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儒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刻也所谓于今之时示人以圣人之正道者也大仁者

   愿学斋劄记序 于景素先生
既以言事谪官归杜门读书津津乐也其
言曰士君子植节大难非有礼义维持之人心甚危浸
淫溃决而不自觉故其读书 (第 29a 页)
第取足以治心砥行而已
自诸经诸儒诸史外一切绮丽浮靡弗好也曰勿以岐
吾意久之见夫圣贤之学中正易简而窃怪夫世之言

学者一何异也于是以其得之心间笔之书积而成帙
题曰愿学斋劄记将刻以谂同志而徵序于攀龙余盖
蹙然有感 于先生
斋愿学之意矣夫言学者孰不曰学
孔子哉究其实乃大谬彼其心自以为有上于孔子者
在也吾窃度其槩彼见孔子言明 (第 29b 页)
行元子在外幼子
居宫中老先生担当得否锡爵语塞而罢次日如坚杰
维京学曾俱边卫充军于是顾允成史孟麟张辅之
孔兼
以同乡见锡爵锡爵顾 (第 68a 页)
孔兼
曰封王仪注已进未
于曰未敢史曰国朝止有立太子仪注及封王仪注今
以太子封王于郎中何敢进仪注锡爵曰皇上处 (第 68a 页)
考功即
为侪鹤赵先生尽黜当路私人内阁张洪阳位与娄江
公合谋借刘黄门道隆论拾遗事夺其官士论大哗以
身与 于公孔兼
陈公泰来贾公岩顾公允成张公纳陛
各具疏谓南星考察京朝官先黜其姻亲都给事王三 (第 4a 页)
   函丈别情诗序
刘忠悯公孙景素宪使公之季子也大以三传教京师
僦馆才数筵问业以贯鱼入户外屦猎猎日暝有徒返
者以其指归取解取进士一举手耳至其自取之则以
庚子造士历丁未庚戌癸丑丙辰皆辄黜庚戌有司者
第其文当九十揭名景素也嫌以忠悯为监临卖公地
此何说也丙辰之黜吾友伍朝信实校之朝信景素戚
也易书无情岂天不欲以嫌累忠烈之裔耶抑以昭朝

信之公也然景素自是亦漠然立乎虚舟以游于大海
而略无所系著曰吾姑归哉会南京祠部君以郎中来
考绩祠部 于景素
为兄思省太淑人且拜忠悯公宪使
公之墓也则中流仙舟鼓枻同迈诜诜群生尚可以留
户外屦乎乃相聚谋曰以赆何如 …… (第 5b 页)
者盖今太平之世其革久也已又合叹曰博矣哉是合
九州之音也于此可以观先生之大可无序乎以吾宗
生旸来请噫 景素
之举庚子也吾实同棘舍知在群生
先非旸请将序之矧旸请之勤勤乎为之序
   送傅冠卿归新喻诗序
今少宗伯 (第 6a 页)
矣因赍奏君行便寄此 于景素
尚未到家俟渠到后另
作书并寄所须家眷行期已决开正送者若大哥得转
诚一便也王燧已升计大哥亦不远矣孟冬二 …… (第 42b 页)
久要者汝可时时
觅便一问其起居以报我己丑除夕手书
汝家眷此行我费尽心力若见素夫妇之重叠厚费惠
及下人 景素
之极口赞成又致书于督漕大参存素之 …… (第 47b 页)
集合一部通志略二十本祖父
文集二部绍闻编八本(内二则寄于存素/)书记因见素
嫁女忙不曾印得待后印完附 景素
或府基船上寄达
曾有书寄赵阳溪已得寄否汝九月下旬之试阁取第
一是否通算今后务将累试名次写来知之
杜诗 (第 49a 页)
希范兵部庞时雍刑部孙继有参政姜士昌也论京察
而谪者礼部员外徐泰成主事贾岩 于孔兼
顾允成张
纳陛国子助教薛敷教也争山陵者参政李琯也争楚
狱者御史林秉汉也此皆坐忤阁臣者也而诸以别白
(第 36a 页)
   答刘君东孝廉
承教知道况万福并谂近来静中学力精进见与区侍
御书翁丈见地的确不但吾里鲁多君子酝酿之功亦
年深證验之力所论阳明先生生知不但阳明是生知
人人是生知无一人不生知翁丈试观孩提爱恋父母
果学而知乎亦生而知乎若生而不待学则人人是生
知矣体到此处始是人皆可为尧舜所云无善无恶心

