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四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續道藏
与自改擅名为擅声后埒之于第一殆发试卷果郑
公也胥公孳孳于后进故天圣明道间得誉于时若
欧阳公等皆是后虽贵显而眷盻亦衰故学士 王平
甫 撰胥公神道碑略云诸孤幼甚归于润州公平日
剪擢相踵而材势大显者无一人所助独宋郑公恤
其家甚厚盖兹事 (第 23b 页)
公也胥公孳孳于后进故天圣明道间得誉于时若
欧阳公等皆是后虽贵显而眷盻亦衰故学士 王平
甫 撰胥公神道碑略云诸孤幼甚归于润州公平日
剪擢相踵而材势大显者无一人所助独宋郑公恤
其家甚厚盖兹事 (第 23b 页)
张文潜书邹阳传云邹阳传称梁孝王用羊胜公孙诡
之说杀袁盎事觉孝王惧诛使阳入关内求解阳见齐
人王先生用其计说王长君长君入言之(案王长君原本作窦长君
考邹阳传所说实王长君即盖侯王信也窦长君乃窦太后之弟与此事无涉今改正)及韩安国
亦见长公主事果得不治此则阳与安国同救孝王杀
袁盎事也而韩安国传所称见长公主事自以孝王僭
天子游戏天子闻之心不喜太后乃怒梁使者弗见案
责梁 王安国 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长公主具以语
太后事乃解其后 (第 17b 页)
安国 坐法久之复用为梁内史乃有
胜诡说王杀袁盎等事 (第 17b 页)
安国 谏王王乃杀胜诡汉使还
报梁事解无 (第 17b 页)
安国 见长公主事此 (第 17b 页)
安国 见长公主自
以梁王游戏事在前非胜诡事也明矣邹阳传中所载 …… (第 17b 页)
误记 安国 所解前事乃今事耳李子曰凡人行事有主
之者有簉从者有遂事者据二传所载盖 (第 18a 页)
安国 两见长
公主但所以见之者不同也其救游戏事必主 (第 18a 页)
安国 在
他人无所与故独见于本传其求解杀盎事必主邹阳
而 (第 18a 页)
安国 特遂事焉故 (第 18a 页)
安国 之见长公主不具于本传而
略附于邹阳传中也宛丘以此为班固之误冶以为不
然二事较然明白班固良史不应遗忘至 (第 18a 页)
之说杀袁盎事觉孝王惧诛使阳入关内求解阳见齐
人王先生用其计说王长君长君入言之(案王长君原本作窦长君
考邹阳传所说实王长君即盖侯王信也窦长君乃窦太后之弟与此事无涉今改正)及韩安国
亦见长公主事果得不治此则阳与安国同救孝王杀
袁盎事也而韩安国传所称见长公主事自以孝王僭
天子游戏天子闻之心不喜太后乃怒梁使者弗见案
责梁 王安国 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长公主具以语
太后事乃解其后 (第 17b 页)
安国 坐法久之复用为梁内史乃有
胜诡说王杀袁盎等事 (第 17b 页)
安国 谏王王乃杀胜诡汉使还
报梁事解无 (第 17b 页)
安国 见长公主事此 (第 17b 页)
安国 见长公主自
以梁王游戏事在前非胜诡事也明矣邹阳传中所载 …… (第 17b 页)
误记 安国 所解前事乃今事耳李子曰凡人行事有主
之者有簉从者有遂事者据二传所载盖 (第 18a 页)
安国 两见长
公主但所以见之者不同也其救游戏事必主 (第 18a 页)
安国 在
他人无所与故独见于本传其求解杀盎事必主邹阳
而 (第 18a 页)
安国 特遂事焉故 (第 18a 页)
安国 之见长公主不具于本传而
略附于邹阳传中也宛丘以此为班固之误冶以为不
然二事较然明白班固良史不应遗忘至 (第 18a 页)
张文潜诗
张文潜诗云春波一眼去凫寒晁无咎称之至东坡则
云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有无尽藏之春意
诗人用字 王平甫 诗云山月入松金破碎其流盖出于退之竹影
金琐碎之句然斜阳映竹则交加乱射若相琐然故于 (第 7a 页)
张文潜诗云春波一眼去凫寒晁无咎称之至东坡则
云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有无尽藏之春意
诗人用字 王平甫 诗云山月入松金破碎其流盖出于退之竹影
金琐碎之句然斜阳映竹则交加乱射若相琐然故于 (第 7a 页)
其世系)
(宜人人知之何至传讹若是盖传写之误/孙字上脱五世二字侄字下衍一孙字也)
张芸叟乃陈后山妹婿 王平甫 乃曾南丰妹婿
陈刚中字享仲为文林郎删定官引对愿下诏不得以
虚名文具欺罔朝廷翼日进呈上曰近所引对多是人 (第 8b 页)
(宜人人知之何至传讹若是盖传写之误/孙字上脱五世二字侄字下衍一孙字也)
