祀于郊为文于庙为质故郊扫地藁秸而已明堂则有堂有 (第 14b 页)
  先王制礼必合诸天道是以日祭象日月祭象月时享
象时三年之祫象闰五年之禘象再闰故仪礼曰学士
大夫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
出大传曰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
配之诸侯及其太祖大夫有事省于其君于祫及其高
祖是学士大夫知尊祖而已有时祭而无祫诸侯及其
太祖而已有祫而无禘大夫有事省于其君然后有祫
则周公有大勋劳省于 成王
然后有禘明堂位 (第 22b 页)
成王

命鲁公也世祀周公以天子礼乐是以鲁君季夏六月
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升歌清庙下管象朱干玉戚冕
而舞大武皮弁 (第 22b 页)
变而致毛
物五变而致介物六变而致象物夫羽毛鳞介者麟
凤龟龙也尤可说也所谓裸与象者果何物乎误天
人甚矣 周成王
之盛实未闻有此瑞应不知何所指也 (第 31b 页)
音侧界切)
疏史乃至与圭○是有大子之责于天(大毛本误太)
史为至虐暴○泰誓牧誓皆不讳发(泰误秦)因逐 成王

读故讳之(逐误遂从经传通解校)
我周至之意○考是父也故仁能顺父(故下疑脱云字)考父可
以通之(父 …… (第 13b 页)
微子之命第十

序疏 成王
至之命○乃命微子启代武庚为殷后(代监本误)
(伐)
启知至汤后○微子启云云肉袒面缚(启史记作开避汉讳 …… (第 16b 页)
康叔下音义及疏 成王
至名号耳(五百二十二字当在上序下)


疏以三至主之○周礼诸公五百里(诸公误上公里字脱)


禽率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