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儒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并封未有旨,辅臣王锡爵盖先有密疏请也。迨旨下礼部,而王如坚、朱维京、涂一臻、王学曾、岳元声、顾允成、 于孔兼
等苦口力争,又共责让锡爵于朝房。于是锡爵始知大义之不可违,而天下之不我予,随上疏检举,而封事停也。假
悬空寺
寺在浑源州南磁窑口内。石壁如削,凿窍插梁结,构于数十仞之上,飞阁相通,下临无地,游者股栗。寺创 于元时,
近僧增三殿,称奇观焉。
天赐禅林
禅林在浑源州,今名云峰寺。在城南淘沙村天赐沟北崖上。嵌空构宇,累石
、王麟趾、史孟麟、赵南星、王继光所劾,时来亦连章乞休归。未出都,卒。赠太子少保,谥忠恪。寻为礼部郎中 于孔兼
所论,夺谥。
吴邦桢
按《明外史·吴洪传》:洪子山,山子邦桢,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终陕西行太仆卿,以清
      于湛
  于德昌      于廷寅
  于锦       于慎行
  于文熙       于孔兼
  于仕廉      于永清  于睿       于令仪
  于静庵      于思翀
  于友忠  ……,母已被执,道遇之,取石击贼,贼就剖其心杀之,母得遁去。博死年十六,嘉靖间旌表。
于湛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 孔兼
祖湛,户部侍郎。
于德昌
按《万姓统谱》:德昌,四川资县人。嘉靖进士,任参政。
于廷寅
按《万姓统谱 ……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于文熙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 孔兼
兄文熙,大名兵备副使。 于孔兼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 孔兼,
字元时,金坛人。万历八年进士。授九江推官。入为礼部主事,再迁仪制郎中,有诏并封三王。 孔兼
与员外郎陈泰来合疏争之。未报。 孔兼
又谏,事竟寝。亡何,考功郎中赵南星坐京察削籍。 孔兼
疏救。帝积前恨,谪安吉判官。 孔兼
投牒归。家居二十年,杜门读书,矩矱整肃,乡人称之无间言。天启中,赠光禄少卿。
于仕廉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 孔兼
再从弟仕廉,南京户部侍郎,有清望官,登莱副使时,缮莱州城。其后三十馀年,叛将余九成等攻莱州,七月城坚
至贵州按察副使,两受貤赠。子孙登科名仕籍者三十馀人,人谓中渐阴德,世食其报云。
陈泰来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陈泰来,字伯孚,平湖人。年十九,举万历五年进士,授顺天教授,进国子博士。见执政与言路相水火,上
饶伸〈兄位〉
按《明外史·饶伸传》:伸,字抑之,进贤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十六年,庶子黄洪宪典顺天试,大学士王锡爵子衡为举首,申时行婿李鸿亦预选。 礼部主事于孔兼
疑举人屠大壮及鸿有私。礼部郎中高桂遂摘可疑者八人,并及衡,请得覆试。衡实有才名,锡爵大愤,上疏极诋桂
谏者,章日数上。锡爵偕志皋、位力请追还前诏,帝不从。已而谏者益多,而岳元声、顾允成、张纳陛、陈泰来、 于孔兼
、李启美、曾凤仪、钟化民、项德祯等遮锡爵于朝房,面争之。李腾芳亦上书锡爵。锡爵请下廷议,不许。请面对
掌察,而南星独被谴,亦为南星、淳熙等讼。帝皆不听。于是佥都御史王汝训,右通政魏允贞,大理少卿曾乾亨, 郎中于孔兼,
员外郎陈泰来,主事顾允成、张纳陛、贾岩,助教薛敷教交章讼南星冤,而泰来词尤切,其略曰:臣尝四更京察。 ……,进彼皆以货取者也。将来必挈权以阿阁臣,而后为不专权,必植党以附阁臣,而后为不结党乎。疏入,帝怒,谪 孔兼
、泰来等。世达又抗疏论救,帝益怒,尽斥南星、淳熙、于廷黄为民。鑨去志益决以专权结党之说不可不明乃上疏
、王麟趾、史孟麟、赵南星、王继光所劾,时来亦连章乞休归。未出都,卒。赠太子少保,谥忠恪。寻为礼部郎中 于孔兼
所论,夺谥。
邹应龙
