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孟子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列傳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后耳(荅 陈安卿)
  二十一章(知者乐水)

  问仁者乐山是指全体而言否曰圣人说仁固有浅深
如这个也是大槩说仁只 (第 5a 页)
  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细看来见得圣人超出乎万物
之表(宇)○圣人全体至极没那半间不界底事发愤便

忘食乐便忘忧直是恁地极至大槩圣人做事如所谓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焘)○忘食忘忧是
逐事上说一愤一乐循环代至非谓终身只此一愤一
乐也(荅 陈安卿)
○观天地之运昼夜寒暑无须臾停圣人为
学亦若是从生至死只是如此无止法也(僩)此三句以
为夫子自誉则又似 (第 16b 页)
○问圣人既知决无可害之理
而避患又必周详谨密何耶曰患之当避自是理合如
此众人亦然不必圣人为然也(答 陈安卿)
○问集注云必不
能违天害己不知当时圣人见其事势不可害己还以
理度其不能害耶曰若以势论则害圣人甚易唯圣 …… (第 4a 页)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言正是弟子不能学处(义刚)○为之
毕竟是为个甚么诲人毕竟是以甚么物事诲人这便

知得是为之是为仁圣之道诲人是以仁圣之道诲人
(同上)○不居仁圣已为谦矣以学不厌诲不倦为无有又
谦之谦也至于事父兄公卿一节则又谦谦之谦也盖
圣人只见义理无穷而自己有未到处是以其言每下
而益见其高也(答 陈安卿)
  三十四章(子疾病)

  或问行祷五祀著于礼经今子路请之而夫子不从何
也曰以理言之则圣人之言 …… (第 13a 页)
不如此使反之而后和之亦
(同上)○祷尔于上下神祇只是引此古语以明有祷之
理非谓欲祷于皇天后土也(答 陈安卿)
○祷久一句语意深
厚圣人气象与天人之分自求多福之意皆可见(答陈允夫)
○问祷久一句乃圣人自语也圣人之 …… (第 14a 页)
于神明哉曰圣人固
有不居其圣时节又有直截担当无所推让时节如天
生德于予未丧斯文之类盖诚有不可掩者(答 陈安卿)
○问
注下是两个意思模样曰是但士丧礼那一意却只是
个小意思(义刚)○今自是无所可祷如仪礼五祀之类今 …… (第 14b 页)
  问坦荡荡坦荡字只相连俱就气象说只是胸怀平坦
宽广否抑坦字就理说由循理平坦然后胸怀宽广也
曰只合连说看下文对句可见(答 陈安卿)
  三十七章(子温而厉)

  曰温曰威曰恭三字是主曰厉曰不猛曰安是带说上
下二句易理会且看圣人 (第 15b 页)
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
绪则可见矣此圣贤处事之变不可拘以常法而泰伯
之让则是守常而不欲承当此事者也(答 陈安卿)
○左传谓
泰伯不从是以不嗣即是不从太王剪商事耳(宇)○问
太王方为狄人所侵不得已而迁岐当时国势尚弱如 …… (第 4b 页)
去压人却尚有个人与我相对在圣
人便和人我都无了(义刚)○颜子正在著力不著力之间
就从事上看便分明(答 陈安卿)


(第 11a 页)
  或问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何也曰此言人当笃于信道
而又好学以明乎善然后能守死以善其道也善道犹
工欲善其事之善守死善道言宁死而不为不善以害
其道也其曰守死者笃信之效善道者好学之功何也
曰虽曰笃信而未能至死不变则其信亦不笃矣虽曰
好学而不能推以善道则其学亦无用矣○笃信是信
得牢固不走作耳(答 陈安卿)
○守死是以死自守(答石子重)○凡 …… (第 7a 页)
  十六章(狂而不直)

