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建兄弟归功于武王耳亦非武王之时已建五十五/国其后不复封人也昭二十六年传曰昔武王克殷)

  (成王
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昭九年/传曰武王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则康王之世尚)
 (有封国非独周公 (第 27b 页)
时也且见于经传者管叔蔡叔霍/叔周公摄政之初以流言见黜则三叔之国已是武)
 (王封矣尚书康诰之篇周公营洛之时始封康叔于/卫洛诰之篇周公致政之月始封伯禽于鲁书传称)
  (成王
削桐叶为圭以封唐叔如此之类不得为武王/封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岂周公自封哉固)
 (当 (第 27b 页)
成王
即政之后或至康王之时始封之耳注正义/曰吊伤俱是悼往之辞咸训为皆故为同也昭六年)
 (传曰夏有乱政而作 (第 27b 页)
 (之/)襄仲如晋拜曹田也○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
 牲非礼也注诸侯不得郊天鲁以周公故得用天子
 礼乐故郊为鲁常祀疏(正义曰明堂位称 成王
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第 12b 页)
 (制礼作乐七年致政于 成王
(第 13a 页)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是以鲁)
 (君孟春乘大辂载弧韣旂十有二旊日月之章 …… (第 13a 页)
 类不歆其祀注歆犹飨也音义(歆许/金反)杞鄫何事注言

 杞鄫夏后自当祀相相之不享于此久矣非卫之罪
 也注言帝丘久不祀相非卫所绝不可以间 成王

 公之命祀注诸侯受命各有常祀音义(间间厕/之间)请改
 祀命注改祀相之命疏(正义曰昭七年传称晋居 (第 14b 页)
 可移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注底致也音义(祚才故反/底音旨)

  成王
定鼎于郏鄏注郏鄏今河南也武王迁之 (第 24a 页)
成王
 
定之音义(郏古洽反/鄏音辱)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疏(正义曰 (第 24a 页)
 (名上下军也此言请为三军各征其军知往前二军/皆属公也明其有事则二卿更互帅之以征伐耳三)
 (卿不得专其民也此时襄公幼弱季氏世秉鲁政因/公之少欲专其民故假立中军因以改作也礼明堂)
 (位云 成王
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其时必有三/军也诗鲁颂閟宫颂僖公能复周公之宇云公徒三)
 (万郑玄云大国三军合 (第 22a 页)
 (商为豕韦氏者杜于彼注云刘累代彭姓之豕韦累/寻迁鲁县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承其国)
 (为豕韦氏是杜解刘累及/其后世再封豕韦之事)在周为唐杜氏注唐杜二
 国名殷末豕韦国于唐 周成王
灭唐迁之于杜为杜
 伯杜伯之子隰叔奔晋四世及士会食邑于范氏杜
 今京兆杜县音义(隰徐入反复/扶又反下 …… (第 33a 页)
 (杜二国名又以豕韦为一嫌唐杜亦一故辩之也昭/元年傅称尧迁实沈于大夏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其季世曰唐叔虞及 成王
灭唐而封大叔是言 (第 33b 页)
周成/王
灭唐也周语曰周之衰也杜伯射宣王于镐是周)
 (有杜国故杜以为 (第 33b 页)
成王
灭唐迁之于杜为杜伯也晋/语訾袥对范宣子云昔隰叔子违周难奔于晋生子)
 (舆为司空世及武子佐文襄为卿以 …… (第 33b 页)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故服以伏羲神农杜以黄帝尧舜当之言如)
 (此之类乃是立德也礼运称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后/代人主之选计 成王
非圣但欲言周公不得不 (第 34b 页)
成)

 (王
耳禹汤文武周公与孔子皆可谓立德者也立功/谓拯危除难功济于时故服杜皆以禹稷当之言如)
 (此之类乃是立 …… (第 34b 页)
 人城郏注郏王城也于是谷雒斗毁王宫齐叛晋欲