按《明外史本传》:应龙,字云卿,长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严嵩
并封未有旨,辅臣王锡爵盖先有密疏请也。迨旨下礼部,而王如坚、朱维京、涂一臻、王学曾、岳元声、顾允成、 于孔兼
等苦口力争,又共责让锡爵于朝房。于是锡爵始知大义之不可违,而天下之不我予,随上疏检举,而封事停也。假
不专,则必有专之者。是乃收揽威权之渐,必不可从也。忤旨,不纳。再迁吏科都给事中。三王并封议起,孟麟、 于孔兼
等诣王锡爵邸争之。又进《或问》一篇,别白尤力。尚书孙鑨、考功郎中赵南星掌癸巳京察,孟麟实佐之。南星以
宪成
  顾允成      张纳陛
  贾岩       诸寿贤
  彭遵古      王德新
   于孔兼      
陈泰来
  薛敷教      安希范
  谭一召      孙继有
  刘元珍      庞时雍
  ……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 于孔兼
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宪成尝曰: ……者,以奉二十一年举行之明诏。兹既届期,群臣莫不引领。而元辅王锡爵星驾趋朝,一见礼部尚书罗万化、仪制郎 于孔兼,
即戒之弗言,慨然独任,臣等实喜且慰。不意陛下出禁中密札,竟付锡爵私邸,而三王并封之议遂成,即次辅赵志 ……状闻,削籍为民。巡按御史朱鸿谟疏荐,忤旨,夺俸。久之,起南京工部主事,擢光禄丞。母忧归,竟不复出。 于孔兼
按《明外史本传》: 孔兼,
字元时,金坛人。万历八年进士。授九江推官。入为礼部主事,再迁仪制郎中。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因请谥杨爵、陈瓒、孟秋。乃夺时来谥,而谥爵忠介。大学士王家屏以争册立求去。 孔兼
上言:陛下徇内嬖之情,而摇主鬯之器。逐敢谏之臣,天下万世,不识谓陛下何如主。申生废而晋国乱,杨广立而 ……,申生、杨广再见于今,此宗庙之不利,非直臣等忧也。帝得疏,怒甚。巳,竟留中。明年正月,有诏并封三王。 孔兼
与员外郎陈泰来合疏争曰:立嫡之训,自古有之。然历考祖宗以来,未有虚东宫之位以候嫡子者。待中宫产子,必 ……帝曾不少待,陛下岂不省记乎。地逼则嫌生,礼殊则分定。愿收还新谕,建储、封王一时并举,宗社幸甚。未报。 孔兼
又言:陛下坚持待嫡之说,既疑群臣谤讪,又谓朝纲倒持,遂欲坐谏者以无礼于君之罪。夫谓元子当立不容缓者, ……父之过举,锡爵纵不为宗社计,独不为身名计乎。会廷臣多谏者,其事竟寝。亡何,考功郎中赵南星坐京察削籍。 孔兼
、泰来各疏救。帝积前恨,谪 孔兼
安吉判官,泰来饶平典史。 孔兼
投牒归。家居二十年,杜门读书,矩矱整肃,乡人称之无间言。天启中,赠光禄少卿。
陈泰来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泰来,字伯符,平湖人。年十九,举万历五年进士,授顺天教授,进国子博士。见执政与言路相水火,上书 ……以来,斥逐言者无虚月。攀龙、弘济之黜,一何甚也。自赵南星秉公考察,锡爵含怒积愤。故南星一挂弹章而斥, 于孔兼
、薛敷教、张纳陛等一申救而斥,孟化鲤等一推张栋而斥,李世达、孙鑨又相继罢去矣。怒心横生,触事辄发,又
代首揆,是一贯未尝去也。锡爵素有重名,非一贯比。然器量褊狭,嫉善如雠。高桂、赵南星、薛敷教、张纳陛、 于孔兼
、高攀龙、孙继有、安希范、谭一召、顾宪成、章嘉祯等一黜不复。顷闻锡爵有疏请录遗佚。谓宜如其所请,召还 ……宁之上,善类摈斥一空。大臣则孙鑨、李世达、赵用贤去矣,小臣则赵南星、陈泰来、顾允成、薛敷教、张纳陛、 于孔兼
、贾岩斥矣。迩者李祯、曾乾亨复不安其位而乞去矣,选郎孟化鲤又以推用言官张栋,空署而逐矣。夫天地生才甚 ……饶伸
按《明外史本传》:伸,字抑之,进贤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十六年,庶子黄洪宪典顺天试,大学士王锡爵子衡为举首,申时行婿李鸿亦预选。 礼部主事于孔兼
疑举人屠大壮及鸿有私。尚书朱赓、礼科都给事中苗朝阳欲寝其事。礼部郎中高桂遂发愤摘可疑者八人,并及衡, ……,而下伸诏狱。给事中胡汝宁、陆梦龙、杨文焕、御史林祖述、管九皋、毛在复交章劾伸及桂,以媚执政。在又侵 孔兼,
谓桂疏其所使。 孔兼
奏辨求罢。于是诏诸司严约所属,毋出沽名,而削伸籍,贬桂三秩,调边方, 孔兼