  狂亦进取之狂(必大)○问侗倥曰此亦因旧说以字义音
韵推之恐或然耳不须苦推究也(答 陈安卿)
  十七章(学如不及) (第 9a 页)
后不可移于前非高坚前后之外别有所谓卓
尔者也前后只是恍惚不可认定处将以前者为是耶
忽又有在后者焉(答 陈安卿)
○卓尔只是见得比之旧时亲
切不似向来无捉摸处(答廖子晦)○曰如有所立则是真见
得分明(焘)○仰钻瞻忽 (第 8b 页)
  问疾疠乃阴阳不和之气游焉若至诚作威严以驱之
有可胜之理想亦非后世俚俗之所为者曰后汉志中
有此想亦近古之遗法(答 陈安卿)
○问存室神盖五祀依己
而存曰然一室之主则一家之鬼神属焉为天子者这
一个神明是多少大若纵欲无度天上许多 (第 7a 页)
  忿懥等是心与物接时事亲爱等是身与物接时事
之所亲爱如父子当主于爱然父有不义不可以不
争子有不肖亦不可不知教之之所敬畏如君固当

敬畏然若当正救责难也只管敬畏不得贱恶固可
恶或尚可教或有长处亦当知之哀矜如有大奸方
欲惩之被他哀鸣恳告又却宽之这便是哀矜之偏


   北溪陈氏淳
曰敖只是简于为礼惰只是懒于为礼
有一等人上非可爱次非可敬只是平平人接之自
令人简慢

  勿轩熊氏禾 (第 3a 页)
不由自家
古人兴于诗犹有言语可以讽诵礼全无说话只是恁
地做去乐更无说话只是声音节奏使人闻之自然和
(陈淳/
录)
看诗不要死杀看了看了见得无所不包今人看诗无
兴底意思(甘节/录) (第 9a 页)
唤做止乎礼义得(吴必/大录)
变风止乎礼义如泉水载驰固止乎礼义如桑中有甚
礼义大序只是拣好㡳说亦未尽 (陈淳/
录)
问声成文谓之音曰歌永言声依永便是声律和声便
是成文谓之音(吕德/明录)
问诗尽撤去小序何也曰小 …… (第 21a 页)
体则更不应又取赋说狡童便引石虎为證且
要有字不曳白南轩不解诗不用解诸先生说好了南
轩却易晓说与他便转 (陈淳/
录)
抑之小序曰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一诗不应既
刺人又自警之理况厉王无道被人言提其耳以小子
呼之必 (第 33a 页)
心则非矣(同/上)
问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诗人之性情如此抑诗
之词意如此曰也是有那情性方有那词气 (陈淳/
录) …… (第 4a 页)
录)
徐宇问关雎之乱何谓乐之卒章曰自关关雎鸠至钟
鼓乐之皆是乱想其初必是已作乐只无此词到此处
便是乱 (陈淳/
录)
问关雎之乱乱何以训终曰既奏以文又乱以武(甘节/录)
关雎之淑女似指嫔御恐非诗意(荅徐/彦章) …… (第 6b 页)

(陈淳/
录)
陈君举诗言汝坟是已被文王之化者江汉是闻文王
之化而未被其泽者却有意思(余大/雅录)
钱木之问麟 …… (第 13a 页)
余正甫云宵行自是夜光之虫夜行于地熠耀言其光
耳非萤也(叶贺/孙录) 陈淳
问破斧诗傅云被坚执锐皆圣人之徒似未可谓
圣人之徒曰不是圣人之徒时便是贼徒又曰如破斧
诗却是一个好话头 …… (第 33b 页)
先生谓 陈淳
曰公当初说破斧诗熹不合截得紧了不
知更有甚疑对曰当初只是疑被坚执锐是粗人如何
谓圣人之徒曰有粗㡳圣人 (第 34a 页)
维天之命于穆不己不其忠乎此是不待尽而忠也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不其恕乎此是不待推而恕也
(辅广/录) 陈淳
问康王如何无诗曰熹窃以为昊天有成命之类
便是康王诗而今人只是要解那成王做成王业后便
不可晓且如左传分 …… (第 2a 页)

陈淳
问玄鸟诗吞卵事亦有此否曰当时恁地说必是
有此今不可以闻见不及定其为必无(黄义/刚录)
景员维河一句上 (第 7b 页)
 冠贺庆之礼士庶可以通行也然以嘉礼亲万民之
 语观之槩可知矣
夫礼也者天理节文人事仪则主敬而行秩然有序
 朱子曰礼者天理之节文而人事之仪则 陈北溪
(阙)
        之何也盖天理只是人事中之理
 而具于心者天理在中而著见于事人事在外而根
  (第 3a 页)
  (而气朔分齐无毫发之差矣圣人裁成辅相之功/岂浅浅哉或曰历家之说则以为日行迟一日行)

