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詔令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涅槃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洞神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法述义
不勉曰玎又庚韵)
(彾㣔独行也)○听(汤丁切徵次清音说文聆也从□从耳壬声礼记圣人南面听
天下
汉宣帝
五日一听事并平声读又从也又径韵)(屋也古者治官处谓之听事后语省直曰听加广作厅通作听
○毛氏曰听事言 ……
(第 2a 页)
畔为畴文选蜀赋瓜畴芋区注畴者界埒小畔际也又礼记月令粪田畴注疏谷
田曰田麻田曰畴又众也书亮采惠畴又等也 汉宣帝
纪畴其爵邑后祭遵传言功臣子孙袭封与先人等又𩔖也易畴离祉
荀子草木畴生书九畴九𩔖也礼记畴昔之夜注𤼵 …… (第 23b 页)
仇也于文言雔为雠雔鸟之双也人之雠怨不顾礼义则如
禽鸟之为两怒而有言在其间必溢恶之言若禽鸟之声也又偿也 汉宣帝
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雠广雅又辈也广韵匹也 (第 24a 页)
怲怲又敬韵)(持也或作秉通作秉)(白蟫鱼)(说文
宋下邑从邑丙声在□山又姓左传晋大夫邴原通作丙
汉宣帝
纪邴吉传作丙吉)(尔雅三月为寎月集韵本作窉)
(说文□禾束也从□持禾徐引论语禾数百二十斤为䄷二石 (第 20b 页)
春秋传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米不精者详见泰韵落盖切注)(木穰又泰韵)
(说文勉力也从力厉声通作厉 宣帝
厉精求治循吏傅玺书勉厉有修饬振起意)(说文蚌属本作蛎似螊微大今
民食之一曰□百岁化为蛎或作蛎广韵牡
(第 33b 页)
财也又赠行曰赆或作□亦作进前高纪萧何主进又赌博之财曰进陈遵与 宣帝
博数负进唐书厚进今人谓博胜曰得进
得多曰厚进又轸韵)
(说文草也从草尽声本草荩草可以染一曰进也诗王之 (第 18b 页)
韵○毛氏韵增)(尔雅麇绝有力豜又先铣韵)○练
(郎甸切半徵商音说文练缯也从系柬声广韵白练又精熟曰练 汉宣帝
纪练章程又选也汉郊祀歌练时日又姓也)
(说文㶕也从水柬声广韵熟丝也周礼考工记慌氏湅丝又翰韵)(说 (第 12a 页)
章艳切次浊清音固有也增韵擅据也著位也又隐度其辞口以授人曰口占汉陈遵口占书吏又隐度户口
来附本业曰自占 汉宣帝
纪流民自占入万馀口又盐韵)○襜(昌艳切次商次清音披衣也集韵或作幨裧)
(韨也增韵蔽膝也通作襜幨) (第 25b 页)
数注读为速汉贾谊服赋淹数之度)(蹙遬也本籀文速字
礼记见所尊齐遬注郑云犹蹙蹙也齐音咨荀子轻利僄遬又
汉宣帝
纪匈奴呼遬累单于○张氏补遗)(说文牡茅
也从草遬声徐按尔雅注茅属集韵通作簌○平水韵增)
(尔雅菜谓 (第 9a 页)
  以尽人之情夫是以刚者为之决明者为之视而
  吾兼受之然后可以居正而不劳矣若夫自任其
  决以求正天下鲜有不为夬履之厉者 汉宣帝
(第 22a 页)
  德宗是也 宣帝
犹能相丙魏以阴济其所不及至
  德宗则刚明自恃忌正士以资奸臣则又危矣其
  曰位正当也言正位而不言中 (第 22b 页)
 宗不戴圣云大宗不可绝言嫡子不为后者不得先
 庶耳族无庶子则当绝父以后大宗闻人通汉云大
 宗有绝子不绝其父 宣帝
制曰圣议是也石渠礼议
 (通典九十六)
为其父母昆弟之为父后者
 妇人以适人降故服父母周为昆弟之为父 (第 16a 页)
     文九 重三
(山兽之君从虐虎足象人足象/形凡虎之属皆从虎忽五反)
(古文/虎/亦古/文虎/虎声也从虎毄/读若隔沟厄反/白虎也从/虎昔省声)
