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續道藏
钦定四库全书
 竹庄诗话卷二十二
  闺秀
   宫词          花蕊夫人
     王平甫
云熙宁间奉诏定蜀楚秦民三家所
    献书籍得一弊纸所书花蕊夫人诗三十二
    首乃夫人亲笔而词甚 (第 1a 页)
  閒字
栏干梅子青阴合宫殿楸花白昼长
风廊鸡唱含青漏水殿鸦飞过绿阴

  诗事云张文潜极喜 王平甫
诗每摘句诵之云云
  且曰此说宫殿富贵气象也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山围燕坐画图出水作夜匆风 (第 9b 页)
 王思礼云未甚拔行间犬戎大充斥字本出汉吴王濞
传诸客皆得为将校尉行间候司马
无因自致青云上
史记范睢传须贾曰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浪说诸公见嗟赏
张文潜志无咎之墓云年十三从 王安国
于常州学官 (第 43b 页)
安国
名重天下一见公大奇之公从皇考于杭之新城
作七迷今端明苏公试通判杭州读之叹曰吾可以阁
笔矣延誉公如不及 (第 43b 页)
 泣曰娣忘共被苦寒时邪今幸贵其忍相搏乎此事以
喻王吕初为党而后乖争班姬以喻当时逐客也按实
录熙宁七年三月王安石知江宁军府八年正月秘阁 校理王安国
追毁出身以来文字放归田里汀州编𬋩
人郑侠改英州初王安石将罢相引吕惠卿执政惠卿
素与 (第 38b 页)
安国
有隙因侠狱抵 (第 38b 页)
安国
罪是年二月安石复相
自后王吕之交遂绝山谷时在北京韩非子云齐景公
曰去仲尼如吹毛耳乃遗哀公女乐哀公怠于 (第 38b 页)
    一在居经筵时神宗访以人才遂条上所知
    司马光韩维吕公著苏颂孙觉李常范纯仁
    苏轼孙洙王存顾临林希李师中傅尧俞
    安国
刘挚虞太熙程颢刘载薛昌朝张载苏
    辙孔文仲吴贲吴恕林英孙奕林旦邹何唐
    坰郑侠等三十三人 (第 1b 页)
  题花蕊夫人宫词后
右宫词花蕊夫人作按灌志夫人灌县人姓费氏陶九
成又云蜀青城山人姓徐氏以才色入蜀主孟昶宫中

所作宫词凡百首国破流落无存此二十八首 宋王平
录入三馆者今见灌县志中皆述当时宫中事观其
所述极言龙池凤苑之盛离宫别院之多中间燕赏游
幸之频数张设供 (第 26a 页)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蠹斋铅刀编原序
欧阳公之序苏子美曾南丰陈后山之序 王平甫
皆悲
其不遇以死其言反覆哀抑有大不释然者人之读之
知其辞之缓而不知其意之切也夫二公之材高视一
世文可 (第 3a 页)
 乎及赠怀素草书数诗决非太白作盖唐末五代间
 学齐已辈诗也余尝舟次姑熟堂下读姑熟十咏怪
 其语浅近不类李白 王平甫
云此李赤诗也赤自比
 李白故名赤其后为厕鬼所惑而死今观其诗止此
 而以太白自比则其人心疾久矣岂厕鬼之 (第 20b 页)
志而使得生还谁
复为侠言者神宗未暇收用会哲宗皇帝登极恩霈放
还时内翰苏轼还朝与孙觉虞太宁等上疏荐公及
安国
之子斿曰臣闻国之兴衰系于习俗若风节不竞
即朝廷卑故古之贤君必厉士气务求难合自重之士
以养成礼义廉耻之 (第 12a 页)
不知饱味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而巳

  范元实

  潜溪范元实诗眼云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退之
南山诗 王平甫
以为南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 …… (第 8b 页)
  本朝夏英公亦尝以文章谒盛文肃文肃曰子文章有
馆阁气异日必显后亦如其言然余尝究之文章虽皆
出于心术而实有两等有山林草野之文有朝廷台阁
之文山林草野之文则其气枯槁憔悴乃道不得行著
书立言者之所尚也朝廷台阁之文其气温润丰缛乃

