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樂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孟子類
論語類
經解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法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子路行以 告子
曰隐者也使子路
反见之至则行矣(孔安国曰子路/反至其家丈人)
(出行/不在)子路曰不仕无义(郑玄曰留 (第 15b 页)
曰:
「是不难, 告子
先我不动心。」 …… (第 10a 页)
曰:
「敢问
夫子之不动心与 告子
之不动心,
可得闻与?」 …… (第 13a 页)
: MENG 2A02:09; tr. D. C. Lau 1.57
「告子
曰:
『不得于言,
勿求于心;
不得于心,
勿求于气。』
不得于心,
勿求于气,
可;
不得于言, …… (第 14a 页)
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
则馁矣。」
我故曰: 「告子
未尝知义,
以其外之也。 (第 20a 页)
孟子谓戴不胜曰:
「子欲子之王之善与?
我明 告子。
有楚大夫于此,
欲其子之齐语也,
则使齐人傅诸?
使楚人傅诸?」 (第 25a 页)

** 11 《告子
上》 (第 1a 页)
告子
曰:
「性犹杞柳也,

犹杯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
犹以杞柳为杯棬。」 …… (第 1a 页)
G 6A02:01; tr. D. C. Lau 2.223
告子
曰:
「性
犹湍水也,
决诸东方则东流,
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 …… (第 3a 页)
NG 6A03:01; tr. D. C. Lau 2.22
告子
曰:
「生之谓性。」 …… (第 5a 页)
G 6A04:01; tr. D. C. Lau 2.225
告子
曰:
「食色、
性也。
仁、
内也,
非外也;
义、
外也,
非内也。」 …… (第 11a 页)
公都子曰: 「告子
曰:
『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
『性可以为善,
可以为不善;
是故文、武兴,
则民好善;
幽、厉 (第 28a 页)

** 12 《告子
下》

12.1任人有问屋庐子曰:
「礼与食孰重?」 …… (第 1a 页)
曰:
「吾明 告子。
天子之地方千里;
不千里,
不足以待诸侯。 (第 37a 页)
论乐曰曲而有直体并妙 告子

浩生复氏不害其名与见公孙丑之 (第 48b 页)
告子
(第 48b 页)
告子

篇者自各一人赵氏偶于 (第 48b 页)
告子
篇误注曰名不害且臆
度其尝学于孟子执弟子问者朱子亦沿其误移注于
公孙丑篇此釐革之未尽者也

百姓 (第 48b 页)
百年而
天下并于秦

不得于言四句

钟伯敬述其座主雷何思检讨之言不得于言勿求于
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告子
是个大受用人万历己酉
闽闱先参议以湖司李聘往领房雷何思为正考共事 (第 60b 页)
衍君宜注
前不宜注后择不处仁何注孟异乎注论散宜为古二
字之氏非名宜生子叔为鲁文公之族自宜注出不害
告子
之名叔父岂微子之误以鲁有少施氏安知孟
施非其氏谓施发语声非至子夏氏卜子禽氏陈子游 (第 16a 页)
附庸


馆甥贰室


击柝注讹


台无馈


市井之臣二句本仪礼


市井 告子


湍水 (第 14b 页)
市井

市井说不一按古者因井为市故曰市井无他义也 告子

(第 8a 页)
告子
姓告名不害兼治儒墨之道尝学于孟子见赵岐 (第 8a 页)
告子
章句注

湍水

赵注湍水圜也谓湍萦水也孙氏疏云萦回之水陆氏
善经注云湍波流也集注盖兼从之 (第 8a 页)
     礼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杨名时撰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节 上文说用恩以保百姓此处
则自亲亲说到仁民故下文所引诗及推恩善推所为
皆言用恩之序徵招角招当时盖取招之音节其清者
为徵属事微浊者为角属民皆其音节所属也 告子
谓不得于言莫当作心之失而求诸心不得于心 …… (第 1a 页)
中不足以有
为正应转配道义说即在馁字内补足 配义与道即
其所以塞天地处塞天地言其体段配道义言其功用 告子
疑吾儒之学乃行义以袭取此气者故孟子辨之
云是义集于中而生非行义于外而袭也须看是非二
字语气若将 (第 3b 页)
告子
作义袭而取者便非 (第 3b 页)
告子
本不求
事之偶合于义以袭取浩然之气也行有不慊句正明 …… (第 3b 页)
气之不可袭取盖此节是辟 告子
外义义袭而取义
袭二字不连
必有事焉一段俱是辟 (第 4a 页)
告子
故注云不能免于正助之
(第 4a 页)
告子
不求气本未尝正气之充助气之长故正助似
宜专以正心之不动助心之长为说方与告子对针
不耘揠苗在此处譬喻不 …… (第 4a 页)
一重罪
过也 宋人便是不耘苗者若闵其不长而耘之则不
助之矣盖以耘为无益于长故助之也 不集义以助
长是 告子
对症针药若另扯一种助气之人却不与 (第 4b 页)

