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大也纶今有秩啬夫/所佩也綍引棺索也)故大人不倡游言(游犹浮也/不可用之)
  (言也/缁衣)  穆王曰昔在文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囧/命)  成王
与弟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
  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 (第 22b 页)
成王
曰吾与之
  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
  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史/记) 王命仲山甫 (第 22b 页)
 (也言文王毖酒/之教其大如此)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
  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
  王
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
  敢崇饮(以商君臣之不暇逸者告康叔也殷先哲/王汤也迪畏者畏之 …… (第 30a 页)
  (有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国中百姓与夫里居/者亦皆不敢沈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不敢者)
  (有所畏不暇者有所勉惟欲上以助成君德而使/之昭著下以助尹人祗辟而使之益不怠耳 成王)

  (
顾上文成王而言祗辟顾上文有恭而言吕氏/曰尹人者百官诸侯之长也指上文御事而言)
  闻亦惟曰在今后嗣 (第 30b 页)
  有差而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

  在位而功不匮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
  有等而下不踰矣 (成王
年十五亦入诸学观礼布/政四学者东序瞽宗虞庠及四)
  (郊之学也春气温养故上亲夏物盛小大殊故上/齿秋 (第 2b 页)
 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
嗜鲍鱼而太公弗与曰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非礼而
可以养太子哉(贾谊/新书)  成王
幼不能涖阼(涖视也不能/视阼阶行人)
(君之/事)周公相践阼而治(践履也代 (第 2b 页)
成王
履阼/阶摄王位治天下也)抗世子法
于伯禽欲令 (第 2b 页)
成王
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抗犹举/也谓举)
(以世子之法使与/成王居而学之) (第 2b 页)
成王
有过则挞伯禽所以 (第 2b 页)
成王
世 …… (第 2b 页)
子之道也(以 成王
之过击伯禽则足/以感喻焉 文王世子) 仲尼曰昔者周
公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 (第 3a 页)
成王
也闻
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
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闻之者闻之于古也于/读为迂迂犹 (第 3a 页)
广也大也)是故知
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
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成王
幼不能涖阼以为世子则无
为也(以为世子若/为世子时)是故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之与成王
(亦学此礼/于 (第 3a 页)
成王
侧)(第 3a 页)
成王
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义也君 …… (第 3a 页)
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己
行矣(大戴而作时已作以发颜曰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 其色赤)昔者 成王
幼在襁
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
身体(郑曰保谓安守/之颜曰保安也)傅傅之德义(大 …… (第 4b 页)
师导之教训(大戴训作顺傅郑曰师傅之教大同也/师上于训道 即受而述之书叙曰周)
(公为师召公为保/相 成王
为左右也)此三公之职也(郑曰今尚书说三公/司马司徒司空也尚)
(书及周礼说古文与此同故/先儒论者多依 …… (第 4b 页)
(因 成王
幼稚周公居摄又以王少渐圣贤之训长终封/禅之美故㨿其成事同于太子而始末叙之取明殷周)
(之隆师友为先也 (第 5a 页)
  (篇中言往敷求往尽乃心篇终曰往哉封皆令其/之国之辞而未见其留王朝之意但详此篇康叔)
  (盖深于法者异时 成王
或举以/任司寇之职而此则未必然也)又曰要囚服念五
  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要囚狱词之要者也服/念服 …… (第 34a 页)
  庶狱惟有司之牧夫(始言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继言其勿误于庶狱)
  (庶慎惟正是又之至是独曰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盖刑者天下之重事挈其重而独举之)
  (使 成王
尤知刑狱之可畏必专有/司牧夫之任而不可以己误之也)又曰太史司寇
  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式有慎 (第 36b 页)
(臣及凡自敌者皆当从顿首之拜也如是差之君拜臣/下当从空首其有敬事亦稽首故洛诰云周公拜手稽)
(首 成王
拜手稽首此两相尊敬故皆稽首肃拜者拜中/最轻唯军中有此肃拜妇人亦以肃拜为正其馀五者)
(附此四种正拜振 (第 15b 页)
  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未至殷都而/胜纣于牧野)归乃荐俘
  馘于京大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大武/周乐) 成王
立殷
  民反(叛/反)王命周公践伐之(践/往)商人服象为虐于东
  夷(象兽/名也)周公遂以师逐之 …… (第 6b 页)
  言禹能顺二圣之道而行之故曰大夏也汤曰大