得免。伸既斥,朝士多咎锡爵。锡爵不自安,屡请叙用。起伸南京工部主事,改南京吏部。引疾归,遂不复出。熹
、王麟趾、史孟麟、赵南星、王继光所劾,时来亦连章乞休归。未出都,卒。赠太子少保,谥忠恪。寻为礼部郎中 于孔兼
所论,夺谥。
赵锦
按《明外史本传》:锦,字元朴,馀姚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江阴知县,徵授南京御史 ……桂芳不肯,曰:风火交炽时,何以知其必死也。平党林道乾复窥南澳,时议设参将戍守。桂芳言:澳中地险而腴。 元时
曾设兵戍守,戍兵即据以叛,此禦盗生盗也,不如戍柘林便。从之。召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寻改北部。隆庆初,转
多细竹。中有龙洞、龙池、龙窝。相传为成汤祷雨处。宋建殷汤庙,额题广渊并析城山神嘉润公祠宇二百馀楹,修 于元时。
按《阳城县志·山川》:析城山,在县西南七十里。晁氏曰:草木分析,曰析山,峰四面如城。《水经注》曰:
口村,创建 于元时,
重修于明成化戊子。
广济寺 坐落源头村,宋太平兴国七年建,咸平三年敕赐广济院,明万历元年重修。
石佛 ……三十六年。皇清顺治十年增修。
王真观 在县城南二十里许。皇清顺治十六年重修。
文兴观 在县西南十二里 元时
建,明万历时重修。
安州
朝阳寺 在州治西北隅,万历初改建。
古塔寺 在边吴村后,魏时金衣僧人建。大 ……,去城西十里,一在狮子村。
易州
开元寺 在州治东,唐时建,束鹿县高阳县俱有。
古宝塔寺 在州署东, 元时
建。
上云集寺 在州东北,辽寿昌时建。
高峰水月寺 在林泉村。
讲堂寺 在州西数十里。
福感寺 在州 ……元至正十一年建。西水寺 在详山。
静觉寺 有上中下俱详太宁山,辽太安二年建。
归云庵 在州南凌云乡, 元时
建,刘因记。觉山寺 在详山。皇清顺治二年修。
禅坊寺 在州西五十里。
圣塔院 在详荆轲山塔,宋乾道二 …… 在城内东南隅,金大定中建。
太虚观 在县东百步,明宣德间知县韩嵩重修。
上清观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元时
建,有丘道士隐居,修炼于此,教道大行。
西冈塔 在县西冈上,高七丈,周六丈,金大定年建。
皇甫塔 在
五十里,元时建。
悬空寺 在州南瓷窑口内石壁如削凿窍插梁结构于数十仞之上飞阁相通下临无地游者股栗寺创 于元时
近僧增三殿称奇观焉。大云禅林 在州西荆家庄,为下院,元魏建。兴国禅林 在殿山上,唐时建。
千佛洞 在 ……北三十里。
马邑县
崇恩寺 在治东大街北。
增福寺 在洪濠头村西南。
栖云寺 在县南四十里,雁门关东 元时
建,即神婆古寺也,久废。
观音阁 在大街道南,与崇国寺南北相望。皇清康熙二十九年,重修。
龙泉寺 在 ……君堂 在郑家窑。
观音寺 在峰西村。
板塔寺 在大山顶。
柳沟寺 在柳沟庄。
保真观 在县西二十里, 元时
建。
凌霄观 在县东南翠虚台。
八角寺 在八角递村外。
圣寿寺 在县北街,元建。明洪武十六年,修置僧 ……治西北。
大云寺 在县治东,唐开元间,建有僧会司一员明天顺间修。
准提庵 在城东北。
福智寺 在城东 元时
建,每岁迎春于此。洞元观 在县治西北元建。
广昌县
玉皇阁 在城宁肃门,上旧建真武庙,明嘉靖十三年,
县西南二里,旧名社桥又名顾龙。明太祖经此,改顾龙。永乐间,典史杨孟贯重修。万历三十九年,桥复圮,邑人 于孔兼
捐赀易之,以石改名,觐龙自为记。
见龙桥 在顾龙山南,俗呼为九里桥。明万历庚辰,知县刘美建自为记。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半里许。
州厉坛 在北门外一里。
土神祠 在州署二门东。
城隍庙 在治东,建 于元时。
明洪武年,判官裴珏重建。十三年,祁荣甫修缮给帖,令子孙看守。八蜡庙 在治东北五里,筑墩上。祷蝗,旱水 ……统年间,僧绍林重建。
胜福院 在治北二十五里,旧燬。明正统十四年,僧元升重建。
方广院 在张仓山头, 元时
所建,元碑仍存。准提院 在治西二十里,新挑河镇。
紫阳观 在治河南百步,宋一张道人创建。明天顺七年,
佛牙一枝,进上,上令火之,金光灿烂,乃命收舍利,以佛牙给还福会镇塔。
灵璧县
圣寿寺 在城东三里,创 于元时,
明洪武二十年重修。
阳城寺 在城西南齐眉山东,明永乐初车驾南渡,尝驻跸于此,今废。
杨疃寺 在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