 求媚于天子故为王城之音义(郏苦/洽反)(正义曰傅称 成王
定鼎于)
 (郏鄏周公就而营之谓之洛邑亦名王城其地旧名/为郏故以郏为城名周语云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 (第 41a 页)
 (故好而不能择也刘炫/以此言亦有所切于彼)请观于周乐注鲁以周公故
 有天子礼乐疏(注正义曰明堂位云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
 (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又曰凡四代之/服器鲁兼用之 …… (第 12b 页)
 (殷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管叔蔡叔霍叔使尹而监教之自纣城而北谓)
 (之弼南谓之鄘东谓之卫武王崩后五年周公居摄/三监道武庚叛 成王
既黜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更)
 (于此三国建诸侯以殷馀民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后世子孙稍彊兼并彼二国混其 …… (第 14b 页)
 侯同故不为雅疏(注正义曰王诗黍离为首王非国/名故举首篇以表之王者周东都)
 (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也始武王作邑于镐是为/西都周公摄政营洛邑谓之王城是为东都 成王
既)
 (居洛邑复还归西都十一世至幽王遇西戎之祸平/王东迁王城于时王政不行于天下其风俗下同诸)
 ( …… (第 15b 页)
 (于汉则扶风栒邑县是其都也周室之先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迁彼焉由能脩后稷之业教民)
 (以农桑民咸归之而成国积九世至大王乃入处于/岐山世世脩德卒 成王
业武王崩 (第 17a 页)
成王
幼周公摄政)
 (管蔡流言云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于是举兵东伐/之乃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作七 …… (第 17a 页)
 (月之诗以表志大师以其主意于先公在豳时之事/故别其诗以为豳国之变风凡七篇皆是周公之事)
 (也/)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注荡乎荡
 然也乐而不淫言有节周公遭管蔡之变东征三年
 为 成王
陈后稷先公不敢荒淫以 (第 17a 页)
成王
业故言其周
 公之东乎音义(乐而不淫音岳又音洛注同下而又/何乐而可以乐仿此为成于伪反王) …… (第 17a 页)
 (注音俭易以/豉反注同)为之歌唐注诗第十唐晋诗疏(正义曰/唐者帝)
 (尧旧都之地于汉则太原郡晋阳县是也 周成王
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其地南有晋水虞子)
 (燮父改为晋侯燮父后六世至僖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 …… (第 18b 页)
 (小但化止一国不足分别颂则功成乃作归美报神/皆是大事无复小体故风颂不分唯雅分为二也周)
 (自文王受命发迹肇基武王伐纣功成业就及 成王/
周公而治致升平颂声乃作此功成之颂本由此风)
 (雅而来故录周南召南之风鹿鸣文王之雅以为诗/之正经计周 …… (第 20b 页)
 (分为衰分言从大渐差而小故杜以衰为/小也服虔读为衰微之衰谓幽厉之时也)为之歌大
 雅注大雅陈文王之德以正天下疏(注正义曰大雅/亦有武王 成王)
 (
之诗杜唯言文王者以下/云其文王之德乎故也)曰广哉熙熙乎注熙熙和
 乐声曲而有直体注论其声其文王之德乎 (第 21b 页)
 或言亳即偃师音义(亳步各反/巩九勇反)周武有孟津之誓注

 时伐纣也音义(孟本又作/盟音孟)成有岐阳之蒐注 周成王
 
归自奄大蒐于岐山之阳岐山在扶风美阳县西北
 音义(岐其宜反/蒐所求反)康有酆宫之朝注酆在始平鄠县东 …… (第 38a 页)
 (六王之事唯周武王孟津之誓尚书有其事武王伐/殷作泰誓三篇是也其馀五者皆书传无文不能知)
 (其本末注正义曰书序云 成王
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其经云告尔四国多方则于时诸侯大集)
 (故谓岐阳之/蒐在此时也)齐桓有召陵 …… (第 38a 页)
 舆榇从之造于中军注中军王所将音义(共音恭麇/九伦反袒)
 (音但舆榇所觐反棺也造七/报反将子匠反下将师同)王问诸椒举对曰 成王
 
克许注在僖六年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
 焚其榇王从之注从举言音义(缚如字旧/扶卧反)迁赖于鄢
  …… (第 42a 页)
 本俱脱去方字泽字坚字明是讹漏但疏引郑注腹
 厚也又似截取字句不依原文者
传康有酆宫之朝○(臣召南/)按楚世家作丰宫注引服
 虔曰丰宫 成王
庙所在也
传使三官书之○(臣召南/)按周制天子六卿诸侯大国 (第 53b 页)
 (楚南郡江陵县也邓义阳邓县也建宁郡南有濮夷/地然则巴楚邓中夏之国唯濮为远夷耳土地名又)
 (云燕国蓟县也亳是小国阙不知所在盖与燕相近/亦是中国也唯肃慎为远夷注正义曰书序云 成王)
 (
既伐东夷肃慎来贺鲁语云武王克商肃慎氏贡楛/矢韦昭云肃慎东北夷之国去扶馀千里晋之玄莬)
 (即在辽东北 …… (第 5b 页)
 之国当救济之音义(蕃方元反屏必并反队直/类反注同为于伪反注同)(正/义)