之体是到家语未到家者语之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鲜
不惊骇旴江归善如陆子之于慈湖岂容轻测翁丈谓
然否大都学人只一味自参自悟既到家如人饮水冷
煖自知不必先横是非异同之心在胸中此意略存为
毒最烈鄙见请教幸财之贤郎相处数日知其练达老
成令孙玉立翁全福人殊可喜舟中捉笔八行殊不尽
鄙忱倘未当翁丈嚼武夷君数碗一浇之一笑
   柬 于景素
仪部 (第 63a 页)
   荅周海门少参
弟日望兄起家豫章乃尚迟迟岂苍生福缘未到耶兄
精神何似弟则两足大不如前盖旧疮杖伤临老气血
不足始难支持吾辈相期越老越精神无得放宽弟近

有坚晚之誓事事言言留好样与后人作模楷不可为
模楷者切勿萌之思矧言与行乎以龙溪先生见地能
小心翼翼不堕世间行岂不照天照地以近溪先生若
再谨饬一下后学谁得而议之望兄与后学言褆饬修
行一路再不可忽不然纵说得伶俐与世与身子无干
真切真切
   荅 于景素
仪部
翁丈万福读佳刻学淳语正真近世之津梁吾侪于此 …… (第 48b 页)
   荅吴彻如光禄
见上赐环足下白云司以足下仍在家山不谓足下之
任矣仆喜而可知仆在此处照磨历俸一年员外历俸
两年半亲历无一日空閒尝自念不肖生平气高心粗
得此以降心抑眉始知人间官不必美能降心抑眉即
美尝念今上吾师也吾师也吾何敢忘之仆当时有魏
敬吾再谪有邓文洁朱鉴师相勖勉足下今友谁氏馀
不敢知弱侯仆畏友也足下幸信而与之切磋直谅多

闻今人谁伍足下无错过仆在刑曹三年半不少一日
足下肯以此为练魔场望耐心处之仆之能是部者亦
有由乙酉仆转铨曹入仪部拜汪登原睹主客题名吾
宗文庄公尚为郎中不肖屈指文庄公辛亥生辛未鼎
甲尚为郎官我何人斯而之比耶泪数行下故尝有言
曰世人之患患官小吾儒之患患官大足下勉之郎中
非小彻如先生自大毋忽鄙言不尽
   荅 于景素
仪部 (第 64a 页)
所指为迂阔者应别有在而惜乎未及竟其说也异日
予请得就公竟之而聊为之引其端且以待读是编者
共参焉
   景素于先生
亿语序 (第 13b 页)
白沙陈子之诗曰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閒
旨哉乎其言之也虽然古人自有忙者存特其所谓忙
非今人所谓忙耳今人所谓忙出则竞名处则竞利为
一身计也古人所谓忙出则行道处则明道为天下万
世计也是故以一身计言谓今人忙处古人閒可也以
天下万世计言谓今人閒处古人忙可也予观 景素先
其庶几焉先生峨峨华胄冠冕江东乃能超然自拔
宁静澹泊绝无靡丽之好可谓不知有其家矣既成进 …… (第 14a 页)
也如先生者不当于
古人中求之耶予忝附庚辰之籍雅严事先生不敢以
雁行进赖先生不予弃左提右挈俾无堕落自省 于先
閒处犹能步趋 (第 15a 页)
于先生
忙处寥乎其未有当也适 (第 15a 页)
君玉全女礼部郎中 于公孔兼
孙女次宇量次宇参俱
未聘孙女三长字溧阳南京大理寺评事陶君人群子
元祐次字同邑翰林院编修吴君宗达子任思 (第 12b 页)
不能无疑及闻人言啧啧封王之谕乃锡爵以寸晷立
就即次辅赵志皋张位并不得与闻而礼臣罗万化科
臣张贞观部臣 于孔兼
等俱至锡爵私寓乃不得其一
面始知今日之诏皇上以一人议之臣等不至病狂丧
心宁敢无言以负皇上昔人有言天下 …… (第 10b 页)
动以负祖宗二百年养士之恩于
地下已而考功郎赵公侪鹤司内计尽公不挠尽黜当
路私人当路衔而计去之于是又与 于公景素
陈公员
峤贾公太石薛公玄台张公文石各抗疏言之先是己
丑薛玄台因南都耿总宪定向以不送揭帖参御史王
公藩 (第 12a 页)
死一念之萌动天地感
神明而秉彝好德之心古今一揆是以承两朝之恩宠
百世之光荣为不可及矣昔其曾祖鲍仲安翁 于元时
宋史新成厚赀购之装演成帙以遗其祖南季藏为家
宝今其孙荣相又抄录御诗成集以贻永久亦可谓能 (第 12a 页)
   恭请册立皇太子疏
礼部等衙门仪制清吏司主事顾允成等谨奏为圣谕
骤颁中外骇听敬矢愚诚恳乞圣明急赐召见阁部院
大臣公集朝议条陈祖宗近事以遵宝训以重宗社大
计事臣等于本月二十六日伏睹圣谕朕所生三皇子
长幼自有定序但思祖训立嫡之条因此少迟册立以
待皇后生子今皇长子及皇第三子俱已长成皇第五

