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五經總義類
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孝經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正一部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一岁其六十卦之相去不过七日阴阳消复天道
  之常则辅嗣所谓复之不可远也其言验矣孰谓
  王传之旨不在此哉宋咸曰卦气起 中孚
如何曰
  京房郎顗关子明辈假易之名以行其壬遁卜祝
  阴阳术数之学圣人之旨则无有焉鸣呼好怪之
   …… (第 13b 页)
  失存亡之象为之教云尔又何以是卦直是月是

  爻直是日云云之为乎夫卦气何不起于他卦而
  独起于 中孚
乎臣难咸曰六壬推日月行度参以
  时日得易之坎离者也遁甲九宫八门得易之河
  图者也壬遁得易之一端而 …… (第 14a 页)
  不及者为圣人之旨无有焉且如河图洛书见于
  系辞而河图四十五洛书五十之数传于异人安
  得以为圣人之旨无有哉 中孚
十一月之卦也以
  岁言之阳始于冬至以历言之日始于牵牛以日
  言之昼始于夜半以人言之虑始于心思咸谓 (第 14b 页)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编
(艮下/震上)
 伊川先生曰小过序卦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
 小过人之所信则必行行则过也小过所以继 中孚
 
也为卦山上有雷雷震于高其声过常故为小过又
 阴居尊位阳失位而不中小者过其常也盖为小者 (第 1a 页)
  知爻象之用故明拟议之道如此而已(易/说)

  汉上朱氏曰靡当作縻 中孚
九二辞也二在内居
  室也二动五应出其言善千里之外应之也兑口
  不动则不正巽五不应出其言不善千里之 (第 22b 页)
  也然则六十四卦亦有是乎盖六十四卦各具于
  文言彖象杂卦之中矣至万物象类如履之为虎
  渐之为鸿 中孚
之鸣鹤小过之飞鸟井之为井鼎 (第 1a 页)
(语误从吴旁作)
旅得其资斧应劭云齐利也(劭误邵)不快苦夬切(苦误革)
涣享于(案毛氏云亨作享非) 中孚
尔靡京作劘(劘误)或罢徐扶彼切(彼监本误波)
小过兑宫游魂卦(兑字监本误)不宜上注同下及文不宜上
(第 25a 页)
 应天易与虞书六官厥旨均也曰鸣曰和曰鼓曰罢
 皆乐意也至上曰翰音登天则羽物与天一致矣是
 故中孚以言乐也豫乐之象也先王以作乐崇德正
 之也 中孚
乐之意也君子以议狱缓死先之也太史
 公作律书推本于文帝之不用兵永嘉陈氏以为得
 千古作乐之本盖太和之 (第 26a 页)
外体之巽有然皆以
体象立论非所谓卦变也
(通论)云峰胡氏曰易以巽言利涉大川者三皆以木言益
曰木道乃行 中孚
曰乘木舟虚涣曰乘木有功也
十三卦舟楫之利独取诸涣亦以此也
(馀论)
折中曰案刚来而不穷者固其本也柔得 (第 2b 页)
 雨阴生五月后云行雨施品物咸亨此乾之亨德也
 万物至此丰极然其气亦涣极矣其象义俱可想见
 焉
初六用拯马壮吉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初六变 中孚
之初九在中孚之初以阳变阴为涣系 (第 6a 页)
 以虞吉有他不燕 中孚
之初变涣 (第 6b 页)
中孚
欲涣矣如既
 葬为三虞祭之时恐哀敬之渐渝也中间尚有无名
 之祭为他亦不敢自燕安而燕宾更不宜 (第 6b 页)
中孚

 不涣也盖哀敬之至无暇他及耳
 在外爻以阴变阳为 (第 6b 页)
中孚
(第 6b 页)
中孚
以合涣如急难而为
 拯救必得马壮行疾方致吉也象传曰初六之吉顺
 也顺乎二之在中以合涣也初阴爻随坎中阳 …… (第 6b 页)
 主顺之至也故傅明之所以主中爻之阳与彖传刚

 来而不穷同义○虞吉有他不燕本仪礼士虞礼详
  中孚
卦本爻下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九二变观之六二在观二以阴变阳为涣系以窥观
 因涣而上 …… (第 7a 页)
 也不止为外卦主爻矣且甘者反乎卦辞苦节而以

 甘得中道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上六变为 中孚
之上九在 (第 25b 页)
中孚
上爻以阳变阴为节
 系以翰音登于天贞凶 (第 25b 页)
中孚
之极何凶乎惟其变巽为
 坎本可进而有险以阻之如翰音欲登天岂不难乎
 贞者无凶欲进而忘险则贞固于进矣故 (第 25b 页)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 中孚
阴变为巽以险为节之极
 而犹欲进于节则苦节也贞固自不可通而凶见矣 …… (第 25b 页)
 遁为大壮为家人为睽为革为鼎皆归于中孚中孚
 者诚立于中而孚于外也诚者阳也立诚于中则阴
 静之体也是以 中孚
结下经四阳二阴之卦以阴少
 贵阴而主阴根坤焉
 玩 (第 27a 页)
中孚
之为卦上风下泽乃巽兑二卦交孚成卦是
 以凡主阴根坤之卦皆孚于中心之诚为阴德在心 …… (第 27a 页)
 是皆以脩身为本脩身之本必正心诚意为先务矣
 是得乎坤之黄中而含章于内也坤文言所谓至静
 而德方也此坤之元也所以顺承乎乾元以为元者
 也 中孚
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彖辞曰 (第 28a 页)
中孚
豚鱼吉中心既孚尽已之性以尽人之
 性尽物之性皆一贯之诚也至诚之诚经纶天下之
 大经尽性以尽伦也知天地 …… (第 28a 页)
 终始如一焉则所存至纯而所显为明著动变以及

