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續道藏
 此必禹玉少年诗一入都门致宰相坐中书十四年
 有土地不须权之嘲即知此非老笔也灹字绝新
   同器之过金山奉寄兼呈潜道  王安国

忆同支遁宿嵚崟不负平生壮观心北固山随三楚尽
中泠水入九江深纷纷落月摇窗影杳杳归舟送梵音
东去何时来蜡 (第 72a 页)
衡水盗水衡钱天若有情天
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石曼卿曰月如无恨月长圆唐
诗曰二十四考中书令无对之者或以问 王平甫
(第 8a 页)
平甫
应声曰万八千户冠军侯王荆公集句得江州司马青
衫湿久未有对一日问蔡天启天启应声曰何不对梨
园弟子白发新 (第 8a 页)
  意远而中潜贯者高
律诗中间对联两句意甚悠远而中实潜贯者最为高

作如介甫示平甫诗云家世到今宜有后人才如此岂
无时答陈正叔云此道未行身有待古人不见首空回
鲁直答刘彦和诗天于万物定贫我智效一官全为亲
上叔父夷仲诗云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
欧阳永叔送 王平甫
诗云朝廷失士有司耻贫贱不忧
君子难送张安道诗云身行南雁不到处山与北人相
对閒如此之类与规规然媲青对白 (第 12a 页)
  草野台阁之文
余尝䆒之文章虽各出于心术而实有两等有山林草
野之文有朝廷台阁之文山林草野之文其气枯槁憔
悴乃道不得行著书立言之所尚也朝廷台阁之文其

气温润丰缛乃得行其道代言华国者之所尚也故本
朝杨大年宋宣献宋莒公胡武平所撰制诏皆婉美淳
厚过于前世燕许常杨远甚而其为人亦各类其文章 王安国
常语余曰文章格调须是官样岂 (第 14a 页)
安国
所言官
样亦谓有馆阁气耶今世乐艺亦有两般格调若教坊
格调则婉美风流外道格调则粗野嘲哳至于村歌社
舞则 (第 14a 页)
生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
乃敢嗔作诗一笑君应闻半山老人王介甫也
诗眼曰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韩退之南山诗
平甫
以谓南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黄鲁直尚
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 (第 16a 页)
有临时率然之句故使妄庸辈敢耳若杜子美世岂复
有伪撰邪余尝舟次姑熟堂下读姑熟十咏怪其语浅
近不类李白 王平甫
云此李赤诗也亦见柳子厚集自
此李白故名赤其后为厕鬼所惑以死今观其诗止此
而以太白自比则其人心疾久矣岂 (第 5b 页)
间有博山烧沉水烟烬气
不灭日暮白门前杨花散成雪不减江左诸人语
诗眼云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退之南山诗 王平

以谓南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尚少乃曰若
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
颂相为表里则北 (第 4b 页)
后见一贵人盛冠服当堕于地云此徐舍
人也既寤闻徐锴死围城中王文公兄弟在金陵和王
微之晢登高斋诗押筛字韵 平甫
云当时徐氏擅笔墨
夜围梦堕空中筛此事奇谲而盘屈就强韵可谓工矣
倦夜杂录云平甫熙宁中判官告院忽于秋日作 …… (第 7a 页)
馆中梦一人与之同至海中
有楼台榜曰灵芝宫其间笙箫声妓甚众其人欲与俱
往俄闻有告之者曰未当来今非其时也 平甫
惊觉禁
中鸣钟矣乃自作诗云万顷波涛木叶飞笙箫宫殿号
灵芝挥毫不似人间世长乐钟声梦觉时数年果卒曾
子固 (第 8a 页)
  袁世弼
隐居诗话云王斻游金陵升元寺僧房见壁有绘一金
紫大夫上题诗一绝云阵前金㻫生无愧鼓下蛮奴死

合羞三尺吴缣暗尘土凛然苍鹘欲横秋斻不能辨卷
画归示其父 王安国平甫
曰此刘仁瞻像袁世弼诗也
袁汝洲人庆历初登进士第官止太常博士寿不满四
十少有文学古诗尤佳惜乎蚤死文章多 (第 6b 页)
  杨公济

王直方诗话云杨蟠字公济尝为莼菜诗云休说江东
春日寒到来且觅鉴湖舡鹤生嫩顶浮新紫龙脱香髯
带旧涎玉割鲈鱼迎刃滑香炊稻饭落匙圆归期不待
秋风起漉酒调羹任我年时人以为读其诗不必食莼
羹然后知其味也
后山诗话云杨蟠金山诗云天末楼台横北固夜深灯
火见杨州 王平甫
云庄宅牙人语也解量四至吴僧钱
塘白塔院诗曰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余谓分界堠 (第 9a 页)
王荆公
惑党人之说反以罪三司曾既隔下朝请而嘉问治事
如故攽闻而叹曰岂意曾子避席望之俨然望之嘉问
字也 王平甫
盛夏入馆中下马流汗浃衣攽见而笑曰
君真所谓汗淋学士也马默为台官弹攽轻薄不当置
在文馆攽曰既云马默岂合 …… (第 8a 页)