  濩者言汤承尧能护民之急也周公曰酌合者言周
  公辅 成王
能斟酌文武之道而成之也武王曰象
  者象太平而作乐示已太平也合曰大武者天下
  始乐周之征伐行武故诗 (第 7b 页)
  (复/兴)为之歌豳(诗第十五豳周之旧/国在新平漆县东北)曰美哉荡乎乐
  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荡乎荡然也乐而不淫言/有节周公遭管蔡之变东)
  (征三年为 成王
陈后稷先公不敢荒/淫以 (第 5b 页)
成王
业故言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诗/第)
  (十一后仲尼/刚定故不同)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 …… (第 5b 页)
  (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 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
  (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 成/王
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
  (僭八佾三家僭雍/彻故仲尼讥之)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第 11a 页)
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
坏未尝不流涕也 成王
作颂推已惩艾悲彼家难可不
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满则弃
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 (第 15a 页)
 唯云唐虞有三礼至周分为五礼不言夏商者但书
 篇散亡夏商之礼绝灭无文以言故据周礼有文者
 而言耳武王没 成王
幼弱周公代之摄政六年致太
 平述文武之德而制礼也
周子曰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 …… (第 10a 页)
 奇也
敖氏继公曰仪礼何代之书也曰周之书也何人而作
 也曰先儒皆以为周公所作愚亦意其或然也何以
 言之周自武王始有天下然其时已老矣必未暇为
 此事也至 周公相成王
乃始制礼作乐以致太平故
 以其时考之则当是周公之书又以其书考之辞意
 简严品节详备非圣人莫能为益有见 (第 30a 页)
 颂云王太子之冠拟焉则天子元子亦拟诸侯四加
 若然诸侯之子不得四加与士同三加可知
 孔氏颖达曰冠礼起早晚书传既无正文案略说称
 周公对 成王
云古人冒而句领注云古人谓三皇时
 以冒覆头句颔绕项至黄帝时则有冕也故世本云 (第 3a 页)
  世佐案诸辞唯醮辞后人拟作其馀皆周公制作
  时所定未必周公自作盖祝雍史佚辈承旨为之
  使天下后世皆遵而用之也大戴礼公冠云 成王
  
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达而弗多也是其徵矣
屦夏用葛玄端黑屦青絇繶纯纯博寸
 注曰屦者顺裳色玄端黑屦以玄裳 …… (第 45b 页)
  弟之长殇当服大功不得降而为小功也降而为
  小功则已爵也又案大夫以上本无冠礼而玉藻
  记天子诸侯始冠之冠家语记 成王
冠颂及公侯
  冠礼左传载鲁襄公冠事国语载赵文子冠事然
  则诸侯冠礼始于夏末天子冠礼始于周初大夫 …… (第 59b 页)
  子冠礼由来已久但无文以明之此臆说也家语

  言天子冠礼而直以 成王
之事实之且曰此周公
  之制也足徵其所自起矣惟其先有诸侯冠礼而
  后有天子冠礼故大戴礼公冠篇(公冠 …… (第 60a 页)
 侯天子冠礼见于家语冠颂大戴公冠与礼记特牲
 玉藻者虽遗文断缺不全而大槩亦可考如赵文子
 冠则大夫礼也鲁襄公邾隐公冠则诸侯礼也 周成
 王
冠则天子礼也大夫无冠礼古者五十而后爵何
 大夫冠礼之有其冠也则服士服行士礼而已始冠
 缁布冠自诸侯下 …… (第 65a 页)
 而言主丧周氏不考于礼乃谓元子世子不当用士
 礼而引玉藻公符左传冠颂以补之殊不知玉藻公
 符左传所云皆后世之失 成王
冠颂如诚有之意者
 周公欲王修德故因仍夏末之礼而使祝雍作颂以
 勖之尔安可取以补仪礼之逸乎
  世佐 …… (第 67a 页)
  牲所云是也此皆论其无者之据也言天子冠者