相对恐非孟子本意亦是近来读注者之误
智仁乃圣人之根底学与教之不厌倦仕止久速之无
成心皆从此出止是一套 …… (第 4b 页)
不善心下必有不自安底良心以此见性
之本善但拘于气质物诱而然耳天地之性至善而为
气所拘不得自遂亦如此 告子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其病全在认生为性向谓 (第 9a 页)

认气为性于下节分别犬牛人处以气同理异为说
不知孟子分别犬牛人是于理之偏全上辨不于理上 …… (第 9a 页)
曰性则非无理可知矣理即性之生生不
息者是也人物同具但有偏全中节羽雪与玉正影下
犬牛与人非诨语也孟子因 告子
生之谓性一语未见
其非故以白之为质各异者喻理之在人物有偏全之
不同以探 (第 9b 页)
告子
以生言性之指  (第 9b 页)
告子
盖以知觉运动
之乘于机而无所凝滞者为性如禅家所谓饥食渴饮
倦眠及在目为见在耳为闻在手捉持在足运奔者是 …… (第 9b 页)
同故理亦因之
有异耳羽雪玉所具之质不同唯玉温润而栗即如人
性之异于物也 气独得其秀理之所以全而通也 告子
于秦人之弟不爱及视吾长与楚长同盖异端之
教其心则惨刻寡恩其施则无别无序老氏与释氏大 …… (第 10b 页)
约相表里唯其于吾弟尚知爱与夷之之厚葬其亲同
则良心之不容泯者也 告子
不知因端体察故终不反
孟季子闻行吾敬之说以为义所当长者不皆出于心
之敬是以长为外尚未敢外敬也及孟子以 (第 11a 页)
东宫由公言而早建千秋万岁后公安如
太山矣确深然之恕又曰此事当略设备今与平时不
同庶可以自表见其曲折第 告子
厚同列勿使知子厚
章惇字也确愧谢谓恕曰和叔见子厚具言之惇固凶
险即许诺遂与确定议仍约知开封府蔡京以其 (第 11b 页)
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
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
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 告子
若是而已孔
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
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第 44b 页)
也诸大夫多怨昭公亦宿憾于季氏二十五年公为公
若及郈昭伯之徒劝公讨之公以 告子
家子对曰谗人
以君徼幸事若不克君受其名不可为也舍民数世以
求克事不可必也且政在焉其难图也公退之辞曰臣 (第 85b 页)
侯初子驷之遇害也子孔代当国政子孔专欲去诸大
夫十一年子孔将叛晋而起楚师以去之使 告子
庚子
庚弗许楚子闻之使扬豚尹宜告子庚故子庚治兵于
汾子孔使子蟜伯有子张从公伐齐子孔子展子西守
子展知 …… (第 8b 页)
其职贡从其时命不然则重其币帛以贺其福而吊其
凶皆小国之祸也焉用作坛以昭其祸所以 告子
孙无
昭祸焉可也二十三年复相公如晋叔向问郑国之政
焉对曰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驷良方争未知所成若
有所成 (第 17a 页)
退从之入于人中
又从之遂归退朝见之曰子三困我于朝吾惧不敢不
见吾过子姑告我何疾我也对曰吾不免是惧何敢

曰何故对曰昔观起有宠于子南子南得罪观起车
裂何故不惧自御而归不能当道至谓八人者曰吾见
申叔夫子所谓生 …… (第 66a 页)
胜怒曰郑人在此雠不远矣胜自厉剑子期之子
平见之曰王孙何自厉也曰胜以直闻不告汝庸为直
乎将以杀尔父平以 告子
西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
之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胜闻之曰令尹之
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胜与其徒石 (第 80b 页)
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
县官器怒而上变 告子
事连污亚夫书既闻上下吏吏
簿责亚夫亚夫不对上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
尉责问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 (第 43a 页)
子不至官舍数年卒疾病召丞掾作先令书曰 告子

吾生素餐日久死虽当得法赙勿受葬为小椁亶容下
棺恢如父言王莽擢恢为关都尉建武中以并孙为郎
眭弘字孟 (第 80a 页)
诸君此可畏也赐其生口十人绢百疋既欲以
励之且以报乾椹也沛辞去未到而军中豪右曹洪刘
勋等畏沛各遣家驰骑 告子
弟使各自检敕沛为令数
年以公能转为护羌都尉建安十六年马超反大军西
讨沛随军都督孟津渡事太祖已南过其馀 (第 21b 页)
 刺史迁屯卫将军刘武周入并州寇上党取长子壶
 关或言刺史郭子武懦上遣行敏驰往既至与子武
 不协贼围急储偫空乏众恫惧会有 告子
武潜谋遂 (第 3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