文仲举制科廷试对策言时事有可痛哭太息者执政
恶而黜之绎时为翰林学士语于众曰文仲狂躁直杜
园贾谊也 王平甫
笑曰杜园贾谊可对热熟颜回合坐
大噱绎有惭色杜园热熟皆当时鄙语
遁斋閒览云西头供奉官钱昭度尝作咏方池诗 (第 11a 页)
殿甚盛其中乐作题
其宫曰灵芝平甫有诗纪之略云万顷波涛木叶飞笙
箫宫殿号灵芝则灵芝之号不特世间也余又观 平甫
女名茂者石刻云曾子固旧有梦纪以述其事然子固
之文世竟无蓄之者 (第 11b 页)
元英紫玑
府斋品曰太一斋(帝王配天十/神太一主之)九天斋(福国/安民)
(九皇天/帝主之)金箓斋(帝 王安国
家上/元天官主之)玉箓斋(保佑/六宫)
(中元地/官主之)黄箓斋(帝主后妃士庶迁拔通用下/元水官主之 (第 015b 页)
运灵虚于寂台人养五脏于唇锋所以营溉
之者无极存之者不终于是回万劫而更始 安国
𧙓而方隆采流霞于上宫却衰朽而童
蒙尔乃鹏举九遐上登玄洞仰寻太真之灵
官与仙宝而为宗大哉灵宝青牙长存 (第 031b 页)
 非便愿依泉石坚即筑室于金泉山一日
 诣州与李坚别即于金泉山白日上升士
 女数千人咸共瞻仰须臾五色云遮亘一
 川
 墨客挥犀 王平甫
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
 馆梦有人邀之至海上见中央宫殿甚盛
 其中作乐笙箫鼓吹之伎甚众题其宫曰
 灵芝宫 (第 021a 页)
 负所学可谓得以道殉身之义矣虽或相
 或否而其体段已具无害乎其所谓大臣
 也至于成败利锐又何足较哉 王安国
任西京国子教授秩满至京帝以安
石之故特诏问曰汉文帝何如主 (第 011a 页)
安国
对曰
三代以后未之有也帝曰但恨其才不能立
法更制耳曰文帝自代来入未央宫定变故
俄顷呼吸间恐无才者不能 …… (第 011a 页)
 录曰帝之问 安国
即所以问安石也安石
 探帝之情兼于二秦故假权宠以济其私
  (第 012a 页)
安国
鉴兄之失蔽于群佞故𩛙正词以明
 其惑不然王氏几无人矣以雱之疾戾欲
 枭韩琦富弼之首而卒夺其魄天之降 (第 012a 页)

 亦孔昭乎虽不能见悦于帝而实不自绝
 于天后世不以安石病 安国
则较然矣
曾巩少弧弟布与肇皆受学于巩为文章本
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
者鲜能过也肇幼自力 (第 012a 页)
山云。顿悟自心
无相。犹若虚空。寄根发明。即本性具恒沙妙用。无别
所持。无别安立。即本地。即本土。引 安国
云。如梦好恶。
知床上安眠。全无忧喜。即识心见性。今闻作佛喜。闻
入地狱忧。不达心性在菩提床上安眠。 (第 0314a 页)
月不一见。琦谓其傲。京
闻之谓韩曰。公为宰相而不妄诣公者。乃所以重公
也。岂傲哉。其在并州。尝以书寄 王安国
曰。并门歌舞
妙丽。闭目不窥。日以谈禅为上 (第 0341a 页)
安国
曰。若如所论。未
达禅理。闭目不窥。巳是一重公案。 (第 0341a 页)
以散名出
超越是善住者虽经超散住禅宛然毕法性为善
入者毕者穷也穷法性故首楞严定能现威仪故
王三昧者如 王安国
故。
△三合请答三初举佛语。】

「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时(至)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二明请意二 (第 0290b 页)
。名善住。别
教意也。又毕法性三昧。名善入。以穷法性故。首楞
严名善出。能现威仪故。王三昧名善住。如 王安国
故。圆教意也。次第习诸善法者。据因为善习。就果
为善入也。善答问难者。具二庄严也。七方便之尊。
故云 (第 019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