 于化者何可量乎彖辞数语中庸言天道诸章根柢
 在是矣
彖曰 中孚
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
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
应乎天也
 彖传释卦 (第 29a 页)
 释明傅意其章句本非圣人所定分合亦不可为典

 要也何非拟议以成其变化圣人之本意乎
 上系传
   中孚
九二  同人九五  大过初六
  谦九三   乾上九   节初九
  解六三   大有上九(凡八/爻 …… (第 21a 页)
  豫六二   复初九   损六三
  益上九(凡十/一爻)无六四六五两爻上下系传共十九
  爻
  中孚
九二爻君子修身之道首重言行示人知学修
 之要也以鸣鹤之音拟议君子之言以好爵之靡拟
 议君子之行先言后 (第 21b 页)
彖曰 中孚
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
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
应乎天也
合巽兑二体 (第 27a 页)
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举此七爻以为拟议言动之大概学易者可类推上下二篇而身体之矣言行即言动 中孚
以鹤之声交立象见声虽无形诚之感应能孕而成子君子之言出身加民其行发迩见远如枢运户如机发矢应斯荣违斯辱一 (第 18b 页)
 于明是内焉心气和平外焉事机昭彻具有为之才

 矣又惟有位者能主之卦变自离来者二进居三自
  中孚
来者四进居五而自家人来者兼此二变皆柔
 进上行是以徽懿之资居崇高之地挟有为之势矣
 且惟有辅者能济之 (第 26b 页)
 之患然非有巽顺从容之德不能渐非有艮止为之

 主不能善巽柔之用故同一巽也 中孚
以巽乘兑上
 九翰音登于天则凶以其知上不知下巽而说也渐
 以巽乘艮上九鸿渐于逵则吉以其自卑而高巽而 (第 25a 页)
 阴和则同上六应三亦曰鸣谦得者德也谦者心德

 也鸣谦嫌于外饰故表之曰中心得苏氏曰鸣以言
 其和于三贞以见其出于诚也 中孚
鹤鸣子和象曰
 中心愿也与此同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述曰王注处下体之极履得其 (第 70b 页)
 爻为我蒙以九二为主故彖辞称我者九二也小畜
 以六四为主故彖辞称我者六四也颐以上九为主
 初九所称之我即上九也小过以六五为我 中孚

 六二为我观以九五为主六三所称之我即九五也
 皆统一卦之义者也独需三解三鼎二旅四自以本
 爻之吉 (第 53a 页)
 节也 中孚
(兑下/巽上)
 程传为卦二阴在内四阳在外而二五之阳皆得其
 中以一卦言为中虚以二体言为中实皆孚信 (第 24b 页)
之象
 也
 李清臣曰 中孚
谓居中者孚不中者不孚也二五俱
 中故五有孚挛如二鹤鸣子和主卦之美全在九二
 以有诚于幽隐之间也圣人名 …… (第 24b 页)
 张子厚曰上巽施下说承之其中必有感化而出焉

 者盖孚者覆乳之象有必生之理
 章氏曰 中孚
取象不独豚鱼最亲切鹤鸣翰音亦然
 二居兑泽故曰在阴上为巽风故曰于天孚于中也
 则鸣鹤自有子和孚于外也 (第 25a 页)
则翰音徒登于天然则
 中孚可以人为与之哉 中孚
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 (第 25a 页)
中孚
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
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 (第 25a 页)
中孚
以利贞乃应 (第 25a 页)
乎天也
 述曰象旨 中孚
苏氏曰如羽虫之孚有诸中而后能
 化朱先生言字从爪从子如鸟抱子之象盖中所抱
 者实有物也豚鱼者巽为鱼而 (第 25b 页)
 曰伐伐者虽不免于为盗而所以致伐者我也故曰
 慢藏诲盗责在诲之者矣
 张邦奇曰至赜而不淆诸物故不厌至动而皆贞夫
 一故不乱 中孚
言诚其身则物自应同人言
 正其心则人自亲白茅过慎劳谦致谦亢龙
 恶居亢户庭教密负乘戒慢皆迪人以自反而 (第 9a 页)
 (少阳复于七阳之义配日○王氏应麟曰临所谓八/月其说有三一云自丑至申为否一云自子至未为)
 (遁一云自寅至酉为观本义兼取遁观二说复所谓/七日其说有三一谓卦气起 中孚
六日七分之后为)
 (复一谓过坤六位至复为七日一谓自五月姤一阴/生至十一月一阳生本义取自姤至复之说○ (第 24b 页)
 本义(睽乖异也为卦上火下泽性相违异中女少女/志不同归故为睽然以卦德言之内说而外明)
 (以卦变言之则自离来者柔进居三自 中孚
来者柔/进居五自家人来者兼之以卦体言之则六五得中) (第 40a 页)
 (愿与尔贤者分散而共之故曰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王氏安石曰君子之言行至诚而善则虽在幽)
 (远为己类者亦以至诚从而应之 中孚
之至也○苏/氏轼曰 (第 28b 页)
中孚
必正而一静而久而初九六四六三上)
 (九有应而相求皆非所谓正而一静而久者也惟九/二端悫无求而物自应焉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