得位于时演纶视草者之所尚也故本朝杨大年宋宣
献宋莒公胡武平每撰制诏皆婉美淳厚过于前世燕
许卢杨远甚卜其为人亦各类其文章 王安国
尝语余
曰文章格调须是官样岂安国言官样亦谓有馆阁气
耶又今世乐艺亦有两般格调若教坊格调则婉媚风
流外 (第 20a 页)
    系见铭诗中同金溪吴君志例也
孔处士墓志铭

   右志叙其有致仕官矣有赠官矣而题书处士
    同李文处士侯君志例也 秘阁校理王平甫
墓志
   右志书母封因事也无铭诗略也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右志卒不日略也
马汉臣墓志( (第 19b 页)
  景灵宫致斋(同前)

  夏享太庙摄事斋宫闻莺寄原甫(同前)
  送 王平甫
下第(同前)
  对雪十韵(同前)
  和武平学士岁晚禁直书怀(同前)
  答西京王尚书寄牡丹(嘉祐 (第 22a 页)
  (公卒谥曰文有/华阳集一百卷)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庆历三年进士上第累除知制/诰为翰林学士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舒国)

  (公加司空卒谥曰文崇宁中追/封舒王有临川集一百三十卷) 王安国(字平甫安石弟熙宁初以荐召试赐及/第仕终秘閤校理有王校理集六十卷)
王安礼(字和甫安国弟早登科累拜尚书左/丞历知太原府有王魏公集二十卷)
冯京(字当世江夏人举进士自乡 (第 25a 页)
    首杜牧秋夕作一首出宫人一首晋并考旧
    本釐正花蕊夫人蜀孟昶妃费氏也宋熙宁
    五年 王安国
检校官书始得其手书于敝簏
    纸中以语王安石王安石以语王圭冯京始
    传于世圭所撰华阳集明代 (第 1b 页)
 公此诗恐亦未能压倒张处士也
   金山同正之吉甫会宿作寄城中二三子
                 王安国
寺压苍厓势欲倾欢然西度为谁兴云随草树萦群岫
江浸楼台点万灯坐久不知身寂寞梦回犹觉气轩腾
思君城郭尘埃 (第 17b 页)
满相逐寻閒亦未能
 此诗只第四句佳看来被乃兄压倒也 平甫
自和有
 云槛外风吹前渡语江边影落万山灯半空月上方 …… (第 17b 页)
   甘露上方
沧江万景对朱栏白鸟群飞去复还云捧楼台出天上
风飘钟磬落人间银河倒泻分双(一作/明)月锦水西来转
几山今古冥冥难借问且持玉爵破愁颜
 欧阳公有云卧读杨蟠一千首乞渠秋月与春风公
 济诗葩藻流丽与 王平甫
相似云捧楼台出天上佳 (第 18b 页)
 句也下句亦称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敝裘起坐兴绸缪千山月午乾坤昼
一壑泉鸣风雨秋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 (第 19a 页)
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王安国平甫
年四十七而卒其诗陈后山亟称之当
 时诸公欧苏莫不敬叹钦奖或谓其得于天才不学
 而能然其人胸次耿介非其 (第 19a 页)
 察府在宣州是为大镇故其诗特繁盛宋析置太平
 州移本路监司于江宁建康而宣州寂如矣
   杭州呈胜之         王安国
游观须知此地佳纷纷人物敌京华林峦腊雪千家水 (第 24a 页)
城郭春风二月花彩舫笙歌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
如君援笔宜摹写付与尘埃北客誇
 此 王安国
诗今王校理集行于世误入其兄荆公集
 中
   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   王安石
万屋相誇漆与丹笑歌长 (第 24b 页)
   春阴           晏 殊
十二重环閟洞房愔愔危树俯回塘风迷戏蝶閒无绪
露裛幽花冷自香绮席醉吟销桂酌玉台愁作涩银篁