(读若鼏臣锴按今人多音酣准隋曹宪作尔雅音云/音见又云梁有顾䖑费䖑不知其名音为酣民的反)
(䖑属也从虎/去声词暂反/黑虎也从虎倏声臣锴按尔雅注 汉宣帝/
南郡获白虎献其皮骨瓜牙晋永/嘉四)
(年䢖平秭归县槛得黑虎如/小虎而黑毛深为班尸竹尺/虎窃毛谓之虦猫 (第 18b 页)
之然而能自得之意尤当深味也如 宣帝
为元帝得萧
望之可谓得师矣而望之之所以为贤与其所以当尊
事服从者元帝固懵然也则非可谓能自得师矣自字 (第 16a 页)
久为小人之行亦几于诬太甲矣○爰暨小人如 汉宣
旧为小人如汉光武○祖甲在位之年虽未及 (第 11a 页)
中宗
高宗之久然计其寿亦不相远矣盖言其旧为小人则
知其即位之晚也尤见其畎亩艰难备尝之故不义惟
王其语难解其 …… (第 11a 页)
大夫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非肯
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此所谓人乃训之变乱先王之
正刑者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 中宗
至不啻不敢含怒哲即所谓
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也迪哲者言四君之知非
苟知之亦允蹈之也盖为世主有知而不 (第 18a 页)
察也○司马公曰人君急于知人缓于知事
亦此意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急于知人也庶狱庶慎
罔敢知于兹缓于知事也 汉宣帝
综核名实非不明矣 (第 27b 页)
 武时为博士议曰孔序称伏生误合五篇皆文相承
 接所以致误舜典首有曰若稽古伏生虽昏耄何容
 合之遂不行用汉始立欧阳尚书 宣帝
复立大小夏 (第 58b 页)
上言宣于下故言出朕命)
(纳言不纳于下朕命有出无入官名纳言云出纳朕命/互相见也必以信者不妄传下言不妄 宣帝
命出纳皆)
(以信/也) (第 39b 页)
受命之王是初基之王故立)
(四庙庶子王者谓庶子之后自外继立虽承正统之后/自更别立已之高祖已下之庙犹若 汉宣帝
别立戾太)
(子悼皇考庙之类也或可庶子初基/为王亦得与嫡子同正立四庙也)后非民罔使民非 (第 41b 页)
 后日败关并著于此而公置之不论则宠之者乃所

 以陷之也诗人所为刺之也
 叔于田三章章五句
   汉宣帝
以次子淮阳宪王聪达有才拜韦元成为
  淮阳中尉欲感谕王辅以推让之谊由是太子遂
  安齐高帝从弟季敞性 (第 5b 页)
 (主亦可以相安然使武人为之则不足以消其忌而/秪增其疑传曰志刚也志也者形貌之所不能掩也)
 (火传曰三为说主本无跋扈之志特以所履者多凶/之地耳 宣帝
见大将军如芒刺负背宣宗见大尉而)
 (毛发森竖虽势位使然而后世讥卫公以专谓霍光/不学无衎是以霍氏之祸 (第 27b 页)
则其进退语默之际皆有所据则才有所不敢恃矣故夫人之
有才本不足以为人害惟其无所本而徒用其才于是才始足以 病己
甚至于有取死之道反不若鲁钝无才
之为愈也夫小有才而未闻道者身且不能保而为国者乃信而用之亡国败家其何日 (第 14b 页)
 刑之所以戢其为恶之心厚德深仁无越于此圣人
 以此之心为此之德浃洽渐渍于民心而犹有有司
 之犯则非唐虞之民也虽然罪疑惟轻功疑惟重较
 之 汉宣帝
综核信必何舜朝名实之不定功罪之多
 疑也信必之效著不过汉 (第 14b 页)
宣帝
而罪功未免于有 (第 14b 页)
 疑者乃所以为舜也 宣帝
之信必爝火之光也帝舜
 之疑天地之宽也学者当致思于此意
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自罔愆以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