 (曰传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是文王母弟也管蔡郕/霍鲁卫毛𣆀史记以为武王之母弟也唐叔 成王
之)
 (母弟也其康王之母弟则书传无文文王周之始王/故言文王文王未得封诸侯也弟以同母为亲故言)
 ( …… (第 6a 页)
 八宿面七音义(妣必履反/宿音秀)(正义曰曲礼云生曰母/死曰妣郑玄云妣之言)

 (媲媲于考也邑姜唐叔之母故为晋之妣也邑姜亦/是 成王
之母而于周无灾任姜共守其地而不告薛)
 (女此则裨灶自知/非吾徒所能测)戊子逄公以登星斯于是乎出注 …… (第 17a 页)
 注齐太公之子丁公音义(级音急本/亦作伋)王孙牟注卫康
 叔子康伯燮父注晋唐叔之子音义(燮素协反父/音甫下同)
 父注周公子伯禽并事康王注康王 成王
子四国皆
 有分我独无有注四国齐晋鲁卫分珍宝之器音义
 (分扶问反下/及注皆同)(注正义曰书序云武 …… (第 51a 页)
 禦王事注桃弧棘矢以禦不祥言楚在山林少所出

 有音义(筚音必蓝力甘反缕力主反莽武/党反跋蒲末反共音恭禦鱼吕反)齐王舅也
 注 成王
母齐太公女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
 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
 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 (第 52a 页)
 (其贡材物要服六岁壹见其贡货物先儒说周礼者/皆以彼为六服诸侯各以服数来朝与此传文无由)
 (得合先达通儒未有解者古书亡灭不可备知然则/尚书周官是 成王
号令之辞尚书之言定是正法左) (第 22b 页)
 (氏复与彼合言必不虚周礼又是明文不得不信盖 周公成王
之时即自有此二法也又周礼每岁壹见)
 (唯言贡物何必见者即是亲朝各计道路长短或当/遣使贡耳先儒谓彼为 …… (第 23a 页)
 节大数与周礼不合盖东迁后典籍散失士大夫亦
 无所折衷(臣照/)按周礼固成周遗制所存顾其书亦
 是汉儒编辑旧闻所 成王
莽刘歆更窜入己意托之
 周公以便其私其与左传不符处不得据以疑传也
传建而不旆注旆游也○(臣浩/)按游 (第 34b 页)
 数为戎所加陵音义(远于万反又/如字数音朔)(正义曰数为戎/所侵陵拜谢戎)
 (师不有/间暇)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而忘诸乎注叔籍谈
 字叔父唐叔 成王
之母弟也其反无分乎密须之鼓
 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注密须姞姓国也在安定
 阴密县文王伐之得其鼓路以蒐 (第 15a 页)
 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注诗豳风也
 义取心平则德音无瑕阙音义(豳彼/贫反)(正义曰诗豳/风狼跋美周)
 (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 成王
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云公孙硕肤德音不瑕郑玄云不瑕言)
 (不可疵/瑕也)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 …… (第 27a 页)
 氏虞夏时有季荝汤时有逢公柏陵殷末有薄姑氏

 皆为诸侯国此地至周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共作
 乱 成王
灭之以封师尚父此即杜注所本非相传说
 也
传蒲姑氏因之○蒲姑氏地理志作薄姑氏后汉郡国
 志乐安国博昌 (第 34a 页)
有薄姑城薄蒲二字字形相类而字
 音相转莫定其孰是
传而后太公因之○颜师古曰武王封太公于齐初未
 得爽鸠之地 成王
以益之也 (第 34a 页)
 (之/)无亦监乎若敖鼢冒至于武文注四君皆楚先君
 之贤者音义(鼢扶粉反/冒莫报反)(注正义曰楚世家云 周成/王
始封熊绎于楚以子男)
 (之田居丹阳历十四君至于熊仪是为若敖若敖生/霄敖霄敖生鼢冒鼢冒卒弟熊达立是为 …… (第 39a 页)
 慎以前大约并不知日食之故
刘子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吕祖谦曰洛诰我乃卜

 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先儒以为今河南城也所谓
 王城也 成王
定鼎于郏鄏是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
 洛食先儒以为今洛阳也即所谓成周也是时以成
 周为下都所谓成周既成分 (第 40b 页)
 使成公般戍周而还注般晋大夫音义(般音/班)十二月