  冠颂记冠 成王
之颂公冠云天子儗焉玉藻记天
  子之冠是也言诸侯王太子庶子之冠与士异者
  冠颂记公冠则以卿为宾至其 (第 68b 页)
  相见之乐盖记者讹也清庙祀文王之升歌也(书/大)
  (传云周公升歌清庙苟在庙中尝/见文王者愀然如复见文王焉)鲁以 成王
之赐
  得用之周公之庙(明堂位云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升歌清庙下管象)
  已为非礼(孔子曰 (第 65b 页)
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哀矣/程子曰 成王
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
  而谓大飨用之其可哉今详列其差等如左 (第 65b 页)
  克羞耇惟君者言其大能进老成人于君所也贤
  能之人谓之耇者耆儒硕彦尤古人之所重故举
  以告之召公戒 成王
之词曰今冲子嗣则无遗寿
  耇曰其稽我古人之成德矧曰其有能稽谋自天 (第 58a 页)
 贡货物先儒说周礼者皆以彼为六服诸侯各以服
 数来朝与此传文无由得合先达通儒未有解者古
 书亡灭不可傋知然则尚书周官是 成王
号令之辞
 尚书之言定是正法左传复与彼合言必不虚周礼
 又是明文不得不信盖 (第 15a 页)
周公成王
之时即自有此二
 法也又周礼每岁一见唯言贡物何必见者即是亲
 朝各计道路长短或当遣使贡耳先儒谓彼为朝 (第 15a 页)
方悫则或以为周公委
曲其身以正其君或以为迂身非直躬或以周公抗世
子法为致曲是皆不衷于理夫周公之摄政时 成王
已 …… (第 1a 页)
为君 成王
不可挞故挞伯禽以警 (第 1b 页)
成王
其理甚正而其
道甚直初非有迂曲迁就之私孔颖达疏申引广大之
释委曲烦言以致经义反晦偶因检永乐大典得陈懋 …… (第 1b 页)
 (虞夏商周各有当代之礼则夏商亦有五礼郑康成/注大宗伯唯云唐虞有三礼至周分为五礼不言夏)
 (商者但书篇散亡夏商之礼绝灭无文以言故据周/礼有文者而言耳武王没后 成王
幼弱周公代之摄)
 (政六年致太平述文武之德而制礼也故洛诰云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又礼记明堂位云周公 …… (第 21a 页)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但冠礼起早晚书传既无正文案)
 (略说称周公对 成王
云古人冒而句领注云古人谓/三皇时以冒覆头句颔绕颈至黄帝时则有冕也故) …… (第 40a 页)
 (年郎天子诸侯十二而冠故襄九年左传云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又云一星终也是十二年)
 (岁星一终案文王十五而生武王尚有兄伯邑考金/縢云王与大夫尽弁时 成王
十五而著弁则 (第 40b 页)
成王
已)
 (冠矣是天子十二而冠与诸侯同又祭法云王下祭/殇五若不早冠何因下祭五等之殇大夫冠之年几)
 ( (第 40b 页)
纪号又管子云昔古封禅七十二家夷吾所识十)
(有二焉无怀氏封泰山伏牺神农少皞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禹汤 周成王
皆封泰山惟禹禅会稽 (第 47a 页)
成王
禅)
(社首为异自外皆禅云云白虎通云三皇禅于绎绎之/山明已成功而去有德者居之绎绎者无穷之意五帝)
( (第 47a 页)
三天定之数今文王云吾)
(与女三者示其传基业于武王欲使武王承/其所传之业此乃教戒之义训非自然之理) 成王
幼不能涖阼注涖视也不能视阼阶行人君之事
音义(涖音吏又音类下同/莅视本或作莅临也)周公相践阼而治注践 (第 4b 页)
履也
成王
履阼阶摄王位治天下也音义(相息亮反治徐/直吏反下注治) …… (第 4b 页)
(定同一/音如字)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 成王
之知父子君臣长
幼之道也注抗犹举也谓举以世子之法使与 (第 5a 页)
成王

