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易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論語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是启之。既而思之。要诀中。行一不义得天下不为。小学中。平生所为无不可对人言者。论语中。不如某之好学。 躬行君子
未之有得之类。宜特加思索而悉力体当也。八耋病夫此告。亦可谓吃紧为人语。足下其钦哉。
答李深远
来谕自 (第 49H 页)
学问大原头处。后面许多工夫。几大事业。都靠一性字做个骨子。
答李帱铉(丙辰)
孔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此明言行之难易缓急也。后世儒者。往往只谈性说心。矜己御人。而其行处有七颠八倒者。则前辈 (第 184H 页)
称孟子一部。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余曰。四教之文。是道德礼乐之文。非著述之文。故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孟子言心。究其指。则无不以性理为准。非空空提唱灵明活化能知觉思虑者。以为归宿处。故其称 …… (第 222L 页)
。恐更有商量。窃覵诸君意。其于老夫身后。欲用古制。然老夫自不能成己。更何论成物之功乎。切愿诸君必须用 程先生
浅深称情之教。一以安老夫泉下之心。一以救季世尚文之弊。乃为吾儒以义制事。以情处己之道也。言出肺肝。可 (第 230L 页)
由厥讲授。得贵且尊。义固已重。聚亦可乐。余猥抗颜。中心是怍。师道诚难。为弟不易。骋辩败俗。亦祗以异。 躬行君子。
孔言无得。矧余小子。曷不翼翼。孝弟为本。刚毅近仁。名缰菑已。财腻污人。帷薄彫攰。樽俎惝慌。客气务消。 (第 254L 页)
如曰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言文与行轻重之等也。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言知行先后之序也。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
(第 403L 页)
贤人多产。莎隐李公其一。甲乙后先。虽未获升公之堂而薰公之德。依近公乡。尝闻其风而求其志。公盖夫子所称 躬行君子
者。而济之以文雅。年命局之。进不得施焉。则觌公于髣髴者。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閒。而收拾无多。后人惜之。虽 (第 320H 页)
并序)
柳磻溪为公知德。尝状行矣。而后孙屡经荡析。逸而无传。柳氏家亦无徵。散录中载其言。称拔俗标致。 躬行君子。
而屏处穷巷。名闻未著。此虽寂寥数言。而其言简实。窃意行状所载。不过衍其馀意耳。家牒所传。以为养德林樊 (第 77L 页)
。义不可辞。铭曰。
重如山立。言觌其像。洪如钟鸣。言闻其响。惟孝友于。卓其家政。恤孤敬老。笃其躬行。 躬行君子。
未学谓学。状辞足徵。农山知德。
处士慎公墓碣铭(并序)
处士慎公隐居行义。为南士矜式。公之老。宇万不 …… (第 157L 页)
启温祥良。后先相识。皆谨饬佳士。日启泮致书。启温将命。请铭其五世祖玉岩处士墓。按状而考其德。公盖所谓 躬行君子
者矣。顾言轻不足以发挥公。而魏氏之请益力。谨撮而为之铭曰。
魏祖学士。浮海而东。贯怀为长。实由分封。 (第 158H 页)
况亏其言行乎。非其义也。一芥不以取诸人。自奉极俭。布褐蔬菜。不以经心。凡周恤族戚。倾储而不吝。古所谓 躬行君子
者是耶。享年六十七。考终于丁亥二月二十六日。葬长月洑嶝先茔乾坐。夫人广州安氏邦玉女。德配君子。二男奇 (第 251H 页)
智之为大人之知识。譬如冬至子半之天心也。仁未到大人之躬行。譬如未及乎寅之春也。孔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焉。圣贤教人之一语。无非参造化之妙也。○或疑以天言之。元亨利贞。体也。春夏秋冬。用也。以 (第 292L 页)
人得失。亦是穷理之一端。呜呼。人在堂上。方能辨堂下人曲直。此辈则素无积讲实践之力。而徒仰人鼻息。以毁 躬行君子。
至以三军万姓之所同贤者。仰蔽 天日而无所忌惮。其以诐淫邪遁之辞。驰骛一世。以空人国。而不致乱亡者。自 (第 127L 页)
业。而一朝翻然悟其非。即断置之曰。此等工夫。干身心何事。非见之明而决之勇。何以及此。夫看史抄书。昔之 躬行君子。
非不为此事。但今不于本原心地上。细加涵养省察。直内方外之工。而惟以匆匆意绪。日向故纸堆中。寻逐已陈底 (第 226L 页)
失。亦是格物穷理之一端。呜呼。人在堂上。方能辨堂下人曲直。此辈则素无积讲实践之力。而徒仰人鼻息。以毁 躬行君子。
至以三军万姓 (第 242L 页)
诸子。宽而有法。多所成立。乡党士论。赖公导迪。有变而归正者。邻里顽氓。薰公德惠。有感而迁善者。古所谓 躬行君子。
公其人乎。一时名胜如闵老峰李静观诸公。或称以仁厚底人。或称以恺悌良士。观于此。可以得公之梗槩矣。公配 (第 433L 页)
愤善继。使数尺螭首。屹然始勒于神道者。实为累世之大幸。适且甲子一周。夫岂无所存耶。因念公平生。已近乎 躬行君子。
而谦恭慎嘿。尤其素守然尔。以今考之。馀庆所渐。固未及究于十一矣。乃至潜德盛美。终不自表见于后。则又岂 (第 464L 页)
其闹烦说。似亦有嫌。然大集岂徒以谀辞。赞叹相责耶。盖沧溟子所为。本出于文人浮誇之意。自白雪楼时。已非 躬行君子
之所必效。况彼七人者。乃天下文章巨擘。又何能强取以充之。必准其数也。如陋拙。平日未敢以辞翰鸣世自期。 (第 173H 页)
 问。大学之序。将欲明明德于天下。必先于正心诚意。而求其所以正心诚意者。则曰致知格物而已。

然自秦汉以来。此学绝讲。虽 躬行君子
时或有之。而无曰致知格物云者。不识其心果已正意果已诚未耶。若以为未也。则行之而笃。化之而从矣。以为已 …… (第 246H 页)
识道而可以适乎国。不由户而可以入乎室。是岂理也哉。呜呼。孔氏之徒没。而此学失其传矣。自秦汉以来。间有 躬行君子。
而不知有明德新民之学。虽或知正心诚意之可勉。而不知其道之必始乎格致。率皆倒本末之序。躐前后之伦。不悖 (第 246L 页)
曰。吾道固如是也。至于族党姻戚之间。周贫振乏。亦无所爱其力。盖其天性然也。呜呼若处士。其可谓不践迹。 躬行君子
矣。铭曰。 (第 293L 页)
下。乃以晦翁。真若诳人者。然不足以病晦翁。而适所以自病也。则其为术。不亦欲巧而反疏矣乎。夫子之言曰。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信斯言也。孔子非躬行之君子耶。晦翁之言。亦若是而已。然则晦翁自诳之说。实无是心。而故为 (第 442H 页)
挽赵沧江(涑)
吾爱赵沧江。 躬行君子
人。其美数难悉。请从先德陈。乃祖中书公。昭世清名臣。有嗣曰平泽。天资固肫肫。从事黜庵门。所学唯义仁。 (第 4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