梅青麦绿江城路更与登高望楚乡
 亦昆体
   假寐            王安国
计较平生分闭关偶然容得近人寰春风池沼鱼儿戏
暮雨楼台燕子閒假寐尘侵黄卷上行吟花堕绿苔间
了无一事撩方 (第 27b 页)
寸自是颓龄合鬓斑
  平甫
诗富满第七句好尾句无怨言诗人当行耳
   池上春日 (第 27b 页)
   戊申岁暮咏怀二首     白居易
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龙尾趁朝无气力
牛头参道有心期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
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唯生一女才十二祇欠三年未六旬婚嫁累轻何怕老
饥寒身惯不忧贫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
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閒人
 言言能道心事予年五十七岁选此诗深愧之是岁
 太和二年
   缭垣            王安国
缭垣乌鹊近人飞帘外曈曈日上迟桧作寒声风过夜
梅含春意雪残时古今无物为真乐出处何心更诡随 (第 13a 页)
   送郓州李留后
北州遗颂蔼嘉声东土还闻政有成组甲光寒围夜帐

䌽旗风暖看春耕金钗坠鬓分行立玉尘高谈四座倾
富贵常情谁不羡爱君风韵有馀清
   送 王平甫
下第 (第 35b 页)
(安国/
)
归袂摇摇心浩然晓船鸣鼓转风滩朝廷失士有司耻
贫贱不忧君子难执手聊须为醉别还家何以慰亲欢
自惭知子 …… (第 35b 页)
 熟故也其五言律诗不浓不淡自有一种萧散风味
 其七言律诗自然之中有壮浪处有闲远处又善言
 富贵而无辛苦之态未尝不立议论而斧凿之痕泯
 如也如送 王平甫
下第诗三四已似江西末句尤见
 好贤乐善之诚心所与交游及门下士为宋一代文
 人巨擘焉诗乃公之一端后之作 (第 36a 页)
者亦无所容其喙
 也
   送德之提刑郎中赴广西    王安国

天扶开宝至熙宁和气薰蒸瘴疠停五管闾阎如按堵
六朝仁圣喜祥刑欲推恩泽求肤使果见谋猷简大庭
嗟我白头甘抱 …… (第 36a 页)
 位至侍从改之吉州人所谓龙洲道人刘过也以诗
 游谒江湖大欠针线侂胄尝欲官之使金国而漏言
 卒以穷死惟此二诗可观前诗三四用欧阳公送
 平甫
句意归期趁得东风早与世事看来忙不得两 (第 53a 页)
                陈师道

先生英气盖区中命与仇谋得老穷又见长身有家法
可辞短簿怒吾公石头路滑行能速宣室归来语未终
宛洛风尘莫回顾直须留眼送归鸿
先生秀句满江东二子缘渠得再穷诗礼向来堪发冢
孙刘能使不为公炎方瘴疠避轩豁故国山河开始终
传语元龙要相识江湖春动有来鸿
  王安国
(第 21b 页)
平甫
有校理集百卷行于世尤富于诗曾
 南丰作序陈后山作后序神宗召试赐第坐忤吕惠 …… (第 21b 页)
 卿引连郑侠狱以著作佐郎集贤校理斥元丰初卒
 年四十七子旊字元均斿字元龙元符元年看详诉
 理所言宣德郎王斿于元祐初进状称 安国
冤抑斿
 贬监江宁粮料旊罢京东运判监衡州酒税后山家
 居作此诗送之两先生字皆指 (第 22a 页)
平甫
诗礼向来堪发
 冢以指吕惠卿口先王而行市人也孙刘能使不为
 公乃辛毗语吾立身自有本末就与孙刘不平不过 (第 22a 页)
 不作三公而已谓孙资刘放后山指谓惠卿之陷

 甫
亦不过不作三公耳予友陈杰寿夫尝谓此诗用
 事奇妙意至而词严不为事所束缚诗之第一格也
 瘴疠避轩豁谓衡 (第 22a 页)
阳非瘴地故国山河谓介甫封荆
 公衡乃荆州他日终复其始未可知也国史 安国

 不载此事止云子斿有父风此事见旧录云
   次韵答清江主簿赵彦成   黄叔达
日转溪山几百遭厌闻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