而学之音义(抗苦浪反长竹/丈反后皆同) (第 5a 页)
成王
有过则挞伯禽所以
(第 5a 页)
成王
世子之道也注以 (第 5a 页)
成王
之过击伯禽则足以感
喻焉音义(挞他达/反击也)文王之为世子也注题上事疏(正义/曰武)
(王既终 (第 5a 页)
成王
幼弱不能涖阼阶行人君之事周公乃辅/相 (第 5a 页)
成王
(第 5a 页)
成王
且在学学世子之道周公代 (第 5a 页)
成王
践履)
(阼阶摄王位而临天下乃兴举世子之法于伯禽伯禽/举行世子之法以示 (第 5a 页)
成王
欲令 (第 5a 页)
成王
观而法之使知父)
(子君臣长幼之道 (第 5a 页)
成王
有过则挞伯禽者 (第 5a 页)
成王
法效/伯禽不能备具而有过失周公则笞挞伯禽责其不能) …… (第 5a 页)
(以世子之礼教 成王
也必如此者所以示 (第 5b 页)
成王
世子之/道文王之为世子也者从篇首以至于此是文王之为)
(世子及武 (第 5b 页)
成王
之法其武王 (第 5b 页)
成王
为世子之礼皆上/法文王故以文王之为世子总结之也注正义曰案郑)
(注金縢云文王崩后明年生 (第 5b 页)
成王
则武王崩时 (第 5b 页)
成王
年/十岁服丧三年毕 (第 5b 页)
成王
年十二明年将践阼周公欲代)
(之摄政群叔流言周公辟之居东都时 (第 5b 页)
成王
年十三也/居东二年 (第 5b 页)
成王
收捕周公之属党时 (第 5b 页)
成王
年十四也明)
(年秋大熟遭雷风之变时周公居东三年 (第 5b 页)
成王
年十五/迎周公反而居摄之元年也居摄四年封康叔作康诰)
( (第 5b 页)
成王
年十八也故书传云天子大子十八称孟侯居/摄七年 (第 5b 页)
成王
年二十一也明年 (第 5b 页)
成王
即政年二十二也)
(此是郑义推 (第 5b 页)
成王
幼不能践阼之事也经云周公相践/阼而治知非周公辅相 (第 5b 页)
成王
今云践阼而治必知周公)
(代 (第 5b 页)
成王
履阼阶者以明堂位云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又云周公践天子之位是代居位也) …… (第 5b 页)
前在后行步动止之/节此文言入言出故以为燕居出入也)
仲尼曰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所
以善 成王
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
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注闻之者闻之
于古也于读为迂迂犹广 …… (第 20b 页)
也音义(治直吏反下而/治国治并同于)
(依注作迂音/同又音纡)(正义曰此一节是第三节中覆说周公/教 成王
为世子之事及在学行一物而)
(有三善之事故云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 (第 20b 页)
成王
也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者仲尼闻古之言为) …… (第 20b 页)
为回远故读/于为迂从广大之义也)
是故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
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成王
幼不能涖阼以为世
子则无为也注以为世子若为世子时是故抗世子法
于伯禽使之与 (第 21a 页)
成王
居注亦学此礼 (第 21a 页)
成王
侧欲 (第 21a 页)


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义也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
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
是故养世子不可 …… (第 21a 页)
之位览海内之士
而近不能教其子则其馀不足观矣音义(令力/呈反)(正义/曰凡)
(教世子之法必须对父 成王
既幼未能涖阼为人君应/须教以世子之法然后能为人君 (第 21b 页)
成王
既无父今若以) (第 21b 页)
(成王
为世子时则无为世子之处故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伯禽与 (第 21b 页)
成王
居令 (第 21b 页)
成王
学之知父子君臣之义也注)
(正义曰武王既崩则 (第 21b 页)
成王
非复是世子今经云以为世/子则是周公全用世子礼教之故云若为世子时言虽)
(为君未能涖阼与世子时无异故云 (第 21b 页)
七十二家夷吾所识十有二焉昔有/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伏牺氏封泰山禅云云神农炎)
(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 周成王
皆封泰山唯禹禅/会稽 (第 12a 页)
成王
禅社首其馀皆禅云云者亦泰山旁小山名)
(也但白虎通与史记禅处不同未知孰是也白虎通又/云王所以巡守何巡 …… (第 12a 页)
(亦由也言王者制乐乐己所由成者以制乐若殷周之/等民乐其用武除残讨恶以 成王
业故作乐以尚其威)
(武也但礼之与乐俱是象其王业所由但礼据王业之/初乐据王业之末俱太平功成治定之后制 …… (第 15b 页)
初生王业用此礼以得民心故用民/心之义以节事宜脩乐以道志者王者脩治所作之乐)
(以道达己志由己用此乐以 成王
业故脩正其乐以劝/道己志使行之不倦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者若)
(能以礼节事以乐道志则国治也若不以礼 …… (第 15b 页)
 帝于郊以四时所兆祭于四郊者也○(臣召南/)按注
 解吉土是也而解飨帝于郊则太拘匡衡言昔周文
 武郊于丰镐 成王
郊于洛邑天随王者所居而飨之
 即此经吉土之说飨帝即祀天也飨帝于郊即祀天
 圜丘也上句言名山升中王者巡 (第 27b 页)
(廱而已其馀犹诸侯制度焉故知此丧礼设衣物有夹/有房也周公摄政制礼作乐乃立明堂于王城如郑此)
(言是 成王
崩时路寝犹如诸侯之制故有左右房也觐/礼在文王之庙而记云凡俟于东箱者是记人之说误)
(耳或可文王之庙不 …… (第 3b 页)
京而云路寝制/如明堂则西都宫室如明堂也故张逸疑而致问郑荅)
(之云周公制于土中洛诰云王入大室祼是顾命 成王/
崩于镐京承先王宫室耳宣王承乱又不能如周公之)
(制如郑此言则 (第 4a 页)
成王
崩时因先王旧宫室至康王已后/所营依天子制度至宣王之时承乱之后所营宫室还)
(依天子制度路寝如明堂也不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