 癸未王入于庄宫注庄宫在王城王子朝使告于诸
 侯曰昔武王克 殷成王
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
 以蕃屏周亦曰吾无专享文武之功注不敢专故建
 母弟音义(蕃方元反/亦作藩) (第 10a 页)
 (叔周公兄故杜从之马迁之/言多辟谬故不用史记为说)先卫不亦可乎子鱼曰
 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昔武王克啇 成王
定之选建
 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注尹正也 …… (第 21b 页)
 柔之音义(迸彼诤反令/徐力呈反)(注正义曰书传云武王杀/纣继公子禄父及管蔡流)
 (言奄君谓禄父曰武王死 成王
幼周公疑此百世之/时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是奄与四国流言也)
 (昭九年传云蒲姑商奄吾东土也此复云因 …… (第 24a 页)
 (毒乱王室也蔡仲之命篇云周公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则是周公诛之矣而此言王者周公)
 (称王命以讨之书序云 成王
既伐管叔蔡叔是称王/命之文也说文云𥻦散之也从米杀声然则𥻦字杀)
 (下米也𥻦为放散之义故训为放 (第 29b 页)
 (佾祭群公宜四佾今祭仲子用六佾是以仲子僭鲁/公且以群公僭周公矣 孙氏觉曰凡舞有千羽此)
 (不言干但言羽者妇人无武事但陈羽舞也庙程子/曰 成王
赐鲁用天子礼乐祀周公后世遂群 皆用)
 (仲子别宫故不敢同群庙而用六羽也书初献见前/此用八之僭也仲 (第 31b 页)
尼以鲁之郊禘为周公之道衰用)
 (天子之礼乐祀周公 成王
之过也公苏氏辙曰天子/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鲁以周 祭文王文王周) (第 31b 页)
 胡传(郑伯欲以泰山之祊易许田前此来输平者以/言请之矣未入地也至是来归祊者其地既输)

 (矣未易许也 成王
以周公有大勋劳故特赐之许田/为朝宿之地宣王以郑伯母弟懿亲故特赐之祊田)
 (为汤沐之邑祊近于鲁许邻于 …… (第 13a 页)
 (是见郑有无亲之心而敢与人以先祖所受之邑矣/其言我入祊者祊非我有也入者不顺之词义不可)
 (而强入/之也)
 集说(杜氏预曰宛郑大夫不书氏未赐族又曰 成王/
营王城有迁都之志故赐周公许田以为鲁朝)
 (宿之邑后世因而立周公别庙焉郑桓公周宣王之/母弟封郑有助祭 (第 13a 页)
 左传(始惧/楚也)
  (楚杜注楚国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孔疏谱云/楚芈姓颛顼之后其后鬻熊事周文王早卒 成王)
  (
封其曾孙熊绎于楚以子男之田居丹阳南郡枝/江是也熊通始称武王武王居郢江陵是也今江)
  (陵县属荆州府 (第 18b 页)
 (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定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之类是也呜呼其旨微矣 程子)
 (曰成王尊周公故赐鲁重祭得郊禘大雩大雩雩于/上帝用盛乐也诸侯雩于境内之山川耳 成王
之赐)
 (鲁公之受皆失道也故夫子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大雩岁之常祀不能皆书也故因其非时) (第 9b 页)
 (于前此之谓禘诸侯无所出之帝则止于大祖之庙/合群庙之主以食此之谓祫天子禘诸侯㭘大夫享)

 (庶人荐上下之杀也鲁诸侯尔何以有禘 成王
追念/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赐鲁公以天子礼乐使用诸)
 (大庙以上祀周公鲁于是乎有禘祭春秋之中所以/言禘 …… (第 10b 页)
 (之主未升于庙即于寝而以庄公配之非所配而配/也 朱子论语集注曰赵伯循曰禘王者之大祭也)
 (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也 成王
以周公有大勋劳)
 (赐鲁重祭故得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自出之/帝而周公配之然非礼矣又曰禘是祭之甚大 (第 11a 页)
 (以为人楚子甚于名楚子也见陈氏傅良曰灭同姓/名此楚子頵也楚自武王始 于传文王始见于经)
 (犹以州举也至 成王
而后书楚人盂之会尝书楚子/矣而复人之頵之名非遇弑未登于春秋则灭夔固)
 (不名也灭夔名之则疑于卫侯燬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