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續道藏
。仆所见如此。谊伯博学强辩,殆必有以折衷之。
过姑熟堂下读李白十韵,疑其语浅陋不类太白。孙邈云:闻之 王安国,
此李赤诗。秘阁下有赤集,此诗在焉。白集中无此。赤见《柳子厚集》,自比李白故名。赤卒为厕鬼所惑而死,今
甚遒劲,不知何人笔。
忘归亭记
按《天下金石志》:陈师道撰,在兴安州。
白云庵记
按《天下金石志》: 王安国
撰,在应天府。
蒋山寺道原泉记
按《天下金石志》: 王安国
撰。
蒋山寺八功德水记
按《天下金石志》:梅摰撰。
子隐堂记
按《天下金石志》:梅挚撰。
德清县重修
陈僧智永千文,
右唐粉蜡纸拓书,有古跋云:契阔艰难不敢失坠。信好事也,在前国子监直讲杨褒处,得于外舅 王安国
某,元丰五年过金陵,见之内二真字,双钩填者,然人犹未信为拓焉。

陈僧智永千文,
右楮纸书唐人临写在
既设,犹虑不能尽致天下之才,或韬晦而不屑就也,往往命州郡搜罗,而公卿得以荐言。若治平之黄君俞,熙宁之 王安国,
元丰则程颐,元祐则陈师道,元符则徐积,皆卓然较著者也。熙宁三年,诸路搜访行义为乡里推重者,凡二十有九
,字无咎,济州钜野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有,工于诗。补之聪敏强记,才解事即善属文, 王安国
一见奇之。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神宗阅其文曰:是深于经术者,可革浮薄。
《朱子语类》:神
诸科十一人,《本纪》:言三百四十一人名数不符,
或其馀皆特奏名之数也。
〉神宗熙宁元年秋七月,赐布衣 王安国进士
及第。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熙宁三年,赐陈知彦等出身。
按《宋史·神宗本纪》:十二月,赐布衣 ……出身。
按《金史·哀宗本纪》:天兴二年二月辛酉,赐进士终场王辅以下十六人出身。
特赐第部艺文
《赐弟 安国
及第谢表》宋·王安石
臣某言伏蒙圣恩,召试臣弟 安国
赐进士及第。注初等职官者,俊乂之求,外覃草野龙光之施首逮门庭。〈中谢〉窃以躬国论听断之烦,而察知孤远
,愿以守选馀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王安国
传》: 安国,
字平甫,安礼之弟也。幼敏悟,未尝从学,而文词天成。年十二,出所为诗、铭、论、赋数十篇示人,语皆惊拔,
遂致河北人户流移,虽上等富家,有驱领车牛,怀挟金银,流入襄、邓者。旋又兴起大狱,以恐胁士人,如郑侠、 王安国
之徒,仅保首领而去。原其害心,本欲株连蔓引,涂污公卿,不止如此。独赖先帝天姿仁圣,每事裁抑,故惠卿不 ……廷。及其权位既均,势力相轧,反眼相噬,化为雠敌。始安石罢相,以执政荐惠卿。既已登位,恐安石复用,遂起 王安国
、李士宁之狱,以柅其归。安石觉之,被召即起,迭相攻击,期致死地。安石之党言惠卿使华亭知县张若济,借豪
声矣。《天中记》:宋嘉祐中王,畴欲定大乐,尝就成都,房庶取玳瑁,古笛以校金石。
《闻见前录》:王安石 弟安国
者,字平甫,正直有文。一日,荆公与吕惠卿论新法, 平甫
吹笛于内,荆公遣人谕曰:请学士放郑声, 平甫
即应曰:愿相公远佞人,惠卿深衔之。
《苏轼诗集》: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也。置酒赤壁矶下,踞
。昔号大历,今号庆历,昔五年四月,今五年四月,及所得之日无差异,契合如此,亦一奇事也。《冷斋夜话》: 王平甫,
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馆,梦有人挟之至海上。见海中央宫殿甚盛,其中作乐,笙箫鼓吹之伎甚众,题其宫曰:灵芝宫。 平甫
欲与俱往,有人在宫侧,谓曰:时未至,且令去,他日当迎之。至此恍然梦觉,时禁中已钟鸣。 平甫
颇自负不凡,为诗记之曰:万顷波涛木叶飞,笙歌宫殿号灵芝。挥毫不似人间世,长乐钟来梦觉时。
《词话》:
取李白欲弄水中月之句。
翠光亭 在府池口濒江,有岳飞石刻诗。
清溪亭 在府清溪,曹纬有诗,苏轼有词, 王安国
有记。
《太平府》