张芸叟乃陈后山妹婿 王平甫 乃曾南丰妹婿
陈刚中字享仲为文林郎删定官引对愿下诏不得以
虚名文具欺罔朝廷翼日进呈上曰近所引对多是人 (第 8b 页)
梅挚
卷六十
唐询
卷六十一
王安国
卷六十二
朱长文一
卷六十三
朱长文二 (第 13b 页)
卷六十
唐询
卷六十一
王安国
卷六十二
朱长文一
卷六十三
朱长文二 (第 13b 页)
薛 唐 萧介夫
钱 忠 钱 信
王安礼 王安国
沈 辽 王钦臣
安 焘 韩忠彦
许 遵 沈 立
张舜 (第 25a 页)
钱 忠 钱 信
王安礼 王安国
沈 辽 王钦臣
安 焘 韩忠彦
许 遵 沈 立
张舜 (第 25a 页)
采选示王圣美葛子明诸友
王 令
介亭 孙 觉
读魏世家 王 安国
夏日独居二首 (第 48a 页)
王 安国
堂上有遗膻 (第 48a 页)
王 安国
忘言 (第 48a 页)
王 安国
异服 王 陶
采凫茈 郑 獬
兵器 陶 弼
送同年蒲叔范察判杭州监酒 …… (第 48a 页)
谢翰林学士表 王 安石
谢赐对衣鞍马表 王 安石
谢赐弟 安国 及第表 王 安石
进修南郊式表 王 安石
谢男雩除中允说书表 王 安石
乞 皇帝御 …… (第 134b 页)
庆州大顺城记 张 载
渑池县新沟记 赵 瞻
登州新造纳川亭记 章 望之
清溪亭记 王 安国
刑州尧山县令厅壁记 沈 括
七门庙记 刘 攽
泰州玩芳亭记 刘 攽
新脩东府记 陈 …… (第 149b 页)
卷第九十
序
后周书序 王 安国
良方序 沈 括
县法序 吕 惠卿
易传序 程 颐
春秋传序 程 颐
群居治五 …… (第 155b 页)
劝亲睦 苏 轼
师友 王 安国
举士 (第 163a 页)
王 安国
臣事 苏 辙
民政 苏 辙
埶原 李 清臣
明责 李 清臣
卷第一百五
…… (第 163a 页)
荅试馆职人启 苏 轼
谢贾朝奉启 苏 轼
贺范端明启 苏 轼
上参政侍郎启 王 安国
贺课院舍人启 沈 括
贺蔡密学启 张 载
谢馆阁校勘启 林 希
谢中制科启 苏 辙 …… (第 174a 页)
祭欧阳少师文 曾 巩
祭 王平甫 文 曾 巩
祭欧阳文忠公文 苏 轼
祭魏国韩令公文 苏 轼
祭任师中文 苏 轼
(第 185b 页)
王 令
介亭 孙 觉
读魏世家 王 安国
夏日独居二首 (第 48a 页)
王 安国
堂上有遗膻 (第 48a 页)
王 安国
忘言 (第 48a 页)
王 安国
采凫茈 郑 獬
兵器 陶 弼
送同年蒲叔范察判杭州监酒 …… (第 48a 页)
谢翰林学士表 王 安石
谢赐对衣鞍马表 王 安石
谢赐弟 安国 及第表 王 安石
进修南郊式表 王 安石
谢男雩除中允说书表 王 安石
乞 皇帝御 …… (第 134b 页)
庆州大顺城记 张 载
渑池县新沟记 赵 瞻
登州新造纳川亭记 章 望之
清溪亭记 王 安国
刑州尧山县令厅壁记 沈 括
七门庙记 刘 攽
泰州玩芳亭记 刘 攽
新脩东府记 陈 …… (第 149b 页)
卷第九十
序
后周书序 王 安国
良方序 沈 括
县法序 吕 惠卿
易传序 程 颐
春秋传序 程 颐
群居治五 …… (第 155b 页)
劝亲睦 苏 轼
师友 王 安国
举士 (第 163a 页)
王 安国
臣事 苏 辙
民政 苏 辙
埶原 李 清臣
明责 李 清臣
卷第一百五
…… (第 163a 页)
荅试馆职人启 苏 轼
谢贾朝奉启 苏 轼
贺范端明启 苏 轼
上参政侍郎启 王 安国
贺课院舍人启 沈 括
贺蔡密学启 张 载
谢馆阁校勘启 林 希
谢中制科启 苏 辙 …… (第 174a 页)
祭欧阳少师文 曾 巩
祭 王平甫 文 曾 巩
祭欧阳文忠公文 苏 轼
祭魏国韩令公文 苏 轼
祭任师中文 苏 轼
(第 185b 页)
宋(周惇颐/) (张载/) (程颢/) (程颐/) (杨时/) (范育/)
卷四十七
宋(王安石/) (王安国/ ) (苏洵/)
卷四十八
宋(余靖孙刘敞郑刘攽/括 觉 侠) (吕诲/) (宇文之 (第 9b 页)
卷四十七
宋(王安石/) (王安国/ ) (苏洵/)
卷四十八
宋(余靖孙刘敞郑刘攽/括 觉 侠) (吕诲/) (宇文之 (第 9b 页)
和王斿二首(公自注斿/平甫子)
异时长怪谪仙人舌有风雷笔有神闻道(一作/见说)骑鲸游
汗漫忆尝(一作/曾)扪虱话悲辛气吞馀子无全目诗到诸
郎尚绝伦白发故交空掩卷泪河东注问苍旻
谪仙人(谓平甫也东都事略 王安国 字 (第 27a 页)
平甫 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文语皆惊人临川集)
(中 (第 27a 页)
平甫 墓志云于书无所不该于词无所不工举茂/才异等神宗即位召试赐进士及第官止大理寺丞)