子虽在弱质欲暂一并封王以待将来有嫡立嫡无嫡
立长你部里便择日具仪来行钦此臣等偶集朝房一
齐庄诵相顾狂惑及见大小臣工亦各相顾错愕计不
知所为莫不动色告语谓册立大典向来朝臣寂然无
敢条议激渎圣聪止缘遵奉皇上万历十九年册立明
旨著改于二十一年行兹已届期欣逢盛典且喜元辅
王锡爵星骑趋朝一见礼部尚书罗万化仪制司郎中 于孔兼
即极力相戒无须激聒此事在锡爵担当臣等 …… (第 12b 页)
莫可谁何及闻人言啧啧
封王之谕乃锡爵以寸晷立就即次辅赵志皋张位并
不得与闻而礼臣罗万化科臣张贞观部臣 于孔兼

俱至锡爵私寓乃不得其一面始知今日之诏皇上以
一人议之臣等不至病狂丧心宁敢无言以负皇上昔
人有言天 (第 13b 页)
  碑版之体至宋末元初而瑰逮至今日作者既张
  王李赵之流子孙得之以答赙奠与纸钱寓马相
  为出入使人知其子姓婚姻而已其坏又甚 于元
  时
似世系而非世系似履历而非履历市声俗轨
  相沿不觉其非元潘苍崖有金石例大段以昌黎
  为例顾未尝著为 (第 1a 页)
冬。终于宝山。遗
言以僧礼茶毗。寿七十五(佛祖统纪乐邦文类)

** 陈君璋

陈君璋。黄岩人。生 于元时。
年四十。皈心佛法。与妻叶
氏。诵法华经。回向极乐。历二十年。疾笃。命其子景星 (第 0296b 页)
图佛菩萨有功
德。图吾。吾之功德尚不能自福。曷可福人。吾行之后
次公谨体此嘱。始不负吾。

** 答 于景素
仪部

比辱枉顾而不遑一接清尘。以傅生在也。且贫衲弃
置世外之人。寸无所长。亦不敢轻接贤士大夫。向承 (第 0422b 页)
嘉定七年冬终于宝山。遗言以僧礼茶毗。寿七十五
(佛祖统记.乐邦文类)

** 陈君璋

黄岩人。生 于元时。
年四十归心佛法。与妻叶
氏诵法华经回向极乐。历二十年。疾笃。命其子景星
扶之坐曰。吾归去。景星曰归何 (第 0227c 页)
武四年,改授大龙番长官司。传至龙登云,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

木瓜长官司,在州西七十里。始 于元时
石期玺。明洪武八年,改授木瓜长官司。传至石玉林,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

副长官,始 于元时
顾德。明洪武八年,改授木瓜副长官。传至顾大维,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

麻乡长官司,在州西七 ……始于唐时刘起昌。传至刘国柱,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

;龙里县

大谷龙长官司,在县西北。始 于元时
宋国。明洪武十三年,授大谷龙长官司。传至宋之尹,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

小谷龙长官司,在县东北。 元时,
宋幕授小谷龙安抚司。明嘉靖十一年,改授长官司。传至宋景运,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

;贵定县 ……。李际明,清顺治十七年,归附,仍准世袭。雍正八年,李慧缘事革职。

沿河祐溪长官司,在府北二百十里。 元时,
张仲武以功授长官司。传至张承禄,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

副长官。冉鼎臣,同。

朗溪长官司,在府东八十里。 元时,
田谷。明洪武元年,授朗溪长官司。传至田养民,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

副长官。任进道,同。安化县

土县丞。 元时,
张坤元。明万历三十三年,改授土县丞。传至张试,清顺治十八年,归附,仍准世袭。

土巡检。明洪武七年,以陆公阅为土巡检。传至陆阳春,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土百户。久改流。

;印江县

土县丞。 元时,
张恢留此。明嘉靖七年,改授土县丞。传至张应璧,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

;婺川县

土百户,改流。

;石阡府:

石阡正长官司。清雍正八年,改土归流。

副长官,在府城西北。 元时,
杨九龙以功授石阡副长官。明洪武五年,仍之。传至杨敬胜,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亦准世袭。

苗民长官司, ……古州长官司。永乐十年,属府。传至杨云龙,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袭职。

新化长官司,在府北六十里。 元时,
欧阳明万以功授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仍袭前职。传至欧阳瑾,清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准世袭。

欧阳长
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 于孔兼
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东林名大著
否?不允,而科臣史孟麟上所撰条议锡爵,以三误自劾。神宗报曰:卿自引咎,置朕何地?议乃寝,是时,争者则 郎中于孔兼
、主事张纳陛、顾允成、陈泰来、贾严、薛敷教、岳元声若而人云 。二十二年甲午二月,上出阁,讲读告于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