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孟子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列傳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證也愚谓荀氏九家易又以艮为鼻麻衣易亦以艮
 为鼻其说云艮为鼻兑为口者山泽通气也巽为手
 震为足者雷风相薄也 陈安卿
举此以问朱子朱子
 对曰鼻者面之山晋管辂已如此说
  右第九章近取诸身如此皆用伏羲八卦方位言
  之 (第 15a 页)
 如何朱子曰只此生意心是活物必有此心乃能知
 辞让必有此心乃能知羞恶必有此心乃能知是非
 此心不生又乌能辞让羞恶是非 陈北溪
曰仁是心 …… (第 34b 页)
 贞何缘有先迷丧朋一边故愚不主也原来本义所

 行如是则其占如下文所云乃是指下 文安
贞之吉
 应地无疆句非指先迷失道以下六句也言柔顺利
 贞坤之德也君子所行如是则其占安贞之吉矣依
 愚 (第 74a 页)
 公语也(卓/) 陈安卿
问书何缘无宣王书先生曰是当时偶然不曾
 载得(义/刚)
尚书只是虚心平气阙其所疑随力量看教浃洽便自 (第 12b 页)
  真所谓哀我人斯也苟杀戮之多至于破斧缺斨

  则是与之血战而仅胜之亦疲弊甚矣故血流漂
  杵孟子所不信挥刀纷纭韩氏之陋也○语录
  淳
问被坚执锐疑是粗人如何谓圣人之徒曰不
  是圣人之徒便是贼徒有粗底圣人之徒亦有读
  书识理底盗贼之 (第 50a 页)
(黚云虎豹之/属贪冒之类)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古一本/无坚字)多节(荀九家/有为鼻)
(为虎为狐漳州 陈安卿
说麻衣易以艮为鼻朱子云鼻/者面之山晋管辂已如此说 山者艮之本象羲皇画) (第 26a 页)
 极(会五圈为一圈便/可无先后之疑)又问自太极以至万物化生只
 是一个圈子何尝有异曰人物本同气禀有异故不
 同(如此却因气禀之/异圈而为五也) 北溪陈氏
谓分而为五非有欠
 合而为一非有馀得意于五而会归于一由周子进 (第 14b 页)
 (之谓极至极之义/盖自子瞻发之)朱子曰极有辏会之义所谓三十
 辐共一毂陈启源曰皇若训大则于下文惟皇作极
 皇之不极难通 陈北溪
辨之当矣朱蔡解极仍不出
 中字义夫理之至极而可为标准者孰有过于中乎
 孔疏福是善之见者故傅言福以劝民 (第 21b 页)
 此明阴阳谓道之义继指流行言万物资始继贞以

 元元为善长故曰继善属一阳之分贞而成终物各
 有则故曰成性属一阴之分 北溪陈氏
曰继成字与
 阴阳字应善性字与道字应为得经义而复云指气
 指理则亦过矣近世敬轩薛氏之言亦出于此继善 (第 15a 页)
也为坚多节(荀九家有为/鼻为虎为狐)集疏(语录 陈安卿
说麻衣易/以艮为鼻云鼻者面之)
(山晋管辂已如此说○项氏曰震为敷为蕃鲜草木之/始也艮为果蓏草木之终也 (第 15a 页)
  仁人心也(告子上)


  右以德性言仁者本心之全德也 (北溪陈氏
谓此以理言双峰饶氏谓
此以性言)


  馀如巧言令色鲜矣仁是儆戒学者之辞我欲仁
斯仁至矣是勉进学者之 (第 15a 页)
众理应万事虽有知觉叫不得虚灵故 北溪陈氏
曰理
与气合所以虚灵
 章句讲明德虽从天命之性说起与中庸天命之性
 无二至讲上明字示学者下手工夫则止 (第 3b 页)
 章句内外本末据蒙引存疑浅说则所谓末者指不

 时不食之类所谓本者指仕止久速之类本末皆以
 事言而为外心则为内据大全 北溪陈氏
潜室陈氏
 则以不时不食之类为事为末而即为外以仕止久
 速之类为行为本而即为内据史氏伯璿则以不时
  (第 31b 页)
忠信既一贯后也要忠信此是彻头彻尾的不同查语类
前一条是何叔京所记乙未以前所闻后一条是 陈安
所记庚戌己未所闻后一条是定论若明季讲家谓
三省不是无主脑学问遂谓论主脑则合下便是一贯
论条理则到底是 (第 11a 页)
 丽者附而不缀之义二十八宿及众星不动者皆缀
 定于天体矣
不及一度者
 恰行一周不及天所搀过一度也朱子语录 陈安卿

 
尝问天道左旋自东而西日月右行则如何朱子曰
 横渠说日月皆是左旋说得好盖天行甚健一日一
 夜周天三百六 (第 22b 页)
来年便都息了盖是贞而复生/元无穷如此义刚继之者善易中本是就造化上说到)
(下句成之者性方以人物而言灏 陈淳
问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曰这个理在天地间只是善无有不善者生物)
(得来方始名曰性只是这个理在天则曰命在人 (第 15b 页)
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
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
多节(荀九家有为/鼻为虎为狐)附录 (陈安卿
说麻衣易以艮为鼻先/生曰鼻者面之山晋管辂已如)
(此说/义刚)纂注(蔡氏曰阳高出阴上故为山上通故为径 (第 13b 页)
章之后此章之前则孟子之意不待论说而自明矣○集疏曰 陈淳
问周公诛管叔自公义言之其心固正大
直截自私恩言之其情终有不自满处所以孟子谓周公之过不亦宜乎者以此曰周 (第 12a 页)
  (之虚而实也犹居四方之中不东不西不南不北/而东西南北道里适均故能跨而有之若偏东则)
  (不能有西偏南则不能有北矣 陈北溪
论太极亦/云以其在中有推极之义盖极之为物常在物之)
  (中四面到此皆去不得此可与程子论未发之中/参 (第 36b 页)
界分分明上下前后亦莫不然则四至所向皆得均平
而界分方整无偏广偏狭之病矣(答 陈安卿)
○如自家有一
丈地左家有一丈地右家有一丈地左家侵著我五尺
是不矩我必去讼他我若侵著右家五尺亦是不矩合 (第 12b 页)
是体道是用率性之谓道亦此
(僩)○问或问引降衷以下八言亦有序否曰当时只
以古今为次第未有他意也(答 陈安卿)
○问或问云天地鬼
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莫不有以知其所当然而不容
已下不容已字如何曰春生秋杀阳开阴闭趱来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