(年止四十七方回瀛 (第 27a 页)
奎律髓注云 平甫 有校理集六/十卷而诗占二十九卷东坡谓异时长怪谪仙人云)
(云其推重如此○施氏原注 (第 27a 页)
平甫 与东坡交自负其/甘露寺诗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坡应) (第 27a 页)
(之曰精神全在卷字但恨飞字不称耳 平甫 请易之/坡遂易以翻字 (第 27b 页)
平甫 叹服子斿字元龙笃学好义有)
(父风元祐中东坡上奏理 (第 27b 页)
平甫 之冤乞考斿行实而/录用之大观间为提点京西刑狱此段补注新刻本)
(删去今/补录)骑鲸扪虱(诗话总龟东 …… (第 27b 页)
(鲸游汗漫忆曾扪虱话悲辛以鲸为虱对以龙骧为/渔舟对大小气燄之不等其意若玩世秀杰之气终)
(不可/没)诸郎(临川集 平甫 二子旊斿皆嶷嶷有立任渊/陈后山诗注旊字元钧斿字元龙按实录)
(元符元年九月看详诉理所言宣德郎王斿于 …… (第 27b 页)
(江宁/者讹)
袅袅春风送度关娟娟霜月照生还迟留岁暮江淮上
来往君家伯仲间未厌冰滩吼新洛且看松雪媚南山
野梅官柳何时动飞盖长桥待子閒
伯仲间(施氏原注谓东坡过金陵与介甫相唱和故/诗云来往君家伯仲间予考 平甫 之殁在熙)
(宁十年王斿乃介甫犹子岂得称伯仲诗中所云只/是说元钧元龙兄弟耳施注一段虽经新刻本删去) (第 28a 页)
异时长怪谪仙人舌有风雷笔有神闻道(一作/见说)骑鲸游
汗漫忆尝(一作/曾)扪虱话悲辛气吞馀子无全目诗到诸
郎尚绝伦白发故交空掩卷泪河东注问苍旻
谪仙人(谓平甫也东都事略 王安国 字 (第 27a 页)
平甫 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文语皆惊人临川集)
(中 (第 27a 页)
平甫 墓志云于书无所不该于词无所不工举茂/才异等神宗即位召试赐进士及第官止大理寺丞)
(年止四十七方回瀛 (第 27a 页)
奎律髓注云 平甫 有校理集六/十卷而诗占二十九卷东坡谓异时长怪谪仙人云)
(云其推重如此○施氏原注 (第 27a 页)
平甫 与东坡交自负其/甘露寺诗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坡应) (第 27a 页)
(之曰精神全在卷字但恨飞字不称耳 平甫 请易之/坡遂易以翻字 (第 27b 页)
平甫 叹服子斿字元龙笃学好义有)
(父风元祐中东坡上奏理 (第 27b 页)
平甫 之冤乞考斿行实而/录用之大观间为提点京西刑狱此段补注新刻本)
(删去今/补录)骑鲸扪虱(诗话总龟东 …… (第 27b 页)
(鲸游汗漫忆曾扪虱话悲辛以鲸为虱对以龙骧为/渔舟对大小气燄之不等其意若玩世秀杰之气终)
(不可/没)诸郎(临川集 平甫 二子旊斿皆嶷嶷有立任渊/陈后山诗注旊字元钧斿字元龙按实录)
(元符元年九月看详诉理所言宣德郎王斿于 …… (第 27b 页)
(江宁/者讹)
袅袅春风送度关娟娟霜月照生还迟留岁暮江淮上
来往君家伯仲间未厌冰滩吼新洛且看松雪媚南山
野梅官柳何时动飞盖长桥待子閒
伯仲间(施氏原注谓东坡过金陵与介甫相唱和故/诗云来往君家伯仲间予考 平甫 之殁在熙)
(宁十年王斿乃介甫犹子岂得称伯仲诗中所云只/是说元钧元龙兄弟耳施注一段虽经新刻本删去) (第 28a 页)
脉逶迤笔势竦峭蹊
径曲折包孕宏深非此手亦不足以称题也
潜溪诗眼曰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胜退之南山诗
王平甫 以为南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尚少
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
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 (第 16b 页)
径曲折包孕宏深非此手亦不足以称题也
潜溪诗眼曰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胜退之南山诗
王平甫 以为南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尚少
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
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 (第 16b 页)