思瑾亭 在当涂县外,即今采石馆驿,昔人思周公瑾而作。
燃犀亭 在采石牛渚矶上,温
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后因集诸生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汉之师道尊严如此。周益公杂志陈无已作 平甫
文集后序。以字称欧阳文忠公。至曾子固。则曰南丰先生。又曰。先生之后陈师道。呜呼。无已学于南丰。尊之宜
以秋毫及民者辄论之是宜父老扶杖往听。愿小须臾死。思见德化之成。如书传所载也。〉文词天成〈宋史列。传。 王安国
幼敏悟。未尝从学而文词天成。年十二出所为诗铭论赋数十篇示人语皆警拔。遂以文章称于世。士大夫交口誉之于
。易同俯拾。木及三祀。宫车晚驾。嗣子披猖。肆其凶慝。具人革命。宗庙为墟。此盖天所以启大隋。非不幸也。 王安国
后周书序周书本纪八。列传四十二。合五十篇。唐令狐德棻请撰次。而诏德棻与陈叔达庚俭成之。仁宗时出太清楼 ……。不可言也。宋晁景迂集读周书唐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周书纪传五十卷。其赞论二十九篇。则岑文本所作。熙宁初。 王平甫
序目录上之。昔魏裂而为东西。变而为齐周。齐唯故壤。周实新造。其强弱之势异矣。区区新造之弱周。举非齐之 ……故多非实录。仁宗时出太清楼本。合史馆秘閤本。又募天下献书而取夏疏李巽家本。下馆閤是正其文字。而后林希 王安国
上之。注解通系论后周之兴自宇文泰至其子觉受禅西魏。凡五传二十八年而。禅于隋。时南朝陈宣帝太建之十三年
时。门人奉其命。二百年来。游者题诗不可胜读。莫能起此开岩者。故予作二篇表见之。其一用杨子安韵。其一用 王安国
韵。空岩静发钟声响。古木倒挂藤萝昏。老杜诗。翠木苍藤日月昏莫道苍崖锁灵骨。时应持钵到诸村。言至人隐显
多非实录。仁宗时出太清楼本。合史馆秘阁本。又募天下献书。而取夏竦李巽家本。下馆阁正是其文字。其后林希 王安国
上之。直斋书录解题初德棻武德中。连言近代无正史。诏德棻及诸臣论撰。历年不能就。罢之。贞观二年。复诏撰 ……。靺鞨流求。俀国。第四十六。南蛮传林邑。赤土。真腊。婆利。第四十七。西域。传吐谷浑。党项。高昌康国。 安国
石国。女国。马耆龟兹。㖦勒。于阗。鏺汗。吐火罗。挹恒国。米国。史国。曹国。何国。鸟那曷穆国。波斯漕国
掖升鞍市人聚观意其必大诟怒曼乡徐着鞭谓驭者曰赖我石学士也若瓦学士则固不破碎乎〉汗淋学士〈魏泰东轩笔录 王平甫
学士体干魁硕而眉字秀朗𡮢盛夏入馆中方下马流汗浃衣刘攽见而笑曰君真所谓汗淋学士也〉雨中林学
士〈渑水
废涕泪出不禁。以首就按始得食。三年而死。既葬为野犬啮墓。揭棺衔首。掷之县门外而去。唐。江之北鄙有农人 王安国
者力穑衣食自给。宝历元年冬夜。有二盗踰墙而入。皆执利刃。 安国
不敢支吾。而室内衣表挈之无孑遗。 安国
一子名何七。年甫六七𡻕。方眠。惊起。因叫有贼。登时为贼射。应弦而毙。 安国
闾外有二驴紫色者亦为攘去。迟明村人集聚。共商量捕逐之。俄而何七之魂登房门而号。我死自是命。那复多痛。所以永诀父娘耳。遂𡨚泣而久之。邻人会者五六十人。皆为雪涕。因曰勿谋追逐。明年五月当自送死。乃召 安国
阶耳告之名氏。仍期勿泄。洎麦秋。 安国
有麦半顷。方收拾。晨有二牛蹊践狼籍。 安国
牵归遍谓里中曰。谁牛伤暴我苗。我已击之。牛主当赍偿以购。不尔吾将诣官焉。里中共往视之忽有二客至曰。我牛也昨蓦惊迸。不虞至此。所损之田。请酬倍资而归我畜焉。里人共诘所从。因验契书。其一乃以紫驴交致也。 安国
即省何七所谓。及询名姓皆同遂縳之曰。尔即去冬射我子尽我财者二盗相顾不复隐。曰天也。命也死不可逃也。即
新筑大甘谷口砦曰甘谷城。丁丑,诏诸路帅臣、监司及两制、知杂御史已上,各举武勇谋略三班使臣二名。赐布衣 王安国进士
及第。己卯,群臣三表请上奉元宪道文武仁孝之号,不许。陈升之知枢密院事。给濮州雷泽县尧陵守户。壬午,以
并叙复元受军职。」史嵩之露布告金亡,谨遣郭春按循故壤,诣奉先县汛扫祖宗诸陵。还师屯信阳。命王旻守随州 ,王安
国守枣阳,蒋成守光化,杨恢守均,并益兵饬备,经理唐、邓屯田。

  二月辛未,监察御史洪咨夔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