  (一度月行速一日行十二度十九分度之七何也/曰 陈安卿
尝问天道左旋自东而西日月右行则)
  (如何朱子曰历家说日月皆是左旋说得好盖天/行甚健一日一夜周天三 (第 31a 页)
    子之书也李公晦叙年谱家礼成于庚寅居
    祝孺人丧时文集序不纪年月而序中绝不
    及居丧事家礼附录 陈安卿
述朱敬之之语
    以为此往年僧寺所亡本有士人录得会先
    生葬日携来因得之其录得携来不言其何 …… (第 1b 页)
    更定既不言成于居母丧时亦不言其亡而
    复得其书家礼后亦然敬之朱子季子公晦
    勉斋 安卿
皆朱子高第弟子而其言参错不
    可考据如此按文集朱子荅汪尚书书与张
    敬夫书吕伯恭书其论祭 …… (第 2a 页)
    有成书何为绝不之及而仅以祭仪祭说为

    言耶 陈安卿
录云向作祭仪祭说甚简而易
    晓今已亡之矣则是所亡者乃祭仪祭说而
    非家礼也明矣文集语录自 …… (第 2b 页)
    成为百世之遗恨则其微意亦可见矣后之

    人以朱子家季子所传又见行状年谱所载
    廖子晦 陈安卿
皆为刋刻三山杨氏上饶周
    氏复为之考订尊而用之不敢少致其疑然
    虽云尊用其书实未有能行者 (第 4a 页)
 (年谱篑黄㽦云先生既成家礼为一行童窃以逃先/生易 其书始出今行于世然其间有与先生晚岁)
 (之论不合者故未尝为学者道也出 陈淳
云嘉定辛/未岁过温陵先生季子敬之倅郡 示家礼一编云)
 (此往年僧寺所亡本也有士人录得会先生葬日携 …… (第 1a 页)
相牴牾(吊奠/赙条)当以后来之说
为正
问合葬夫妇之位先生曰某葬亡室时只存东畔一位
亦不会考礼是如何 陈安卿
云地道以右为尊恐男当
居右先生曰祭时以西为上则葬时亦当如此方是
廖子晦问葬法先生曰后来讲究木椁沥清似 …… (第 14b 页)
其谨洁犹是可着力处汝辈及新妇等切宜谨戒凡祭
肉脔割之馀及皮毛之属皆当存之勿令残秽亵慢以
重吾不孝 陈淳
曰降神在参神之后然始祖先祖之祭只设虚位 (第 21b 页)
 温公用鹿皮如何曰大节是了小小不能皆然亦没
 紧要曰温公妇见舅姑及舅姑享妇仪是否曰亦是
 古人有此礼(语类录 陈淳)
人著书只是自入些已意便做病痛司马与伊川定昏
 礼都是依仪礼只是各改了一处便不是古人意司
 马礼云亲 (第 4a 页)
 龛太祖居之东向旁两壁有牖群昭列于北牖下而
 南向群穆列于南牖下而北向堂又不为神位而为
 人所行礼之地天子设黼扆于中受诸侯之朝(语类 陈淳)
 (
录/)
臣窃见太祖皇帝受命之初未遑他事首尊四祖之庙
 而又以僖祖为四庙之首累圣尊崇罔敢夫坠中间
 虽 …… (第 19b 页)
 用浮屠某不用耳向南轩废俗节之祭某问于端午
 能不食粽乎重阳能不饮茱萸酒乎不祭而自享于
 汝安乎(语类录 陈淳)
墓祭非古虽周礼有墓人为尸之文或是初间祭后土
 亦未可知但今风俗皆然亦无大害国家不免亦十
 月上陵( (第 39a 页)
语类录 陈淳)

(第 39a 页)
 二十五人将重车在后用牛载糗粮戈甲衣装见七

 书如鲁颂公徒三万亦具其说矣(语类录 陈淳)
自三代后车服冠冕之制前汉皆不说只后汉志内略
 载又多不可晓(语类/失名)
问不学杂服不能安礼郑注谓 (第 20a 页)
  也予一以贯之
此二章曾子是行得到子贡是知得到但未知统宗会
元之要故夫子亲传密指授之有不可容言其所以然
者程伯叔子李延平朱晦庵诸老先生解析已极分明 陈北溪
刘习静杨志仁陈复斋四三大儒问答又详且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